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_第1頁
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_第2頁
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_第3頁
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_第4頁
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放射科技術操作規程X線機的使用原則:了解機器的性能,規章,特點和各部件的使用及留意事項,生疏機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規格表。嚴格遵守操作規章,正確嫻熟地操作,以保證機器使用安全。在使用前,必需先調整電源電壓,使電源電壓表指針到達規超過±1Hz。〔4)在曝光過程中,器。〔5〕電器部件工作時的聲音,假設有特別,準時關機。是否有障礙物;移動式x線機移動前應將x線管及各種旋鈕固定。(7〕.X線機的一般操作步驟。閉合外電源總開關。接通機器電源,調整電源調整器,使電源電壓指示針在標準位置上.〔3)檢查球管、床中心x線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條直線上。〔4〕.(5〕再調整千伏值。〔6〕緒,即可按下手閘進展曝光。,切斷機器電源和外電源,將機器恢復到原始狀態。x線管超負荷的原則下,盡量承受小焦點攝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楚度。焦片距肢片距的選擇:攝影時應盡歐小膠片距,如肢體與膠片不能貼近時,應適當增加焦片距。〔3)中心線及斜射線的應用:在重點觀看的肢體或組織器官平果。呼氣與吸氣的應用:患者的呼吸動作對攝片質量有很大影響,依據不同的部位,可承受如下幾種屏氣方.安靜呼吸下屏氣:心臟、上臂、肩、肋骨、頸部及頭顱等部位,因呼吸時胸部肌肉牽拉,使以上局部發生抖動,故可予安靜呼吸下屏氣攝片.深吸氣后下屏氣:應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攝影。可增加肺內含氣量,提高比照度,同時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廣泛。深呼氣后屏氣:常用于腹部及隔下肋骨的攝影.呼氣后膈肌上升,腹壁厚度減薄,影像較清楚.緩慢連續呼吸:在曝光時患者左足慢而淺的呼吸動作,使某攝片。安靜呼吸下屏氣: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軀干等部位攝片。15cm60kv時,一般需加濾過板、濾國器。位置對中心線:依照部位及檢差目的,按標準位置擺好體位,盡量削減患者苦痛。依據要求將中心線對準被援部位,并校對膠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的肢體范圍.測量肢體厚度。〔8)訓練呼吸動作:在擺位置前依據要求做好呼氣、吸氣或屏氣動作的訓練。要求患者完全合作。〔9〕(10〕,選擇最正確kv、mA準時間.再效正掌握臺各曝光條件是否有錯,然后曝光。在曝光過程中,親熱留意各儀表工作狀況。(12〕.暗室操作標準暗室工作的標準化是穩定和提高照片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暗室工作人員必需嚴格執行暗室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暗室實行專人負責定期輪換,原則上兩月輪換一次。暗室人員負責裝片、沖片、配制顯定影藥水和一般機器保養,負責沖片機的,保養人員必需了解機器的根本構造,生疏各部件的裝卸方法,能排解簡潔故障.嚴格執行暗室工作制度,嚴防膠片曝光。裝完膠片后要準時蓋上儲片箱的內外盒蓋。不準任憑開暗室白光燈,確有需要開燈,必需確定膠片是否處于確定安全.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膠片曝光的,按過失事故處理.和性能,才能正確使用機器,因違反操作規程而導致機器損壞或膠片報廢,依據情節和損害程度按有關過失事故標準處理。暗盒要保持清潔。準時裝片,制止翻開暗盒,將增感屏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制止用手觸摸增感屏,增感屏需確定無污染〔如紙屑、毛發、纖維、指紋、蚊蟲等,如覺察有污染,應準時用無水灑精棉球清潔。暗室工作人員應盡量依據照片時間先后安排好交給醫師寫報日期、投照部位是否與膠片上的完全一樣,如照片上無日期、號碼、左右的應于補上。影像診斷報告書寫標準一、診斷報告書寫標準是診斷質量的最終反映:學術團體共同實施的。從我國近年來的實踐看,也是由政府部門施加的標準與實施方法,并加以貫徹與推廣。,診斷者觀看是否全面,以及診斷的思路是否正確等等.因此,我們認的路就是診斷報告書的標準化.二、標準化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的格式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格式是一種形式,它反映的內容必需要符合質量保證與質量掌握要求。縱觀現在國內、國外的診斷報告書,角度動身,我們認為醫學影像學的診斷報告書的格式應包括以下5項。1、一股資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項填寫:X線號、CT號、MRI號、DSA號、X片序號、檢查日期、報告日期等等.2、檢查名稱與檢查方法或技術。、3XCTMRIDSA所見等。4、醫學影像學診斷.5、書寫報告與審核報告醫師簽名。三、標準化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內容:標準化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五個工程所包括的內容各不一樣,但卻有肯定的聯系,它們與報告形式是統一的.我們將每一工程應書寫的內容,建議如下。1、一般資料:各家醫院可以依據各種不同設備的醫學影像學科具體狀況設計各自的表格,但必需是能精簡地概括識別病員的標志、檢查要求、目的與簡要的臨床狀況或診斷。報告書寫者應逐一填寫。XCTMRI號與DSA適用于較大醫院.如該院放射科還包括超聲與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于幾組機房。而醫師分別輪轉工作于幾個如CT、MRI、DSA等工作于檢查號的.患者的姓名、送診科室、住院號或門診號是為了識別病員用的,對于同名同姓的患者,可依據住院號或門診號,以及送診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識別。2、檢查名稱與檢查方法或技術〔指二類乙級醫院以下標準的醫院放射科〕在影像診斷報告書中只用“檢查名稱“一項就可以。這類科室一股均承受檢查常規,一切按常規辦事。或雖無書面的常規,但有科室人員相互默契的常規。例如會診單上寫“胸部攝片“就肯定是胸部正側位。會診單上寫“鼻竇攝片“就肯定是water位攝片等.但對于二甲以上標準醫院規模較大的放射科,在報告中須增加“檢查方法”或“檢查技術“一項.這類科室開展工程很多,開展工程消滅且科室主“檢查方法“一項中有所說明.傳統的檢查如鋇餐造影等,均按統一常規操作,其它臨床醫師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故在“檢查方法”項中注明為“常規”即可,否則應對“檢查方法“或技術作一交代。3、醫學影像學表現過去一般平片與較簡潔的造影檢查,攝片數目較少,多主見對其表現作較全面的描述與爭論.例如對正常胸部正位片,要求對肺野、肺門、肺段、胸膜、橫隔、縱隔,所見骨骼與胸廓軟組織進展較具體描述.固然也有少數醫師只在醫學影像學表現項下書寫“心、肺、膈無特別”一句,同時在“醫學影像學診斷”項下書寫一樣的結論,我們認為這樣書寫不標準。現在不少檢查工程觀看內容很多,如CT增加前,后掃描的層面往往甚多,同一層面還可承受不同的窗位進展觀看,書寫報吉醫師不行的內容,而書寫繁簡程度可由各組室自行打算。臨床對醫學影像學診斷所要求的內容:即說明有無臨床所說明“未見”.此外還應對疾病定位與定性有關表現或征象說明“見到”或“未見到”.“見到”者再加以必要的描述。臨床要求〔即臨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陽性覺察。〔a〕意外或偶然覺察“臨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傷患者所攝骨路片上偶然覺察骨軟骨瘤:(b〕種種正常變異的表現;〔c)成像的偽影的表; d難以解釋的不能據之作出醫學影像學診斷的一些表現對于后一種狀況應“醫學影像學診斷項下建議臨床作進一步檢查,以明確這些表現的意義.(3〕爭論:對于推斷為正常或診斷格外明確者,其診斷報告書一股無需“爭論”.對于診斷比較簡單,即有鑒別診斷的狀況存在時,“就成為必需的內容。對于一些影像表現的病理根底,如CT所見代表腦水腫的腦內病灶四周低密度帶,報告書寫者可以用“爭論”的形式在“醫學影像學表現“中述及。對于一些影像表現可能消滅那些臨“項下述及。4、醫學影像學診斷:5種狀況:;〔2)病變確定,性質確定;,性質不愿定,這種結論又可分以下二種狀況:(a〕以某一疾病為主但不典型,應說明不典型的理由。〔b〕病變表現無特征性,可有多種可能性,依次說明每種可能性,符合診斷面與不符合的另一面。可疑病變,各種緣由造成假象。要說明不能確定的緣由。〔5)mMRI其它序列檢查等等.5.醫師簽名:師簽名須職稱為主治醫師以上的醫師。如書寫報告者為住院醫師,則他或她可在“書寫報告”項下簽名,而另有職稱為主治醫師以上醫師在“審核報告醫師”項下簽名。其次章一般X線檢查診斷報告書寫標準X線報告胸廓:對稱、畸形、骨骼狀況。肺野:肺內血管紋理,肺內有無病灶,如覺察病灶要描述其部位、一形態、邊緣、大小、有無空洞等等狀況.肺門:正常、增大,有無腫塊等。縱隔:氣管是否正中,縱隔有無增定及有無腫塊覺察等.橫隔:位置、形態有無轉變,肋隔角與心膈角狀況.心臟:外形有無特別變化,心胸比率,各房室狀況。X線診斷報告攝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側位。胸廓:縱隔與橫蹄形態有無特別。肺部:重點描述肺門、肺內動、靜脈血管紋理的變化,有無肺動脈高壓或肺淤血等表現.心臟:心外形增大的類型,肺動脈段外形變化,各房室增大的狀況,食道左房壓跡變化狀況。三、泌尿系統X線診斷報告1、平片:(1〕兩腎輪廓、位置、形態與大小。全尿路區域有無鈣化或結石樣陰影。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線影像狀況。脊椎、骨盆區、骨骼有無特別。腸道內容狀況及其他腹部特別陰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1)兩腎輪廓、位置、形態、大小。(2〕使用比照劑名稱、劑量、濃度。兩腎功能顯影狀況:正常、延遲、不顯影。對腎功能差者,45’-60’或更長時間攝片觀看.兩側腎盞、腎孟輪廓顯示狀況。膀胱充盈狀況.兩側輸尿管顯示狀況.〔7)腰椎與骨盆區骨質狀況。3、逆行腎盂造影〔RCP〕〔l〕兩腎輪廓、位置、形態、大小、注明導管位置。〔2〕使用造影劑的名稱、濃度、劑量。(3〕兩側腎盞、腎孟、輸尿管充盈顯示狀況。腰骶椎與骨盆區骨質狀況。4、膀胱造影〔1)造影劑名稱、濃度、劑量。膀胱充盈的輪廓、形態、大小;病理性轉變應說明病變范圍大小,邊界與鄰近臟器的關系.假設觀看膀胱壁者應測量其厚度,邊緣與四周狀況。(4〕男性應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壓迫狀況。〔5〕有無其它特別覺察。四、頭顱、五官X線診斷報告1、頭顱平片X線診斷報告(1〕頭顱大小與形態.〔2〕顱骨內外板與板障厚度與密度狀況。〔3)顱縫與囪門有無特別。〔4〕腦回壓跡有無增多、增深.〔5)顱板血管壓跡有無特別。蝶鞍大小、形態。骨質有無特別。,其位置、形態。大小、數目如何。(8〕頭顱軟組織狀況.2、副鼻竇X線診斷報告〔l〕各組竇腔發育狀況。(2〕1學,有否液平。(3〕鼻腔與眼眶消況。〔4〕如美腔消滅占位性病變應重點描述清理變化狀況.3、乳突X線診斷報告(1〕乳突類型〔氣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氣房大小及密度。(2)鼓竇入口與鼓竇區有無擴大或骨質破壞。(3)鼓室、天蓋、乙狀竇骨質狀況.內外耳道狀況。四周組織骨質構造狀況。4、眼眶X線診斷報告.眶壁骨質構造。眶內軟組織密度有何特別轉變。眶裂、視神經孔形態、大小及骨壁清況。四周副鼻竇與顱內狀況。”5、下頜骨X線診斷報告(1〕下頷骨骨質有無特別狀況,如有病變應按根本病理變化重點描述.牙槽有無病變狀況..五、骨與關節系統X線診斷報告1、骨與關節外傷X線診斷報告骨折或關節脫位部位與名稱。骨折斷端移位狀況,對位對線狀況。軟組織有無積氣、異物或腫脹狀況。骨折斷端或脫位關節有無骨質破壞,或其它骨質轉變.2X線診斷報告〔1)關節病變發生部位:干骺端、骨干或關節.〔2)點描述。〔3〕關節間隙與軟組織狀況。3、四肢長骨病變X線診斷報告..〔3)軟組織變化狀況。(4〕假設是腫瘤病變應描述腫瘤生長方式(膨脹性、壓迫性或浸潤性破壞)與病變與正常骨組織分界限狀況。4X線診斷報告〔1〕脊柱曲度變化狀況。〔2〕病椎的部位,數目與根本病理變化狀況應重點描述。〔3)椎間隙轉變狀況.〔4)軟組織特別是椎旁軟組織轉變狀況。X線診斷報告1:游離氣體。2、臥位片:〔1〕 膈肌位置,肝臟、脾臟、腎臟的輪廓,位置、形態及大小。〔2) 腰大肌與腹膜內外脂肪層影。何段腸道積氣擴張、腸壁厚度、腸道分布與位置如何?有無腫塊或高密度結石影。(4〕脊柱、盆腔、骨骼有無特別.七、消化道造影X線診斷報告1、食道造影診斷報告胸部常規透視狀況、胃泡大小、食道內有無食物滯留。食道鋇劑通過各段充盈狀況,有無受阻缺損或狹窄。食道壁松軟度、擴張度、粘膜狀況。、移位狀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