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及答案_第1頁
2024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及答案_第2頁
2024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及答案_第3頁
2024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及答案_第4頁
2024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024.01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早期考古學家總結出來“文明三要素,即文字、金屬、城市,一處遺址只要有這“三要素”存在,就的可以證明是國家了。按照此標準,下列與良渚文明相關考古發現中,可以用來佐證良渚時期已經具備國家初始形態的是()A.遺址出土高等級的墓葬與玉制禮器B.陶器上有600多種不同的刻畫符號C.發現動物骨頭40余種,其中豬占80%且大部分為家養D.發掘出人工堆筑營建的大型宮殿、古河道和四面城墻2.如表為西漢至五代后周時期的戶口變動表,這一變動體現了()公元朝代西漢隋年度戶數口數紀年平帝元始二年21223306259594978煬帝大業五年609755890700089147094601995652919309天寶十四年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唐8209592375400230981215760000—五代后周世宗顯德第1頁/共9頁六年A.經濟衰頹的時代景象C.經濟重心的不斷南移B.政局影響人口的變遷D.社會治理的漸趨松弛3.南宋思想家呂祖謙認為:“大抵田制雖商鞅亂之于戰國,而租稅猶有歷代之典制……田制不定,縱得薄斂如漢文帝之復田租,荀悅論豪民收民之資,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無田之民。”這表明呂祖謙主張()A.恢復井田制度B.民為邦本的治國思想C.完善土地制度D.健全社會公平的機制4.元代中后期,界畫盛行一時,其內容多以刻畫宮苑樓閣等建筑為主,而出現的宮苑樓閣皆為漢式建筑,并有多位畫家因向皇帝進獻這種表現漢式建筑的界畫而得到嘉賞和授官。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的繼承與創新C.農耕經濟的發展與繁榮B.統治者尋求政治認同的需要D.漢王朝政治文明的高度成熟5.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葉圣陶先生曾回憶道:商務的編譯所是知識分子匯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來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務的編譯所工作過。后來創辦的幾家出版業中的骨干大多是從商務出來的,還有許多印刷廠裝訂廠,情形也大多相同。上述材料表明商務印書館()A.培養了大批出版業技術力量C.推動了近代翻譯活動的開展B.促進了我國文化的大眾化D.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1926年1本原則,下述材料見證了(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規定女子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嚴禁買賣人口,保護女性和兒童。反對多妻制和童養媳。根據同工同酬,保護女性及童工的原則,制定婦女勞動法。A.國民政府時期女權運動的發展C.經濟發展推動思想進一步解放B.婦女解放路徑的探索D.社會主流觀念的質變第2頁/共9頁7.如表展示了陜甘寧邊區《新中華報》中詩歌的內容及數量情況,這些詩歌()內容號召民眾積極抗日對抗戰形勢的時評邊區生產生活歌頌類詩歌其他13數量1712206比例25%17.65%29.41%8.82%19.12%A.具有較強的現實性C.注重邊區政權建設B.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D.適應敵后根據地文化發展的需要8.1951年,中共中央把“發起訂立愛國公約”作為當前愛國運動的中心之一、在工業、農業、商業、交通等各條戰線開展生產競賽和增產節約活動。在這一活動的號召下,工人們提出“車間就是戰場,工人就是戰斗員,開快機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滅一個敵人”的口號。上述現象出現的背景是()A.剿匪鎮反B.解放戰爭后期作戰C.抗美援朝D.“一五”計劃的實施9.1978年2月,鄧小平在聽取四川省委負責人匯報工作時指出:“我在廣東聽說,有些地方養三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養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怪得很!農民一點回旋余地沒有,怎么能行?農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決不行,要統一考慮。”這一論述()A.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C.擴大了地方經濟自主權B.直接引發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D.表明了對舊有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意向10.兩河流域古文明沿兩河由南往北單線溯流而上,階梯性發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羅河由南往北順流而下,也是階梯性發展;愛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島國,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發展為伯羅奔尼撒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再往北影響了以雅典城邦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由此可知,這些古文明()A.發展模式受社會性質的影響C.具備了早期世界帝國的特征B.擴展方向受地理條件的限制D.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發展趨勢11.圖中的內容是一位學者對17-18世紀世界發展形勢的描述。他意在說明()海域將歐洲的能量從內陸吸引到它的西海岸,發展了海軍和殖民力量,加強了海洋國家內的這兩者,并且最終將它們集中于歐洲西岸外的(英倫)海島。第3頁/共9頁A.英國世界霸權取得的過程C.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現實B.歐洲商業革命發生的原因D.世界權勢轉移的歷史趨勢12.如圖是某學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社會狀況論文的一部分。據此可推知該學者的論題是()法英德三國人口增長對照表(單19世紀60年代末法國完成位:人)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1871年1914年第二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后法國沒有能維持工業優勢,經濟增長緩慢,被美、德新牌資本主義國家超過。法國英國德國361020003960100026100000408000004100000067400000A.人力資源不足影響了法國的發展C.人口問題決定了國際格局的演變B.普法戰爭是阻礙法國發展的根源D.各國向其殖民地移民政策的后果13.尼赫魯把1927年出訪蘇聯之行稱為“俄國的發現,他說:“在我看來,民族主義似乎過于狹窄,不能解決問題。政治自由和獨立當然十分重要,不過它們只是朝著正確方向走的步驟而已。沒有社會自由,社會和國家沒有社會主義機構,無論國家或個人都不可能有很大的發展。”這意味著(A.尼赫魯已從民族主義者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者)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始被其領導層質疑C.科學社會主義對印度獨立運動具有一定的影響D.蘇聯模式得到了亞非拉地區領導人的普遍認可14.1947年3月起,美國要求聯合國討論希臘局勢,被蘇聯否決。9月份,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份決議,暫不受理希臘問題。如圖是針對這一事件的漫畫,作者力圖說明()第4頁/共9頁A.歐洲急需美國進行大規模經濟援助B.希臘問題需要由國際社會集體協商解決C.冷戰已使國際秩序陷于崩潰的狀態D.美蘇對峙影響聯合國對重大問題的解決15.20世紀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為經濟貧困、發展落后和政治不穩定國家的“代名詞;20世紀80-90年代,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用中性的“南方國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詞;21世紀初,“全球南方”成為國際熱詞,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A.西方發達國家一直處于衰落的過程)B.發展中國家崛起逐漸改變國際格局C.全球化浪潮沖毀了各區域集團組織D.國際社會徹底拋棄了“歐洲中心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14分,第17題13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6分,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景德鎮——時代變遷的縮影材料一明代后期,景德鎮民窯業快速發展,外來勞工不斷增加,城市人口也隨著發展膨脹。嘉靖年間,景德鎮人口已是“主客無慮十萬余人,他們以“窯業傭工為生。到清代,景德鎮“煙火逾十萬,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景德鎮社會結構逐漸變得復雜,各種矛盾也日益凸顯。表明清景德鎮瓷業沖突表時間事件紀要資料來源第5頁/共9頁嘉靖十九年因水災后饑荒,浮梁縣窯戶遣逐樂平縣雇工,樂平縣工人遂行劫奪,終致浮、樂二縣民眾聚眾互相仇殺。《明世宗實錄》1540年《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斗爭資料》乾隆元年1736年坯戶吳以恒、胡萬正欲增銀色,與窯戶萬美生爭鬧停工。乾隆、嘉慶間約1796年御廠脫胎畫坯工人王子貞領導的“毛銀改紋銀運動。毛銀是散銀,成色不好。坯廠發工資,原以紋《景德鎮陶銀發給,后改成毛銀,使用時較紋銀要貶價。所以工人們要求改紋銀,舉行罷工,遭官府鎮壓。瓷史稿》嘉慶、道光間約1821年以蔣知四為首,爭取每名工人每月十二兩肉,舉行《景德鎮陶瓷史稿》罷工,稱“知四肉”運動。——據劉朝暉《明清以來景德鎮瓷業與社會》整理材料二(1)明清景德鎮瓷業沖突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起的?(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的現象體現的時代特征。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湖南少年歌》第6頁/共9頁1903引發巨大影響。以下是摘自《湖南少年歌》的幾個片段。片段一洪、楊當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號。湖南排外性最強,曾侯以此相呼召。盡募民間俠少年,誓翦妖民屏西教。蚌鷸相持漁民利,湘粵紛爭滿人笑……北地終招八國兵,金城坐被聯軍毀。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換奴顏事洋鬼。國事傷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誰當理。片段二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諸君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埃及波蘭豈足論,慈悲印度非吾比。片段三地球道里憑空縮,鐵道輪船競相逐。五洲四入白人囊,復執長鞭趨亞陸……郵航電線工兵隊,工廠礦山輜重續……救世誰為華盛翁,每憂同種一書空。群雄此日爭追鹿,大地何年起臥龍。片段四惟恃同胞赤血鮮,染將十丈龍旗色。……破釜沉舟期一戰,求生死地成孤擲。諸君盡作國民兵,小子當為旗下卒。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少年的吶喊與探索”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63計劃——高新技術發展的搖籃1983年3月23日夜,美國總統里根發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電視演說,試圖通過這一計劃,促進國防科技發展,帶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的全面振興,以確保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優勢地位,搶占21世紀戰略制高點。這個計劃一出籠,立即在世界掀起了狂濤巨瀾。上書鄧小平敬愛的小平、耀邦同志我們四位科學院學部委員(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關心到美國“戰略防御倡議(即“星球大戰計劃)對世界各國引起的反應和采取的對策,認為我國也應采取適當的對策。為此,提出了我們四人的現任職務分別是王淦昌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陳芳允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專職委員楊嘉墀航天部空間技術院科技委副主任王大珩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王大珩敬上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鄧小平批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請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第7頁/共9頁一九八六年三月五日計劃出臺1986年11863定:撥款100個億。選擇了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等7個高技術領域作為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的重點。科技發展計劃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和新中國科技史上還是第一次。——據張神根、張倔《細節中的新中國史》整理圍繞863面,邏輯清晰)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經濟材料一英國和世界的船舶運載量(1780-1913年)英國世界帆船(千噸)運載量合計帆船運載量合計(帆船當量)蒸汽輪船(千噸)蒸汽輪船(千噸)(帆船當量)(千噸)178010002436339720968430100024484069309284593539505800114006500420003950185016872081127380022400417001460096100171000年1900年1913年——據【英】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整理材料二第8頁/共9頁材料三到1914年為止,世界上很多國家銀行的分支機構設在倫敦,倫敦每日成交股票金額總數在全球金融交易中占比31%以上,是當時美國紐約與日本東京成交額之和,在全球高居榜首。1850—1880年,英國自身的海外投資從兩億英鎊增加到10億英鎊,1905年上升到20億英鎊,1914年達到40億英鎊,占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投資的一半。——據蔣海玲《國際金融中心的演進研究——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學視角》等整理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經濟狀況進行合理解讀。第9頁/共9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024.01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早期考古學家總結出來“文明三要素,即文字、金屬、城市,一處遺址只要有這“三要素”存在,就可以證明是國家了。按照此標準,下列與良渚文明相關的考古發現中,可以用來佐證良渚時期已經具備國家初始形態的是()A.遺址出土高等級的墓葬與玉制禮器B.陶器上有600多種不同的刻畫符號C.發現動物骨頭40余種,其中豬占80%且大部分為家養D.發掘出人工堆筑營建的大型宮殿、古河道和四面城墻【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文明三要素,即文字、金屬、城市,一處遺址只要有這“三要素”存在,就可以證明是國家了,良渚時期發掘出人工堆筑營建的大型宮殿、古河道和四面城墻,已經有了其中之一城市,D項正確;遺址出土高等級的墓葬與玉制禮器,不是“文明三要素”的內容,排除A項;陶器上有600多種不同的刻畫符號,還不屬于文字,排除B項;發現動物骨頭40余種,其中豬占80%且大部分為家養,不是“文明三要素”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2.如表為西漢至五代后周時期的戶口變動表,這一變動體現了()公元朝代西漢年度戶數口數紀年平帝元始二年21223306259594978第1頁/共16頁煬帝大業五年隋6097558209598907000891470923754002309812460199565291930915760000—天寶十四年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唐世宗顯德六年五代后周A.經濟衰頹的時代景象C.經濟重心的不斷南移【答案】BB.政局影響人口的變遷D.社會治理的漸趨松弛【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的變遷,政局穩定時人口增長,政局動蕩時人口減少,B項正確;西漢至五代后周時期的戶口變動體現了政局影響人口的變遷,A項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A項;西漢到隋朝的人口變動與經濟重心南移無關,因為西漢到隋朝經濟重心未南移,排除C項;戶口變動與社會治理松弛無直接關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B項。3.南宋思想家呂祖謙認為:“大抵田制雖商鞅亂之于戰國,而租稅猶有歷代之典制……田制不定,縱得薄斂如漢文帝之復田租,荀悅論豪民收民之資,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無田之民。”這表明呂祖謙主張()A.恢復井田制度【答案】CB.民為邦本的治國思想C.完善土地制度D.健全社會公平的機制【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田制不定,縱得薄斂如漢文帝之復田租,荀悅論豪民收民之資,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無田之民”可知,呂祖謙主張完善土地制度,C項正確;材料只是主張定田制,卻沒有提到這個田制是井田制,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民為邦本的治國思想,只是強調田制不定,只能“惠有第2頁/共16頁田之民,排除B項;只是定田制,無法健全社會公平的機制,排除D項。故選B項。4.元代中后期,界畫盛行一時,其內容多以刻畫宮苑樓閣等建筑為主,而出現的宮苑樓閣皆為漢式建筑,并有多位畫家因向皇帝進獻這種表現漢式建筑的界畫而得到嘉賞和授官。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的繼承與創新C.農耕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答案】BB.統治者尋求政治認同的需要D.漢王朝政治文明的高度成熟【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出現的宮苑樓閣皆為漢式建筑,并有多位畫家因向皇帝進獻這種表現漢式建筑的界畫而得到嘉賞和授官”,可知元朝統治者對漢式建筑的推崇,體現了其尋求政治認同的需要,B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元朝時,界畫得到皇帝認可,未涉及儒家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尋求政治認同,未涉及農耕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排除C項;材料強調元朝統治者借界畫表達統治者尋求政治認同的需要,而不是強調漢王朝政治文明的高度成熟,排除D項。故選B項。5.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葉圣陶先生曾回憶道:商務的編譯所是知識分子匯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來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務的編譯所工作過。后來創辦的幾家出版業中的骨干大多是從商務出來的,還有許多印刷廠裝訂廠,情形也大多相同。上述材料表明商務印書館()A.培養了大批出版業技術力量C.推動了近代翻譯活動的開展【答案】AB.促進了我國文化的大眾化D.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后來創辦的幾家出版業中的骨干大多是從商務出來的,還有許多印刷廠裝訂廠,情形也大多相同”可知,近代骨干大多在商務印書館工作過,說明商務印書館培養了大批出版業技術力量,A項正確;文化的大眾化是指文化更多的面向民眾,滿足廣大民眾所需,材料所體現的培養出版業技術力量無法起到促進了我國文化的大眾化的作用,排除B項;商務印書館培養出版業技術力量主要從事出版業工作,與近代翻譯活動無法形成因果關系,排除C項;商務印書館與出版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關系,無法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排除D項。故選A項。6.1926年1本原則,下述材料見證了()第3頁/共16頁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規定女子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嚴禁買賣人口,保護女性和兒童。反對多妻制和童養媳。根據同工同酬,保護女性及童工的原則,制定婦女勞動法。A.國民政府時期女權運動的發展C.經濟發展推動思想進一步解放【答案】BB.婦女解放路徑的探索D.社會主流觀念的質變【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6婦女解放路徑的探索,B項正確;材料并沒有特別強調國民政府的作用或者女權運動的發展歷程,更多地是在描述婦女解放的路徑或方向,而不是具體的女權運動發展,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國民革命運動推動思想解放,而不是經濟發展,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婦女解放相關內容,無法說明社會主流觀念的質變,排除D項。故選B項。7.如表展示了陜甘寧邊區《新中華報》中詩歌的內容及數量情況,這些詩歌()內容號召民眾積極抗日對抗戰形勢的時評邊區生產生活歌頌類詩歌其他13數量1712206比例1765%25%29.41%8.82%19.12%A.具有較強的現實性C.注重邊區政權建設【答案】AB.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D.適應敵后根據地文化發展的需要【解析】第4頁/共16頁【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邊區生產生活的內容占29.41%、反映號召民眾積極抗日的內容占25%、反映對抗戰形勢的時評的內容占17.65%,可見陜甘寧邊區《新中華報》中詩歌,主要服務于抗日戰爭的現實,A項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1937年9月已經形成,排除B項;材料展示了陜甘寧邊區《新中華報》中詩歌的內容及數量情況,未涉及邊區政權建設,排除C項;詩歌的內容及數量關注邊區生產生活、號召民眾積極抗日、對抗戰形勢的時評,服務于抗日戰爭的現實,不體現文化發展的需要,排除D項。故選A項。8.1951年,中共中央把“發起訂立愛國公約”作為當前愛國運動的中心之一、在工業、農業、商業、交通等各條戰線開展生產競賽和增產節約活動。在這一活動的號召下,工人們提出“車間就是戰場,工人就是戰斗員,開快機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滅一個敵人”的口號。上述現象出現的背景是()A.剿匪鎮反【答案】C【解析】B.解放戰爭后期作戰C.抗美援朝D.“一五”計劃的實施【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1951年的中國。根據材料“1951年”“車間就是戰場,工人就是戰斗員,開快機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滅一個敵人”及所學可知,此時正處于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各條戰線開展生產競賽和增產節約活動,目的是支援前線,C項正確;“剿匪鎮反”主要內容是殲滅匪特武裝,鎮壓反革命,與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項;1950年夏,解放軍基本上殲滅了大陸上的國民黨殘余軍隊和武裝土匪,大規模作戰宣告結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一五”計劃的實施是在1953-1957年,排除D項。故選C項。9.1978年2月,鄧小平在聽取四川省委負責人匯報工作時指出:“我在廣東聽說,有些地方養三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養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怪得很!農民一點回旋余地沒有,怎么能行?農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決不行,要統一考慮。”這一論述()A.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C.擴大了地方經濟自主權【答案】DB.直接引發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D.表明了對舊有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意向【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9781978年2月鄧小平反思舊的經濟體制束縛人們的思想,需要進行體制改革,表明了對舊有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意向,D項正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排除A項;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排除B項;從1980年開始,國家實行劃分收支、第5頁/共16頁分級包干、多收可以多支的新財政體制,擴大了地方的經濟自主權,排除C項。故選D項。10.兩河流域古文明沿兩河由南往北單線溯流而上,階梯性發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羅河由南往北順流而下,也是階梯性發展;愛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島國,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發展為伯羅奔尼撒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再往北影響了以雅典城邦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由此可知,這些古文明()A.發展模式受社會性質的影響C.具備了早期世界帝國的特征【答案】BB.擴展方向受地理條件的限制D.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發展趨勢【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兩河流域古文明沿兩河由南往北單線溯流而上”“埃及古文明沿尼羅河由南往北順流而下”“愛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島國,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發展為伯羅奔尼撒島上的邁錫尼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各文明間的發展受到了各自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影響,B項正確;社會性質指政府對社會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性質,材料并未體現社會性質,排除A項;早期世界帝國的特征更多體現在軍事和文化的擴張上,排除C項;材料強調地理環境造就的文化的多元性,并未體現其一體性的特征,排除D項。故選B項。11.圖中的內容是一位學者對17-18世紀世界發展形勢的描述。他意在說明()海域將歐洲的能量從內陸吸引到它的西海岸,發展了海軍和殖民力量,加強了海洋國家內的這兩者,并且最終將它們集中于歐洲西岸外的(英倫)海島。A.英國世界霸權取得的過程C.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現實【答案】DB.歐洲商業革命發生的原因D.世界權勢轉移的歷史趨勢【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7-18國家展開殖民爭霸,18世紀英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因此說明世界權勢轉移的歷史趨勢,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英國獲得世界霸權的過程,排除A項;歐洲商業革命發生的原因是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而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殖民擴張時期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但材料強調世界發展形勢的變化,排除C項。第6頁/共16頁故選D項。12.如圖是某學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社會狀況論文的一部分。據此可推知該學者的論題是()法英德三國人口增長對照表(單19世紀60年代末法國完成位:人)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1871年1914年第二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后法國沒有能維持工業優勢,經濟增長緩慢,被美、德新牌資本主義國家超過。法國英國德國361020003960100026100000408000004100000067400000A.人力資源不足影響了法國的發展C.人口問題決定了國際格局的演變【答案】AB.普法戰爭是阻礙法國發展的根源D.各國向其殖民地移民政策的后果【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1年至1914“法英德三國人口增長對照表”可知,一戰前,相對于英國和德國,法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緩慢,是造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后法國沒有能維持工業優勢,經濟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說明人力資源不足影響了法國的發展,A項正確;19世紀后期,阻礙法國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小農經濟長期存在,缺乏工業勞動力;中小企業過多,新機器設備難以推廣;還有高利貸盛行,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人口問題決定了國際格局的演變”說法錯誤,決定國際格局演變的是各國的綜合國力,排除C項;材料中僅法國人口和經濟增長緩慢,不能得出是“各國”向其殖民地移民政策的后果,排除D項。故選A項。13.尼赫魯把1927年出訪蘇聯之行稱為“俄國的發現,他說:“在我看來,民族主義似乎過于狹窄,不能解決問題。政治自由和獨立當然十分重要,不過它們只是朝著正確方向走的步驟而已。沒有社會自由,社會和國家沒有社會主義機構,無論國家或個人都不可能有很大的發展。”這意味著(A.尼赫魯已從民族主義者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者)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始被其領導層質疑C.科學社會主義對印度獨立運動具有一定的影響D.蘇聯模式得到了亞非拉地區領導人的普遍認可第7頁/共16頁【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927年的蘇聯、印度。根據材料“俄國的發現”“民族主義似乎過于狹窄,不能解決問題”“社會和國家沒有社會主義機構,無論國家或個人都不可能有很大的發展”等信息可知,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對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者尼赫魯產生了一定影響,即科學社會主義對印度獨立運動具有一定的影響,C項正確;尼赫魯并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者,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尼赫魯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質疑態度,表述不準確,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社會主義道路對尼赫魯的影響,體現不出亞非拉地區領導人普遍認可蘇聯模式的信息,并且蘇聯模式正式形成于1936年,排除D項。故選C項。14.1947年3月起,美國要求聯合國討論希臘局勢,被蘇聯否決。9月份,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份決議,暫不受理希臘問題。如圖是針對這一事件的漫畫,作者力圖說明()A.歐洲急需美國進行大規模經濟援助B.希臘問題需要由國際社會集體協商解決C.冷戰已使國際秩序陷于崩潰的狀態D.美蘇對峙影響聯合國對重大問題的解決【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年的世界。據本題材料“1947年3月起,美國要求聯合國討論希臘局勢,被蘇聯否決”并結合所學可知,1946年,丘吉爾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拉開了美蘇之間冷戰的序幕,再者,聯合國安理會實行大國一致原則,即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都享有否決權,漫畫中反映了美蘇冷戰對聯合國的影第8頁/共16頁響,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對歐洲援助的相關信息,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美蘇冷戰對峙影響聯合國對重大問題的解決,A項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美蘇在聯合國關于希臘問題的爭執,而不是體現國際社會對希臘問題的態度,排除B項;“崩潰”一詞過于夸大,排除C項。故選D項。15.20世紀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為經濟貧困、發展落后和政治不穩定國家的“代名詞;20世紀80-90年代,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用中性的“南方國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詞;21世紀初,“全球南方”成為國際熱詞,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A.西方發達國家一直處于衰落的過程B.發展中國家崛起逐漸改變國際格局C.全球化浪潮沖毀了各區域集團組織D.國際社會徹底拋棄了“歐洲中心論”【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20世紀50年代經濟貧困等的代名詞到21世紀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體現了第三世界國家在二戰后地位逐步上升,并且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表明“第三世界”國家崛起改變了國際格局,B項正確;二戰后初期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且直到現在依然在經濟全球化中占據優勢地位,“一直衰落”說法錯誤,排除A項;“第三世界”只是一個集體稱謂,并非區域集團組織,而且直到現在歐盟等區域集團組織依然活躍,并未被沖毀,該說法不符合實際,排除C項;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有助于改變世人對其的看法,但不代表“國際社會”所有人的態度,且材料信息并未體現國際社會對歐洲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14分,第17題13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6分,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景德鎮——時代變遷的縮影材料一明代后期,景德鎮民窯業快速發展,外來勞工不斷增加,城市人口也隨著發展膨脹。嘉靖年間,景德鎮人口已是“主客無慮十萬余人,他們以“窯業傭工為生。到清代,景德鎮“煙火逾十萬,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景德鎮社會結構逐漸變得復雜,各種矛盾也日益凸顯。表明清景德鎮瓷業沖突表時間事件紀要資料來源第9頁/共16頁嘉靖十九年因水災后饑荒,浮梁縣窯戶遣逐樂平縣雇工,樂平縣工人遂行劫奪,終致浮、樂二縣民眾聚眾互相仇殺。《明世宗實錄》1540年《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斗爭資料》乾隆元年1736年坯戶吳以恒、胡萬正欲增銀色,與窯戶萬美生爭鬧停工。乾隆、嘉慶間約1796年御廠脫胎畫坯工人王子貞領導的“毛銀改紋銀運動。毛銀是散銀,成色不好。坯廠發工資,原以紋《景德鎮陶銀發給,后改成毛銀,使用時較紋銀要貶價。所以工人們要求改紋銀,舉行罷工,遭官府鎮壓。瓷史稿》嘉慶、道光間約1821年以蔣知四為首,爭取每名工人每月十二兩肉,舉行《景德鎮陶瓷史稿》罷工,稱“知四肉”運動。——據劉朝暉《明清以來景德鎮瓷業與社會》整理材料二(1)明清景德鎮瓷業沖突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起的?(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的現象體現的時代特征。【答案】(1)矛盾主要三方面。第10頁/共16頁(2)時代特征需從以下角度作答從明清商品經濟的崛起、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人、長途貿易發展、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興起等角度作答。從明清社會結構逐漸多元化,工匠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從明清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工商業的發展對封建統治秩序的沖擊等角度作答。【解析】【小問1詳解】“坯戶吳以恒、胡萬正欲增銀色,與窯戶萬美生爭鬧停工”可知有雇工和雇主之間的矛盾;根據“因水災后饑荒,浮梁縣窯戶遣逐樂平縣雇工,樂平縣工人遂行劫奪,終致浮、樂二縣民眾聚眾互相仇殺”可知有土著和客籍之間的矛盾;根據“工人們要求改紋銀,舉行罷工,遭官府鎮壓”可知有手工業者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小問2詳解】期專業化市鎮的興起和發展、雇傭關系的出現等。這些現象體現的時代特征可從明清商品經濟的崛起、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人、長途貿易發展、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興起、明清社會結構逐漸多元化,工匠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從明清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工商業的發展對封建統治秩序的沖擊等角度作答。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湖南少年歌》1903引發巨大影響。以下是摘自《湖南少年歌》的幾個片段。片段一洪、楊當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號。湖南排外性最強,曾侯以此相呼召。盡募民間俠少年,誓翦妖民屏西教。蚌鷸相持漁民利,湘粵紛爭滿人笑……北地終招八國兵,金城坐被聯軍毀。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換奴顏事洋鬼。國事傷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誰當理。片段二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諸君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埃及波蘭豈足論,慈悲印度非吾比。片段三地球道里憑空縮,鐵道輪船競相逐。五洲四入白人囊,復執長鞭趨亞陸……郵航電線工兵隊,工廠礦山輜重續……救世誰為華盛翁,每憂同種一書空。群雄此日爭追鹿,大地何年起臥龍。片段四惟恃同胞赤血鮮,染將十丈龍旗色。……破釜沉舟期一戰,求生死地成孤擲。諸君盡作國民兵,小子當為旗下卒。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少年的吶喊與探索”第11頁/共16頁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答案】一、信息提取及歷史闡釋。①提取時空信息,對發表的歷史背景進行歷史闡釋。從民族危機加深的角度分析,如《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加深;從各種救亡探索角度)②從《湖南少年歌》內容中提取信息,進行歷史闡釋。從《湖南少年歌》中反思近代救國道路探索教訓的角度分析,如對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反思等。從《湖南少年歌》中探索國家出路的角度分析,如學習世界近代史上德國、美國崛起的經驗,學習西方技術等。③提取整體信息,進行總結。從時代與社會、個人關系的角度作答,如號召少年救國,喚起國人的奮發精神、擔當精神、犧牲精神、憂患意識等。示例:少年的納喊與探索1903影響,此時隨著八國聯軍侵華,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中國完全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階層掀“洪、楊當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號。湖南排外性最強,曾侯以此相呼召,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換奴顏事洋鬼。國事傷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誰當理,體現了農民的反抗斗爭失敗后,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探索,從“地球道理憑空縮,鐵道輪船競相逐.…救世誰為華盛翁,表明中國人為實現救亡圖存,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發起洋務運動,渴望國家富強,由此說明了在西方不斷侵略中國,人民在反抗中不斷探尋救亡圖存的道路。【解析】【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短文撰寫類。時空是:1903年的中國。首先,圍繞題目“少年的吶喊與探索”為題,撰寫歷史短文,要表述成文,敘述完整。其次,可以依據《湖南少年歌》的發布時間確定歷史背景,1903年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各階級掀起救亡運動進行抗爭,并探索救國方案,可以從文中提取信息,如“洪、楊當日聚群少…國事傷心不可知,反映了前期中國人的反抗及“地球近里憑憲縮,鐵道輪船競相逐…救文世誰為華盛翁,體化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探索。最后,回扣主題,中國人在不斷反抗侵略中探尋救之圖存的道路,吶喊中探索。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63計劃——高新技術發展的搖籃1983年3月23日夜,美國總統里根發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電視演說,試圖通過這一計劃,促進國防科技發展,帶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的全面振興,以確保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優勢地位,搶占21世紀戰略制高點。這個計劃一出籠,立即在世界掀起了狂濤巨瀾。上書鄧小平敬愛的小平、耀邦同志我們四位科學院學部委員(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關心到美國“戰略防御倡議(即第12頁/共16頁“星球大戰計劃)對世界各國引起的反應和采取的對策,認為我國也應采取適當的對策。為此,提出了我們四人的現任職務分別是王淦昌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陳芳允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專職委員楊嘉墀航天部空間技術院科技委副主任王大珩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王大珩敬上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鄧小平批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請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一九八六年三月五日計劃出臺1986年11863定:撥款100個億。選擇了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等7個高技術領域作為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的重點。科技發展計劃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和新中國科技史上還是第一次。——據張神根、張倔《細節中的新中國史》整理圍繞863面,邏輯清晰)【答案】“863計劃,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是跟蹤發展中國高技術研究、力爭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的戰略性科技發展計劃。上世紀80年代,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總統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前蘇聯制定了“加速發展”戰略、西歐提出了“尤里卡計劃、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學技術振興政策。實踐證明,唯有掌握高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才能占據先發優勢,獲得更大主動權。而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一系列考驗,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借助高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王大珩院士是光學家,王淦昌院士是核物理學家,楊嘉墀院士是航天技術及自動控制專家,陳芳允院士是無線電電子學家。4位科學家在各自深耕領域很有建樹,對祖國未來充滿著同樣的熱愛與憂慮。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4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高技術的建議。收到4位科學家的建議信后,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此事宜速決斷,不可拖延。經過廣泛、個計劃因是1986年3月提出的,故簡稱“863”計劃。從此,上萬名科學家在不同領域協同合作、聯合攻關,很快取得豐碩成果。“863”計劃對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積極探索了適合我國第13頁/共16頁國情的高技術發展道路,培養、鍛煉了眾多高技術人才隊伍,支撐我國在新世紀的科技發展后勁十足,為科技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還促進了高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