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_第1頁
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_第2頁
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_第3頁
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_第4頁
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人畜共患傳染病及防控策略一、人畜共患病

1、人畜共患病的概念第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互相關聯,在動物和人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又叫動物源性疾病。

WHO:將人畜共患病定義為“脊椎動物和人之間可自然傳播的所有疾病和感染”。第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疾病種類

世界上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種。

較重要的有89種(細菌病20種、病毒病27種、立克次體病10種、原蟲病和真菌病5種、寄生蟲病22種、其他疾病5種)。

我國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約有130種

。

第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997年香港特區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國再度流行

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造成我國5327人發病

2005年,四川暴發的人-豬鏈球菌病導致206人感染,38人死亡,引起了我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第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疾病的分類根據病原分類病毒性: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瘋牛病。細菌性:炭疽、布病、沙門氏菌、結核病。寄生蟲性:豬囊蟲病、旋毛蟲病。第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傳播途徑

以接觸感染方式為主,也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蟲媒間接感染。

唾液傳播——狂犬病的貓、狗

糞尿傳播——結核病、布氏桿菌病

空氣飛沫——流鼻涕、打噴嚏和咳嗽時

接觸傳播——動物皮毛帶毒、帶菌第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社會穩定

●危害畜牧業安全生產,直接損失大,間接損失更大

●危害畜產品安全,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公共衛生5、社會危害第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預防措施

關鍵措施就是要消滅傳染源第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以根除和控制動物傳染病為第一位

(2)外防傳入,內查凈化的技術原則

(3)政府主導的管理原則,轄區管理,各負其責

(4)多部門協作控制的運行原則第1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11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人畜共患病疫情處置原則

依法處置、早快嚴、獸醫衛生同步到位原則第1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布魯氏菌病流行現狀及防控

第1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間布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也是《職業病目錄》規定的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動物布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管理的二類動物疫病。

第1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5-2014布病在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排位排序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2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肺結核3痢疾痢疾痢疾痢疾梅毒梅毒梅毒梅毒梅毒梅毒4淋病梅毒梅毒梅毒痢疾痢疾痢疾淋病痢疾痢疾5梅毒淋病淋病麻疹甲流淋病淋病痢疾淋病淋病6麻疹麻疹麻疹淋病淋病麻疹猩紅熱猩紅熱布病布病7瘧疾瘧疾瘧疾猩紅熱麻疹布病布病艾滋病艾滋病猩紅熱8傷寒副傷寒猩紅熱猩紅熱布病布病猩紅熱艾滋病布病猩紅熱麻疹9猩紅熱傷寒副傷寒傷寒副傷寒瘧疾猩紅熱艾滋病傷寒副傷寒出血熱麻疹登革熱10出血熱布病布病傷寒副傷寒傷寒副傷寒傷寒副傷寒出血熱傷寒副傷寒傷寒副傷寒艾滋病第1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5-2014年布病在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位次的變化年份

報告病例數

與去年同期比發病率增減%在甲乙類傳染病位次

2005年1841659.60112006年190132.64102007年197213.70102008年2776740.0782009年3581628.3382010年33772-6.1872011年3815112.4572012年395153.0882013年434869.5162014年5722231.486第1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布魯氏菌病流行1.1布病疫區的發展趨勢80年代前疫區主要集中于5大牧區:內蒙古、新疆、青海、寧夏和西藏。2010年27個省均有人間布病報告。

1.2受害人群的變化8O年代前:職業人群的布魯氏桿菌病感染率在1O.0%~20.0%之間,其他非職業人群的感染率為0.5%~4.5%。80年代后:職業人群感染率幾乎都低于5.0%,而其他非職業人群如農民、干部、學生等的布魯氏桿菌病感染率2.3%~4.7%之間。第1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流行形式的變化與五六十年代有明顯的不同?,F今布魯氏菌病大規模爆發式的流行極為罕見代之以小范圍、點狀、分散的流行形式所取代,這為防治工作帶來較大困難。1、布魯氏菌病流行第1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優勢菌種的變化80年代前:羊種布魯氏菌(布氏菌)占60.0%-7O.0%、牛種菌為20.0%-25.0%、豬種菌不足10.0%。80年代后:疫情處于低發階段。牛種菌占40.0%以上,從人畜間分到布氏菌羊種菌僅占30.0%豬種菌為20.0%其余為犬種菌和綿羊附睪種菌。但在全國性布魯氏桿菌病疫情回升的今天,羊種菌占79.1%,這說明當人畜布魯氏桿菌病明顯回升時羊種布氏菌又成為流行的優勢菌種。1、布魯氏菌病流行第1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布魯氏菌病流行1.5疫情流行特點①新、老疫區交替出現;②人間疫情向農區、城鎮蔓延的勢頭;③小的暴發點增多;④典型病例增多;⑤人群分布發生變化:新發患者以農民和牧民為主,學生和兒童發病率上升。

第2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年媒體監測布病事件東北農業大學師生因動物實驗感染布病—28名內蒙古逾百檢疫員感染布魯氏菌病—烏蘭察布市出現了超過百名防疫員傳染病危機考驗飛鶴乳業數十位員工被證實感染第21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6-2011年全國布病引起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況年份布病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發病數波及人口數一般未分級小計2006415715002007099932282008013131587212009099944722010156107505201131922386984第2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畜牧業的迅猛發展,不經檢疫的家畜頻繁流動,傳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人/畜間布病聯合防控不到位畜牧生產中存在很多與人感染布病密切相關的因素未能做到三早,是造成布病慢性化的重要原因醫務人員診治水平有待提高群眾布病防治知識不足部分省區布病疫情上升原因:項目、篩查、發現能力第2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2.1診斷方法:ELISA方法、PCR技術、金標記技術、試管凝集試驗(SAT)、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第2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2.2疫苗研究現狀:包括弱毒活菌苗、滅活疫苗、突變株疫苗以及新型疫苗等。其中布魯氏菌新型疫苗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研制的,包括布魯氏菌病基因工程苗和抗獨特型抗體苗。目前使用的大多數有效的疫苗都是布魯氏菌減毒活疫苗,其造價便宜,免疫保護持續時間長、保護效率高。第2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2.3治療研究進展:抗菌療法適用于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患者治療。本病的治療需選擇能夠滲透到巨噬細胞內而且在細胞內酸性環境能發揮作用的藥物。常用抗生素有四環素、鏈霉素、強力霉素、利福平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多西環素、利福平和多西環素、鏈霉素的聯合。2.4中醫中藥療法適用對各期患者治療對慢性期患者。第2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布魯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3.1檢疫、隔離和淘汰病畜是經驗證的有效措施在檢疫隔離和淘汰疫畜上,對染疫經濟價值高、產奶量高的奶牛、奶羊,可以實行分群飼養隔離措施,經三次檢疫均為陰性者解除隔離。對檢出染疫的小家畜一律淘汰。

第2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布魯氏菌病的控制策略3.2人、畜間菌苗免疫:已經證明用S2、M5苗和S19菌苗免疫牛羊等動物,目前仍然是能使中國人和畜布病迅速降低主要措施之一。104M苗對職業人群、高危人群的免疫認為還是控制人間布病有效的輔助措施之一。3.3布病監測及監測網點建設:1990年在全國14個省區建立了15個人畜布病監測點。2005年擴大在20個省區開展監測。對各類人群和家畜系統監測,對預報預測布病疫情都產生重要意義。

第2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布魯氏菌病的控制策略3.4認識布病傳播的行為因素長期以來人間布病預防與控制忽略了人的行為的主導因素。布病有別于一般傳染病,其流行是先畜間后人間,特別是布病局限于特定的地區和特定的人群。只有接觸牲畜或其產品以及其環境的人才得布病,說到底就是人的行為參與了布病傳播。如果行為因子在布病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改變人的行為就阻斷了布病的傳播。

第2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布魯氏菌病的控制策略3.5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在防控布病的作用以促進個人、群體的行為改變和環境改變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作為疾病控制機構是最經濟、有效的必要途徑,是在布病不斷暴發和流行的今天,達到事半功倍預防控制效果的關鍵所在。第3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布魯氏菌病的控制策略3.6人畜間協作與配合布病流行是人間、畜間協同機制出現了問題,因此在市場市場濟條件下,要求我們必須以新的視角、觀點、思維重新考慮布病防治的政策和策略。在畜牧流通過程中主動索取或出示檢疫證,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主動對健康牲畜實施免疫、捕殺陽性牲畜,消滅傳染源。從而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