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學設計
22.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芙、蓉”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單”,會寫“芙、蓉”等8個
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
3.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現的精神品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學過的幾首送別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讀一讀,你們能讀出什么?(有不舍、囑托、思念……)
2.今天讓我們學習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去品味詩中的韻味。板
書課題,強調“芙蓉”的寫法。
3.齊讀課題,從題目來看,在哪里送別?誰送別誰?(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鎮
江北。王昌齡送別辛漸。)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洛(lub)陽玉壺(hii)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芙、蓉、洛、壺”,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芙”
“蓉”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不要漏寫。“洛”的右邊是“各"第六筆是
捺。“壺”的上面是“士”,第二橫短。)
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抽生讀詩,師生點評。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讀一讀詩的前兩句,結合注釋理解詩意,用自己的話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樣的畫面。
此時此刻,你覺得哪個詞最能表達你的感受?
回到詩中,哪個字或詞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呢?
讓我們默讀古詩,邊讀邊用記號標注出來。
2.交流反饋。
(1)寒:結合學過的“遠上寒山石徑斜”,“寒”點明秋冬季節。“寒雨”,
這寒冷的雨,透著蕭瑟和悲涼,渲染出離別的傷感。
(2)結合注釋理解第一句詩,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蕭
瑟、悲涼之感。
這雨的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浸透在兩個離別的友人心上。
(3)孤:孤獨,孤寂,孤零零。楚山孤,還有誰是孤獨的?送別友人的作者。
(4)夜、平明:表示時間的詞語。平明,天剛亮。補充詩句,指名讀。
3.再來讀這兩句詩,作者站在芙蓉樓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描述“吳江夜雨圖”:寒氣籠罩的江面上,紛紛揚揚的夜雨連綿……
引導:此時,你看到的是什么?感覺到怎樣的情緒?(雨滴打落在身上,一股涼
意泛起,朋友即將離我而去,孤獨之感油然而生。)
此情此景,夜雨綿綿,芙蓉樓內二人飲酒話別,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你讀出了
什么情緒?(不舍,憂愁,凄涼)帶著這樣的情緒再讀前兩句詩。
4.走近作者,品讀感悟:送別辛漸的王昌齡從寒冷的夜雨、浩渺的江面、孤
寂的楚山著墨描寫,你是否能讀出他的孤獨和悲涼呢?他又為何會有此心境
呢?(出示資料,屢次被貶)師領誦,師生誦讀古詩。
5.作者送別友人,請友人帶去書信,親友可能會問什么?(為什么不回來?過
得好嗎?為什么會被貶?)他的回話是什么?(“一片冰心在玉壺。”從“冰”“玉”
體會到純潔、無暇。)詩人想表達什么?倘若你離家多年未歸,會給親友帶去什么
口信?(報平安)
6.為什么王昌齡不是通常的報平安,而是傳達自己冰清玉潔的信念呢?(更
能表達他對親友的深情。)你還讀過王昌齡的什么詩?(邊塞詩《出塞》《從軍行》)
這樣一個憂國憂民、滿懷壯志的王昌齡,在屢次被貶后,仍不改壯志雄心,這期間
也有友人作詩表達對他的同情和安慰,比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補充詩句,指名讀)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王昌齡仍然“一片冰心在玉壺”。
7.作者送別友人,觸景生情,情蘊景中,不僅烘托出送別的凄寒孤寂,更展現
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讓我們站在“芙蓉樓”,看蒼茫江雨,誦讀這首詩。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詩人孤寂的心情、高潔的情操)
3.誦讀積累。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從這首詩里讀出了作者的孤寂,其實表達這種情緒的詩,我們還讀過
很多,如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王維的《使至塞上》、張繼的《楓橋夜泊》、
柳宗元的《江雪》。“煙雨迷蒙吳江寒,孤傲寂寥望楚山”,人有悲歡離合,離別
的哀愁訴說不盡,送別詩便成了傳遞情意、訴說衷情的常見方式,你還記得哪些送
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孤帆遠影碧空盡……勸君更盡一杯酒……莫愁前路
無知己……)這是詩歌的魅力,是經典的魅力,是中華文化的力量。讓我們吟誦起
這些千古名句吧!
【板書設計】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山孤(孤寂)
冰心玉壺(高潔)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芙蓉樓送辛漸》,感悟了王昌齡在送別詩里的悲凄孤
寂和冰心在玉壺的高潔情操。今天讓我們隨唐代詩人盧綸,走進他筆下的邊塞詩,
領略一個扣人心弦的追擊場面,感受邊防將士的英勇無畏!(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單(chdn)于遁(diin)逃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雁”,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雁”是半包圍結構,
里面兩個‘力”,別漏寫;“隹”的右邊是四道橫。)
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注意詩的節奏。抽生讀詩,男女賽讀,師生
點評。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以前我們理解詩句的時候,用過哪些學習方法?(結合課文注釋、借助工具
書、聯系看圖、聯系上下文。)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不懂的地方做好標注,結合
注釋,理解大體意思。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四人一組,互助學習,互動交流,師巡視并適時指導。
3.小組交流匯報。
(1)了解作者:(交流資料,出示PPT)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
盧綸曾任河中渾城元帥府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豐富,
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2)讀懂詩意:讀懂了哪句詩?是怎么弄懂這句詩的意思的?交流意思,學習
方法。
(3)結合意思,講故事,悟詩情。
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師講故事,生誦讀詩句。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很高。(“月黑雁飛高”)
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夜遁逃”)
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欲將輕騎逐”)
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落滿了弓箭和彎刀。(“大雪
滿弓刀”)
4.品析鑒賞:月黑雪猛,非雁飛之時,此時大雁高飛,暗示已有敵情。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
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被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
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逃。“月黑”,無光也。
“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寂靜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于,
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
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
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么扣人心弦的場面!
5.拓展:誦讀《塞下曲》(其二)。
其實,盧綸寫的《塞下曲》共六首,本文選的是第三首,我們再來吟誦一下第
二首: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你讀出了將軍什么樣的形象?從哪句看出來的?(勇敢,“將軍夜引弓”;力大
無窮,“沒在石棱中”。)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誦讀古詩。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3.背誦積累。
五、課堂小結。
作者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
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并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
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詩歌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唯有
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
見首不見尾,并不是龍沒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讓我們
再次吟誦這首邊塞詩一一《塞下曲》。
【板書設計】
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第三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L(出示墨梅圖)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與梅花相關的詩,跟老師一起
寫課題,注意“墨”的寫法,上“黑”下“土”。
2.理解“墨梅”。墨梅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這首詩就是題在墨梅圖上
的,我們叫它“題畫詩”。
3.了解作者。作者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叫王冕。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王冕,走進他筆下的《墨梅》。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洗硯(yin)池乾坤(qidnkUn)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硯、乾、坤”,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硯”是左
右結構,右邊是“見”,注意最后一筆是豎彎鉤。“乾”右邊的“乞”,不要寫成
“氣”。“坤”是左右結構,右邊“I”出頭。)
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詩的節奏。抽生讀詩,小組賽讀,師生
點評。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同學們,古詩是凝練的,寥寥數語常常給我們豐富的想象空間,請你自由
朗讀這首詩,想想這梅長在哪里,又是什么樣子的。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顏色很淡,梅花開得茂盛,樸素
淡雅。)
3.質疑:你在讀詩的過程中,有什么疑問?“好顏色”是怎樣的顏色?(鮮艷的
色彩,棗紅,玫紅……)“清氣”是怎樣的?(淡淡的,清幽的,清淡,清雅……)
4.說說這是一株怎樣的梅。(色淡氣清)
5.你覺得王冕只是在寫梅嗎?還在寫什么?(借物喻人)我們來了解一下王冕
這個人,他出身貧寒,自學成才,被稱為“畫梅圣手”。他不愿意為達官貴人作畫,
有官員和大財主親自下鄉見他時,他還躲起來。你覺得王冕是怎樣的一個人?(淡
泊名利,清高,不虛榮)那么,王冕就像這梅花一樣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賞,一身正
氣。他把名利看得“淡”,潔身自好,有骨氣。
此時此刻,你眼中的“清氣”還僅僅是梅花的香氣嗎?(氣節,氣度,骨氣)
“清氣”是怎樣的氣節?(淡泊名利,潔身自好)
這首詩表面寫的是墨梅,實際上在講述作者自己的志趣、志向。讓我們詠起
這首詩的后兩句。
6.拓展:誦讀《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從
這首詩的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作者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氣節?(“不同桃李混芳
塵”)配樂,吟誦。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3.背誦積累。
五、課堂小結。
像《墨梅》這種托物言志的詩還有很多,比如《竹石》《青松》。讓我們吟
誦起這些千古名句,體會詩人的精神品格。
【板書設計】
墨梅
王冕題畫詩
色淡淡泊名利
氣清潔身自好
【教學反思】
23.“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內容,能夠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2.分析故事發生的原因,并以辯論形式進行深入探討;
3.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4.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為。
【教學重點】
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內容,能夠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2.分析故事發生的原因,并以辯論形式進行深入探討;
【教學重點】
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此人們進行了很多的藝
術創作,從面產生了許多凄美動人、慷慨悲壯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雨果的
《“諾曼底”號遇難記》。
[請同學簡單介紹雨果,教師作適當補充]
二.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內容
1.以競賽形式進行:五分鐘內通讀全文,合上書,回答投影片上問題:
問題如下: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
5)這場海難的結局是什么?
[參考答案]
1.1870年3月17日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
2.全速前進的“瑪麗”號撞向了“諾曼底”號的側舷,將船身剖開了一個
大窟窿。
3.船上發生了巨大的震蕩,人們驚慌失措、你推我操,船上一片混亂。
4.先消除驚恐,強調“必須把60人救出去”一一了解情況,確保沒有其
他險情一一嚴肅紀律,優先救出弱勢群體一一指示“快干”,確保全體人員獲救
5.60人全部獲救,船長屹立艦橋,隨輪船一起沉入深淵
[結合學生回答,老師略作點評、補充]
2.大家平時講過故事,有時講給大人聽,有時講給朋友聽,有誰能夠告訴
我,講故事要注意講清故事的哪些內容?(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時間、地
點、人物、事件)
[學生回答,教師簡單歸納,并過渡]
3.那么現在,請大家開始準備,先同桌互講,然后請幾位同學以故事接龍
的形式為大家講述這個故事。
[學生準備,約六分鐘左右,學生講述時,老師就學生講述的要點進行評價、
指點]
三.“諾曼底”號沉沒了,幾個月后在海事法庭上雙方代理就這場海難事
故責任確認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結果未定;現在假設我們正在海事法庭上,分別
是雙方的代理,我們來一場模擬辯論會,看看事故責任方到底是誰?
準備活動:
1)將班級分為兩方:一方為“諾曼底”號辯護;一方為“瑪麗”號辯護;
2)各方在預備時間內找到對己方有利的證據為己方船只辯護;
3)辯論開始后,舉手經過老師同意后發言,可列舉已方證據,也可反駁對
方觀點。
[對雙方同學的表現予以肯定和鼓勵,對學生辯論作出適當指導]
四.作業
1.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許多人物,你最欣賞哪個人物,請說出原因并作簡
單分析,150字左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2.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為。
教學重難點:
1.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教學準備】投影片、錄像欣賞
【教學過程】
導入
1.就上次作業作適當點評,選兩到三篇較好的作業作示范點評。
2.在作業中,大多數同學都非常欣賞哈爾威船長,認為他是一位英雄,大
家覺得在文章中哪一部分最能體現哈爾威船長的英雄特征。[十六小節后的一段
對話]請大家準備一下,一分鐘后請幾位同學朗讀。
二.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1.文章中有兩個“謎”,讓我們大家來共同揭開謎底。
謎一:哈爾威船長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實際上一共
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謎二: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
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
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
[參考答案]
謎底一:有兩種可能,一是危急關頭,救人至上,心中只有救人的信念,
忽略了自己;二是已抱定與船共存亡的決心,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愿與
心愛的輪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確,并未忘記自己。
謎底二:從道理上說,哈爾威船長能把那么多人救出去,也一定能救出自
己;他可以最后一個下救生艇,但決非不能上救生艇;他可以在水面上漂浮等人
來救,但決非連在水面上漂浮一會兒都不可能。哈爾威已經抱定了與輪船共存亡
的決心,以葬身大海作為最后歸宿,所以他不想救出自己。
2.通過兩個謎底的揭開,我們逐漸開始了解哈爾威船長,你能不能用四字
短語來概括你心中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參考答案]:忠于職守、敢于犧牲、舍已救人、勇于決斷、沉著指揮等
三.欣賞《泰坦尼克號》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斷,然后討論:
1.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
業績,譜就英雄樂章,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時,你認為有哪些人稱得上是英雄,
為什么?
2.老師就學生的討論發言進行歸納:
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
在災難面前,最能夠顯現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關頭,能夠克服恐懼、鎮定
自若為別人考慮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
四.作業
課后練習三
補充閱讀《伊文思小姐》
【教學反思】
24.黃繼光
【教學目標】
1.認識“役、屢”等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
順序。
3.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黃繼光舍身堵槍口的英雄氣概。
4.查找資料,了解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簡介時代背景和人物。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同
桌交流。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戰役(yi)屢(貧)次摧(cui)毀
3.自由讀文,讀通語句。小組輪流讀,互相點評。
4.說說課文寫了黃繼光的一件什么事。(寫了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為了
戰斗勝利,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壯烈犧牲的事。)
5.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即起因、經過、
高潮和結尾。)
先寫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受攻占高地的緊急任務(第廣2自然段);接著寫進攻
受阻,黃繼光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第3飛自然段);再寫黃繼光頑強堅
持戰斗、壯烈犧牲的經過(第7~11自然段);最后寫戰斗取得了勝利(第12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黃繼光是一位怎樣的戰士?把感受深的地方用“—”
畫出來,做簡單標注。
2.小組交流,讀一讀感受深的句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3.集體交流,小組匯報。
(1)預設1:英勇獻身。
抓住“匍匐、爬、站起、舉起、暈倒、又站起、撲上去、堵住”等詞語,體
會英雄的頑強與勇敢。
理解:“匍匐”是什么意思?(身體貼著地面爬行。)從“匍匐”這一詞語中
你能感受到什么?(炮火的猛烈和沖向火力點的艱難。)
出示句子: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連挪動都很困難的黃繼光居然站起來了。多么頑強!
多么令人感動啊!所以作者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表達了這種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
地朗讀。
出示句子: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
住了敵人的槍口。
過渡:面對死亡,黃繼光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為這次
戰斗鋪平道路。
預設2:主動請戰。
交流中,引導學生思考:從哪句話中能感受到任務的艱巨?“屢次”說明了什
么?(“屢次”說明多次突擊都沒有成功,突出了任務的艱巨。)
對比句子:A.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B.戰士們
的突擊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預設3:占領高地。
對比句子:A.戰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占領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
全部敵人。B.戰士們猛虎一樣沖上去,占領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全部敵
人。
(2)黃繼光主動請戰、爬向火力點、投擲手雷、勇堵槍口這幾個事件表現了
黃繼光的什么品質?(不怕犧牲,勇于獻身。)
(3)補充資料:黃繼光的事跡是十分感人的,他壯烈犧牲的場面讓人難忘。有
資料介紹,就在黃繼光犧牲后,指導員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他那結實、堅強的身軀
仍撲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抓住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堵著
敵人的槍口。在火力點前,留下一條深深的10米長的血印。看到這一切,所有人
都流出了熱淚,指導員抱起黃繼光,緊緊摟在懷里,失聲痛哭。
4.體會細節描寫的句子。
(1)動作描寫:用盡、爬、站起來、舉起、暈倒、站起來、張開、撲、堵等。
表現了黃繼光頑強戰斗,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2)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把子彈比作冰雹、暴風雨,說明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
戰斗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絲毫沒有退縮,更加突出了他的英勇頑強。
(3)聯系上下文體會數字和省略號的作用:表現了黃繼光的頑強意志。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黃繼光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了他
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
5.結合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黃繼光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國際主
義精神。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具有新鮮感的詞語或短語。
轟鳴屢次匍匐前進像冰雹一樣閃閃發光火舌猛撲
像海濤一樣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五、課堂小結。
黃繼光雖然犧牲了,但他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
代人。假如你現在就站在他的烈士墓前,想想過去,看看今天,心里一定有好多的
話要說。請你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黃繼光
接受任務1
主動請戰
,愛國主義
英勇獻身
占領高地J
國際主義
【教學反思】
25.挑山工
教學目標
1.認識“泰、杖”等5個生字。
2.默讀課文。說說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從挑山工的言行中感受他們目標
明確、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不斷攀登的精神。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談話:每天,上樓下樓會有什么感覺?(費力氣)
2.出示:泰山臺階圖。
要是登這樣一座山呢?身擔重物登山呢?一年四季一天登一次呢?(難以想
象)
3.出示挑山工的教材圖片: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位挑山工,了解他的生
活,感悟挑山工的精神。(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語。
認讀生字:青竹杖(zhdng)敞開(chdng)拘束(ju)包蘊(ytin)
理解詞語:飽覽、騰云駕霧、拘束、不解之謎、耽誤、心悅誠服、意味深
長
積累詞語:(光溜溜)的扁擔(沉甸甸)的貨物(壯麗)的山色
(喧鬧)的溪流(鮮紅)的背心(陡直)的山道(黑黝黝)的肌肉
(得意)的神色(意味深長)的哲理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思考:作者與同一位挑山工見過幾次?在哪里見的?當時挑山工正在干什
么?
引導學生說一說文中的一個奇怪的現象:挑山工走的路程遠,速度慢,反
而領先于游人。
2.朗讀句子: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
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1)“這位山民”指誰?匯報主要人物。
(2)回顧課文圍繞挑山工向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
(3)透過這個句子你還想知道什么?初步了解挑山工走得快的原因,感悟
道理。
(4)總結整理文中關于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線、語言等的描寫。(1、3、
5自然段)
四、品讀感悟。
1.自讀課文。
在描寫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線、語言的句子旁邊寫出你的感悟。
(1)挑山工的外貌。
(2)挑山工的登山路線。畫出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3)挑山工的語言。
2.匯報。
(1)挑山工外貌。
矮個子,臉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中間露出
鮮紅的背心。
他把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①感悟外貌描寫的作用。
“黑黝黝的肌肉”寫出了挑山工強健的體魄,說明挑山工從事這份辛苦的
工作已經很長時間了。
②指導學生朗讀:
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
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2)挑山工登山的路線一一折尺形。
①學生板畫,理解“折尺形”。
②感受挑山工的智慧。
這樣的行走路線可以使東西不碰到臺階上;可以省些力氣;可以使膝蓋好
受些。
(3)挑山工的語言。
你們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
停下來嘛!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
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
們前邊去了。
①游人如何登山?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
②挑山工如何登山?
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③感悟精神。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一心朝著預定的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
就一定能成功。
五、拓展思考。
1.多種形式朗讀:這幅圖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它指什么?“我”為什么需要它。
“它”既指這幅畫,更指一個道理,一種精神一一朝著明確的目標堅持不
懈地努力,腳踏實地地前進。因為“我”看到這幅畫就想起了挑山工認準目標、
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不斷攀登的精神。“我”需要這種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2.拓展說話:需要它的僅僅是作者馮驥才先生嗎?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
3.教師小結:挑山工的健美形象,堅持不懈的精神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質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統中的分布式能源產業市場環境優化
- 綠色供應鏈在制造業中的綠色培訓與教育推廣報告
- 農業綠色轉型背景下2025年農業綠色生產模式政策實施策略報告
- 有聲讀物市場需求與內容創作趨勢研究報告-有聲讀物在兒童早教市場的應用
- 小學國畫興趣小組活動總結模版
- 行政管理工作總結模版
- 中學生宿舍樓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醫療機構設備升級優化方案研究
- 小學秋季開學典禮活動總結
- 學生會宣傳部申請書
- 《供應商審核講義》課件
- 電化學儲能電站檢修規程知識培訓
- 猩紅熱課件完整版本
- 肌肉骨骼康復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農業保險理賠服務操作流程手冊
- 《交換與路由技術》 課件全套 曹炯清 第1-9部分 學習環境的搭建- 綜合實訓與技能比賽
- 第30屆WMO初測2年級B試卷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反訴狀(業主反訴物業)(供參考)
- 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磚、石砌體)
- 《教育向美而生-》讀書分享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