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基礎知識_第1頁
速度滑冰基礎知識_第2頁
速度滑冰基礎知識_第3頁
速度滑冰基礎知識_第4頁
速度滑冰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速度滑冰速度滑冰(speedskating)是一項比賽滑行速度的冰上體育運動,從事速滑運動有助于增進身心健康,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防寒能力,培養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速滑項目按照國際滑冰聯盟的規則規定,分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和全能4種,每種均分男女組。500米。1000米。1500米。發展歷程

滑冰運動的發展,從滑冰工具的改進上可以看得出來。從10世紀開始,出現用骨制的冰刀滑冰。到1250年左右,荷蘭盛行釘在木板上的鐵制冰刀,綁在鞋上,在冰面上滑行。17世紀,鐵制冰刀有了改進,有人發明了管式鐵制冰刀,使速滑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國際性速滑比賽,始于19世紀末。1889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行了第1屆國際速滑比賽。參加國有荷蘭﹑挪威等13個國家,并商定以后每年舉行一次世界性比賽。1892年,正式成立了國際滑冰聯盟,它負責組織比賽的項目有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并規定每年舉行1次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1893年,舉辦了第1屆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1936年,舉辦了第1屆世界女子速滑錦標賽。1924年,第1次舉行冬季奧運會,僅設男子速滑比賽項目;1960年,增加了女子速滑比賽項目。國際速滑運動的發展,促進了速滑成績的不斷提高。

20世紀50年代以前,挪威和芬蘭的選手稱雄,世稱“北歐派”。在50年代,蘇聯速滑運動崛起,在第7﹑第8﹑第9屆冬季奧運會上蘇聯獲得金牌最多,占絕對優勢。到了60年代,挪威﹑瑞典和蘇聯的健兒互爭短長。中國運動員王金玉和羅致煥曾打破世界男子全能紀錄,羅致煥并獲得1枚世界錦標賽的金牌。70年代初,荷蘭的A。申克曾多年保持世界紀錄。進入80年代,第13屆冬季奧運會標志著現代速滑水平已經很高,在男女9個項目的比賽中,有63人共打破106次奧運會紀錄,打破1項世界紀錄。歐美爭奪激烈,過去威震冰壇的挪威和蘇聯的成績下降,而美國的E·海登卻獨得5枚金牌,成為一時之雄。相關技術一、直道滑行

直道滑行姿勢是速滑的基本技術。合理的滑行姿勢應是﹕上體放松前傾,自然團身與冰面平行或略高于臂部,腿部深屈,膝關節成90°~110°角,踝關節成50°~70°角,兩臂放松置于背后,頭微抬起,滑行姿勢根據個人形態素質特點﹑滑行距離﹑冰場條件﹑天氣情況等而有所不同。直道滑行,關鍵在于要能掌握適宜的蹬冰時間。冰刀切入冰面,獲得牢固支點,同時即應開始蹬冰,最大用力蹬冰,應在兩腿交接體重的剎那間完成。為了利用體重蹬冰,傾倒時體重應牢牢壓在支撐腿上,不要過早交接體重。收腿動作要利用蹬冰后的彈力立即放松后腿,積極靠攏支撐腿,不要有停頓和后引的動作。下刀動作應注意膝關節領先,與前進方向一致,向前提拉要快,著冰后動作要輕巧。二、彎道滑行基本姿勢與直道滑行大致相同,但由于向心力作用,彎道與直道動作又有很大區別。彎道滑行時,身體始終向左傾倒,用左腳外刃﹑右腳內刃蹬冰。彎道滑行中的慣性滑行階段很短,右腳尤為短暫,在短距離滑行中幾乎不存在慣性滑行階段。其主要動作要求是﹕進彎道時右腳最后1步要進入直道和彎道交接處,深入程度以天氣﹑冰質﹑風向﹑項目等情況而定。左腿緊貼右腳下刀,指向切線方向,著冰時腳尖開始逐漸順送,用外刃緊緊咬住冰面,左肩與新的切線方向一致,不要扭腰擺臀。收腿動作在蹬冰后即放松,積極向支撐腿方向提拉,膝關節領先,以利形成前弓角度。在浮腿收回過程中促進身體向左傾倒,兩腿成邊收邊蹬形式。蹬冰方向,兩腳要有“側送蹬”感覺,上體縱軸與浮腳著冰方向一致。三、起跑技術主要有兩種﹕一是正面前腳點冰起跑法,二是側面起跑法。優秀運動員多采用第1種方法。其主要動作是由靜止狀態,運用合理技術,迅速轉入快速滑行的技術動作。起跑技術對提高短中距離項目成績尤為重要。前腳點冰起跑技術要領是,前腳刀尖為支點,后腳全內刃著冰,兩刀距離略比肩寬,面向前方。蹲屈姿勢略高于其他起跑姿勢,重心在兩腳之間或稍前。起動時,大腿高抬,上體前傾,冰刀著冰時要緊緊切住冰面,頭幾步不要滑動。四、擺臂動作主要是用于短中距離滑行,可起到協調﹑加大蹬冰力量的作用?,F在,在長距離滑行中采用單臂擺動的人越來越多,擺臂用力程度較小,擺動方向要與滑行方向一致。短中距離無論采用雙擺臂或單擺臂,都要用力,特別要注意向側前擺動的速度和力量。犯規介紹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可隨時越過對手,但如不法手段,如:故意推擠其他對手、偷跑、滑出跑道等都會被取消比賽資格。而在接力賽中,每隊有4位運動員,運動員不可故意推擠其他對手、偷跑、滑出跑道、非法超越、無故慢下來、超越接棒區待都是不法行為,會被取消比賽資格。速滑訓練速滑技術水平隨訓練工作不斷改進而有所提高。最初,人們參加速滑運動,只是冬季在冰上練習,后來有人在無冰期增加了身體訓練內容,促進了速滑運動成績的提高。到20世紀50年代,世界著名選手已開始進行比較完善的全年訓練計劃。最近20年來,隨著速滑訓練理論不斷提高,以及由于吸取了其他項目的訓練經驗并改進了訓練器材,運動技術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速滑是在氣溫較低的環境里比速度的一種周期性運動項目,所以速滑訓練要把全面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的訓練﹑心肺系統和肌肉系統的訓練﹑動力性和靜力性力量訓練密切結合起來,實施綜合性訓練。培養高水平的速滑運動員,應從少年兒童時起進行多年系統的訓練。根據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在一般情況下,一個訓練周期大約3年左右,大體上經過3~4個周期,才有可能培養成為優秀的速滑選手。在全年和多年的訓練中,應科學地系統地制定全年和多年的訓練計畫。訓練時期要根據訓練的主要目的和要參加的重大比賽任務,結合少年兒童或運動員的不同情況科學地加以劃分。訓練時期可按年度分成幾個不同時期﹕準備期,為參加比賽作好身心準備;比賽期(競賽期),使身心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參加比賽;過渡期(休整期),消除因緊張競賽所產生的身心方面的疲勞;也可按季節或陸地(無冰期)訓練﹑冰上(冰期)訓練劃分時期。無論怎樣劃分時期,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遵循人體生理機能和根據訓練比賽任務來確定,不能把分期絕對化。訓練方法間歇訓練法是利用某種手段作某個練習,中間有一定時間間隔的訓練法。綜合訓練法綜合訓練法則利用不同手段和各種練習進行訓練。采用這兩種方法可選用下列訓練手段進行訓練﹕各種跑──對提高心肺功能效果較好,在復雜地形上跑還可增強腿部力量;自行車練習──除具有跑的效果外,還可提高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在山地和沙地上訓練──可提高強度﹑難度,對提高腿部肌群力量效果較好;各種高質量的屈膝走──對心肺系統和肌肉系統都能產生較強的刺激,是現在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各種模仿性跳躍練習──主要提高專項肌群的能力;滑軱轆冰鞋練習──可改進速滑技術和提高專項能力;滾動跑臺﹑模仿動作滑行臺﹑滑行板練習──對提高專項能力有顯著效果;各種負重練習──是提高絕對力量﹑力量耐力和靜力的主要手段;全面發展力量操和橡皮筋練習──能協調和發展全身力量;各種柔韌性練習──對發展各種素質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并對防止運動創傷有積極作用。70年代初,增加了“世界短距離速滑錦標賽”,80年代初,增加了“短跑道速滑比賽”,由于男子全能比賽和短距離比賽對運動員的素質和機能要求極不相同,所以男子全能和短距離項目分別進行訓練和比賽的趨勢逐漸明顯﹕前者以耐力和速度耐力為主,而后者則以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為主。女子全能比賽距離較短,對機能的要求與短距離差別不大,因此分項訓練的特點尚不明顯。運動配置競賽跑道標準速滑競賽跑道最大周長為400米,最小為333.33米,內彎道半徑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每條跑道寬5米,最窄4米。短跑道速滑跑道周長111.12米,內彎道半徑8.25米,直道長128.07米。服裝介紹速滑運動員穿尼龍緊身全連服(衣﹑褲﹑帽﹑襪﹑手套連在一起)。由于尼龍服保溫不好,在溫度較低的氣候條件下,運動員需穿貼身的棉毛內衣。男運動員還要穿三角褲叉或護身。天氣奇寒時則應在膝﹑胸等部位墊上防風紙或其他物品。做準備活動時,冰鞋要套上保溫較好的鞋套,以防腳凍傷。練習時要穿保暖服,褲子兩側縫上拉鎖,以利穿脫。冰刀﹑冰鞋速滑冰刀刀長刃窄,用滑度好﹑耐磨﹑硬度適宜的輕合金材料制成,冰鞋用優質厚牛皮縫成,冰刀刀刃厚薄要均勻,兩刀刃高度要相同,刀刃要筆直,沒有凹凸不平等毛病。冰刀與鞋號相同或比鞋大一號。鞋穿在腳上要感到舒適,貼腳,又不太緊。刀尖比鞋尖要長8~9厘米,刀跟比鞋跟長5~6厘米,左腳刀刃與鞋的縱向中線吻合,右腳刀尖稍偏左。競賽項目世界錦標賽的競賽項目,男子為500﹑1500﹑5000﹑10000米;女子為500﹑1000﹑1500﹑3000米。世界男女短距離錦標賽競賽項目,均為500﹑1000米,世界青少年速滑錦標賽競賽項目,男子為500﹑1500﹑3000﹑5000;女子為500﹑1000﹑1500﹑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