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國家標準
(征求意見稿)
編制說明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一、工作概況
(一)任務來源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20年下達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
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項目計劃號為:
20202706-T-469)的立項計劃。本文件由全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化
技術委員會(SAC/TC567)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工作由中國標準
化研究院等單位承擔。
(二)主要工作過程
1.標準預研階段
在2017年啟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可持續發展基礎
和管理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編號:2017YFF0207301)支持下,
項目研究團隊完成ISO3710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
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翻譯工作。同步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杭
州市開展標準的初步驗證。
2.申請立項階段
2018年底完成國家標準草案,2019年3月通過SAC/TC567提交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立
項申請,2020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國家標準研制計劃(計劃
號:20202706-T-469)。
3.起草階段
成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御道工程咨詢(北京)有限公司、衢
2
州市衢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孝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科院生態環
境研究中心等單位參加的《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
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標準制訂工作組。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與任
務要求,安排工作進度。同時收集分析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現狀與
特點,了解國內城市文化特色,分析國內可持續發展有關政策,研究
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實踐案例。2020年9月底形成國家標準《城市和
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征求意見
稿)。
4.征求意見階段
5.審定階段
(三)主要參與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項任務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定于2020年完成。
本標準起草工作組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御道工程咨詢(北京)有限
公司、衢州市衢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孝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科
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組成。
二、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
(一)編制依據
本標準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
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起草。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37101:2016《Sustainabledevelopmentin
communities-Managementsystem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3
-Requirementswithguidanceforuse》(以下簡稱“ISO37101:
2016”)。
(二)編制原則
統一性:標準各部分的文體和術語應保持一致,相同條款應使用
相同措辭表述;本標準與GB/TXXXX-XXX《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術
語》、GB/TXXXX-XXX《城市與社區可持續發展改變我們的城市
ISO37101本地實施指南》以及GB/T27021.8—202×/ISO/IECTS
17021-8:2019《合格評定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要求第8部分:城
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能力要求》等在編國家標準
保持一致。
協調性:標準各部分的內容相輔相成、自成體系;
適用性:標準的內容應便于實施,具有可操作性;
一致性:該標準為國際標準的轉換,起草時應盡可能與國際標準
保持一致;
規范性:該標準的編寫規則應遵循GB/T1.1—2020《標準化工
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
(三)主要內容
1.概述
本標準采用整體方法建立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總
原則及要求,旨在為我國的不同類型城市和社區提供制定可持續發展
4
管理體系路線,針對不同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向城市管理者提供不
同需求的執行方案和工具,以及支持城市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藍圖。
本標準的目的是通過實施戰略、方案、項目、計劃和服務,幫助
城市和社區提高管理可持續性,提升城市韌性和恢復力,提高可持續
發展貢獻度,并展示和宣傳城市和社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就。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各種規模、結構和類型的城市或社區。可全部
或部分用于改善城市和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管理。
2.結構說明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
南》可歸納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重點闡述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
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產生的背景、與其它管理體系標準
的不同、實施后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好處、PDCA運行模式等。
第二部分范圍:規定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與城市
和社區可持續發展政策保持一致。
第三部分是規范性引用文件,無。
第四部分是術語和定義:對本標準出現的術語進行定義,說明了
這些術語在本標準中的內涵。
第五部分是本標準的核心部分,包括第4章到第10章,它規定
了策劃、實施、評價和持續改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5
既是組織建立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依據,也是合格評定機構審核組
織的依據。
第六部分是附錄。
3.主要技術內容和新版標準的變化說明
(1)范圍
“范圍”規定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與城市和社區
可持續發展政策保持一致。
(2)規范性引用文件:無
(3)術語和定義
“術語及定義”部分對“擔責”、“審核”、“城市”等37項術
語進行了定義。術語的定義參照國際和國內相關標準,并考慮到我國
現行法律和標準的規定進行了必要的調整,以確保術語的適用性。
(4)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部分是指理解組織及其環境、理解相關方的要求和
期望,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范圍,建立、實施、維
護并持續改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針對的組織一般是地方政府,確保城市和社區實
現可持續發展。
(5)領導作用
“領導作用”部分,確定了領導作用及承諾、城市和社區可持續
6
發展的政策要求、相關角色的責任和權利以及可持續性領域的責任分
配。
(6)策劃
“策劃”部分,明確了組織在策劃可持續發展領域時需要解決的
風險和機遇,如何通過開展基準線評估以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領域的重要性,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及應考慮的問題。
(7)支持
“支持”部分,列舉了組織應明確并建立、實施、維護和持續改
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所需資源、能力、文件信息管理等。
(8)運行
“運行”部分,明確了運行計劃和控制過程,組織應計劃、實施、
控制所需過程,必要時采取行動緩和不利影響,確保戰略、規劃、項
目、計劃和服務的一致性。
(9)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部分,明確了監測、測量、分析和評價的要點、管
理回顧應考慮的要求,審查并持續改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
系的組織管理系統。
(10)改進
“改進”部分,明確了不合格事務及其糾正措施和持續改進的要
求,城市和社區應持續改進其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
7
和有效性。
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列出了成熟度矩陣;附錄B為資料性附
錄,列出了本標準與ISO37120:2014和ISO/TS37151:2015之間
的交叉引用。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
自2016年ISO37101:2016發布以來,該國際標準就在全球廣泛
開展標準試驗工作。陸續組織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北京未來科學城、
杭州中央商務區、山西省孝義市、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等不同類型的
城市和社區開展該標準的試驗應用工作,對該標準的科學性,可操作
性進行了全面的驗證。2019年10月中新天津生態城和杭州中央商務
區榮獲首批“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化示范城市”。
我國各試驗城市(中新天津生態城、杭州中央商務區等)在試驗
過程中,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按照標準的要求開展基準線評估,建立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重
點領域,顯著的提升區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能力。該標準的科學
性、適用性、先進性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四、與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
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37101:2016《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communities-Managementsystem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Requirementswithguidanceforuse》,
僅有編輯性修改。
五、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
至標準編制之日尚未發現與計劃編制標準相沖突的現行法律、法
8
規和國家標準。
六、關鍵技術處理
(一)關于標準名稱的確定
ISO/TC268研制的系列標準名稱與TC名稱保持一致,2016年前
發布的標準名稱均為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ommunities,因
國內外對于communities的理解差異較大,按照國內理解翻譯為城市
可持續發展,如ISO37120:2014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communitiesindicatorsforcityservicesandqualityoflife
轉為國標GB/T36749—2018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
的指標。2016年ISO/TC268更名為Sustainablecitiesand
communities,結合2016年前的翻譯,此次Sustainablecitiesand
communities翻譯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因此,ISO37101:2016
《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ommunities-Managementsystem
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Requirementswithguidancefor
use》翻譯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
使用指南”。
(二)標準重點用詞的確定
通過與其他標準編制組的交流及秉承與GB/TXXXX-XXX《城市和
社區可持續發展術語》、GB/TXXXX-XXX《城市與社區可持續發展
改變我們的城市ISO37101本地實施指南》以及GB/T27021.8—
202X/ISO/IECTS17021-8:2019《合格評定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
要求第8部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能力要
求》等國家標準保持一致的原則,重點用詞確定如下:“purpose”為
“宗旨”,“issue”為“領域”,“baselinereview”為“基準線
評估”,“planning”為“策劃”,“resilience”為“韌性”。
七、重大分歧意見和處理經過和依據
9
無
八、標準性質的建議
該標準建議為推薦性國家標準
九、貫徹國家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
為了貫徹好本標準,使其有效發揮作用,建議在標準發布后,在
全國城市和社區進行宣傳與貫徹,并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學習和培訓。
十、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無
十一、參考資料清單
[1]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2]ISO10795,空間體系計劃管理和質量詞匯
[3]ISO13065:2015,生物能源的可持續性標準
[4]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和使用指南
[5]ISO14046,環境管理水足跡原則,要求和準則
[6]ISO14064-1:2006,溫室氣體第1部分:在組織級別進行量化和報告溫
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指導規范
[7]ISO15392:2008,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續性一般原則
[8]ISO18091,質量管理體系在當地政府中應用ISO9001:2008的準則
[9]ISO19011,審核管理體系準則
[10]ISO20121,活動可持續性管理系統使用指南的要求
[11]ISO22316,社會安全組織彈性原則和準則
[12]ISO26000:2010,社會責任指導
[13]ISO31000,風險管理原則和準則
[14]ISO37120:2014,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指標
[15]ISO/TR37121,城市可持續發展現有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的
回顧
[16]ISO/TR37150:2014,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現有評價活動的回顧
[17]ISO/TS37151:2015,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績效評價的原則和要求
[18]ISO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19]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20]BS8904,社區可持續發展指南
[21]IPCC.管理極端事件和災難的風險以促進氣候變化
https://www.ipcc.ch/pdf/special-reports/srex/SREX_Full_Report.pdf
[22]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http://www.un-
/wced-ocf.htm
[23]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歐洲城市和城鎮憲章(奧爾堡憲章).1994.
http://portal.uur.cz/pdf/aalborg-charter-1994.pdf
[24]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http://portal.uur.cz/pdf/aalborg-
charter-1994.pdf
10
[25]可持續歐洲城市的萊比錫憲章.2007
/sdgs
[26]托萊多城市發展宣言2010.2007.
http://ec.europa.eu/regional_policy/archive/themes/urban/leipzig_
charter.pdf
[27]美麗中國:生態城市指標指南.BPCC,TongxinPress,2013
[28]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管理系統.
http://www.localmanagement.eu/index.php/cdp:home
11
目錄
一、工作概況.......................................2
(一)任務來源....................................2
(二)主要工作過程................................2
(三)主要參與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3
二、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3
(一)編制依據....................................3
(二)編制原則....................................4
(三)主要內容....................................4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8
四、與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8
五、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8
六、關鍵技術處理...................................9
(一)關于標準名稱的確定..........................9
(二)標準重點用詞的確定..........................9
七、重大分歧意見和處理經過和依據...................9
八、標準性質的建議................................10
九、貫徹國家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10
十、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10
十一、參考資料清單.................................10
1
一、工作概況
(一)任務來源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20年下達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
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項目計劃號為:
20202706-T-469)的立項計劃。本文件由全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化
技術委員會(SAC/TC567)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工作由中國標準
化研究院等單位承擔。
(二)主要工作過程
1.標準預研階段
在2017年啟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可持續發展基礎
和管理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編號:2017YFF0207301)支持下,
項目研究團隊完成ISO3710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
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翻譯工作。同步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杭
州市開展標準的初步驗證。
2.申請立項階段
2018年底完成國家標準草案,2019年3月通過SAC/TC567提交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立
項申請,2020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國家標準研制計劃(計劃
號:20202706-T-469)。
3.起草階段
成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御道工程咨詢(北京)有限公司、衢
2
州市衢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孝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科院生態環
境研究中心等單位參加的《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
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標準制訂工作組。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與任
務要求,安排工作進度。同時收集分析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現狀與
特點,了解國內城市文化特色,分析國內可持續發展有關政策,研究
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實踐案例。2020年9月底形成國家標準《城市和
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征求意見
稿)。
4.征求意見階段
5.審定階段
(三)主要參與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項任務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定于2020年完成。
本標準起草工作組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御道工程咨詢(北京)有限
公司、衢州市衢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孝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科
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組成。
二、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
(一)編制依據
本標準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
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起草。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37101:2016《Sustainabledevelopmentin
communities-Managementsystem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3
-Requirementswithguidanceforuse》(以下簡稱“ISO37101:
2016”)。
(二)編制原則
統一性:標準各部分的文體和術語應保持一致,相同條款應使用
相同措辭表述;本標準與GB/TXXXX-XXX《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術
語》、GB/TXXXX-XXX《城市與社區可持續發展改變我們的城市
ISO37101本地實施指南》以及GB/T27021.8—202×/ISO/IECTS
17021-8:2019《合格評定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要求第8部分:城
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能力要求》等在編國家標準
保持一致。
協調性:標準各部分的內容相輔相成、自成體系;
適用性:標準的內容應便于實施,具有可操作性;
一致性:該標準為國際標準的轉換,起草時應盡可能與國際標準
保持一致;
規范性:該標準的編寫規則應遵循GB/T1.1—2020《標準化工
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
(三)主要內容
1.概述
本標準采用整體方法建立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總
原則及要求,旨在為我國的不同類型城市和社區提供制定可持續發展
4
管理體系路線,針對不同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向城市管理者提供不
同需求的執行方案和工具,以及支持城市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藍圖。
本標準的目的是通過實施戰略、方案、項目、計劃和服務,幫助
城市和社區提高管理可持續性,提升城市韌性和恢復力,提高可持續
發展貢獻度,并展示和宣傳城市和社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就。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各種規模、結構和類型的城市或社區。可全部
或部分用于改善城市和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管理。
2.結構說明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
南》可歸納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重點闡述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
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產生的背景、與其它管理體系標準
的不同、實施后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好處、PDCA運行模式等。
第二部分范圍:規定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與城市
和社區可持續發展政策保持一致。
第三部分是規范性引用文件,無。
第四部分是術語和定義:對本標準出現的術語進行定義,說明了
這些術語在本標準中的內涵。
第五部分是本標準的核心部分,包括第4章到第10章,它規定
了策劃、實施、評價和持續改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5
既是組織建立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依據,也是合格評定機構審核組
織的依據。
第六部分是附錄。
3.主要技術內容和新版標準的變化說明
(1)范圍
“范圍”規定了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與城市和社區
可持續發展政策保持一致。
(2)規范性引用文件:無
(3)術語和定義
“術語及定義”部分對“擔責”、“審核”、“城市”等37項術
語進行了定義。術語的定義參照國際和國內相關標準,并考慮到我國
現行法律和標準的規定進行了必要的調整,以確保術語的適用性。
(4)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部分是指理解組織及其環境、理解相關方的要求和
期望,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范圍,建立、實施、維
護并持續改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針對的組織一般是地方政府,確保城市和社區實
現可持續發展。
(5)領導作用
“領導作用”部分,確定了領導作用及承諾、城市和社區可持續
6
發展的政策要求、相關角色的責任和權利以及可持續性領域的責任分
配。
(6)策劃
“策劃”部分,明確了組織在策劃可持續發展領域時需要解決的
風險和機遇,如何通過開展基準線評估以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領域的重要性,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及應考慮的問題。
(7)支持
“支持”部分,列舉了組織應明確并建立、實施、維護和持續改
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所需資源、能力、文件信息管理等。
(8)運行
“運行”部分,明確了運行計劃和控制過程,組織應計劃、實施、
控制所需過程,必要時采取行動緩和不利影響,確保戰略、規劃、項
目、計劃和服務的一致性。
(9)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部分,明確了監測、測量、分析和評價的要點、管
理回顧應考慮的要求,審查并持續改進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
系的組織管理系統。
(10)改進
“改進”部分,明確了不合格事務及其糾正措施和持續改進的要
求,城市和社區應持續改進其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
7
和有效性。
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列出了成熟度矩陣;附錄B為資料性附
錄,列出了本標準與ISO37120:2014和ISO/TS37151:2015之間
的交叉引用。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
自2016年ISO37101:2016發布以來,該國際標準就在全球廣泛
開展標準試驗工作。陸續組織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北京未來科學城、
杭州中央商務區、山西省孝義市、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等不同類型的
城市和社區開展該標準的試驗應用工作,對該標準的科學性,可操作
性進行了全面的驗證。2019年10月中新天津生態城和杭州中央商務
區榮獲首批“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化示范城市”。
我國各試驗城市(中新天津生態城、杭州中央商務區等)在試驗
過程中,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按照標準的要求開展基準線評估,建立
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明確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重
點領域,顯著的提升區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能力。該標準的科學
性、適用性、先進性得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漁護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舞蹈學校合伙合同協議
- 行政車司機聘用協議合同
- 螺紋閥門采購合同協議
- 虛擬股分紅合同協議
- 融資委托代協議書范本
- 裝修公司防水合同協議
- 茶葉銷售合伙合同協議
- 藥業營銷策劃合同協議
- 自行繳納社保協議書模板
- 膏方課件培訓
- 《工業用正丙醇》
-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適應性聯考 政治試卷(含答案解析)
- (高中地理)區域地理-中亞課件
- 群團工作職責
- 猴子的課件教學課件
- 《云臺山地質公園》課件
- 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英語考試真題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 DB14T+3096.2-2024特種設備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規范 第2部分:壓力容器
- GB/T 44625-2024動態響應同步調相機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