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三)_第1頁
2023江蘇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三)_第2頁
2023江蘇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三)_第3頁
2023江蘇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三)_第4頁
2023江蘇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明在自家朝南的外墻壁上自制了一個“墻壁鐘表”,架設了與地軸平行的桿子,其日影可用于日常

墻壁側視圖墻壁正視圖

1該地可能位于我國()

A.成都B.蘭州C.哈爾濱D.杭州

2.小明在垂直線上標記了刻度,一年中正午桿子端點的影子會在0P間移動,當其落在0P中點時。該日北

半球()

A.晝夜等長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D.晝長增加

3.該形式的“墻壁鐘表”()

A.只能用于冬半年計時B.二分日使用時間最長

C.時間刻度線均勻分布D.緯度越低計時越方便

【1題詳解】根據“墻壁鐘表”的使用原理,可知主要是通過桿子的影子朝向來確定時間,已知該地地方時

13點為正午,可知該地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慢一個小時,因此可知該地位于120°E的西側,且慢一個小時,

約15°,可知該地經度為105°E左右,成都的經度最為接近,A正確。蘭州經度為100。E左右,B錯誤。

哈爾濱經度125°E左右,C錯誤。杭州經度120°E左右,D錯誤。故選A。

【2題詳解】山材料可知,影子會在0P之間移動,當在P點是地,應為太陽高度最大的夏至,當其落在0

點為冬至日,由于地球公轉速度在夏半年慢于冬半年,使夏半年長于冬半年,當影子落在0P中點時,還是

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此時北半球為晝長夜短,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題詳解】根據墻壁正視圖可知,二分日時,太陽從正東升,影子在正西,太陽從正西落下,影子在正東,

其反映白天的時長正好符合該鐘表設置的白天時長12個小時(7點日出,19點日落),冬半年,太陽從東

南升,西南落,時鐘無法反映日出和日落時間,夏半年,反映出來白天時間小于12個小時,B正確,A錯

誤。“墻壁鐘表”的運用原理與地平式日辱一致,唇面必須嚴格水平,由于II愚的產生是從觀察陽光下豎

直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而開始的,表影隨時間變化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刻劃,如果采用均勻刻劃的方法會帶

來相當大的計時誤差,因此時間刻度線分布不均勻,C錯誤。由于計時與日出方位關系較大,因此在中緯度

地區使用最方便,D錯誤。故選B。

《盛世滋生閃》是清中期宮廷畫家徐揚憑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語熟,創作的長度超過12米的家鄉市

井風情畫卷(下圖示感局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推測畫家徐揚家鄉最可能在()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江漢平原D.太湖平原

5.關于其家鄉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溫暖濕潤、地勢低平B.冬暖夏涼、水鄉澤國

C.秋雨連綿、綠樹成蔭D.四季分明、土壤貧瘠

【4題詳解】畫家徐揚家鄉有石拱橋、大量船只,說明該地區水網密集,圖中左上有山,湖光山色、水鄉田

園、村鎮城池,是典型江南水鄉風光,最可能是太湖平原,D正確。四川盆地、江漢平原水網不如太湖平

原密集;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平原,山地少,ABC錯誤.故選D。

【5題詳解】畫家徐揚家鄉最可能在太湖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地勢低平,A正確。該地

冬季溫和、夏季高溫,B錯誤。該地6月有梅雨,陰雨連綿,秋雨不是陰雨連綿,C錯誤。土壤肥沃,是水

稻土,D錯誤。故選A。

斫究發現,部分南極地區已經被綠藻覆蓋,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綠色。據估計,南極地區的

綠藻面積在夏季可達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綠藻爆發點分布在南極大陸周圍的小島上。下圖為南極

地區綠藻爆發點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A光照和土壤B.巖石和地形C.氣溫和液態水D.風力和液態水

7.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關于“不確定”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綠藻生長可減少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②綠藻生長可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③綠藻可使白天氣溫更高,夜間氣溫更低

④綠藻可以減少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A.①④B.(1X3)C.②③D.③④

8.近年來.圖示南極半島地區氣溫持續升高可能會導致()

A.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減少

B.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增加

C.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增加

D.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減少

【6題詳解】綠藻難以從冰塊獲得水源,必須通過液態水,南極半島緯度較低,氣溫可超過0℃,表層冰層

會融化,為綠藻生存提供所需的液態水。故選C。

【7題詳解】綠藻會吸收二氧化碳,使當地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從而會減少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使氣溫

降低,而綠藻的反射率比冰雪地面低,會讓地表吸收更多的熱量,使氣溫升高,因此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

升降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①、④符合題意;前面分析可知,綠藻生長不會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綠藻不一定會使白天氣溫更高,但不會導致夜間氣溫更低,而且這些均不是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不確

定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A。

【8題詳解】隨著氣溫持續升高,島上的冰層融水增多,多地會出現綠藻爆發,數量增多,但隨著氣溫升高

許多地點的冰雪將融化殆盡,最終綠藻無法取得液態水,則許多分散的綠藻爆發點消失,數量減少;南極

半島地區氣溫持續升高讓南極冰川邊緣的夏季溫度超過0℃,提供綠藻有利的生存環境,成片出現綠藻,則

總面積會擴大。故選C.

在山地區域,有時由于冷空氣在其迎風面發生堆積,氣壓較高,而背風面空氣輻散,氣壓較低。因此

造成山地兩側的氣壓差異很大,使等壓線突然變形式突然密集,下圖為某年1月4日共時刻亞洲局部區域

9.圖中M、N兩地的氣壓差最大可能為()

A.20hPaB.23hPaC.28hPaD.30hPa

10.圖中甲處可能有()

A.大風B.降雨C.增溫D.逆溫

【9題詳解】圖中相鄰等壓線氣壓差是2.5hpa,M氣壓范圍是大于1050、小于1052.5hpa,N地等壓線數值

可能是1025或1027.5hpa,根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讀規律,N氣壓范圍可能是大于1027.5、小于

1030hpa,或小于1025、大于1022.5hpa,圖中M、N兩地的氣壓差范圍是20-25或25-30,圖中M、N兩地

的氣壓差最大應該是接近30hpa,28hpa符合題意,C正確。故選C。

【10題詳解】圖中甲處右側是高壓中心,甲位于高壓脊控制下,應該是晴天,B錯誤。據“在山地區域,有

時由寸冷空氣在其迎風面發生堆積,氣壓較高,而背風面空氣輻散,氣壓較低。因此造成山地兩側的氣壓

差異很大,使等壓線突然變形式突然密集”分析,甲左下應該是高山-阿爾泰山,受山地阻擋,冷空氣堆積導

致等壓線密集,受山地阻擋風力小,A錯誤。冷空氣堆積導致氣溫低,C錯誤。冷空氣堆積導致近地面降溫

快、氣溫低,高空降溫慢,可能出現逆溫,D正確。故選D。

地質工作者對同一方向三個小山丘開展考察,并繪制出地質、地形剖面示意圖(下圖),下圖山丘中的

含礦地層是同時代形成的連續小褶皺。日前a處小褶皺垂直,b處小褶皺傾斜,c處小褶皺倒轉。據此完成

下面小題。

小褶皺

11.考察發現圖示區域僅有三個地勢較高的小山丘,推測山丘中小褶皺()

A.巖性較硬、抗風化、抗侵蝕B.巖性較軟、易風化、植被好

C.巖性較硬、易斷裂、易抬升D.巖性較軟、成土快、土壤肥

12.若發現山丘小褶皺中有重要礦藏,則下列地點開采條件較好的是()

A.甲B.乙C.丙D.T

[11題詳解】由圖可知,該地三個小山丘均存在褶皺,三個山丘的褶皺傾斜方向不一致,說明該地巖層之

前在構造運動作用卜,因受力而發生彎曲,一般來說經過構造運動凸起的區域,易受外力風化、侵蝕作用

影響,但該地褶皺保存較為完好,說明巖性較為堅硬,抗風化、抗侵蝕能力強,A選項正確,B、D選項錯

誤。圖中未看到明顯的斷裂帶,C選項錯誤。故選A。

【12題詳解】據圖可推斷巖層的延伸方向,a處褶皺向下延伸,b處皺褶向左前斜,c處褶皺向下延伸,因

此根據礦臧開采的條件,應選擇埋藏較淺、工程量較小的地方向下開挖,甲地向下無法挖到礦藏,A選錯

誤。乙地開挖符合皺褶的延伸方向,開挖工程量最小,B選項正確。丙地向下沒有礦藏埋藏,C選項錯誤。

丙地向下開挖不符合褶皺延伸方向,D選項錯誤。故選B。

江蘇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但南北差異較大。下圖為近年江蘇新酬(蘇州薪酬為100。其他市

校比例)與某地理要素低值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圖中的某地理要素可能是()

A.人口密度B.年積溫C.年降水總量D.年人均GDP

14.影響江蘇薪酬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①緯度位置②產業結構③海陸位置④相對位置⑤產業基礎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3題詳解】讀圖該地理要素低值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西部山區,東部沿海地區灘涂面積廣,

山區地勢高,均不適宜人口居住,人口密度小,故A正確;年積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值應出現在

北部,故B錯誤;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故C錯誤;年人均GDP蘇南大于蘇北,故D錯

誤,所以該題選A。

【14題詳解】讀圖薪酬較高的地區蘇州、南京、無錫、揚州等蘇南地區,蘇北地區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

蘇南地區發展歷史悠久,產業基層雄厚,交通便利,距離上海較近,受上海輻射作用強,高新技術產業發

達;蘇北地區河湖、灘涂面積廣,發展歷史短,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故②④⑤正確,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主要對氣候影響大,對其經濟發展對影響小,①③錯誤,所以該題選D。

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是市民化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中國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空

間差異顯著,根據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狀況把城市的社會融合程度分為5個等級。表為不同規模城市在流

動人口社會融合及各等級的占比(%)。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流動人口社會城市規模

融合等級

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低等級12.9013.398.439.090

較低等級30.8720.4736.1454.550

中等等級24.1930.7127.719.0983.33

較高等級20.9721.4120.4827.2716.67

高等級8.0711.027.2400

合計100100100100100

15.關于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度的空間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絕大多數城市的社會融合度處于中等等級

B.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一半以上處于較低等級

C.超大城市,社會融合等級呈現集中分布的特點

D.從城市規模看,小城市社會融合度差異最小

16.下列增強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度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加強流動人口再教育和職業培訓

②解決流動人口家屬戶籍隨遷與子女入學

③提供流動人口參與當地文化交流的機會

④完善公共設施建設

A.①@?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題詳解】考查學生對圖標信息的提取能力,根據不同規模城市在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及各等級的占比進

行判斷,表中中等城市和超大城市市的社會融合度處于中等等級比重較高,分別為30.71%、83.33%,其他

類型城市比重較低,A錯誤;特大城市處于較低等級為54.55%,而大城市處于較低等級為36.14%,沒到一

半以上,B錯誤;超大城市,社會融合等級集中為中等等級占83.33%,呈現集中分布的特點,C正確;根

據表中數據分析,從城市規模看,中等城市市社會融合度差異最小,D錯誤。故選C。

【16題詳解】考查增強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度的措施,加強流動人口再教育和職業培訓,能夠增強流動

人口的知識水平和就業能力,①正確;提供流動人口參與當地文化交流的機會,可以促進流動人口迅速融

入到當地社會環境中,③正確;完善公共設施的建設,為流動人口提供各種相應的服務,保障流動人口能

力能夠較好地融入到社會,④正確,而對于流動人口家屬戶籍隨遷與子女入學問題目前還存在較大的困難,

目前不切實際,②錯誤,故選D。

血橙是柑橘的一個品種,喜溫熱、怕澇。下圖為意大利西西里島,島上廣布的火山上多孔隙,富含鎂、

鐵、鉀等多種元素,是世界優質血橙產區。通過洗凈、篩選、信息錄入追溯編碼等技術手段.分類包裝,銷

往歐盟乃至全球。該地區血橙擁有更豐富的花色甘含量,提取其精華,產品有口服液、膠囊、片劑等。據

此完成下面小題。

38°N-

37。N-

13°E14°E15°E16°E

17.西西里島成為世界優質血橙產區的區位條件有()

①氣候溫暖濕潤,海洋性強

②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

③土壤多孔隙,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④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⑤水源充足、地表水豐富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18.我國血橙主產區在四川、江西,一般12月上市。學習意大利血橙產業發展經驗,關鍵的措施是()

A.改造氣候條件,提高品質B.改良土壤,增施含鐵元素

C.加強宣傳,開拓國際市場D.研發技術,提升產業品質

【17題詳解】意大利西西里島位于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干燥,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季溫和

多雨,①錯誤、④正確。據圖中的等高線判斷,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有利于排水抗澇,②正確。島上

廣布的火山上多孔隙,富含鎂、鐵、鉀等多種元素,使血橙成分獨特,③正確。島上廣布的火山上多孔隙,

地表水易下滲,地表水較少,⑤錯誤。B正確。故選B。

[18題詳解】“通過洗凈、篩選、信息錄入追溯編碼等技術手段,分類包裝,銷往歐盟乃至全球”,這是意

大利血橙競爭力強的原因,我國血橙主產區在四川、江西,一般12月上市。學習意大利血檢產業發展經驗,

關鍵的措施是研發技術,提升產業品質,D正確。氣候條件難以改造,A錯誤。我國血橙主產區在四川、

江西,土壤較肥沃,不需要改良,B錯誤。”加強宣傳,開拓國際市場”可以提高知名度、增加銷售,但不是

最關鍵措施,C錯誤。故選D。

汽車產業模塊化通常是指在零部件標準化的基礎上,將汽車各部分像積木一樣以模塊的形式自由組合

和總成,實現共享通用。華為成立了車聯網業務部。并推出車載模塊,打造5G汽車產業,占領戰略制高點

和創新熱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華為投資汽車領域的主要優勢是()

A.知名度高B.技術先進C.資金雄厚D.政策支持

20.汽車模塊化的生產對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促進產業擴散轉移B.加強技術交流創新

C.提高行業準入門檻D.促進產業分工協作

【19題詳解】華為在5G方面技術先進,領先全球,華為推出車載模塊,打造5G汽車產業,投資汽車領域

的主要優勢是技術先進,B正確。知名度高、資金雄厚、政策支持是條件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優勢,ACD

錯誤。故選B。

【20題詳解】據“汽車產業模塊化通常是指在零部件標準化的基礎上,將汽車各部分像積木一樣以模塊的形

式自由組合和總成,實現共享通用”分析,汽車產'業模塊化生產可以實現零部件標準化基礎上達到共享通用,

可以促進產業擴散轉移、加強技術交流創新、促進產業分工協作,ABD不符合題意。汽車模塊化建立在零

部件標準化的基礎上,實現共享通用,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C符合題意。故選C。

碳中和是指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棹這部分碳排

放,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我國政府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經過綜合測算,2022年北京

冬奧會成為首個真正實現碳中和的奧運賽事。下圖北京冬奧會碳中和途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tco>

21.中國要實現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條件是()

A.高耗能產業發展迅速B.化石能源消費占比較高

C.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D.城市化加快,內需擴大

22.本次冬奧會為了達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所有冬奧會場館實現全太陽能發電B.辦公場館取消空調,減少制熱耗能

C.冬奧場館周邊拆遷造林,增加碳匯D.運用GIS技術,提高交通運行效率

[21題詳解】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化石能源消費占比較高,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多,中國要實現碳中

和,最大的限制性條件是化石能源消費占比較高,B正確。高耗能產業可以采取技術措施實現碳中和,這

不是主要限制,A錯誤。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C錯誤。城市化加快、

內需擴大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D錯誤。故選B。

[22題詳解】本次冬奧會為了達到碳中和,太陽能發電受天氣。晝夜等因素影響,所有冬奧會場館不可能

實現全太陽能發電,A錯誤。冬奧會期間氣候寒冷,辦公場館不會取消空調,B錯誤。冬奧場館周邊拆遷造

林、增加碳匯做法見效較慢,且周邊地區拆遷費用較大,不合理,C錯誤。運用GIS技術,提高交通運行

效率,可以減少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D正確。故選D。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6分。

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烏拉爾山脈及其周邊地區影像圖。

材料二:下圖為烏拉爾山脈凸坡垂直地帶性示意圖。

海拔/米

-2.席山冰土帶;3.而山梓林和畢旬:4.高山除林麻卜帶和嫉林:

5.點山暗針葉泰加林:6.舟山亮針葉秦加林;7.舟山亞希加林;&島山

閨葉林;9點山赧林中喻10如土帶;林凍土帶;12.北泰加林;

中部和南部右加林:11”京加林:—林草原:16.溫帶卓國

b

(1)描述烏拉爾山脈的地理位置特征。

(2)據圖b說出西伯利亞飲路穿越烏拉爾山脈西坡處的自然景觀,并分析該鐵路在此處穿越的原因、

(3)比較烏拉爾山脈東、西坡氣候、水文的主要差異及影響因素。

西坡相較于東坡影響因素

氣候—大氣環流、地形(海陸位置)

水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