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_第1頁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_第2頁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_第3頁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_第4頁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53.020.99CCSJ80JB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ofmechanicalparkingsystemforbuses2024-03-29發布2024-10-01實施IJB/T14932—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基本參數與型號 24.1基本參數 24.2型號 25技術要求 35.1工作環境條件 35.2設計及配置 35.3整機性能 45.4制造 45.5安裝 65.6安全衛生 75.7表面涂裝 86試驗方法 86.1試驗條件 8 86.3空載試驗 86.4額定載荷試驗 86.5靜載試驗 96.6動載試驗 96.7額定運行速度 96.8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 96.9平層精度 96.10停準精度 96.11懸臂端撓度 6.12搬運器、載車板撓度 6.13回轉盤傾斜度 6.14驅動機構的制動系統功能 6.15電源缺相及錯相保護功能 6.16接地電阻的測定 6.17絕緣電阻的測定 6.18安全防護裝置試驗 6.19噪聲 6.20漆膜附著力的測定 7檢驗規則 7.1檢驗分類 JB/T14932—20247.2出廠檢驗 7.3型式檢驗 8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8.1標志 8.2包裝 8.3運輸和貯存 附錄A(規范性)安全防護裝置設置要求 14表1適停客車的組別、尺寸和質量 2表2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 2表3鏈條、鋼絲繩安全系數 5表4金屬結構安裝精度 6表5金屬結構安裝精度 6表6軌道安裝精度 6表7金屬結構安裝精度 7表8額定載荷試驗車位選擇表 9表9動載試驗車位選擇表 9表10背景噪聲修正值 11表11檢驗項目 12表A.1安全防護裝置設置要求 14JB/T1493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27)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首鋼城運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起重運輸機械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西子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車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團智慧停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偉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陜西隆翔云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潤邦智能車庫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鐳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惠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東杰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德盛利立體停車設備有限公司、鄭州衛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匯信科技有限公司、青島茂源停車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深圳精智機器有限公司、杭州大中泊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愛泊客智能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怡豐智能車庫有限公司、江蘇川鈿明椿電氣機械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春、趙春暉、肖樹坤、陶天華、馬杏華、許宏峰、傅榮鋒、蔣官業、林偉通、王亮亮、謝慶均、吳國法、劉瑞、李德虎、王春偉、孟文生、馬景山、王丹、閆立睿、黃拾龍、代永贊、朱旭紅、詹楷純、李文輝。1JB/T14932—2024機械式停車設備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范本文件界定了客車用機械式停車設備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基本參數、型號和技術要求,描述了相應的試驗方法,規定了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文件適用于GB/T26476中定義的升降橫移類機械式停車設備、簡易升降類機械式停車設備、平面移動類機械式停車設備、巷道堆垛類機械式停車設備、垂直升降類機械式停車設備和汽車專用升降機的制造,其他類型客車用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制造參照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99-2015優質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碳素結構鋼GB/T1228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GB/T1229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螺母GB/T1230鋼結構用高強度墊圈GB/T1231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1243傳動用短節距精密滾子鏈、套筒鏈、附件和鏈輪GB/T1591-2018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3632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3766液壓傳動系統及其元件的通用規則和安全要求GB/T6067.1-201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第1部分:總則GB/T6074板式鏈、連接環和槽輪尺寸、測量力和抗拉強度GB/T6417.1金屬融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GB/T7588.1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第1部分: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GB/T7588.1-2020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第1部分: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GB/T7935液壓元件通用技術條件GB/T8903電梯用鋼絲繩GB/T8923.1-2011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第1部分:未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層后的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和處理等級GB/T9286GB/T9799GB/T13306GB/T13384GB/T13912GB/T19418GB/T20118GB/T26476色漆和清漆劃格試驗金屬及其他無機覆蓋層鋼鐵上經過處理的鋅電鍍層標牌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鋼的弧焊接頭缺陷質量分級指南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機械式停車設備術語GB/T26559-2021機械式停車設備分類GB/T37910.1-2019焊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驗收等級第1部分:鋼、鎳、鈦及其合金GB/T39980機械式停車設備設計規范GB/T39980-2021機械式停車設備設計規范GB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標準JB/T14932—2024GB5016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起重機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JB/T10546-2014汽車專用升降機JB/T10559-2018起重機械無損檢測鋼焊縫超聲檢測SJ20910粉末靜電涂裝通用規范3術語和定義GB/T3730.1和GB/T26476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基本參數與型號4.1基本參數4.1.1適停客車組別、尺寸及質量對適合在客車用機械式停車設備(以下簡稱“設備”)中停放的客車,其組別、尺寸及質量應符合GB/T26559-2021中表2規定的組別代號為K2、K3、K4對應的尺寸及質量,詳見表1。表1適停客車的組別、尺寸和質量4.1.2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單臺(套)設備的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不應大于表2的規定。表2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s4.2型號4.2.1型號表示方法2型號由設備代號、設備分類代號、設備特征代號、適停客車組別代號、制造商特定代號組成。其中,設備分類代號應符合GB/T26559-2021中4.1的規定;設備特征代號應符合GB/T26559-2021中表1的規定;適停客車組別代號應符合4.1.1中表1的規定;制造商特定代號由制造商自行確定。具體表示方法如下:2P3JB/T14932—2024 制造商特定代號適停客車組別代號設備特征代號設備分類代號設備代號4.2.2型號表示舉例型號表示可參考以下示例:a)五層客車用機械式停車設備,巷道堆垛類,使用鏈條起升,停放9000mm×2450mm×3360mm規格的客車,質量為8000kg,制造商特定代號為A,型號規格表示為:PXDLK3-A型5層;b)三層客車用機械式停車設備,平面移動類,使用鋼絲繩起升,停放120000mm×2500mm規格的客車,用戶與制造商協商確認的適停客車高度為3550mm及以下,質量為10000kg,制造商無特定代號,型號規格表示為:PPYSK4型3層。5技術要求5.1工作環境條件5.1.1環境溫度為-5℃~40℃。5.1.2當最高溫度為40℃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不超過50%,電氣設備應能正常工作。在較低溫度下可允許較高的相對濕度,例如,20℃時為90%。5.1.3海拔不應超過1000m。5.1.4使用環境中不應有易燃、易爆、腐蝕、破壞絕緣和影響導電的介質。5.1.5電源為三相五線制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電壓為380V,供電系統在設備饋電線接入處的電壓波動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10%,設備內部的電壓降不應超過5%。5.2設計及配置5.2.1總體要求設備的設計應符合GB/T39980的要求,其中,客車軸載荷的分布應根據客車實際軸重進行計算。5.2.2設備的基本尺寸5.2.2.1出入口5.2.2.1.1出入口尺寸設備的出入口寬度:當車長不大于10m時,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全寬(含后視鏡寬度)加500mm;當車長大于10m時,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全寬(含后視鏡寬度)加700mm。設備的出入口高度:當車長不大于10m時,出入口高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高度加150mm;當車長大于10m時,出入口高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高度加250mm。5.2.2.1.2客車搬運器(或載車板)停車表面與出入口地面之間的距離對客車自行駛入的設備,客車搬運器(或載車板)停車表面與出入口地面接合處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40mm,垂直高差不應大于50mm。5.2.2.2人行通道尺寸設備內,如設人行通道時,人行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500mm,高度不應小于1800mm。5.2.2.3停車位尺寸4JB/T14932—2024寬度:對于用搬運器將客車送入停車位的設備,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全寬(含后視鏡寬度)加150mm;帶有對中裝置的設備,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全寬(含后視鏡寬度)加50mm;對于客車自行駛入停車位的設備,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寬度(不含后視鏡寬度)加500mm。長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全長加500mm。高度:不應小于適停客車的高度與存取車時微升微降等動作要求的高度之和加100mm。5.3整機性能5.3.1設備應運轉正常,制動可靠,無異響。5.3.2設備做額定載荷試驗時,機構應運行正常,制動器等安全裝置動作應靈敏可靠,各機構或結構的構件不應有損壞,各連接處不應出現松動或損壞。5.3.3設備做靜載試驗時,每個車位應能承受1.1倍額定載荷的試驗載荷;起升機構應能承受1.25倍額定載荷的試驗載荷。試驗后進行目測檢查,主要受力結構件應無裂紋和永久變形,無涂層剝落或對設備的性能與安全有影響的損壞,各連接處應無松動或損壞。5.3.4設備做動載試驗時,設備應能正常工作,制動器等安全裝置動作應靈敏可靠。試驗后進行目測檢查,各機構或結構的構件不應有損壞,各連接處不應出現損壞或松動。5.3.5設備各機構的額定運行速度應符合設計值,允許偏差為±8%。5.3.6設備的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應滿足設計值,并符合表2規定。5.3.7客車用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垂直升降類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升降平臺的平層精度不應大于10mm,運行時的停準精度不應大于10mm。汽車專用升降機升降平臺的平層精度不應大于15mm。5.4制造5.4.1金屬結構5.4.1.1設備主要受力結構件(包括立柱、橫梁、縱梁等),應采用力學性能不低于GB/T700-2006中的Q235和GB/T699-2015中的20鋼材;當結構需要采用高強度鋼材時,應采用力學性能不低于GB/T1591-2018中的Q355鋼材。5.4.1.2金屬結構的焊縫外觀不應有目測可見的明顯缺陷,這些缺陷按GB/T6417.1的分類,主要受力結構件的焊縫質量分級應符合GB/T19418中的B級質量要求。主要受力結構件對接焊縫應進行無損檢測,采用射線檢測時,不應低于GB/T37910.1-2019中規定的2級驗收等級。超聲波檢測時,不應低于JB∕T10559-2018中規定的1級要求。5.4.1.3金屬結構應連接牢固,不應有影響強度的缺陷存在。5.4.1.4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連接采用高強度螺栓時,高強度螺栓、螺母和墊圈應符GB/T1228、GB/T1229、GB/T1230、GB/T1231的規定。5.4.1.5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連接采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時,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符合GB/T3632的規定。5.4.1.6金屬結構的主要受力結構件,其表面除銹處理應達到GB/T8923.1-2011規定的Sa212等級,其余結構件材料表面除銹處理應達到Sa2或St2等級(手工除銹)。5.4.2機構及零部件5.4.2.1升降機5.4.2.1.1當升降機升降平臺或堆垛機升降平臺為懸臂式結構時,設備在額定載荷下,升降平臺懸臂端撓度不應大于L/300(L為懸臂長度)。5.4.2.1.2設備僅有一套升降機,或兩套及兩套以上升降機不能互為備用時,升降機驅動裝置應采用冗余設計,當一套驅動裝置發生故障時,能夠切換到另一套驅動裝置運行。簡易升降類、升降橫移類機械式停車設備可不采用冗余設計。5.4.2.2搬運器、載車板5JB/T14932—2024搬運器、載車板的結構強度和剛度應滿足使用要求。在承受額定載荷時,搬運器長邊的撓度不應大于其長邊尺寸的1/1000,載車板長邊的撓度不應大于其長邊尺寸的1/500。5.4.2.3回轉盤回轉盤應運行平穩、可靠,傾斜度不應大于0.3%。當回轉盤載有客車時,其回轉軌跡與周圍障礙物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應小于100mm。5.4.2.4起升用鏈條5.4.2.4.1設備起升用鏈條應符合GB/T1243、GB/T6074的規定,且應設置防止鏈條跳齒的裝置。用于人車共乘式的至少應采用四根鏈條,每根鏈條應是獨立的。鏈條安全系數不應小于表3的規定。表3鏈條、鋼絲繩安全系數885.4.2.4.2設備應設置防止鏈條從鏈輪上脫出的裝置。5.4.2.5起升用鋼絲繩、卷筒和滑輪5.4.2.5.1設備起升用鋼絲繩應符合GB/T20118的要求,采用曳引方式時,起升用鋼絲繩應符合GB/T8903的要求。鋼絲繩的安全系數應符合表3的規定。采用曳引輪驅動時,曳引條件應符合GB/T7588.1-2020中5.5.3的規定。5.4.2.5.2鋼絲繩端部的固定和連接應符合GB/T6067.1-2010中4.2.1.5的規定。5.4.2.5.3采用鋼絲繩起升時,滑輪應設置防止鋼絲繩跳槽的裝置。5.4.2.5.4滑輪或卷筒名義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不應小于20,人車共乘式不應小于40。曳引輪的節圓直徑與曳引鋼絲繩公稱直徑之比不應小于40。5.4.2.5.5采用強制驅動時,卷繞系統鋼絲繩允許偏斜角的設計應符合GB/T39980-2021中7.3.3.3的規定。5.4.2.6制動系統制動系統應采用常閉式制動器,對控制升降運動的制動器,其制動力矩不應小于2倍額定載荷的制動力矩。如果采用雙制動系統,單個制動系統制動力矩不應小于1.5倍額定載荷的制動力矩。5.4.2.7液壓系統5.4.2.7.1液壓系統的設計應符合GB/T3766和GB/T7935的要求。5.4.2.7.2液壓系統應當設置過壓保護裝置,當工作壓力超過額定壓力的1.25倍時,能夠觸發過壓保護裝置工作。5.4.2.7.3采用液壓升降裝置時,應當設置安全保護裝置,防止液壓系統失壓造成設備墜落。5.4.2.7.4液壓系統應設置切斷裝置,且在“切斷”位置時應能夠鎖定,同時應標記操作方式。5.4.2.7.5液壓管路采用非金屬管路時,應加裝保護措施。5.4.2.7.6液壓系統中,應設有防止液壓馬達超速的措施或裝置,如平衡閥。5.4.2.7.7平衡閥與變幅液壓缸、伸縮臂液壓缸、頂升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連接應是剛性連接。如果與平衡閥的連接管路過長,在靠近壓力管路接頭處應裝設自動保護裝置(防破裂閥)以避免出現任何意外的起升物品下降。5.4.2.7.8液壓鋼管連同它們的終端部件,爆破壓力與工作壓力的安全系數不應小于2.5。5.4.2.7.9液壓軟管連同它們的終端部件,爆破壓力與工作壓力的安全系數不應小于4。5.4.2.7.10液壓缸的端口和閥(例如:保護閥)之間的焊接或裝配連接件,爆破壓力與工作壓力的安全系數不小于2.5。6JB/T14932—20245.4.3電氣設備5.4.3.1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應符合GB/T39980-2021中第8章的規定。5.4.3.2動力電路應有短路、過電流、欠電壓、過電壓、缺相和錯相等保護措施。5.4.3.3設備的金屬結構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管槽、電纜金屬護層和變壓器低壓側均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5.4.3.4在動力電路導線和保護接地電路之間施加500V(d.c)時測得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Ω。5.5安裝5.5.1總體要求5.5.1.1運動部件安裝后應運轉靈活,無異響和卡滯現象。5.5.1.2電氣設備的安裝應符合GB50168、GB50169、GB50254、GB50256的規定。5.5.2客車用簡易升降類和升降橫移類機械式停車設備5.5.2.1金屬結構的安裝精度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金屬結構安裝精度5.5.2.2同層兩導軌同一截面的相對高度差不應大于3mm,軌距偏差單側導向為±4mm,雙側導向為±2.5mm,直線度≤1/10005.5.3客車用巷道堆垛類機械式停車設備5.5.3.1金屬結構的安裝精度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金屬結構安裝精度5.5.3.2軌道的安裝精度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6軌道安裝精度7JB/T14932—20245.5.3.3運行軌道接頭應焊接并將焊縫打磨光滑。5.5.3.4導軌及其附件應固定牢固,導向輪應可調整。5.5.3.5運動部件安裝后應運轉靈活、無異響和卡滯現象。5.5.3.6對重塊固定應牢固,對重與升降搬運器的間隙不應小于50mm。5.5.3.7帶有滑輪或鏈輪的對重裝置,應有防護措施以避免:a)懸掛繩或鏈條松弛時脫離繩槽或鏈輪;b)繩與繩槽之間或鏈條與鏈輪之間進入異物。5.5.3.8在堆垛機水平運行端部、機架頂部、門架下橫梁處應設置緩沖器,且緩沖過程中不應與其他設備構件相撞。5.5.4客車用垂直升降類和平面移動類機械式停車設備5.5.4.1設備的安裝除符合5.5.3.2~5.5.3.7的要求外,還應滿足5.5.4.2~5.5.4.4的要求。5.5.4.2金屬結構的安裝精度應符合表7的規定:表7金屬結構安裝精度 5.5.4.3在升降機和對重的升降行程的底部、搬運臺車運行的端部,且緩沖行程應確保緩沖過程升降機、對重和搬運臺車不應與其他設備構件造相撞。5.5.4.4采用強制驅動時,應在升降機頂部設置緩沖器,且在對重緩沖器被完全壓縮之前,此緩沖器不應起作用。當此緩沖器起作用時,升降機上的車輛不應受到擠壓損傷。5.5.5客車用汽車專用升降機設備的安裝應符合JB/T10546-2014中5.4的規定。5.6安全衛生5.6.1設備安全標志設置應符合GB/T39980-2021中9.2的規定。5.6.2當設有柵欄門時,柵欄門的設置應符合GB/T39980-2021中9.3.2.2的規定。8JB/T14932—20245.6.3當設有工作區圍欄時,圍欄的設置應符合GB/T39980-2021中9.4.3.3的規定。5.6.4設備轉換區的安全要求應符合GB/T39980-2021中9.3的相關規定。5.6.5設備應按表A.1的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裝置,且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GB/T39980-2021中9.10的要求。5.6.6對可進入工作區或轉換區的門應設置聯鎖保護裝置。5.6.7用于人車共乘式的客車用汽車專用升降機內應設置與外部聯絡的通信裝置。5.6.8設備聲壓級噪聲不應大于70dB(A)。5.6.9在轉換區內,應設置客車到位檢測裝置,以將客車位置提示給司機,便于車輛停放到位。5.6.10當客車搬運器表面與地面之間高度差大于500mm時,應設置護欄。5.6.11人車共乘式客車用汽車專用升降機應安裝安全鉗、限速器,且應采用漸進式安全鉗。液壓直頂式升降機不受此限制。5.7表面涂裝5.7.1設備表面采用鍍鋅涂層時,熱鍍鋅涂層表面應符合GB/T13912的規定,電鍍鋅涂層表面應符合GB/T9799的規定。5.7.2設備表面采用粉末靜電涂層時,粉末靜電涂層表面應符合SJ20910的規定。5.7.3設備表面采用油漆涂層時,涂層表面應均勻、細致、光亮、完整和色澤一致,不應有粗糙不平、漏漆、錯漆、皺紋、針孔、起泡、脫落、開裂、外來雜質、流掛等及其他降低保護與裝飾性的缺陷。5.7.4漆膜附著力應符合GB/T9286中規定的2級質量要求。6試驗方法6.1試驗條件6.1.1除有特殊規定外,測量儀器及量具的精度應符合下列要求:a)質量、力、時間、速度:±1%;b)電壓、電阻、電流、功率:±1%;d)長度:按量程大小選用適當準確度等級的儀器、量具;e)試驗儀器和量具應有合格證及有效期內的檢定校準證明。6.1.2試驗時可用重物代替車輛載荷,重物應按相應比例布置到車輛前后輪所停的位置。6.2目測檢查目測檢查方法包括目視、耳聽、手摸、鼻嗅、敲擊等的檢測和常規量具的測量。目測檢查應包括設備所有重要部分的規格和/或狀態是否符合要求,如:——電氣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標牌等;——設備的金屬結構及連接件、搬運器及車位載車結構、各運動機構的運轉狀態,鋼絲繩、鏈條及其固定件等;——潤滑是否良好,液壓設備是否漏油;檢查時,除了正常檢查需要拆開的蓋子(如限位開關蓋)外,不應拆開其他部件。6.3空載試驗在空載條件下,每個車位完成模擬存取車動作,試驗過程中,檢查設備是否運行正常、制動可靠、有無異響。6.4額定載荷試驗設備空載試驗合格后,進行額定載荷試驗。在載車板或搬運器上模擬客車車輪位置,按客車實際軸荷的分布放置額定載荷,對所選車位(車位的選擇見表8)完成出入庫動作各一個循環。檢查機構是否9JB/T14932—2024運行正常、制動可靠,各機構或結構的構件有無損壞,各連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表8額定載荷試驗車位選擇表6.5靜載試驗鋼結構靜載試驗:在每個車位上模擬客車車輪位置,按客車實際軸荷的分布同時放置1.1倍額定載荷,時間不少于30min。試驗后,目測檢查主要受力結構件有無裂紋和永久變形,有無涂層剝落,各連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起升機構靜載試驗:在載車板或搬運器上模擬客車車輪位置,按客車實際軸荷的分布先放置1.1倍額定載荷,起升至離地面100mm~200mm處懸空,再無沖擊地加載至1.25倍額定載荷后,懸空時間不應少于10min。試驗后,目測檢查有無永久變形,如有永久變形,需從頭再做試驗,但總共不超過三次,不應再有永久變形。試驗后,目測檢查主要受力結構件有無裂紋和永久變形,有無涂層剝落,各連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配置相同的起升機構,選取一個進行試驗;配置不同的起升機構,應當分別進行試驗。6.6動載試驗在載車板或搬運器上模擬客車車輪位置,按客車實際軸荷的分布放置1.1倍的額定載荷,對所選車位(車位的選擇見表9)完成出入庫動作各一個循環。試驗過程中,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制動是否可靠。試驗后,目測檢查各機構或結構的構件有無損壞,各連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表9動載試驗車位選擇表中一個車位1.1倍額定載荷,其他車位1.0倍6.7額定運行速度在額定電壓、額定頻率和額定載荷條件下,設備運行過程中選取某一固定距離(避開剛啟動和停止前的加減速過程),測量所需的時間,通過計算求得運行速度,測量三次,取平均值。6.8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存車時,測量從給出一個進車指令開始,將客車從出入口停放到設備的最不利位置,直至該設備能進行下一個進車指令為止所需的時間,用秒表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即為最大進車時間;取車時,測量從給出一個出車指令開始,將客車從最不利的位置取出至出入口,直至該設備能進行下一個出車指令為止所需的時間,用秒表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即為最大出車時間;兩個平均值的最大值即為單車最大進(出)車時間。上述進(出)車時間不包括機械動作以外的輔助時間,如駕駛員將客車開進轉換區并準確停車,然后離開所需的時間,或駕駛員進入轉換區將客車開出所需的時間。6.9平層精度升降平臺以額定速度起升,到達任選的一個層位后,選擇同一位置,用直角尺等儀器測量實際停止位置與理論停止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值,測量三次,取最大值。6.10停準精度JB/T14932—2024在額定載荷條件下,將水平運行的搬運器移動到位后,用鋼直尺測量實際停止位置與理論停止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值,測量三次,取最大值。6.11懸臂端撓度選取測量基準面,空載時測量懸臂最遠端到基準面垂直尺寸a,施加額定載荷時測量懸臂最遠端到基準面垂直尺寸b,計算出|a-b|的值,測量三次,取平均值。6.12搬運器、載車板撓度選取測量基準面,空載時測量搬運器、載車板長邊最大下撓測量點到測量基準面垂直尺寸a,施加額定載荷后測量搬運器、載車板長邊最大下撓測量點到測量基準面垂直尺寸b,計算出|a-b|的值,測量三次,取平均值。6.13回轉盤傾斜度在空載條件下,測量回轉盤任一點上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測量三次,取平均值。6.14驅動機構的制動系統功能在額定載荷試驗和動載試驗時,升降平臺、搬運器運行中停止設備工作,檢查制動系統是否正常,制動后升降平臺、搬運器是否存在移位現象。6.15電源缺相及錯相保護功能斷開供電電源任意一根相線,使電源缺相后,進行通電試驗,檢查設備能否正常起動。將供電電源任意兩根相線換接,使電源錯相后,進行通電試驗,檢查設備能否正常起動。6.16接地電阻的測定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設備接地點與外部引入接地點之間的電阻值,測量三次,取最大值。6.17絕緣電阻的測定斷開電源后,在動力電路導線與保護接地電路之間施加DC500V電壓,用500V絕緣電阻表(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并讀取數值,測量三次,取最小值。6.18安全防護裝置試驗6.18.1緊急停止開關操作緊急停止開關,檢查設備是否立即停止運行。檢查緊急停止開關的復位是否為非自動復位,復位是否引發或重新啟動任何危險狀況。6.18.2防止超限運行裝置模擬升降限位開關出現故障,檢查裝置是否有效。6.18.3客車長、寬、高限制裝置模擬外形尺寸超出規定的客車進入設備,給出運行指令,檢查裝置是否有效。6.18.4阻車裝置測量停車表面到阻車裝置上表面的垂直距離或目測其他有效裝置。6.18.5人車誤入檢出裝置模擬人車誤入狀態,觀察人車誤入檢出裝置工作是否正常。6.18.6客車位置檢測裝置模擬客車未停在搬運器或載車板上的正確位置,給出運行指令,檢查設備是否運行。6.18.7出入口門(柵欄門)聯鎖保護裝置JB/T14932—2024在設備空載自動運行過程中,將出入口的門打開,檢查設備是否繼續運行。使門處于開啟狀態時,給出運行指令,檢查設備是否運行。6.18.8自動門防夾裝置在自動門關閉過程中,在其運行方向設置障礙物,模擬觸發防夾裝置動作,檢測自動門是否停止關閉或由關閉狀態轉為開啟狀態。6.18.9防重疊自動檢測裝置模擬已經停放客車的車位再存進客車,檢查存取機構是否能夠運行。6.18.10松繩(鏈)檢測裝置模擬松繩(鏈)狀態,檢查松繩(鏈)檢測裝置是否符合要求。6.18.11安全鉗和限速器檢查人車共乘式的安全鉗和限速器選用和安裝是否符合GB/T7588.1的規定,進行限速器-安全鉗聯動測試,查看限速器是否觸發安全鉗動作,并且是否能切斷驅動系統的電源。6.18.12緊急聯絡裝置(人車共乘式)試驗該裝置功能是否有效。6.18.13運轉限制裝置模擬人員未出設備,給出運行指令,檢查裝置是否有效。6.18.14控制聯鎖功能當在一個控制點操作設備存取車時,在另一個控制點也發出存取車指令,觀察設備聯鎖情況。6.18.15超載限制器在升降平臺上施加試驗載荷:a)當設備實際載荷超過額定載荷的95%時,檢查超載限制器是否發出報警信號;b)當設備實際載荷在額定載荷的100%~110%之間時,檢查設備相應機構是否停止運行。6.18.16載車板鎖定裝置模擬載車板從停車位中滑出,檢查鎖定裝置是否能夠阻止載車板從停車位中滑出。6.19噪聲設備在額定載荷、額定速度和自動門關閉(如有時)狀態下,做起升、水平運行,在距設備出入口外1m、距地面1.2m處用聲級計按A檔讀數測量噪聲,測試時脈沖峰值除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