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服飾文化淺析_第1頁
唐朝服飾文化淺析_第2頁
唐朝服飾文化淺析_第3頁
唐朝服飾文化淺析_第4頁
唐朝服飾文化淺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唐朝服飾文化淺析第一節時代背景1.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618-907年)2.唐代的婦女服飾,由于受到西域文化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開放、浪漫的風格。3.唐代的服飾文化對日本、韓國等地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第2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節唐代服飾的特點唐代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1.襦裙服非常基礎的一種款式,即女子上穿短襦,下著長裙(俗稱上衣下裳)的傳統裝束。襦裙裝在唐朝盛世的影響下充分發展,加半臂,佩披帛,于是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第3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簪花仕女圖中著襦裙的貴婦形象第4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簪花仕女圖》描繪得是貴族婦女在庭中散步采花,捉蝶時的情景。反映出高髻畫眉、袒胸、裸臂、披紗、大袖、長裙的特點。圖中人物的服飾,與其它唐人畫像不同,如頭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等,都是罕見的新奇裝束。對照文獻記載,這種服飾應是中晚唐時期的樣式,并一直流傳到五代。以紗羅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色,尤其是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

第5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搗練圖》是張萱的代表作,它描繪了一群婦女正在搗練、絡線、熨燙及縫衣時的情景。圖中婦女為成年婦女,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從衣袖的窄小、襦腰的上系及襦裙的紋樣來看,都是典型的盛唐樣式。第6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服飾為袒胸窄袖衫、帔帛、長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制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并盤繞于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

第7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男裝由于對外貿易的發展,唐代婦女的思想觀念也有所變化。一些女子開始著男裝,與男子并肩外出,成為一時風尚。陜西省乾縣唐章懷太子墓壁畫觀鳥捕蟬圖年輕宮女穿圓領袍衫、小口褲,襦裙、披帛、半臂,淺履的胡服第8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胡服流行于開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征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述: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靴,有鞢韄帶,皆胡服也。唐姚汝能《安祿山事跡》中說:"天寶初貴游士女好衣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衩衣之制度,袖窄小,識者竊怪之,知其戎矣。"第9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石刻持物侍女,典型的胡服裝束第10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著胡服跳胡騰舞者及持物侍女第11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唐代女子不同的妝容、發式和裝飾物第12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代婦女的裝飾物多用金、銀、玉、銅、珍珠等做原料,形式多樣,制作講究。第13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4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盛唐時期女子的錦履第15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節西域文化藝術對唐朝服飾的影響印度、西域文化隨著佛教的傳入而溶入我國,從壁畫、石刻、雕塑、書畫、陶俑及服飾中充分體現出來。

人物造型具有西域特點第16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物服飾具有西域特征第17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色彩、造型具有印度、西域特征第18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節唐朝服飾對其他國家的影響1.對日本的影響日本和服的振袖、色彩及妝容、發髻都可見唐朝遺風第19頁,共21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對韓國、朝鮮的影響朝鮮服從形式上繼承了唐朝服裝的長處,短襦小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