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十二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1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十二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2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十二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3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十二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4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十二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二十二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總結講義專題線索現代中國外交的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①特點:“一邊倒”。②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以美蘇為首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尖銳對立;美蘇對新中國采取截然不同的態度;新中國政權的鞏固和經濟建設需要國際援助。③作用: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先后與蘇聯等17國建交,從而使新中國在保衛勝利果實、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至處于孤立地位20世紀70年代①特點:擴大外交,改善與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②原因: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守勢,蘇聯陳兵邊境給中國造成巨大壓力,中美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要求。③作用: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促使中國同更多的西方國家建交,擴大了世界影響20世紀80年代起①特點: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②原因:美蘇關系緩和;第三世界發展壯大等國際形勢的發展需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③作用:我國同周邊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贏得了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同時,廣泛的外交活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外關聯國際格局變動對現代中國外交的影響(1)1949~1955年,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蘇聯支持、援助中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遏制中國。新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蘇聯的經濟技術援助;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赫魯曉夫推行霸權政策,蘇中關系開始惡化,美中關系繼續對立。中國在外交上,既反蘇也反美。(3)到20世紀70年代初,美蘇爭霸中,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處于守勢。蘇中關系全面惡化;美國改善對華關系。(4)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攻勢,蘇聯處于守勢。蘇中關系走向緩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諧的音符時常出現。中國全面推行改革開放政策。(5)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中國積極融入世界;外交上堅持開放,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6)新中國對外關系60多年光輝歷程的四大啟示①從中國近現代史看:國際地位根本上取決于綜合國力。②從外交政策演變看:制定政策應實事求是、與時俱進。③從外交活動的實質看:外交體現國家意志、國家利益。④從外交活動的影響看:中國在和平崛起,國際影響力在增強。1.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2.“一邊倒”政策是以“獨立自主”為前提的,絕不是盲目地順從蘇聯,二者并不矛盾。3.“另起爐灶”是指不承認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是指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再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5.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6.1955年新中國派代表參加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成功召開。7.“求同存異”就是要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異,為了共同的利益加強團結和合作。8.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由于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新中國成立以后,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長期得不到恢復。1971年,中國終于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9.因為美國是資本主義陣營的頭號強國,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和中日關系的緩和,使得國際上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10.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實現了正常化。11.新時期奉行的不結盟政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加快了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12.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熱考視角視角一外交新理念——增加正能量的和平外交[押題1]一個國家做好自己的夢,必須讓別國也能睡好覺,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中國夢追求的是與世界共贏,中國夢是造福世界之夢。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活動不能體現以上主旨的是()A.“一邊倒”外交原則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外交原則D.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答案A解析“一邊倒”外交原則是冷戰大環境下的產物,與材料“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的主旨不符,故選A項。[押題2]“睦鄰友好”,謀求建立和諧的國際社會關系一直是中國的外交原則之一。下列各項中具有這種效果與影響的現象有()①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一國兩制”是為了解決國家統一問題而提出的政策,是內政問題,與外交無關。視角二新中國不變的外交原則——獨立自主[押題3]在2015屆學生探究課上,老師出示了一份出現在中國與160多個國家建交公報中的文字投影。當年這份文字內容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一、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內政四、**********A.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中國的境地B.對外政策走向成熟C.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D.對外開放,推行不結盟政策答案B解析“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中國的境地”發生于70年代,“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對外開放,推行不結盟政策”均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現象,與材料涉及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間不符,故選B。[押題4]“在人類文明交流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閡,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礙和束縛,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動體現這一思想的有()①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改善與美國的關系④提出“求同存異”方針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的含義是人類交往時不應受自然及意識形態的制約。①項體現的是意識形態色彩濃厚;②、③、④符合題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適用于各種類型國家之間的交往;與美國改善關系、“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超越了意識形態的束縛和“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故應選D項。視角三在參與中崛起、在崛起中參與——現代中國的外交實踐[押題5]2014年5月20日習近平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決定共同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媒體評論這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正能量”、“必將中俄兩國關系推向更高水平”。20世紀90年代由中俄兩國發起最能體現釋放和平發展正能量的外交活動是()A.中蘇建立外交關系B.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C.建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D.發起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答案D解析“20世紀90年代”是解題的關鍵信息,四個備選項分別發生于1949年、1950年、1989年、1996年,故只有D項符合題干要求。[押題6]2014年3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海牙會見奧巴馬,強調在中美建交35周年之際,中美需以合作構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