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六校聯盟”2024年中考二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階段。這里的“新階段”新在()A.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B.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C.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D.實現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2.某學者說:“它不僅標志著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夭折,而且極大削弱了中國現代化進一步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是指A.《南京條約》簽訂B.邊疆地區危機擴大C.甲午中日戰爭失敗D.八國聯軍占領北京3.分析圖表,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對下列圖表的正確解讀是A.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發達國家B.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形成曲線的保證C.曲線的出現證明中國經濟問題持續下降D.圖中曲線形成的原因是人民公社的建立4.小鄧在學習七下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時,能學到的相關內容包括A.“貞觀之治”B.金與南宋的對峙C.蒙古族的興起D.清朝在的建制5.“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基本原則之一。下列史實及其結論符合這一原則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俄國二月革命使俄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B.慕尼黑會議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C.莫斯科保衛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D.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標志著當時美國率先進入了新經濟時代A.A B.B C.C D.D6.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意義是()A.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教會和世俗封建主勢力得到空前的加強B.促使封建主日益貪婪,加緊對市民的剝削C.形成了早期資本主義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D.提高了西歐國際社會的地位,使之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7.自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下列關于這場運動表述正確的是A.宣揚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 B.起源于法國,傳播于歐洲C.是封建時代的曙光 D.提倡發揚人的個性,人文主義思潮流行8.羅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則、諸如公民權利平等原則、重視證據原則、法人制度原則等一直被現代法律所采用,這表明羅馬法A.是現存第一部完備的成文法典B.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C.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性文件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礎9.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1226名代表,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經過普選產生的,故此次大會又被稱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會”。這次“真正的人民大會”的主要功績是A.初步建立了政治協商會議制度B.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C.徹底摧毀了我國封建土地制度D.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0.國家利益影響著國際關系的走向,國際關系主導著世界格局的變化.下列各項按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冷戰”開始
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
③走向政治多極化
④兩極格局形成.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11.抗美援朝時,進入朝鮮的中國軍隊名稱是A.中國人民解放軍B.東北聯軍C.八路軍和新四軍D.中國人民志愿軍12.小明同學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歸納為一個專題,這個專題的名稱可以確定為()A.思想解放運動 B.民主革命的影響 C.政治改革的意義 D.民族戰爭的結果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和平是人類的永恒的夢想。但現實也骨感,人類還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磨難,為了和平,遠離災難,世界各國人民都在傾力而為,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合作減少分歧,從而使和平日益成為當今世界一大主題。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關問題: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校肉機”的戰投叫什么?促使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件是什么?為了聯合起來,盡快打敗法西斯國家,給世界帶來和平,二戰中反法西斯國家成立了一個什么組織,形成標志是什么?一戰后,形成的緩和帝國主義矛盾的體系是什么?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什么樣發展趨勢?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問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中國抗日戰爭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有何重要作用?和平來之不易,作為中學生,請你就爭取“和平”發表你的見解。14.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的發展中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請你舉出中美建交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15.請寫出《三國鼎立圖》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國名。A.B.C.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工兵蘇維埃政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C項符合題意;AB兩項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D項是在蘇聯實施了兩個五年計劃后所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題意。ABD可排除,故選C。2、C【解析】依據題干的“它不僅標志著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夭折,而且極大削弱了中國現代化進一步發展的物質基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是指甲午中日戰爭失敗。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為維護清朝統治而發起的一場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雖然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工業企業,但它們沒有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故C符合題意;《南京條約》簽訂、邊疆地區危機擴大和洋務運動無關,故AB不符合題意;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是在1900年,那時洋務運動已經結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題干的“標志著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夭折”,認識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3、B【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就。2006年——2012年GDP的增長率雖有下跌的波動,但是仍然保持了GDP的正增長,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引導下,GDP保持持續較高增長。目前我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不是發達國家。2006年,我國不存在人民公社,故選B。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4、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對內: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建立衛所,西南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在北方與蒙古設立榷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冊封達賴和班禪,設駐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強了各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對外:抗擊倭寇;收復,清朝在設立建制,抗擊沙俄等維護了祖國的主權和統一。所以明清時期的特征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C項是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5、B【解析】
慕尼黑會議,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加快了二戰的腳步,B正確,符合題意;俄國十月革命使俄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A錯誤,排除;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C錯誤,排除;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是在20世紀90年年代,D錯誤,排除。故選B。6、C【解析】
聯系已學知識可知,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形成了市民階級,孕育了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7、D【解析】
根據材料“自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文藝復興是一場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D符合題意;宣揚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與文藝復興無關,A排除;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B排除;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C排除。故在D。8、B【解析】
根據“一直被現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題干表明羅馬法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B符合題意,ACD項均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9、B【解析】
根據“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0、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4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冷戰”開始;1922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走向政治多極化;1955年華約組織形成,標志兩極格局形成。仔細審查按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①④③,故此題選A。11、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故D符合題意;解放戰爭時期的軍隊名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故A不合題意;抗日戰爭時期東北的軍隊組成東北聯軍,故B不合題意;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后,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故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2、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18世紀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所以題干專題是關于思想解放的,A項符合題意;BCD項革命、改革和戰爭均與題干無關,故選A。點睛:分析題干中的史實的性質或作用,通過對比得出三者的共性,得出結論。也可分析其他選項與題干之間的關系,排除即可。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凡爾登戰役;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3)九一八事變;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4)和平來之不易,談判和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反武力,反暴力,反恐怖活動,反霸權主義等觀點均可。【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造成雙方共七十多萬人死傷,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突然襲擊,偷襲美國的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本宣戰。?為了聯合起來,盡快打敗法西斯國家,1942年,英、美、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這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為了協調帝國主義國家的之間的矛盾,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這兩大陣營相對峙,形成了兩極格局。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這是我國抗日開始的標志。中古偶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我們要珍愛和平遠離戰爭。作為中學生我們要談判和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反武力,反暴力,反恐怖活動,反霸權主義。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言之有理即可。14、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大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進入正常化發展階段。【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大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1978年12月,中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太陽能供熱設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辦公家具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養老院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黃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香蘭素粉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食物強化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飛機零部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與投資策略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風冷冷水機組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八年級家長溝通與合作計劃
- 2025-2030年中國發刷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區中考數學二模試卷(含解析)
-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閔行區高三語文二模試卷及答案解析
- 創新獎申請材料撰寫指南與范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解讀
- 美容師考試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形勢與政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二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人工智能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
- 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教案第四章 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 中國法律史-第二次平時作業-國開-參考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