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一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共36分)

(本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千古浩嘆《滿江紅》

李來鋒孫宇來

①“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部電影《滿江

紅》,讓不同的觀眾從中得到不同的體驗、啟示和思考。

②千年之前的宋朝,是一個令人愛恨交織的時代,一方面它創造了封建社會歷史上一個經

濟繁榮、文化燦爛、科技發達的高峰;另一方面卻在軍事上一敗再敗、喪權辱國。先是北宋敗

于女真族的鋒鎬,承受了“靖康之恥”這個中國歷史上無比慘痛的事件;后是南宋亡于蒙古族

的鐵蹄,崖山一役,10萬軍民赴義,一個朝代以君死臣辱的慘烈結局落下了歷史的帷幕。

③明朝“開國第一文臣''、主持修撰《元史》的宋濂曾說:“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歷史學

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的

學者李約瑟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考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

主焦點就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是在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從宋朝歷史中,我們既要學習經濟文化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寶貴經驗,更

要反思和汲取軍事上屢戰屢敗的慘痛教訓。

④我們常說,落后就會挨打。宋朝的經濟、科技、文化并沒有落后為什么也會挨打?是宋

朝的軍力不行嗎?趙匡胤剛立國時軍隊20萬,到宋真宗時已達到90多萬,宋仁宗后更是擴至

120余萬,軍隊數量遠超對手。是宋軍的武器不行嗎?宋朝冶鐵技術發達,極大提高了兵器的

鋒利和堅固程度,還開創了人類史上最早使用熱兵器的新紀元。是宋軍的將領不行嗎?兩宋名

將數次力挽國運,比如,“宋良將第一”的曹彬、戍邊御敵“先憂后樂”的儒將范仲淹、“中興武功

第一''的韓世忠,更不用說還有令人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岳飛了。

⑤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備無患患可除。客觀地說,北宋開國之初,就面臨著強敵環伺的局

面,遼、西夏、金等虎視眈眈,覬覦中原的富庶、江南的繁華。宋朝不但沒有幽云十六州的戰

略縱深,沒有萬里長城的北方屏障,自身的國防資源也十分稀缺。正如學者錢穆所說:“對付

北方塞外敵人,更非騎兵不可。而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

在西北。……而這兩個出馬地方,在宋初開國時,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西夏拿去,都不

在中國手里。”

⑥“和議終非中國計,強兵才是帝王才。”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作保

障,就相當于把自己養肥了任人宰割。面對內憂外患的嚴重局面,宋朝的多數皇帝和官員們沒

有想著重振國威、建強軍隊,而是一次次割地納款、俯首稱臣,一次次乞求和平、賣辱求榮。尤

其是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后,“眾將莫敢言戰”。曾是四大抗金名將之一的張俊竟協助秦

檜推行乞和路線。“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從皇帝到王公貴族偏安于半壁江山,

埋首于風花雪月,目睹著這艘大船沉沒而無所作為。

⑦富國不強兵,繁華成煙云。宋朝積弱300余年,從今天的眼光來審視宋朝的繁榮和虛弱,一

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國策。趙匡胤開國初期就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

剝奪中央及各地節度使的兵權,鼓勵將領“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

在尚文輕武的政策導向下,社會上習文之風日盛,尚武之風日衰,軍人的地位開始降低,軍隊的

紀律松弛、戰斗力低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就是宋時流行起來的。

⑧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今天的中國人不會忘記宋朝的“靖康之恥”,依然能感受到宗澤連喊三聲"過河而死的無限悲憤,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念茲在茲,岳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報國壯志。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歷史反復證明,軍事這一手弱了,國家安全就沒有保障;沒有

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祖國。

(摘自《解放軍報》)

1.(3分)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朝的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科技發達讓后人熱愛自豪,但其軍事上的一敗再敗、喪權辱

國又令后人痛恨恥辱。

B.宋朝的應用科學和純粹科學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均處于主焦點,說明其軍事落后的主要原

因與科技水平關系不大。

C.宋朝的皇帝和官員們不思強國,以割地納款、俯首稱臣的方式乞求和平,這種賣辱求榮的

做法最終導致國家顛覆。

D.宋朝尚文輕武的基本國策證明,沒有強大的軍事和軍隊,就不可能有國家安全保障,也不

可能有強大的祖國。

2.(3分)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①段和第⑧段均引用了《滿江紅》中的詞句,都論證了“強軍強國”這一主觀點。

B.文章第④段連發四問并一一作答,指出了宋朝軍事落后的根本原因,有引人深思的效果。

C.文章既圍繞“強軍強國”這一觀點進行了集中的分析論證,又旁征博引,增強了可讀性。

D.文章以宋史作為教科書和清醒劑,不僅停留在論述歷史的層面,更具備啟示今人的意義。

3.(3分)下列陳述不能支撐原文觀點的一項是()

A.習近平主席詢問海軍173編隊應急處置準備情況,叮囑他們在海上過一個戰斗的春節,守

護好祖國海疆。

B.習近平主席詢問反恐部隊武警獵鷹突擊隊特戰技能的訓練情況,叮囑大家苦練過硬本領,

當好忠誠衛士。

C.習近平主席詢問空軍航空兵某旅值班分隊日常防空戰備情況,要求他們枕戈待旦,

維護好我國空防安全。

D.習近平主席詢問醫護病患發熱門診接診、重癥救治、藥品配備和患者康復情況,

要求確保群眾安度新春。

【答案】1.C2.D3.D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宋朝的皇帝和官員們不思強國”說法錯誤。原文說的是“面對內憂外患的嚴重局面,宋朝的

多數皇帝和官員們沒有想著重振國威……”,選項丟掉了“多數”一詞,擴大了范圍。

蠅Co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都論證了,強軍強國,這一主觀點”說法錯誤,第①段引用詞句是為了由電影《滿江紅》引出

下文的論述,沒有論證“強軍強國”這一主觀點;

B“并一一作答,指出了宋朝軍事落后的根本原因”說法錯誤,第④段并未對第一個問題做出回

答,也未指出宋朝軍事落后的根本原因;

撩進行了集中的分析論證”說法錯誤,文章并未圍繞“強軍強國”這一觀點集中分析論證,而是

逐層論述,最后得出結論。

故選D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原文的論點是論證“強軍強國'’的重要性。

ABC中均為習近平主席詢問有關軍隊的情況,叮囑他們守護好國家安全,體現了對“強軍強國”

的重視。

D.體現的是習近平主席對百姓健康情況的關注,與“強軍強國”無關。

蠅Do

(本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醫學是人類健康的保護神。精準醫學的提出和發展,大大增強了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

效果,進一步為人類消除病痛、健康生活帶來更有力更好的保證。精準醫學是一種生物醫學醫

療保健戰略,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診斷、醫療決策、藥物治療及預后,從而改善生活質量。精準

醫學,又稱為“個性化醫療”,是一種醫療模式,是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

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患者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

小化的一種定制醫療模式。

(摘編自雷仕湛、陳剛《光學與精準醫學》)

材料二:

精準醫學何以現在成為可能?這是由于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在各方面取得了可觀的進展。

首先是由于基因組測序以及DNA、RNA和蛋白質分析技術的進展。基因組測序技術的不斷進

展,伴隨著費用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可同時檢測多個基因變異,其費用往往與做一次基因檢測一

樣。費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組測序是一個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臨床效用尚未得到證明,

除了少數非常特殊的情況以外。采用這種有力的新技術的規模和步伐應該由臨床需要、臨床證

據以及將病人置于醫療衛生政策中心的承諾來驅動。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被每一次技術發展

不可避免伴隨的大肆宣傳所綁架,例如幾年前被營利賺錢行為驅動的像流行病一樣盛行的“干

細胞治療”亂象,而應該采取深思熟慮的路徑,要求必須獲得清晰的安全和有效的證據,將病人

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藥物基因組學的進展。藥物基因組學主要關注造成個體間藥物

反應異質性的基因變異,研究基因變異與藥物安全間的關系,具有預測個體不良藥物反應的潛

力,其出發點是增進我們對在某一人群內基因變異如何影響對特定藥物反應的理解。雖然將

藥物基因組學研究轉化到臨床很緩慢,但將診斷與治療結合起來的干預使腫瘤病人獲益良多。

可是研發這些定制的治療的經濟費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慮其滿足更廣泛的醫療衛生需要

方面的價值。再其次,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的進展,使得成功操縱基因精確性大為改進,在

治療癌癥及一系列與遺傳有關的疾病方面有潛在的臨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關人類胚胎操縱以

及生殖系基因治療的科學與倫理學的爭論。最后,生物樣本庫的建立和數據分享。許多國家目

前已經建立了因疾病和人群而異的生物樣本數據庫,將收集到的組織、基因組數據和臨床信息

提供給研究人員,得到公共、慈善和商業機構的資助。這種高通量的測序數據和電子健康記錄

相結合,能創造更好地理解基因在決定疾病和健康結局中作用的機會,也為深入研究重大疾病

提供必不可少的資源和服務。人們現在越來越認識到數據分享在增加我們對人類基因組的總體

理解以及促進從研究的早期和晚期轉化為臨床實踐的重要價值。

(摘編自邱仁宗、翟曉梅《精準醫學:對倫理和管理的挑戰》)

材料三:

精準醫學是把遺傳密碼研究開展以來出現的新信息用到醫學中,特別是應用到臨床醫學中。

從長遠看,精準醫療對人類醫學的發展是有益的,是醫學發展的路標,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如樊代明院士所倡導的整合醫學:人是一個整體,我們不僅要微觀地看到他的局部,更要具

有宏觀的整體觀念,只有將精準醫學作為整合醫學的路標,將基礎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可在臨

床實際應用的理論、技術和藥物的轉化醫學作為整合醫學的路徑,將尊重科學證據的循證醫學

作為整合醫學的路沿,并將它們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實現醫學“以人為本”的核心目標。

(摘編自楊振宇等《人類基因組項目與精準醫療的再思考》)

4.(3分)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精準醫學的增強,疾病預防、診斷保證一人類消除病痛、

提出和發展和治療的效果健康生活的機會

基因組測序帶來醫療費用大幅度促進一新技術被采用的

技術的發展下降研究與發展

基因編輯技改進成功操縱基因的引發精準醫學帶來的

術的發展精準性倫理問的討論

生物樣本數提供重大疾病研究的利于人們對人類基因

據庫資源和機會------------A組的總體理解

5.(3分)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精準醫學模式從對“癥”下藥改變為對“人”下藥,貫穿于疾病預防、分析、診斷、治療的各

個階段。

B.精準醫學是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把遺傳密碼研究開展以來出現的新信息用到醫學中

的定制醫療模式。

C.如果不能將病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可能導致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被營利賺錢

驅動亂象的出現。

D.精準醫學只有與轉化醫學、循證醫學有機整合,才能真正發揮醫學路標的作用,實現醫學

“以人為本”的核心目標。

6.(6分)材料三指出,精準醫療“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請結合三則材料,簡要說明原因。

【答案】4.D5.D6.①精準醫療定制治療的經濟費用巨大,尚不能滿足更廣泛醫療衛

生的需要;②精準醫療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研究,其研究成果應用到臨床醫學的安全和

有效的證據尚未得到充分證明;③精準醫療帶給科學和社會積極意義的同時,因之帶來的科

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爭論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解析】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生物樣本數據庫”“利于”“人們對人類基因組的總體理解”錯誤,材料二“數據分享在增加我們

對人類基因組的總體理解……”可見是“數據分享”,不是“數據庫”,選項張冠李戴。

古姆Do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D.“精準醫學只有與轉化醫學、循證醫學有機整合,才能真正發揮醫學路標的作用”錯誤,材料

三“只有將精準醫學作為整合醫學的路標,將基礎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可在臨床實際應用的理

論、技術和藥物的轉化醫學作為整合醫學的路徑,將尊重科學證據的循證醫學作為整合醫學的

路沿,并將它們有機地整合起來“不是說如何發揮醫學路標的作用,而是發揮整體作用。

故選Do

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結合材料二“可是研發這些定制的治療的經濟費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慮其滿足更廣泛的

醫療衛生需要方面的價值“可知,精準醫療定制治療的經濟費用巨大,尚不能滿足更廣泛醫療

衛生的需要;

結合材料二“費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組測序是一個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臨床效用尚未得到

證明'。藥物基因組學主要關注造成個體間藥物反應異質性的基因變異,研究基因變異與藥物安

全間的關系,具有預測個體不良藥物反應的潛力”可知,精準醫療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研

究,其研究成果應用到臨床醫學的安全和有效的證據尚未得到充分證明;

結合材料二”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的進展,使得成功操縱基因精確性大為改進,在治療癌癥

及一系列與遺傳有關的疾病方面有潛在的臨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關人類胚胎操縱以及生殖系

基因治療的科學與倫理學的爭論”可知,精準醫療帶給科學和社會積極意義的同時.,因之帶來

的科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爭論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本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偶遇

解高巖

起初女人向他走來時,他并沒有在意,直到女人站住,遲疑著問:“你是……林振明

嗎?”

他才抬起頭,疑惑地看著她:“是啊。”

女人說:“我是劉霞。”劉霞!這個名字讓他一激靈,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能在這兒遇見她。

這是個簡陋的車站候車室,空氣中彌漫著煙味、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林振明坐在靠近角

落的位置,旁邊是一個面無表情的中年男人,一個手提袋放在他倆之間的地面上。

劉霞在林振明旁邊坐下,問:“你怎么來這兒了?出差?”

林振明點點頭:“你呢?”

“我有個親戚在這兒,住了幾天。”

她看了看旁邊的男人,問:“一起的?”

“一起的。”中年男人點點頭,算是打個招呼。

劉霞看著林振明:“咱們有十年沒見了吧?”

“有了。”

“真沒想到能在這兒碰見你。”

“是啊,世界真小。”

劉霞和林振明是一個村長大的,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同學。劉霞的爸爸是村支書,家境

比較富裕。而林振明家窮,守寡多年的老娘含辛茹苦把林振明拉扯大,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上學時林振明成績好,劉霞成績差,林振明總幫她,情愫在兩人心中滋生。初中畢業后,林振明

考上了縣一中,劉霞沒考上。第二年,劉霞家里給她訂了門親,是副鄉長的兒子。劉霞死活不

同意,她爸連打帶罵,硬逼著她上了接親的汽車。車隊開走的那一刻,林振明躲在家里哭出了

聲。

高三那年,林振明母親得病死了,林振明退學了。那年冬天他報名參軍。去鄉里報到那天,

他特意拐了個彎兒,從劉霞家門前經過。院子里靜悄悄的,走出老遠,林振明一回頭,看見有個

人影在門口一閃……

劉霞說:“十年了,你沒變。”

林振明笑了一下:“怎么可能?!十年時間,變化很大。”

兩人太長時間沒見,好多話一時不知從何說起。過了一會兒,劉霞問:“你孩子多大了?”

“我還沒結婚。”“沒結婚?”劉霞有些吃驚。

“嗯,談過幾個,沒合適的,就拖下來了。”

劉霞停頓一下,不知道該說什么。林振明問她:“你怎么樣?過得好嗎?”

沒想到這句話卻讓劉霞的眼眶有些濕潤,她搖搖頭:“不好,他愛喝酒,喝完就打我、打

孩子……”

這回換成林振明不知如何回答了。

過了一會兒,劉霞又問:“參軍以后,你怎么再也沒回村里呢?村里人都惦記你呢,都說

你去大城市當干部了。”

林振明呼了一口氣:“娘沒了,回去看誰啊!”

劉霞低下頭:“是,沒值得你看的人了……有時候,我真恨我爹和我哥。都怨他們,毀了

我一輩子。”

林振明抬起頭,什么也沒說。劉霞說:“要不咱們出去走走吧。”

"不行!''林振明脫口而出。

“為什么?”劉霞有些驚異地看著他。

林振明咳嗽了幾聲。“因為……”他指了指旁邊的男人,“我們倆得在一起。“沒等劉霞說話,

保潔大媽拎著省帚走過來,掏椅子底下一個煙頭,不小心帶倒了地上的手提袋,里面的物品散

落出來,其中一個鋰亮的手銬格外扎眼。

劉霞驚訝地看著林振明和男人把東西撿進手提袋重新放好,低聲問:“你……是干什么的?

怎么有這東西?”

沒等林振明說話,中年男人轉過頭來問道:“林警官,幾點了?”

林振明愣了一下,隨即抬頭看看墻上的掛鐘說:“三點四十。”

中年男人,,嗯,,了一聲,轉過頭去。

“林警官?!”劉霞吃驚地看著林振明,“你是警察?!曜,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復雜地笑了

笑。劉霞興奮地說:“回去我告訴村里人,他們肯定替你娘高興。”說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壓

低聲音問:“你是在執行任務吧?”林振明猶豫了一下說:“是。”

劉霞恍然大悟,指了指旁邊的男人,悄悄地問:“他……是罪犯?”

“嗯。”

“他干什么了?”

“騙了別人8萬塊錢。”

劉霞“哦”了一聲。

林振明說:“人難免有犯糊涂的時候。”

劉霞突然有些緊張,低聲說:“你怎么不銬上他?萬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會

的,放心吧,他已經悔悟了。”

中年男人沒有看他倆,也不知道聽到談話了沒有。

劉霞有些傷感,幽幽地說:“我就知道你會有出息,是干大事的人。”她嘆了口氣,又說道:

“也不能全怪我爹和我哥,是我自己太軟弱。”

一個車站值班員從他們身邊走過,走到檢票口旁的小黑板前,拿起一截粉筆,咔咔寫下幾

個字,然后扯著嗓子喊了一聲:“1227次開始檢票啦!”候車室里一陣騷動,很多人站起來,把

行李背在身上或扛在肩上,向檢票口走去。劉霞掏出手機,對林振明說:“留個號碼吧,好聯

系。”林振明猶豫了一下說:“真不巧,我的手機剛丟了。”劉霞有些失望地縮回手,隨即從兜里

掏出一支筆,從旁邊座位的舊報紙上撕下一條空白邊,在上面飛快地寫下一串數字,遞給林振

明說:’這是我的手機號,記得給我打電話。”林振明接過紙條說:“好的。”劉霞站起身,背上小

包,拉著行李箱,說:“再見。'’又看了一眼旁邊的男人,對林振明說:“注意安全。”林振明點

點頭:“好,一路順風!’’

看著劉霞的身影消失在檢票口通道里,林振明低下頭,把手里的紙條慢慢地揉成一團,然

后抬起頭,對旁邊的中年男人說:“謝謝你,陳警官。”

7.(3分)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簡陋嘈雜的車站候車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場景,使兩個人的偶遇耐人尋味。

B.小說中人物對話簡短樸實,不時伴隨著沉默,符合人物的心理與情感,真實感人。

C.小說并未具體交代林振明十年間的生活經歷,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D.小說運用語言、神態、外貌等描寫,塑造了林振明、劉霞兩位命運多舛的人物形象。

8.(6分)有人說陳警官是這篇小說的靈魂人物,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9.(6分)小說的結尾既在讀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請結合文章對此簡要分析。

【答案】7.D8.①陳警官將手銬放在手提袋中,而不是戴在林振明手上,可以看出他對林

振明的信任,這對林振明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真誠悔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陳警官在小說的情節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不拆穿事情的真相,主動而自然地配合

林振明,既尊重并感化了林振明,又保護了一位純真的女性對美好人生的想象與希望,體現了

人性之美,使文章的主題更深刻。9.①真正的罪犯是林振明,旁邊的“罪犯”是真正的警官,

這出乎讀者的意料。

②“人難免會犯糊涂”,林振明交代了自己成為罪犯的主觀原因,合乎情理。

③前文的故事情節有大量的伏筆、鋪墊,如林振明拒絕和劉霞出去走走;當劉霞稱贊他是警

察時,林振明表情復雜;稱自己“丟失手機”,這些都暗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警官,這使故事的結

尾合乎邏輯、合情合理。

【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D“小說運用語言、神態、外貌等描寫“錯誤,無外貌描寫。

故選Do

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林振明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旁邊是一個面無表情的中年男人,一個手提袋放在他倆之間的地

面上。陳警官將手銬放在手提袋中,而不是戴在林振明手上,可以看出他對林振明的信任;劉

霞突然有些緊張,低聲說:“你怎么不銬上他?萬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會的,

放心吧,他已經悔悟了。”由此可見林振明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并能真誠悔過,陳警官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沒等林振明說話,中年男人轉過頭來問道:“林警官,幾點了?''林振明愣了一下,隨即抬頭看

看墻上的掛鐘說:“三點四十。”中年男人“嗯”了一聲,轉過頭去。陳警官不拆穿事情的真相,

主動而自然地配合林振明,既尊重并感化了林振明,在小說的情節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林警官?!“劉霞吃驚地看著林振明,“你是警察?!曜,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復雜地笑了

笑。劉霞興奮地說:“回去我告訴村里人,他們肯定替你娘高興。”陳警官不拆穿事情的真相,

保護了一位純真的女性對美好人生的想象與希望,體現了人性之美,使文章的主題更深刻。

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林振明低下頭,把手里的紙條慢慢地揉成一團,然后抬起頭,對旁邊的中年男人說:“謝謝你,

陳警官。“原來真正的罪犯是林振明,旁邊的“罪犯”是真正的警官,這出乎讀者的意料。

林振明說:“人難免有犯糊涂的時候。”林振明交代了自己成為罪犯的主觀原因是“人難免會犯

糊涂”,可見林振明已經自我悔過,合乎情理。

劉霞說:“要不咱們出去走走吧。卬不行!”林振明脫口而出。“為什么?”劉霞有些驚異地看著他。

林振明咳嗽了幾聲。“因為……”他指了指旁邊的男人,“我們倆得在一起。”“林振明表情復雜

地笑了笑。“劉霞掏出手機,對林振明說:“留個號碼吧,好聯系。”林振明猶豫了一下說:“真

不巧,我的手機剛丟了。''林振明拒絕和劉霞出去走走,當劉霞稱贊他是警察時,林振明表情

復雜,稱自己“丟失手機”,前文的這些故事情節的伏筆、鋪墊,都暗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警官,

這使故事的結尾合乎邏輯、合情合理。

二、古詩文閱讀(共34分)

(本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

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

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幄

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鯽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

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9市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張良日:“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

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日:“長于

臣。慟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

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

謂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巧市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

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

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

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

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ub)目項王,舉所佩玉

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

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

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悌。”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10.(3分)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旦日饗士卒饗:犒勞B.素善留侯張良善:交好

C.沛公軍霸上軍:軍隊D.不如因善遇之遇:對待

11.(3分)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留侯”中的“侯”是爵位名。我國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鯽生”古代用以罵人的話,意謂短小愚陋的小人亦可做謙辭,稱自己。

C.古代宴會的四面座位,以東向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為北向,西向為待者座,《鴻門宴》

的“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從

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體現項羽的自高自大。

D.《史記》由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后來

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12.(3分)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鴻門宴,設于項羽軍中帳內,劉邦為賓,從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謀士范增在項羽心中

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項伯,君臣隔閡,事不可謀已初露端倪。

B.范增頭腦清醒:通過劉邦前后做事的變化,他判斷出劉邦志向高遠,何況劉邦手握十萬

軍隊,實力不容小覷,因此勸項羽趕緊攻打劉邦。

C.張良善于周旋:項伯讓他逃走時,他說替韓王送沛公,不能離去;當劉邦問怎么和項伯

有交情時,詳細解釋消除劉邦的疑慮。

D.劉邦善于收買人心:當他得知項伯前來告密時,先是親自迎接,與之兄弟相稱;后又與之

約為兒女親家,讓項伯死心踏地地為他辦事。

13.(10分)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2)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答案】10,C11.D12.D13.①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我

救了他(或“我使他活了下來”);現在有了緊急的情況,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

②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來等待將軍(的到來)。派遣官兵去把守

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出和意外變故。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C.“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軍。句意:劉邦在霸上駐軍。

柵Co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錯誤,《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故選Do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先是親自迎接”錯誤,根據原文“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可知,劉邦是叫張良替他把項伯

請進來,而不是“親自迎接

故選Do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游”,交游、交往;“活”,活用作使動,使……活下來;“故”,因此;“幸”,幸虧。

(2)“籍”,名詞活用作動詞,登記戶口;“所以”,……的原因;“出入”,進入;“非常”,意外的

變故(情況)。

參考譯文: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

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

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是韓王派給沛公的人,現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

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張良就進去,(把情況)詳細告訴劉邦。劉邦大吃一原,說:

“對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力隹替大王作出這個計策的?''(劉邦)回答說:“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

說:‘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國所有的地盤都可以由你稱王了。‘所以(我)聽信了

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能夠抵擋住項王的軍隊嗎?'‘劉邦沉默(一會兒)說:“

本來不如人家,將怎么辦呢?”

張良說:“請讓我親自去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

的?''張良說:“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現在有了緊急的

情況,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劉邦說:“他你年齡,誰大誰小?”張良說:“他比我大。”劉邦說:

“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隨即進來見

劉邦。劉邦就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并)約定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

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所以派遣

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日

日夜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對項王)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

的。”項伯答應了,跟劉邦說:“明天你不能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謝罪。”劉邦說:“好。”于是

項伯又連夜離開,回到(項羽)軍營里,詳細地把劉邦的話報告項王。就趁機說:“劉邦不先攻破

關中,您怎么敢進來呢?現在人家有大功(你)卻要打人家,這是不仁義的。

不如就趁機友好地款待他。”項王答應了。

劉邦第二天帶領一百多人馬來見項羽,到達鴻門,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

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然而自己沒有料想到能夠先入關攻破秦國,能夠在這里再

看到將軍您。現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項羽說:“這是你左司馬曹無傷說

的。不是這樣的話,我怎么會這樣呢?“項羽當天就留劉邦同他一起飲酒。項羽、項伯而向東坐;

亞父面向南坐一亞父這個人,就是范增;劉邦面向北坐;張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給

項羽,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羽示意多次,項羽默默地沒有反應。范增站起來,出去召來

項莊,對項莊說:“君王為人不狠心。你進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把劉邦

擊倒在座位上,殺掉他。不然的話,你們都將被他所俘虜!”項莊就進去祝酒。祝酒完了,說:“

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么可以娛樂,請讓我用舞劍助興吧。”項羽說:“好。”項莊就

拔出劍舞起來。項伯也拔出劍舞起來,常常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用

身體掩護劉邦,項莊得不到(機會)刺殺(劉邦)。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臨江仙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毅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辟的游息之所,筑

雪堂五間。②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竟逐鉆營。③轂紋:水面上的

水波細紋。

14.(3分)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句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寄情

于縱飲的心境。

B.“歸來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時間之晚,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作者當

時酒醉的情態。

C.上闋后三句寫家童已鼻息如雷導致作者無法進門,只好轉而諦聽江濤洶涌的聲音,更烘托

出作者內心的無奈。

D.下闋前兩句寫出詞人的嘆息:遺憾自己總是身不由己,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總免不

了勞苦奔波。

15.(6分)清代王夫之有云“景情名為二,而實不可離也”,請結合下闋“夜闌風靜轂紋平”一句

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案】14.C15.下闋中“夜闌風靜轂紋平”一句,既是寫夜深風停、水面平靜之景,也是

詞人所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的一種體現,是詞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得到解脫的愿

望的一種表達。

【解析】14.本題綜合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內心的無奈”理解有誤,家童已鼻息如雷導致作者無法進門,只好轉而諦聽江濤洶涌的聲音,

此處恰恰表現的是詞人進退悠然的豁達情懷。

故選Co

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題,需要考生找出寫景句,然后分析景中寓含的情感。

下片中,“夜闌風靜轂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

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著

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

之后,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

人生觀中,由于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馀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

心聲。

16.(本題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點)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對于宗廟祭

祀之事,他說“_________,

(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子路:

(3)《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

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浴乎沂風乎舞雪詠而歸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有:甫、焉、沂、零、詠。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本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古代漢語(特指書面語)最大的特點就是①,用它寫作詩歌和散文,可以達到回味無窮

的境界。同樣是寫風雪夜歸,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個音節,弗羅斯特的《

雪夜林邊小駐》卻用了一百零八個音節。雖然它們都達到了卓越的藝術境界,但是誰更精致更上

口,②-音韻和諧、音節齊整的唐詩宋詞作為世界上最精致的詩品享有“古漢語之花'’的美譽,

跟古代漢語的這個特點③。但是古代漢語也有明顯的短板,它不太適合嚴密的邏輯論證,在

科學原理的表述方面,也有些④。例如“圓,一中同長也方,柱隅四IS也”,剛剛啟蒙的

孩子很難理解“中”指圓心,“長”指半徑的長度;也很難理解“柱隅”就是直角,“四IF就是相匝的

意思。民間當然不會用這樣的交際工具,它不僅會抑制理論科學的發展,也會叫三百六十行的師

傅們無法授徒,他們得用各自時期的白話一要知道,中國古代理論科學無法與古希臘羅馬相比,

但在各種工藝上,卻長期領先。這仿

佛是一種悖論,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白兩種語言環境作用的結果。

17.(3分)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8.(4分)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

不得改變原意。

19.(3分)下列句子中的“仿佛”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仿佛”,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印畫上,本來已經難于知道原畫,只能仿佛的了。

B.他停住腳回過頭來,看見一個和他年歲仿佛的男子,正從一輛嶄新的雪佛蘭車里走出來。

C.賦文只敘述文姬在匈奴時情況的一些仿佛而止,沒有敘述到她歸漢途中或歸漢后的經歷。

D.他的想法仿佛有道理,但在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答案】17.①言簡意賅(要言不煩)

②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③密不可分

④捉襟見肘(力不從心)18.唐詩宋詞享有“古漢語之花”的美譽,音韻和諧,音節齊整,是

世界上最精致的詩品。(或:唐詩宋詞音韻和諧,音節齊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詩品,享有“古

漢語之花”的美譽。)19.D

【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處,根據后文“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個音節,弗羅斯特的《雪夜林

邊小駐》卻用了一百零八個音節”“誰更精致更上口“,可知,①處意在強調古代漢語具有簡明

扼要的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