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卷2-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解析版)_第1頁
重組卷2-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解析版)_第2頁
重組卷2-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解析版)_第3頁
重組卷2-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解析版)_第4頁
重組卷2-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02

全國卷專用

注意事項:

i.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時,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及草稿紙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0-16Na-23Mg-24Al-27Si-28S-32Fe-56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7.(2022.廣東.高考真題)陳述I和H均正確但不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陳述I陳述n

A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Si°2可制作光導纖維

B利用海水制取澳和鎂單質BL可被氧化,Mg"可被還原

C石油裂解氣能使浪的CCL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飽和燃

DFeJ水解可生成Fe(0H%膠體FeCL,可用作凈水劑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焦炭具有還原性,工業上常利用焦炭與石英砂(SiO2)在高溫條件下制備粗硅,這與SiO2是

否做光導纖維無因果關系,故A符合題意;

B.海水中存在漠離子,可向其中通入氯氣等氧化劑將其氧化為澳單質,再經過萃取蒸儲物理操作分離提純

漠單質,另外,通過富集海水中的鎂離子,經過沉淀、溶解等操作得到無水氯化鎂,隨后電解熔融氯化鎂

可制備得到鎂單質,陳述I和陳述n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B不符合題意;

C.石油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進行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飽和燒,從而使漠的CC14溶液褪色,陳述I和陳述

II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C不符合題意;

D.FeCb溶液中鐵離子可發生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氫氧化鐵膠體,從而可用作凈水劑,陳述I和陳述

II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A。

8.(2022?湖南?高考真題)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下:

■CH3'

催化劑、人

H-or°H+mH2Q

.o]?

乳酸聚乳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n-l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

C.Imol乳酸與足量的Na反應生成ImolH?

D.兩分子乳酸反應能夠生成含六元環的分子

【答案】B

【詳解】A.根據氧原子數H守恒可得:3n=2n+l+m,則01=11-1,A正確;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三種官能團,分別是羥基、竣基、酯基,B錯誤;

C.1個乳酸分子中含有1個羥基和1個竣基,則Imol乳酸和足量的Na反應生成ImolH2,C正確;

D.1個乳酸分子中含有1個羥基和1個較基,則兩分子乳酸可以縮合產生含六元環的分子

D正確;

故選B,

9.(2022?河北?高考真題)M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9gNa2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電子個數為

B.1.2gMg在空氣中燃燒生成MgO和Mg3N2,轉移電子個數為0.1M

C.2.7gAI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H?的個數為O.INA

D.6.0gSi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SiO:的個數為0.1刈

【答案】B

【詳解】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則3.9g過氧化鈉與足量水反應,轉移電子個數為

39g

麗荷xlxMmol-=0.05M,故A錯誤;

B.鎂在空氣中燃燒無論生成氧化鎂,還是氮化鎂,鎂均轉化為鎂離子,則1.2gMg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

12g

鎂和氮化鎂時,轉移電子個數為XZxMmoHR.lM,故B正確;

2“4g/Jmol[

C.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則2.7g鋁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氣的個數為

27g3

-x-xNmoV1=0.15NA,故C錯誤;

27g/mol2A

D.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硅酸鈉在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則由原子個數守恒可知,

6.0g二氧化硅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硅酸根離子的個數小于就扁xNAmol」=0.1M,故D錯

誤;

故選B。

10.(2022?北京?高考真題)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略)進行實驗,b中現象不熊證明a中產物生成的是

a中反應b中檢測試劑及現象

A濃HN03分解生成N°2淀粉-KI溶液變藍

BCu與濃H2so性成SO?品紅溶液褪色

C濃NaOH與NH4cl溶液生成NH,酚酰溶液變紅

DC&CHBrCH,與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濱水褪色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濃硝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硝酸也能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遇淀粉溶液變藍色的碘,則淀粉

碘化鉀溶液變藍色不能說明濃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故A符合題意;

B.銅與濃硫酸共熱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品紅溶液褪色能說明銅與濃硝

酸共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故B不符合題意;

C.濃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鏤溶液共熱反應生成能使酚酰;溶液變紅的氨氣,則酚獻溶液變紅能說明濃氫氧化

鈉溶液與氯化鍍溶液共熱反應生成氨氣,故C不符合題意;

D.乙醇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乙醇不能與濱水反應,則2—濱丙烷與氫氧化鈉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

生成能使溪水褪色的丙烯氣體,則淡水褪色能說明2—澳丙烷與氫氧化鈉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丙

烯,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2022?湖南?高考真題)為探究FeJ的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FeCl3和Na^SO,溶液濃度均為0.1molL')?

實驗操作與現象

①在5mL水中滴加2滴FeCL溶液,呈棕黃色;煮沸,溶液變紅褐色。

在5mLFeCl:溶液中滴加?滴Na2s0,溶液,變紅褐色;

再滴加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在5mLNa2sGJ?溶液中滴加?滴FeC§溶液,變紅褐色;

③將上述混合液分成兩份,一份滴加K31Fe(CN)6]溶液,無藍色沉淀生成;

另一份煮沸,產生紅褐色沉淀。

依據上述實驗現象,結論不合理的是A.實驗①說明加熱促進Fd+水解反應

B.實驗②說明Fe“既發生了水解反應,又發生了還原反應

C.實驗③說明Fe"發生了水解反應,但沒有發生還原反應

D.整個實驗說明SO;對Fe"的水解反應無影響,但對還原反應有影響

【答案】D

【分析】鐵離子水解顯酸性,亞硫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同時鐵離子

具有氧化性,亞硫酸根離子具有還原性,兩者還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同一反應體系中,鐵離子的水解

反應與還原反應共存并相互競爭,結合實驗分析如下:實驗①為對照實驗,說明鐵離子在水溶液中顯棕黃

+

色,存在水解反應Fe3++3H2O.■Fe(OH)3+3H,煮沸,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得到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

體;實驗②說明少量亞硫酸根離子加入鐵離子后,兩者發生水解反應得到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根據鐵

氟化鉀檢測結果可知,同時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鐵離子被還原為亞鐵離子,而出現特征藍色沉淀;實驗

③通過反滴操作,根據現象描述可知,溶液仍存在鐵離子的水解反應,但由于鐵離子少量,沒檢測出亞鐵

離子的存在,說明鐵離子的水解反應速率快,鐵離子的還原反應未來得及發生。

【詳解】A.鐵離子的水解反應為吸熱反應,加熱煮沸可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較

多的氫氧化鐵,從而使溶液顯紅褐色,故A正確;

B.在5mLFeCb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的Na2sCh溶液,根據現象和分析可知,Fe?+既發生了水解反應,生

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又被亞硫酸根離子還原,得到亞鐵離子,加入鐵氟化鉀溶液后,出現特征藍色沉淀,

故B正確;

C.實驗③中在5mL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少量FeCb溶液,根據現象和分析可知,仍發生鐵離子

的水解反應,但未來得及發生鐵離子的還原反應,即水解反應比氧化還原反應速率快,故C正確;

D.結合三組實驗,說明鐵離子與亞硫酸根離子混合時,鐵離子的水解反應占主導作用,比氧化還原反應的

速率快,因證據不足,不能說明亞硫酸離子對鐵離子的水解作用無影響,事實上,亞硫酸根離子水解顯堿

性,可促進鐵離子的水解反應,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2.(2022?遼寧?統考高考真題)如圖,c管為上端封口的量氣管,為測定乙酸溶液濃度,量取10.00mL待測

樣品加入b容器中,接通電源,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電原

t

A.左側電極反應:2H2O-4e=O,T+4H

B.實驗結束時,b中溶液紅色恰好褪去

C.若c中收集氣體11.20mL,則樣品中乙酸濃度為O.lmol.L」

D.把鹽橋換為U形銅導線,不影響測定結果

【答案】A

【分析】本裝置為電解池,左側陽極析出氧氣,右側陰極析出氫氣,據此分析解題。

+

【詳解】A.左側陽極析出氧氣,左側電極反應:2H,O-4e=O2?+4H,A正確;

B.右側電極反應2cH3co0H+2e=H2T+2CH3co0-,反應結束時溶液中存在CH3coe)-,水解后溶液顯堿性,

故溶液為紅色,B錯誤;

C.若c中收集氣體11.20mL,若在標況下,c中收集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5xlO-3moL轉移電子量為

0.5x10-3molx4=2xl0-3mol,故產生氫氣:IxlOAnoL則樣品中乙酸濃度為:2xl0'3mol-?10^10-3=0.2molE',

并且題中未給定氣體狀態不能準確計算,C錯誤;

D.鹽橋換為U形銅導線則不能起到傳遞離子使溶液呈電中性的效果,影響反應進行,D錯誤;

答案選A。

13.(2021?遼寧?統考高考真題)用O.lOOOmolC鹽酸滴定20.00mLNa2A溶液,溶液中H?A、HA、A”的

分布分數S隨pH變化曲線及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如A?一分布分數:

叱)

c(H,A)+c(HA)+c(A2')

A.也A的Ka1為KT?

l

C.第一次突變,可選酚獻作指示劑D.c(Na2A)=0.2000mol-E

【答案】C

【分析】用0.lOOOmol-U鹽酸滴定20.00mLNa,A溶液,pH較大時A2'的分布分數5最大,隨著pH的減小,

A,一的分布分數5逐漸減小,HA一的分布分數5逐漸增大,恰好生成NaHA之后,HA一的分布分數5逐漸減

小,H2A的分布分數5逐漸增大,表示H2A、HA、A%的分布分數S的曲線如圖所示,

【詳解】A.H2A的根據上圖交點1計算可知K,產10-6.38,A錯誤;

C(H2A)

B.根據圖象可知c點中C(HA)>C(H2A)>C(A2),B錯誤;

C.根據圖象可知第一次滴定突躍溶液呈堿性,所以可以選擇酚配做指示劑,C正確;

D.根據圖象e點可知,當加入鹽酸40mL時,全部生成H0,根據m2A+2HC1=2NaCl+H?A計算可知

l

c(Na2A)=0.1000mol-L,D錯誤;

答案為:Co

(-)必考題:共43分。

26.(14分)(2022?全國?統考高考真題)廢舊鉛蓄電池的鉛膏中主要含有PbSO八PbO?、PbO和Pb。還有

少量Ba、Fe、Al的鹽或氧化物等。為了保護環境、充分利用鉛資源,通過下圖流程實現鉛的回收。

Na2cO3HAC^H2O2NaOH

濾液濾渣濾液

一些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如下表:

難溶電解質PbSO4PbCO3BaSO4BaCO3

2.5x10-87.4x107l.lxlO-102.6x10-9

一定條件下,一些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如下表:

金屬氫氧化物Fe(OH)3Fe(OH)2A1(OH)3Pb(OH)2

開始沉淀的pH2.36.83.57.2

完全沉淀的pH3.28.34.69.1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脫硫''中PbSO,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釋選擇Na2c的原因

⑵在“脫硫”中,加入Na2cO,不能使鉛膏中BaSO,完全轉化,原因是

⑶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還要加入凡。?。

(i)能被HQ2氧化的離子是;

(近)凡。2促進了金屬Pb在醋酸中轉化為Pb(Ac%,其化學方程式為

(iii)H2O2也能使PbO?轉化為Pb(A%,H2O2的作用是。

(4)“酸浸”后溶液的pH約為4.9,濾渣的主要成分是o

(5)“沉鉛”的濾液中,金屬離子有0

【答案】⑴PbSO4(s)+CO;(aq)=PbCCh(s)+SO:(aq)反應PbSCU(s)+CC);(aq)=PbCC)3(s)+SO:(aq)的平

c(SOt)

衡常數K==3.4x105>105,PbSCU可以比較徹底的轉化為PbCO

c(C0p3

c(S0:)

(2)反應BaSO4(s)+CO;(aq)=BaCCh(s)+SO:(aq)的平衡常數K==0.04?105,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有

c(COt)

2+

(3)FePb+H2O2+2HAc=Pb(Ac)2+2H2O作還原劑

(4)Fe(OH)3、Al(0H)3

(5)Ba2+>Na+

【分析】鉛膏中主要含有PbSCU、PbO2,PbO和Pb,還有少量Ba、Fe、Al的鹽或氧化物等,向鉛膏中加

入碳酸鈉溶液進行脫硫,硫酸鉛轉化為碳酸鉛,過濾,向所得固體中加入醋酸、過氧化氫進行酸浸,過氧

化氫可將溶液中的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酸浸后溶液的pH約為4.9,依據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可

知,濾渣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鋁、氫氧化鐵,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沉鉛,得到氫氧化鉛

沉淀,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主要為鈉離子和鋼離子,氫氧化鉛再進行處理得到PbO。

【詳解】(1)“脫硫”中,碳酸鈉溶液與硫酸鉛反應生成碳酸鉛和硫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PbSCU⑸+C0

4

;(叫尸PbCCh(s)+SO:(aq),由一些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的數據可知,KsP(PbCO3)=7.4x101,

c(soy)c(Pb").c(SO:)

Ks(PbSO)=2.5x103反應PbSO4(s)+CO;(aq)=PbCCh(s)+SO:(aq)的平衡常數K=

P4c(CO^)c(Pb2+)-c(CO;')

K(PbSOJoSxin-s

二"msc、二13.4X1伊>105,說明可以轉化的比較徹底,且轉化后生成的碳酸鉛可由酸浸進入溶

Ksp(PbCO3)7.4x10"

液中,減少鉛的損失。

(2)反應BaSO4(s)+CO;(aq)=BaCO3(s)+SO:(aq)的平衡常數K=喘,=甯:售;黑=署=

c(C03;c(Ba)-c(CO3)Ksp(BaCU3)

叫力.04?1()5,說明該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有限,因此加入碳酸鈉不能使鉛膏中的BaSCU完全轉化。

2.6x10-9

(3)(i)過氧化氫有氧化性,亞鐵離子有還原性,會被過氧化氫氧化為鐵離子。

(ii)過氧化氫促進金屬Pb在醋酸溶液中轉化為Pb(Ac”,過氧化氫與Pb、HAc發生氧還原反應生成Pb(Ac)2

和H2O,依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b+H2O2+2HAc=Pb(AC)2+2H2O?

(iii)過氧化氫也能使PbO2轉化為Pb(Ac”,鉛元素化合價由+4價降低到了+2價,PbCh是氧化劑,則過氧

化氫是還原劑。

(4)酸浸后溶液的pH約為4.9,依據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可知,濾渣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鋁、氫氧化

鐵。

(5)依據分析可知,加入碳酸鈉不能使鉛膏中的BaSCU完全轉化,鐵離子、鋁離子轉化為了氫氧化鐵、氫

氧化鋁沉淀,鉛轉化為了氫氧化鉛、最終變為了氧化鉛,因此沉鉛的濾液中,金屬離子有Ba2+和加入碳酸

鈉、氫氧化鈉時引入的Na+。

27.(14分)(2021?遼寧?統考高考真題)Fe/FeQ』磁性材料在很多領域具有應用前景,其制備過程如下(各步

均在N?氛圍中進行):

①稱取9.95gFeC12-4HQ(Mr=199),配成50mL溶液,轉移至恒壓滴液漏斗中。

②向三頸燒瓶中加入1OOmLl4mol-L'KOH溶液。

③持續磁力攪拌,將FeCU溶液以2mL.min」的速度全部滴入三頸燒瓶中,100℃下回流3h。

④冷卻后過濾,依次用熱水和乙醇洗滌所得黑色沉淀,在40℃干燥。

⑤管式爐內焙燒2h,得產品3.24g。

部分裝置如圖:

私制微力授片&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使用恒壓滴液漏斗的原因是.

(2)實驗室制取N?有多種方法,請根據元素化合物知識和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理論,結合下列供選試劑和裝置,

選出一種可行的方法,化學方程式為,對應的裝置為(填標號)。

可供選擇的試劑:CuO(s)、NH3(g)NCl2(g),O?(g)、飽和NaNO?(叫)、飽和NH4cl(aq)

可供選擇的發生裝置(凈化裝置略去):

(3)三頸燒瓶中反應生成了Fe和Fe.Q4,離子方程式為

(4)為保證產品性能,需使其粒徑適中、結晶度良好,可采取的措施有.

A.采用適宜的滴液速度B.用鹽酸代替KOH溶液,抑制Fe?+水解

C.在空氣氛圍中制備D.選擇適宜的焙燒溫度

(5)步驟④中判斷沉淀是否已經用水洗滌干凈,應選擇的試劑為;使用乙醇洗滌的目的是0

(6)該實驗所得磁性材料的產率為(保留3位有效數字)。

【答案】(1)(球形)冷凝管平衡氣壓,便于液體順利流下

(2)2NH3+3CuO:3Cu+N2+3H2O(或NHqCl+NaNo/NaCl+ZHzO+NzT)A(或B)

2t

(3)4Fe+8OH=FeJ+Fe,O4J+4H2O

(4)AD

(5)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除去晶體表面水分,便于快速干燥

(6)90.0%

【詳解】(1)根據儀器的構造與用途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球形)冷凝管;恒壓滴液漏斗在使用過程中

可保持氣壓平衡,使液體順利流下。

(2)實驗室中制備少量氮氣的基本原理是用適當的氧化劑將氨或鐵鹽氧化,常見的可以是將氨氣通入灼熱

的氧化銅中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2NH3+3CUO23CU+N2+3HQ;可選擇氣體通入硬質玻璃管與固體在

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即選擇A裝置。還可利用飽和NaNC)2(aq)和飽和NH4cl(aq)在加熱下發生氧化還原

反應制備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C1+NaNO,=NaCl+2H,O+N,T>可選擇液體與液體加熱制備

氣體型,所以選擇B裝置。綜上考慮,答案為:ZNU+SCuOnCu+Na+SHq(或

NH,C1+NaNO,=NaCl+2H,O+N,T);A(或B);

(3)三頸燒瓶中FeC)溶液與lOOmLl4moiI」KOH溶液發生反應生成了Fe和FeQ」,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

規律可知,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8OH=FeJ+Fe3<34J+4H2O;

(4)結晶度受反應速率與溫度的影響,所以為保證產品性能,需使其粒徑適中、結晶度良好,可采取的措

施有采用適宜的滴液速度、選擇適宜的焙燒溫度,AD項符合題意,若用鹽酸代替KOH溶液,生成的晶體

為Fe和FeQ,,均會溶解在鹽酸中,因此得不到該晶粒,故B不選;若在空氣氛圍中制備,則亞鐵離子容

易被空氣氧化,故D不選,綜上所述,答案為:AD;

(5)因為反應后溶液中有氯離子,所以在步驟④中判斷沉淀是否已經用水洗滌干凈,需取最后一次洗滌液,

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已洗滌干凈;乙醇易溶于水,易揮發,

所以最后使用乙醇洗滌的目的是除去晶體表面水分,便于快速干燥。

995。

(6)9.95gFeCV4H2O(Mr=199)的物質的量為碉扁=0.05mol,根據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

4Fe+8OH=FeJ+Fe,O4;+4H,O,可知理論上所得的Fe和Fe3O4的物質的量各自為0.0125mol,所以得到

的黑色產品質量應為0.0125molx(56g/mol+232g/mol)=3.6g,實際得到的產品3.24g,所以其產率為

100%=90.0%,故答案為:90.0%o

3.6g

28.(15分)(2018?全國?高考真題)采用N2O5為硝化劑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硝化技術,在含能材料、醫藥等

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氣通過干燥的硝酸銀,得到N2O5。該反應的氧化產物是一種氣體,其分子

式為。

(2)F.Daniels等曾利用測壓法在剛性反應器中研究了25℃時N?C)5(g)分解反應:

4NOi(j)+OX?)

11

2N:O4(f)

其中NO2二聚為N2O4的反應可以迅速達到平衡。體系的總壓強P隨時間t的變化如下表所示(t=8時,N2O5(g)

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00

p/kP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C)5(g)=2N2O4(g)+O2(g)AH|=-4.4kJ-mol-1

1

2NO2(g)=N2O4(g)AH2^55.3kJ-mol-

則反應N2C)5(g)=2NO2(g)+JC)2(g)的AH=kJ-mol-1。

②研究表明,N2C)5(g)分解的反應速率。t=62min時,測得體系中p02=2.9kPa,

則此時的。必佐=kPa,v=kPa-min-1。

③若提高反應溫度至35℃,則NzOKg)完全分解后體系壓強ps(35℃)—63.1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因是。

④25℃時N2O4(g)=^2NO2(g)反應的平衡常數Kp=kPa(Kp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計算結果保

留1位小數)。

(3)對于反應2N2O5(g)T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應歷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應

第三步NO+NO3-2NO2快反應

其中可近似認為第二步反應不影響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填標號)。

A.v(第一步的逆反應)>v(第二步反應)

B.反應的中間產物只有N03

C.第二步中NCh與N03的碰撞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應活化能較高

【答案】0253.130.06.0x10-2大于溫度提高,體積不變,總壓強提高;NCh二聚為放熱

反應,溫度提高,平衡左移,體系物質的量增加,總壓強提高13.4AC

【詳解】分析:(1)根據還原劑失去電子轉化為氧化產物判斷;

(2)①根據蓋斯定律計算;

②根據壓強之比是物質的量之比計算;

③根據溫度對壓強和平衡狀態的影響分析;

④根據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時的壓強計算出二氧化氮、氧氣的壓強,然后再根據二氧化氮轉化的方程式計

算平衡時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壓強。

(3)根據三步反應的特點分析判斷。

詳解:(1)氯氣在反應中得到電子作氧化劑,硝酸銀中只有氧元素化合價會升高,所以氧化產物是氧氣,

分子式為02;

(2)①已知:

i>2NaO5(g)=2N2O4(g)+O2(g)△H]=-4.4kJ/mol

ii、2NO2(g)=N2O4(g)△H2=-55.3kJ/mol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i+2—ii即得到N2O5(g)=2NO2(g)+1/2O2(g)△Hi=+53.1kJ/mol;

②根據方程式可知氧氣與消耗五氧化二氮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又因為壓強之比是物質的量之比,所以消

耗五氧化二氮減少的壓強是2.9kPax2=5.8kPa,則此時五氧化二氮的壓強是35.8kPa-5.8kPa=30.0kPa,因

此此時反應速率v=2.Oxl()-3x30=6.Oxl(r2(kPa.min-i);

③由于溫度升高,容器容積不變,總壓強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為放熱反應,溫度提高,平衡左移,體系

物質的量增加,總壓強提高,所以若提高反應溫度至35℃,則N2O5(g)完全分解后體系壓強網(35℃)大于

63.1kPa。

④根據表中數據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時的壓強是63.1kPa,根據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時最初生成的二氧

化氮的壓強是35.8kPax2=71.6kPa,氧氣是35.8kPa+2=17.9kPa,總壓強應該是71.6kPa+17.9kPa=89.5kPa,

平衡后壓強減少了89.5kPa—63.1kPa=26.4kPa,所以根據方程式2NCh(g)=^N2O4(g)可知平衡時四氧化二

氮對應的壓強是26.4kPa,二氧化氮對應的壓強是71.6kPa-26.4kPax2=18.8kPa,則反應的平衡常數

1QQ2

K=-^-kPa^\3AkPa.

p26.4

(3)A、第一步反應快,所以第一步的逆反應速率大于第二步的逆反應速率,A正確;

B、根據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間產物還有NO,B錯誤;

C、根據第二步反應生成物中有NO2可知NO?與NO3的碰撞僅部分有效,C正確;

D、第三步反應快,所以第三步反應的活化能較低,D錯誤。答案選AC。

點睛:本題主要是考查化學反應原理,側重于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有關分析與計算,題目難度較大。

試題設計新穎,陌生感強,計算量較大,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壓強和平衡常數的計算是解答的難點,注意

從阿伏加德羅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壓強與氣體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注意結合反應的方程式和表中數據的靈

活應用。也可以直接把壓強看作是物質的量利用三段式計算。

(-)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在第35、36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

35.(15分)(2022?北京?高考真題)工業中可利用生產鈦白的副產物FeSO_,.7HQ和硫鐵礦(FeSj聯合制備

鐵精粉(Fe、O)和硫酸,實現能源及資源的有效利用。

(1)FeSC)4.7HQ結構示意圖如圖1。

②H?O中O和SO:中S均為sp'雜化,比較H?。中H—O—H鍵角和SO:中O—S—O鍵角的大小并解釋原

③FeSO4,HQ中H2O與Fe"、凡0與SO:的作用力類型分別是

(2)FeS?晶體的晶胞形狀為立方體,邊長為anm,結構如圖2。

①距離Fe“最近的陰離子有個。

②FeS2的摩爾質量為120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

該晶體的密度為g-cm\(inm=10-9m)

(3)FeSG>4.7H2。加熱脫水后生成FeSO」.HQ,再與FeS?在氧氣中摻燒可聯合制備鐵精粉和硫酸。

FeSO”.HQ分解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能量示意圖如圖3。利用FeS?作為FeSO」.H2O分解的燃料,從能源

及資源利用的角度說明該工藝的優點。

?sbg產里口必

叫OJ十tso再

【答案】(1)3d6孤電子對有較大斥力,使H-O-H鍵角小于O-S-O鍵角配位鍵、氫鍵

480

(3)FeS2燃燒放熱為FeSO4-HQ分解提供能量;反應產物是制備鐵精粉和硫酸的原料

【詳解】(1)①Fe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64s2,形成Fe2+時失去4s上的2個電子,于是Fe?+的價層電子排布

為3d6。

②H2O中O和SO:中S都是sp3雜化,H2O中O雜化形成的4個雜化軌道中2個被孤電子對占據,2個被

鍵合電子對占據,而SO;-中S雜化形成的4個雜化軌道均被鍵合電子對占據。孤電子對與鍵合電子對間的

斥力大于鍵合電子對與鍵合電子對間的斥力,使得H-O-H鍵角與O-S-O鍵角相比被壓縮減小。

③H20中0有孤電子對,Fe2+有空軌道,二者可以形成配位鍵。SO:中有電負性較大的0元素可以與H20

中H元素形成氫鍵。

答案為:3d6;孤電子對有較大斥力,使H-O-H鍵角小于O-S-O鍵角;配位鍵、氫鍵。

(2)①以位于面心Fe2+為例,與其距離最近的陰離子所處位置如圖所示(圓中):

4個陰離子位于楞上,2個位于體心位置上,共6個。

②依據分攤法可知晶胞中Fe2+離子個數為8xg+6xg=4,S7個數為lxl+12x;=4。一個晶胞中相當于含

有4個FeS2,因此一個晶胞的質量m=4x*g=^g。所以晶體密度

480

—S

3Inm

p=—=------~-----=.....------g/cm(=10"m)。

9-7

V(ax10-x100)ent,NAx(axlO)

480

答案為:6;(7\3

NAxfaxioI

(3)Fe邑燃燒為放熱反應,FrfO4H2O分解為吸熱反應,FeSZ燃燒放出的熱量恰好為FrfO4H2O分解提

供能量。另外,FeS2燃燒和FrfO4H2O分解的產物如Fe2O3,SCh、SO3可以作為制備鐵精粉或硫酸的原料。

答案為:FeS2燃燒放熱為尸eSO「HQ分解提供能量;反應產物是制備鐵精粉和硫酸的原料。

36.(15分)(2022?河北?高考真題)舍曲林(Sertraline)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用于治療抑郁

癥,其合成路線之一如下:

1)CH,NH2AIC1,,SOCb

GM2cbOC16H,3C13O

2)H"Pd/C

H

已知:

(i)手性碳原子是指連有四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

R1\1)NH,R'R1\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