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語文《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語文《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語文《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語文《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4課: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杜甫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杜甫的《石壕吏》,感受到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我們今天將學習杜甫的另一篇文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導入新課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2、體會詩人憂國憂民、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學習目標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因任工部校檢郎,而又被稱“杜工部”。與李白合稱“李杜”。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詩的風格“沉郁頓挫”

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作者簡介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四川。第二年,經親友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即成都杜甫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但是上元二年(761)的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中過了一個難挨的不眠之夜。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多難,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詩。創作背景

歌行,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但并無嚴格的區別。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行”是樂曲的意思。文體知識喪亂()

大庇()突兀()

俄頃()惡臥(

)廣廈

)重點字讀音sānɡbìwùqǐnɡèshà有節奏朗讀課文(一)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有節奏朗讀課文(二)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文章品析(一)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譯文:八月秋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飄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飄飛得低的轉著沉到池塘水中。多層茅草。掛著,掛住。沉到池塘水中。坳,低洼的地方。文章品析(二)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譯文: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然狠心心這樣當面做搶掠的事,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狠心。喝止不住。文章品析(三)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譯文: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的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布被子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里蹬破了。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我自從經歷背井離鄉、到處流亡的戰亂,一直憂患焦慮,睡眠很少,如今又在漫長的黑夜,到處浸得濕淋淋的屋中,如何挨到天亮呢!一會兒。被子。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戰亂,指安史之亂。文章品析(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怎么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大大地庇佑天下間貧寒的士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貧寒的士人。高聳的樣子。課文賞析(一)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怒”字將秋風擬人化,寫出秋風的猛烈無情。"卷”“三重”表現出風的猛烈,寫出了詩人受害之重。課文賞析(二)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飛”“渡”“灑”“桂育”“飄轉”“沉”等動詞,細致形象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也體現出詩人焦灼痛苦的心情。課文賞析(三)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云墨色”“漠漠”“昏黑”極力渲染大雨將至的景象,渲染了陰暗、凄苦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凄傷、愁苦的心情,為下文做鋪墊。課文賞析(四)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云墨色”“漠漠”“昏黑”極力渲染大雨將至的景象,渲染了陰暗、凄苦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凄傷、愁苦的心情,為下文做鋪墊。課文賞析(五)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無干處”寫室內漏雨之嚴重,突出了雨夜室內環境的艱苦。“雨腳如麻”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側面表現了詩人生活的凄苦。深入探究1、本詩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記敘了茅屋難以抵擋狂風大雨的襲擊,被風吹走,終日漏雨,詩人難以入睡的事。深入探究2、文中“歸來倚杖自嘆息”,作者在嘆息什么?

(1)嘆自己命苦,茅屋被風吹破。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

(2)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窮苦人;

(3)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深入探究3、第三詩節哪兩句屬于環境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作用:描寫了天氣情況,渲染出暗淡悲慘的氛圍,也烘托出詩人暗淡悲慘的心境。深入探究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和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當堂檢測

1、下列選項中,對詩歌意思理解有誤的—項是()A.詩中對惡劣天氣的描寫非常精彩,“怒號”二字寫出秋風威力之大“卷”“飛”“渡”也呼應風之猛烈。B.“欺”和“忍”寫出了詩人面對群童抱茅而去的憤懣和無奈之情。C.“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中的“鐵”字,既寫出天氣的寒冷難耐,又寫出被子的陳舊,表現詩人生活極其貧苦。D.“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寫出詩人因為屋破漏雨,長夜難熬,才睡不著覺的愁苦情緒。

D當堂檢測

2、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3)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