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_第1頁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_第2頁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_第3頁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_第4頁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毛

教學任務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開幕詞。思維發展與提升:深入理解內容,品味情感和語氣,準確把握文本內涵。審美鑒賞與創造:研讀本開幕詞的精妙之處,培養撰寫開幕詞的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的內心活動,感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自豪之情。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本文的學習,增強對國家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情懷。難點:體會通俗、準確,包含感情的語言。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

課題導入

在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偉人毛澤東自信豪邁、鏗鏘有力地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鼓舞人心的話語響徹寰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毛澤東的這篇開幕詞,感受偉人氣概。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作者介紹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來源:360百科】

1949年9月21-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致開幕詞,發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篇著名的講話。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各民主黨派、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林伯渠、譚平山、董必武等分別就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文件作了說明。◆

背景介紹

經過充分的民主討論,代表們一致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在同月30日,他在為這次會議起草的宣言中指出:“當我們舉行會議的時候,中國人民已經戰勝了自己的敵人,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現在是站立起來了,我們民族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成為人們表達歷經艱難困苦的民族獲得新生的無比自豪、自信、自強的話語。◆

背景介紹

“中國人民”是主語,“站起來了”是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中國人民經過百余年不屈不撓的斗爭,終于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愿望,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中華民族從此可以揚眉吐氣地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題目解讀

開幕詞是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在會議開幕時所作的講話,旨在闡明會議的指導思想、宗旨、重要意義,向與會者提出開好會議的中心任務和要求。特點:一是簡明性,開幕詞要簡潔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長篇累牘,言不及義,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賀和希望;二是口語化。它的語言應該通俗、明快、上口。

種類:按內容可以分為側重性開幕詞和一般性開幕詞兩種。側重性開幕詞往往對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或會議的中心議題等,作重點闡述,其他問題一帶而過。一般性開幕詞則只對會議的目的、議程、基本精神、來賓等作簡要概述。◆

關于“開幕詞”寫作方法:通常由標題、稱謂及正文三部分組成

1、標題通常有三種寫法:一是用會議名稱作標題;一是前邊再加上領導人姓名;一是用提示內容中心或主旨的標題,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標題。

2、稱謂一般寫在標題下行頂格,稱呼通常用“同志們”、“朋友們”、“各位代表”等。

3、正文一般包括開頭、主體和結尾。開頭寫宣布開幕之類的話。主體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會議的籌備和出席會議人員情況;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意義;會議的性質、目的及主要任務;會議的主要議程及要求,會議的奮斗目標及深遠影響等等。但寫作中一定要把握會議的性質,鄭重闡述會議的特點、意義、要求和希望,對于會議本身的情況如議程等,要概括說明,點到為止;行文則要明快、流暢,評議要堅定有力,充滿熱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結尾,一般都是“祝大會圓滿成功”之類。◆

關于“開幕詞”一、初讀課文,疏理字詞(理解下面句子中成語的含義

鏈接高考成語填空):◆

誦讀課文那次會議的結果是被蔣介石國民黨及其幫兇們破壞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那些內外的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可磨滅

表示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不會消去。不屈不撓

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永垂不朽

指(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三、品讀課文:◆

誦讀課文1.快速瀏覽,把握文章整體結構。★

鏈接新高考“分析思路”【問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文的思路是怎樣的?】2.圈點勾畫信息,特別是明顯的結構標志詞語。◆

誦讀課文文章思路結構:一、(1、2)宣布大會開幕,簡介與會代表及大會特點二、(3、4)回顧過去,論證革命勝利的歷史必然性三、(5—8)立足當下,對國家發展大計做出規劃:指明會議議程,民族獨立與發展,革命心態,發展策略四、(9—11)展望未來,描繪民族振興藍圖(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五、(12—16)紀念與祝賀◆

誦讀課文文章思路結構:一、(1、2)宣布大會開幕,簡介與會代表及大會特點二、(3、4)回顧過去,論證革命勝利的歷史必然性三、(5—8)立足當下,對國家發展大計做出規劃:指明會議議程,民族獨立與發展,革命心態,發展策略四、(9—11)展望未來,描繪民族振興藍圖(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五、(12—16)紀念與祝賀◆

誦讀課文★

鏈接新高考“分析思路”【問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文的思路是怎樣的?】

這篇開幕詞,先是回顧歷史,道出了召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歷史必然性,闡述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與職能。然后,向全世界莊嚴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是歷史的偉大轉折,緬懷先烈,既深感勝利來之不易,又有無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在對未來的展望中,開幕詞又指明了全國人民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未來努力的方向。無論是回顧歷史,還是展望未來,都觀點鮮明,態度堅決,充滿著無比的自豪、無比的自信,處處洋溢著中國人民勝利的喜悅和豪邁的革命情懷。第二課時◆

品讀課文1.當時全國還沒有完全解放,召開這次政治協商會議具備了哪些條件?明確:(1)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主要戰場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主力部隊,數百萬人民解放軍的野戰軍已經打到了各地的邊遠地區,解放全中國指日可待。(2)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共有600多人齊聚北京,有很多代表從香港、從敵占區輾轉而來,參加會議的人員已經達到了大會要求。(3)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百廢待興,有很多關系到國家建設發展的大計方針需大會解決。◆

品讀課文2.為實現“中國人民站起來”這一夢想,中華民族經歷了艱苦的探索,無數革命志士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不屈不撓,奮勇抗爭。民族復興偉大而艱難的歷程,展現了革命者意志堅定、不畏艱險、真誠善良、無私奉獻等優秀品質。本文是如何展現這些優秀品質的?明確:(1)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從來沒有停止過以不屈不撓的斗爭來反對內外壓迫者。(2)在人民解放戰爭和要人民革命中有許多英勇犧牲的人民英雄。(3)在三年多的時間內,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無私奉獻,援助人民解放軍,戰勝了敵人。◆

品讀課文3.在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建設繁榮昌盛的國家的要求,這些要求在新時代有什么意義?明確: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戰勝了強大的內外反動派,要在勝利之后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我們仍然要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個要求在新時代仍然有極大的現實意義。重走長征路,不忘初心,與這個要求的精神是契合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設一個富強民主的現代化國家。◆

品讀課文4.如何理解“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明確: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就是說一個曾經被列強欺凌的民族,站立在世界的東方,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以當家作主的姿態,走進了一個新的時代。這表明中國結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歷史,民主革命任務已經完成,中國進入了新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品讀課文5.主題探究:明確:

此篇開幕詞作為一篇劃時代的文獻而載入史冊,它宣告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宣告了一個新民族的崛起。通篇讀來,氣勢磅礴而一瀉千里,意境昂然而充滿激情,言語簡潔而脈絡清晰,表述明快而蘊藏著一種波瀾壯闊、此起彼伏的氣概,那扣人心弦、層層推進的表述,充分體現了一位革命家、戰略家在革命獲得成功后的喜悅心情,以及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品讀課文6.寫作特點:明確:

①首先是因為大量判斷句的使用。

如在第2段里,先就代表的組成成分進行了說明,然后得出結論:“這就指明,我們的會議是一個全國人民大團結的會議。”對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作了判定,給人一種擲地有聲、不容置疑的感覺。接下來是“這種全國人民大團結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我們戰勝了美帝國主義所援助的國民黨反動政府”,這句話強調了勝利來之不易。判斷句就是得出結論,就是明白無誤地給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判斷句的使用,給人一種斬釘截鐵、毫不拖泥帶水之感。◆

品讀課文6.寫作特點:明確:

②其次是因為大量運用了表示強調的詞語和句式。

強調性的詞語有“決無”“必然”“從來”等,這些強調性的詞語,或是涵蓋一切情況與事件,如“決無”“一切”等;或是涵蓋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將”等,都給人確鑿無疑的感覺。強調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為……”“只要……就……”,這些句式,給人一種充滿信心與希望的意味。◆

課后訓練

觀看視頻短片,我們有更多的思索與行動,以“中國人民____起來”(補充一個情感字)為題,寫一篇100字左右的發言稿。◆

示例

示例一:中國人民強起來了。我們是經濟強國,短短幾十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