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一、單選題1.1965年,考古學家在中國西部鄰國阿富汗發掘出阿伊·哈努姆遺址,距今兩千多年,規模較大,有宮殿、衛城、神殿、街道、柱廊式廣場、體育場、游泳池、圓形劇場、壁柱、浮雕以及希臘語碑文和赫爾墨斯神像。此種風格的城市之所以出現在阿富汗,與此相關的是(
)A.波斯帝國征服兩河流域 B.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C.亞歷山大帝國的出現 D.東西方絲綢之路的出現2.公元前后,漢朝和羅馬帝國分別興起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兩大帝國之間存在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這主要得益于A.羅馬帝國的征服 B.鐵犁牛耕使用 C.絲綢之路的開通 D.兩國政治清明3.據史料記載,波斯帝國時期,有許多希臘人來到波斯,他們之中既有醫生、學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歷代國王喜用希臘醫生為御醫,希臘工匠在波斯秉承國王的意旨,采用希臘風格和東方審美觀,創造出新的藝術風格。這反映了當時(
)A.相互學習、多元一體 B.創立制度、彼此借鑒C.人口流動、融合發展 D.依據大河、農耕為主4.公元前241年,西西里省成立,行省總督在財政上只起監督作用,具體事務由羅馬國家派去的財務官負責;當地居民-般案件的審判權由西西里的城市法庭掌握;同時還設立了專門審理控訴行省總督案件的特殊法庭。西西里省的設立A.實現了權力的相互制約平衡 B.推動了羅馬民主政治的建立C.提供了有效治理地方的經驗 D.鞏固了羅馬帝國的擴張成果5.公元前7世紀,大量希臘人到達埃及,學到了古埃及的雕刻技術,最初的雕像帶有濃厚的埃及風格。除雕刻外,古希臘人開始廣泛將石頭作為建筑材料。該材料體現當時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A.技術傳播 B.經貿往來 C.制度研討 D.思想交流6.世界最初的文明主要發源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這反映出古代文明A.深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B.建立完善的國家機器C.相互間處于封閉隔絕狀態 D.建立較為緊密的聯系7.下列有關古代文明沖撞與融合的敘述,錯誤的是A.古代戰爭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B.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單一,即西方向東方學習C.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促進了羅馬文化的傳播D.商旅往來、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8.伴隨亞歷山大東征,許多希臘商人、士兵、學者和移民來到西亞、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據此可知,亞歷山大東征A.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B.給亞洲帶來巨大的災難C.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統一 D.推動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9.下圖為考古學家在甘肅、陜西等地發掘的大量“鉛餅”之一,正面雕刻有象征皇權威嚴的蟠螭,背面刻有希臘文字母和漢代印戳。專家推斷其可能是希臘化的中亞西亞地區的貨幣。由此可知漢代A.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貿往來 B.與希臘羅馬的交流非常有限C.外貿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D.統治范圍已擴及中亞西亞地區10.公元前242年,羅馬統治者開始任命專門審理涉及臣民案件的判官,讓他們參照公民法中可以對羅馬公民和非羅馬公民共同適用的部分、羅馬周圍各部落、城邦公社和其他國家的去律進行審理。這一舉措A.適應了羅馬帝同的打張 B.有助于羅馬法的發展C.造成了羅馬平民的不滿 D.擴大了羅馬公民群體11.有學者評價:亞歷山大帝國任用“外人”治國,如沿襲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在軍事上則用馬其頓軍事體系來組建陸海軍,因此其是“最開化的帝國”。這說明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A.具有富國強兵的目的 B.堅持國家統一的原則C.具有開放靈活的特點 D.體現獨裁和專制的特色12.蘇格拉底告訴他的學生,“善行、惡行在不同的語境里有不同的含義,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通過學習擁有知識,才能對此做出準確的判斷”。據此可知,蘇格拉底A.注重社會教化 B.認為美德至上C.提倡理性思考 D.反對權威崇拜13.公元前6世紀,埃及法老將瑙克拉提斯城賜予了希臘人。在這里,不少希臘人開始使用埃及人傳統的陪葬品一陪葬俑。同時,希臘商人還將鐵器帶到這里,而鐵器則改變了埃及人傳統的生產工具及武器。這主要反映了古代A.地域文化的交流 B.埃及手工業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 D.希臘化時代的到來14.造成早期古代文明呈現多元特點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環境 B.風俗習慣 C.宗教信仰 D.文化傳承15.羅馬是古典帝國主義和古典殖民主義的典范,也是除民主制以外的各種政治制度的試驗場,還是古典法制國家的典范。羅馬法中的自然法與羅馬人的最高理念—正義密切關聯,是人不可抗拒的本源存在。當基督教出現后,這種本源被置換成上帝。材料表明A.繼承雅典民主制的羅馬對后世影響深遠 B.軍事、法律和宗教是羅馬統治的重要支柱C.作為本源存在的羅馬法無需適應外界變化 D.堪稱海洋法系典范的羅馬法對后世影響深遠二、材料分析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文化人類學家博厄斯指出:“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群體,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群體的經驗……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你是否贊同上述觀點?請提出你的觀點,并結合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實充分,邏輯清晰。17.材料一某電視臺欄目組拍攝了專題片《文明之路》,讓我們追隨攝制組的足跡,共同見證人類的早期文明。材料二:大流士一世宣稱:凡忠信之士,我賜予恩典;凡不義之人,我嚴懲不貸--------凡我給他們的命令,他們都遵行不誤。
---李鐵將選譯《古代伊朗史選集》(1)圖一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圖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并指出這部法典的地位。(2)圖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這一制度的名稱是什么?佛教的創始人在當時屬于哪一等級?(3)上述三幅圖片所示都是什么政治制度下的產物?(4)圖四中的場景出現在古希臘哪個重要城邦?該城邦最突出的貢獻是什么?(5)材料二是哪個地跨歐亞非三洲奴隸制帝國的國王?并舉另外兩個此性質大帝國的名稱?再說出兩個中世紀時期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名稱?參考答案:1.C2.C3.C4.C5.A6.A7.B8.A9.A10.B11.C12.C13.A14.A15.B16.示例同意上述觀點觀點:各地區或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的進步。論述: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群體,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群體的經驗。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阿拉伯人將中國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文化成果傳入歐洲,促進了資本主義文化的傳播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歐洲的科技文化向近代轉型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歐洲崛起后,又將先進的生產方式、思想觀念等傳播到世界各地,盡管帶有殖民擴張性,但推進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總之。人類命運休戚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顏色翻新考核試卷
- 電視機邊緣計算在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的能源管理與節能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員英語能力考核試卷
- 社會看護服務的質量提升路徑考核試卷
- 緊固件企業與質量管理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行業組織作用發揮與挑戰應對策略探討考核試卷
- 石棉制品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煙臺一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唐山師范學院《西醫婦產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河南推拿職業學院單招考試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現代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課件
- 籃球裁判法(裁判手勢)課件
- 野外生存2-1課件
-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測試題
- 辭職報告辭職信
- 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導手冊1
- 2021年新湘教版九年級數學中考總復習教案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
- 離婚登記申請受理回執單(民法典版)
- 現代漢語_短語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