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體育考生百米跑成績的影響——以中學為例摘要:本文采取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以中學40名高二體育考生作為實驗對象,對實驗組的20名體育考生進行12周的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照組進行常規力量訓練,探索中學高二體育考生在不同力量訓練手段干預下百米成績的變化情況,得出以下結論: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相比于傳統力量訓練在提高體育考生百米成績效果非常顯著。關鍵詞:軀干支柱力量;體育考生;百米跑;成績引言:美國馬克·瑞比托在《力量訓練基礎》中指出:“全身力量來源于髖部。”國家體育總局體能訓練中2014年出版《身體功能訓練手冊》中將軀干支柱軀干支柱包括腰、骨盆、髖關節。運動員進行奔跑的力量來源主要來源于與軀干支柱力量,軀干在力量的傳遞過程中起到橋梁的作用,是動作的中心和基礎。通過查詢現有文獻資料發現,專家學者對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水平運動員訓練,研究的項目短跑運動員、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項目,對于體育考生進行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研究還比較少。基于此,本文通過實驗研究的方式將軀干支柱力量訓練運用到體育考生訓練之中,旨在為體育考生訓練的體育教師和基層短跑教練員提供訓練方法借鑒和提高對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認識。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一).研究對象本文以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中學體育考生百米跑成績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本文通過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查找力量訓練、體能訓練、短跑訓練等方面的著作,借閱相關圖書。利用中國知網以關鍵詞“軀干支柱力量”進行檢索,下載軀干支柱力量相關的論文34篇,從中找出能夠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參考的10篇文獻。對收集到的圖書和論文進行學習,為設計實驗和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專家訪談法為了保障實驗設計的各個環節更加科學和合理,向南京體育學院田徑和體能方面的專家進行面對面訪談,訪談內容包括短跑力量的來源、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意義、實驗計劃、實驗測試指標、軀干支柱力量動作手段,經過專家的指導后,使得實驗內容更加趨于科學合理,為實驗順利進行獲得有力的保障。3.數理統計法本文采取金山公司的EXCEL2019軟件和IBM公司的SPSS19.0軟件進行實驗前后數據處理。4.實驗法(1).實驗時間與地點安排實驗時間:實驗從2020年9月上旬至2020年12月中旬,一共進行12周,每周安排3次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干預,均安排在周二、周四和周六下午17:00-18:30期間,持續進行90分鐘訓練。實驗地點:中學田徑場。(2).實驗對象選取中學體育考生,在實習期間與中學教練員進行協商,從高二年級剛參與訓練的體育考生中開展實驗,一共有40名體育考生,男生28名、女生12名。所有被選擇的體育考生之前均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身體健康狀態良好。(3).實驗分組本次參與實驗的中學高二年級40名體育考生按照性別兩兩隨機抽取奇數、偶數,抽中奇數的編為實驗組,抽中偶數的編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實驗前進行基本情況檢驗均無差異。(4).實驗指標和測試方法經過專家訪談后選擇速度、軀干部位力量作為實驗測試指標,速度進行六十米、百米測試,軀干部位力量測試選擇仰臥兩頭起(腰背曲肌)左右側腰起測試。六十米跑測試方法:在跑道起點開始測量六十米,在六十米處設置標志物,參與測試的體育考生按照性別兩人一組在跑道起點處進行測試,采取站立式起跑,聽到發令槍后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測試,每人測試兩次,記錄每一名測試體育考生的最佳成績。百米跑測試方法:參與測試的體育考生按照性別兩人一組在跑道起點處進行測試,采取蹲踞式起跑,聽到發令槍后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測試,每人測試兩次,記錄每一名測試體育考生的最佳成績。仰臥兩頭起(腰背曲肌)測試方法:主要考查體育考生的腰腹部力量。采取兩人一組測試的方法,每一名測試人員負責清點一名考生,測試前體育考生仰臥在體操墊上雙腿和雙臂并攏伸直,聽到開始口令后,彎曲腰部,腹部發力,雙腿和雙臂保持伸直狀態同時離開地面,雙腿與地面呈30-45度角,雙手接觸腳踝,此時動作算完成1次,以此動作循環進行,記錄一分鐘完成的次數。俯臥背起(軀干背部伸肌)測試方法:主要考察體育考生的軀干背部肌肉力量。兩人一組配合完成測試,每一名測試人員負責清點一名考生,測試前體育考生俯臥在體操墊上,雙手抱頭,雙腿并攏伸直,另外一名體育考生輕輕地坐在測試的體育考生小腿處并雙手按住小腿,保持體育考生測試時下肢的穩定。聽到開始口令后,頭和軀干保持一條直線,下頜內收,當軀干向上抬起至35厘米高度處算完成1次,以此動作循環進行,記錄一分鐘完成的次數。左右側腰起測試:主要考察體育考生的軀干部位左右腰肌肉群力量。兩人一組配合完成測試,每一名測試人員負責清點一名考生,測試前體育考生側躺在體操墊上,雙手抱頭,雙腿并攏伸直,另外一名體育考生輕輕地坐在測試的體育考生小腿處并雙手按住小腿,保持體育考生測試時下肢的穩定。先測試左腰起,聽到開始口令后,下頜內收,當軀干向上抬起至35厘米高度處算完成1次,以此動作循環進行,記錄一分鐘完成的次數。左腰起測試完換另外一位體育考生測試,兩名體育考生均測試完,再進行右腰起測試,測試方法同左腰起。(5).實驗器材和測試儀器身高體重測量儀、杠鈴、秒表、皮尺、懸吊繩、瑞士球、標志桶、迷你帶、體操墊壺鈴等器材。(6).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周一和周三進行速度訓練,周二、周四和周六進行力量訓練,實驗組在本人的帶領下進行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照組在中學體育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傳統力量訓練,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余時間不進行力量訓練。參與測試人員都是中學體育教師,實驗前后測試人員不變。(7).力量訓練方案傳統力量訓練計劃遵循中學體育組制定的力量訓練計劃。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參考尹軍教授《提高青少年軀干支柱力量的練習方鏈的能量傳遞》,對照組和實驗組表2力量訓練計劃進行。表2中學體育考生力量訓練計劃時間對照組訓練內容實驗組訓練內容髖關節:跪姿伸髖30秒/組杠鈴半蹲起8-12個/組(男生70-100公斤、女生50-80公斤)肩部:平板支撐60秒/組仰臥起坐25-30個/組杠鈴弓箭步走10-15米/組(男生20脊柱腰段:側橋60秒/組1-4周公斤、女生15公斤)壺鈴跳8-12個/組(男生20公斤、下肢力量:杠鈴半蹲起8-12個/女生15公斤)組(男生70-100公斤、女生50-80訓練組數:3-4組,4個內容循環1公斤)次為1組,組間隙2分鐘。訓練組數:3-4組,4個內容循環1次為1組,組間隙2分鐘髖關節:髖外展8-10次/組5-8周重復1-4周內容肩部:彈力帶直臂拉8-10次/組脊柱腰段:仰臥起坐拋藥球8-10次/組下肢力量:杠鈴半蹲起8-12個/組男生70-10公斤、女生50-8(公斤)訓練組數3-4組,4個內容循環1次為1組,組間隙2分鐘髖關節:夾瑞士球轉髖8-10次/組肩部:懸吊俯臥撐8-10次/組9-12重復1-4周內容,訓練組數調整為4脊柱腰段:瑞士球卷腹8-10次/周組組下肢力量:杠鈴半蹲起8-12個/組(男生70-10公斤、女生50-8公斤)訓練組數:4組,4個內容循環1次為1組,組間隙2分鐘二、研究結果與(一).實驗前測試指標對比分析1.軀干支柱力量測試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分別進行仰臥兩頭起、俯臥背起、左側腰起、右側腰起四個指標測試,對測試的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通過表3測試的結果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之間在軀干支柱力量測試中并無差異(P>0.05),說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在軀干支柱力量水平在同一個水平,同質性好,可以2.速度測試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分別進行六十米和百米兩個速度指標測試,對測試的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通過表4測試的結果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之間在六十米和百米測試中并無差異(P>0.05),說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在速度在同一個水平,同質性好,可以進行實驗。(二).實驗前后測試指標對比分析1.實驗前后軀干支柱力量測試通過12周的力量訓練干預后,根據表5和表6測試的結果來看,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軀干支柱力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進行實驗前后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實驗組男女體育考生在仰臥兩頭起、俯臥背起、左側腰起、右側腰起四個指標測試中均產生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效果顯著。對照組男女體育考生在仰臥兩頭起、俯臥背起測試中均勻產生顯著性差異(P<0.05),在左側腰起、右側腰起測試中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說明傳統力量訓練對體育考生的軀干部位左右腰肌肉群力量對腰腹部和軀干背部肌肉力量影響顯著,這與進行仰臥起坐訓練有關。其次,對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組間檢測,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在仰臥兩頭起、俯臥背起、左側腰起、右側腰起四個指標測試中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并且實驗組成績均好于對照組,這說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效果優于傳統力量訓練。原因分析:傳統力量訓練對體育考生運動時的動作表現和身體姿態的控制缺乏針對性的訓練,采取的仰臥起坐等傳統訓練手段缺乏對腰部、髖關節和骨盆等部位深層肌肉群的鍛煉,而實驗組采取瑞士球、懸吊等手段訓練加深體育考生的軀干小肌群的刺激,對體育考生神經對小肌群的調控能力進行發展。實驗組每隔4周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訓練的難度,提高體育考生的軀干肌群的力量,改善神經系統對肌肉控制的效率,因此,在仰臥兩頭起、俯臥背起、左側腰起、右側腰起四個指標是考察的腰腹部、軀干背部肌肉和左右腰肌肉群力量得到顯著的發展,測試成績進步大。2.速度測試通過12周的力量訓練干預后,根據表7和表8測試的結果來看,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六十米和百米成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進行實驗前后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實驗組男女體育考生在六十米和百米兩個速度指標測試中均產生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速度提高的效果顯著。對照組男女體育考生在六十米和百米兩個速度指標測試均產生顯著性差異(P<0.0),說明傳統力量訓練對體育考生速其次,對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組間檢測,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考生在六十米和百米成績測試中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并且實驗組成績均好于對照組,這說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對提高體育考生的速度的效果優于傳統力量訓練。原因分析:軀干支柱力量訓練是為不同肢體的運動提供支點,為了使不同部位的力量建立通道。實驗組相比與對照組多了不穩定狀態下的訓練,體育考生的提高神經和肌肉的興奮反射性,為運動姿態的調整和提高肌纖維參與的數量和承受外部負荷做好準備,實驗組體育考生在途中跑的姿態穩定更加有利于力。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增加了體育考生雙肩、軀干和髖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使得上下肢活動范圍擴大,減小了軀干的前傾角,有利于改善體育考生的步長,成績的進步比對照組顯著。三、結論與建(一).結論1.經過12周的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干預后,體育考生軀干力量均比對照組要好。2.經過12周的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干預后,體育考生六十米和百米速度均比對照組要好,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在提高體育考生百米成績效果非常顯著。(二).建議1.軀干支柱力量訓練注重神經系統對小肌肉群的調控訓練,不適宜進行大強度和大運動量訓練,體育教師在進行軀干支柱力量訓練中應逐漸增加難度。2.體育教師在對體育考生軀干支柱力量訓練中要與軀干大肌肉群和專項技術訓練相結合,全面發展體育考生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這也是本人在以后工作中將繼續研究的方向。參考文獻[1]馬克·瑞比托.力量訓練基礎[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2]國家體育總局體能訓練中心.身體功能訓練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3]尹軍.提高青少年軀干支柱力量的練習方法[J].體育教學,2014(11):32-334]尹軍.軀干支柱力量與動力[J]中國體育教2012(03)5]蔡明亞.跨欄運動員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簡析[J].運動,2015(21):40-416]扆錚.論軀干支柱力量——界定·功能·應用[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01):90-97[7]李振.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在業余羽毛球訓練中的作用[J].品牌,2014(11):2638]姜宏斌.功能性訓練與人體功能鏈的若干訓練學問題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2013(06):98-103[9]楊虎強.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在青少年業余網球訓練中的作用[J].青少年體育.018(12):120-121[10]呂青.提高青少年軀干支柱力量訓練的方法[J].體育教學,2016,3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生自覺保護環境保證書3篇
- 2024年小學英語教師述職報告(25篇)
- 2025防溺水主題安全教育演講稿(4篇)
- 阿拉善盟教育局選調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棗莊市山亭區人民醫院招聘專業技術人員考試真題
- 2024年延吉市黨史地方志辦公室招聘公益性崗位考試真題
- 實習過程心得體會600字以上(4篇)
- 寧波市鄞州區公立學校招聘員工筆試真題2024
- 生態保護工程節能環保技術考核試卷
- 廣安市招聘城鎮公益性崗位人員筆試真題2024
- GB/T 23641-2018電氣用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2023年國際焊接工程師考試IWE結構試題
- 精華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真題及答案
- 高三(5)高考沖刺家長會課件
- 頂板安全管理知識
- 《新能源汽車轉向系統》課件
- 歐洲西部資料歐洲西部 詳細版課件
- 報關委托書 電子版
- 高中音樂人教版高一全一冊音樂-《芬蘭頌》詳案
- 廣告制作及印刷品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