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二學期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_第1頁
2014-2015第二學期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_第2頁
2014-2015第二學期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_第3頁
2014-2015第二學期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_第4頁
2014-2015第二學期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婦產科、兒科護理學》第18頁共18頁《婦產科、兒科護理學》考前輔導一、參考用書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ISBN單價《婦產科護理學

》(第3版)鄭修霞人民衛生出版社7-117-04879-4/R·488025.5《兒科護理學

》(第3版)崔焱7-117-04880-8/R·488126二、考試題型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重點概念歸納總結婦產科護理學【女性生理】1.子宮子宮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子宮大小與年齡及生育有關,未產者約長7.5cm、寬5cm、厚3cm,子宮可分為底、體與頸三個部分。宮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約6cm,上方兩角為“子宮角”,通向輸卵管。下端狹窄為“峽部”,長約1cm。峽部在妊娠期逐漸擴展,臨產時形成子宮下段。宮體與宮頸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2,青春期為1:1,生育期為2:1。子宮正常稍向前彎曲,前壁俯臥于膀胱上,與陰道幾乎成直角,位置可隨膀胱直腸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變。子宮壁由外向內為漿膜、肌層及粘膜(即內膜)三層。子宮峽部:宮體與宮頸之間最狹窄的部位稱為子宮峽部,在非孕期長約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狹窄,稱為解剖學內口。其下端映在此處子宮內膜轉變為宮頸粘膜,稱為組織內口。妊娠期子宮峽部逐漸伸展變長,妊娠末期可達7-10cm形成子宮下段,稱為軟產道的一部分。2.維持子宮正常位置的韌帶及功能(1)闊韌帶:維持子宮在盆腔的正中位置。(2)圓韌帶:維持子宮前傾位的作用。(3)主韌帶:固定子宮頸位置以維持子宮正常位置使之不致下垂的重要組織。(4)宮骶韌帶:與子宮闊韌帶配合,維持整個子宮處于正常的前傾前屈位置。3.卵巢的功能及分泌的激素(1)產生并排出卵子;(2)合成并分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多肽激素。陰道自凈作用:在雌激素的影響下陰道上皮增生,并存儲量糖原,在乳酸桿菌作用下,分解產生乳酸,使陰道PH值維持在4-5,能抑制多數病原體活動和繁殖,此稱為陰道自凈作用。4.陰道后穹隆的臨床意義環繞子宮周圍的組織為陰道穹隆,按位置分為前、左、右、后四部分,后穹隆較深,頂端與子宮直腸陷凹貼接,是腹腔最低部分,當該陷凹有積液是,經后穹隆穿刺,是診斷某些疾病或實施手術的途徑。5.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1)促進卵泡及子宮發育,使子宮內膜增生,增強子宮對催產素的敏感性(2)增加輸卵管上皮細胞的活動(3)促進陰道上皮的增生、角化,細胞內糖原增加(4)促進乳腺管增生(5)促進體內水鈉潴留和骨中鈣質沉著。6.子宮內膜的周期變化增生期:第5-14天,行經時子宮內膜功能層剝落,隨經血排出,僅留下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在雌激素作用下,內膜很快修復,逐漸生長變厚,細胞增生。分泌期:第15-28天,排卵后,卵巢內形成黃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在增生期的基礎上,出現分泌期的變化。月經期:第1-4天,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降低,內膜中前列腺合成活化。前列腺素刺激子宮肌層收縮引起內膜螺旋小動脈收縮、痙攣,血管壁的組織缺血、缺氧,發生缺血性局灶性壞死,壞死的內膜剝落,月經來臨。7.骨盆外測量有哪幾條經線,如何測量?(1)髂棘間徑:測量兩側髂前上棘外緣的距離。正常值:23-26cm(2)髂嵴間徑:測量兩側髂嵴外緣最寬的距離,正常值:25-28cm(3)骶恥外徑:測量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處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18-20cm,是骨盆外測量中最重要的經線。(4)坐骨結節間徑:稱出口橫徑。測量兩側坐骨結節內側緣之間的距離。正常值:8.5-9.5cm(5)恥骨弓角度:正常為90度,小于80度為異常。8.閉經閉經是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凡年齡已滿18周歲,而月經尚未來潮者,稱為原發性閉經。9.當女性生殖器官出現病變時,能夠累及的鄰近器官。(1)尿道:女性尿道短(4~5cm)而直,與陰道鄰近,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2)膀胱:盆底肌肉及其筋膜受損時,膀胱與尿道可隨宮頸及陰道前壁一并脫出。(3)輸尿管:全長約30cm,內徑最細3mm,最粗8mm。起自腎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線側下行(腰段);在骶髂關節處跨髂外動脈起點的前方進入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盆腔(盆段),繼續沿髂內動脈下行,到達闊韌帶基底部向前內方行,在宮頸外側約2.0cm于子宮動脈下方穿過,穿越輸尿管隧道進入膀胱。結扎子宮動脈及打開輸尿管隧道時,應避免損傷輸尿管。(4)直腸:陰道分娩時應保護會陰,避免損傷肛管。(5)闌尾:闌尾炎時有可能累及右側輸卵管及卵巢,應注意鑒別。妊娠期增大子宮能使闌尾向外上方移位?!救焉铩渴芫c著床(1)受精卵子從卵巢排出后進入輸卵管內,停留在輸卵管壺腹部與峽部的連接處等待受精。當精子與卵子相遇,精子頂體外膜破裂,釋放出頂體酶,稱為頂體反應。精子通過酶的作用,得以穿過放射冠和透明帶。當精子頭部與卵子表面接觸,便開始了受精過程。已獲能的精子穿過次級卵母細胞透明帶為受精的開始,卵原核與精原核融合為受精的完成。(2)著床受精卵開始進行有絲分裂的同時,借助輸卵管蠕動和纖毛推動,向子宮腔方向移動,約在受精后第3日,分裂成由16個細胞組成的實心細胞團,稱為桑椹胚,也稱早期囊胚。約在受精后第4日,早期囊胚進入子宮腔,在子宮腔內繼續分裂發育成晚期囊胚。約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帶消失之后開始著床。受精卵著床需經過定位、黏著和穿透3個階段。著床必須具備的條件:①透明帶消失;②囊胚細胞滋養細胞分化出合體滋養細胞;③囊胚和子宮內膜同步發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婦體內有足夠數量的孕酮。此外,受精后24小時受精卵產生早孕因子,能抑制母體淋巴細胞活性,防止囊胚被母體排斥。(3)受精卵著床后子宮內膜的變化受精卵著床后,子宮內膜迅速發生蛻膜變,按蛻膜與受精卵的位置關系,將蛻膜分為3部分:1.底蛻膜:指與囊胚極滋養層接觸的子宮肌層之間的蛻膜,以后發育成為胎盤的母體部分。2.包蛻膜:指覆蓋在囊胚上面的蛻膜,約在妊娠12周包蛻膜和真蛻膜相貼近,子宮腔消失。3.真蛻膜(壁蛻膜):指底蛻膜及包蛻膜以外覆蓋子宮腔的蛻膜。異位妊娠指妊娠時,受精卵著床于子宮腔以外,包括輸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宮頸妊娠和闊韌帶妊娠等。2.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一、胎盤1.胎盤: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構成。(1)羊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是胎盤的最內層。羊膜光滑,無血管、神經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彈性。(2)葉狀絨毛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是胎盤的主要部分。晚期囊胚著床于子宮內膜后,滋養層迅速分裂增生,內層為細胞滋養細胞,是分裂生長的細胞;外層為合體滋養細胞,是執行功能的細胞,由細胞滋養細胞分化而來。在滋養層內面有一層細胞稱為胚外中胚層,與滋養層細胞共同組成絨毛膜。胚胎發育至13~21日時,胎盤的主要結構-絨毛逐漸形成。約在受精后第3周,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建立起胎兒胎盤循環。與底蛻膜相接觸的絨毛,因營養豐富發育良好,稱為葉狀絨毛膜。絨毛末端懸浮于充滿母血的絨毛間隙中的稱游離絨毛,長入底蛻膜中的稱固定絨毛。蛻膜板長出的胎盤隔,將胎兒葉不完全地分隔為母體葉,每個母體葉包含數個胎兒葉,每個母體葉有其獨自的螺旋動脈供應血液。滋養細胞在分裂增殖的過程中,侵蝕子宮螺旋動脈和子宮靜脈破裂,致使絨毛間隙充滿母體血液,胎兒血液與母血并不直接相通。在妊娠晚期,母體血液以500ml/分的流速進入絨毛間隙。妊娠足月胎盤的絨毛滋養層主要由合體滋養細胞組成,細胞滋養細胞僅散在可見。底蛻膜:構成胎盤的母體部分。底蛻膜表面覆蓋一層來自固定絨毛的滋養層細胞,與底蛻膜共同形成絨毛間隙的底,稱為蛻膜板,從此板向絨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蛻膜間隔,將胎盤母體面分成肉眼可見的20個左右母體葉。2.胎盤功能:胎盤內進行物質交換的部位,主要在血管合體膜。血管合體膜是由合體滋養細胞、合體滋養細胞基底膜、絨毛間質、毛細血管基底膜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5層組成的薄膜。胎盤功能包括:(1)氣體交換:在母體與胎兒之間,02及C02以簡單擴散方式進行交換。(2)營養物質供應:葡萄糖是以易化擴散方式通過胎盤,氨基酸、維生素C和B以主動運輸方式通過胎盤,游離脂肪酸、水、鉀、鈉和鎂及脂溶性維生素以簡單擴散方式通過胎盤。胎盤中含有多種酶,如氧化酶、還原酶、水解酶等,可將復雜化合物分解為簡單物質,也能將簡單物質合成后供給胎兒。(3)排除胎兒代謝產物:胎兒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經胎盤送入母血,由母體排出體外。(4)防御功能:胎盤的屏障作用極有限。各種病毒(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分子量小對胎兒有害的藥物,均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畸甚至死亡。細菌、弓形蟲、衣原體、螺旋體可在胎盤部位形成病灶,破壞絨毛結構進入胎體感染胎兒。母血中免疫抗體如IgG能通過胎盤。(5)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激素(蛋白激素和甾體激素)和酶。蛋白激素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妊娠特異性β1糖蛋白、絨毛膜促甲狀腺激素等,甾體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合成的酶有縮宮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為合體滋養細胞產生,是一種糖蛋白激素。妊娠8~10周血清濃度達最高峰,持續1~2周后迅速下降,持續至分娩,約于產后1~2周內消失。在受精后10日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測定法自母體血清中測出,成為診斷早孕最敏感方法之一。HCG具有維持月經黃體的壽命。②胎盤生乳素(HPL):由合體滋養細胞產生,妊娠5~6周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在母血中測出,隨妊娠進展和胎盤逐漸增大,其分泌量逐漸增加,至妊娠34~35周達高峰并維持至分娩。HPL有促進蛋白質、糖原合成,促進乳腺腺泡發育,促進胰島素生成等作用。③雌激素: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兒胎盤合成。妊娠末期雌三醇值為非孕婦女的1000倍,雌二醇及雌酮為非孕婦女的100倍。④孕激素:自妊娠8~10周后合體滋養細胞是產生孕激素的主要來源。隨妊娠進展,母血中孕酮值逐漸增高。⑤妊娠特異性β1糖蛋白:是一種妊娠期特有的糖蛋白,由合體滋養細胞分泌,受精卵著床后,母血中含量逐漸上升。至妊娠足月時母血中含量最高,可用于預測早孕、早孕并發癥的預后,并可作為監測胎兒宮內情況的一項指標。⑥其他:還有人絨毛膜促甲狀腺素、縮宮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二、胎膜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胎膜的外層為平滑絨毛膜,內層為羊膜。胎膜含有甾體激素代謝所需要的多種酶活性,故與甾體激素代謝有關。胎膜在分娩發動上可能有一定作用。三、臍帶臍帶是連于胎兒臍部與胎盤間的條索狀結構,臍帶外覆羊膜,內含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妊娠足月胎兒的臍帶長約30~100cm,血管周圍為華通膠,有保護臍血管的作用。胎兒通過臍帶血循環與母體進行營養和代謝物質的交換。四、羊水1.羊水的來源及吸收: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兒尿液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妊娠晚期胎兒肺參與羊水的生成;羊膜、臍帶華通膠及胎兒皮膚也生成少量的羊水。羊水的吸收50%由胎膜完成,胎兒吞咽羊水,500~700ml/24小時;另外,臍帶、胎兒角化前皮膚也有吸收羊水的功能。母體、胎兒、羊水三者間的液體平衡:母兒間的液體交換,主要通過胎盤,每小時約有3600ml.母體與羊水的交換,主要通過胎膜。羊水與胎兒的交換,主要通過胎兒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膚等。2.羊水量、性狀及成分:羊水量妊娠8周時5~1Oml,10周時約30ml,妊娠20周時約400ml,妊娠38周時約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漸減少,妊娠足月時羊水量約800ml.早期羊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妊娠足月羊水則略顯混濁,不透明,可見羊水內懸有小片狀物,包括胎脂、胎兒脫落上皮細胞、毳毛、毛發、少量白細胞、白蛋白、尿酸鹽等。羊水中含有大量酶和激素。3.羊水的功能:①保護胎兒:胎兒在羊水中自由活動,防止胎兒自身與羊膜粘連而發生畸形;羊水溫度適宜,有一定活動空間,緩沖外界對胎兒的機械損傷;臨產時,分散宮縮時壓力,避免胎兒受壓導致的胎兒窘迫。②保護母體:減少胎動所致的不適感;臨產后,前羊水囊擴張子宮頸口及陰道;破膜后羊水沖洗陰道減少感染。3.妊娠早期的健康指導。(一)自我護理指導

1、個人衛生包括外陰清潔,乳房護理,沐浴,口腔衛生等。

2、安全妊娠期尤其是早期的安全性在于孕婦一定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如有毒的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等。

3、孕期用藥因為藥物均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反應,所以孕期一般盡量少用藥物,但是妊娠時出現了并發癥、合并癥時,必須用藥治療。

4、工作健康孕婦懷孕后可勝任一般工作。但應指導孕婦在工作中注意工作強度,避免超過身體負荷,不宜攀高,抬舉過重物品,不挑擔過重物品,勿撞擊或重壓腹部。而對于事業心強、工作繁忙的婦女,更重要的是指導她們如何自我保護,并抓緊時間休息。大多數孕婦工作至懷孕7個月,也有工作至分娩者。同時應調離危及孕婦本身及胎兒健康發育的工作,如:需接觸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需長時間站立或必須保持身體平衡的工作。

5、妊娠合并癥的征兆早期妊娠最常見的是陰道出血。只要是陰道出血,無論癥狀多輕微都應先保持安靜,躺下休息并及時聯絡醫師,避免下床走動和做家務,因為嚴重的出血都是從輕微出血開始的。妊娠早期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先兆流產、葡萄胎或異位妊娠。妊娠早期者有不明原因之單側腹痛而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癥狀則須懷疑是否異位妊娠。

(二)早期妊娠的不適及應對措施

1、惡心、嘔吐約有半數以上的孕婦在妊娠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惡心現象,部分出現嘔吐,多以晨起時明顯,亦有全天頻發者,發生原因尚不明了,較多的說法認為是與妊娠期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加有關,另有人認為是妊娠期糖代謝改變,使血糖降低所致;還有人認為與心理因素有關。

2、尿頻、尿急尿頻、尿急癥狀多出現于二個時期:妊娠初期,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所致,加上骨盆腔血流供應增加,也刺激膀胱排空次數增多;妊娠后期,胎頭入盆時,尿頻癥狀又重復出現,甚至在孕婦咳嗽、打噴嚏時,可能有尿液外溢。在第二妊娠期,漸漸脹大的子宮突出骨盆腔以致使尿頻癥狀改善。護理人員先向孕婦解釋出現癥狀的原因,告知有尿意時應排空,不宜憋尿,使其理解此癥狀為妊娠的正常反應,可待其自然恢復;護士可建議孕婦減少睡前液體攝入量,以減少夜尿頻繁現象,但并不是減少液體總入量來解除尿頻,以免影響機體代謝,只是在白天增加水分入量;還可指導孕婦作提肛運動,訓練盆底肌肉的收縮功能,從而增強排尿控制能力。增加腹壓時尿液外溢的情況,妊娠結束后會自行消失。如因會陰肌肉過度松弛所致,產后仍會存在,則應轉介到泌尿科處理。

3、陰道分泌物妊娠時陰道粘膜和子宮頸腺體受激素濃度變化的影響,使血流增加,粘膜變軟,增生變厚,脫落細胞增多,陰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加,子宮頸粘液分泌旺盛,分泌物增多,這些生理的變化造成陰道分泌物增多,通常這種分泌物的顏色應仍呈清澈、白色,含有粘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陰道酸度減低,導致某些微生物易于滋生。對陰道分泌物過多的孕婦,應全面檢查,排除滴蟲、真菌及其他感染,并針對原因給予處理。(三)中晚期妊娠的表現1.病史與癥狀有早期妊娠的經過,并感到腹部逐漸增大。妊娠18~20周孕婦自覺胎動,經產婦出現早些。正常胎動每小時約3~5次。2.檢查與體征(1)子宮增大:腹部檢查時可見隆起的子宮,宮底隨妊娠進展逐漸增高,手測宮底高度或尺測恥上子宮長度可以初步估計胎兒大小及孕周。正常情況下,宮底高度在孕滿36周時最高,至孕足月時略有下降。詳見下表:(2)胎動: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稱為胎動。孕婦于妊娠18~20周開始自覺胎動,胎動每小時3~5次。(3)胎兒心音:妊娠18~20周用聽診器經孕婦腹壁能聽到胎兒心音。每分鐘120~160次。妊娠24周以前,胎兒心音多在臍下正中或稍偏左、右聽到。于妊娠24周以后,胎兒心音多在胎背所在側聽得最清楚。子宮雜音為血液流過擴大的子宮血管時出現的吹風樣低音響。腹主動脈音為咚咚樣強音響,兩種雜音均與孕婦脈搏數相一致。胎動音為強弱不一的無節律音響。臍帶雜音為與胎心率一致的吹風樣低音響。(4)胎體:于妊娠24周以后,觸診時已能區分胎頭、胎背、胎臀和胎兒肢體。胎頭圓而硬,有浮球感;胎背寬而平坦;胎臀寬而軟,形狀略不規則;胎兒肢體小且有不規則活動。3.輔助檢查(1)超聲檢測:B型超聲顯像法不僅能顯示胎兒數目、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有無胎心搏動以及胎盤位置,且能測量胎頭雙頂徑等多條徑線,并可觀察有無胎兒畸形。超聲多普勒法能探出胎心音、胎動音、臍帶血流音及胎盤血流音等。(2)胎兒心電圖:于妊娠12周以后即能顯示較規律的心電圖形。國內常用間接法檢測。4.初乳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擠壓乳房時可有數滴稀薄黃色液體溢出,稱初乳。5.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主要發生在臨床過程,也可發生在妊娠后期。【產褥期】1.產褥期生殖系統主要發生哪些變化?(1)子宮:1)子宮體:產后1周縮小至妊娠12周大??;產后10日,在腹部部捫不到子宮底;產后6周恢復至非妊娠期大小。子宮重量減少,分娩后1000g,產后1周500g,產后2周300g,產后6周50g。子宮內膜逐漸再生新的功能層,需要3周。2)子宮頸:產后1周子宮頸外形及子宮頸內口恢復至未孕狀態;產后4周,子宮頸完全恢復至正常形態。初產婦的子宮頸外口由產前圓形變為產后的“一”字型橫裂。3)子宮血管變化:產后子宮供血減少,子宮壁間的血管收縮,最終閉塞。(2).陰道及外陰:分娩后陰道腔擴大,陰道壁松弛及肌張力低,黏膜皺襞消失。以后,陰道腔逐漸縮小,黏膜皺襞欲產后3周重新出現。2.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調適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調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確立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和承擔母親角色的責任,根據Rubin研究結果,一般經歷3個時期:1、依賴期產后前3天。表現為產婦的很多需要是通過別人來滿足,如對孩子的關心、喂奶、沐浴等,喜歡用語言表達對孩子的關心,較多地談論自己妊娠和分娩的感受。較好的妊娠和分娩經歷、滿意的產后休息、豐富的營養和較早較多地與孩子間的目視及身體接觸將有助于產婦較快地進入第二期。丈夫及家人的關心和幫助,醫務人員的悉心指導是極為重要的。2、依賴-獨立期產后3—14天。產婦表現為獨立的行為,開始注意周圍的人際關系,主動參與活動,學習和練習護理孩子,親自喂奶而不需要幫助。但分娩后產婦感情脆弱,太多的母親責任,因新生兒誕生而產生愛的被剝奪感,痛苦的妊娠和分娩過程,糖皮質激素和甲狀腺素處于低水平等因素易產生壓抑。及時護理、指導和幫助產婦能糾正這種壓抑。加倍地關心產婦,并讓其家人參與關心;提供嬰兒喂養和護理知識,耐心指導并幫助產婦護理和喂養自己的孩子;鼓勵其接納孩子、接納自己,而平穩地應對壓抑狀態。3、獨立期產后2周至1個月。新家庭形成并正常運行?;謴头置淝暗募彝ド畎ǚ蚱奚睿餐窒須g樂和責任。產婦及其丈夫會承受更多的壓力,如興趣與需要、事業與家庭間矛盾,哺育孩子、承擔家務及維持夫妻關系中各種角色的矛盾等?!救焉锖喜Y】1.妊娠期糖尿病的癥狀多數無自覺癥狀,部分有下列癥狀者要懷疑是糖尿?。?/p>

1.有多飲、多食、多尿癥狀

2.反復發作外陰陰道念珠菌感染

3.孕婦體重大于90公斤,或超過正常體重20%以上

4.本次妊娠伴有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

5.兩次空腹晨尿尿糖陽性2.妊娠合并糖尿病護理措施(一)非孕期為確保母嬰健康,減少畸形兒及并發癥的發生,顯性糖尿病婦女在妊娠前應尋求產前咨詢和詳細的評估,由內分泌科醫師和產科醫師共同研究,確定糖尿病的病情程度。按White分類法,病情達D、F、R級,易造成胎兒畸形、智力障礙、死胎,并可加重孕婦原有病情等嚴重不良后果,不宜妊娠;對于器質性病變較輕者,指導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再妊娠。(二)妊娠期1.健康指導指導孕婦正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監護能力。2.孕期母兒監護孕早期應每周產前檢查1次至第10周。妊娠中期每2周檢查一次,一般妊娠20周時需及時增加胰島素的用量,32周后每周檢查1次。3.控制飲食4.適度勞動5.合理用藥6.提供心理支持,維護孕婦自尊(三)分娩期1.終止妊娠時間原則是控制血糖,確保母兒安全的情況下,盡量推遲妊娠時間,可等待至近預產期(38~39周)。若血糖控制不良,伴有嚴重的合并癥和并發癥,則應在促進胎兒肺成熟后立即終止妊娠。2.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并不是剖宮產指征,但病情嚴重需終止妊娠時,常選擇剖宮產。3.分娩時的護理分娩時,應嚴密監測血糖、尿糖和尿酮體,為使血糖不低于5.6mmol/L,可按每4g糖加1U胰島素比例給予靜脈輸液,預防低血糖。準備陰道分娩者,鼓勵產婦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液供應。密切監護胎兒。維持產婦身心舒適。4.新生兒護理(1)無論體重大小,均按高危兒處理,注意保暖和吸氧。(2)新生兒出生時擠取臍帶血檢測血糖,并在30分鐘之后定時滴服25%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同時注意預防低血鈣,高膽紅素血癥及NRDS發生。(3)糖尿病產婦及時接受胰島素治療也不影響哺乳。(四)產褥期1.重新評估產婦的胰島素用量。2.預防產褥感染。3.建立親子關系,提供避孕指導。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表現及分類1.輕度:血壓大于140/90mmHg;蛋白尿:在血壓升高后出現,量輕微;水腫:開始表現為隱性,體內積夜過多,可見浮腫。水腫由踝部開始,漸延至小腿、大腿、外陰、腹部,呈凹陷性水腫;自覺癥狀:無

2.中度:血壓大于150/1000mmHg,不超過160/1100mmHg;尿蛋白(+),定量測定超過0.5克/24小時;水腫:有或無;自覺癥狀:無

3.重度:血壓≥160/110mmHg;尿蛋白(++)-(++++);水腫:伴有自覺癥狀:先兆子癇和子癇。4.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發作的典型表現子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中當出現血壓≧160/110mmHg,蛋白尿++~++++(≧5g/24h)和(或)水腫,有頭痛、眼花、胸悶等自覺癥狀,并且出現抽搐或者昏迷時稱子癇,屬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典型表現: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頭轉向一側,牙關緊閉,繼而口角與面部肌肉顫動,全身肌肉強直,雙手握拳,雙臂伸直,全身發生強烈抽動,抽搐時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持續1分鐘左右,抽搐強度減弱全身肌肉松弛,恢復呼吸。5.簡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處理原則輕度:以休息、飲食調節為主,必要時給予鎮靜藥物。

中、重度:住院治療,按解痙、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的原則,并適時終止妊娠。

子癇:以控制抽搐、防止受傷、減少刺激、嚴密監護、終止妊娠為處理原則。6.使用硫酸美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注意事項用藥前和用藥期間,應檢測以下指標:膝腱反射必須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鐘;尿量不少于600ml/24h或不少于25ml/h;備好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予以解毒。先兆子癇(重度妊高征)的護理措施:1)一般護理①中、重度妊高癥孕婦需住院治療,臥床休息,左側臥位。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各種刺激。若孕婦為重度妊高癥患者,護士還應準備下列物品:呼吸器、床擋、急救車、吸引器、氧氣、開口器、產包,以及急救藥品,如硫酸鎂、葡萄糖酸鈣等。②每4小時測一次血壓,如舒張壓漸上升,提示病情加重。并隨時觀察和詢問孕婦有無頭暈、頭痛、惡心等自覺癥狀。③注意胎心變化,以及胎動、子宮敏感性(肌張力)有無改變。④重度妊高癥孕婦應根據病情需要,適當限制食鹽入量(每日少于3g),每日或隔日測體重,每日記錄液體出入量、測蛋白尿,必要時測24小時蛋白定量,查肝腎功能、二氧化碳結合力等項目。2)用藥護理:硫酸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妊高癥的首選解痙藥物。護士應明確硫酸鎂的用藥方法、毒性反應以及注意事項。①用藥方法:硫酸鎂可采用肌肉注射或靜脈用藥。A.肌肉注射,通常于用藥2小時后血液濃度達到高峰,且體內濃度下降緩慢,作用時間長,但局部刺激性強,病人常因疼痛而難以接受。注射時應注意使用長針頭行深部肌肉注射,也可加利多卡因與硫酸鎂溶液中,以緩解疼痛刺激,注射后用無菌棉球或創可貼覆蓋針孔,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必要時可行局部按揉或熱敷,促進肌肉組織對藥物的吸收。B.靜脈用藥,可行靜脈滴注或推注,靜脈用藥后可使血中濃度迅速達到有效水平,用藥后約1小時血濃度可達高峰,停藥后血濃度下降較快,但可避免肌肉注射引起的不適?;诓煌盟幫緩降奶攸c,臨床多采用兩種方法互補長短,以維持體內有效濃度。②毒性反應:硫酸鎂的治療濃度和重度濃度相近,因此在進行硫酸鎂治療室時應嚴密觀察其毒性作用,并認真控制硫酸鎂的入量。中毒現象首先表現為膝反射減弱或消失,隨著血鎂濃度的增加可出現全身肌張力減退及呼吸抑制,嚴重者心跳可突然停止。③注意事項:護士在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均應監測孕婦血壓,同時還應監測以下指標:A.膝腱反射必須存在;B.呼吸不少于16次/分;C.尿量每24小時不少于600ml或每小時不少于25ml。隨時準備好10%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以便出現毒性作用時及時予以解毒。10%葡萄糖酸鈣10ml在靜脈推注時宜在3分鐘以上推完,必要時可每小時重復一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經抑制恢復正常,但24小時內不超過8次。8.妊娠期早期心力衰竭的診斷是什么?1)輕微活動后即出現胸悶、心悸、氣短。2)休息時心率每分鐘超過110次,呼吸每分鐘超過20次。3)夜間常因胸悶而需坐起呼吸,或到窗外呼吸新鮮空氣。4)肺底部出現少量持續性濕羅音,咳嗽后不消失?!緥D科手術】1.婦科腹部手術后有哪些常見并發癥,如何護理?1)腹脹:生理鹽水低位灌腸;24小時后熱敷下腹部;早期下床活動;肛管排氣;足三里封閉2)泌尿系統感染:鼓勵病人坐起排尿,增加液體攝入量;訓練膀胱恢復功能;導尿。3)傷口血腫、感染、裂開:創口出血多或切口壓痛明顯、腫脹、檢查有波動感,考慮為切口血腫;應報告醫生協助處理;出現傷口裂開立即用無菌手術巾覆蓋包扎,送手術室協助縫合處理。2.婦科腹部手術后出院病人護理1)指導術后病人加強腹部肌肉運動鍛煉2)術后2個月內避免提舉重物3)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動。4)避免陰道沖洗和性生活5)出現陰道流血、異常分泌物及時報告醫生

6)遵醫囑定期進行檢查7)及時澄清病人和家屬疑問【例題】某女士,32歲,宮內妊娠8個多月,妊1產0,從孕7個多月開始雙下肢水腫,經休息后不消退,頭暈、頭痛約5天,視物不清1天,伴上腹不適,惡心,尿蛋白(++),血壓166/110mmHg。討論:(1)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2)最恰當的處理是什么?(1)最后可能的診斷是:先兆子癇(重度妊高征)。(2)最恰當的處理是:住院治療,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適時終止妊娠。兒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兒童保健、疾病預防和護理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護理科學?!拘荷L發育】1.生長發育常用指標(體重、身高、囟門、牙齒)

1)體重是反映小兒生長發育,尤其是反映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小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千克,正常足月影兒生后第一個月體重增加可達1—1.5千克,生后3個月體重約等于出生時的體重的2倍。

2)身長(高)

指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3歲以下臥位測量身長,3歲以后站位測量身長。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長約50厘米,第一年內增長最快,約生長25厘米,1歲時身長約75厘米,第二年增長稍慢,約10厘米。

3)頭圍

新生兒頭圍平均32—34厘米,初生31.15-36.3厘米,1月35.4-40.2厘米,3月38.2-43.4厘米,6月41.3-46.5厘米,12月43.7-48.9厘米,2歲45.6-50.8厘米,3歲46.5-51.7厘米。頭圍測量在2歲以內最有價值,頭圍增長過速提示腦積水,過小見于腦發育不全及小頭畸形。

4)胸圍

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為胸圍,出生時胸圍平均為32厘米,1歲左右頭圍與胸圍相等,1歲至青春前期胸圍超過頭圍的厘米數約等于小兒歲數減一。

5)囟門

前囟在出生時大小約1-2厘米,后隨顱骨而發育,6個月后逐漸骨化而變小,約在1歲至1歲半時閉合,前囟檢查對兒科臨床疾病很重要,早閉或者過小見于頭小畸形,遲閉或者過大見于佝僂病、克汀病或腦積水,前囟飽滿為顱內壓增高,常見于腦炎、腦膜炎腦腫瘤等疾病,前囟凹陷見于極度消瘦或脫水者。

6)脊柱

脊柱的變化見于椎骨的發育情況,三個月的嬰兒能抬頭時,出現凸向前的頸曲;6個月會坐時,出現凸向后的胸曲;1歲會走時,出現凸向前的腰曲。

7)牙齒

牙齒分為乳牙和和恒牙兩種。生后(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12個月尚未萌出者為儒雅萌出延遲。約于2.5歲時乳牙出齊。2.小兒體重身高的計算方法小兒體重計算:出生時平均體重:約3kg3個月:6kg3~12月:體重(kg)=(月齡+9)/2(kg)1歲:9kg1~6歲:體重(kg)=年齡×2+8(kg)7~12歲:體重(kg)=(年齡×7-5)/2(kg)3.小兒水代謝特點:①小兒水代謝旺盛;②不顯性失水多體溫每升高1℃,不顯性失水約每日增加13ml/kg;③消化液分泌吸收量大;④腎調節能力差。4.小兒用藥特點新生兒肝臟酶系統發育不成熟,影響藥物的代謝。新生兒可受臨產孕母及乳母所用藥物的影響。某些激素類藥物可影響生長發育。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及腎小管分泌功能差,使藥物排泄緩慢。5.嬰兒輔食的添加添加輔食應遵循以下原則:由少到多,逐漸增量;從稀到稠,從流質開始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再到軟固體食物;由單品種到多品種,添加食物要一種一種逐個添加,當嬰兒習慣一種食物后,再添加另一種;由細到粗。輔食添加的順序出生1-3個月添加青菜水、新鮮果汁,每次3-5ml,每日15-30ml,以后每日100ml,魚肝油,開始每日1粒/隔日,4個月以后1粒/每日。4-6個月可以添加含鐵多的食物,菜泥、魚泥、蛋黃、米糊、稀粥、動物血等。注意:嬰兒腹瀉時,要推遲增加輔食的時間。7-9個月餅干、饅頭、面包、煮熟的水果、爛面條、雞肝、魚、瘦肉等。10-12個月可以逐漸加喂稠粥,軟飯、面包、碎菜、碎肉、豆制品等。1-1.5歲時,可以吃軟的米飯面條,小餃等。營養不良因缺乏熱能和(或)蛋白質所引起的一種營養缺乏癥,其主要表現為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漸進性消瘦或水腫,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預防免疫】年齡制品名稱出生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1個月乙型肝炎疫苗第2針2個月脊髓灰質炎疫苗初服3個月脊髓灰質炎疫苗復服百白破第1針4個月百白破加強1針麻疹疫苗復種百白破第2針5個月百白破第3針6個月乙型肝炎疫苗第3針流腦多糖體疫苗第一針(到六月齡后12月份接種)8個月麻疹疫苗初種1歲乙腦疫苗基礎免疫兩針,間隔7--10天(到一歲后5月份接種)【小兒疾病】1.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既出現腹瀉,出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育,添加輔食,大便軟為正常。2.嬰兒腹瀉的護理(1)胃腸道隔離:由各種病原(包括細菌及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傳染性很強,應做好胃腸道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對各種腸炎隔離工作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新入院患兒,應先行床邊隔離,直到大便培養兩次陰性,方可解除隔離。②工作人員接觸患兒前要洗手,護理時要穿上塑料圍裙或橡皮圍裙,每做完一個患兒的護理工作后,醫護人員要用1∶5000升汞溶液或1%煤酚皂溶液擦洗圍裙,并用肥皂流水洗手。③患兒糞便、尿布要浸泡在1%煤酚皂溶液中消毒1小時。④注意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患兒用具、布料須煮沸消毒或日光曝曬。(2)測量體重:患兒入院后,要準確測量體重,以便依據體重估計脫水程度、決定用藥劑量。在入院24小時后,應再測體重1次,以后每隔2~3日定期測量1次,直到出院為止。(3)一般護理:保持清潔,勤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每次大便后,宜用溫水清洗臀部及會陰部,并外撲滑石粉,以預防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尿布疹及臀部感染。勤翻身,特別是對營養不良患兒、輸液時間較長者或昏迷患兒,應預防繼發肺炎,避免褥瘡發生。嘔吐頻繁患兒應側臥,防止嘔吐誤吸引起窒息,同時要常擦洗,避免頸部糜爛。按時喂水或口服補液用的含鹽溶液,以縮短靜脈補液的時間及避免脫水。喂食要耐心,應準確記錄攝入量。(4)細心觀察病情,認真做好病情記錄:每天均應記錄糞便的次數、顏色、性狀、氣味及其混雜物質等。記錄補液后第一次排便的時間及量,以便依據情況補充液量。如有嘔吐者,還應記錄嘔吐的次數、量及性質等。并應詳細觀察全身癥狀,注意脫水、酸中毒的恢復情況及有無腹脹、精神萎靡和心音低鈍等缺鉀癥狀的出現。按時測量體溫。(5)靜脈輸液護理:保證藥液用量準確;注意各種注射液的配伍禁忌;經常檢查注射部位有無藥液外漏、腫脹、靜脈炎及包扎過緊等,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潔,以免污染;掌握輸液的速度,一般按每毫升16滴計算,并每隔15~30分鐘觀察一次輸入速度是否合適,對伴有營養不良或肺炎的患兒速度宜慢;在輸液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有無皮膚潮紅、皮疹、寒戰、惡心、呼吸困難、青紫或體溫突然升高等藥物及輸液反應。3.嬰幼兒上感上呼吸道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癥,臨床診斷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屬于上感。可并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部分病人可繼發風濕病、腎小球腎炎、心肌炎等。4.小兒等滲性脫水的分度是什么?(1)輕度脫水:是水量為體重的5%9約每千克體體重50毫升)。由于身體內水分減少,患兒會稍感到口渴,啼哭時沿有淚,有尿排出,檢查見患兒一般善良好,兩眼窩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尚快。

(2)中度脫水:是水量約為體重的5%-10%(每個克體重50-100毫升)?;純旱某鰺┰?,易激惹;中渴想喝水,水嬰兒四處找奶頭,如果得到奶瓶,會拼命吸吮;啼器時淚少,尿量及次數也減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慢。

(3)重度脫水:是水量為體重的10%以上(每千克體重100-120毫升),患兒現為精神極度萎縮、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嚴重,啼哭時無淚流出,尿量及尿次數明顯數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明顯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很慢。5.判斷脫水程度的指標?體重迅速減輕,患兒體液丟失占體重5%以上考慮脫水存在。少尿,尿量減少程度與脫水嚴重程度成正比,肢窩凹陷,孩子雙眼窩凹陷時提示已有中度脫水;哭時仍有淚水,說明患兒處于輕度脫水狀態,哭而無淚水,口渴,煩躁不安提示機體嚴重缺水,此外,嬰兒前鹵門凹陷,皮膚彈性差,四肢末端涼為患兒脫水的客觀征象。【新生兒護理】1.足月正常兒的消化系統特點?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腸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新生兒胃呈水平位,噴們括約肌發育較差,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易發生溢乳和嘔吐。一般生后12-24h開始排泄,約3-4天排完。2.新生兒窒息狀態的護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不暢是新生兒窒息的常見原因,所以新生兒一旦發生窒息應做到復蘇迅速、正確、有效。凡估計胎兒出生后可能發生窒息時,應做好一切復蘇準備工作。預熱處理臺,出生后將新生兒放在預熱的處理臺上,在整個復蘇過程中必須保暖,擦干羊水血跡,減少體表散熱,搶救時溫度要在30~32℃下進行,可減少氧的消耗,有利于患兒缺氧窒息的復蘇。吸除口咽部羊水及胎糞,使新生兒采用仰臥、頭低位。如果呼吸道內吸入液體較多,部位較深,可在喉鏡直視下用導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沒有徹底吸凈前,切忌刺激啼哭,以減少窒息引起的并發癥。(2)進行人工呼吸:呼吸道吸凈后,輕拍新生兒雙足底、背部,如果仍無呼吸或啼哭,可采用口對口吹氣法或進行托背式人工呼吸法,待呼吸恢復后改用面罩或頭罩吸氧。如果上述方法無效可施行氣管插管;氣管插管所需大小及深度,根據不同體重選用〔4〕:<1000g,選用內徑為2mm~2.5mm;1000g~2500g為3mm;2600g~4000g為3.5mm。深度:早產兒為8cm~9cm;足月產兒10cm~12cm。先吸出呼吸道粘液及分泌物立即加壓給氧,壓力不超過30cmH2O,呼吸頻率為30次/min為宜。氧濃度低時不能糾正低氧血癥并可導致腦缺氧后遺癥;濃度高時又會發生氧中毒,導致晶體后纖維組織增生,腦間質水腫或肺損傷。故高濃度給氧應遵從短時期、間斷原則。另外,要注意體內CO2潴留及注意氧的溫化和濕化。(3)各種搶救藥物的應用3.1合理應用中樞興奮劑:21例發生新生兒窒息中,有1例在發生自主呼吸間歇出現時,應用臍靜脈注射50%葡萄糖+尼可剎米+維生素C和拍打足底以刺激呼吸。3.2糾正酸中毒:新生兒窒息時間過長可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可根據醫囑用5%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