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AbstractWiththegradualincreaseofteacherteachersinourcountry,Chinesegovernmentdepartmentspaymoreattentiontoruralprimaryeducation,BaitownCentralPrimaryschoolinLaixiCityofShandongprovince,JiangshanTownCentralPrimarySchoolinLaixiCityofShandongprovinceandQianshancompleteprimaryschooleducationinJiangshanTownofLaixiCityofShandongprovincehavealsochanged,thereisstillabiggapwithurbanprimaryschools,Teachers,classroomequipmentandeducationqualityarealsooutofbalance.Inrecentyears,theeducationdepartmenthasmadegreateffortstoimprovethequalityofruralprimaryschools.However,duetosomepracticalreasons,especiallytheproblemofteachers,theimbalancehasalwaysexisted.Primaryschoolteachers,asaverykeypartofprimaryschooleducation,candirectlyplayadecisiveroleinthequalityofruralprimaryedu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analysis,thereisarelativelydisapprovingphenomenonof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whichdirectlyaffectsteachers'satisfactionwiththeircareerandevenaffectstheirturnoverintention.Thispaperfirstdescribesthephenomenonoflowsocialrecognitionof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profession,andthenputsforwardconstructivesuggestionsandmeasurestoimprovethissituation,respectivelyfromtheaspectsofnationalpolicy,socialstatus,schoolmanagementandpersonalpromotion,hopingtoprovidevaluablereference.Teachersoccupyacorepositioninthenationaleducationresources,excellentteachersarethetoppriorityofschooleducation,inordertoimprovetheoveralllevelof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Therefore,peopl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professionalidentityof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andteachersthemselvesshouldalsopaymoreattentiontotheirownprofessionalgrowth,onlyinthiswaycanpromotethecareerdevelopmentofthewhole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Inordertounderstandthesatisfactionof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professionalidentity,thispaperusesquestionnairesurvey,literaturemethodandinterviewmethodtoconductresearch,andalsoputsforwardstrategiesforimprovingteachers'professionalidentity.Keywords:Ruralprimaryschools;Ruralprimaryschoolteachers;Professionalidentity目錄14523摘要 I7189Abstract II307141緒論 1155161.1研究背景 126418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147661.2.1研究目的 1226391.2.2研究意義 1211841.3國內外研究現狀 2216371.3.1國外研究現狀 2245061.3.2國內研究現狀 293401.4研究內容及方法 369801.4.1研究內容 3161751.4.2研究方法 3297831.5本文擬解決的問題 413042相關概念界定 5187812.1農村小學 5172542.2教師職業認同感 5167533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現狀 62023.1政府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 6236773.2社會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 6270393.3農村小學學校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 877673.4教師個人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 8185404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存在的問題 10323404.1農村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政策不夠完善 1078914.2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 1068134.3農村小學教師行業發展的環境較差 10254984.4農村小學教師個人職業價值觀有偏差 1158935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的策略 12182555.1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和監督力度 12137595.1.1健全農村小學教師保障監督體系 1240205.1.2完善農村小學教師薪酬體系 12267495.2社會建立正確輿論導向 13263315.2.1增加對鄉村小學教師的信任和尊重 13234265.2.2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13205975.3增強學校建設并完善教師培訓制度 14210785.3.1提高學生家長參與度 14241195.3.2進行專業性的教師培訓 14109995.4教師個人不斷自我提高職業素質 15175995.4.1調節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目標 15173435.4.2樹立終身學習與提升專業素養的思路 1515465結論 178539參考文獻 1813802致謝 2023933附錄A 2126801附錄B 24PAGE91緒論1.1研究背景現階段,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農村小學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山東省農村地區小學教育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通過與城鎮小學教育質量相比來看,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小學教育失衡問題,也一直是社會最為熱門的話題,雖然教育部門也在一直努力的提升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但是由于很多現實原因,尤其是教師隊伍的原因,教育失衡問題一直存在。由于農村小學教育的環境、政策、獎金都與城鎮地區的小學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目前我國教育部門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1],而小學教師作為小學教育非常關鍵的一部分,能夠直接對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本文選取山東省萊西市店埠鎮中心小學、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中心小學以及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前山完全小學三個小學教師隊伍作為研究對象,也是基于目前三個小學教師實際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研究,在此背景下,能夠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從而讓本次研究更加具備實踐性[2]。1.2研究目的及意義1.2.1研究目的本研究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展開了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歸納出了當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水平,并提出了影響其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影響職業認同水平的因素和背后的原因,從研究結果的討論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為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提供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促進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和教師隊伍的建設[3]。1.2.2研究意義從理論方面,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調研,結合統計軟件進行實證研究,在對當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進行整理分析的基礎上,總結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教師在職業認同方面的現象,在職業認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教師產生職業認同中,與教師的職業滿意度和教師的離職意向之間的關系[4]。對農村小學教師在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困惑和困惑進行探討,在理論上,可以為本研究提供更多的分析角度和思路,在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上,還可以進一步充實學校教師管理的相關理論。在實踐上,對農村小學的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職業認同特征、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首先,本文所提供的相關建議,可作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時,更好地考慮到師資的合理配置,以及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其次,本研究提出的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能夠為學校在面對和應對目前小學教師的職業身份認同狀況時,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措施,并積極尋找與之相適應的改善路徑,同時,也要關注教師自身的成長與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推動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提高鄉村小學的管理水平,從而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最后,本研究通過在教師職業認同中的個人因素方面的調研和分析,可以幫助身處農村小學的教師了解目前教師群體的現狀,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提升自身職業認同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5]。1.3國內外研究現狀1.3.1國外研究現狀國外學者對于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感探究。首先,對于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ColdronJ,SmithR(2014)在《Activelocationsinteachers:constructionsoftheirpersonalidentities.JournalofCurriculumStudies》中提出,教師的職業認同是個體在自身工作的環境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認知,它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6]。FejesA.SusanneKopsen(2014)在《“Vocationalteachers”identityformationthroughboundarycrossing》中基于身份理論和對教師身份定量工具的系統評價,將教師身份被分解為四個一級結構:動機,自我形象,自我效能感和任務知覺。通過對一年級和二年級小學生教師實施TIMS,探素教師的專業身份評價[7]。其次,對于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KremerL,Hofman(2015)在《Teachers'professionalidentityandburnout》中提出了教師職業認同的四個維度,分別是向心力(centrality)、價值(valence)、團結(solidarity)、自我表現(self-presentation),詳細表明職業認同及職業倦怠[8]。1.3.2國內研究現狀本研究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等作為關鍵詞,來檢索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現狀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國內,不同學者對其關注的角度存在著差異。首先,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進行了剖析,并對其定義進行探討。鄧長莉(2018)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中分析從教師職業認同的過程和呈現的表現定義教師職業認同,她認為周圍的工作和社會環境、各個職業之間的交互關系以及個體作為教師角色對于本職工作所持有的感情傾向、職業感受以及正確認知都會影響教師的職業認同[9]。其次,關于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因素分析,胡維芳,黃麗(2016)在《高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中表明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受到家庭、學校、社會及個人自身因素的影響[10]。最后,關于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提升對策的分析,王肖星(2020)在《我國鄉村教師職業認同的現實困境及其突破》中對農村教師職業認同的教育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展開研究,提出教師要挖掘鄉村教師職業的內涵,自覺投身于鄉村教育事業建設[11]。江建民(2020)在《鄉村學校教師職業認同危機及其化解》中鄉村學校展開大量研究,發現鄉村學校教師職業認同出現危機,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了提升職業認同的策略,并提出要從提升農村教師教學效能、增強職業情感等方面對農村教師這一職業產生積極的認知[12]。朱從書(2006)在《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對中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發現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增強教師職業認同[13]。1.4研究內容及方法1.4.1研究內容本文將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感現狀作為主要研究內容,利用調查與研究數據,對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因素進行了解,并對影響職業認同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為農村小學職業認同提供建議和對策,從而提升教師職業認同感。1.4.2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本文借用魏蘭華2008年編制的《教師職業認同量表》、《教師離職意向量表》以及馮伯麟1996年編制的《教師工作滿意量表》,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期望通過調查探索目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職業滿意度的具體情況及在離職意向上的意愿。以此分析目前農村小學教師在職業認同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14]。文獻法:通過中國知網搜索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文獻,了解當前這一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查閱圖書館相關資料,了解學習有關職業認同的相關知識,為論文的后續開展打下理論基礎。訪談法:訪談是研究和教學中最重要的數據收集方法之一。面試是訪問者通過口頭面試提出相關問題的機會,并從回答中獲得必要的信息和研究材料。本研究主要基于正式訪談,根據研究目標制定訪談計劃,就職業認同問題對農村學校教師進行訪談,并提出具體問題和對話文件。1.5本文擬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展開了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歸納出了當前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水平,并提出了影響其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影響職業認同水平的因素和背后的原因,從研究結果的討論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為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提供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促進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和教師隊伍的建設。
2相關概念界定2.1農村小學農村小學,就是在行政村內所建的小學,大部分地區農村小學的師資配備方面較弱,農村小學的學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農民。一般農村交通信息相對于城市學校來說較為封閉,學校多媒體設備相對過時[15]。2.2教師職業認同感教師職業認同感指的是,在教師的內心中,他們會接受教師職業,對教師職業產生積極的認知和正面的評價,而且他們還會有一種愿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長期從事教師職業的主觀感覺。職業認同是一種能夠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力量,它是教師職業快樂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做好這份工作的必要前提,它也是影響學生發展、學校發展乃至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16]。Moore和Hofman則從職業認同的內容出發,研究發現,職業身份是指個人對自己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吸引力和親和力的程度。
3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現狀3.1政府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近些年來,國家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經濟支持和政策支持,鄉村教育也在開展當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對于農村小學教師來說,薪資待遇、福利補貼及有關教育政策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及職業認同感。我國的政策中有“城鄉二元結構”。目前來看,短期內這種體質不會消失,但現在許多農村地區教育經費短缺,工資待遇偏低,制約著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社會地位。缺少薪資保障也是導致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積極性低下以及職業認同度不高的一大重要原因。盡管國家與政府在調整農村小學教師薪資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為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以及農村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缺乏保障,這也影響著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性和社會身份認同度,也制約了學校教師人才的引進。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國家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薪資補貼政策很難落實。這也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小學教師存在的職業認同問題。此外,農村小學教師因為付出和收入不對等,他們的收入也遠遠不夠日常支出,大大影響著農村小學教師的經濟地位,這更加導致了他們對自身身份的不認同。來自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店埠鎮中心小學的宋老師說:“我也是剛來到這個小學不到兩年時間,現在到手的工資是1650元。來這里之前我有想過工資會很低,但是這確實不在我預期范圍之內。這個地方所屬的市里經濟發展相對不錯。但是這里的經濟發展較差。上半年還會每月補貼五百元,但是這半年因為學校資金周轉不開,補貼已經兩個季度沒有發了。我每天早上6:30就要出發,因為交通非常不便利,交通工具很難進入村屯,我需要走上將近兩公里的路才能到達班級,晚上6點放學。下班后要進行備課和批改學生作業,在學校的時長已經超過12個小時了。每天都像打仗一樣,有時候覺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干著干著都沒有動力”。3.2社會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社會是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社會目前非常重視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發展及其職業認同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帶來的城鄉差異,以及教育普及率的增長,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重視也在不斷的提高。但也正因為社會對農村小學教師的各方面重視,社會輿論也提高很多。由于社會對普通農村小學教師有非常傳統的看法,隨著關注度的上升,村民對農村小學教師的信任和尊重,也會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造成不同的影響[17]。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店埠鎮中心小學、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中心小學以及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前山完全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分發300張調查問卷,每個學校100張問卷,問卷有關教師對職業社會地位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表3-1不同學校農村小學教師對職業社會地位較高認同調查數據(N=300)認同率學校名稱完全不認同(%)不太認同(%)基本認同(%)認同(%)非常認同(%)店埠鎮中心小學5434552姜山鎮中心小學5527774姜山鎮前山完全小學5631643由表3-1可以看出,農村小學教師對自身職業社會地位較高的觀點大多都是比較不認同,這不免讓鄉村教師寒心,農村教師正處于邊緣化的狀態,有社會四面八方而來的質疑聲更加加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不強。農村教師教師與城市教師相比較社會地位低,但是教育教學任務卻相同,農村小學教師會因此認為不公平,從而導致工作積極性與職業認同感降低。在對山東省萊西市店埠鎮中心小學的教師訪談中,五年級的英語教師譚老師這樣說道:“因為農村學生家長普遍學歷偏低,他們大部分對英語沒有充分的了解,我所教學的學科就是英語,學生在校學到的知識,晚上所布置的作業出現的一些不會做的情況,家長并不能進行輔導。個別家長會聚集在一起到學校找到校長說明情況,有位家長說現在的英語老師糊弄孩子,不教會孩子知識,孩子什么也不會。我因為這個原因被談話多次。還沒來這里之前我對我的教學生活充滿希望,現在我都有點撐不下去了”。在對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中心小學的教師訪談中,劉老師在訪談中說道:“我本來大學所學的是英語專業。但是被迫變成語文老師,后擔任班主任,家長不知怎么得知這件事情,極其不信任我,不配合我做學生工作,也有很多家長甚至在家長會上公開質疑我的專業性,一直在打擊我的決心和努力。我是剛入職沒多久,心里承受能力不夠好,因為這個我每天都很焦慮。但好在學校領導會安慰我,雖然職業歸屬感在下降,我對這份職業也有過放棄的想法,但是近期在不斷的自我調節中我有了新的準備,打算迎難而上,勤做家訪,努力讓家長了解到我,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3.3農村小學學校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高度重視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鄉村教師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現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這些問題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密切相關。提高鄉村教師工作滿意度,可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降低流失率,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根據34個國家50000多名教師的數據分析表明,教師工作滿意度能夠提高教師留任率。還有證據表明,教師對工作不滿意,會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本文試圖找出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有重要影響的主要因素與關鍵因素,旨在促進決策者高度關注鄉村教師工作滿意度,聚焦工作優先事項,破解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難題。在對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中心小學的教師訪談中,三年級的班主任李老師這樣說道:“由于這里的教學條件與城鎮的相比較為落后,學生家長又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鎮就讀,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學校的生源逐年減少,目前學校學生只有563人。目前我們學校不提供住宿,我在就近3公里的村里居住,因為道路年久失修,我的上班路也是非常坎坷,學生上學也不方便,每天老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希望政府能夠加強關注鄉村學生及教師‘上學難、上班難’的問題。但是農村小學近年來在一些方面,也有一些改變,職稱評定一直是困擾我們的一大難題。而目前,在農村、偏遠、偏遠的農村,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晉升的機會越來越大。在此之前,該學校每年僅有1名高級職稱的空缺。今年有7個名額,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爭取拿到一個名額”。3.4教師個人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價值觀與城市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的價值觀對比存在很大差異性,最大的問題就是個人價值導向不清、教師角色模糊,對未來發展沒有任何規劃,發展目標不夠明確等問題[18]。教師應該著重注意明確自身職業定位,努力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在對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前山完全小學的教師訪談中,一年級孫老師這樣說道:“2021年我開始任教,剛開始來到前山完全小學時,因為學歷不高,心里對教師這個行業的職業架構還不是很完善,那一段因為聽不懂本地方言也質疑自己是否能從事下去,無法定位自己處于一個什么狀態,有點擺爛,也沒有針對自己所教的科目進行深入的探究,講的知識都很表面化,因為太過深入的知識其實自己也不是很懂。后面長達半年時間我基本處于這個狀態,心里也有過放棄這個職業的念頭,但后面我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即使回歸正軌,現在我已經是可以幾手抓的班主任了。也很慶幸當初的自己沒有放棄,希望后面到鄉鎮工作的同事們即使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及時糾正,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4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存在的問題4.1農村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政策不夠完善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教育資源更加傾向于城市。城市地區的教育發展相對于鄉村更加迅速。鄉村地區積貧積弱已久。即使加大對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的投入,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迅速的提高。這也加劇了我國農村教育發展的問題。教育資源不合理配置。也是導致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不夠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19]。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是農村小學教師勞動付出后所應得的報酬,其工資待遇以及福利補貼會直接影響到農村小學教師的從教心理。雖然近年來有些農村地區的待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農村小學教師每個月的工資都可以按時發放,補助政策也逐漸得到落實。但在本文的研究中發現,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仍然較低,福利補貼仍然很少,我所調查的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還是有供不應求的現象。4.2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通過對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滿意度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師都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很普通,與自己心中的期望相差很大,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小學教師的在社會中的地位并不高。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會風氣和教師自身素質的欠缺。老師是祖國的園丁,老師是一種極為崇高的職業,他們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棟梁之才,老師應當是一種備受尊敬的職業,他們應當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特別是農村教師,他們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和工作壓力與城市學校的老師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他們為教書育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因此他們更應當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尊重。但是,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低下,他們的社會認同感非常低。4.3農村小學教師行業發展的環境較差制約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農村小學教師培訓。目前國家下發了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培訓,但還尚未形成完善的培訓機制。另外,根據農村小學教師所教學科不同,對于教師的培訓也有不同,往往是比較模糊的一般性培訓,培訓效果不佳,無法滿足不同學科的需要。很多農村教師在進修時缺乏實際支持,時間上也存在很大問題。有些農村小學教師缺乏相應的輔導和督促。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許多教師往往處于一個不知道自己該怎么提高的狀態。另外,有的鄉村學校缺乏科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即使教學較好的老師也很難做出較大的進步。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相較于城市小學較為匱乏,這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很多農村教師需要自行編寫教材或借助網絡的資源,這使得教學在難度和質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4.4農村小學教師個人職業價值觀有偏差價值觀念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反映。人的生存環境、人的生存狀態、人的物質生活狀況等都影響著人的價值觀。部分農村小學教師的個人的心理需要不在學校和社會需要的軌道上,心態不夠好,對自己的職業前景不夠明確,教師沒有確立的職業發展目標。農村小學教師的自身修養有待提高,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價值觀念不夠完善[20]。
5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的策略5.1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和監督力度5.1.1健全農村小學教師保障監督體系在2023兩會時期,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保障和資源支持力度這一問題也尤其受到關注。農村教師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資源缺乏,備課資源、信息資源等;同伴資源缺乏,因為農村相比城鎮學校,教師比例較小,存在一位教師同時教授好幾個年級的情況,由此衍生出代課教師這一群體,造成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比較弱,缺乏一個學習、教學科研和共同發展的環境。所以針對以上問題,相關責任人應該更加重視農村教育的優質平衡發展。提高保障政策的權威性和科學性。為鄉村小學教師提供“五險一金”,并健全相應的補貼體系,比如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取暖費等,以確保鄉村小學教師的基本生活,實施對農村小學教師的生活補貼,實現城鄉教師的均衡,在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等相關保險補貼上,與城市公務員持平,甚至比城市更好。持續推進并健全“教師支教計劃”、“免費師范生”等政策,保證優秀的教師資源可以及時地向農村地區補充。高師院校要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拓展實訓項目的范圍和規模。實施免費教師教育政策,保障學生能夠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在農村學校落戶。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可以在強化培訓和進行相應的資格水平鑒定后,依法認定其教師資格轉為正式教師。同時,對不合格的代課老師要堅決清除。5.1.2完善農村小學教師薪酬體系以利益為導向,健全薪酬體系,是吸引教師的重要手段。當前,在鄉村教師隊伍中,出現了優秀教師“不能來,不愿意來”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鄉村小學的辦學條件較差,居住環境較差,工資水平較低。有些高師畢業生寧愿像“蟻族”一樣在城市里找份工作,也不愿意去鄉下的小學教書。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大幅提高鄉村教師的薪酬水平,增加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首先,保證鄉村小學的老師們,能夠按時、足額地領取到他們的工資,并且不允許他們隨意地收取任何費用,也不允許他們將他們的工資、補貼等福利支出,并且繼續執行每月一次的舉報、通報、公示等制度。政府機關要致力于提高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其中包含了對教師的日常生活、住宿、交通等方面的要求,并將其納入到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計劃中來。5.2社會建立正確輿論導向5.2.1增加對鄉村小學教師的信任和尊重“城強鄉弱”的社會結構、農村教師的教育性知識等級分布模式,都是由歷史與現實交織而成的。因此,僅僅依靠鄉村教師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扭轉這種狀況,實現自身的“質變”的。只有借助社會政策的力量,才能使鄉村教師從劣勢走向優勢,真正發揮其資源的優勢。所以,要提高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就必須改變目前的現狀。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工資保障力度。要對農村社會環境和農村學校教育環境的雙重情況進行全面的考量,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和進修培訓等方面對農村教師進行差別化的扶持,從而提高農村教師在不同艱苦條件下的社會競爭力和職業吸引力。其次,教學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考慮到鄉村教師在這一領域整體上的相對滯后,因此,他們必須要在今后的訓練和再教育中,對他們的教學性知識進行強化和提升,特別是要把重點放在對學科知識和教學藝術的優勢的挖掘和素養的培養上,來促進他們自身的蛻變。最后,以“尊重”的教育觀念,進行農村學校治理的改善,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微環境。本研究發現,除了物質上的支援之外,更多的是來自于學校的支援與尊重。所以,應該在農村學校甚至是更廣泛的地區,對鄉村教師的管理和評價制度進行完善,尊重他們的教學自主權,并從多個方面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為他們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微環境。5.2.2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第一,加強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消除城鄉差別的根本。國家應增加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增強其經費保證,并強化其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教育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農村教育提供更加優質的人才支持。第二,加強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政府應該加強對教育的監管和管理,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保障教育公平和公正。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農村教育的管理,加強教育督導和評估,確保農村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第三,要強化師資力量。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其素質與水平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教育的質量與公平。政府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力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水平。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教師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于農村教育事業。第四,要加大對家庭的支持力度,增強對家庭的支持力度。在教育公平中,家庭教育與社會支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政府應加大對家庭的引導與協助力度,增強父母的教育意識與能力。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社會支持,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農村教育事業中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幫助。綜上所述,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需要多方面的措施。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加強教育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家庭教育和社會支持,加強教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工作,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供堅實的保障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現代化的目標。5.3增強學校建設并完善教師培訓制度5.3.1提高學生家長參與度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讓教師感受到尊重和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2018年國家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并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黨和國家相繼出臺眾多重視教育、重視教師的意見方針,旨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讓社會形成尊師、重師、敬師的風氣,提升教師在校工作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讓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獲得成就感和責任感,那么教師對自已職業認同度也將隨之提升[21]。關注教師的生活、心理健康;作為一所學校的管理者,除了要顧及到他們的經濟需要外,還要顧及他們的教育需要和心理需要。在教學需要上,除了要注意教師的教學資源配置之外,還要注意調動父母的積極性,讓他們和老師一起對學生進行合作,積極、恰當地配合老師的工作,讓老師的工作歸屬感得到持續的提升;在心理需要上,應該利用精神激勵法,確認每一位教師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自己在學校這根整體鏈條中的“不可替代性”。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使教師對自身的要求得到更多的滿足,才能使教師對自己的角色認識更深,對自己的職業認同更高。這樣,老師們才能體會到:教書不僅是為了生計,更是一種享受,一種對生命價值的追求。5.3.2進行專業性的教師培訓教師作為社會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學中,他們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和壓力。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其能否積極、健康、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教師心理健康培訓體系,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增強其人格魅力。通過以上幾種途徑,可以減輕教師的挫折感,減少專業心理問題。這是因為,只有擁有了一種正面、健康的心態,才能使教師真正地熱愛自己的職業,并找到一種正面的方法來應對壓力事件。建立一個教師的心理健康訓練組織,并對其進行經常性的學習和訓練,這將幫助我們克服教師在心理方面的負面情緒,逐漸形成一種健康的心態,進而提高我們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5.4教師個人不斷自我提高職業素質5.4.1調節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目標在新課程的環境下,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了教師對自己的角色進行了重新的定位,并對自己的角色進行了認識,將自己從一個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變成了一個幫助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在進行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教師的能力和素質也在不斷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逐步轉移到了對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提升上,這使得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與社會發展迅猛。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改革正成為一項持續不斷的教育實踐活動。教育變革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的典型特征。教師是專業工作者,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對自身職業角色與教育行為進行不斷的反思和完善,教師職業角色及其教學行為的變化對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師只有在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職業行為,并將其轉化為新的職業行為,以達到新的職業行為的目的。教師專業發展正是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呼應。專業化教育使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能和獨有的價值觀、情感來應付教育改革的需要,從而促進基礎教育發展。5.4.2樹立終身學習與提升專業素養的思路提高教師個人職業認同感,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教師的職業身份的認識,是教師職業身份的重要依據。正確的職業認知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其職業的價值,并實現對自身職業角色的內化,從而形成其對自我重要程度的積極認知和評價,進而提高職業認同、個性優勢,也就是使教師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它是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重要保證。這表明,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職業導向,加強對角色的理解,培養自己的人格優勢。在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性地利用自身的優長特質,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提高自我效能感,收獲幸福感[22]。書山有路,學海無涯,能決定人生色彩的除了先天不可更改的客觀條件,還有后天不斷努力的學習熱忱。決定學習,立志學習,選擇方向,準確學習,立足實踐,踏實學習,只要堅持這種思想,這樣的教師才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沿,才能永遠勝任教師的工作,這樣的教師才會成為終極成功的人。
結論本文從政府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及個人層面進行實證分析,探究了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的現狀,并結合問卷調查及訪談剖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本研究過程中得出以下結論。其一,本文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展開了深入探討,運用了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法,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進行了分析,把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因素分成了四個方面,分別是:政府對農村小學教師薪酬待遇政策不夠完善、農村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不高、學校對農村小學教師的管理和培訓不夠及教師個人職業價值觀有偏差。其二,本文從這四個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相對的解決策略,在政府層面,健全農村小學教師保障監督體系、完善農村小學教師薪酬體系;在社會層面,增加對鄉村小學教師的信任和尊重、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在學校層面,提高學生家長參與度、進行專業性的教師培訓;在個人層面,調節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目標、樹立終身學習與提升專業素養的思路。只有形成層四個層面的齊心實施,才能不斷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助推鄉村振興,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發揮應有的貢獻。由于自身能力和研究條件有限,本研究的討論還存在一些不足,懇請專家和學者給予批評和指正!關于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現狀及對策研究,還有待本人繼續進行深入學習、研究。
參考文獻[1]王嫻哲.小學新教師職業認同及影響因素研究[D].青島大學.2020(02).[2]李莎.鄉村小學全科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探析——以湖南省常德市下屬鄉村小學為例[J].西部學刊.2022(21):103-106.[3]相琳.鄉鎮小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對策研究[J].延邊大學.2022(03).[4]吳美蘭.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9.[5]何曉芹.職教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認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6]JohnColdron,RobinSmith.Activelocationinteachers'constructionoftheirprofessionalidentities[J].JournalofCurriculumStudies,2014,31(6):711-726.[7]AndreasFejes,SusanneK?psén.Vocationalteachers’identityformationthroughboundarycrossing[J].JournalofEducationandWork,2014,27(3):265-283.[8]KremerL,HofmanJE.Teachers'professionalidentityandburn-out.[J].ResearchinEducation,2015,34(1):89-95.[9]鄧長莉.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10]胡維芳,黃麗.高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6(01):82-86.[11]王肖星.我國鄉村教師職業認同的現實困境及其突破[J].教學與管理.2020(24):50-53.[12]江建民.鄉村學校教師職業認同危機及其化解[J].教學與管理.2020(06):47-49.[13]朱從書.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6(12):116-117.[14]郭中華.鄉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0.[15]張萍.農村小學布局調整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2(05).[16]程翠萍.小學全科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內涵、價值及培養路徑[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2(04):76-80.[17]李佳烜.鄉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提升策略研究[D].成都大學.2022(02).[18]屈琳君.鄉村小學教師職業榮譽感提升策略研究[D].寧夏大學.2022(02).[19]朱磊.鄉村小學教師隊伍現狀與改善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0(12).[20]謝小琴.農村中小學中老年教師職業價值觀危機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3(10):82-84.[21]胡琦忠.新高考背景下教師職業認同、教學效能感與有效教學實踐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2(02).[22]張憲冰,楊桐桐,張蓓蓓.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教師職業認同的提升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6):24-26.
附錄A關于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問卷尊敬的老師:您好!本問卷調查的目的是了解當前農村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現狀,為學術研究提供準確的數據和資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保行政處罰考核試卷
- 秋天的回憶初三語文作文
- 娛樂場所室內環境舒適度優化考核試卷
- 舊夢初二語文話題作文
- 租賃經營模式的智能化應用與數字創新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采工藝與設備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防誤操作技術考核試卷
- 廈門市高三語文質檢作文
- 石材加工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 河北省用人單位錄用人員身份核查登記表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電子書
- 老視的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 VDA6.3的P2-7條款
- 工程聯系單表格(模板)
- 混凝土攪拌機設計論文
- 《Clean,Not Clean》RAZ分級閱讀繪本pdf資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