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企業管理與品質管理三者的關係管理企業管理品質管理*你如何理解“管理”?目標環境計畫組織控制協調*管理:為你的下屬設定一個適當的目標,然後創建一個有利於下屬達到目標的環境。*你理解企業管理嗎?
理想與思維知識技能文化制度創建良好環境的手段:1)知識;2)技能;3)文化;4)制度*你具備了一名出色管理者的條件了嗎?◆目標: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思維:你已掌握了多少先進的管理思想?◆知識:你的專業知識已掌握到什麼程度?◆
技能:你具備了哪些管理技能?◆文化:什麼樣的文化有利於企業管理?如何建立?◆
制度:如何建立管理制度?*品質管理與企業管理品質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門核心專業課之一。不只是品質工作者要學好品質管理。學好品質管理有利提高管理思維及增加管理知識。學好品質管理有利於提高制訂管理制度的能力。*品質管理的學科特點系統性(ISO9001:2000;6σ;5S;QCC等)與統計學有密切關係,有一定的難度。範圍廣,幾乎涉及到所有部門(除財務與後勤部門除外)*總經理業務部管理者代表財務部人事行政部生產經理開發部工程部採購部資材部生產部品管部資材部:供應與控制公司所需物料;工程部:設備的維護注意:掌握各部門或崗位的主要職責。*第一章:品質和品質管理
1.1:品質1.1.1產品與品質的概念(一)產品(product)1、思考:1)廣州本田汽車公司的產品是什麼?2)旅行社的產品是什麼?3)南華工商學院的產品是什麼?*2、產品的定義:過程的結果。其中過程的結果通常包括四種:1)服務;(中國電信,醫院等)2)軟體;(學校的教學管理)3)硬體;(有形產品)4)流程性材料;(水,燃料)
*(二)品質1、品質的概念品質的定義: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p2~5)1、要求
2、“特性”與“固有特性”
3、滿足要求的程度*4、生態綜合品質1)生態綜合品質是綜合的品質;2)生態綜合品質是產品生命品質;3)生態綜合品質是環境與生產過程互動的品質;4)生態綜合品質是以人為本的品質;5)生態綜合品質要求社會重視提高勞動者的生命。*1.1.2產品品質產生、形成的客觀規律1、產品品質是逐步形成的2、產品品質決定於工作品質1)決策工作品質2)現場執行工作品質3、產品品質是一個組織素質的綜合反映。1)領導素質;2)員工素質;3)組織所擁有的基礎設施;4、產品品質特性值是分散波動的*1.1.3影響產品品質產生、形成的因素1、影響確定產品適用性水準的最主要因素如下。1)市場;2)資金;3)管理;4)激勵;5)技術進步*2、引起產品品質特性值波動的因素1)外部干擾2)內部干擾3)隨機干擾*1.2品質管理1.2.1品質管理的基本思路1、對質量實施“三全一綜合”的管理1)從用戶和社會環境需要出發,按照產品品質決定於工作品質的客觀規律,對質量實行全面品質管理。2)從提高和保證產品品質出發,按照產品品質是逐步形成的客觀規律,對質量實行全過程的管理。*3)從依靠群眾、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出發,按照產品品質是組織素質的綜合反映的客觀規律,對質量實行全員參加的管理。4)從不同行業的生產特點出發,按照產品品質永遠是分散波動的客觀規律,對產品品質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掌握品質分散和波動的規律,進行綜合治理,確保用戶需求的實現和生態綜合品質的實現。*2、“四個一切”的觀點1)一切為用戶服務的觀點。2)一切以預防預見為主的觀點。3)一切用數據說話的觀點。4)一切按PDCA迴圈辦事的觀點。*PDCA
1、P(plan)計畫階段;
2、D(do)實施階段;
3、C(check)檢查階段;
4、A(action)改進階段。
(一)PDCA迴圈(戴明迴圈)*1、P(plan)計畫階段;設計目標;進度安排;資源需求(包括成本核算)做有效事有效做事努力做事(忙-茫-盲)*2、D(do)實施階段;根據計畫控制進度方法:過程控制與結果控制3、C(check)檢查階段;靈活應變根據計畫中的目標檢查效果關鍵:制訂合理可行的檢查標準4、A(action)改進階段。總結經驗,鞏固成績遺留問題,轉入下一個迴圈。*持續前進PD1、P(plan)計畫階段;2、D(do)實施階段;3、C(check)檢查階段;4、A(action)改進階段。
CAPDDCCAAP*1.2.2品質管理的基本概念1、品質管理品質管理:在品質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
1)品質方針;2)品質目標;
3)品質策劃;4)品質控制;
5)品質保證;6)品質改進。*2、品質策劃品質策劃:是品質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制定品質目標並規定必要的運行過程的相關資源以實現品質目標。3、品質控制1)4M1E:人、機、料、法、環;2)5W1H:幹什麼、為何幹、怎麼幹、誰來幹、何時幹、何地幹。3)糾正與預防措施。*4、品質保證品質保證:是品質管理的一部份,致力於提供品質要求會得到信任。品質保證的主要工作:加強品質管理、完善品質管理體系、完善品質控制,以便準備好客觀證據,並根據對方的要求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提供證據的活動。外部品質保證內部品質保證*5、品質改進品質改進:是品質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增強品質要求的能力。手段:不斷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來增強組織的品質管理水準。PDCA迴圈思維*6、品質管理體系品質管理體系:在品質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稱品質管理體系。品質管理體系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ISO9000,ISO14000,TS16949*7、基本概念間的關係品質管理-包括品質策劃、品質控制、品質改進等品質策劃-致力於設定品質目標,規定過程和資源;品質控制-致力於達到品質要求;品質保證-致力於提供信任;品質改進-致力於提高滿足要求的能力。品質管理體系-以品質方針為基礎、以品質目標為目的、有一套組織機構、所有員工都有自己的品質職責、按規定的程式進行工作和活動、將資源轉化為產品的有機整體。*1.2.3品質管理的基礎工作1、標準化工作2、計量工作計量工作包括三方面:1)用於產品品質特性的測試、化驗分析等方面的計量;2)用於生產工藝方面的計量;3)用於銷售經營活動方面的計量。*做好計量工作重點應抓好下列工作:1)計量器具和儀器的合理配置和使用;2)合理確定計量檢測設備的校準週期,堅持間隔校準制度,完善計量保證;3)加強計量檢測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4)保證計量檢測設備使用的環境5)健全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計量人員。*3、品質資訊工作品質資訊建立的一般程式:1)確定系統的功能,建立資訊中心和分中心;2)明確資訊源,即資訊的發生或發出的始端;3)規定資訊流程,明確資訊傳遞、回饋的管道,確定輸入輸出條目、流向及時間的具體要求;4)確定資訊傳遞與顯示的方法;5)落實執行部門*4、品質責任制;5、品質教育工作品質教育應注意的原則:1)應以提高本企業產品品質、解決品質問題為中心,正確識別培訓需求,使品質教育和培訓系統化、規範化。2)應在各級領導親自策劃下納入各級組織的工作計畫,從高層開始,然後逐層進行,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適宜培訓。3)品質教育和培訓的教材應有針對性,教材要不斷更新變化。*4)重視師資的配備和培養;5)建立員工品質教育和培訓的檔案,完善管理制度。*1.3品質管理的由來和發展1.3.1品質管理的演變1、產品品質管理時代1)產品品質檢驗階段(包括自檢和專檢)2)統計品質控制階段2、全面品質控制時代3、全社會品質管理時代*1.3.2中國企業品質經營謀劃的緊迫性1、中國企業已進入品質經營時代1)品質經營時代到來的實證;2)企業品質經營戰略的謀劃刻不容緩*1.3.3企業品質經營戰略探索1、企業品質經營的戰略目標1)讓用戶完全滿意2)給股東以最大回報3)讓員工得益4)讓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獲益。*2、品質經營戰略的基本問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1)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戰略;2)企業經濟發展戰略3)科教興企戰略4)環境戰略5)資源戰略*3、企業品質經營戰略的核心在於把握交替運用多種戰略時機,開發有價值的新知識和新產品技術。1)企業品質經營戰略的探索必然涉及到資產的4種開態和運營的3種方式。2)企業是依靠其核心能力而成長的;*4、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建立是品質經營戰略探索過程關注的重點。1)企業核心競爭力2)技術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3)可持續競爭優勢建立的基本程式⑴建立可持續競爭優勢⑵建立先進的組織原則⑶要把滿足市場需要當作企業的頭等大事⑷要重視企業市場資產**ISO9000標準的產生*
(一)產品品質責任引起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需要;(二)國際貿易要求引起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需要;(三)ISO9000族國際標準的產生
1、1959年美國國防部頒佈:MIL-Q-9858A《品質保證大綱》及MIL-Q-45208A《檢驗系統要求》;
2、1968年北約發佈了AQAP-INATO品質保證標準
3、1973年英國將AQAP-INATO作為英國國防標準;*4、1979年英國發佈了英國國家品質保證標準BS57505、1980年ISO成立TC1766、1987年發佈了87版ISO9000;7、1994年發佈了94版ISO9000;8、2000年發佈了2000版ISO9000二、ISO9000標準的影響和發展(一)ISO9000潮流;(二)ISO9000的推動(三)ISO9000的推廣(TS16949;HACCP;SA8000)(四)ISO9000族標準的發展*三、ISO9000族標準的結構(一)核心標準
1、ISO9000:2000《品質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
2、ISO9001:2000《品質管理體系要求》;
3、ISO9004:2000《品質管理體系業績改進指南》;
4、ISO19011:2000《品質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二)其他標準
ISO10012:2002《測量控制系統》(三)技術報告(共七個,屬技術支持性檔;P39)(四)小冊子(指導性檔)
《品質管理原則》,《選擇和使用指南》及《小型組織實施指南》(五)相關技術規範和標準(如TS16949)*二、相關方的需求與期望(一)供應鏈供方組織顧客原材料等產品相關方:顧客、所有者、員工、供方、銀行、工會、合作夥伴或社會三、品質管理體系和過程有關的定義(一)與品質管理體系和過程有關的定義1、體系: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2、管理體系:建立方針和目標並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3、品質管理體系:在品質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4、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第2章品質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2.1品質管理原則2.1.1品質管理原則的產生和作用1、品質管理原則的產生2、品質管理原則的作用1)指導本組織的管理者完善本組織的品質管理。2)指導ISO/TC176編制ISO9000:2000族標準和相關檔;3)指導廣大審核員、諮詢師和品質工作者學習、理解和掌握ISO9000:2000族新標準。*2.1.2品質管理原則的
內容及實施要點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1)明確自己的產品的顧客是誰?2)確保組織的目標與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結合,將顧客最關心的因素轉化為組織的品質目標;3)確保將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在組織內進行溝通。*4)測量顧客的滿意程度並根據結果採取相應的活動措施;5)管理好與顧客的關係;6)兼顧顧客與其他相關方之間的利益關係。*2、領導作用1)考慮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並考慮如何滿足和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策略;2)通過制定組織的品質方針來清晰地描述組織未來的遠景;3)制定可測量的、經過努力可實現的、具有挑戰性的並能組織獲益的品質目標,並把品質目標展開到組織的各部門、各層次,實施為達到目標所需的發展戰略。*4)在組織的所在層次上創造並堅持一種共同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倫理觀念,形成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5)創造一個較寬鬆、和諧的環境氛圍,建立信任,消除憂慮,提倡公開和誠懇的交流和溝通;6)為員工提供所需的資源、培訓,並賦予其職責範圍內的自主權;7)激勵員工,承認員工的貢獻。*3、全員參與1)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員工瞭解自身貢獻的重要性及其在組織中的作用。2)組織要教育員工識別對其活動的約束。3)把組織的總目標分解到職能部門和崗位,員工要接受所賦予的職責和許可權,解決各種問題。4)組織要啟發員工積極尋找機會增強自己的知識、能力、經驗。5)在組織內部,提倡自由地分享知識和經驗。*4、過程方法1)識別、確定組織所需的過程及其介面,包括管理活動、資源管理、產品實現和測量有關過程,確定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2)確定每個過程為取得所期望的結果必須開展的活動,並明確為了管理這些關鍵過程的職責和義務。3)確定對過程的運行實施有效控制的準則和方法,並實施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包括測量關鍵過程的能力,為此可採用適當的統計技術。*4)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的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發現改進機會,並採取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資源,實現持續的改進,以提高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5)評價過程結果可能產生的風險、後果及對顧客、供方及其他相關方的影響。*5、管理的系統方法1)建立一個系統,並以最有效的方法實現組織的目標;2)瞭解系統的過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3)確定系統的特定特定活動的目標以及這些活動應該如何運作;4)通過測量和評估並持續改進系統。*6、持續改進1)使持續改進成為一種制度,即在整個組織內採用始終如一的方法來推進待續改進;2)為了保證持續改進得以實施,為員工提供有關持續改進的方法和手段的培訓;3)使產品、過程和體系的持續改進成為組織內每個員工的目標;4)確定以指導、測量、跟蹤持續改進;5)識別並通報持續改進的情況,承認改進的結果,並對改進有功的員工進行表彰獎勵。*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1)規定收集資訊的種類、管道和職責,通過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觀念,控制品質記錄的真實性、及時性,採取適當的統計技術方法,確保作為分析的數據和資訊足夠、精確、可靠。2)讓數據和資訊的需要者及時得到並利用數據和資訊;3)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對數據和資訊進行分析。4)基於事實的分析、權衡經驗和直覺,做出決策和採取措施。*8、與供方互利的關係1)識別和選擇關鍵供方,提出對供方的識別、評價、選擇和控制要求;2)權衡短期利益和長期效益,確立與供方的關係;3)建立與供方清晰和開放通暢的溝通管道;4)與關鍵供方共用專門技術和資源;5)確定與供方的聯合改進行動;6)激勵和承認供方的改進成果。*2.1.3品質管理原則之間的關係1、以供方-組織-顧客組成的供應鏈的品質管理原則供方組織顧客與供方互利關係領導作用、全員參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2、以持續改進為宗旨的過程控制理論與方法的品質管理原則三法一改進: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持續改進*第三章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要求一、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說明(一)品質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二)品質管理體系的要求與產品要求的關係(三)ISO9001標準的目的
1、用於認證;2、用於管理(四)品質管理體系與其他管理體系的相容性(五)ISO9001標準關於品質管理體系要求的刪減*過程方法管理職責測量、分析和改進資源管理產品實現供方顧客★體現了過程方法與PDCA迴圈思想*二、ISO9001標準規定的品質管理體系要求1範圍2引用標準3術語和定義4品質管理體系4.1總要求4.2檔要求4.2.1總則4.2.2品質手冊4.2.3檔控制4.2.4記錄控制品質手冊程式檔(書)工作(作業)指導書表格表單(記錄)檔的構成*檔產生核準審查編號登記發行使用修改廢止存檔*記錄控制參考流程表單建立審/核編號索引發行記錄產生保管逾期銷毀*品質管理體系檔的編寫一、品質管理體系檔類型1)品質手冊;2)品質計畫;3)規範4)指南5)程式檔、作業指導書和圖樣6)記錄*二、品質管理體系檔的範圍和詳略程度的把握1)要與組織的規模和類型相適應2)要與過程的複雜程度相適應3)要與所用的方法相適應4)要與人員的能力相適應三、檔控制“六字”要點1)編;2)審;3)批;4)發;5)改;6)廢*三、品質管理體系檔編制程式1)成立編寫領導小組和編寫工作班子;2)對領導小組和編寫工作班子成員進行必要的培訓;(ISO標準)3)編寫指導性檔(分類、編號、格式、編寫要求、起草、批準和修改許可權等)4)制定編寫計畫;5)編寫草案6)檔的編輯和審批7)檔的試行或評審8)正式發佈*5管理職責5.1
管理承諾5.2以顧客為關注焦點5.3品質方針5.4策劃5.4.1品質目標5.4.2品質管理體系策劃5.5職責、許可權與溝通
5.5.1職責和許可權5.5.2管理者代表5.5.3內部溝通5.6管理評審5.6.1總則5.6.2評審輸入5.6.3評審輸出*管理評審參考流程管理評審規劃審核會議通知相關資訊收集整理會議舉行決議事項執行追蹤確認NGOK*資源管理6.1資源提供
6.2人力資源6.2.1總則6.2.2能力、意識和培訓6.3基礎設施6.4工作環境*人力資源培訓程式流程培訓需求鑒定審核策劃實施效果評估NGOK*7產品實現7.1產品實現的策劃7.2與顧客有關的過程7.2.1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確定7.2.2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7.2.3顧客溝通*合約審查程式流程訂單受理合約審查正式受訂與通知交期跟催與管制出貨NGOK合約變更是客戶/業務相關部門業務業務業務業務*7.3設計和開發7.3.1設計和開發策劃7.3.2設計和開發輸入7.3.3設計和開發輸出7.3.4設計和開發評審7.3.5設計和開發驗證7.3.6設計和開發確認7.3.7設計和開發更改的控制*設計控制程式流程設計開發策劃設計開發輸出設計開發評審設計開發驗證設計開發確認設計開發輸入更改*7.4採購7.4.1採購過程7.4.2採購資訊7.4.3採購產品的驗證7.5生產和服務提供7.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7.5.2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7.5.3標識和可追溯性7.5.4顧客財產7.5.5產品防護7.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採購管理程式流程採購需求之決定採購準備填單採購單核準發出訂購單採購提出採購跟催進料/收料申請部門資材/物控採購採購採購主管/總經理採購採購資材*供應商管理程式流程供應商尋訪調查供應商評估登錄資格撤銷NGOK供應商考核OK
採購相關部門採購相關部門採購NG*8測量、分析和改進8.1總則8.2監視和測量8.2.1顧客滿意8.2.2內部審核8.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8.2.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數據分析*8.5改進8.5.1持續改進8.5.2糾正措施8.5.3預防措施*內部審核流程年度審核計畫作成審核成立審核小組擬訂細部審核計畫審核實施缺失改善及手追蹤提報總經理NGOK*管理評審參考流程管理評審規劃審核會議通知相關資訊收集整理會議舉行決議事項執行追蹤確認NGOK*管理評審1、管理評審的目的和作用(P236)2、管理評審的時機(P236)3、管理評審的策劃4、管理評審的輸入(P236)5、管理評審的實施6、管理評審的輸出7、管理評審報告*8、管理評審的後續工作9、管理評審中需要克服的問題10、管理評審與內審的區別*ISO9001推行步驟一、診斷二、宣傳三、成立推行委員會(高層領導者參加,任命管理者代表)四、培訓五、撰寫檔六、試運行七、內審八、管理評審九、申請認證十、通過十一、複評*第四章品質管理體系認證
第一節總論一、品質認證是商品經濟的產物1、最初的品質保證是商品生產者在自己的商品上加蓋印記。2、產品合格證3、商標的出現4、品質認證的產生*二、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品質認證的規範化。1、品質認證制度發展成為國際貿易壁壘性質的技術措施。2、關貿總協定(GATT)-《貿易技術壁壘協議》*品質認證制度的類型(P246)一、品質認證制度的類型(一)型式試驗(二)型式試驗加認證後監督-市場抽樣檢驗(三)型式試驗加認證後監督-工廠抽樣檢驗(四)型式試驗加認證後監督-市場和工廠抽樣檢驗(五)型式試驗加品質管理體系審核加認證後監督-品質管理體系復查加市場和工廠抽樣檢驗(六)工廠品質管理體系審核(七)批檢(八)全檢*我國的品質管理體系認證1、中國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制度的內容1)法律、法規依據①我國要按照國際通用的ISO9000族標準(在中國即GB/T19000族國家標準)推行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制度;②我國的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堅持企業自願的原則;③品質管理體系認證機構需接受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認可機構認可;④我國的認可授權機構是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2)國家主管機構-CNCA3)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4)自願原則2、中國品質管理體系認證的發展狀況二、品質管理體系認證的實施程式(P251)*第五章服務業組織的品質管理體系
5.1服務業的特點和服務品質5.1.1服務行業的特點(P299)1、服務和服務行業2、服務行業的特點1)服務是一種無形產品,不易測量2)服務是一個過程,不能儲存3)服務的生產和消費過程同時發生4)一線員工對服務品質起關鍵作用。5)服務提供過程是一個特殊過程*5.1.2服務品質1、服務品質特性1)服務的態度2)提供服務的技術水準3)服務的速度4)服務的舒適性和文明性5)服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服務的經濟合理性2、服務等級3、服務的特色*5.2服務業品質管理體系基礎1、服務業品質管理體系的關鍵方面(P301)顧客滿意管理職責品質管理體系結構人員和物質資源*2、服務實現過程1)市場開發過程2)服務設計過程3)服務提供過程3、服務規範4、服務提供規範5、服務品質控制規範*5.3服務業品質管理體系的
建立和實施1、服務業組織品質管理體系的建立步驟2、服務的品質要求1)識別顧客、瞭解顧客的需求和期望。2)把顧客的需求轉化為具體的、可測量、內容完善的服務品質特性3)服務規範的制定應經必要的驗證*3、以服務流程分析為主線,建立並實施品質管理體系*
產品品質檢驗
一、產品品質檢驗(一)產品品質檢驗1.進貨檢驗:是指對購進的原材料、零部件、外協件、包裝材料等貨物,在入廠前或入廠後(投入生產使用前)的規定期限內進行的產品品質檢驗。首批樣品檢驗;批量進貨檢驗進貨檢驗(IQC)供應商提供的物料預入庫入庫退貨入庫入庫IQC檢驗緊急放行不合格(拒收)不合格有條件接收*特采
*挑選/加工合格2、IPQC過程檢驗形式
A、首件檢驗:是指在批量產品生產中對第一件產品(或直到把工藝狀態調整好為止的若干個產品)的檢驗,主要目的和作用是檢驗工序是否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首件檢驗通常的情況:①一批產品開始生產時;②一個工作班開始生產時;③作業人員變換工作地,生產第一個產品時④設備重新調整或工藝發生變化時;⑤材料、零件、部件、組件發生變化時1)目的:為了儘早發現過程中影響產品品質的系統因素,防止產品成批報廢。2)首件檢驗由操作者、檢驗員(或IE)共同進行,合格後送檢驗員專檢。3)檢驗員應按規定在檢驗合格的首件上作出標識,並保留到該批產品完工。4)首件檢驗不合格,不得繼續加工或作業5)首件檢驗必及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6)首件檢驗後要保留必要的記錄,如填寫“首件檢驗記錄表”。(2)、巡迴檢驗
1)定義:是指檢驗員在生產現場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對有關工序的產品和生產條件進行的監督檢驗有。
2)範圍:產品、影響產品品質的生產因素(人、機、料、法、環)。
3)對生產線的巡檢,以檢查影響產品品質的生產因素為主
①當人員有變化時,對人員的教育培訓及評價有無及時實施。②設備、工具、計量器具在日常使用時,有無定期檢查,校正,保養是否處於正常狀態。③物料和零部件在工序中的擺放、搬運及拿取方法是否造成物料不良。④不合格品有無明顯標識並放置在規定區域。④工藝檔(或作業指導書)能否正確指導生產,工藝檔是否齊全並得到遵守。⑤產品的標識和記錄能否保證可追溯性。⑥生產環境:5S⑦生產因素變換時(修機、換模、換料)是否按要求通知質檢員到現場驗證。⑧巡檢後及時作好必要的記錄。
(3)IPQC的其他形式:
①線上檢驗②完工檢驗③末件檢驗3、最終檢驗最終檢驗概述:是涉及實物品質的最後一個關口,因此必須根據合同規定及有關技術標準或技術要求對產品實施最終檢驗。目的:防止不合格品出廠和流入到用戶手中,損害用戶利益和企業的信譽。主要形式
(1)成品入庫檢驗①定義:在將倉庫中的產品送交客戶前進行的檢驗②如入庫前已進行了嚴格檢驗,則一無需進行出廠檢驗;如倉庫貯存環境(溫度、濕度)對產品有影響時,則需進行出廠檢驗。4、不合格品的控制特采(特別採用):輕微不合格,顧客一般不會在意,可特別採用。挑選:不合格品只是一部分,通過全數檢查,合格品辦理入庫。返修:為使不合格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
注:返修包括對以前是合格的產品,為重新使用所採取的修復措施,如作為維修的一部分。經返工的產品可以成為合格品,返修品一定是不合格品,但能滿足預期的使用。5)讓步使用: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6)降級7)報廢第二節產品品質抽樣檢驗一、抽樣檢驗概述(一)抽樣檢驗基本術語1、單位產品2、檢驗批3、批量(N)4、樣本(n)5、隨機抽樣簡單隨機抽樣(如搖獎)週期系統抽樣(如流水線巡檢)分層抽樣(同種產品有不同條件)6、計數檢驗(如不合格數)7、計量檢驗(如燈管壽命)(二)抽樣檢驗及其特點1、抽樣檢驗:是從每一批產品中按統計方法抽取適當數量的部分產品作為樣本,對樣本中的每一個樣品進行檢驗,用樣本檢驗的結果推斷整批產品的品質是否合格的一種檢驗。抽樣檢驗通常用於下列場合:1)產品檢驗專案為破壞性檢驗或試驗。2)大批量產品的檢驗。3)流程性材料產品的檢驗。4)檢驗費用有限,不能作100%全數檢驗。2、抽樣檢驗的特點1)代表性:樣本→總體2)風險性N:批量n:樣本量Ac(或c):合格判定數Re:不合格判定數d:樣本中的不合格數p:批品質AQL:合格品質水準/可以接收的品質水準IL:檢查水準(三)不合格品分級不合格分級不合格性質產品安全和主要品質特性影響可靠性影響A級致命不合格或缺陷造成或潛在構成對人身健康安全的危害和重大財產損失產品在使用時出現重大故障B級嚴重不合格嚴重故障,不能滿足預期的使用目的不可靠C級一般不合格產品不符合要求,但能滿足預期使用目的產品使用期內可靠性有輕微影響D級輕微不合格無影響無影響二.GB2828的若干要素
(一)設計目的
1.通過調整檢驗的寬嚴程度,促使生產提高產品品質.2.使用方可按品質的好壞選擇供方
(二)設計原則
1.AQL-可接收的品質水準是基礎2.保護供方利益的接受利益準則(優於AQL時全接受)3.保護使用方利益的接受利益準則(劣於AQL時,加嚴)4.不合格分類是整個抽樣系統的重要特點
5.更多的依據經驗來確定N與n間的關係(而非數理統計)(三)可接受品質水準AQL(Acceptable(合格品質水準)QualityLevel)1、定義:可接收的連續提交檢驗批的過程平均上線值.
注:接收的某批產品是品質水準又可能大於AQL值.AQL既是重要的品質指標又是檢索抽樣的工具。而且還是影響調節和控制抽樣檢驗中兩類錯誤的重要參數
2、確定方法
(1)用戶要求
(2)過程平均
(3)按不合格類別區別對待
(4)考慮將檢驗專案,專案多時AQL值越大
(5)同供方協商(適用新產品)(6)另外產品價格高,複雜程度大,AQL越大軍用比民用小發現缺陷難,對下道工序損失大,AQL小。(四)檢驗水準(IL)(inspectlevel)
反映了N與n的關係特殊檢驗s-1樣本水準(小樣本且s-2量n
允許較大
s-3依次
1、檢驗水準分類誤判風險)s-4增大嚴格
I程度一般檢驗水準II增加
III
一般從情況選Ⅱ級
(二)抽樣方案的類型一次抽樣二次抽樣多次抽樣抽取n個樣本d≤Acd≥Re合格不合格計數一次抽樣方案判斷程式例一:某衝壓件出廠試驗,採用GB2828抽樣,規定AQL=1.5;IL=Ⅱ。求N=2000正常檢查一次抽樣方案?解:1)讀取樣本大小字碼。從表10-4中查得樣本大小字碼為K;2)選定抽樣檢表為表10-5;3)從表10-5得125[5,6]4)確定抽樣方案得:125[5,6]練習一、某五金廠出廠試驗,採用GB2828抽樣,規定AQL=0.15;IL=Ⅱ。求N=400正常檢查一次抽樣方案?練習二、某產品檢查水準為Ⅱ,A類不合格的AQL=0.65;B類不合格的AQL=2.5,批量N=500。求正常檢查一次抽樣方案練習某公司生產某種產品每日3000,做為一個批量,該公司的AQL水準為致命缺陷0.4;嚴重缺陷1.0;輕微缺陷4.0,該公司的目標對此產品採用檢驗水準Ⅱ,抽樣方式為一次抽樣,抽樣嚴格程度為正常檢驗.問題1:該批樣本代碼為多少?問題2:該批應抽取的樣本數量為多少?問題3:致命缺陷允許合格判定個數Ac為多少?問題4:嚴重缺陷允許合格判定個數Ac為多少?問題4:輕微缺陷允許合格判定個數Ac為多少?如按規定抽樣完成檢查,發現一個輕微缺陷,此批合格嗎?如發現一個嚴重缺陷,此批合格嗎?
統計d1d1≤A1
A1<d1
<R1d1≥R1
統計d2
d1+d2≤
A2d1+d2≥
R2(R2=A2+1)從N中抽n1從N中抽n2接收拒收二次抽樣程式框圖練習某廠購入某產品,採用GB2828二次抽樣方案,指定批量的大小N=1000,AQL=4%,試求檢查水準Ⅱ的正常、加嚴、放寬三個抽樣方案。採用GB2828對某產品進行抽樣驗收,按條件:N=1500,AQL=1.5%,檢查水準Ⅱ,確定二次正常、加嚴、放寬三個抽樣方案。正常檢查開始檢查連續5批或少於5批中有2批未接收加嚴檢查連續5批加嚴檢查停止檢查連續5批接收有一批未接收或接收但不合格數介於Ac和Re之間生產不穩定或其他必要的情況連續10批接受總不合格數小於限制數生產穩定專門授權放寬檢查6、檢查嚴格度的規定一次、二次、五次抽樣的比較一次、二次、五次抽樣方案只要設定的AQL值和檢驗水準相同,對產品的品質保證能力是相同的;當產品批的品質水準與設定的AQL值相比較為明顯的優或劣時,二次抽樣檢驗的樣本量明顯比一次抽樣檢驗要少,而五次抽樣檢驗的樣本會更少;從檢驗成本考慮,五此抽樣檢驗的費用最低,二次抽樣檢驗的費用又比一次抽樣檢驗低;從檢驗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考慮,一次抽樣檢驗方法簡單,批合格與否的誤判危險性小,而二次抽樣檢驗特別是五次抽樣檢驗方法複雜,對檢驗的組織管理工作以及檢驗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需經專門的培訓。7、抽樣方案類型批次合格判斷表抽樣方案判斷方法一次抽樣如,d≤Ac則判該批合格如,d≥Re則判該批不合格二次抽樣如,d1≤Ac1則判該批合格如,d1≥Re則判該批不合格如,Ac1﹤d1﹤Re1則須進行二次抽樣如,(d1+d2)≤Ac2則判該批合格如,(d1+d2)≥Re2則判該批不合格五次抽樣類似於二次抽樣,不同的是須最多抽五次樣備註:d為抽樣檢驗不合格(品)數,d1,d2…d5為1~5次檢驗不合格(品)數8、檢索抽樣方案1)樣本大小字碼表;2)抽樣方案表9、樣本的抽取10、樣本的檢查11、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斷12、檢查後的處置IQC檢驗報告單供應商
物料名稱、型號
送貨單
採購單NO.
來料數量
抽樣數量
檢查方案合格品質水準AQL
判斷標準GB2828嚴重缺陷輕微缺陷嚴重缺陷輕微缺陷
AcReAcRe
不合格現象描述序號不合格內容嚴重缺陷數量輕微缺陷數量1
2
3
合計
結論:□合格□不合格□其他
IQC:
批量不合格品的處理生產計畫部門意見:
簽名:品管部處理意見:
簽名:副總處理意見:簽名:第六章5S管理5S—創造良好品質的基礎*****第一節5S管理一、工廠中常見的不良現象1、儀容不整的工作人員1)有損形象,影響塑造良好的工作的氣氛。2)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團隊精神。3)看出來懶散,影響整體士氣。*2、機器設備放置位置不合理1)半成品數量增大。2)增加搬運距離。3)無效作業增多。3、機器設備保養不當1)不乾淨整潔的機器,影響工作情緒。2)機器設備保養不當,易生故障,影響使用壽命及機器精度。3)故障多,增加修理成本。*4、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待修品、不合格品隨意擺放1)容易混料2)“尋找”花時間3)難於管理,易造成堆積、呆料4)增加人員走動的時間5、工具夾、量具等雜亂放置1)增加人員走動,工作場所秩序紊亂。2)增加尋找時間3)工具易損壞,丟失*6、通道不明確或被占
1)作業不流暢
2)增加搬運時間
3)對人、物均易生危險7、工作場所髒汙
1)影響企業形象
2)影響士氣、品質、易生危險*從以上7點不良現象可以看出,不良現場會造成如下浪費:1)資金浪費;2)形象浪費;3)人員浪費;4)場所浪費;5)品質浪費;6)成本浪費。*二、5S管理(一)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由於這五個詞的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簡稱為5S。(二)5S的目的:為員工創造一個乾淨、整潔、舒適、合理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讓員工工作更安全、舒暢,降低資源浪費。
*三、5S(一)整理:將工作場所中任何物品區分為必要的與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物品徹底清除。1、目的:騰出空間,防止誤用、誤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生產過程經常有一些殘餘物料、待修品、待返品、報廢品,無法使用的工夾具、量具和機器設備,如不及時清除,會使現場變得淩亂,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種浪費:*使工作場所變得窄小;棚架、櫥櫃等被雜物佔據,減少使用價值增加了尋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難,浪費時間物品雜亂無章的擺放,增加重點的困難,成本核算失準。以上不解決,會造成惡性循環,浪費損失不斷擴大*2、注意點要有決心,不必要的物品應斷然地加以處置,這是5S的第一步。3、實施要領1)對工作場所全面檢查,包括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如設備內部、踏底板)。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如工表)3)按基準清除不要的物品。4)重要的是物品的“現使用價值”而不是“原購買價值”。5)制定廢棄物處理方法。6)每日自我檢查。*“要”與“不要”的判斷基準要不要1、辦公用品、文具;1、不再使用的配線、配管;2、周轉用的託盤、桶、袋;2、更改後的部門牌;3、使用中的垃圾桶;3、廢棄不用的輔料;4、生產用的備件;4、破損的工夾具;5、消防及安全用品;4、過期標語、檯曆;…………*(二)整頓:必要的東西分門別類依規定的位置放置,並擺放整齊,加以標示。1、目的:1)消除“尋找”的浪費;2)工件場所清楚明瞭;3)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4)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整頓就是將所有留下來的物品如工具、計量用具、物料、關成品等物品的位置固定下來,明確放置方法及予以標示,以便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立即找到。*2、注意點: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3、實施要領1)落實“整理”的工作2)明確“3要素”:場所、方法和標示;3)明確“3定”原則:定點、定容和定量;4)大量使用“目視管理”4、進行整頓的4種基本方法*1)分析情況如果工作場所沒有劃分擺放區域、制定擺放要求,多品種多批量生產時可能帶來許多頭疼的現場管理問題。2)明確場所將“整理”之後所騰出的棚架、櫥櫃、場所等空間進行重新規劃使用,將最常用的東西放在最近身邊的地方,不常用的東西可另換位置放置。*3)明確方法根據物品的用途功能,形態、形狀、大小、重量、使用頻度等因素放置的方法。注意要便於取用和放置。*使用頻率處理方法建議場所不用全年一次也未用廢棄;特別處理待處理區少用平均2個月~1年用1次分類管理集中場所(工具室、倉庫)普通1~2個月使用1次或以上置於車間內各擺放區常用*1周使用數次*1日使用數次*每小時都使用*工作區內*隨手可得如機臺旁流水線產旁個人工具箱*4)明確標示①依情況清楚地標示區域、分類、品名、數量、用途、責任者等資訊做到“一目了然”②整頓的宗旨:要以最小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高的效率最高的工作品質和最安全的工作環境。③物品名稱和存放場所一定要明確地標示清楚,才能讓每個人都隨時知道要用的東西在哪里。*④如果所取的工具物品他人正使用,應該清楚標明使用者及使用場所,以便緊急需要時,能及時找到⑤利用“形跡管理”(即將物品的投影形狀在保管的板或牆上描畫出來)⑥在不會影響生產的前提下,應儘量減少擺放的數量。⑦採用統一規定的顏色進行區分,標示,劃線是很重要的,否則也會造成混亂。*5、“定量”的重要性定量:要明確在每一處有多少數量是合適的。(在能滿足是“需求”及考慮“經濟成本”的前提下,數量越少越好)6、整頓的技術1)標籤;2)定位置表示;3)區劃線(黃色:通道;白色:半成品;紅色:不合格品)*7、具體方法1)如何整頓工夾具等頻繁使用的物品(“立即取到”,用後“立即放回”)①應考慮能否儘量減少作業工具的種類和數量,使用標準件,將螺釘共通化,以便可能使用同一工具。②考慮能否將工具放在作業場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歸還時過多的步行和彎腰。*③避免“取用”容易,“歸還”難的現象,應特別重視“歸還廴,需要不斷地取用,歸還的工具最好用吊掛式或放置在雙手展開的最大極限之內。④要使工具準確地歸還原位,最好以形跡管理、顏色、特別的記號、嵌入凹型模等方法進行定位。*2)切削工具的整頓這類工具重複使用或搬動時容易發生損傷損壞,整頓時應特別注意。①頻頻使用的宜由個人保存,不常用的則儘量控制數量,以通用化為宜;②容易碰傷的工具,存放時要方向一致,以前後方向直放為宜,最好能採用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壓損壞。③注意防銹*3)計測用具的整頓計測用具通常屬於精密儀器,操作與保管都應格外小心。①明確擺放位置,防止滑落②細長的試驗板、規尺等為防翹曲,應垂直吊掛為宜,使用形跡管理。③計測用具必須注意防塵、防汙、防銹,不用時塗上防銹油或用浸油的絨布覆蓋。*4)半成品的整頓在生產現場,除了設備和材料,半成品是佔據生產用地最多的物品,因此,也是生產現場管理的主要對象。①嚴格制定半成品的存放數量和存放位置。確定工程交接點、線與線之間所能允許的半成品標準存放量和極限存放量。指定這些標準存放量的放置方法、高度限制、臺車數、棚架面積等主,並有清楚的標示使大家一目了然。②半成品整齊擺放,保證“先進先出”。*③半成品存放和移動中,要慎防碰壞刮痕,必要時應有緩衝材料將其間隔,擺放時間稍長的要加蓋防塵。④不良品放置場地應用紅色示明,將不良品隨意擺放,極易致差錯。要求員工養成習慣:一旦判明屬不良品,立即將其放置在指定的“不良品放置區”
*(三)清掃清除工作場所內的髒汙,並防止髒汙的發生,保持工作場所乾淨亮麗。1、目的
1)保持令人心情愉快,乾淨亮麗的環境。
2)減少髒汙對品質的影響
3)減少工傷事故清掃,看起來似家常事,並不需要專門的設備和技巧,但事實上並不容易做到。細心的檢查,例常的清理以及恰當的預防措施,都是使工廠保持最佳狀態的重要條件。*2、注意點:責任化、標準化。3、實施要領1)建立清掃責任區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髒汙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或隔離4)建立清掃基準,作為作業規範。(範例)5)尋找污染源,實施改善*清掃工作,是發現問題和消除隱患的必要手段,但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是為了探索根治隱患的門路而已。清掃工作的艱巨,不在於搞多少次“大掃除”,而在於如何將此項工作日常化。清掃不充分,沒有制度化,將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四)清潔將上面的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並貫徹執行及維持。1、目的:維持上面3S的成果。2、注意點制度化,定期檢查評比3、實施要領落實前面3S工作決定5S時間制訂評比方法*4)制訂獎罰制度,加強執行。5)高層主管經常帶頭巡查,帶動全員重視。6)制定5S活動競賽方法,導入競爭制度,有助於5S活動的持續開展下去。*(五)素養人人養成好習慣,依規定行事同,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1、目的1)培養具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2)營造團體精神2、注意點堅持不懈地教育,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3、使用要領*1)制訂服裝肩章、工作帽等識別標準;2)制訂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規定。3)制訂禮儀守則4)教育訓練(特別是新進人員)5)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早會、早操等主)*許多人在推行5S活動一段時間後,就逐漸懶散下來,為了使5S活動能長期堅持下來,開展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的活動是必要的,同時還要建立一套完善和嚴格的評比、獎懲制度,必要時可考慮與工作績效掛鉤。*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5個S之間的關係圖*三、5S活動的實施技巧(一)紅牌作戰所謂紅牌作戰,就是在有問題之處使用紅牌揭示的工作方法。紅牌尺寸:大約長13釐米,寬10釐米。將標牌塗上紅色。*紅牌樣板責任部門希望完成日問題描述:對策:完成日期審核驗收結果:驗收日期審核責任人*1、紅牌目的運用醒目的紅牌標明問題之所在,使大家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缺點在哪里。2、實施的對象工作場所中不要的東西;需要改善的事、地、物;有油污、不清潔的設備;衛生死角*3、實施要點以冷眼觀看事物2)貼的時候,要嚴厲;3)有猶豫的時候,請貼上紅牌;4)掛牌的對象可以是:設備、搬運車、踏板、工夾具、刀具、桌、椅、資料、備品、材料、產品、空間等。*(二)目視管理及看板管理1、定義目視管理:就是通過視覺導致人的意識變化的一種管理方法,強調使用顏色,達到“一目了然”的目的。看板管理:是將希望管理的專案(資訊)通過各類管理板揭示出來,使管理狀況眾人皆知。注:有些書籍看板管理視為目視管理的一部分*2、目視管理的要點及水準1)無論是誰都能判斷是好還是壞。(正常還是異常)2)能迅速判斷,精度高。3)判斷結果不會因人而異。3、目視管理的3個水準1)初級水準:有表示,能明白現在的狀態。2)中級水準:誰都能判斷正常與否。3)高級水準:管理方法(異常處置等)都列明。*4、看板管理事例去向顯示板(工程部)姓名去向離開時間聯絡電話預定返回時間備註注:(1)離開崗位人員填寫(2)返回後擦掉日生產計畫控制看板(生產部)時間機種計畫產量實際產量備註8:00-10:0010:00-12:0013:00-15:0015:00-17:00*(三)推移圖
推移圖作為一種瞭解工作狀況變化歷程及趨勢的管理用圖表,它不但能帶來一種成就感(當過去的變化歷程是不斷變好時),而且根據近期的變化能知道此項工作正在變好或變壞,以便有重點地採取措施。
*5S得分推移圖*四、如何推行5S活動(一)5S推行的步驟1、成立推行委員會(內有主要領導)2、擬定推行方針及目標如:方針1)告別昨日,挑戰自我,塑造企業新形象。2)通過5S活動,造就充滿活力的現場。
目標1)增加可使用的面積20%。2)走道被佔用次數降到每月3次以下。3)有來賓到廠參觀,不必事先臨時做準備。方針、目標的制定要用企業的具體情況相結合*3、擬定工作計畫及實施方法1)擬定進度安排表。2)制定5S活動實施辦法。3)制定要與不要的物品區分方法。4)制定5S活動評比的方法。5)制定5S活動獎懲的方法。6)其他相關規定(5S時間)4、教育1)每個部門對全員進行教育。(5S內容、目的、實施方法、評比方法)2)新進員工的5S訓練。*5、活動前的宣傳靠勢1)最高主管發表宣言。2)海報、內部報刊宣傳。3)宣傳欄。
6、實施1)前期作出準備;方法說明會;道具準備。2)全體上下徹底大掃除。3)建立地面畫線及物品標識標準。4)“3定”、“3要素”展開。5)紅牌作戰。*第七章品管手法與品質改進
第一節統計相關概念一、數據的收集和整理1、品質特性數據:測量品質特性所得的數據。(一切用數據說話,數據是品質活動的基礎)2、總體和樣本總體:是研究對象的全體(用N表示)樣本:從總體中抽出部分個體的集合(用n表示)二、數據整理和統計1、樣本平均值:=(x1+x2+x3+……xn)/n2、樣本中位植:按照數據大小順序到位於中間的數值叫中位值。若n為偶數時,則取位於中間兩個數值的平均值為中位值。3、樣本極差:R=Xmax-Xmin4、樣本標準偏差:s或σ所謂方差或標準差是表示分佈對平均數的偏離
程度或伸展程度的度量。如果有兩組數據,它們分別是1、2、3、4、5;和3、3、3、3、3;雖然它們的平均值都是3,但是它們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樣的(如圖1-1所示)。如果我們用
來描述這兩組數據的分散程度的話,第一組數據的
為1.58,而第二組數據的
為0。假如,我們把數據上的這些差異與企業的經營業績聯繫起來的話,這個差異就有了特殊的意義。正態分佈的重要理論:在μ±?範圍內的概率值為68.26%在μ±2?範圍內的概率值為95.44%在μ±3?範圍內的概率值為99.73%在μ±4?範圍內的概率值為99.99%68.26%95.44%99.73%99.99%μ4?-4?-3?-2?-??2?3?工序能力分析一、品質波動與工序能力(一)品質波動(二)工序能力:是指處於穩定的生產狀態下滿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工序加工能力。穩定的生產狀態:是指影響產品品質波動的人、原材料、設備、方法和環境這五大類因素得到相對穩定的控制,生產過程和產品品質相對保持穩定。一定精度要求:產品品質特性值的波動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品質特性值的分佈表現為隨機分佈。二、工序能力指數與工序能力評價(一)工序能力指數:是反映工序能力滿足產品技術要求和顧客要求的程式的品質參數。通常記為CpCp=(Tu-TL)÷6σ
表7-1
工序能力指數CP及工序能力評價表級別CP值的範圍不合格率p工序能力分析特級CP≥1.67p<0.00006%過程能力很高一級1.67>CP≥1.330.00006%<p≤0.006%過程能力充分二級1.33>CP≥1.00.006%<p≤0.027%過程能力不充分三級1.0>CP≥0.670.027<p≤4.55%過程能力不足四級0.67>CP4.55%<p過程能力很差(二)工序能力評價1
Cp>1.67特級加工●當品質特性服從正態分佈,且分佈中心與規格中心Tm
重合時,T>10S,不合格品率p<0.00006%。(見圖)●工序能力過分充裕,有很大的貯備。這意味著粗活細作或用一般工藝方法可以加工的產品,採用了特別精密的工藝、設備或高級操作工人進行加工。這勢必影響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成本。●措施:
(1)合理,經濟地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低精度的設備、工藝、技術和原材料;放寬檢驗或放寬管理
(2)在保證產品品質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更改設計,加嚴規格要求;
(3)合併或減少工序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2
1.67≥Cp>1.33一級加工●當10S≥T>8S,不合格品率:0.00006%≤p<0.006%。●對精密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適宜;對一般加工來說工序能力仍比較充裕,有一定貯備。●措施:
(1)允許小的外來波動;
(2)非關鍵工序可放寬檢驗;
(3)工序控制的抽樣間隔可適當放寬。3
1.33≥Cp>1二級加工●當8S≥T>6S,不合格品率
0.006%≤p<0.27%。●對一般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適宜。●措施:
(1)對工序進行嚴格控制,使生產過程處於良好的穩定、正常狀態,並保證不降低工序的品質水準,
(2)一旦發現工序有異常狀態出現,立即采取相應措施,調整工藝過程,使之回到穩定、正常狀態。
(3)檢查不能放寬。4
1≥Cp>0.67三級加工6S≥T>4S,不合格品率
0.27%≤p<4.55%。●工序能力不足,不合格品率較高。(見圖)●措施:
(1)要通過提高設備精度、改進工藝方法、提高操作技術水準、改善原材料品質等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2)要加強檢驗,必要時實行全檢。5
Cp≤0.67四級加工●當T≤4S,不合格品率p≥4.55%。●工序能力嚴重不足,產品品質水準很低,不合格品率高。●措施:(1)必須立即分析原因,採取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2)為了保證產品的出廠品質,應通過全數檢查;
(3)若更改設計、放寬規格要求不致影響產品品質或從經濟性考慮更為合理時,也可以用更改設計的方法予以解決,但要慎重處理。過程控制圖統計工序控制的概念在生產過程中,判別工序是否在受著異常因素的影響可以採取下麵的方法:每隔一定的時間間隔,在生產的產品中進行隨機抽樣,並根據樣本數據觀察品質特性值的分佈狀態。若工序分佈狀態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即如圖a),說明工序處於穩定狀態,只受著偶然因素的影響;若工序分佈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如圖b,c,d),說明工序處於非穩定狀態,正在有異常因素影響著它,必須立即採取措施消除異常因素的影響。概念:利用統計規律判別和控制異常因素造成的品質波動,從而保證工序處於控制狀態的手段稱為統計工序控制。公差上限公差下限公差上限公差下限公差上限公差下限公差上限公差下限時間生產過程的幾種狀態圖a圖b圖c圖d一控制圖及其基本構造產生:控制圖是由美國貝爾(Bell)通信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發明的,因此也稱休哈特控制圖。
定義:控制圖是反映和控制品質特性值分佈狀態隨時間而發生的變動情況的圖表。它是判斷工序是否處於穩定狀態、保持生產過程始終處於正常狀態的有效工具。
控制圖與趨勢圖的比較採用趨勢圖可以掌握不斷變化著的工序狀態。為了判別工序的品質波動是正常波動還是非正常波動,在趨勢圖的基礎上,控制圖發生如下變化:
①縱坐標可能是品質特性值,也可能是其統計量,如、R等;
②增加上、中、下三條控制線作為判斷工序有無異常的標準和尺度。若點子落在控制界限內,認為工序的波動是正常的波動;若點子落在控制界限外或其排列有明顯缺陷,則說明工序有異常因素的影響。
控制圖基本構造
應用控制圖基本構造1以隨時間推移而變動著的樣品號為橫坐標,以品質特性值或其統計量為縱坐標的平面坐標系;2三條具有統計意義的控制線:中心線CL、上控制線UCL
和下控制線LCL;3一條品質特性值或其統計量的波動曲線。
控制圖的構造控制上線UCL控制中線CL控制下線LCLx(或x、R、S等)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樣本號(或時間)控制圖應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坐標系及三條控制線是由品質管理人員事先經過工序能力調查及其數據的收集與計算繪製好的。工序的操作人員按預先規定好的時間間隔抽取規定數量的樣品,將樣品的測定值或其統計量在控制圖上打點並聯接為品質波動曲線,並通過點子的位置及排列情況判斷工序狀態。2按品質特性值的類型及其統計量劃分
由於數據分為計量值與計數值兩大類。因此控制圖分為計量值控制圖和計數值控制圖兩大類型。又因各種類型的控制圖所選擇的統計量不同,因此又可分為不同種類的控制圖。常用的各種控制圖的特點及適用場合如表1所示。二控制圖的類型1
按用途劃分
(1)分析用控制圖。用間隔取樣的方法獲得數據。依據收集的數據計算控制線、作出控制圖,並將數據在控制圖上打點,以分析工序是否處於穩定狀態,若發現異常,尋找原因,採取措施,使工序處於穩定狀態;若工序穩定,則進入正常工序控制。(2)控制用控制圖。當判斷工序處於穩定狀態後,用於控制工序用的控制圖。操作工人按規定的取樣方式獲得數據,通過打點觀察,控制異常因素的出現。
類別名稱管理圖符號特點適用場合計量值控制圖均值—極差控制圖最常用,判斷工序是否異常的效果好,但計算工作量大適用於產品批量較大而且穩定正常的工序。中位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眼鏡店用工合同協議
- 租房合同家具協議書范本
- 磐安吊車租賃合同協議
- 租養殖場合同協議書范本
- 礦山支架租賃合同協議
- 租用空調設備合同協議
- 租賃帳篷團購合同協議
- 相鄰安裝雨棚協議書范本
- 社保填寫合同協議書范本
- 離職手續能否代簽協議合同
- 《如何開好晨會》課件
- 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 手術室護理質量控制講解
- 管道完整性管理培訓
- 大學物業服務月考核評價評分表
- GB 36893-2024空氣凈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RPA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 課件 6.1 RPA網銀付款機器人
- 軟件開發中介服務協議范本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中國古代寓言》整本書閱讀
-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文言斷句(新高考)
- 幸福心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