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2復習試卷(含答案)(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柳宗元說:“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作者意在說明()A.漢代一定程度克服了秦制的弊端 B.郡國并行制適應了漢初形勢C.漢代部分延續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D.郡縣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為1918年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了基礎”。下列各項可以作為這一論斷依據的是()A.德國推行海外殖民擴張政策 B.宰相俾斯麥實行“鐵血政策”C.德國繼承普魯士的軍國主義 D.德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3.1912年,中國出現了300多個各種大小政黨團體。各個政黨紛紛采取公開發表演說的方式開展競選活動,這使得當時政治性的演講、報告會蔚然成風。這表明當時(
)A.政黨政治呈現活躍局面 B.民主思想開始得到傳播C.人民民主權利得到保障 D.普通民眾參政意識強烈4.兩漢實行察舉制,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實行科舉制,這些變化更有利于()A.選拔最優秀的官員 B.鑒別官員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將官員選用權收歸中央5.1941年公布的《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選舉條例》,不僅規定凡居住邊區境內年滿十八周歲的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而且具體規定十名以上的少數民族居民,可選出一名鄉市參議員,一百名以上的少數民族居民,可選出一名邊區參議員。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制度構建,提高執政能力 B.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抵制國民政府破壞民族團結 D.激發少數民族的抗戰意識6.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嚴格區分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官主要通過選舉產生或政府首腦任命,承擔政治責任;事務官通過考試產生,實行職務常任。凡是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公民,都可以參加文官考試成為事務官。由此可推知()A.事務官忠于職守并隨政黨共進退 B.這類規定不符合權力制衡架構思想C.事務官有不提供政治服務的義務 D.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7.清代的鄉飲酒禮規定主持鄉飲酒禮的“司正”在開場時須舉酒杯曰:“恭惟朝廷,率由舊章……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黨”。此后,再由生員“贊讀律令”。這種鄉飲酒禮(
)A.確立了儒學思想的主導地位 B.強化了社會主流價值觀C.削弱了政府對民間的控制力 D.沖擊了農村的自然經濟8.西方法學家在談論陪審制度時指出:法官久居廟堂(法院),往往拘泥于法律(含判例),習慣于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而陪審團來自民間,熟悉生活,能與時俱進,其理解更符合常理。由此可知,設立陪審制度的目的是()A.制約法官使用相關法律 B.促進司法審判的民主與公正C.積極維護平民合法權益 D.重視司法審判中的程序正義9.某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總理發表開幕詞:“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召開的有色人種會議,是世界歷史的新起點。……殖民主義并沒有死亡,必須予以鏟除!”對其解讀正確的是()A.本次會議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公約》B.“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這次會議圓滿成功C.會議上,美國代表團極力阻撓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D.當時廣大發展中國家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0.《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白皮書寫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頻繁遷徙,逐漸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狀況決定了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為基礎,建立不同類型和不同行政級別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沿襲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國具體國情C.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 D.推動西部地區發展11.1490年,法王查理八世頒布了《穆蘭法令》,開始限制拉丁語的使用,強制要求地方司法審訊和訴訟筆錄必須使用法語或地方語言(俗語)。1510年,法王路易十二頒布法令,要求地方所有司法文件都要使用俗語,禁用拉丁語。1539年8月,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規定法語正式取代拉丁語成為官方語言。以上法王的做法(
)A.推動了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B.導致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拉開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序幕 D.增強了法蘭西人民的民族意識12.《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認為,在明朝后期賦稅改革推行后,“田賦和力役折銀征收,農民必須出賣更多的產品以換取銀兩,這就大大加速了農產品商品化的過程。”由此可知(
)A.農副產品商品化有被迫現象 B.農民承受了官府沉重的剝削C.賦稅改革并未真正付諸實施 D.統一征銀影響農業生產時間13.二戰后,為恢復世界經濟的有序發展,結束國際貨幣關系的混亂狀態,改變國際貿易的無序狀態,促進世界經濟相對穩定的自由化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在戰后初期建立了()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②世界銀行③關稅與貿易總協定④國際聯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清初實行里甲制,后來改而推行編制嚴密的保甲制,從城市到鄉村,設牌長、甲長、保長;使兼具區劃和戶籍管理性質的鄉里制與旨在維護社會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此舉(
)A.提高了社會治理的能力 B.杜絕了盜竊滋事的可能C.確保了監督管理的公正 D.導致了統治危機的加深15.1750年至1850年期間,小麥取代了其它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歐洲真正的食物革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專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窮人奢望的食品。這一變化說明,食物物種交流(
)A.改變了歐洲的飲食結構 B.引發了社會階層的變動C.擴大了大陸間交流領域 D.促進了歐洲人口的增長16.時間觀念對人們的約束形成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為單位;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反映了工業革命(
)A.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B.促進了城市化進程C.推動了生產力水平提升 D.導致奢侈之風盛行17.印契稅:宋對典賣房產、田地、牛畜的契紙、租稅鈔等所收的筆紙張工墨錢;當稅:清初所創的當鋪營業稅;契稅:也稱為田房契稅,順治時對買賣典押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所收的稅。上述稅種的產生發展是由于(
)A.國家賦稅制度的完善 B.城市功能的弱化C.重農抑商政策的質變 D.商品經濟的發展18.18世紀末以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商人和探險家們憑借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造船航海技術,在太平洋上追波逐浪,積極投身于當地的貿易競爭中,進一步開拓了太平洋航道。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 B.新興航道的不斷開辟C.壟斷資產階級的崛起 D.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19.20世紀30年代,有西方人這樣說:“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會這樣迅速的成為一個大工業城市,因為從環境來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這里地價貴、房租高、工資昂、水源不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其他地方常動蕩不安,上海則不然。”這說明(
)A.近代上海的工業發展取決于安定的環境B.社會動蕩是近代中國經濟滯后的根本原因C.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D.近代上海的發展受到特殊的社會環境影響20.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除介紹六經病癥的特點和相應治法外,還說明了各經病癥的傳變、合病、并病以及因治療不當引起的變癥、壞癥與補救方法等,全書對癥狀和治療原則的論述共397條,處方113個。這說明()A.中醫在臨床學方面取得了重要發展 B.中醫具有重經驗輕理論的特點C.《傷寒雜病論》集中藥學知識之大成 D.漢代的醫學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二、非選擇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材料一:公元前536年,鄭國名臣子產主持鑄刑書,將本來由貴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眾,讓平民在行事上擁有了主動權。子產因此接到了晉國賢臣叔向一封措辭嚴厲的來信,信中寫道:“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會畏懼身價比他們高的人,就會棄禮,從法而爭。……鄭國大概要敗亡在你的手里了。”隨著平民力量的上升,國家政權對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變革勢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國晉國也鑄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摘編自卜憲群《中國通史:從中華先祖到春秋戰國》材料二:《唐律疏議》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條,其篇名為: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其內容特別重視“孝”,要求維護“孝”的律文有幾十條。自遼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條基本上都以唐律為藍本。古代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的立法,多半從模仿唐朝法制而來。——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材料三:大明律的許多條文直接來自《唐律》,但由于明代社會各階層的分化和各種社會力量的興起以及大量社會矛盾的出現,使《大明律》必須以“法”的本來面目出現,以規范各種社會勢力激烈斗爭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編》中對兩部法典進行了研究后說:“大抵事關典禮及風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較《明律》為重,賊盜及有關帑項錢糧等事,《明律》又較《唐律》為重。”——摘編自徐曉莊《〈大明律〉之特點瑣談》(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子產鑄刑書的背景。晉國鑄刑鼎說明了什么?(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律疏議》的特點。(3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唐朝相比,明朝立律側重點的不同之處,并分析原因。(5分)2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共9分)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戰爭政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猜疑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周恩來《補充發言》材料三:以“小球轉動大球”而作為“破冰之旅”載入新中國外交史冊的“乒乓外交”曾經備受矚目。對此事件周恩來總理引用《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中國政府心情,并開心地說:“現在,門打開了。”——《環球時報》(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初期實行的外交方針。(2分)(2)材料二是周恩來在哪個會議上的發言?在這次會議之前,中國還參加了哪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同”和“異”的含義。(4分)(3)結合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指出“門打開”后“有朋自遠方來”的具體表現及新時期我國外交又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9分)材料一: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是世界各國茶文化的發源地。唐代是茶文化發展的“軸心時代”,公元780年陸羽《茶經》成書,這是世界茶文化的首部元典,書中關于“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等論述,首次詮釋了茶文化的思想內涵。盧仝、皎然等還用一批經典的詩歌將這種思想上升到“道”的層面。宋代茶文化則以奢華浪漫為特色,充滿繁盛景象和藝術氣息。經過元代短暫低潮后,明代茶文化風氣為之一變,以自然清淡之風為特色。據記載,明初朱元璋因龍團茶“重勞民力”,遂下令罷造,惟采芽以進,進貢品級分為探春、先春、次春、紫筍四類。在飲用方法上,崇尚自然,將干茶置于茶碗或茶壺之中,注入沸水,即可飲用。品飲者以泡開的芽茶形狀、茶香、茶色、茶味、品飲環境等為審美對象。這種簡便的飲茶方式“遂開千古茗飲之宗”,流傳至今。清代至民國時期實現了茶文化平民化的轉變,飲茶真正成為世俗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茶館遍布城鄉、數量眾多,超過前代,承擔了民眾公共生活空間的功能,甚至出現了女性的身影,改變了只有男性坐茶館的格局。茶文化通過萬里茶道、海陸上絲綢之路傳播到遍及全球,各國結合本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孕育和發展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摘編自宋時磊《中國茶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影響》材料二:約在1690年,波士頓開設了北美大陸上第一個出售中國茶葉的市場。到18世紀中期,茶也成為北美殖民地各階層人民的日常消費品。一位法國人曾在他的游記中寫道:“在北美殖民地,人們飲用茶水,就像法國人喝酒一樣,成為須臾不可離的飲料。”1773年英國議會專門頒布了《茶稅法》,特別批準東印度公司擁有輸出茶葉的壟斷權,只需向殖民地海關繳納每磅3便士的茶葉稅。這一舉措更是激怒了北美殖民者。他們先是發起了波士頓傾茶事件,后又在各個北美殖民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茶運動,使得獨立革命前夕殖民地的茶稅收入急劇下降,從1769年的8189英鎊減少到了1774年的987英鎊。——摘編自荊玲玲《北美獨立革命時期的茶與咖啡一日常消費、政治話語和獨立革命》(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成因的角度分別概括唐代及其之后中國茶文化的特點,并總結其影響。(5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北美茶葉市場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材料:研究者的立場、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會影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種觀點認為:北魏孝文帝是蓋世英雄,孝文帝改革應該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為我國古代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另一種觀點認為:孝文帝改革有不妥之處,孝文帝的漢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線是一條加速北魏國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線。選擇上述一種觀點或綜合上述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參考答案1.D2.C3.A4.D5.D6.D7.B8.B9.B10.B11.D12.A13.A14.A15.A16.A17.D18.A19.D20.A21.(1)背景: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貴族階層力量衰落,平民階層力量逐漸壯大;社會處于轉型期。說明:頒布成文法是大勢所趨。(2)體系完備;禮法結合(重視儒家倫理道德);中華法系形成,影響深遠。(3)不同:與《唐律》重禮樂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錢糧。原因: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壯大,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猛烈沖擊;各種社會矛盾尖銳;政治斗爭的需要。22.(1)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2)會議:亞非會議(或萬隆會議)。日內瓦會議。“同”:大多數國家曾遭受過殖民主義奴役;追求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異”: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3)表現: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成就:積極參加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推進新型區域合作。23.(1)特點:唐朝茶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重修身養性;宋代商品經濟發展、市民文化興起,茶文化以奢華浪漫為特色;元朝受中原文化影響小,茶文化一度陷入低潮;明代心學發展、統治者尚民本,茶文化崇尚自然;清代和民國時期,伴隨西學東漸,茶文化日漸平民化。影響:茶文化涵養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促進了中華民族融合和文化認同;深刻影響了全球茶文化的發展;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2)變化:茶葉從奢侈品到大眾消費品;受政治運動影響,消費具有波動性。原因:伴隨世界市場的擴展,茶葉進口量增加;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導致北美殖民地茶稅收入降低;美利堅民族初步形成,民族意識增強;啟蒙運動激發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意識。24.示例一:贊成第一種觀點,孝文帝改革應予以充分肯定。孝文帝順應時代潮流,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通過建立制度、遷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權益變更轉讓合同
- 現代管理學的人際關系試題及答案
- 2025關于解除特許經營合同協議書
- 行政管理的評價方法與案例研究試題及答案
- 工程項目預算執行過程分析試題及答案
- 社區參與與市政治理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5電競館合作合同標準模板
- 公文處理的實務技能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與市政危機應對試題及答案
- 區塊鏈BaaS云平臺介紹
- 教師個人成長檔案電子模板
- 《連續性腎替代治療容量評估與管理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工程勘察收費標準
- DB11T 1399-2017 城市道路與管線地下病害探測及評價技術規范
- 德意莎門窗授權經銷商合作協議書(代理商合作協議空白版)
- 大國兵器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DB35T 2212-2024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 班級音樂會主題班會
- 東亞飛蝗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實施報告
- 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訓
- 陜西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