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程標準】⑴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⑵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時空定位】【知識結構】一、人類文明的產生〖概念闡釋〗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當某個階段的文化,比較廣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已經初步形成,社會成員被劃分成了階級或等級,社會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已經比較完備,出現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發展到這種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稱作文明。”1.文明的產生請根據以下圖示結余教材P2的主要內容簡述文明是怎么產生的?(1)農業、畜牧業的產生——前提①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主要靠采集和漁獵為生。②農業、畜牧業的產生后,人類變成食物的生產者。(2)社會經濟的發展③農業的發展使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④不同地區的產品互通有無,促進了交換和貿易(商業)⑤農耕生產需要人們定居生活,一些較大的居住點發展為早期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讓一部分人能夠脫離社會生產活動而從事專門的管理和文化創作工作。(3)私有制的產生⑥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產品有了剩余⑦部落酋長和首領們利用職權把公共產品據為己有,私有制逐漸產生(4)階級及階級對立的形成⑧私有制的產生,使社會分化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大階級。⑨為爭奪土地和資源,部落之間爆發戰爭,被征服者稱為奴隸,奴隸制成為第一種剝削和壓迫形式。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成為最早的階級對抗形式。(5)國家開始形成⑩在階級矛盾和部落戰爭的雙重作用下,逐漸出現了政府、軍隊和監獄等強制機關,國家開始形成。原來的部落首領,演變為階級社會中國家的統治者。(6)出于記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產生了。2.文明誕生的標志(據上圖完成下表)文明的標志產生原因階級生產力發展,剩余產品出現;戰俘淪為奴隸國家解決階級矛盾和部落戰爭的需要文字記事、管理的需要城市農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動;戰爭兼并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1.兩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倫文明)時間前3500年至前18世紀中心區域西亞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然環境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兩條河流中間圍成了一個肥沃的沖擊平原——美索不達米亞。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政治(1)約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里產生了最初的文明(2)約公元前2900年,兩河下游的蘇美爾地區出現一系列城市國家(3)約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基本統一兩河流域,建立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文化(1)創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2)創作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誕生了著名的洪水與方舟傳說;(3)發明60進位制,用于測量土地、計算糧食產量和人工(4)建筑:空中花園——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軍事蘇美爾人最早使用戰車作戰〖概念闡釋〗《漢謨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內容:涉及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接待等方面。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2.古埃及文明時間前3500—3100年左右中心區域東北非尼羅河流域自然環境東部有西奈沙漠,西臨利比亞沙漠,北有地中海,干旱少雨。但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泛濫而不成災)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尼羅河還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條件。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政治(1)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興起(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3)法老具有至上的權威;法老之下設官員分別處理政務和地方事務文化(1)創立象形文字(表間與表決相結合),生產主要書寫材料莎草紙;(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3)建造金字塔(體現法老至上權威),證明了埃及人在建筑數學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4)能夠計算圓周率、開平方根(5)宗教:法老作為神權象征〖概念闡釋〗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體現法老至上的權威。〖思考點〗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如何影響了它們各自文化的特點?古代西亞人在與經常泛濫的洪水斗爭過程中,誕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傳說;古代埃及人根據尼羅河的漲落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尼羅河作為快速交通要道,連接埃及全境,有利于統一國家的形成及法老的專制等。3.古印度文明時間前6世紀至前4世紀中心區域南亞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自然環境古印度是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印度河流域有著茂盛的熱帶森林,雨水豐沛。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政治(1)公元前3千紀,古代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2)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國家形成過程中,印度出現種姓制度文化(1)婆羅門教為種姓制度提供了理論和宗教基礎;佛教創立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2)創作世界上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3)在天文、歷法、數學、醫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4)創造了從1到9的數字,發明了“0”,提出了按位計值的方法(5)使用象形文字〖史論歸納〗種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的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
(2)主要內容名稱構成及職責婆羅門掌握宗教祭祀剎帝利以國王為首的武士集團構成,負責統治和保衛國家吠舍大多數是普通勞動者,少部分是富有商人。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首陀羅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為前三個等級服務賤民:在四個種姓之外,處在社會的最低層,被認為是“不可接觸者。(3)特點: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4)影響:種姓制度延續下來,對印度社會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思考點〗印度神話中用人體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種姓,有什么寓意?指出種姓制度從人類產生之初就已產生,強調其神圣不可變動的特性。〖概念闡釋〗佛教(1)創立:公元前6世紀,釋迦摩尼(喬達摩·悉達多)創立。
(2)教義:反對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
(3)影響: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4.古代希臘文明時間前8世紀至前5世紀中心區域東南歐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中部分海島自然環境東臨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多山少平原。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政治(1)公元前2千紀,這里曾誕生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2)公元前8—6世紀,數量眾多的城邦逐漸發展起來。特點: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代表:斯巴達和雅典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城邦。斯巴達是少數人掌握政權的寡頭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數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的典型文化(1)文學:創作出優美的神話、嚴肅的悲劇、詼諧的喜劇;(2)歷史:希羅多德首創“歷史”一詞,被認為是“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3)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概念闡釋〗城邦城邦是指古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他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其周邊的村社構成。城邦居民的主體是擁有政治參與權的男性公民集體。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擁有數量不等的財產,能夠自備武裝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婦女擁有不完整的公民權,奴隸以及外邦移民則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疇之外。……人們因此把古希臘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樂部”。——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I)〖史論歸納〗雅典民主政治
特點:人民主權(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會和擔任公職的權利,直接決定城邦的大政方針)、輪番而治、權力制約、法律至上、公民意識、直接民主等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少數人的民主,僅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婦女、外邦人和奴隸都被排斥在公民之外,奴隸缺少最基本的?權利。蘇格拉底之死成為雅典民主政治的污點。5.古代文明發展的特點:受生產力發展水不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史料研讀】一、文明的多元性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周時期,周王自稱“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稱為“中國”(即中央之國),文獻準確記載的區域大致在黃河流域。古希臘人認為,他們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獻中明確記載的地理范圍不超過地中海周邊地區。羅馬人則說,眾神選擇并指引羅馬成為世界中心,羅馬帝國初期所能明確認識的地理范圍已遠遠超過了古希臘,但仍限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中西部。上述三個文明對于遠離其統治區域的地方則認識模糊。概括材料中各文明對世界認知的共同之處。試分析形成這種共同認知的原因所在。共同之處:①各文明都認為神靈在世界中占有統治地位;②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③所能清晰認知的世界范圍相對狹小;④與其他文明之間缺乏交往和認識。形成原因:①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局限,各大文明區域范圍有限;②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各大文明相對孤立、分散。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古希臘多山、多島、其有限的陸地被山嶺分割小塊,不適合統一國家的形成,……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古代希臘城邦制度開始形成。各地相繼形成了200多個城邦,它們的國土面積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數萬……材料三:古希臘土地貧瘠,農業耕作條件先天不足,但盛產葡萄酒、橄欖油等,希臘人利用當地豐富的物產和便利的航海條件,向海外輸出酒、布匹等產品。材料四: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曾精彩地講到大海和人類精神的聯系: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請以古希臘文明為例,概括影響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地理條件山地、海島、歐亞非要沖地帶吸收歐亞非文明國家制度城邦、小國寡民直接參與民主政治經濟類型工商業經濟平等觀念民族性格冒險探索的性格人文精神、輝煌文化〖主題升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文明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紅之別。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知識結構】【視野拓展】社會分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提出的發生在亞歐大陸原始社會后期的三次社會大分工:第一次分工。原始社會后期發生的畜牧業同農業的分離。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引起了部落間的產品交換,為私有制的產生創造了物質前提。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發生于原始社會末期。這次社會大分工促地了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第三次分工。奴隸社會初期出現的專門經營商品買賣的商人。它促進了奴隸制的鞏固和發展,開始積累了商業資本,腦力勞動開始從體力勞動中分離出來。文明。歷史學領域的文明是一個綜合指標,泛指原始社會之后的漫長歷史階段。文明與原始相對應,意味文明社會較原始社會有巨大的社會進步。從生產的基本方式和財富的基本來源角度講,世界文明史可以依次劃分出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兩大文明類型;從社會制度角度分析,又有奴隸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循序漸進或者并列的文明;從文化形態角度看,則有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儒學文明、伊斯蘭文明等。判斷一個地區的社會是否進入文明可用如下基本標志:⑴有了比石器效率更高的工具——金屬器。⑵社會分化為具有不同經濟利益和政治訴求的階級和等級。⑶產生了由公職人員、政府機關、軍隊、法庭、監獄等部門構成的多層次的(中央與地方的)公共權力機關——國家,并因此產生了法律、法規和稅賦等國家權力的派生物。⑷作為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防御中心的城市出現,并成為一定地域上的國家與國民的權力中心。⑸文字的發明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形成了專門化的文學藝術與科學知識部門。這些文明的標志雖然不是同時出現,但畢竟構成了判斷文明到來的基本參數。在新石器時代與金屬器時代之交,即銅石并用時代,世界上產生了五個獨立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代末出現的西亞兩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北非尼羅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000年代末出現的東亞兩河(黃河與長江)流域、南亞兩河(印度河與恒河)流域文明,公元前1世紀左右出現的中美與南美文明。文明的產生與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緊密聯系在—起,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形態和文明。國家。馬克思主義者關于國家起源的理論:在國家出現之前,人類社會處于原始社會狀態。恩格斯指出,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社會始終存在著兩種生產,即物質資料和精神資料的生產(衣、食、住及生產工具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人種的繁衍及婚姻家庭形式的發展)。社會制度受這兩種生產的制約。在物質資料生產水平低下時,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氏族制度,成為國家產生以前對社會進行管理的基本社會制度。隨著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生產關系逐漸代替了血緣關系,使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新的社會制度取代了由血緣關系決定的氏族制度,這就是具有公共權力的國家制度。恩格斯曾強調,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指出原始社會制度瓦解是個逐漸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現和奴隸階級的形成是國家產生的前提。在原始社會,生產發展到社會第一次大分工(農業與畜牧業的分離)時,就已經有奴隸出現,而在第二次社會大分工(農業與手工業分離)時,奴隸已成為農業、手工業的主要勞動力。這時國家尚未出現,只有階級形成,當兩個對立的階級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時才出現了國家。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獲得了鎮壓和剝削被壓迫階級的新手段”。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一切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思想家關于國家起源理論的基本分歧點。【精品練習】1、(2022·重慶聯考)古代埃及、古巴比倫王國、古代印度、古代中國的共同特點是()A.屬于海洋文明B.公民參政突出C.對外交流頻繁D.農耕經濟為主2、(2022·聊城期末)尼羅河定期泛濫,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次漲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確的記錄和計算,幾何學就逐漸誕生了。同時,為了準確預測尼羅河泛濫日期,古埃及人進行了天文學研究。這主要說明()A.自然環境影響文明的發展B.農業產生是文明出現的前提C.古代數學具有實用性特點D.太陽歷反映了自然界的規律3、(2022·惠州期末)在有關原始社會后期的考古發現中,人們居住的房屋出現了明顯區別,富人的房屋寬敞,窮人的房屋狹小,富人的隨葬品豐富,窮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幾乎沒有隨葬品。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私有制的產生B.剩余產品的增加C.生產力的發展D.階級分化的出現4、(2022·淮安期末)三星堆考古發掘的最新發現,把我們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人類在早期區域文明誕生過程中創造了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國的甲骨文、二里頭宮殿遺址;古代希臘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據此可知,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共同特征是()A.文字的出現和社會分工的發展B.文字的出現和城市的興起C.私有制的產生和王宮建筑出現D.階級的出現和農業的產生5、(2022·湖北聯考)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種植植物能養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養活的人口多得多。……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們出于記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發明。”這說明()A.文字的產生是進入文明社會的唯一標志B.農耕畜牧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產生于祭司對神靈的真誠的崇拜D.私有制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進步的結果6、(2022·肇慶期末)人類最初的文明出現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城、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這些文明形態各異,各有特點,呈現山獨立發展的多元特征,這主要是因為()A.受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的限制B.山川大河阻隔了文明的交流C.交通落后使區城文明缺乏聯系D.政治動蕩導致文明交流受阻7、(2022·阜陽期末)下表所示為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統治時期統治者的行為和職責(部分)據此可以推斷統治者行為和職責國王漢謨拉比親自處理用水糾紛,下令并嚴厲監督總督興修水利國王任命的總督分管各城市和州的軍事、行政、稅收、司法和水利灌溉基層公社的首領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場、稅收和司法等A.文明發展深受河流影響B.中央集權體制嚴密C.最早建立君主專制政體D.國王事務比較繁忙8、(2022·漳州期末)《漢謨拉比法典》規定: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的人處以死刑;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里充當奴隸三年,第四年恢復自由。據此判斷,《漢謨拉比法典》A.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B.有效解決了古巴比倫社會矛盾C.注重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D.杜絕了盜竊等不良的社會現象9、(2022·廣西聯考)這片漫無邊際的沙漠,如今看來毫無生氣,可它卻擁有多個“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藥典,等等。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等共同創造了這一古老、輝煌的文明。孕育這一文明的是()A.尼羅河流域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黃河流域10、(2022·運城期中)下圖是現藏于法國盧浮宮的《漢謨拉比法典》(圖略)。法典上部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他的寶座很像古巴比倫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正在授予漢謨拉比象征權利的魔標和魔環;漢謨拉比頭戴傳統的王冠,神情肅穆,舉手宣誓。這體現了古代巴比倫A.君權神授思想B.政教合一理念C.具有了成熟的成文法D.法律至上的治國原則11、(2022·天津聯考)古代埃及人贊揚法老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這表明()A.法老是人們心中的神B.法老的地位至高無上C.古埃及人都愚昧無知D.古埃及詩歌水平高超12、(2022·青島期中)古代印度和兩河流域文化的相似之處是()A.曾經創造了楔形文字B.曾創作出著名的史詩C.創造了1到9的數字D.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13、(2022·全國乙卷)據學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員在接受任職資格審查時,需要回答:直系親屬姓名及男性親屬所在村社名稱、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雙親、是否納稅、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屬于成為古代雅典官員前提條件的是A.軍事才能、宗教信仰B.道德品質、演說能力C.豐厚財力、貴族血統D.本邦籍貫、成年男性14、(2022·全國甲卷)梭倫為了鼓動雅典人重開爭奪薩拉米斯島之戰,在廣場上當眾朗誦自己的詩歌,促使雅典人廢除了禁止公民提議爭奪薩拉米斯島的法律。某主戰派統帥在戰前說服雅典人把金錢用于建造海軍,在戰時又說服雅典人留在薩拉米斯。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領袖人物具有絕對權威B.平民與貴族的關系融洽C.智者學派雄辯術的普及D.公民直接參與城邦事務15、(2022·湖北高考)在雅典城邦,獲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臺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紀中期,著名將軍客蒙用大量家財捐助公共服務、資助同村公民,以獲取政治上的支持。這表明A.貴族對村民有庇護義務B.公民責任意識衰落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D.理性精神逐漸消解16、(2021·廣東高考)公元前5世紀中期,敘拉古城邦推行橄欖葉放逐法,投票時使用橄欖葉,投票數沒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頻繁使用。許名公民因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由此引發政局混亂。這主要反映了A.公正性缺失導致城邦瓦解B.內部矛盾擴大了社會階層的對立C.權力的濫用影響國家穩定D.輪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17、(2022·海南高考)19世紀前,人們認為古希臘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屆奧林匹亞賽會。19世紀后期以來,隨著邁錫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發現,古希臘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亞、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經歷過類似過程。這說明A.歷史資料的多元性推動歷史認知的進步B.文字記載的主觀性限定解讀歷史的邊界C.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體現歷史進程的樣態D.歷史記憶的傳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認同18、(2022·湖北聯考)下表所示為古希臘部分哲學家及其主張。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臘哲學()哲學家主張泰勒斯(約前624—546年)水是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約前544—前483年)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蘇格拉底(約前469—前399年)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A.具有唯物主義特征B.推動了民主政治發展C.研究視角不斷變化D.奠定了西方哲學基礎19、(2021·全國乙卷·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把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是為了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這是希羅多德(約前484~約前420)所撰《歷史》一書的開篇之語。在此之前,對于希臘人而言,神話就是他們的歷史。《歷史》前半部分以追問希臘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原因為起點,記載了希臘、西亞、北非等地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歷史往事等內容,后半部分敘述希臘城邦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全過程,故該書又被稱為《希波戰爭史》。它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方式,又本著“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傳說的真假與異同。作者贊揚雅典人,卻并不肆意詆毀“異邦人”,承認東方民族具有比希臘更古老的文明。書中的不少記述是作者親自調查得來的史實,如在埃及通過詢問當時作為知識分子的僧侶,掌握了大量歷史和文化知識。書中許多記載為后世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所證實。——摘編自張廣智《西方史學史》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史》產生的歷史背景。(6分)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古代埃及、古巴比倫王國、古代印度、古代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發源于大江大河,都以農耕經濟為主,故選D項;由于地理環境,四大文明古國都以農業經濟為主,排除A項;公民參政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排除B項;由于古代交通落后,對外交流受限,排除C項。2、【答案】A【解析】“每次漲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確的記錄和計算,幾何學就逐漸誕生了。同時,為了準確預測尼羅河泛濫日期,古埃及人進行了天文學研究”說明地理環境迫使人類形成不同的文明成果,故選A項;“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次漲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確的記錄和計算,幾何學就逐漸誕生了”說明地理環境的險惡,迫使人們只有主動去適應才能生存,于產生的同不文明形態,而不是農業必須先發展,排除B項;“為了準確預測尼羅河泛濫日期,古埃及人進行了天文學研究”可見天文明學也具有實用性,所有的學科都是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排除C項;“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說明其歷法只能反應本地人對當地自然的領悟,而不是所有自然的規律,在不同的地方,作用則不會相同,排除D項。3、【答案】C【解析】材料中房屋和隨葬品的區別,表明私有制的產生,這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故選C項;私有制的產生是材料的表象,排除A項;剩余產品的增加是私有制產生的條件,排除B項;私有制的產生促進階級分化的出現,排除D項。4、【答案】B【解析】據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古代希臘的字母文字”可知,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共同特征之一是文字的出現;據材料“孟斐斯城”“二里頭宮殿遺址”“雅典城”可知,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共同特征之二是城市的興起,故選B項;社會分工指農業、手工業的分工,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增加,直接促進了相對剩余產品的出現,對于剩余產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雅典城不屬于王宮建筑,排除C項;階級的出現和農業的產生與“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雅典城”不符,排除D項。5、【答案】B【解析】據材料“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們出于記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發明”,可知隨著農耕的發展,私有制出現,進而出現文字,體現了農耕畜牧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故選B項;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是文明誕生的基本標志,不能說文字的產生是進入文明社會的唯一標志,排除A項;文明產生于生產力的發展,崇拜并不能直接產生文明,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農耕的發展促進文明進步,而不是私有制的產生促進文明進步,排除D項。6、【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由于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導致人類早期文明呈現出多元發展的特征,由于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使早期人類文明相對隔絕,具有獨立發展的特點,故選A項;山川河流只能局部阻隔文明之間的交流,排除B項;交通落后使相距遙遠的區域文明缺乏聯系,排除C項;政治動蕩只是某些地區特殊時期的社會狀態,不具有普遍性,排除D項。7、【答案】A【解析】據上表,可知古巴比倫從上到下都負責處理水流相關事務,可見河流在古巴比倫文明的重要影響,故選A項;材料只提到國王與總督,無法說明嚴密,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對比其他政體,無法說明其最早,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國王的職責,看不出其比較繁忙,排除D項。8、【答案】C【解析】由材料“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的人處以死刑;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里充當奴隸三年”可知奴隸作為私有財產受到法律的保護,且保護債權人的私有財產,故選C項;《漢謨拉比法典》是現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排除A項;《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但不能有效解決社會矛盾,排除B項;“杜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9、【答案】B【解析】據材料“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藥典等等。蘇美爾人”可知,約公元前2900年左右,在兩河下游的蘇美爾地區最早出現了一系列城市國家。約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了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蘇美爾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其均屬于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選B項;在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中,制定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太陽歷,建造了世界最著名的金字塔等諸多文明成果,排除A項;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中,出現了等級分明的“種姓制度”和創造了從1到9的數字等諸多文明,排除C項;題干中述及的空間范圍是“西亞”,而黃河流域的空間范圍是“東亞”,排除D項。10、【答案】A【解析】據材料“他的寶座很像古巴比倫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及“正在授予漢謨拉比象征權利的魔標和魔環”可知,漢謨拉比的權力來源于神,體現出君權神授的思想,故選A項;權力來源于神,巴比倫人眼中的太陽神,不是政教合一,排除B項;是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C項;法典上的內容體現權力的來源,不是法律至上的治國原則,排除D項。11、【答案】B【解析】據材料“贊揚法老……‘威令……認知……正義’”可知埃及人認為法老是法令和正義的標準,體現了法老至高無上的地位,故選B項;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排除A項;古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說明古埃及人充滿智慧,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古埃及詩歌水平高超,排除D項。12、【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古印度出現了《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兩河流域出現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故選B項;楔形文字屬于古巴比倫文明,排除A項;創造阿拉伯數字的是古印度文明,排除C項;實行嚴格種姓制度的是古印度文明,排除D項。13、【答案】D【解析】據材料“直系親屬姓名及男性親屬所在村社名稱、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雙親、是否納稅、是否服兵役等”可知,古代雅典官員的任職資格審查涉及出身、宗教、倫理道德、公民義務等方面,突出本邦籍貫和成年男性這兩個條件,故選D項;材料沒有涉及軍事才能,且據所學,雅典的官員是抽簽選舉,對才能沒有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熔爐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維護考核試卷
- 畜牧業智能監控系統設計與實施考核試卷
-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無錫市長涇片2024-2025學年初三畢業班“三診”模擬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綿陽市2025屆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自貢市曙光中學2025屆初三年級模擬考試(二)數學試題含解析
- 南昌工學院《文學創作與評論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油氣儲運新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園林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城市學院《輕松學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JJF 1793-2020海水營養鹽測量儀校準規范
- GB/T 39486-2020化學試劑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分析方法通則
- GB/T 11085-1989散裝液態石油產品損耗
- 超音速流動與燃燒的大渦模擬基礎課件
- GXH-3011A1便攜式紅外線CO分析儀
- NYT 393-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 2022年四川省阿壩州中考數學試卷及解析
- 綜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術措施
- 實驗幼兒園大三班一周活動計劃表
-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機械加工夾具設計說明書
- CKE2500 250t履帶式起重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