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四川省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四川省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四川省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四川省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度上期高中2019級期末聯考歷史考試時間共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條形碼粘貼處”。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強調“統治者應以德裕民,明智馭民,才能據有天命,受享國祚。”孔子提出“以人為本”,建立了仁學或儒學。孟子在此基礎上提出“民貴君輕”。這說明A.民本思想源于西周B.民本思想內涵隨時代不斷豐富C.孔子否定周代民本D.儒學思想根源于周代民主政治2.新莽末年,劉秀雄踞一方卻遲遲不愿稱帝,后假借《河圖赤伏符》,“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登基于“千秋亭”,建立東漢政權。劉秀假借《河圖赤伏符》登基,表明他A.旨在為“受命于天”制造輿論B.倡導陰陽家的思想學說C.意識到儒學獨尊地位遭到動搖D.試圖不斷強化君主專制3.有位古代思想家針對“知先行后”的觀點,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边@位思想家是A.朱熹B.陸九淵C.王陽明D.李贄4.據北魏農書《齊民要術》記載:“耕田的時機必須干濕得當,既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太潮濕;耕田的深度也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继镆朔N晚,薄田宜種早;山田種強苗,以避風霜;澤田種弱苗,以求華實?!边@一記載體現A.重農抑商思想B.辯證法思想C.工商皆本思想D.經世致用思想5.北宋中期以來出現了一種專門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題材的文人畫,墨竹墨梅還成為專門的畫科。比如仲仁、楊無咎的墨梅,文同的竹等。這反映了當時文人畫A.是商品經濟的發展產物B.受理學思想影響C.適應了中央集權的需要D.受市民階層青睞6.先秦古樸凝重,漢魏雄強厚重,晉人韻律自然,唐人法度謹嚴,宋人意趣橫生,元明姿態從容,清人質樸蘊藉等,這些文人書風的遞變,體現了書法藝術的A.高雅化B.封閉性C.世俗化D.時代性7.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史料與結論匹配正確的是8.在《海國圖志》中魏源認為,地球是橢圓球體,自西向東運轉。世界是一個整體,中國是其中的一部分。據此可知,這一內容的刊出A.沖擊了傳統“夷夏”的文化價值觀B.徹底摒棄天朝上國的思想觀念C.激發了國人研究自然科學的熱情D.開始睜眼看世界學習西方制度9.清末流行“西學中源說”認為:“西人稱代數為東來法,這是表示西洋的代數來自中國。《墨子》書中的《經說》上下篇為西洋自然科學所出。墨子所倡的兼愛,也就是耶穌的博愛之本。”這些看法A.增大了社會變革阻力B.拉近了中西文化距離C.消除了盲目排外觀念D.削弱了民族的自信心10.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救國論——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建國論——鄧小平的有中國特色的富國富民論,這個歷史鏈條記載了先進中國人為探索現代化道路上下求索,不斷開拓的思想軌跡。這個歷史鏈條A.貫穿了以民為本的思想理念B.關注和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C.體現了馬克主義中國化歷程D.共同肩負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11.胡適說:“在民國六年,大家辦新青年的時候,本有一個理想,就是二十年不談政治——但是我們曾抱定不談政治的主張,政治卻迫得我們不得不去談它。”材料表明A.社會現實影響人們的意識B.胡適民主思想發生改變C.新文化運動變成政治運動D.中國民主革命發生轉變12.蒲良柱在《一般青年對主義的信仰》中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一般青年多數只曉得空口談主義,一味盲目地跟著人家跑,究竟主義是什么東西?哪種主義適合國家社會目前需要——他們通通不顧及?!边@一現象表明當時A.馬克思主義已成為社會潮流B.五四運動壯大了無產階級C.部分青年信仰方面缺乏理性D.新文化運動促使民眾覺醒13.1956年5月陸定一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說:“以戲劇為例——那時黨決定在戲劇方面,實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政策,現在收到了巨大的效果?!捎谟辛烁鱾€劇種之間的自由競爭和相互觀摩,戲劇的進步就很快。這表明“雙百”方針A.激發了中國人民文藝創作的熱情B.開創了文藝創作的新方式C.促進了我國文藝事業的持續發展D.是新中國文藝的唯一方向14.新中國初期,我國中小學圖畫教學掀起了學習和借鑒蘇聯圖畫教育思想的活動,翻譯出版了蘇聯的中小學圖畫教學大綱和中小學圖畫教學法著作等。這一做法體現了當時中國A.經濟建設缺乏經驗B.迫于國際形勢壓力C.教育受到蘇聯影響D.外交政策轉變需要15.文藝復興時期,一些人文主義者開始關注并研究《圣經》原著和早期基督教教父的作品,展開了與羅馬教廷有關圣經版本使用權與經文解釋權的激烈爭論。這些研究與爭論A.動搖了圣經的權威地位B.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礎C.徹底否定了教會的特權D.肯定了羅馬教會神權統治16.希臘神話是希臘文明的重要內容。迄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的神話中有比希臘神話更多的神,也沒有一個民族的神話中具有希臘神話的那種人性。這反映古希臘A.宗教信仰濃厚B.傳統文化中蘊含人文精神C.信仰相對自由D.神話創作取材于現實生活17.這是歐洲文化史上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人第一次被重新發現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始自古希臘羅馬的人本精神得以發揚,而中世紀基督教的“禁欲”開始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據此可知,這個時期A.宣揚人文主義B.宣揚理性主義C.倡導浪漫主義D.反對宗教信仰18.在18世紀歐洲的大學里,科學研究逐步民主化,建立本國科研機構;教育實用化,建立專門學院;學科世俗化,強調科學和學術脫離神學羈絆,以理性為基礎的世俗學科逐步成為大學的主要系科。以上變化直接得益于A.文藝復興的宣傳B.宗教改革的推動C.啟蒙運動的影響D.近代科學的建立19.從普羅塔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開創性地將人置于世界的中心,到達爾文的“進化論”革命性地將人類從自然的中心“降”到與動物同等的地位。這個過程A.體現了人類自我認識不斷深入B.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C.瓦解了基督教教會的統治地位D.沖擊了上帝創造萬物的學說20.近200年來,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經歷了如下幾次重大變革:據此可知A.美國科技在交通領域里占據絕對優勢B.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創了立體交通時代C.科技發展是推動交通革新的不竭動力D.內燃機的使用拉開了鐵路時代的序幕21.1917年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在近八九個月的時間內,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從一個兩萬多人的黨發展壯大到二十多萬人的黨,把布爾什維克在蘇維埃內由少數變為多數,把革命由幾個黨聯合掌權推進到布爾什維克黨單獨掌權。這主要由于A.列寧的奉獻犧牲精神B.第一次世界大戰推動C.頒布了《土地法令》D.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化22.近年來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反霸”的聲音明顯增強。比如在聯合國人權會議上就多次團結起來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反華提案”拒之門外,又在2010年會議上對美國人權狀況進行審查。這說明A.發展中國家在多極化中發揮重要作用C.西方國家已喪失對世界局勢的控制力D.國家間的對抗逐漸淡化23.馬歇爾計劃帶來了西歐經濟的恢復、發展和聯合;經濟互助合作組織有利于東歐建立統一的市場;中間地帶則競相尋求各方援助,從而加強了彼此經濟聯系。這主要說明“冷戰”A.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B.客觀上促進了科技迅猛發展C.促進了第三世界崛起D.客觀上促進了經濟區域合作24.《干草車》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勻稱構圖、絢麗渾厚的色彩,描繪了陽光照耀下的英國鄉村田園風光,畫面天空中的云充滿夢幻般的意境。英國是個多霧的國家,《干草車》給人們陰霾心靈帶進一片陽光。該作品屬于A.印象主義繪畫B.現實主義畫風C.浪漫主義風格D.批判現實主義風格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國古代統治術包括從“以禮理民"到“禮法并用",從“民貴君輕"到“三綱五常",從“不語怪、力、亂、神"到“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從“封國建制"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等變化,這些變化歷經不斷改造、發展,既迎合了統治者的口味,又適應了封建統治的需要,遂逐步成為歷朝治國之術……——摘編自高偉潔《儒風嬪變與儒術獨尊》等材料二他們強調理性和人的創造力的至關重要,用“自然法""自然權利"“社會契約"等新觀念來對抗君權神授的觀念,強調分隔政府的權力,才能保障來源于人民的權力不受侵犯;用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一系列先進的思想武器武裝人民,用新理論證明反抗腐朽的專制統治是人民群眾不容剝奪的權力,是完全合法的正義行為,堅信理性之光一定能夠消滅中世紀的黑暗勢力,建立一個美好的新世界。——摘編自沈之興、張幼香《西方文化史》等(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古代中國和近代西方的治國思想有何不同。(13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和近代西方治國思想不同的原因。(12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自幼勤奮秉承家學,接受儒家傳統教育,同時酷愛自然科學。先后從學于王宣、白瑜等著名學者,又結識意大利傳教士畢方濟,學習西方天文、歷算等科學知識。方以智學貫中西,成就卓著,他把“函雅故,通古今”作為治學原則,其《通雅》一書就是集中體現。該書不僅是當時條件所能達到的各種條件的匯聚與考證,更是包含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物理小識》中有諸多物理學的創見:從“氣一元論"自然觀出發,提出樸素的光波動學說等。他選擇地吸收借鑒西方自然科學但并不盲從。比如對于西方地圓說,他首先考察其賴以成立的觀測證據,然后再加以接受。又如在醫學方面,他吸收了西學中的人體解析和生理衛生知識,而摒棄了西方傳教士所宣揚的“上帝造人說方以智畢生所竭力構筑的學術體系,在清代學術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侯外廬曾高度贊賞方以智是17世紀“中國的百科全書派大哲學家——摘編自廖曉晴《清代文化名人傳略》(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方以智“學貫中西,成就卓越”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方以智的治學特點。(9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國勞動教育思想節選——摘編自趙長林《新中國勞動教育思想的演進》等從材料中任選一個或多個歷史時期提出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蓉城名校聯盟2020~2021學年度上期高中2019級期末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5:BACBB 6~10:DBABA 11~15:ACACB16~20:BACAC 21~24:DAD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25.(25分)(1)古代中國:德法并治;神化君權;中央集權;大一統等。(每點2分,共6分)近代西方:強調理性,反對君主專制;提倡“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天賦人權”“人民主權”;主張民主法治;限制分割政府權力等。(任答3點6分,4點7分)(2)原因:古代中國:經濟基礎: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為主;思想來源:儒家和法家思想為主;政治方面:不少帝王及思想家推崇、改造儒家法家思想,形成共識;自然環境:西高東低臨海,相對封閉,平原廣闊,適宜農耕。(任答3點,每點2分,共6分)近代西方: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發展;政治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推動;思想基礎:啟蒙運動提供理論;歷史傳統:古希臘羅馬民主法治思想等。(任答3點,每點2分,共6分)26.(15分)(1)原因:個人:勤奮好學與興趣愛好相結合;飽覽群書并學以致用;廣交朋友并善于學習。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優秀的師資資源。社會(時代):明清之際,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思想的活躍局面;西學東漸的影響;宋明理學走向僵化,促使對儒學的反思。(從以上三個視角分析,每一視角2分,共6分)(2)治學特點:“函雅故,通古今”的治學原則;實事求是、敢于批判、大膽創新的治學精神;借鑒吸收、仔細考證的治學方法;治學內容上涉及面廣,多學科多領域;治學成果頗豐,成就卓越。(每點2分,5點9分)27.(12分)示例:論題:中國具有重視勞動教育的光榮傳統(3分)論述:春秋戰國時期,敬姜強調勞動可培養善良品質,墨子強調勞動是生存之本,明末清初顏元認為勞動可強身健體;近代曾國藩認為勞動可以使人快樂,蔡元培提出培養全國人民勞動的習慣,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應相互結合;新中國初期提出教育為工農服務,為生產建設服務的方針,60年代強調通過勞動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開放以來,強調勞動在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中的突出作用。(8分)結論:中國歷來重視勞動教育與實踐,重視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1分)(除參考答案視角外,本題的視角還有:中國古代重視勞動價值教育;勞動教育思想與時代變遷;中國勞動教育思想的發展歷程等等。)選擇題答案解析:1.答案:B 題干中從西周“以德裕民”到春秋戰國對于民本的觀點。孔子“以人為本”孟子“民貴君輕”,體現了民本思想內涵隨時代不斷豐富,故B正確。ACD項說法錯誤。2.答案:A 材料中反映了劉秀借助讖語書的觀點登基,建立東漢政權,表明自己的權利是上天賦予的(君權神授),為自己登基掌政提供輿論借口。BCD不符合階段史實。3.答案:C 材料中反映的觀點是倡導“知行合一”。故得出此思想家是王陽明。4.答案:B材料強調農業生產中注意處理好干濕、深淺、良田薄田、山田澤田等矛盾對立關系,體現辯證法思想,故選B。材料沒有涉及農業與工商業地位信息,故A、C錯誤。經世致用思想由明清之際顧炎武等針對理學家不切實際的空虛之學而提出,強調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故不選D。5.答案:B材料中文人畫,梅竹象征高潔的品質,正是同期宋明理學所倡導的內容。故選B。D選項文人也是士大夫畫,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市民的態度。AC選項與材料無關。6.答案:D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文人書風各不相同,體現了書法藝術的時代特色。A選項高雅化,不符合文學藝術發展的總趨勢和明清時期的特點。文人書風沒有體現世俗化的變化。封閉性在材料中沒有體現。7.答案:BA選項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仙藥》提到了火藥,說法錯誤。C項應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D選項材料只能說明,韓國的金屬活字出現時間比較早,但仍然是在畢昇的活字印刷術之后。8.答案:A材料表明魏源在《海國圖志》中開始介紹西方科學知識,向西方學習,所以挑戰了傳統的夷夏之辨,A選項正確。B選項“徹底摒棄”說法錯誤。C選項不符合史實。D選項“學習西方制度”說法錯誤。9.答案:B材料描述的是“西方中源說”,考查其影響。A選項錯誤,應該是“減少”。C選項沒有消除“盲目排外觀念”。D選項“削弱了民族自信心”,夸大了負面影響。10.答案:A“三民主義救國論”“新民主主義建國論”“中國特色的富國富民論”,均包含了以民為本的思想,故選答案A。B項說法錯誤,孫中山三民主義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民本思想。孫中山三民主義沒有體現馬克主義中國化,C項錯誤?!熬韧鰣D存、民族獨立”是三民主義,乃至新民主主義革命論的任務,D項錯誤。11.答案:A材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改變“不談政治主張”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國內外形勢,體現社會現實影響人們意識,故選A。BCD項說法錯誤,材料也沒體現,故均排除。12.答案:C 材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青年的盲目跟風,故選答案C。A選項“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潮流”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具體哪種主義的宣傳,故排除。材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帶來了思想解放,并沒有表明民眾覺醒。如果民眾覺醒了就不會盲目跟風。故D排除。B選項說法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13.答案:A 材料說明了“雙百”方針對戲劇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B選項開創文藝創作的新方式,“新方式”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選項“持續發展”,說法錯誤。D選項“唯一方向”說法錯誤。14.答案:C 材料反映了新中國初期的教育在向蘇聯學習,說明這一期新中國的教育受到蘇聯的影響,故C選項正確。A項經濟建設和材料無關。B項和D項不符合當時的階段史實,故排除。15.答案:B材料中“人文主義者關注并研究《圣經》原著和早期基督教教父作品,展開了與羅馬教廷有關圣經版本使用權與經文解釋權的激烈爭論”,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在懷疑教會的作用,為宗教改革思想奠定基礎,故選B項。A項和D項說法錯誤。C項夸大了爭論的作用,故排除。16.答案:B材料體現的是古希臘的神很多而且神的人性化,體現了古希臘神話中的人文精神,故選B項。ACD項,說法正確,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17.答案:A從材料“歐洲文化史上重要時期”“人第一次被重新發現的時代”“人本精神”中得出這個時期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故選A項。B、C項是啟蒙運動的思想,故排除。D項“反對宗教信仰”說法錯誤。18.答案:C材料中描述了18世紀歐洲大學的變化,問的是帶來變化的直接原因。C項發生在18世紀的啟蒙運動直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帶來了教育的變革,故答案選C。A選項文藝復興發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