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習導引學習目標重點難點1.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2.認識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1.重點:一戰各主要戰役的情況及其對戰爭進程的影響。2.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演變成為一場持久戰的原因。知識點一“施里芬計劃”的破產1.三條戰線
(1)西線:位于
、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英法軍隊 同德軍作戰。
(2)東線:位于波羅的海南岸至
,俄軍同德、奧 匈軍隊作戰。
(3)南線:位于巴爾干地區,塞爾維亞軍隊同
軍隊作 戰。比利時羅馬尼亞奧匈2.“施里芬計劃”
(1)目的:戰勝法國及其盟國。
(2)特點:集中兵力在西線,先占領
,然后向法國發起 進攻。
(3)實施
①西線:法德雙方發動
戰役,不久,德軍被迫撤退。 ②東線:俄軍攻入
等地,并且還深入到奧地利境 內,德國被迫東西兩線同時作戰。
(4)結果:德軍“
”戰略破產,東西兩線均形成對峙 局面,轉入
。比利時馬恩河東普魯士速戰速決陣地戰[知識點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三條戰線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帝國主義國家相互廝殺,形成了東線、西線、南線三條戰線。其中,東線、西線是主戰線。在東西線中,英、法、比軍隊與德軍作戰的西線更為關鍵。知識點二“凡爾登絞肉機”
1.背景
(1)1915年,德、奧匈把進攻重點放在
,想一舉擊潰 俄國,結束東線戰斗,但德國的計劃最后落空。
(2)1916年,戰爭重心重新回到
,發動了凡爾登戰役 和
戰役,海上戰場發生英德日德蘭海戰。東線西線索姆河2.戰況
(1)1916年2月,德國發動凡爾登戰役,為攻克凡爾登,德 軍出動了飛機和飛艇,使用了
。
(2)法軍在總司令
元帥指揮下頑強抵抗,逐漸擺脫了 被動局面,并開始反攻,收復了大部分失地。3.結果
(1)德國殲滅法軍主力、迫使
投降的計劃宣告失敗。
(2)戰爭前后持續10個月,法軍站穩了腳跟,德軍兵力、士氣開始衰落。4.地位:是大戰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次戰役。毒氣彈霞飛法國[拓展延伸]凡爾登戰役對德國、法國的不同意義(1)德國的軍事進攻達到高峰,德軍先后投入46個師的兵力,出動了飛機和飛艇,使用了毒氣彈。但是,德軍殲滅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的計劃破產,兵力、士氣開始衰落。(2)法軍頑強抵抗,逐漸擺脫被動局面,站穩了腳跟。所以有人稱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知識點三“索姆河地獄”1.原因:為了牽制德軍,支援
,1916年6月下旬,英 法聯軍在法國北部發動了索姆河戰役。2.概況
(1)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150個師,英國首次使用新式武器 坦克。索姆河戰役到11月中旬結束。
(2)英法軍隊僅從
手中奪取了大約200平方千米的土 地。
(3)索姆河戰役也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雙方傷亡人數超 過
戰役,達到130多萬人,但仍未能決出勝負。凡爾登德軍凡爾登3.影響
(1)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最大的戰役,雙方都陷入 了戰爭的泥潭,元氣大傷。
(2)交戰雙方對繼續戰爭力不從心。規模[思維導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局的演變主題一西線戰場【史料探究】史料一歐洲戰場的西線史料二西線三大戰役中交戰雙方投入和傷亡情況戰役雙方投入兵力雙方傷亡總人數馬恩河戰役152萬人35萬人凡爾登戰役112個師70多萬人索姆河戰役150多個師130多萬人思考(1)在史料一圖中的空格中填寫重要戰役。(2)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史料二所列數據反映的主要問題。(3)依據史料一、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法國有何重大影響。答案
(1)從左到右依次是索姆河戰役、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2)交戰雙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傷亡慘重。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規模大,戰爭異常殘酷。(3)三大戰役均發生在法國,法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史論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個階段和三條戰線(1)第一階段:1914年。重心在西線,先西后東。同盟國占據著主導地位。西線:馬恩河戰役,宣告了速決戰計劃的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由速決戰轉為持久戰。東線:俄奧交戰,德軍增援,俄軍失利。東線戰爭規模的擴大使德國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2)第二階段:1915年。戰爭的重心轉移到東線。英法在西線基本上處于戰略防御。德國在穩定西線局勢情況下,集中兵力進攻俄國,企圖一舉擊垮俄國,結束東線戰事,俄軍節節敗退。但德國因為戰線的延長,無力繼續進攻,被迫在東線轉為陣地戰。(3)第三階段: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移到西線,協約國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通過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同盟國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形勢逐漸對其不利。主題二曠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史料探究】史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國軍需品的日生產量(單位:百萬噸)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協約國同盟國協約國同盟國協約國同盟國生鐵222216255015鋼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史料二在以后三年的戰爭中,盡管雙方動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發動攻勢,但在這條戰線上任何一方的移動都未超過10英里……西線的戰斗這時變成了陣地戰和消耗戰。——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史料三1914年,歐洲軍隊在戰場上面臨著一次技術上的革命。過去幾十年發明出來的各種武器——有槍栓的來復槍、機關槍、現代榴彈炮等……現代武器使各部隊對敵方的防守陣地都束手無策……——杰弗里·帕克《劍橋戰爭史》思考(1)從史料一中軍需品的日生產量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形勢有利于同盟國和協約國中的哪一方?為什么?(2)根據史料二、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變成曠日持久的陣地戰的原因。答案(1)有利于同盟國一方。因為從1914年8月到9月,協約國軍需品的日生產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國軍需品的日生產量有所上升。(2)裝備的限制:當時機槍、步槍、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殺傷進攻人員;當時軍隊機動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當時戰略戰術無法應對新武器的使用。【史論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變成持久戰和陣地戰的原因及影響(1)原因①德軍戰前計劃的失誤。德軍在制訂計劃時,過高估計了自身的力量,認為西線戰事可以速戰速決,沒有預料到會遭遇協約國頑強的抵抗,特別是俄軍的進攻使德軍腹背受敵。②協約國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物質力量雄厚,再加上當時步槍、機槍、重炮等現代武器裝備的使用,使進攻一方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在學習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工業互聯網平臺量子通信技術2025年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預研報告
- 文化對管理的心理影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經濟 décision theory 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公文輸出的規范化試題及答案
- 部分水庫設計實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影響工程經濟決策的因素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產品無損檢測技術在農產品儲藏保鮮中的應用報告
- 2025年投資趨勢變化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創新型組織結構研究試題及答案
- 趣味英語競賽(高中版)(課堂)課件
- 非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治療策略
- 常規量具使用培訓演示文稿
- 高考語言表達之得體敬辭謙辭課件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授課教案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試題含答案
- 裝修報價單Excel模板1
- 2023年天津高中化學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題及答案
- 礦山規章制度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報表附注樣式【范本模板】
- 全科醫學概論練習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