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世紀中后期,地主階級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主張學習西方,他們所進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動()A.極大地動搖清政府的統治 B.徹底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D.有利于傳播西方先進思想2.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為解決“火器”問題,洋務派A.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C.創辦軍事工業D.創辦民用工業3.15—16世紀,西歐的航海家們紛紛探尋從海上到達東方的新航路,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其中帶領船隊第一個實現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迪亞士B.哥倫布C.麥哲倫D.達·伽馬4.英、美資產階級革命不僅對本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意義。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點是A.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B.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C.為限制王權制定了憲法 D.進行了反對外來干涉的革命戰爭5.有學者認為,14世紀到17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兩個“發現”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共同影響是(

)A.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B.把世界連為一個整體C.西歐大學的興起 D.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6.《舊唐書》稱: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但有人說:“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依據是武則天()A.改國號為周 B.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訂法律,廢除酷刑苛法 D.減輕人民負擔,推動社會經濟發展7.“一國兩制”是首先針對問題提出的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想了解與祖國大陸的關系,你會涉及哪段歷史①鴉片戰爭②甲午中日戰爭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④抗日戰爭⑤解放戰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8.美國總統尼克松回顧自己總統生涯時提到:“五年半中,我們敲開了一扇隔離美中之間25余年的大門,我們必須確保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是我們的朋友,而非我們的敵人。”為此,他曾()A.改善中美關系 B.幫助中國重返聯合國C.推動中美建交 D.導致中美相互敵視9.同志指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可見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西藏自古就與中央政府關系密切,西藏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管轉下的地方行政區域,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唐朝B.明朝C.元朝D.清朝10.下圖所示的戰役是A.遼沈戰役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11.有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演變經歷了“鼓勵發展一根本改造一銷聲匿跡一有益補充一共同發展”的五部曲。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A.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12.19世紀中期以后,上海、武漢、南京、廣州、福州等地的市場上外國商品日益增多、洋釘子、洋紗等用品在距離這些城市較遠的鄉村都有出售,而且貨量充足。這種狀況表明()A.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徹底解體了B.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C.近代中國市場主動開放,惠及鄉村D.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香港、澳門和問題,是歷史的遺留問題,請回答: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分別是哪一年?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前分別處于哪個國家統治之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了什么樣的偉大構想?“二戰后,回歸中國”,這次回歸是擺脫了哪個國家的殖民統治?這個國家是在依據什么不平等條約割占的?請你以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為例,說明國家統一有利于社會的發展。14.通過世界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清從中選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們的主要成就15.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彰顯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是近代社會政治發展的必然選擇。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其城邦國家雅典通過一系列民主改革建立了奴隸制民主政治。在誰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英國資產階級為實現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專制頒布的法律文獻是什么?由此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什么?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也曾以立法的形式促進經濟的發展,這部法律文件是什么?這一法令對俄國歷史的發展具有什么進步意義?通過對以上材料的解讀,你有何認識?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是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工業近代化開辟了道路,也有利于傳播西方先進思想;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的影響有,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有利于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在當時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史實。故選D。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中國“火器”不如西洋人問題,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近代軍事工業,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的限定詞語是“火器”,“火器”指的是武器。由此可知,洋務派要想在“火器方面”強大起來,就要發展軍事工業。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3、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故C符合題意;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倫布穿越大西洋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4、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確立起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統治,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因此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點是都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世界近代史上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包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其中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點,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英法美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5、D【解析】

依據題干“人”被發現的時代指文藝復興;“世界”被發現的時代指新航路的開辟。結合所學知識,文藝復興是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促進了人民的覺醒,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準備。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動員和準備。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D選項符合題意;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是新航路開辟的結果之一,A選項不符合題意;把世界連為一個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意義之一,B選項不符合題意;西歐大學的興起與題意不相干,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6、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是因為武則天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她也十分注意減輕人民負擔。ABC與題意不照應。故選D。7、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投降,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割給日本。1945年,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兵敗逃往,造成了和祖國大陸的分離。②④⑤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故選C。8、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狀態,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幫助中國重返聯合國的主要是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美國當時企圖保留當局在聯合國的席位,C項中美建交是從1979年元旦開始,此時是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與尼克松并沒有直接關系,D項根據題干信息“中國人民是我們的朋友”等,可見尼克松主張改善中美關系而非互相敵視。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9、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將這一地區劃為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實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西藏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機構的是元朝,故C符合題意;唐朝、明朝、清朝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0、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圖片中有“華東解放軍”和“中原解放軍”,淮海戰役是由這兩支軍隊完成的,故B符合題意。遼沈戰役是由東北解放軍完成,平津戰役是由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完成,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1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正確;新中國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不符合材料;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國廢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與材料不符;“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國家工業化是的基礎,D表述與材料不符。故本題選C。12、D【解析】

【詳解】中國的生活用品都是外國商品,說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A選項說法錯誤,B選項時間點不符,C選項材料體現不出.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1997年、1999年(2)英國、葡萄牙(3)一國兩制(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4)日本;中日《馬關條約》(5)能結合美國南北戰爭講到勞動力、市場、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等即可給分。【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隨后,中英、中葡經過談判,都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恢復行使香港、澳門主權。1997年7月,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1999年12月,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香港、澳門的回歸祖國,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本題答案:1997年;1999年。(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關于香港的割占: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關于澳門的侵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借口,通過向明朝官員行賄,獲準在澳門半島暫時居住。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葡萄牙人趁火打劫,欲將澳門據為己有。1843年,澳門葡萄牙人向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要求改變澳門為中國內港的現狀,改由葡萄牙士兵駐防整個澳門半島。1844年葡人擅自在凼仔的西沙建造炮臺。1845年11月,瑪麗亞二世擅自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允許所有外國商船來澳自由貿易。1849年3月,葡人公開關閉中國設在澳門的海關,拆毀稅館,驅逐駐守澳門的中國海關官員。在分階段占領澳門半島后,葡萄牙人又先后于1851和1864年強行將凼仔、路環兩島劃入其管轄范圍,從而完全侵占了整個澳門地區。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腐敗的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條約規定"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從此,澳門成為有不平等條約為依據的葡萄牙管治地區。本題答案:英國;葡萄牙。(3)本題主要考查一國兩制提出的前提。香港、澳門和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贏得海內外人士的好評。本題答案:一國兩制。(4)本題主要考查《馬關條約》的內容。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失敗,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鴻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主要內容有: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個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從此,被日本占領長達50周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回歸中國。本題答案:日本;中日《馬關條約》。(5)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正處于內戰時期。美國獨立以后,特別是在擴張領土的過程中,北方工商業資本主義和南部種植園經濟沿著不同的經濟道路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南北矛盾越來越尖銳。雙方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對西部新拓展土地的爭奪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雙方對西部土地的爭奪除了經濟原因還在于希望由此增加自己在國會的議席,進而影響聯邦政府的政策,同時,南方奴隸主采用奴隸制方式,占用了大批勞動力,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卻需要大量廉價的“自由的”雇傭勞動力。到19世紀中期,南北矛盾集中表現在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矛盾的不斷激化,導致了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取消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除了障礙,使美國的經濟在19世紀后半期迅速趕上和超過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由此說明了:國家統一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