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的絲、茶出口增多,顯現這種現象的要緊緣故A.中國經濟開始卷入世界市場B.中國絲、茶貿易歷史悠久C.中國國內市狹小D.中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2、《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資政新篇》提出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二者相同之處有①具有鮮亮的資本主義色彩②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③抵御外國入侵,富強中國④以法治國,公眾選舉官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3.下列對洋務運動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洋務運動是清政府學習西方的改革運動②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③洋務運動是中國工業化的開端④洋務運動失敗的全然緣故在于沒有完全變革封建制度⑤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一定條件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4、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對中國社會進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是①直截了當推進了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②客觀上推進了清政府變化或改革③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展④打擊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勢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下列條約中有破壞中國關稅主權規定的是①《南京條約》②《北京條約》③《馬關條約》④《辛丑條約》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6、《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出后,舉國震動。梁啟超描述道:“我支那四千之大夢初醒,實自中國戰爭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那個地點梁啟超所言“大夢初醒”,實際上是指A.認識到洋務運動無法挽救中國B.從此中國進入資產階級領導的改良或民主革命時期C.認識到中國必須向日本學習,掀起了留學日本的高潮D.認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掀起了推翻清政府的斗爭7、《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這要緊是指A.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B.帝國主義直截了當操縱了中國的內政外交C.清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8、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的民權主義比維新派的民權思想進步,要緊表達在A.反對民族壓迫B.國家的階級性質C.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D.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9、由于三民主義沒有完全的土地綱領,對革命造成的不利阻礙要緊表現為A.革命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B.革命陣營成分錯綜復雜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D.資產階級革命派總想妥協10、《馬關條約》反映出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的時代特點是A.商品輸出B.武裝入侵C.資本輸出、分割世界D.搶占原料產地11、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從全然上差不多上由于

A.帝國主義的破壞和干涉B.中國資本主義進展的程度低C.人民群眾沒有廣泛參加,缺乏群眾基礎D.封建勢力過于強大12、中國近代史上,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是

A.湖北軍政府成立

B.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13、中國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依次借鑒了哪些國家的近代化或現代化模式與道路?A.日本、美國、俄國B.英國、法國、俄國C.英國、法國、德國D.德國、美國、法國14、以五四運動為標志,新世紀的思想啟蒙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其要緊是指A.愛國救亡成為時代主題B.以民權、平等思想為指導C.以三民主義為指導D.馬克思主義傳播成為時代主流15、中國共產黨的下列決策符合中國國情的有①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②中共三大作出的與國民黨合作的決定③秋收起義初期的作戰打算④秋收起義向井岡山進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其目的是A.北上抗日B.儲存革命力量,實現戰略轉移C.將革命推向全國D.實現中國革命重心的轉移17、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連續存在,其緣故不包括:A.日本堅持滅亡中國的方針

B.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反對投降

C.日本改變了滅亡中國的方針

D.蔣介石集團受利益與形勢促使18、中共二大和中共十三大兩次會議的最要緊奉獻是A.對土地所有制的重大改革B.及時總結了革命的體會教訓C.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D.對當時社會進展時期作出了科學判定19、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這三次巨變指的是①辛亥革命②五四運動③抗戰勝利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⑤改革開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20、我國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的時期有:A.太平天國時期、改革開放時期B.太平天國時期、國民經濟復原時期

C.國民經濟復原時期、人民公社時期D.經濟復原時期、改革開放時期21、建國初期,合理調整工商業的成效是A.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B.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C.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D.私營工商業得到復原和進展22、中國共產黨為加強思想建設而采取過重大舉措的會議有①中共三大②中共七大③洛川會議④瓦窯堡會議⑤十一屆三中全會A.①②③④⑤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2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①社會主義初級時期的國情決定的②鞏固和進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③社會主義社會的要緊矛盾決定的④由我國寬敞人民群眾的愿望決定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1956年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有①生產資料所有制②階級結構③要緊矛盾④黨和全國人民的要緊任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5、1959—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局面得以扭轉的要緊緣故是A.黨完全批判了左的錯誤B.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C.嚴峻受災地區的災情得到操縱D.為“反右傾”中被錯批判的同志平反26、“文革”中實際上系統糾正“左”傾錯誤的是A.二月逆流對文革的批判B.周恩來提出批極左思潮C.鄧小平明確提出全面整頓思想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27、在中國近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革命正確道路----井岡山道路;在中國現代,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又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兩者最全然的相同點是A.堅決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B.始終不渝地貫徹黨的最高綱領C.把反“左”作為革命進程中的重要任務D.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動身28、新航路的開創引起了商業上的革命,那個地點“商業革命”的內涵是A.生產力迅速進展,商業空前繁榮B.歐洲與世界的貿易聯系加強,市場向世界各地區擴展C.商業的繁榮帶動了生產技術革新D.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29.16世紀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和進展的客觀條件是A.處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B.從事海外貿易和掠奪

C.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D.“圈地運動”的進行30、法國啟蒙思想和中國維新思想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上有專門大的不同,其要緊緣故是A.法國啟蒙思想有完備的體系,中國維新思想不還成熟

B.中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性遠遜于法國

C.維新思想的社會基礎不及法國

D.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進展程度遠不如法國31、法國大革命中,最能夠表達摧殘封建制度的措施是A.把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B.廢止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C.廢止封建義務,把逃亡地主、貴族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

D.頒布了《人權宣言》32、英國《權益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國1791年憲法的共同之處有①理論基礎是法國啟蒙思想②規定了資產階級國家政體③是資產階級法律成果的總結④給予了全體公民差不多權益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33、拿破侖的活動中,對捍衛法國革命成果和傳播大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義的包括①頒布《人權宣言》②制訂法典③多次打敗反法同盟④制訂1791年憲法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4、英國干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阻止德意志統一的相同目的是A.阻止革命運動的蔓延B.趁機擴張領土范疇C.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D.轉嫁國內社會矛盾35、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美國與法國相比所面臨的困難是A.中小企業多且經營分散B.沒有完成國內市場的統一C.戰爭不斷,政局紛亂D.資源貧乏,市場狹窄36、印度國大黨提拉克曾經說:“自治確實是自己的統治,要把全部治理權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鑰匙!”這段話說明國大黨激進派主張A.實行暴力革命B.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C.讓印度人參政D.建立資產階級政權37、有人說:布爾什維主義和布爾什維克黨的產生,標志著與西歐社會民主黨全然不同的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現。這種“新型”是指A.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B.以暴力革命為斗爭手段C.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為目標D.有列寧為首的堅強領導38、從尼德蘭革命到法國大革命歷時兩個世紀,而此后僅半個世紀資本主義就初步形成一個世界體系,這要緊是因為A.法國大革命的阻礙得到廣泛傳播B.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力量迅速增強C.維也納體系激化了各國社會矛盾D.殖民統治遍及世界各大洲39、下列事件表達了“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有利于社會的進展”的有①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②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③德意志帝國的產生④意大利統一完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0、在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概括和綜合是A.電磁感應現象的發覺B.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C.“太陽中心說”的確立D.相對論的提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0分,41題14分、42題13分、43題13分。)4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經濟重心轉向大西洋后,世界經濟進入了由生產到進展的最活躍時期。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科學技術革命連續發生,生產力高層次飛躍,領先國家經歷了由英國到美國的更替,從而遷動世界經濟重心從西歐到北美跨過。----《世界經濟運行軌跡探究》材料二:17世紀,整個歐洲大陸處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科學的新思想,被當作“異端”“邪說”而受壓制,許多有發明制造的科技人才被處刑罰。與此同時,戰爭也連續不斷,法國處于內戰和向外擴張的連年的戰爭中,意大利四分五裂,……如此,就使科學人才流向地處歐洲邊緣而較安定的英倫三島。1740年經英國政府批準的有用專利只有4件,1750年增加為14件。材料三:(19世紀后期)英國科學家盡管有許多發明,但他們固守蒸汽時代的舊技術,輕視電力技術的應用,比如電燈發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將使世界面貌煥然一新,而當時在英國,電燈的推廣卻遭到煤氣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愛護已得壟斷地位的煤氣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新型工業部門進展遲緩。---《世界近代史》材料四:英國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資本輸出約有半數投向殖民地。1900年,全部國外投資約二十億英鎊,這項投資的收入每年達一億英鎊;到1914投資數額和收入增加了一倍。英國在殖民地開設了專門多銀行,作為盤剝和掠奪的樞紐。……相伴著殖民地企業而興盛的航運業和保險業,當時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輪船公司和保險公司。大量資本的輸出,使國內工業的技術裝備的更新和新發明的應用受到阻礙,食利階層大大地增長起來。……戰前英國商品輸出只等于輸入的75%,支付差額全賴國外投資的收益和航運的收入來補償。----引自周一良吳于廑編《世界通史》材料五:美國在這時期的技術研究的和技術引進,要緊是應用技術,并不更多注意基礎科學的研究,但這為后來科學研究和更多的技術發明制造了條件爭取了時刻,集合了力量。在一、二戰期間,歐洲及世界各地的聞名科學家向美國流淌,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采取自由開放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羅“智囊”,進口“博士”,以補自身不足,僅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引進人才就在這20萬人。---《大循環》回答:(1)依照材料一、二歸納17世紀后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緣故。(3分)(2)據材料二、三、四指出英國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的變化,緣故何在?結果如何樣?(4分)(3)材料五反映了美國如何樣的科教興國戰略?據材料一指出其阻礙。(4分)(4)對比英美工業進展的過程,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3分)42.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陳獨秀認為經歷了“學術(技術)、政治覺悟、倫理(道德)覺悟”三個時期。請說出這三個時期的要緊事件有哪些?并分析每個事件的緣故、要緊功績及結果。(13分)43.試以中共瓦窯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和八大為例,簡要說明中共是如何依據時局的變化來制定工作方針或任務的?并指出中共都遵循了如何樣的思想路線?(13分)高三歷史期中考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0×1.5分=60分)1——10ADDCCBCDCC11——20BBADABCDBB21——30DBDABCDBAD31——40CCBCBBCBDB二、非選擇題(共40分)41.(14分)答案:①地處世界貿易中心,國內政局安定;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掃除了經濟進展的障礙;政府重視人才及科技的轉化和應用(3分)②由積極采納新技術到抵制新技術。緣故是蒸汽時代的成就和大量殖民的存在;海外投資的增多和食利階層的膨脹阻礙了經濟進展。結果,被美德超過(4分)③優先應用技術的引進和研究,同時抓住機遇,引進人才,充實基礎科學的研究和應用。阻礙:促進經濟實力的連續增長,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格局,最終實現了由歐洲到北美的跨過。(4分)④啟發:科教興國是國家民族富強的必由之路;科技競爭要緊是人才競爭,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要有擔憂意識和開拓精神,重視人類優秀科技成果的吸取和轉化;還要制定正確的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