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仿真演練?二輪】備戰2022年高考化學
模擬卷02(乙卷地區專用)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
7.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靜電除塵”、“燃煤固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都能提高空氣質量
B.“朝壇霧卷,曙嶺煙沉'’中的霧是一種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鋼鐵腐蝕的主要原因是化學腐蝕
D.純堿可用于生產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熱的純堿溶液來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8.玻璃棒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之一,其主要用于攪拌、過濾或轉移液體時的引流。下列有關實驗過
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進行操作的是
①用pH試紙測定Na2cCh溶液的pH
②從氯酸鉀和二氧化鋅制取氧氣的剩余固體中提取KC1
③用飽和FeCb溶液和沸水制取Fe(OH)3膠體
④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氯化鈉溶液
⑤取某溶液做焰色試驗,檢驗該溶液中是否含有鈉元素
⑥用適量的蔗糖、濃硫酸和水在小燒杯中進行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⑥D.①④⑤⑥
9.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關于離子共存或離子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pH=7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ChSO;、Na+、Fe3+
B.O.lmol/LNaAlCh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NO;、NH:、HCO;
+2+
C.氧化亞鐵溶于稀硝酸:FeO+2H=Fe+H2O
D.向Ba(0H)2溶液中滴加NaHSCU溶液至溶液顯中性:Ba2++2OH+2H++SO-BaSO41+2H2O
10.青蒿酸具有抗瘧作用,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o
oil
A.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分子式為CL’HXQZ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H.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食品添加劑,結構
如下圖。Z核外最外層電子數與X核外電子總數相等。W的原子半徑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
的是
/I\
WAZ
A.原子半徑大小:Y>Z>Q
B.該化合物中Y原子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C.該化合物中,W、X、Y、Z、Q之間均為共價鍵
D.Q元素對應的單質能與水反應,也能與甲醇反應
12.利用CH4燃料電池電解制備Ca(H2Po6并得到副產物NaOH、出、CL,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2
A.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4-8e+4O-CO2+2H2O
B.A膜和C膜均為陰離子交換膜
C.可用鐵電極替換陰極的石墨電極
D.a極上通入2.24L(標準狀況下)甲烷,陽極室Ca?+減少0.4mol
13.某濃度的二元弱酸H2B溶液在不同pH下,測得Pc(M)變化如圖所示,(已知:Pc(M)=-lgc(M),M代
指H?B或HB-或B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由圖像數據可以計算出品需的值
C.
D.在pH增大的過程中,c(HzB)、c(HB)、c(B2)三者濃度和先減小后增大
三、非選擇題:共174分。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
根據要求作答。
(-)必考題:共129分。
26.(14分)
采用濕法冶金工藝回收廢舊光盤中的金屬Ag(其他金屬因微量忽略不計),其流程如圖:
NaOH溶液N,H4
過*NaCIC溶液廢液
回答下列問題:
(1)①“操作I”為,在實驗室進行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②在實驗室利用“操作I”的裝置洗滌難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2)若NaClO溶液與Ag反應的產物只有NaOH、AgCl和。2,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以
稀HNCh代替NaClO溶液,其缺點是(寫出一條即可)。
(3)已知Ag2O在酸性條件下能將有毒氣體甲醛(HCHO)氧化成C02,科學家據此原理將上述過程設計為
一種電化學裝置,以回收電極材料中的金屬Ag。則此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
(4)已知室溫時,&p(Ag2so4)=1.BIO*,Ksp(AgCl)=L8xl(yi。計算反應Ag2sO4(s)+2C「(aq)W2Agel(s)+SO
f(aq)的平衡常數K=o(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7.(15分)
某實驗小組以回收站回收的廢鐵制品(主要成分為Fe,還含有少量的Feq*SiO,和Aiq,)為原料制備
FeSO_7HQ晶體。
(I)取10g廢鐵制品,用質量分數為10%的碳酸鈉溶液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用傾析法倒去碳酸鈉溶液,用
蒸鐳水洗滌2~3次,將洗滌好的廢鐵制品加入如圖所示裝置中,再力U入40mL6moi硫酸。控制溫度在
70~80℃之間,力口熱10~15min,將所得溶液趁熱過濾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得到FeSO4-7也。晶體。
①儀器a的名稱為。
②基態Fe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有個未成對電子。
③反應中需要控制溫度在70~80℃之間,宜采用的方法是o
④用冰水洗滌FeSO4-7HQ晶體的操作是,若將FeSO「7Hq晶體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
800℃,會生成紅棕色固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若以赤鐵礦渣(含有SiO?和Al/)、雜質)為原料制備FeSO「7Hq晶體,請補充完整相應的實驗方案:
①取一定量的赤鐵礦渣,分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
②取濾液,。
③過濾、洗滌,將沉淀溶入2Omol.LT的硫酸中,同時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
乙醇,在恒溫水浴槽中冷卻結晶、過濾,用丙酮洗滌、干燥。
已知:該實驗中pH=3.1時,Fe“沉淀完全;pH=5.2時,必+開始沉淀。實驗室現有試劑:ZOmoLU的
H2s0,溶液、20moi1"的NaOH溶液、鐵粉。
(3)通過下列方法測定產品純度:準確稱取6.000gFeS0.7HQ樣品,加適量水溶解,配成200mL溶液,
1
取25.00mL溶液置于錐形瓶中,用0.02500mol-U的酸性KMnO4標準溶液滴定(雜質不與酸性KMnO4標準
溶液反應),經3次測定,每次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23
消耗KMnO,溶液的體積/mL19.9820.5820.02
通過計算確定產品中FeSO「7HQ的質量分數約為(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8.(14分)
我國在碳一1化學方面的進展主要集中在合成氣化工和甲醇化工。
I.研究CO2與CH4反應使之轉化為CO和比(合成氣),可減緩燃料危機和減弱溫室效應,過程包括
反應a:CH4(g)+CO2(g)^=i2CO(g)+2H2(g)AWi>0
反應b:H2(g)+CO2(g)H2O(g)+CO(g)△
(1)反應a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自發進行的原因是;該反應工業生產適宜的溫度和
壓強為(填標號)。
A.高溫高壓B.高溫低壓C.低溫高壓D.低溫低壓
(2)工業上將CH4與CO?按物質的量1:1投料制取CO和H2時,CH4和CCh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關系
如圖所示。
92312001500溫度水
①923K時CO2的平衡轉化率大于CH4的原因是。
②計算923K時反應b的化學平衡常數K=(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II.CO2催化加氫制甲醇:在L0L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ImolCCh和2.75molH2發生反應:CO2(g)+3H2(g)
0CH30H(g)+H2O(g),實驗測得不同溫度及壓強下,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2所示。
C
/E
2耳
運
3金
&
4
£
超
kv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壓強大小關系為P1<P2Vp3
C.M點對應的CO2的轉化率為25%
D.在P2及512K時,圖中N點v(正)<v(逆)
III.C02和NH3兩者發生反應可減少污染或用于工業生產。
(4)H2c03電離常數為:Kai=4xl0〃,34x10-11。已知O.lmol/LNKHCCh溶液的pH=8,則在此溶液
中:①下列有關離子濃度的關系式中,不正確的是(填序號)。
A.c(NH:)+c(NH3H20)+c(H+)=c(HC0j)+c(CO;)+c(H2co3)+c(0H)
B.c(NH:)+c(NH3Hq)=c(HCO;)+c(H2co3)
71
C.C(H2CO3)-C(CO)-c(NH3H2O)=9.9x10-molL-
D.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NH4HCO3與NaCl溶液混合析出晶體,靜置上層清液存在:c(H+)+c(NH:
)>c(OH)+c(HCO3)+2c(C01)
②c(H2cO3):c(CO;)=—(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2道物理題、2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
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5.[化學一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
SeCh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易被還原成Se。根據X射線衍射分析,Se()2晶體是如下圖所示的長鏈狀結
構:
TWT
bT
oOo
完成下列填空:
(1)Se與S同屬于VIA族,該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原子核外占據最高
能級的電子云形狀為形。
(2)SeCh在315℃時升華,蒸氣中存在二聚態的SeCh,紅外研究表明,二聚態的SeCh結構中存在四元
環,寫出該二聚態的結構式o
(3)SeCh屬于晶體,其熔點遠高于SO?的理由是。解釋鍵能
a<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SeO2可將SO2的水溶液氧化成HZ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常
+
溫下,在稀溶液中硫酸的電離方式為:H2SO4^H+HSO;;HSO;,H++SO;。則在相同濃度H2s
與NaHSO」的稀溶液中,HSO;的電離程度較大的是,兩種溶液中HSO;電離程度不同的原因是
36.[化學一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
非留體類抗炎藥洛索洛芬鈉的中間體P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R、Ri、R2、R3代表煌基
i.RCH=CHRKMnojtr>2R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