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LED照明裝置微熱管散熱的新型平板設計_第1頁
大功率LED照明裝置微熱管散熱的新型平板設計_第2頁
大功率LED照明裝置微熱管散熱的新型平板設計_第3頁
大功率LED照明裝置微熱管散熱的新型平板設計_第4頁
大功率LED照明裝置微熱管散熱的新型平板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的碳納米管作為粘結材料直接粘結在鋁基板上,生長的碳納米管作為熱邊界材和熱應力分布,并測試了實際器件表面特性點的溫度變化pinspins模塊化的設計措施,每排LED都是1個照明模組,可以單獨使用,總共由7個×205mm,微熱管直徑為6mm,單片翅片的尺寸為35mm×66mm×0.4mm,翅片為0.4mm的薄鋁片來加強對流散熱,比式中Q為熱管散熱器的總傳熱量,單位為W;a為散熱器的總傳熱系數,單位為W/(m2·K);A為散熱器的基準散熱面積,單位為m2;△t為熱管基板表面溫度tb與散熱片周圍冷卻氣流溫度tf的差,即△t=tb式中R為當基準面積A為單位面積時,微熱管散熱器的總熱阻,按傳熱學理代入數據,得a=6.48W/(m2·K),則微熱管散熱器的最大散熱量為47W。單個LED照明模組的輸入功率為21W,假設發光效率為15%,則單個模組的發熱量為18W。由此可見,單個照明模組中微熱管散熱器的最大理論傳熱量根據一般應用規定,假設環境溫度為30℃,翅片與空氣的對流散熱系數為10W/(m2·K)。翅片材料為6063型鋁合金,導熱系數為201W/(m2·K)。圖2為能能879.834圖3為翅片間距分別為2mm和3mm的單排翅片溫度分布狀況。翅片間距較高,穿孔處可到達60℃。可見,翅片間距此,本照明裝置采用的翅片間距為3mm。圖4(a)為使用等直徑銅管散熱器的狀況,芯片襯底的最高溫度可達92.8℃,TJanabsisofradiatoranabsisofradiator庫analysisofradiator庫溫度為67℃,換算后結溫為75℃,產生在3和4排鋁基電路板中間位置的100W/m2,模組的傳熱量為平均熱組的最大傳熱量為3*8W,略不不小于單個模組的最大散熱理論計算值,這重要大小,如圖6所示。另一種是采用K型熱電偶對關鍵特性點進行接觸式測量,如圖7所示。EQ\*jc3\*hps16\o\al(\s\up2(cq),sy)EQ\*jc3\*hps16\o\al(\s\up2(ulsiti),stem)源于紅外測溫儀自身的誤差(約為0.1℃)。在熱電偶測溫措施中,各個點的溫時,絕對測量誤差為0.2℃,相對測量誤差為0.75%;讀數的絕對誤差為1℃,相對誤差為1%。因此總的絕對誤差為1.2℃,相對誤差為1.75%。環境溫度為30℃,且系統已運行60min到達熱平衡。芯片襯底最高溫度為基板中間空隙空氣溫度約為40℃)。基板的表面溫度約為67℃,兩側的溫度稍低于中間溫度。2~5排溫度分布相近,1,6排溫度較低。2~5排基板周圍熱場干擾大,空氣流動較弱,熱量不易被帶走,從而使其溫度高于1,6排。試驗成翅片表面最高溫度為60.3℃,最低溫度為52.8℃(兩排翅片中間空隙空氣溫度約為46.9℃)。翅片表面溫度中間高,兩側低,中間排翅片溫度較高。此排翅以看出,各點在7個模組上的溫度基本成正態分布,最高溫度為61.2℃,最低溫度為53.6℃,與紅外溫度測試儀測得的溫度分布相吻合。在單個模組的不一樣點上,點1和點2的溫度基本相等,點3的溫度最低,由于點3處在模組翅片的最外層。圖11為A,B,C,D4片翅片上不一樣點的溫度分布。由理論知識可知,單片翅片上的溫度成對稱分布,因此在其1/4面積上取了5個點,點的位置分布如圖12所示。可見翅片在整體翅片中的位WéeQoo維庫WéeQoo維庫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