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察-《普通地質》課程標準_第1頁
工程地質勘察-《普通地質》課程標準_第2頁
工程地質勘察-《普通地質》課程標準_第3頁
工程地質勘察-《普通地質》課程標準_第4頁
工程地質勘察-《普通地質》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地質》

課程標準

二級學院:煤炭與化工產業學院

執筆人:賀亞維

審核人:馬長玲

制定日期:2022年7月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一、課程信息

表1課程信息表

課程名稱普通地質開課院部煤炭與化工產業學院

課程代碼0220372考核性質考試

前導課程

后續課程構造地質、環境地質學、水文地質應用技術、礦井地質

理論課是□

實踐課是□

總學時42課程類型

理論+實踐是?

理實一體化是□

適用專業煤田地質勘查

二、課程性質

1.本課程是煤田地質勘查專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

課,是引導學生開始從專業的角度認識地質現象和學習專業知識的先導性課程,

是在高中地理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理實一體化的課程。其功能是對接專

業人才培養目標,面向地質勘查工程技術工作崗位,培養工程地質、巖土勘查方

面的基礎理論和較強的職業技能,培養對地質現象獨立判斷、解釋的能力,為后

續構造地質、煤資源地質、礦山綠色開采地質保障技術、礦井水文地質、礦井地

質等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2.課程功能定位。

表2課程功能定位分析

對接的工作崗位對接培養的職業崗位能力

1.熟悉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規定等;

2.掌握地質、防治水工作的相關知識;

3.能夠完成井上、井下地質資料的搜集、整理、統計工作;

地質技術員

4.能夠熟練應用地質羅盤、GPS、CAD等畫圖軟件;

5.熟練掌握必需的計算機網絡、辦公自動化、應用寫作技能;

6.能夠適應井下工作環境。

實驗員1.能夠進行巖土、水、煤試樣的取樣操作;

2.能夠進行巖土、水、煤試樣的試驗操作;

3.能夠讀取試驗數據;

4.能夠按規范要求進行數據記錄;

5.能夠進行數據分析、計算;

6.能夠繪制試驗成果圖。

1.熟悉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規定等;

2.掌握地質、防治水工作的相關知識;

助理地質工程師3.能夠進行儲量估算;

4.能夠編制和修改中段地質平面圖、剖面圖及礦體、礦塊等各類地質

圖件和地質資料。

1.熟悉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規定等;

2.掌握地質、防治水工作的相關知識;

3.具有人事、項目、經濟等事項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地質工程師

4.具有全盤領導開展技術服務的能力;

5.具有編寫總結性報告文件的能力;

6.具有安排、制定工作計劃的能力。

1.熟悉地形圖測繪、應用及誤差知識;

2.掌握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

3.掌握小地區控制測量的知識;

測量員4.掌握工程施工測量的各種方法;

5.能夠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鋼尺、線錘、全站儀;

6.具備小地區控制測量和工程場地施工控制測量的力;

7.具備建筑物施工放樣、建筑物沉降觀測和解決其它測量問題的能力。

1.能正確使用水文地質儀器;

水文地質勘察員2.能對水文地質情況進行正確分析;

3.能對工程建設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

1.具有野外識別水文地質現象的能力;

2.具有分析水文地質現象的能力;

水文地質工

3.能對野外資料進行收集;

4.具有閱讀基本資料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與內容

1.課程總目標

培養學生建立初步的地質概念與模型,培養學生關于礦物、巖石、外力地質

作用、內力地質作用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相關應用專業的學生拓寬知識面、

擴大就業范圍做好知識儲備。

2.課程具體目標

知識目標:

能夠說出組成地球的各個圈層及其特征,列舉外力地質作用和內力地質作用

的各種類型。會解釋沉積巖、變質巖以及巖漿巖的形成過程,識別它們的成分、

結構和構造。能夠列舉常見沉積巖的各種類型,說出各種沉積巖的構造、結構特

征。

技能目標:

學會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能夠肉眼識別常見的礦物、巖石,掌握在野外鑒

定各種礦物和不同類型巖石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地質構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

識,熟練掌握各種常用地質圖件的繪制方法。了解各種地質作用發生的根本原因、

作用過程及其相互關系,運用所學的地質學原理和知識對相關的地質現象做出正

確的分析與解釋。

素質目標:

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從事地質專業所具有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

神。具有自主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形成互幫互助、相互學習的團隊合作

精神。養成開拓創新、勇于實踐、不斷進取的工作作風。

表3課程教學目標與內容

序號畢業要求指標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質目標教學內容

說出地球在識別高原、山地、盆培養地質學

宇宙中的位地、丘陵等地形,列的學習方

置;列舉地舉每種地形的基本法,樹立地

1.1掌握煤田地

球表面的各特征;掌握地震波的質研究方法

質勘察所需的數地球的一般

1種形態;劃傳播原理;判別橫的基本概

學和自然科學知特征

分地球的不波、縱波的區別。念;培養不

識。

同圈層。同學科交叉

學習的方

法。

理解并背誦認識地質年代表中

提高理解記

3地質年代不同符號的意義及地質年代

憶能力。

表。由來。

說出地球能說出判斷外能和內養成分析、

地質作用與

4量的不同來能的依據,識別不同判斷、歸納

地質現象

源。的地球能量來源。的能力。

掌握三種風區分物理風化、化學培養善于觀

化作用方式風化和生物風化;認察的能力;

的區別與聯識風化產物和母巖養成科學嚴風化作用及

5

系;列舉每的不同。謹的學習方其產物

種風化作用法。

的特點。

理解地下水認識地下水的存在養成理論聯

的流動特方式;解釋地下溶洞系實際的學

點;說出地中鐘乳石的形成過習方法;培

下水搬運作程和原因;解釋喀斯養用科學知地下水地質

6用的主要方特地貌的形成過程識解釋自然作用及其產

1.3能運用數學、

式;列舉地和原因。現象的能物

自然科學及地質

下水開發和力。

基礎知識等描述

利用的方

常見礦井地質問

法。

題,找到合適的

區分不同的認識坡流、洪流的形養成理論聯

求解方法。

地面流水;成原因及危害;解釋系實際的學

5.1理解現代工

掌握河流的河流搬運能力變化習方法;培

程工具和信息技地面流水地

剝蝕、搬運、的原因及影響因素;養用科學知

7術工具在煤田地質作用及其

沉積作用;解釋河流沉積的原識解釋自然

質勘察應用中的特點

認識不同類因及特點;復述三角現象的能

優勢和局限性。

型的河流沖洲、心灘、河漫灘的力。

積物。形成過程。

認識冰川和解釋冰川剝蝕、搬運培養認真觀

其它地面流作用的原因;識別冰察、善于總

冰川的地質

水的不同;川沉積作用產生的結的學習方

8作用及其產

掌握冰川搬冰磧物和冰磧地貌。法。

運和沉積的

特點。

認識海洋的解釋波浪、潮汐的產養成理論聯海洋的地質

9表面形態;生原因;區別濱海、系實際的學作用及其產

掌握海水的淺海、深海等不同的習方法;建物

物理性質和沉積環境;解釋海洋立科學知識

運動形式;中不同區域生物的和自然資源

掌握海洋沉特點;認識三角洲、的相互聯

積作用的不沙壩等不同的海洋系;培養用

同方式和沉沉積物。解釋海洋環科學理論解

積物的特境與煤、石油、天然釋自然界資

點。解釋海氣資源的關系。源存在原因

洋與各種礦的能力。

產資源的關

系。

解釋地震的產生與培養抽象思

掌握地震的

內動力的關系;了解維能力,養

產生原因;

不同震級的地震可成把不同學

劃分地震的

能會造成危害;說出科知識相互

震級;認識

10世界和我國地震帶聯系的學習地震作用

地震的危

的分布情況。方法;培養

害,懂得地

用理論知識

震預防的基

解釋自然現

本方法。

象的能力。

解釋巖漿產認識巖漿作用的兩培養抽象思

生的原因;種方式;掌握根據二維能力;養

10.1能夠使用技

掌握巖漿的氧化硅含量不同對成把不同學

術語言進行溝通

成分及不同巖漿的分類方法;掌科知識相互

與表達,合作思巖漿作用及

11類型;區分握不同巖漿的物理聯系的學習

考、掌握思維科巖漿巖

火山作用和性質。認識巖漿巖的方法;培養

學,善于語言溝

侵入作用的產狀。用理論知識

通和表達觀點。

不同。解釋自然現

象的能力。

掌握變質作解釋溫度、壓力、化培養抽象思

用產生的過學活潑性流體對變維能力;養

程;理解各質作用的影響關系;成把不同學

因素對變質認識變質巖的基本科知識相互

變質作用及

12作用的影響特征;掌握常見變質聯系的學習

變質巖

方式;認識礦物的名稱;說出幾方法;培養

典型性的變種常見的變質巖名用理論知識

質巖。稱。解釋自然現

象的能力。

表4課程教學安排

序號項目(模塊)任務(單元)2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考核點課程思政元素學時

1.1地球的外觀特征;重點:地球的表面形態;大氣圈、水圈、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獨立

1.2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質;生物圈的特征;的個體,受到遺傳和環境

任務1地球的

11.3地球的圈層構造。難點: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及劃分依的影響,不同的個體在身2

一般特征

據。心特征上存在著必然的差

異性。

2.1組成地殼的化學元素;重點:地殼主要元素及其含量;礦物、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

任務2地殼的2.2礦物;巖石的基本概念。資源,肩負著人民的重托、

22

物質組成2.3巖石。難點:礦物、巖石的識別。歷史的重任,用青春匯聚

項目一地球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及其特征3.1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重點: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的區別和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

任務3地球與3.2人類地質作用;系;人類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義,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

32

人類的關系3.3人地關系。難點:如何處理好人地關系,如何做到慧,汲取營養,共同推動

可持續發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4.1地球的能量來源;重點:外能和內能;各種內力地質作用只要具備堅定的理想信

4.2地質作用的分類;和外力地質作用。念,通過不懈的努力和鍥

任務4地質作

44.3地質作用和地質現象的關系。難點:各種地質現象的形成原因。而不舍的追求,不管現在2

用與地質現象

來看每天取得的進步多么

微不足道,長年累月最終

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奮斗目

標。

5.1地質年代的確定;重點:地質年代的確定方法;巖石的地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

5.2地質年代單位;層單位;地質年代表。認識和處理人生問題的重

任務5地質年

55.3地球歷史簡述。難點:不同地質年代的構造運動特點。要著眼點和出發點,人只4

有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

中,才能實現自我的實現。

1.1風化作用的類型;重點: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外界環境會對人的發展產

1.2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的特征;各種風化作用的產物及其特生影響,但決定一個人發

任務1風化作

61.3風化作用的產物。征。展的最主要因素取決于內4

用及其產物

難點:氣候、地形及巖石特征對風化作因,即是否具有崇高的理

用的影響。想和堅定地信念。

2.1地面流水的一般特征;重點:坡流、洪流的特征;坡流、洪流大學生要積極進取,不斷

任務2地面流2.2暫時性流水的地質作用;的運動方式;河流的侵蝕、搬運、沉積豐富人生的意義,不能貪

7水地質作用及2.3河流的地質作用;作用。圖安逸、滿足現狀、故步2

其產物2.4構造運動對河流的影響。難點:河流的側蝕作用;河流沉積的特自封,否則人生就會失去

征。應有的光彩。

3.1地下水的一般特征;重點:地下水的基本類型;地下水的沉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

項目二外力任務3地下水3.2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及其產物;積作用。過程越復雜,需要的時間

8地質作用及地質作用及其3.3地下水的搬運、沉積作用及其難點:化學溶蝕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就越漫長,其中必須有戰2

其產物產物產物;成原因及類型。勝種種艱難險阻的堅定不

3.4地下水的開發和利用。移的信心和堅忍不拔的毅

力。

4.1冰川的一般特征;重點:冰川的類型;冰川的剝蝕作用、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

任務4冰川的4.2冰川的剝蝕作用與冰蝕地貌;搬運作用,冰川作用對人類環境的影家園,生態環境保護是功

9地質作用及其4.3冰川的搬運、沉積作用及其產響。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2

產物物。難點:冰蝕地貌;冰水沉積物的特點。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

4.4古代冰川及其產物。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5.1海洋的一般特征;重點:海水的物理性質;海水的運動形要在歷史中看成敗,鑒得

任務5海洋的5.2海水的剝蝕、搬運作用及其產式;海水的搬運、沉積作用。失,知興替,以史為鑒,

10地質作用及其物;難點:濱海、淺海、半深海、深海的沉更好前進。2

產物5.3海洋的沉積作用及其產物;積特點。

5.4海平面變化及其產物。

6.1湖泊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重點:湖泊的分類;湖泊的機械沉積作只有把實現理想的道路建

任務6湖泊、

6.2沼澤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用、化學沉積作用和生物沉積作用。立在腳踏實地的奮斗上,

11沼澤的地質作2

難點:湖泊的成因;才能激發奮進潛力。

用及其產物

沼澤的沉積作用與煤的形成關系。

7.1風的剝蝕作用及風蝕地貌;重點:風蝕地貌的特點;風的搬運方式;愛國主義是人們對自己家

任務7風的地

7.2風的搬運作用及其產物;風積物的特點。園以及民族、文化的歸屬

12質作用及其產2

7.3風的堆積作用及其產物;難點:荒漠的類型及其及危害。感、認同感,是中華民族

7.4荒漠化及其危害。重要的精神財富。

8.1成巖作用的一般特征;重點:成巖作用的四種方式;沉積巖的評價人生價值的根本尺

任務8成巖作

138.2沉積巖的特征;結構特征;沉積巖的構造特征;沉積相度,看一個人是否用自己4

8.3沉積環境與沉積相;的分類及其特征。的勞動和聰明才智為國家

8.4外生礦床及其特征。難點:常見沉積巖的識別;沉積礦床。和社會真誠奉獻。

1.1地震的一般特征;重點:地震波的三種傳播方式;山崩、地震是影響我國人民的重

1.2地震強度;滑坡、海嘯等地質現象;地震的預防與要地質災害,地震雖然無

情,但我國政府的災前預

任務1地震作1.3地震的類型及其地質現象;預報。

14測與災后重建工作非常突2

用1.4地震的分布;難點: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出。體現了政府以民為本、

1.5地震的預防與預報。的形成原因。

也展示了我國政治制度的

優越性。

2.1火山作用及其產物;重點:火山構造;火山的噴發類型;侵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4

2.2侵入作用及巖體產狀;入巖的產狀;巖漿巖的化學成分和礦物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項目三內力任務2巖漿作

2.3巖漿巖的特征;成分;巖漿巖的常見類型。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

15地質作用及用及巖漿巖

其產物2.4巖漿巖的類型。難點:巖漿巖的結構和構造。引起質變。

3.1變質作用因素;重點:引起變質作用的因素及其作用方社會的和諧有序,個人的

3.2變質巖的特征;式;變質巖的礦物、結構、構造特征;人格健全,都有賴于個人

3.3變質作用類型及其代表性巖變質礦床的類型。品德的不斷提升。人生目

任務3變質作

16石;難點:變質作用的四種類型;典型變質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4

用及變質巖

3.4變質礦床的一般特征;作用的代表性巖石。三者相互影響、緊密關聯。

3.5地質作用的相互關系及巖石

的循環。

四、課程考核

考核方式多樣化,既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

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既要注重學習結果,又要注重學習過程。對于理論

部分教學內容采用卷面統一考試的形式,對于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進行現場

操作考核,對于網絡學習部分采用網絡即時考核方式。

各種考核方式具體分值比例如下:

1、平時成績(30%):其中平時課堂到課率,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

及學習態度占20%;網絡課程簽到及完成情況占10%。

2、實踐考核(20%)實踐考核成績包括課內實習、實訓期間表現、實習報

告和實習現場考核三部分,針對的是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任務),即課內

設計和課內實訓部分。

3、信息化考核(10%):在網上作業、網上習題及網絡交流時的態度、準確

度和活躍度。

4、終結性考核(40%):期末考試按照學院教務處統一安排,以筆試的形式

主要考查學生對普通地質理論知識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考查學生獨立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終結性考核中應該體現各項目的知識內容,具體指標如

表5所示。

表5課程總評表

項目評價內容得分權重總比例總評

知識考核40%

終結性40%

評價綜合考核60%

項目125%

形成性100%

項目235%60%

評價

項目340%

五、實施要求

1.授課教師基本要求

授課教師應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教師資格證書,熟知《普通地質》課

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及其對地質學基礎教學的基本要求;至少通讀兩種不同版本的

教材,熟知知識體系,有較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表達清楚準確,富有感染力;

能及時做好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

2.實踐教學條件要求

(1)校內實訓室

表6礦物巖石實訓室

實訓室(中心)名稱礦物巖石實訓室面積50m2

序號核心設備數量備注

1單質礦物標本10套單質硫、石墨等

2巖漿巖巖石標本10套花崗巖、玄武巖、安山巖等

3變質巖巖石標本10套板巖、片麻巖、千枚巖等

4沉積巖巖石標本10套碎屑結構、化學結構和生物結構

5碎屑巖巖石標本10套礫巖、砂巖,粉砂巖

鐵質膠結、鈣質膠結、硅質膠結、

6不同膠結類型礦物標本10套

泥質膠結

7礦石標本10套鐵礦石、金礦石、朱砂礦石等

8單晶礦物標本10套石英單晶、食鹽單晶等

9礦物集合體標本10套葡萄狀集合的葡萄石等

10碳酸鹽巖礦物標本10套石灰巖、白云巖等

11古生物化石標本20套三葉蟲化石、魚化石等

表7地質構造模型室

實訓室(中心)名稱地質構造模型室面積50m2

序號核心設備數量備注

1水平層理構造10套構造模型

2傾斜層理構造10套構造模型

3背斜構造10套構造模型

4向斜構造10套構造模型

5斷層構造10套構造模型

6節理構造10套構造模型

7地球的內部構造10套構造模型

(2)校外實習基地

表8普通地質課程校外實習基地

接納學生

序號校外實訓基地名稱校外實訓基地功能備注

人數

奧陶系、二疊系和三疊系地層,主要巖

1涇陽縣口鎮性為礫巖、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泥100

巖、頁巖和灰巖等沉積巖。

中生代、特別是三疊紀地層出露完好,

2黃陵縣黃帝陵100

黃土剖面出露完整,地貌發育良好。

藍田縣公王嶺藍田上太古界太華群、下元古界鐵銅溝組、

3100

猿人遺址中元古界熊耳群和第四系地層。

4秦嶺北坡新構造運動產生的斷層、褶皺,巖漿巖。100

長安區楊虎城烈士反映了西安地區第四紀古氣候變遷演

5100

陵園化的歷史。

花崗巖體和其中的長英質脈體、花崗質

6藍天湯峪地質公園100

脈體。巖漿巖、變質巖的結構和構造。

3.教學方法與策略

任務驅動:遵循地質行業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具體地質現象

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展開教學。將共性的東西提煉出來,設計典型的學習情境,

通過學習情境和學習項目將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知

識性與趣味性,增強科普性,不僅要講授豐富的地質學基礎知識,而且要把生活

中各種自然現象與各種地質作用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地有興趣地汲取知識,解

析自然界的某些地質現象的變化過程。

現場教學:主要針對礦物、巖石鑒定及各種地質體的野外認識。一方面,采

用現場地質體的圖片和錄像進行教學,還有地質標本及地質模型可供學生觀察;

另一方面,在野外地質實訓時,可以在地質認識實訓基地的觀察點現場進行教學,

并請地質專家給學生進行講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討論教學: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激活學生專業學

習的積極性及興奮點。可以先由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給出各小組的答案,然后教

師點評,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綜合應用,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學習領域課程中各學習情境教學說明,綜合考慮地質現象的復雜性和現實問題,

對各學習情境進一步分析細化,劃分出具體的學習子情境。

板書和多媒體融合教學:利用學院的多媒體室進行教學,本課程講授內容全

部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課件主要是將復雜難懂的地質體成因機理、地質構造要素

用動畫、錄像、現場實物照片的方式生動展示,易于學生掌握理解;同時精心設

計黑板板書,將重點、難點通過黑板文字、繪圖進行講解,授課時圖文并茂,提

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網絡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強調以學

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及主動發現。另外,互聯網沒有地域界限和時空的限

制,能讓學生接受優質的遠程教育,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網絡的交互性也可方

便教師與學生間或學生與學生間在不同時或不同地的情況下相互交流,優化教學

效果。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以“教師為主宰的課堂教學”,學生處于“被填灌

式”的學習狀態;教學內容受教學大綱規定的限制,是“以書本為中心”,學生

學習局限于書本知識之內。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利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設備,建立學習情境,以

任務為載體,基于工作過程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本課程教學內容有許多都

是在實訓基地通過邊講邊做而完成。

兼職教師和專職教師合作教學:充分利用企業的人才資源和設備資源合作教

學。企業專家、技術人員被聘為兼職教師進課堂、進實訓室;帶領學生進入野外

地質體現場利用真實觀察點開展教學。

舉辦實習成果小展覽:指導地質專業學生舉辦“實習成果小展覽”。其目的

是讓學生當宣傳員,宣傳地球科學知識,宣傳地質專業,以提高學生的自豪感,

克服自卑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