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醫(yī)學心理學緒論2主要內容一、心理學概述二、醫(yī)學心理學的定義、內容和性質三、醫(yī)學心理學的發(fā)展簡史醫(yī)學心理學緒論3一、心理學概述(一)、心理學起源哲學→心理學(1879)→naturesciencemode(二)、心理學的學科性質1、自然科學的屬性2、人文學科的本質3、經驗科學的特點醫(yī)學心理學緒論4(三)、研究對象mind心理現(xiàn)象body軀體生理、醫(yī)學上的醫(yī)學心理學緒論5(四)、心理學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哲學心理學構造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醫(yī)學心理學緒論6(五)心理學動態(tài)1、“心理學將成為21世紀主流科學”
化學世紀物理學世紀心理學世紀2、“心理學將被踢出科學殿堂”醫(yī)學心理學緒論7(六)、普通心理學的基本框架心理過程
人格(個性)認知過程(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情緒過程(情緒、情感、感情)意志過程(意志、行為)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觀點、價值觀)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系統(tǒng)(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控)mind(psychology)醫(yī)學心理學緒論8二、醫(yī)學心理學概述(一)、醫(yī)學心理學定義1、心理學得分支2、醫(yī)學的分支(二)、研究內容及性質醫(yī)學心理學緒論9三、醫(yī)學心理學的發(fā)展簡史1852年,洛茲(BH.Lotze)1879年,馮特(W·Wundt)1896年,魏特曼(L.Witmer)19世紀末20世紀初,弗洛伊德二戰(zhàn)期間現(xiàn)在醫(yī)學心理學緒論10研究和學習醫(yī)學心理學的意義轉變醫(yī)學模式,確立身心統(tǒng)一觀、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1、什麼是醫(yī)學模式2、醫(yī)學模式的演變階段(1)、神靈主義醫(yī)學模式(spiritualismmedicalmodel)(2)、自然哲學醫(yī)學模式(naturephilosophicalmedicalmodel)(3)、生物醫(yī)學模式(bio-madicalmodel)(4)、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bio-psycho-soio-madicalmodel)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內容概要一、關於大腦工作原理的一些理論觀點二、需要層次論三、精神分析理論四、行為學習理論五、心理生物學研究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學科體系理論體系和核心理論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醫(yī)學心理學還不是一門很成熟的學科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大腦的工作原理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基礎的角度社會文化的角度調節(jié)心理、行為的生理基礎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體液調節(jié)),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人的需要是個很重要的心理變數(shù)。各種心理現(xiàn)象與需要聯(lián)繫密切,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會引起心理和生理的變化,若得不到滿足會出現(xiàn)各種疾病。文化修養(yǎng)、經濟地位等眾多社會文化環(huán)境因素會影響個體的需要。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第一節(jié)關於大腦工作原理的一些理論觀點趙南元先生把大腦的功能分為四大層七小層邏輯學、科學、宗教、藝術語言、符號、技能、行為文化層心理層感知、意識、感情、感受神經網群體、分類、預測生理層神經元網路、模式、聯(lián)想神經元、興奮、抑制、感覺物理層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各大層之間都有交叉重疊。說明:各大層彼此間相互聯(lián)繫。心理層與生理層、文化層關係最密切。說明:心理受生理和社會文化的影響最大。先天遺傳影響(基因gene)+後天環(huán)境影響(文化基因,meme)。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用人類大腦的智慧去探尋大腦本身的奧秘,可能嗎?任何心理現(xiàn)象都是大腦功能的體現(xiàn)。(正常心理、異常心理、超常心理)大腦是個巨大的記憶體,能存儲資訊和有選擇地提取資訊
記憶:選擇、編碼、存儲、提取。大腦具有很強的容錯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能夠進行思維。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你覺得正中間的字是13還是B?(Saulkassin,1995)容錯能力聯(lián)想能力“你的朋友在外邊等你。”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思維能力
思維是一種複雜、高級的認知活動。大腦皮層的額葉對思維活動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腦皮層其他部位加工過的資訊,都要傳遞到額葉進行更為複雜的加工,最終形成指令來調節(jié)、控制我們的行為和心理過程。當額葉受損時,我們就會產生思維障礙。額葉受損病人看圖畫的例子;鄰居的例子。大腦具有很強的自組織、自適應性和自我修復當對象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時,我們大腦的反映在相當程度上還保持著這些對象的穩(wěn)定性。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自適應
斯特拉頓(stratton,1896)給自己戴上一副自行設計的眼鏡,這副眼鏡能使物體在網膜上的投影產生反轉和變位。戴鏡後的前三天,由於網像顛倒,空間定位有很大困難,伸手取物的方向與物體實際方向相反。第四天,能在兩手間進行正確的知覺選擇;第七天,開始能欣賞散步途中的景色。用類似的方法(RogerSperry,1956),在動物中做實驗,用外科手術將動物的眼睛弄成上下顛倒的。結果發(fā)現(xiàn),魚和青蛙都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它們夠物的方向經常出錯。自我修復
小孩在5歲前,如果左腦發(fā)生病變,用手術摘除,僅存的右半球也能發(fā)育成正常的語言功能。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大腦功能受先天遺傳因素制約,但後天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先天遺傳決定了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為能力劃定了一個範圍。後天的學習決定了能多大程度地將這些潛能發(fā)揮出來。
狼孩的故事
人的心理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後天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大腦功能的發(fā)展、人的心理的發(fā)展,作用是巨大的。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第二節(jié)需要層次理論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論(1900)華生、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1913)馬斯洛、羅傑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1943)生平介紹:馬斯洛(AbrahanH.Maslow,1908-1970)美國比較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43年,他發(fā)表了《人類動機論》,之後出版了《動機與人格》一書,標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誕生。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人的本質是好的、積極的、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當環(huán)境適當時,都會努力爭取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反對行為主義只相信可以觀察到的刺激與反應。認為,正是人們的思想、欲望和情感,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經驗,才使人們成為不同的個體代表人物:馬斯洛(創(chuàng)始人,需要和動機);羅傑斯(人本主義心理學集大成者,心理諮詢上:“來訪者中心”理論,學習理論上:以學生為中心)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的觀點(1)人有5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尊重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2)這些需要由低到高排列,當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才向下一個較高層次的需要發(fā)展。(3)各需要之間是彼此依賴、關聯(lián)的。高層次需要得到滿足,低層次需要並不消失,但對人的影響降低。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的評價優(yōu)點:以健康人為研究對象,能夠認識發(fā)揮人的內在潛能,主張個人“自由選擇”的積極作用。不足:首先,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稱為基本需要,並認為這些需要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的發(fā)展是一種自然成熟的過程,這嚴重低估了環(huán)境和教育對需要發(fā)展的影響;其次,馬斯洛強調個體優(yōu)先滿足低級需要,忽視了高級需要對低級需要的調節(jié)作用。連他自己也承認,他“並不完全瞭解殉道、英雄、愛國者、無私的人”。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第三節(jié)精神分析理論產生的背景(1)社會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資本主義開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大資產階級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勞動大眾卻日益貧困,中小階級也面臨破產的困境。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導致各種病態(tài)的社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各種神經病和精神病的發(fā)病率增加。(2)治療精神病的臨床經驗: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發(fā)現(xiàn)通過催眠或自由聯(lián)想等技術,患者有時可以將早已遺忘的、過去遭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情景,重新體驗,敘述出來,患者治療後感到精神輕鬆愉快,病癥得到緩解。因此,弗氏認為,這種早期事件其實並未被遺忘,而是被深深壓抑在了意識之下,通過轉換作用(conversion)等方式造成了病態(tài)心理癥狀。
1900年發(fā)表《夢的解析》,1916-1917年發(fā)表了《精神分析引論》,從而創(chuàng)立了精神分析學理論,又叫心理動力理論、深度心理學理論。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主要理論人格結構說夢論本能論人格的發(fā)展階段論焦慮論及自我防禦機制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人格結構說1、早期:心理地形說。人的心理由潛意識、前意識與意識構成。潛意識(unconscious)指被壓抑的欲望、本能衝動以及其替代物。前意識(preconscious)指潛意識中可召回的部分,人們能夠回憶起來的經驗。是潛意識與意識的仲介。意識(consciousness)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觸直接感知到的一縱即逝的心理現(xiàn)象。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人格結構說2、晚期:三部人格結構說。人格由本我、超我、自我三部分組成。①本我(id)指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結構部分。蘊涵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本能衝動,遵循快樂原則。②自我(ego)指意識的結構部分,是來自本我經外部世界影響而形成的知覺系統(tǒng)。代表理智與機智,遵守現(xiàn)實原則。③超我(super-ego)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和自我理想,指導自我,壓抑本我。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第四節(jié)行為學習理論行為個體活動中可以直接觀察的部分(狹義)個體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形式的運動(廣義)外部活動內臟活動心理活動華生斯金納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ohnWatson,1878-1958)發(fā)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的誕生。貢獻:銳意研究可觀察的行為,對心理學走上客觀研究的道路有積極作用。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行為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行為學習理論(learningtheoriesofbehavior)認為:人的正常和病態(tài)行為,包括外顯行為及其伴隨的心身反應,都可以通過學習過程形成。學習是個重要因素,是支配我們行為和影響心身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對行為學習過程中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干預的話,就可以矯正我們的問題行為,進而治療和預防疾病。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行為學習理論的實驗研究經典條件反射:巴甫洛夫強化食物(UCS)唾液分泌(UCR)非條件反射食物(UCS)鈴聲(CS)唾液分泌鈴聲(CS)唾液分泌(CR)條件反射某一中性刺激,反復與非條件刺激(UCS)相結合的強化過程,最終形成條件刺激(CS),引起原本只有非條件刺激(UCS)才能引起的行為反應(CR)。特別強調刺激對反應的影響。SR小孩打針;吃抗癌藥物;系統(tǒng)脫敏法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行為學習理論的實驗研究工具操作條件反射:斯金納饑餓(S’)食物獎勵(S)動作2亂竄(R1)動作3亂咬(R2)當行為反應R出現(xiàn)時總能獲得某種刺激結果S,則個體可以逐漸學會對行為反應的操作。這就是操作條件作用(operantconditioning)。重視行為結果對行為本身的作用。SR動作1壓杠桿(R)+學習成績結果強化;藥物依賴;厭惡療法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行為學習理論的實驗研究內臟操作條件反射:米勒有關刺激(S’)獎勵(S)心率升高(R1)嘶叫(R2)意義:為臨床治療疾病提供了一種新技術:通過學習有意識的控制各種內臟活動;對傳統(tǒng)隨意和不隨意神經肌肉系統(tǒng)概念的一種挑戰(zhàn)。SR心率下降(R)+生物回饋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第五節(jié)心理生物學研究利用生物學理論和方法研究心身相互關係的規(guī)律和機制:研究心理行為變數(shù)和生物學變數(shù)之間的關係。以心理和行為因素作為引數(shù),以生理指標為因變數(shù),觀察不同個體和行為狀態(tài)下的各種生理變化(如腦電、心電、皮膚電、血液中的激素、代謝物的合成)。下丘腦——垂體——激素系統(tǒng)是心理因素影響軀體生理病理過程的解剖學基礎。以生物干預為引數(shù)(如損毀、電刺激、藥物干預等),以心理變數(shù)為因變數(shù),研究腦和軀體的生理狀況變化所引起的心理行為的改變。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以心理行為為引數(shù)(1)持久的負性情緒體驗可以引起植物神經活動和內臟機能的失調,導致心身疾病。(2)個性特徵與身心疾病關係密切: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A型性格:愛吃肥肉、吸煙、缺乏運動;動作敏捷、爆發(fā)式說話;性格急躁,從不願排隊,經常大步行走,喜抄近道,心直口快,沒有耐心;雄心勃勃、競爭性強、追求成就、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力求達到更高要求。持續(xù)從事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疲勞,凡事不甘居於人後,敢於承擔責任;時間觀念特別強,常感到時間不夠用而產生壓力。常常同時思考或做兩種不同的事情,總是設法把日程安排得特別滿,整天閒不住,把工作以外的事情視為“浪費時間”;對人有戒心,信不過別人,容易產生對別人的敵意,在受到挫折時更是如此。情緒很容易波動,經常處於憤怒與焦慮的情緒狀態(tài)。原因:這種性格特徵不斷的重複作用,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引起某些生理變化。如血液中血小板數(shù)目增加,血脂蛋白成分改變,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濃度增高,血凝時間縮短,從而導致冠心病。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B型性格:悠閒自得、不求名利,不在乎能否作出成就;缺乏時間觀念;待人隨和,不愛與人競爭;工作生活從容不迫,有節(jié)奏,對事業(yè)婚姻比較滿意;說話不像“A型性格”的人那麼快,那麼高聲。C型性格(易得癌癥的性格):很難公開表達自己的情緒,內心總是承受著難以解脫的壓力,常常心情緊張焦慮;怕面對人群,尤其怕自己被傷害,謹言慎行;當做事沒有成功時,常常自咎,懊悔不已;沒有很密切的人際關係;不愉快的時候常強顏歡笑。原因:C型性格會嚴重妨礙體內的免疫機能,使之不能發(fā)揮抗癌的作用。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以生物干預為引數(shù)(1)用微弱電流刺激下丘腦特定部位會引發(fā)恐懼、發(fā)怒等情緒反應和攻擊行為;(2)埋藏電極發(fā)現(xiàn)腦部位有很多“愉快中樞”;(3)認知神經科學:其中利用分子神經生物學和無損傷腦的腦功能成像技術所取得的成果最引人注目。分子神經生物學技術,使許多行為和心理現(xiàn)象在分子水準上得到解釋:利用轉基因技術已經確定了一系列參與學習記憶的生物分子,並初步弄清了這些生物分子在突觸可塑性分泌的作用;一些神經病、精神病找到了特定的相關基因,已開始研究基因治療的可能性。利用腦功能成像技術,可以觀察到與心理活動相關人腦內部的動態(tài)過程,可以即時測量人腦內部各種生物分子的分佈和代謝,以此來研究意識的腦機制。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心理生物學方法研究的特點優(yōu)點:採用嚴格的實驗設計、客觀的測量手段和數(shù)理統(tǒng)計,能準確揭示心身之間的相互關係。不足:個體心理活動是生物——社會和其他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以心理生物學的研究觀點、結果來全面解釋複雜的心理現(xiàn)象和心身關係有很大局限性。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從社會學或社會心理學角度,探討社會變數(shù)與心身健康(病因、病程、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關係。社會變數(shù)涉及眾多因素: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家庭、道德規(guī)範、民族民俗、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對迷米的研究:meme:Anelementofculturethatmaybeconsideredtobepassedonbynon-geneticmeans,esp.imitation.迷米是人類意識的內容和結果,是人類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能動地反映的結果。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學研究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XYZ型:三種家庭教養(yǎng)方式Kagiticibasi(1990)依據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獨立——依賴”關係,歸納出了三種典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X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在物質和情感上的關係都相互依賴,親子關係的取向是順從,屬於集體主義模式。如韓國和日本的母親總是熱心於保持與孩子的交互作用,千方百計地要把自己與孩子“焊接”起來,認為母子的親密關係是兒童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但難於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獨立性。Z型:家庭中兩代人在物質和情感上都是相互獨立的,親子關係的取向是獨立,屬於個人主義模式。如美國和加拿大的母親認為母子間的分離與個體化是孩子人格健康發(fā)展的條件。所以,母親盡力把自己與孩子分離開,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性。但這會帶給雙方情感上的孤獨和失落。Y型:將上述兩種模式綜合起來,強調在物質上的獨立和在情感上的相互依賴。中國與土耳其的家庭近似這種模式。如土耳其的研究發(fā)現(xiàn)(Phalet&Claeys,1990),土耳其青年既忠於家庭,又注重個人才能的自我實現(xiàn)。在具有集體主義文化基礎的發(fā)展中國家,大規(guī)模的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背景下,家庭人際關係可能向Y型轉化。醫(y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評價
從社會學的角度入手,對某一特定社會中許多社會生活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是醫(yī)學心理學理論另一重要來源,近年來許多大樣本調查統(tǒng)計研究證明,人類的健康明顯受到社會適應不良、都市化、生活節(jié)奏加快、緊張單調工作、人際關係緊張、孤獨、居住條件差等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學研究證明,改善社會環(huán)境,提供社會支持,指導社會適應,對許多疾病的治療、預防和康復都有重要意義。
43主要內容:一、概述:人的心理二、認知過程三、情緒過程四、意志過程44“Whatisfourlegsinthemorning,istwolegstoreachnoon,turnintothreelegsagainwhenthesunsets?”(Animal)Knowyourself!——SocratesRiddle:45第一節(jié)概述:人的心理心理現(xiàn)象心理過程
人格(個性)認知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情緒過程(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意志過程(有意識地確定目標、克服困難、調節(jié)和支配自身的行為)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觀點、價值觀)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系統(tǒng)(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控)461、個性傾向性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tǒng),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決定著人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態(tài)度的選擇,決定著他追求什麼,什麼對他來說最有價值。需要:個性傾向性的基礎。個性是在滿足各種需要的基礎上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動機:推動人朝著一定目標前進的內部動力。價值觀:處於個性傾向性的最高層次,制約和調節(jié)著人的需要、動機等個性傾向成分。一、個性(人格、個性心理)一個人精神面貌的總和。具體地說,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整合模式。這一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於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個性通過個人的生活道路形成。472、個性心理特徵人的多種心理特徵的一種獨特組合,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精神面貌的穩(wěn)定類型差異。
能力一個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具備的心理特徵。
聰明、有音樂才能、數(shù)學才能
氣質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
活潑好動、安靜穩(wěn)重、反應靈敏、直率熱情
性格個體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堅韌不拔、急功近利、功於心計48多血質敏捷好動、樂觀親切、善交際、不拘束、易適應環(huán)境、能力強、效率高,能從事多樣化、多變性的工作、情緒發(fā)生快而多變、靈活有朝氣,浮躁輕率代表人物:王熙鳳對於多血質者適宜的工作有外交工作、管理工作、公關人員、駕駛員、醫(yī)生、律師、運動員、新聞記者、演員、軍人、員警等,但他們不適宜做過細的工作,單調機械的工作也難以勝任。49黏液質性情沉穩(wěn)冷淡,思維言語動作遲緩;深謀遠慮、堅毅、有原則、交際適度;自力強,內心少外露,感受性較低,耐受性較高,內傾明顯代表人物:薛寶釵外科醫(yī)生、法官、管理人員、會計、保育員、話務員、播音員等是粘液質者比較能適應的工作,變化、需要靈活的工作使他們感到壓力。
50抑鬱質感情細膩、觀察敏銳,謹慎多疑;體驗深刻但外部表現(xiàn)不強烈,行動遲緩;柔弱易倦,辦事不果斷,缺乏信心;孤僻遲疑內傾明顯代表人物;林黛玉對於抑鬱質者來說,膽汁質無法勝任的工作他們倒恰到好處,如校對、打字、檢查員、化驗員、保管員、機要秘書、藝術工作等都是他們理想的工作。51
膽汁質精力旺盛,決策果斷,動作迅速,率直熱情,性情暴躁,脾氣倔強,易粗心、易衝動、內心外露、不靈活代表人物:張飛膽汁質者可以成為出色的導遊、推銷員、節(jié)目主持人、演講者、外事接待人員、演員、監(jiān)督員等,他們適應於喧鬧、吵雜的工作環(huán)境,而對於需要長期安坐、細心檢查的工作則難以勝任。52自我認知: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為什麼是這樣一個人?自我體驗:我是否滿意自己?我能否悅納自己?自我控制:我怎樣控制自己?我如何改變自己的狀態(tài)?3、自我意識系統(tǒng)53二、心理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心理是物質演化的結果2、動物心理的發(fā)展:感覺階段→知覺階段→思維萌芽階段3、意識的起源與特徵(1)起源:勞動和語言在意識起源中的作用(2)特徵:概括性目的性主觀能動性社會制約性4、影響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因素(1)遺傳與環(huán)境(2)成熟與學習54三、心理實質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1)人腦結構的特點(2)大腦皮質的發(fā)展(3)人腦的進化主要表現(xiàn)在皮質第二級和第三級區(qū)面積增大(4)腦的三個主要功能結構客觀現(xiàn)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心理是對客觀現(xiàn)實主觀能動的反映。心理是遺傳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討論:靈魂在哪里?第二節(jié)認知過程56Howtoknowthat……?Red?Round?……?Heavy?sweet?57一、感覺SENSATION1、感覺是指人腦對當前直接作用於感受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資訊一經感覺器官傳入腦,個體的已有知識經驗就摻入進來,知覺也就隨之產生。2、感覺包括:外部感覺:視、聽、膚(觸、壓、溫度)、味、嗅覺等內部感覺:內臟感覺、運動覺、平衡覺等3、意義:(1)提供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是全部心理現(xiàn)象的基礎。(2)對維持大腦皮層的覺醒狀態(tài)有重要意義。
感覺剝奪實驗584、感受性及其測量感受性(sensitivity):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每一種感覺器官只對特定形式的刺激敏感,這種刺激就叫適宜刺激。)感覺閾限(sensorythreshold):能引起感覺持續(xù)一定時間的刺激量。被用來度量感受性的大小。感覺閾限感受性反比每一種感覺都有兩種類型的感受性和感覺閾限。59
絕對感受性:剛剛能夠覺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覺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差別感覺閾限(最小可覺差):覺察出兩個刺激量的最小差別量。對這一最小差別量的感覺能力叫差別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會隨心理、生理狀態(tài)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605、感覺的其他特性
適宜刺激:每一種感受器只對一種形式的刺激敏感,這種刺激就叫適宜刺激。時間特性:感覺的持續(xù)時間。感覺潛伏期:刺激物作用於感受器官到產生感覺之間所經歷的時間。
感覺後效期:刺激物停止作用後到感覺仍持續(xù)存在的那段時間。
615、感覺的其他特性後像(afterimage):刺激物對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後,感覺並不立即消失,仍保留一個短暫時間的現(xiàn)象。視覺後像實驗:請注視如下的圖形30秒鐘,不要眨眼。開始!Afterimage6263646566實驗結果:黑色圖形的視覺後像是白色。紅色圖形的視覺後像是綠色。676、感受性變化的規(guī)律
適應:刺激物持續(xù)作用於感受器,引起感受性改變的現(xiàn)象。
感覺對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有同時對比、繼時對比。
感覺的相互作用:一種感覺在其他感覺的影響下發(fā)生感受性的變化。
聯(lián)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xiàn)象,感覺相互作用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
感受性的發(fā)展與補償:感受性在長期有意訓練中可以得到發(fā)展;一種感覺器官的感受性有了缺陷,可以通過提高其他感覺器官感受性的方式加以補償。6869二、知覺(perception)人腦對當前直接作用於感受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但知覺不是感覺的簡單總和。知覺按一定方式整合個別感覺資訊: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processing)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覺依賴於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覺還依賴於高階資訊(如先前的知識經驗,知覺者對事物的需要、興趣和愛好以及情境等)。70倒立的柴契爾夫人
71自上而下的加工產生的影響72TheAmesroomillusion想一想:這一錯覺是怎樣產生的?731、知覺的基本特徵選擇性(知覺的對象與背景)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地把少數(shù)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object),而把其他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background)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與對象。對象知覺產生的必要條件:
只有當刺激物之間有某種差別時,一部分刺激物才能成為知覺的對象,而另一部分刺激物便成為背景,從而使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74雙關圖形
——
空間的刺激組合中對象與背景的關係75Perceptualset
——時間的刺激組合中對象與背景的關係76人的知覺系統(tǒng)具有把個別屬性、個別部分綜合成為整體的能力。
知覺是按一定規(guī)律形成和組織起來的,一個圖形往往被知覺為一個整體,而非個別孤立的部分。
知覺的的整體性/組織性77主觀輪廓真的有一個立方體嗎?78你看見了什麼?79知覺的理解性人對於知覺的對象總是以自己過去經驗予以解釋,並用詞來標誌它,這一特性稱為知覺的理解性。知覺的理解性有助於我們從背景中區(qū)分出知覺對象,形成整體知覺,從而擴大知覺範圍,提高知覺速度。80知覺的恒常性當知覺對性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範圍內發(fā)生了變化的時候,知覺形象並不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這一特性成為知覺的恒常性。①大小恒常性②形狀恒常性③明度恒常性④顏色恒常性81
錯覺(illusion)這是怎麼回事?!
造成“不可能圖形”的並不是圖形本身,而是你對圖形的三維知覺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在你知覺圖形的立體心理模型時強制作用。在解釋一幅三維圖形的時候,你的視覺系統(tǒng)將會自動產生這一作用.
不可能的三角形在特定條件下,對事物必然會產生的某種固有傾向的歪曲知覺。82消失的柱子
一頭大象有幾條腿?83哪一個藍色圓圈更大?
——大小恒常錯覺
(sizecostancyillsion)
84平行錯覺858687TheMuller-lyerillusion88觀察(observation)
觀察:也叫思維的知覺。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與積極思維相聯(lián)系的主動知覺。無意知覺:事先沒有預定目標,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覺。有意知覺:事先有預定目標,需要有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覺。89三、注意(attention)
1、注意是心理活動(意識)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性和集中性,是與意識緊密相關,但又不同於意識的一個概念。2、注意可分為:無意注意(不隨意注意):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隨意注意):事先有預定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後注意(隨意後注意):事先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903、注意的基本品質注意的廣度:即注意的範圍。注意的對象越有規(guī)律,注意的廣度越大。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在一段時間內相對穩(wěn)定地保持在對象上。注意的分配與轉移:
分配: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不同的對象或活動中。
轉移:有意識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活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活動)上。
分心:不自覺地離開當前正進行的活動而被無關刺激所吸引。四、記憶92四、記憶(memory)假如你沒有記憶,在這個世上你會怎樣生活?哲人說:“沒有了記憶,等同於沒有了生命”記憶在物種進化中的重要性93記憶是什麼?想想看,你今天早餐你吃了些什麼?剛才看黑板前,你最後看到的是什麼?國家總理是誰?12+9等於多少?今天是幾月幾日?你最好的朋友長相怎樣,聲音如何?你剛開始上大學時有什麼感受?你是怎麼系鞋帶的?94記憶的挑戰(zhàn)1下麵有10個字母,請你看15秒,然後在白紙上寫下你的答案。
THUNSTOFAM95記憶的挑戰(zhàn)2認真看下麵的圖形,時間為30秒。然後在白紙上將他們畫出來。96記憶的挑戰(zhàn)3認真看下麵圖形,時間為1分鐘。然後在白紙上分別寫下各圖形的名稱。眼鏡漏斗7槍97四、記憶(memory)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xiàn)(再認、回憶)的心理過程。對資訊進行接受(receiving)、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和提取(retrieval)的過程。記憶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心理活動。記憶是一種基本的心理機能,與其他心理活動密切(如知覺、思維等)聯(lián)繫。98記憶的分類:根據記憶的內容分類形象記憶: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邏輯記憶(語義記憶):用詞的形式以概念、判斷、推理等為內容的記憶。情緒記憶:以體驗過的某種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運動記憶(程式性記憶):以過去做過的動作為內容的記憶。內隱記憶(implicitmemory):個體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yè)產生的無意識的影響。又叫自動的無意識記憶。外顯記憶(explicitmemory):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yè)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99根據輸入資訊、編碼、加工方式的不同和儲存時間長短分類感覺記憶(sensorymemory):又叫感覺登記(sensoryregister)或暫態(tài)記憶(immediatememory),記憶的開始階段。
特點:資訊保持時間很短,0.25-2秒;資訊仍保留自身的物理特徵,未經任何加工。短時記憶(short-termmemory):處於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之間。
特點:資訊在這階段儲存的時間稍微長些,1分鐘左右;這階段記憶容量相當有限,一般為7±2個組塊。長時記憶(long-termmemory):短時記憶中的部分資訊經過編碼可以進入長時記憶,也有印象深刻的資訊一次就可以進入長時記憶。特點:資訊保持1分鐘到直至終生;資訊儲存容量無限、編碼方式是語義編碼,編碼後的資訊結構良好。100短時記憶小應用怎樣能夠在短時記憶裏記東西更多更好?例:看電話薄,記電話號碼,然後撥電話。或者記下對方說給你聽的電話號碼。請試試儘快記住以下號碼:101短時記憶小應用
怎樣能夠在短時間裏記住東西更多更好?兩要素:使用語音,儘快言語。有幫助的因素:利用長時記憶組塊,或節(jié)奏化:剛才第一個數(shù)組是沒有組塊的,第二個排列是企圖直接利用長時記憶。他們來自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以上兩要素和幫組因素的結論來自哪里?來自短時記憶的實驗研究(Miller,1956;Conred,1960;Baddeley,1986;等)102長時記憶
神奇的記憶力?神奇的記憶術?據《體育生活》報導,俄羅斯棋手卡斯帕格夫具有超群的記憶力,他記下了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450多人的電話號碼,熟記了12000個棋譜。《太原日報》載文說英國倫敦舉行了第四屆世界記憶力大賽,經過一番角逐,決出最好的選手漢克和奧彬,在最關鍵的一項比賽(一小時必須記住2000位的數(shù)字,再用45分鐘寫下來),奧彬戰(zhàn)勝了漢克,他記住了1140位數(shù)字,然後用45分鐘寫了出來。103長時記憶
神奇的記憶力?神奇的記憶術?陝西省吱山縣有一個過目不忘的人,名叫張宏斌,是個醫(yī)生。他陸續(xù)看過11遍《紅樓夢》,能把443個主要人物的來龍去脈、相互關係,道個清清楚楚。《紅樓夢》中225首詩詞皆爛熟於心。1995年5月張給縣中學高三學生講授唐詩宋詞,所有的詩詞全是背出來的,講稿上沒有。金元時代的《藥性歌賦》,記載著幾百種藥性,他在一個星期內就全部背了下來。當人們詢問他有什麼記憶訣竅時,他說:一是頭腦高度集中,二是博學,博學引起聯(lián)想,找出內部規(guī)律,三是講究科學性。
104控制過程資訊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保存識記、保存檢索消失遺忘記憶系統(tǒng)模式圖記憶過程識記:資訊的編碼過程,資訊被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保持:資訊的儲存過程。保持VS遺忘再現(xiàn):資訊的提取過程。提取的正確率和正確速度取決於資訊的鞏固程度和積極的思維活動。105012345630102030405060708090100艾賓浩斯的保持曲線(1885)時間間隔(日)保持率(%)知識的遺忘規(guī)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106遺忘的理論學說痕跡消退說:遺忘是因儲存的資訊在腦中留下的痕跡得不到強化,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干擾說:新輸入的資訊對已有資訊有干擾而造成遺忘。壓抑說:遺忘不是記憶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因為這些記憶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損於自我了。107抵制遺忘的方法組織有效學習,進行牢固的識記(編碼良好)理解記憶為主;充分運用聯(lián)想、記憶術等記憶;學習動機、目的性;情緒積極等。合理安排復習(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及時復習;合理分配復習時間;嘗試回憶復習等。108人體生理結構中的視神經、嗅神經等口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後面。109五、思維(thinking)人以已有的知識為仲介,對客觀現(xiàn)實間接和概括的反映。具體說,是指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對事物進行加工,形成概念,並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從而認識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心理過程。110思維的特性
間接性概括性思維的形式概念(concept):思維的最基本單位,用詞來表達。
判斷(judgment):對思維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推理(inference,reasoning):根據已有的判斷,經過分析與綜合的作用推出新判斷的過程。五、思維(thinking)111根據探索答案的方向分類:聚合思維發(fā)散思維根據任務性質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分類:直觀動作思維(又叫實踐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又叫抽象思維)根據思維的主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分類:習慣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思維的種類112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階段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113問題解決中的策略1、演算法:在問題空間中隨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至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密碼問題)2、啟發(fā)法:人根據一定的經驗,在問題空間內進行較少的搜索,以達到問題解決的方法。(河內塔問題)114思考:你能解開這道密碼算題嗎?在下列加法算式中,有10個不同的字母,分別代表0~9的一個數(shù)碼。已知D=5,要求找出每一個字母所代表的一個數(shù)碼,並使得算式成立:
DONALD+GERALDROBERT115思考:河內塔問題在一塊板子上有三根柱子(1、2、3)在柱1上有自上而下大小漸增的三個圓盤A/B/C要求被試將圓盤移到柱3上,保持原來的放置次序移動的條件是每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大盤不能在小盤之上116影響解決問題的心理因素知覺特點:一個人的知覺特點影響著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定勢(set):心理活動的趨勢。指在過去經驗影響下,對解決後來相似問題時的心理活動趨勢(或傾向性)。實驗:要求被試用給出的大小不同的容器(ABC)量出要求容量(D)的水。實驗分兩組,實驗組從第1題開始,做到最後一題。對照組只做第6、7、8題。117定勢對問題解決影響的實驗材料題目12345678A211418920231528B127163434259493976C3251064333D1009952131201825定勢對問題解決影響的實驗結果組別人數(shù)採用間接法正確解答(%)D=B-A-2C採用直接法正確解答(%)D=A+C方法錯誤者(%)實驗組7981172對照組5701000118功能固著(functionalfixedness):一種特殊類型的定勢。人們習慣於看到某一物品的常用功能和用途,而難於看出此物品的其他功能和用途的現(xiàn)象。遷移(transfer):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或技能對學習新知識、技能、解決問題所產生的一種影響。正遷移負遷移個性(personality):有理想、意志堅定、情緒穩(wěn)定、謙虛勤奮、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等優(yōu)良個性品質,會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缺乏目標、意志薄弱、情緒不穩(wěn)定、驕傲懶惰等消極的個性品質會阻礙問題的解決。動機(motivation):在一定範圍內,動機的強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成正比。中等強度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水準。119低高動機低高效率水準葉克斯—多德遜定律120六、表像與想像
表像(representation)
當事物不在面前時,人們在頭腦中出現(xiàn)的關於事物的現(xiàn)象。(感知覺是表像的基礎,表像為思維提供了感性基礎)。表像的特徵
直觀性概括性121想像(imagination)
人腦對已有的表像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也是一種高級的認知活動,是以形象的方式進行。)想像的分類
無意想像
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創(chuàng)造想像;幻想122創(chuàng)造活動
一種提供新穎的、首創(chuàng)的、具有社會意義產物的活動。創(chuàng)造過程包括知、情、意各種心理活動的最高水準的綜合,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想像的運用。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準備階段醞釀階段豁朗階段(又叫靈感期)驗證階段123第三節(jié)情緒與情感情緒(emotion)和情感(feeling)
人對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身需要的態(tài)度或體驗。客觀事物是產生情緒、情感的源泉。需要在情緒、情感產生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情緒、情感的產生是以客觀事物是否滿足需要為仲介。強調體驗,體驗是情緒、情感的基本特色,構成了情緒、情感的心理內容。情緒和情感是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xiàn)(表情)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124情緒和情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繫聯(lián)繫:1.都是與人的特定主觀願望或需要相聯(lián)系,可以統(tǒng)稱為感情(affection)。2.二者的心理過程是同一過程,既具有生物學機制又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物,只不過側重點不同。3.二者緊密聯(lián)繫,相互依賴:情緒的各種變化要受到已經形成的情感特定的制約,同時情感要通過情緒來表達。125情緒和情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繫區(qū)別:1.情緒是人和動物共有的,主要是較低級的簡單體驗,常與生理需要相聯(lián)系。情緒帶有情境性、不穩(wěn)定性和短暫性的特點,較為強烈、衝動性大,具有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2.情感是人所特有的,與社會文化相聯(lián)系的高級情緒,是具有穩(wěn)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情感具有穩(wěn)定性、深刻性、長期性的特點,一般外部表現(xiàn)不明顯。126情緒、情感的特點—兩極性
情緒和情感都可以按照對比的性質,找到另一種和它恰好相反的情緒、情感表達。每對相反的情緒和情感中間又存在著程度不一的差異。
肯定—否定積極—消極緊張—輕鬆強—弱127情緒的分類我國古代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喜、怒、憂、思、悲、恐、驚現(xiàn)代心理學對情緒狀態(tài)的劃分:心境(mood):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它不是對某一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以同樣的態(tài)度體驗對待一切事物。
心境持續(xù)的時間有很大差別:持續(xù)時間依賴於引起心境的客觀刺激資訊;人格特徵會影響心境持續(xù)的時間。
心境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健康都有很大影響。128激情(excitement或intenseemotion):一種強烈的、爆發(fā)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通常是由對個人由重大意義的事件引起的。
激情狀態(tài)往往伴隨著生理變化和明顯的外部行為表現(xiàn),嚴重的可出現(xiàn)“激情休克現(xiàn)象”。
激情狀態(tài)下往往出現(xiàn)“意識狹窄”現(xiàn)象:認識活動的範圍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減弱,使個體的行為失去控制。應激(stress):人對某種意外的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此時,人的身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tài),即為應激狀態(tài)。
應激狀態(tài)的產生與人面臨的情景及人對自身能力的估計有關。當情境對個體提出要求,而他意識到自己無力應付當前情境的過高要求時,就會體驗到緊張而處於應激狀態(tài)。129社會性情感的分類道德感(moralfeeling):根據一定社會政治道德標準,評價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圖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理智感(rationalfeeling):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美感(aestheticfeeling):事物是否符合個人審美需要而產生的個人體驗。130羅素的情緒分類環(huán)行模式(Russell,1980)131情緒、情感的表現(xiàn)—表情(emotionalexpression)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語表情情緒、情感的生理變化
呼吸系統(tǒng)的變化—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變化—皮膚電反應—腦電波變化—腺體變化132情緒、情感的作用影響工作效率:促進、阻礙,適度消極能促進。影響身心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臨床上常見的高血壓、冠心病、癌癥、糖尿病、消化性潰瘍、哮喘、偏頭痛等80多種疾病,都有不良情緒有關。嚴重的不良情緒還會導致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影響人際交往133第五節(jié)意志意志
自覺地確定目標、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標的心理過程,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意志具有引發(fā)行為的動機作用,可看做是人類特有的高層次動機。與認知過程、情緒過程的關係
彼此影響、相互滲透意志是在認知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對認知活動產生巨大影響。意志過程受情緒過程影響,同時對情緒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134意志行動的基本特徵意志行為的前提是有目標意志行動的核心是克服困難意志行動的基礎是隨意運動意志的品質獨立性VS盲目、獨斷果斷性VS武斷、優(yōu)柔寡斷堅韌性VS動搖、執(zhí)拗自製力VS任性圖
主要內容人格概述人格理論人格類型影響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第一節(jié)人格概述中國
“人性”、“人心”、“人品”、“天性”等人性論:
1性善倫——孟子、董仲舒等
2性惡論——荀子等
3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
4性可以為善可以不為善論
——世碩、宓子賤等
5有性善有性不善論
6善惡混論——楊雄等西方“心靈”、“靈魂”、“氣質”等人性論:
1人性本善——蘇格拉底
2靈魂不死——柏拉圖
3靈魂是“形式”,肉體是“質料”,形式決定質料
——亞裏士多德一、效率差異與風格差異
活動效率差異主要是指能力與智力,它涉及處理事物。
活動風格差異主要講人格。
二、風格差異的先天性與後天性
來自先天方面的差異屬於氣質差異,氣質具有先天性。來自後天方面的差異屬於性格差異,性格具有情境性。
氣質——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經結構和機能決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屬性,表現(xiàn)為行為的強度、反應的速度、活動的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等行為的能力與時間方面的特點。
性格——是指人的一貫的和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或指個體對現(xiàn)實(對人、對己、對事)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模式。
人格——是指一系列複雜的具有跨時間、跨情境特點的,對個體特徵性行為的模式(內隱的以及外顯的)有影響的獨特的心理品質。1、人格一詞的來源人格(personality)一詞來源於拉丁文“面具”(persona)個性(individuality)
2、其他學科對人格的研究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哲學,對人格的探討,是從人與外部世界(自然界、社會)關係的角度,對人的本質進行抽象概括的。社會學:社會學也研究人格,研究個體社會化問題。但社會學主要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研究個體社會化的問題。倫理學:倫理學是從道德評價的角度來研究人格的。
法學:從法學上看,人格被認為包括兩個基本內容:(1)享有法律地位的、並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體;(2)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人。法律上有人格權的概念,即法律給予保護的,個人的人格不受侵犯的權利。3、心理學對人格的研究吳偉士認為:“人格是個體行為的全部品質”。卡默龍認為:“人格是交互結合的行為系統(tǒng)的動力組織。”肯蔔夫將人格定義為:“人對環(huán)境進行獨特的適應中所有的那種習慣系統(tǒng)的綜合”。陳仲庚認為:“人格是個體內在的和行為上的傾向性,它表現(xiàn)一個人在不斷變化中的總體和綜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xù)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予人特色的身心組織。”
人格------適合於個體心理過程與狀態(tài)的有組織的聚合體
不包括作為“過程與狀態(tài)”運作結果的外部行為,雖然我們只能通過這些行為來演繹推論出人格的性質及其存在。不包括這一行為對個體環(huán)境的影響,儘管該環(huán)境與其他人有一些關係。還排斥了那種關於個人的身體結構及其生理過程的人格概念。由功能觀出發(fā),表述人格內容的結構人格的整體功能使個體能夠產生種種行為方式,使其處在外部環(huán)境中能得到益處;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當此種獲益行為是以最少的遲疑和最小的努力達到的,這種行為便能有效地發(fā)揮和履行。人格的運作能對不同情境(situation)有充足的行為反應。社會成分(socialcomponent)把這些反應簡化為慣性。(直接)產生那些已有的慣性反應。人格整體的功能人格功能認知(信息的獲取與處理)自我(自我的統(tǒng)合與完善)動機(行為的動力與目標)情緒(情緒的反應與適應)
三、質的差異與量的差異
質的差異——指不同維度或結構的差異。量的差異——指同一維度或結構的內部差異。圖
第二節(jié)人格理論◆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人格特質理論◆行為主義的人格理論◆人本主義的人格理論◆認知主義的人格理論人格理論(theoryofpersonality)
人格理論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我們從哪幾個方面去瞭解一個人,即他(她)是一個什麼人;他(她)如何變成這個樣子的;他(她)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他(她)是健康的嗎;他(她)會不會改變,如何幫助他(她)改變。人格的實質和結構人格的發(fā)展歷程及影響因素人格的動力人格的健康與改變問題1.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本我,自我和超我阿德勒:“追求優(yōu)越”(strivingforsuperiiority)《自卑與超越》榮格的人格理論:將直覺、感覺、情感和思維這四種機能與內傾和外傾兩種定勢組合,形成八種人格類型。埃裏克森:在接受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的基礎上提出了人格發(fā)展的八階段論。《生命週期的完成》霍妮(KarenHorney):“基本焦慮”(basicanxiety)《我們內心的衝突》弗洛姆的社會人格論:社會性格和個人性格《逃避自由》
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
弗洛伊德理論中,人格的差異是由於人們基本的驅力方式的不同引發(fā)的。本我——可以看做是原始驅動力的儲存處,它非理性地運作著,它跟隨衝動運動並追求即時的滿足感,而不考慮所渴望的行為是否現(xiàn)實可行,被社會所認同。本我被快樂原則所支配,無節(jié)制地尋找滿足感能隨時被實現(xiàn)而不考慮其後果。超我——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儲存處,包括從社會習得的道德態(tài)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對應。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這是一個人想讓自己努力成為的樣子。自我——是一個基於現(xiàn)實的自我方面,來調和本我衝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衝突。自我代表一個人關於生理和社會現(xiàn)實的觀點,是他(她)關於行為的原因和結果的理性認識。自我是受現(xiàn)實原則支配的,這種原則為快樂的需求提供現(xiàn)實的選擇。當本我和超我產生矛盾後,自我會進行折衷來儘量滿足兩者需要。2.人格特質理論最早提出特質概念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他將特質定義為:特質是指人的穩(wěn)定的、經常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方式。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個人特質和共同特質《人格:心理學的解釋》,《人格的本質》,《人格的模式和成長》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人格的科學分析》艾森克的人格緯度理論:1.內—外傾緯度(E)2.神經質緯度(N)3.精神質緯度(P)《人格緯度》,《人類的人格結構》吉爾福特人格的階層式結構:基傾(hexis),基本特質(primarytrait),類型(type)《人格的各種因素》諾曼的五因素模型(FFM)特質理論
特質——是持久的品質或特徵,這些品質或特徵使個體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具有一致性。
阿爾波特與卡特爾的特質理論
阿爾波特將特質看作人格的框架和個性的根源。據此理論,特質使行為具有一致性,這是因為它們將一個人對於各種刺激的反應聯(lián)繫並統(tǒng)一起來。卡特爾通過研究,他提出了人類人格的16因素,他將這16因素稱為根源特質,因為他相信這16因素是表面行為的潛在根源,而這一根源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格。刺激條件做演講參加聚會去見陌生人遇到熟悉的人
特質(仲介變數(shù))羞怯反應回避—退縮臉紅記憶缺失沉默笨拙的姿態(tài)很少目光接觸
艾森克的特質理論
艾森克根據人格測驗的數(shù)據推出三個範圍很廣的維度:外向性(內源導向性的或外源導向性的)神經質(情緒穩(wěn)定的或情緒不穩(wěn)定的)精神質(善良的、體貼的或有攻擊性的、反社會的)不穩(wěn)定不安攻擊敏感興奮多變衝動樂觀開朗活躍善交際易共鳴健談隨和活潑無憂無慮領導力外向穩(wěn)定憂鬱鬱焦慮刻板嚴肅悲觀不善交際保守安靜內向深思謹慎被動有節(jié)制平靜可信賴性情平和鎮(zhèn)靜抑鬱質膽汁質粘液質多血質
3.行為主義的人格理論斯金納(B.E.Skinner)的人格理論:斯金納把人格看成是個體的獨特行為方式的組合。他認為人格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強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慣性行為方式。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應理論,《人格和心理治療:關於學習、思維、文化的分析》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他認為,行為主義或條件反射可以通過各種內部過程(期望、強化值)來擴展和改進。《人格社會學習理論的應用》班杜拉(A.Banhura)的社會學習理論:他用社會學習理論解釋人格,強調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情調觀察和模仿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自我調節(jié)作用;強調認知過程的作用。《社會學習與人格發(fā)展》4.人本主義人格理論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理論羅傑斯的自我理論:現(xiàn)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人的成長》默瑞(H.A.Murray)需要理論:他認為人格是有目的的、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活動模式,是貫穿於人的一生發(fā)展中的,是人的生命中的一種通過大腦而實現(xiàn)的組織力量和整合力量,是有助於人適應環(huán)境的,是有一定結構的。他強調人格的整體性,不那麼看重人的個別行為或活動,並且認為目標是由需要引起的,因此,他非常強調需要,提出了人的二十多種需要。《人格研究》(Explorationsinpersonality)基於默瑞需要理論,愛德華從默瑞提出的種種需要中選擇了15種重要的需要,編制了《愛德華個人傾向量表(EPPS)》。5.認知主義人格理論威特金的認知方式理論:場獨立性——場依存性《從知覺看人格》,《個人適應與文化適應的認知方式》凱利:個人構念(personalconstruct)是凱利人格理論的核心概念。《個人構念心理學》米歇爾用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學習理論借鑒來的模型取代了特質論模型。他認為,在人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時,影響人的行為的人格變數(shù)有五種:編碼,預期和信念,情感,目標和價值觀,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計畫。《人格與評估》《人格科學進展》《人格導論:整合的觀點》價值類型模式:斯普蘭格人格類型模式(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權力型、社會型、宗教型);霍蘭德的人格類型(現(xiàn)實型、研究型、社會型、企業(yè)型、藝術型、常規(guī)型)人格因素高分特徵:低分特徵:神經質易煩惱。喜怒無常,敏感。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懷疑自己,見生人拘謹,怕陌生環(huán)境。情緒穩(wěn)定,寬容,很少發(fā)火、自信,安心,有把握。不怕陌生環(huán)境。外向性社交能力:熱情,喜歡朋友,健談。果斷性:有領導能力,有主見,做事果斷。活動性:活躍,精力旺盛冷漠、害羞、沉默寡言,被動,人云亦云,謹慎安靜,消極、不愛動開放性尋求變化,好奇。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興趣廣泛,求知欲強。追求自主性。遵守慣例,缺乏好奇心。務實,創(chuàng)造力強。興趣不廣泛,求知欲不強。願意服從。隨和性愛幫助人,合作友好,善良。善聽取意見,行為中規(guī)中矩。可信賴,誠實,真誠冷漠、不易合作·固執(zhí)、敵意、走極端。不可信,說謊,欺詐謹慎性仔細,做事認真,一絲不茍。信守諾言,對朋友忠誠,可以信賴。自律,勤奮、意志堅定,堅持不懈粗心,疏忽,隨便。不可信,不忠誠。自製力差,意志薄弱,懶惰,半途而廢。五因素人格模式(ocean)中國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國人在評價自己的人格特點時,主要從7個方面來評價:第1個緯度:能力和才幹第2個緯度:做事風格第3個緯度:道德品質(個體最重要的人格緯度)第4個緯度:人際關係特點第5個緯度:外向性第6個緯度:情緒穩(wěn)定性第7個緯度:對待功利的基本態(tài)度人格理論總結類型-特質理論幫助我們描述人,即初步認識一個人的特點;生物學理論幫助我們從生理、遺傳甚至進化的方向上去解釋人的特徵;行為主義揭示了環(huán)境是如何塑造人的;認知心理學則指出人的內在判斷和評價會使不同的人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反應;精神分析理論挖掘人的潛意識動機,探索了心理疾病的病理機制以及免於心理疾病的方法;人本主義則向我們呈現(xiàn)出健康生活的狀態(tài)和途徑,促使我們去探索生命的價值,實現(xiàn)人際之間的平等和關愛,進而走向自我實現(xiàn)的高峰。圖
第三節(jié)人格類型◆希波克拉底的人格類型說◆人格的體型類型說◆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九型人格
1.希波克拉底的人格類型說
他認為人體內含有四種基本的體液,每種體液與一個特定的氣質類型(一種情緒和行為的模式)相對應。個體的人格是由體內何種體液占主導所決定的。希波克拉底將與人格氣質對應的體液依據以下方案進行配置:血液多血質:快樂、好動粘液粘液質:缺乏感情的、行動遲緩的黑膽汁抑鬱質:悲傷、易哀愁黃膽汁膽汁質:易激怒、易興奮
2.人格的體型類型說
威廉?賽爾頓根據人的體型將人分為三種類型:內胚層型(胖、柔軟、圓潤):放鬆的、喜歡吃東西且喜愛社交。中胚層型(肌肉發(fā)達、矩形身材、強壯):充滿能量、有勇氣以及過分自信傾向外胚層型(瘦長、虛弱):有頭腦的、愛好藝術以及內向的,他們通常更多地考慮生活,而不是消耗或是僅僅執(zhí)行它。
3.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強、不平衡型(興奮型)——膽汁質強、平衡、不靈活型(安靜型)——粘液質強、平衡、靈活型(活潑型)——多血質弱型(抑鬱型)——抑鬱質4.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
威特金認為,人的活動中認識起重要作用,人是按認識來活動的。所以,按認識的兩種基本方式可把人分成兩種類型:一種人的認識是以其本人的存儲資訊為參照物,這是場獨立型者。另一種人的認識是以認識對象所處的客觀場合為參照體系,這是場依存型者。介紹一種九型人格第一型:完美主義者第一型的人負責、獨立,是以超高標準勤奮工作的人。他們嚴肅地面對生命,顯示出急躁、緊張、愛評判、控制、自以為是,難以克制地追求完美。第一型的人愛批判自己,也愛批判別人,內心擁有一張列滿應該與不應該的清單,厭惡那些不守規(guī)矩的人,特別是當這些人越矩得逞時。他們認真盡職,希望所做的每件事都絕對正確,有時因為害怕無法臻於完美而耽擱了事情。未覺察的第一型是愛嘲諷、嚴厲、自以為是、冷酷、頑固、控制、焦慮或憤怒、佔有欲、譏諷及支配他人的人。典型的例子是宗教狂熱分子。覺察的第一型是激勵人心、照顧他人、聰明且遵從倫理、自我規(guī)範,具生產力、說服力及寧靜的。第二型:給予者第二型的人不管在時間、精力和事物三個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主動、樂於助人、普遍樂觀,以及慷慨大方。由於他們不容易承認自己的需要,也難以向人呼求幫助,所以總是無意識地通過人際關係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自己最為人所需的時候感到最快樂。他們對別人的需要和感覺非常敏銳,能夠剛剛好的表現(xiàn)出吸引別人的那部分人格。相對於接受,他們更善於付出,是天生的照顧者和支持者。未覺察的第二型人是歇斯底里、善於操控、抑制情感,甚至為得到而付出的野心人物。覺察的第二型的人是充滿愛心、同理心、能真心支持並適當給予的人。不論對待朋友、上司或權威人士,他們都是覺知力強、配合度高、忠誠而無私的好幫手。第三型:實踐者第三型的人表現(xiàn)出自信、野心勃勃、成功、行動敏捷和熱心十足,是精力超強的工作狂。他們具有競爭性,儘管他們自認為這是一種友善的挑戰(zhàn),而非擊敗他人的欲望。無論他們處在何種競爭場所,總是把目標鎖定在成功之上,他們對別人的期望具有直覺的洞察力,能夠順應身邊的人們而像變色龍般變換形象。第三型的人會全心全意追求一個目標,而且永不厭倦。他們會成為傑出的團隊領袖,鼓舞他人相信“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未覺察的第三型人是輕蔑傲慢、積極幹練的野心分子,不帶感情且不顧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為達到目的而支配他人。覺察的第三型人是具同理心及社會意識的領導者,能運用他們的熱情和希望激發(fā)別人,和人群及有價值的目標建立起深厚的聯(lián)繫。第四型:浪漫主義者第四型的人為人生增添了緊湊而戲劇化的特質。他們是最終極的理想主義者,不但拒絕現(xiàn)世的一切,而且深受極端情緒和行動所吸引。他們似乎會主動欲求“負面”的情緒。第四型的人外向而活躍,具有藝術氣質、多情,他們尋求理想伴侶或一生的志向,活在失落了生命中某種重要事物的感覺中。他們把焦點放在關係和感覺,傾向以“若即若離”的方式面對關係,覺得必須找到真實的夥伴關係,自己才完整,他們傾向於找出偏離理想化的現(xiàn)實事物和世俗的錯誤,表達出與眾不同的一面。無論在任何領域,他們的生命反映出對重要性和意義的追求。雖然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他們卻能表現(xiàn)出最高度的同理心,去支持處在情緒痛苦中的人。未覺察的第四型是重道德、受罪惡感折磨、自困,且情緒化的操縱者,要求別人去注意他們的痛苦,卻不願接受幫助,也不願承認情緒可能過度膨脹的想法。覺察的第四型是充滿創(chuàng)造力、魅力,有同理心的人。他們能結合靈性生命中的愛和對當下的接受,成為出色的藝術家,以及率先成為如收容所、難民營、婦產科病房等其他層面的幫助者。第五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箱包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與發(fā)展規(guī)劃考核試卷
- 中藥批發(fā)商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考核試卷
- 心力衰竭護理查房 3
- 塔里木大學《新媒體與體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漢代刻石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沙雅縣第二中學2025屆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仿真模擬卷物理試題(浙江專用)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2025年初三5月中考模擬試題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巢湖民歌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萊蕪職業(yè)技術學院《歌曲寫作(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美關系新時代52張課件
- 廣東省廣州市廣外、鐵一、廣附三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物理試題(無答案)
- 《通達信炒股軟件從入門到精通》讀書筆記模板
- 科研誠信問題課件
- 高頻電刀之負極板的正確使用方法
- 關于高中班級管理論文
- 21秋國家開放大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單元自測題參考答案
- 東北抗聯(lián)英雄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牡丹江師范學院
- 2023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考試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國開電大2022年《小學數(shù)學教學研究》形考任務1-4答
- 精神科護士分層次培訓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