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_第1頁
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_第2頁
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_第3頁
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_第4頁
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631萬人;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660萬人;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680萬人;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699萬人;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人;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749萬人;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56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95萬人。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820萬人。為了給各位即將求職的同學提供一份數據參考,麥可思咨詢在近期發布了"2018年就業藍皮書"。作為各大高校、社會大眾、用人單位和政府公認的第三方權威性數據機構,本次出爐的大學生就業報告圍繞行業選擇、熱門地區、畢業去向等方面展開了分析和數據解讀,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準應屆生們在敲定未來工作/實習計劃時,往往會從以下3個方面考慮:1.確定所學專業的優先級崗位2.觀望目前市場火爆、前景光明的行業3.貼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城市真的,畢業生就業率不低雖然每年都被說成“最難就業年”,每年畢業時,學校會設法讓同學提高就業率,但大學生離校半年后的就業率在逐漸上升!從報告分析還可以看出:2017屆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同屆本科…沒就業的大學生去哪兒了?從圖中我們能看到,近三年大學生畢業后選擇的方向有4個:●找全職工作●自主創業●正在讀研/讀本●沒工作,繼續尋找工作值得一提的,選擇學業深造的本科生比例有較明顯上升,高學歷隊伍在不斷壯大!在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未就業人群里,有50%的同學還沒確定理想的企業,仍在求職階段。上圖的“就業滿意度”是由就業的畢業生對自己目前的就業現狀的主觀判斷:包括薪資待遇、行業發展、職業發展空間、工作環境、工作壓力等,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從不同城市來看,北京仍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新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的,杭州居首位,其次是天津。綜合就業城市類型,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及以下城市對畢業生的吸納程度上升較為明顯這些行業,畢業生需求加大!這次報告指出,現在教育業、信息業與醫療業的畢業生需求旺盛:創業難,了解一下這幾年選擇創業的同學也有很多,特別是畢業中期,人群增幅明顯。數據顯示,在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4屆畢業生中,三年內有超過半數的創業人群退出,這也說明了創業失敗的風險不容忽視。隨著社會發展浪潮,就業方式、熱門地區呈現多樣化,畢業生“慢就業”也折射出社會的多樣性和寬容度增加,這個時候,年輕人對自我的清晰定位與目標規劃,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

一.當前就業面臨的形勢

(一)是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三碰頭"使本來就存在的就業困難更加突出。

(二)是企業改制減少用工、采用高新技術等原因,對勞動力的需求呈下降趨勢。

(三)是隨著改革的深化,農民進城的門檻不斷降低,進城農民工日益增多,從而給城鎮就業進一步增加了壓力。

(四)是近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我省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五)是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太急促,一些學校由于擴招造成學校升格或教學條件下降而導致教學質量的滑坡,人才培養沒有與社會發展需求很好的結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二.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一)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了解。大學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速度趕不上大學畢業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學生沒有意識到就業人數的遞增速度已遠遠超過工作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于各類社團活動,充實了自己的頭腦和經驗,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束手無策。

(二)就業信息獲取不及時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的發布缺乏時效性、大學生沒能及時獲取相應的信息及大學生發布了應聘信息但由于種種原因用人單位沒有獲取。這兩種情況造成了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單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長了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相互搜尋的過程。

(三)自我能力認識不足,所學知識與現實要求不匹配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我國的教育體制多年來按照一種模式培養人才,專業設置脫離社會需求。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質、禮儀和法律觀念。

(四)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五)期望和實際現狀不符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后穩定性差、離職率高此類問題。多數大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不愿從基層做起,寧愿等待,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愿意去偏遠地區工作;人際溝通能力差,缺乏團隊合作能力,"有業不就"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六)就業時一味追求穩定和高收入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畢業生就業結構失衡,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質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所處的轉型階段不配置的矛盾。2.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所帶來的就業難。首先是大學生不合時宜的職業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大學生作為公認的精英階層,傳統的儒家思想所編制起來的“精英情結”深深的束縛了他們的觀念。大學生目前的擇業觀念,在單位的選擇上:選擇科研結構、黨政群體、中外企業占總人數的63%,而選擇鄉鎮企業、大中學校、集體企業的,只有7%,在地區的選擇上,選擇大城市的有20.8%,而選擇小城鎮、農村、老少邊地區三項僅有5%。

其次,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差,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一些大學生在學校里只滿足所學課程,缺乏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錯過了許多工作機會。另外,大學生在擇業時,缺乏對自己的清晰定位,擇業缺乏目的性也導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單位盲目設置的各種條件帶來的就業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經驗障礙,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動輒要求求職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經驗,許多應屆畢業生往往因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而難以落實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單位盲目提高選才標準,追求高學歷。相當多的用人單位存在著重學歷而輕視實踐的傾向。

4.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利于大學生就業。一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后,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所學專業不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業工作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就業工作往往畢業前才進行,就業指導僅僅是一種職業介紹,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脫離實際的泛泛而談。

5.社會壁壘,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然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痛苦經歷,由于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機械類專業前沿人才供不應求機械類大部分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仍然“熱銷”。國家近幾年加大力度強化裝備制造業,鑒于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