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連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一語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
上無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在文學創作中,以大為美的觀念由來已久,影響深遠。新世紀以來,對鴻篇巨制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
不少作家追求時間跨度的久遠、主題的宏大、氣勢的磅礴,但在趣味的深化、境界的提升、內涵的豐富等方面
著力甚少。要靠大部頭的創作才能奠定文學史地位,文學界在這一點上似乎形成了共識,為此越來越多的寫作
者一出手就是長篇小說,卻忽略了語言的推敲和結構的斟酌,把細節定位為細枝末節,忽略細節,認為文學細
節有瑕疵也是無傷大局的小錯誤。
在當前文學創作中,細節的雷同已經成為影響文學品質的突出問題。細節的雷同是想象力貧困和創造力匱
乏的體現。這些年在婚戀題材的小說與影視劇中,夫妻感情破裂時常會圍繞著結婚照演戲,或凝視或拌打,像
傀儡一樣做出一種按部就班的機械反應。按理說,每個作家觀察同一個對象都應該有自己的角度,其筆下的細
節能夠顯現自己的個性,展現自己的修養與魅力。不無遺憾的是,在同類題材的創作中,作品的主題、結構、
人物關系、語言風格都如出一轍。
不應回避的是,某些細節在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中也會反復出現。表明在功利化追求的影響下,作家過
分看重量化指標,削弱了作品的藝術質量,使得作家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創作出現竭澤而漁的傾向。文學細節
的藝術質量和作品總體的藝術水平構成正向的關聯,細節失真或者細節移植看似小事,卻是作家無法辯駁的硬
傷,這也從反面說明了要保證創作的藝術質量,必須重視細節的打磨。
對于文學創作而言,語言既是細節,也決定整部作品的品質。語言的粗糙是近年文學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
題,一些作家寫得太快,語言泥沙俱下。在圖像文化影響日隆的語境中,文學語言的獨立性與自主性不斷受到
沖擊。越來越多作家的語言風格呈現出視覺化傾向,強化語言的直觀性,不少敘事作品都向劇本靠攏,聽覺化
的人物對白和視覺化的場景展示成為作品的主體內容。作家語言的辨識度出現弱化的趨勢,不同創作者的語言
相差無幾。文學語言的同質化必然削弱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個性化的文學語言是建構文學性的基礎。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實現文學的高質量發展,應當發揚工匠精神。有些寫作者對文學和
語言都缺乏必要的敬畏感,總是以趕任務的方式緊跟潮流,敷衍了事。工匠精神包含敬業愛崗的職業精神、追
求卓越的創新意識、執著堅韌的專注品質,模范的工匠們精益求精,一生做好一件事,對細節有很高的要求,
力爭做到完美和極致,把打造精品作為人生目標。有藝術雄心的作家應該寫得慢一點,寫得少一點,寫得精細
一點。我想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淘洗,因具有無可替代的獨創性而成為文化積累。
(摘自黃發有《論文學細節與文學性》)
1
材料二:
“太陽之下并無新事”,無非是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為何無數作家還在饒有興致地寫,無數讀者還會津
津有味地品?這是因為,雖然事非新事,但不同的人遭遇相同的事,卻有不同的感受、反應和表現。因此,就
文學來說,精彩全在過程的褶皺處。而作家的本事,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如何將褶皺中的奧妙巧妙地展示給人
看。成功的細節描寫讓人如臨其境、感同身受,讀者的心神好像被施了魔法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寫不好細節
的作家,哪怕思想再深刻,也不能算是個好作家。
塑造形象離不開細節。真正的文學作品,情感性和形象性是不可或缺的,二者依靠細節來顯現。假如通篇
都是籠統的敘述而沒有細節描繪,所有的人、事、物、景都是一掠而過,就必然導致作品情感空洞、形象模糊。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根本來不及對某一朵花細心觀賞,無由體會其獨特的美,又怎么可能
對其一往情深呢?因此,就文學作品而言,細節就是形象,細節就是情感。
細節凸顯與眾不同的個性。作家往往將眾多人物放進同一個場合里對照來寫。《紅樓夢》里劉姥姥二進榮
國府,在王熙鳳、金鴛鴦的揖掇下,她充分發揮搞笑才能,把全場逗得開懷大笑: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
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叫“曖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
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一群年輕小姐、公子、
貴婦人大笑起來,他們的姿態、聲音、動作、神情各個不同,惟妙惟肖。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
的“這一個”,在完全放松狀態下,一個個展現出各自的“真我”。
細節引發讀者參與感。法國思想家梅洛?龐蒂曾說,“桌子”這個意謂之所以吸引他,全在乎細節之刻畫,
正是種種細節,體現出它“在場”的狀態,“從木頭的纖維、桌腿的形狀、木頭的色澤及年齡,到印證著木頭
之年齡的某些涂鴉或磨損,都是至關重要的”。文學作品“以一種感性之物的方式存在”,應充分調動讀者的視
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功能,從而進入一種沉浸式“體驗”,進而達成共情、反思、超越、升華。
總之,文學作品離不開細節,細節寫得好,是了不起的才能。
(摘自趙海菱《也說文學作品的細節之魅》)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認為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寫作者忽略了細節,指出寫作要重視文學細節的打磨。
B.材料一以這些年婚戀題材小說與影視劇為例,論證了每個作家觀察同一個對象都會有自己的角度。
C.材料二認為,判斷一個作家好壞的標準是他能否寫好細節,至于思想深刻與否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D.材料二認為,文學作品情感空洞,形象模糊,有可能是因為作品通篇是籠統敘述,而沒有細節描繪。
2.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部頭作品才能奠定在文學史的地位已成共識,這讓作者熱衷長篇小說創作。
B.作品中的文學細節的藝術質量高,作品總體的藝術水平往往也高,反之亦然。
C.作家創作時不應該只追求速度,還應該精細打磨文學語言,避免同質化傾向。
D.工匠精神內涵豐富,發揚工匠精神可以幫助作者提高寫作質量,創作出精品。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注重破立結合,讓論證更有針對性,觀點更有說服力。
B.材料一尾段運用排比,突出作家應有的態度,增強論證氣勢。
C.材料二以設問開篇,運用類比論證法論證,并提出中心論點。
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論證結構,層次清晰,主要觀點得以凸顯。
2
4.請結合材料二的相關內容,選取一個角度鑒賞下面文字的妙處。(4分)
不想他一步還沒走出去,就聽見“嘶”的一聲,衣服掛住了門鉤,在肩膀處,掛下一片布來,口子撕得不
小。那媳婦一面笑著,一面趕忙找針拿線,要給他縫上。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就走。(選自茹志鵑《百
合花》)
5.校文學社舉辦文學創作論壇活動,請結合材料以“讓細節重回文學作品”為主題,簡要地向與會的文學新
秀們提四點建議。(4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東坡的麥子
范薛魯
公元1079年除夕,天降大雪,御史臺監獄里釋放了一個特殊的犯人,他就是北宋大詩人蘇軾。
因烏臺詩案,他已經在這里度過了灰暗的一百三十多天,凌侮,折磨,險些喪命。最終,貶官黃州,美其
名日:團練副使。
然而,黃州并沒有為他預備下棲身之所。他先寄居擁擠的驛館,后移至一座寺院。那寺院叫定慧院,坐落
在城中。初到黃州的那段日子,蘇軾身心皆疲,獄中的生活仍讓他心有余悸,他終日大睡,只在黃昏時才出來
走走,有時在寺院里看看竹子,有時到江邊轉轉,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他驚喜地發現,雖然經歷萬千磨難,他的詩心未泯,很快又要拱出芽來了。新寫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
寓居作》鋪展在案上,墨香悠然。①風掀起宣紙的一角,微微作響。未干的墨跡還泛著點點微光。他雙手倒背,
站在窗前,月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又斜又長。好久沒有這樣釋懷了,美妙的韻律仍在他的腦海里縈繞,他嘴角上
揚,久違的自信又回來了,一闋新詞的初成,多么像嬰孩的誕生,在深沉的夜里,在荒蠻的異鄉寺院,他安撫
了自己的心靈,有疲憊,也有說不清的愉悅。
不久,蘇軾的家眷也來到黃州。
那時,他已從定慧院遷到臨皋亭。臨皋亭是官舍,其實所謂官舍,不過是江邊的一個小小驛站,也就是供
官員走水路時暫時歇腳的地方。房舍簡陋,四壁空空,他置辦了些簡單的家用物什:床、木柜、案幾、桌椅。
開始壘灶做飯了,②鍋碗瓢盆丁丁當當響了起來,案板上堆著新鮮的菜葉,一縷炊煙從灶間裊裊升起,新
壘的鍋臺還未干透,蒸汽四處游走,油爆蔥花的香味、泥土熏蒸的氣息,以及薪火燃燒的味道混雜在一處向四
周彌漫。樹上鳥雀嘰喳亂叫,門外的孩童蹦跳嬉鬧。家重建起來了,盡管簡陋,甚至還有些寒酸,畢竟一家人
團聚了。
蘇軾是個樂天派,他善于在困頓的夾縫中尋找光亮,他很滿意臨皋亭帶給他的安寧,他時常小酌微醉,坐
看門外的風濤煙雨,盡享著人間靜美。其實,在別人眼里,那不過是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一個驛站而已。
然而,浪漫代替不了稻米,團聚的欣喜過去,無法回避的問題迫在眉睫,二十多張嘴,拿什么來糊口?糧
食從哪里來?
那年是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在那塊叫東坡的土地上,以一個農民的姿態,開啟了他躬耕
隴畝的新生活。
③他脫掉了長袍,一身短衣打扮,頭戴竹笠,在田間揮灑著汗水。撿瓦礫,鋤草根,耕田犁地。秋天,他
播下了一地麥種,也播下了一地希望。
麥子成熟了,那片曾經布滿荒草和瓦礫的土地上,如今一片醉人的金黃。蘇軾站在一望無邊的麥田里,成
3
了真正的麥田守望者。這一年,湖北大旱,而蘇軾的麥子卻獲得了大豐收。
我們不必美化蘇軾的農耕生活,他不是作秀,完全是為了謀生。一收一種之間,有不盡的汗水流淌,以及
肌肉的酸麻脹痛。現在的他,每日都在為五斗米折腰。不過,他不是折腰權責,他折腰于大地。當他從麥田里
直起腰來的時候,他的腰桿依然像樹一樣堅挺,因為,他的靈魂從來都沒有彎過。
④竹杖芒鞋,蓮衣斗笠。
蘇東坡儼然一個地道的農夫了,但他不是普通的農夫,對于普通的農夫來說,田野家園,構成了他們全部
的精神圖譜。然而對于蘇東坡而言,只有這些,還遠遠不夠,他還有夢,有詩,有畫,有書法,有音樂和美食,
有更廣闊、更高遠的精神向度和思想空間。人生的遭遇,往往帶有某種使命,命運把他貶謫到黃州,受盡各種
磨難,絕不僅僅為了讓他多收幾斗麥子,一定還有更大的使命,只不過他不知曉罷了。
一日,他去沙湖,途中突然遇雨,渾身澆得透濕。雨水打在樹葉上,沙沙作響,既然淋透了,索性慢慢行
在雨中,或者再放開些,那就長吟低嘯吧!不多時,雨過天晴,夕陽斜照,回首來時路,風也止了,雨也停了,
仿佛什么都不曾發生過。
這次途中遇雨,讓他完成了精神困頓中的自我突圍,雨后歸來,他立即研墨揮毫,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詞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被壓抑的自我喚醒了,在偏僻的黃州,孤獨中他在與世界對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他要為最真實
的內心而書寫,不媚俗,不違心,不雕琢。他的思念與感傷,他的快樂與凄涼,他生命中所有能夠承受和不能
承受的較和重,都化成了千堆雪,萬重浪,封存在他那充滿靈光的文字里。
掙脫了枷鎖,接下來,他在藝術創作上呈現出井噴之勢,先后寫下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以及他的
登峰造極之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九百多年以來,一直為后人傳
唱,那種宏闊的氣勢,那種豪邁的情懷,高山仰止,沒有人能夠超越。
苦難是另一種土壤,在黃州被貶的歲月里,蘇東坡萃取了大地的精華,同時也萃取了他自己的精華。他把
內心所有的感受,深埋在這片特殊的土壤里,精耕細作,收獲了一大批另類的麥子。他是一個驕傲的收者!
再苦難的日子,蘇東坡也能從中尋找到生活的樂趣,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東坡魚、東坡豆腐……
這一系列與他相關的美食,都是他在困窘中的突圍,無不閃耀著他智慧的靈光,表達著他對世俗生活的眷戀和
熱愛,這何嘗不是他培植的另一種麥子呢!
(選自《散文月刊》2023年第5期,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初到黃州時,蘇軾到江邊看潮水起落,云朵卷舒,在大自然中排解心中的苦悶,尋找心靈的寄托。
B.荒蠻的寺院中,蘇軾詩興涌動,安撫自己的心靈;簡陋的驛站中他能感受安寧,享受人間靜美。
C.東坡的麥田里,蘇軾為五斗米而折腰,揮灑汗水,播種,耕耘,收獲,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D.詩文創作中,蘇軾書寫真實內心,尋求精神困頓中的自我突圍,自覺完成不幸遭遇所帶有的使命。
7.下列對文本中畫線句子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句描寫環境和肖像,與傳神的動詞一同構建出立體畫面,營造出形神兼備的詩化意境。
B.②句表現蘇軾家眷的到來為臨皋亭帶來的煙火氣,通感修辭形象地描繪出這一溫馨場景。
C.③句多用短句,兼有整句、散句,呈現出抑揚頓挫之勢,概略表現蘇軾躬耕隴畝的新生活。
D.④句化用巧妙,對仗工穩,典雅凝練,與下文《定風波》形成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
4
8.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題目中“麥子”的含義。(6分)
9.作者在真實敘寫中融合了小說中的“虛構”手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這種寫法及其表達效果。(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
②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嚎未知,譬如寶在于玄室,有所求而
不見,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辨矣。學者,心之白日也。
③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目:智、仁、圣、義、中、和;教以六行,一日:孝、友、睦、
姻、任、恤;教以六藝,目:禮、樂、射、御、書、數;三教備而人道畢矣。
④子夏日:“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亟聞天下之大言,則志益廣。”故君子之于學也,其不懈,猶
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亶亶,沒而后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
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易》
口:“君子以自強不息。”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嘉膳之百,非取乎一味;圣人之德,非取乎一道。故日學者
所以恕群道也。
⑤夫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為則困而不就。人心必有明焉,必有悟焉,如火得風而炎熾,如水赴下而流速。
故太昊觀天地而畫八卦,燧人察時令而鉆火,帝軒聞鳳鳴而調律,倉頡視鳥跡而作書:斯大圣之學乎神明,而
發乎物類也。賢者不能學于遠,乃學于近,故以圣人為師。昔顏淵之學圣人也,聞一以知十,子貢聞一以知二,
斯皆觸類而長之,篤思而聞之者也。非唯賢者學于圣人,圣人亦相因而學也。孔子因于文、武,文、武因于成
湯,成湯因于夏后,夏后因于堯、舜。故六籍者,群圣相因之書也。其人雖亡,其道猶存。今之學者,勤心以
取之,亦足以致,昭明而成博達矣。
(選自東漢?徐韓《中論?治學篇》,有刪改)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
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昔之君子囚成德回立行?身沒回而名聞不朽回其故@何回哉田學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六藝,指古代六種技能,與《師說》中“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的“六藝”意思相同。
B.而,表轉折關系,與《勸學》中“而青于藍”的“而”用法相同。
C.和,指調和,與《赤壁賦》中“倚歌而和之”的“和”意思不同。
D.道,指學問,與《登泰山記》中“道皆砌石為蹬”的“道”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剛剛出生,處于蒙昧狀態,就像寶貝放在暗室里難以找到,學習就像明亮的陽光照進暗室,啟發蒙昧,
發展智慧。
B.先王任命了主管教育的官員,以“三教”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認為''三教"都齊備了,做人處事之道才
算是學成。
C.學習要勤思考,重實踐,太昊、燧人、帝軒、倉頡的例子說明人們都要向神明學習,從而在自然萬物中得
5
到啟發。
D.古之賢者向圣人學習,圣人之間也注意互相學習,今天求學的人勤勉學習,求于經典,也能成為博學通達
的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2)夫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為則困而不就。
14.請簡要概括第④段闡釋的治學方法。(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漁歌子
孫光憲
草芋芋,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①知何向?黃鶴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②?
【注】①伊軋:象聲詞,搖槳之聲,同“咿呀”。②疏曠:自由自在,曠達放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芋羊”,,漾漾”兩個疊詞的使用形象地表現出湖邊草色與水波的動態美。
B.“玉輪”點出詞人泛舟湖上的時間,月華初上,扣舷而歌,意境開闊閑適。
C.上、下闋分別側重描寫視覺、聽覺兩種感官形象,帶給讀者豐富的體驗感。
D.黃鵠的啼叫與白鷗的棲眠形成了一組動靜關系,以靜襯動,畫面優美動人。
16.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詞人為何會心生“疏曠”之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龍在我們的傳統中是祥瑞的象征,是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古人寫作時常用龍的形象傳情達意,如李
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2)李煜《虞美人》","兩句中,以具體的物象作比,把抽象的愁緒具象化,其
奔放之筆引發了不同時代人們的感嘆。
(3)文人學士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懷,常從名篇佳句中選字取意,命名書屋或居室。如錢大昕的“十駕齋”
就取意于《勸學》中“,"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熟透的柿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但是有些傳言讓大家望而卻步,難以盡享其羨味。
誤區一:①o柿子顏色金黃,有人以為吃它最補胡蘿卜素。其實不然,它的胡蘿卜素含量只
有胡蘿卜的6%和芒果的3%,在兩位“大神”面前真有點不值一提。柿子臂養優勢最大的是富含維生素C,
噪亙速食量約為一3。一毫克左右“吃100克柿子,就能滿足當日維生素C需求的30%o
誤區二:②。其實,白霜是柿子被曬成柿餅時,水分逐漸蒸發,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
隨之滲透到表皮上來,在表面凝結形成的白色粉末。白霜是可以吃的,無須刻意洗掉。
誤區三:③o因為柿子含有糅酸,所以很多患有貧血的朋友擔心吃柿子會加重貧血。其實,
6
像甜柿子和脫澀后的澀柿子這種糅酸含量低的柿子還是可以偶爾吃的,只要不大量、長期吃就好。另外,對于
有缺鐵性貧血的小伙伴,在遵醫囑服藥的同時,平時飲食還要注意選擇富含鐵的食物。
18.請為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6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
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我們比賽足球時,裁判官吹了叫子,說哪個人犯規,哪個人就得受罰,用不到由雙方停了球辯論。最理想
的球賽是裁判員形同虛設(除了做個發球或出界的信號員)。為什么呢?那是因為每個參加比賽的球員都應當
事先熟悉規則,而且都事先約定根據雙方同意的規則之下比賽,裁判員是規則的權威。他的責任是在察看每個
球員的動作不越出規則之外。一個有Sportsmanship的球員并不會在裁判員的背后,向對方的球員偷偷地打一
暗拳。如果發生此類事情,不但裁判員可以罰他,而且這個球員,甚至全球隊的名譽即受影響。球員對于規則
要承拓技藝要能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的程度,他需要長期的訓練。如果發生有意犯規的舉動,就可以說是
訓練不良,也是指導員的恥辱。
這個譬喻可以用來說明鄉土社會對于訟事的看法。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眼感。生活各方面,人和
人的關系,都有著一定的規則。行為者對于這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城管道清淤合同協議
- 電路線路改造合同協議
- 電廠高硫煤采購合同協議
- 獨棟酒吧出售合同協議
- 生鮮水餃售賣合同協議
- 環衛人工勞務合同協議
- 電子門鎖維保合同協議
- 電梯主板買賣合同協議
- 生活驛站轉讓合同協議
- 電子寵物領養合同協議
- 線組長培訓課件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總復習·數學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3課時 反比例函數
- 食品銷售提成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國水利建設行業經營形勢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 助殘委托服務協議
- 自制結婚協議書范本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自測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答案
- 2025年醫院員工滿意度提升計劃
- 學會自我保護課件
- 政府會計實務(第六版)課件 3.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