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卷及答案》(兩套)_第1頁
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卷及答案》(兩套)_第2頁
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卷及答案》(兩套)_第3頁
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卷及答案》(兩套)_第4頁
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卷及答案》(兩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檢測卷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題序一二三總分得分一、積累運用(28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儼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開朗(huò)B.垂髫(tiáo)佁然(yǐ)箬篷(ruò)袒胸露乳(tǎn)C.窈窕(tiǎo)阡陌(xiān)參差(cī)輾轉反側(zhǎn)D.俶爾(chù)好逑(qiú)篆章(zhuàn)落英繽紛(bīng)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欣然規往(規:打算,計劃)B.心樂之(樂:以……為樂)C.神情與蘇、黃不屬(屬:屬于)D.溯洄從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滅可見/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濟困扶危D.乃記之而去/桃花源記4.下列各句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2分)A.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B.其岸/勢犬牙差互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蒹葭/蒼蒼,白露/為霜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A.《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C.“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抒情議論,并通過記事、記物、記人、寫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6.古詩文默寫。(每空1分,共6分)(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2)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__。(3)《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和平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運用對偶修辭方法,描繪洞庭湖雄偉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閱讀名著,回答問題。(5分)(1)《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創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________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2分)(2)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地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上面文段選自《____________》,請結合課外閱讀積累,說說在這封信中,傅雷告誡兒子如何面對情緒上的起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綜合性學習。(7分)央視舉辦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比賽活動圓滿結束,這再次引發人們對中國古典詩詞文化的熱議,請你參加以下活動。(1)【活動一】在唐詩宋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人對月亮有一種獨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國人一種獨特的月亮情結。下面月亮組詩分別表達了什么樣的文化內涵?(4分)詩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詩二:月出照關山,秋風人未還。清光無遠近,鄉淚半書間。——戴叔倫《關山月》詩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問月》內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動二】光明中學開展了中學生課內古詩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活動,從以下的問卷調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結論?(3分)A.你積累古詩詞的原因是什么?答:為了應付考試。B.你背誦積累古詩詞的效果怎樣?答:會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C.你是否經常摘抄主動積累古詩詞名句?答:在老師提醒下積累。D.在解答古詩詞賞析過程中你遇到怎樣的困難?答:理解題意。E.你平時在什么情況下積累誦讀古詩詞?答:老師要求。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理解(42分)(一)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2)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3)其岸勢犬牙差互____________(4)悄愴幽邃____________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當的一項是()(2分)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見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蹤。B.“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出了作者為“石潭”命名的緣由及近岸石頭的千態萬狀。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只寫了魚兒自由游弋的情態。D.第①②段分別寫了作者發現游潭之樂和觀魚之樂。12.第④段畫線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并說說作者產生這種心情的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選自康與之《昨夢錄》)1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_(2)漁人甚異之____________(3)麻枲之屬____________(4)迫暮____________14.翻譯下列句子。(4分)(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公欲來,能相容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甲文中的“漁人”沒有留在桃花源,最終是離開了。那么乙文中的“楊氏”是否要定居穴中?從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兩篇選文所描繪的社會在社會面貌、居民生活狀態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下文,完成題目。(8分)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17.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不要求加標點符號)(2分)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18.解釋加點詞的意思。(2分)(1)其兩膝相比者____________(2)舟尾橫臥一楫____________19.按照下面括號內的提示,用文中相關詞語填空。(2分)(1)蘇東坡——________________(肖像特征)(2)佛印——________________(神態特征)20.“嘻,技亦靈怪矣哉!”這一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閱讀下文,完成題目。(6分)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選自《世說新語》)2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1)嘗與諸小兒游____________(2)諸兒競走取之____________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王戎能夠判斷出“此必苦李”,是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五)閱讀古詩,完成題目。(4分)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24.這首詩表達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詩中有許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疊句,這種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習作展示(50分)2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條魚,一直很想了解陸地上的事情,卻因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無法實現。他與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長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陸地。幾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魚講述了他的見聞。青蛙描述了陸地上的各種事物,魚根據青蛙的描述進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樣東西都帶有魚的形狀:人被想象成用魚尾巴走路的魚,鳥是長著翅膀的魚,牛是頭上長角的魚……其實,人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對新事物的認知,離不開已有的經驗,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經驗。所以,要想真正認知新事物,就必須不斷拓寬視野,豐富經驗。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答案第三單元檢測卷1.B(A.shù—sù;C.xiān—qiān;D.bīng—bīn)2.C(屬:類似)3.B(可以,能夠;A.僅僅,只/才干;C.沿、順著/扶助;D.題,寫/古代一種文體)4.B(其岸勢/犬牙差互)5.B(歐陽修是宋代的)6.(1)悠悠我心(2)天涯若比鄰(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7.(1)喬斯坦·賈德蘇菲(2)傅雷家書對一切泰然處之、用另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8.(1)示例:①表達親人或友人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②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寄寓著人們團聚的心愿與期待;③傳遞孤獨的感傷之美,感慨人生的短暫和渺小。(2)示例: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不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對古詩詞難于理解。9.(1)格外(2)大約(3)像狗的牙齒那樣(4)深10.(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因為那種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11.C(還寫了潭水的清澈見底)12.心情:孤凄悲涼。原因:①周圍的環境凄清,令作者頓生悲情;②作者當時處于被貶的狀態,心中自然抑郁。13.(1)與人世隔絕的地方(2)對……感到驚異(3)類(4)將近14.(1)這個人把自己聽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全都感嘆惋惜。(2)這個人想來這里住,能夠容留他嗎?15.是。從“楊謝而從之”可以看出。16.社會安定、和平、人人平等、民風淳樸,人們過著自由快樂、自給自足的生活。【乙譯文】老人帶領姓楊的人來到一個大的山洞,雞和狗都很高興的樣子,人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家,老人對(這戶人家)說:“這個人想來這里住,能夠容留他嗎?”(穴中人)回答說:“你既然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賢能的人。我們這里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真的要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精美絲織品這些珍異的東西,(人們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魚肉,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照各家的人數分給他們土地,用來耕地養蠶,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姓楊的人道謝并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你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將近夜晚,姓楊的人與老人一起出來。17.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18.(1)靠近(2)船槳19.(1)峨冠多髯(2)絕類彌勒(矯首昂視)20.對精湛的雕刻技藝的贊嘆。21.(1)曾經(2)跑22.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23.善于觀察,善于思考【譯文】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24.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對美滿生活,對幸福生活)的追求。25.(1)可以充分表達詩人思想感情。(2)增強詩歌節奏感和音樂美。26.略。第六單元測試卷一、積累與運用。(22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分)A.南冥(mínɡ) 濠梁(háo) 鰷魚(tiáo) 惠子(huì)B.嘉肴(yáo) 相長(zhǎnɡ) 修睦(mù) 有分(fèn)C.祗辱(zhǐ) 駢死(pián) 食馬者(shí) 其真無馬邪(yé)D.掛罥(juàn) 漠漠(mò) 翩翩(piān) 三重茅(chónɡ)2.指出下列語段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當的一處,并加以改正。(2分)在“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學們精心準備,傾情投入,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成果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有些設計別有用心,令大家大開眼界,獲益匪淺。使用不當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改換為:_______________3.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3分)A.使/老有所終B.盜竊亂賊/而不作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D.食之/不能盡其材4.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馬說》中“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寓指能識別人才的人。B.作者在《大道之行也》中描述的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C.《馬說》中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D.《賣炭翁》是一首寫景詩,詩中揭露了宮市的弊端及其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對畫線處進行調整,使句子語意連貫,句式協調。(字數不得增減)(2分)莊子①像水一樣冷靜,又像火一樣熱烈。幾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受了他的影響,一方面疾惡如仇,嬉笑怒罵;另一方面卻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風,一彎明月。他那②文筆的恣肆,寓言的生動,深刻的思想,更是時時令人擊節贊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空。(5分)(1)在《北冥有魚》中描繪鯤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賣炭翁》中寫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卻又無可奈何的悲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馬說》中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千里馬有異于常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描寫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閱讀下面文字,并根據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對聯。(2分)龍城常州,人文薈萃,傳統的文化底蘊和火熱的創業實踐,造就了諸多英雄人物。“藍領精英”鄧建軍,堅持學習新技術,攻堅克難,完成了數百項技改項目,解決了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被譽為知識型、專家型產業工人的楷模。殷雪梅老師,熱愛教育事業,視學生為子女。在危急關頭,她毅然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她的瞬間壯舉感動了常州,感動了神州,被譽為“英雄教師”。上聯:藍領精英鄧建軍,數百技改成楷模。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請根據語境,續寫一個句子。(2分)大自然的語言豐富多彩:從秋葉的飄零中,我們讀出了季節的變換;從歸雁的行列中,我讀出了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理解。(48分)(一)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4分)觀獵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9.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將軍狩獵的活動,請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畫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沈德潛評這首詩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請選擇詩中兩個詞語說說其遣詞用字的妙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各題。(10分)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B.去以六月息 去:離開C.宿舂糧 舂:搗掉谷殼D.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負:載,托起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2分)A.野馬也,塵埃也B.三餐而返,腹猶果然C.雖然,猶有未樹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鵬鳥要在海運時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風才能南飛。B.文章寫鵬鳥南飛有所待,并以“野馬”“塵埃”與之作對比,表明萬物皆有所待。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負載,這是作者用來說明“小大之辯”的。D.蜩與學鳩飛不高,行不遠,卻自以為得到了逍遙,它們嘲笑鵬鳥高飛遠行的壯舉。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0分)【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15.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矜() 幼有所長()1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1)大道之行也()(2)講信修睦()(3)不獨子其子()(4)男有分()17.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2分)(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2)盜竊亂賊而不作18.【甲】文說明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19.下列選項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A.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B.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C.善刀而藏之D.始臣之解牛之時20.對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養生指維護生命的延續,而不使損害本有的生機,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義。莊子借解牛說明養生之道。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來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觸世上種種困擾和打擊。C.在莊子的筆下,本來充滿血腥味道、繁重骯臟的解牛過程,卻好像是一場美妙的音樂、舞蹈藝術表演一樣。庖丁解牛時的手、肩、足、膝的動作,宰牛發出的聲音有節奏,有美感,充滿了浪漫氣息。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況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況對比,襯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藝。21.《庖丁解牛》技藝高超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本文莊子闡述了什么道理?其主要意圖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