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培訓課件_第1頁
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培訓課件_第2頁
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培訓課件_第3頁
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培訓課件_第4頁
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肱骨髁上骨折講解肱骨髁上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1、肱骨髁上部處于疏松骨質與致密骨質交界處,結構扁薄,前有冠狀窩,后有鷹嘴窩,兩窩之間僅隔一層薄骨片,成為應力上的弱點。2肱骨髁上骨折講解3肱骨髁上骨折講解2、肱骨下端參與肘關節構造,有兩個生理角度:a.與肱骨縱軸形成向前的前傾角:30度-50度。b.與前臂縱軸呈10度-15度的攜帶角。骨折移位可使此角改變而呈肘內翻或肘外翻畸形。4肱骨髁上骨折講解3、肱骨下端周圍有重要血管神經通過:前外側:橈神經。前中部:正中神經、肱動脈。內后方:尺神經。

肱骨髁上骨折時,易被刺傷或受擠壓而合并血管神經損傷。5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肱骨髁上骨折

定義:以肘部疼痛,腫脹明顯甚至有張力水泡,以肘部畸形,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發生在肱骨下端肱骨內、外上髁上方2cm以內的骨折。6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病因與發病機制肱骨髁上骨折多發生10歲以下兒童,多因跌倒所致。成年人相對少見。肱骨髁上骨折多發生于運動傷、生活傷和交通事故。系間接暴力所致。根據暴力形式和受傷機理的不同,可將肱骨髁上骨折分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種。其中以伸直型最多,屈曲型最少,粉碎型多發生于成年人,又稱為髁間骨折。7肱骨髁上骨折講解1、伸直型又稱伸展型。最多見,占90%以上。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后上方。容易合并血管神經損傷。根據骨折端側方移位情況,分尺偏型和橈偏型。8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9肱骨髁上骨折講解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0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小兒嚴重髁上骨折(伸直型)11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伸展尺偏型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外側,肱骨髁受力作用,使肱骨髁上骨折的遠側端向尺側和后側移位。內側骨質可能部分被壓縮,外側骨膜有時尚完整。此類骨折的內移和內翻的傾向性大,骨折移位時必須加以整復,以避免肘內翻畸形。12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伸展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13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右肱骨髁上骨折正位片和側位片(尺偏型)14肱骨髁上骨折講解伸展橈偏型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內側,骨折后,遠側骨折端向橈側和后側移位;這種骨折不易發生肘內翻畸形。15肱骨髁上骨折講解2、屈曲型多系肘關節屈曲位,肘后著地。較少見。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擊尺骨鷹嘴,髁上骨折后遠端向前移位,骨折線常為后下斜向前上方,與伸直型相反。很少發生血管、神經損傷。也可分為尺偏型和橈偏型。16肱骨髁上骨折講解17肱骨髁上骨折講解3、粉碎型多見于成年人。多屬肱骨髁間骨折。常因肱骨下端受到壓縮性的暴力所致,尺骨半月切跡向肱骨下端劈裂而分為內、外髁兩骨片。按骨折線形狀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18肱骨髁上骨折講解

肱骨髁上骨折粉碎型19肱骨髁上骨折講解診查要點有明顯外傷史,多見于學齡前兒童。骨折無移位者,肘部可有腫脹、疼痛,肱骨髁上有壓痛、縱軸叩擊痛,功能活動障礙。骨折有移位者則腫脹嚴重,甚至出現張力性水泡,肘部成靴型,但肘后系保持正常。注意橈動脈的搏動、腕及手指的感覺、活動、溫度、顏色,以確定是否合并神經或血管損傷。x檢查肱骨內外髁和尺骨鷹嘴三點關伸直型:骨折遠端向后上方移位,骨折線多從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屈曲型:骨折遠端向前上方移位,骨折線多從后下方斜向前上方。粉碎型:骨折兩髁分離,骨折線呈“T”型或“Y”型。20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并發癥Volkmann缺血性肌攣縮:是肱骨髁上骨折常見而嚴重的合并癥,其早期癥狀為劇烈疼痛,橈動脈搏動消失或減弱,末梢循環不良,手部皮膚蒼白發涼,被動伸直屈曲手指時引起劇痛等,應立即將肘伸直,松解固定物及敷料,經短時間觀察后血運無改善者,應及時探查肱動脈,痙攣的動脈可用溫鹽水濕敷,動脈用普魯卡因封閉,確有血管損傷者,應行修補手術,前臂腫脹加重,骨筋膜間室壓力高者,應切開骨筋膜室減壓。21肱骨髁上骨折講解23肱骨髁上骨折講解肘外翻:肘外翻很少發生,可見于肱骨外髁骨折復位不良病例,嚴重時引起尺神經炎,應及早行神經前移或截骨矯正術。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較多見,橈神經及尺神經損傷少見,主要因局部壓迫,牽扯或挫傷,斷裂者少見,隨著骨折整復大多數于傷后數周內可自行恢復,若傷后8周仍無恢復,可考慮手術探查并作適當處理。肘關節骨化性肌炎:在功能恢復期,強力被動伸屈肘關節,可導致關節周圍出現大量骨化塊,致使關節又腫脹,主動屈伸活動逐漸減少,遇此種情況,應立即停止被動牽拉關節,并應制動數周,以后再重新開始主動練習關節屈伸活動,在兒童很少有手術切除增生骨性組織的必要。24肱骨髁上骨折講解治療(一)無移位骨折屈肘90°位,用頸腕帶懸吊2~3周(二)有移位骨折整復方法先在牽引下矯正側方移位和旋轉移位伸直型:助手在牽引下緩緩屈肘關節,術者用兩拇指推遠端向前,其余兩手四指提拉近端向后。屈曲型:助手在牽引下緩緩伸肘關節,術者用兩拇指推近端向前,其余兩手四指提拉遠端向后。粉碎型:屈肘45°~90°進行尺骨鷹嘴牽引或皮膚牽引,再手法復位。25肱骨髁上骨折講解治療固定方法伸直型:屈肘90°~110°,固定3~4周。屈曲型:先屈肘40°~60°,固定3周;后逐漸改為屈肘90°,固定2~3周。注意:夾板長度上達三角肌中部,下達肘關節。如有血運障礙,立即松解外固定。26肱骨髁上骨折講解治療手術治療

適用于手法復位失敗者;

開放性骨折;

骨折合并血管損傷者;

骨不連;

骨折畸形連接或肘內、外翻畸形嚴重者,可行截骨術矯正。27肱骨髁上骨折講解治療練功活動

固定期間多做握拳,腕關節屈伸等活動粉碎骨折于傷后一周在固定牽引下屈伸肘關節其它類型骨折在解除固定后進行鍛煉預后

伸直型骨折,早期換藥、調整夾板松緊度或護送患者拍x線片都不可使患肘伸直,避免再移位。屈曲型骨折,早期不可隨意做屈肘運動。骨折固定后,密切關注末梢循環。28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復位要點單純性伸展型左肱骨髁上骨折,術者左手掌壓于尺骨鷹嘴背側,右手壓于近測骨折端上方的屈側,雙手互相對壓。同時助手將肘關節屈曲即可復位。左側伸展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術者應以左手小魚際抵于肱骨內髁處,右手大魚際抵于肱骨近側骨折端上方橈側,兩手用力加壓將遠側骨折端的尺側移位完全整復,然后術者左手轉為手掌托于鷹嘴背側,右手轉為手掌壓于肱骨近側骨折端上方屈側,兩手對壓整復,同時助手將肘關節屈曲將前后移位復位。29肱骨髁上骨折講解復位要點左側伸展橈偏型肱骨髁上骨折,術者以左手大魚際抵于肱骨外髁,右手小魚際抵于近側骨折端上方內側加壓整復,但不宜整復過度,術者再將左手轉為手掌托于鷹嘴背側,右手轉為手掌壓于肱骨近側骨端上方屈側,兩手對壓整復前后移位,同時將肘關節屈曲即可復位。左側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術者以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