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69-2022 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_第1頁
DB35T 769-2022 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_第2頁
DB35T 769-2022 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_第3頁
DB35T 769-2022 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_第4頁
DB35T 769-2022 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CCSB31

35

福建省地方標準

DB35/T769—2022

代替DB35/T769—2007

浮宮楊梅栽培技術規范

Fugongbayberry—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

DB35/T76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代替DB35/T769—2007《浮宮楊梅栽培技術規范》,與DB35/T769—2007相比,除結構調

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園地選擇(見4.1.1,DB35/T769—2007的3.1);

——修改了品種選擇(見4.2.1,DB35/T769—2007的4.1);

——修改了種植時期(見4.2.4,DB35/T769—2007的4.4);

——修改了定植穴準備(見4.2.5,DB35/T769—2007的4.5);

——增加了栽植(見4.2.6);

——修改了中耕除草(見4.3.2,DB35/T769—2007的5.1.2);

——修改了土壤改良(見4.3.3,DB35/T769—2007的5.1.3);

——修改了施肥技術要求(見4.4,DB35/T769—2007的5.1.5);

——修改了整形修剪要求(見4.5,DB35/T769—2007的5.2);

——修改了主要病蟲害防治(見4.6,DB35/T769—2007的5.4)。

本文件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漳州市龍海區農業農村局、漳州市龍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漳州市龍海區浮宮鎮

人民政府、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黃龍根、吳順宗、林為民、黃雪芬、劉姿余、方明清、王麗惠、王舒雅、林小

紅、鄭嘉興、洪建輝、張澤煌。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本文件于2007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II

DB35/T769—2022

浮宮楊梅栽培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浮宮楊梅的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浮宮楊梅栽培技術。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DB35/T770地理標志產品浮宮楊梅

3術語和定義

DB35/T77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技術要求

建園要求

4.1.1園地選擇

選擇交通方便、水電便利、排水良好的地點建園。產地應遠離工礦區和公路干線,無工業及環境污

染,以pH值在4~6之間的疏松丘陵紅壤山地為宜,山地坡度不宜超過30°。

4.1.2果園基礎設施建設

4.1.2.1果園

面積一般2公頃~3.5公頃,山地小區邊長與等高線平行,并按地形將幾個小區組成一個作業區,作

業區面積為6.5公頃左右。

4.1.2.2道路

應設置合理的道路系統,連接楊梅園地和場外交通。園區設主干路、支路和小路,其中主干路寬5m~

7m,坡降不大于1/10,最小轉彎半徑大于10m;支路寬3m~5m,并留有回車場所;小路寬1m~2m。

4.1.2.3排灌

應在園區半山腰開排洪溝,溝寬為1.0m~1.5m,溝底寬0.8m~1.0m,溝深1.0m~1.5m。在排

洪溝的兩端和中部設數條縱向的竹節狀排水溝,排水溝寬0.3m,深0.2m;每公傾應建一個103左右的

貯水池。

1

DB35/T769—2022

種植要求

4.2.1品種選擇

宜選擇安海、安海變軟絲、安海變硬絲等優良品種。

4.2.2開墾方式

楊梅園開墾可采用魚鱗坑、等高梯田或撩壕等開墾方式。

4.2.3種植密度

株距4m~5m,行距5m~6m,每公頃植450株左右。

4.2.4種植時期

冬春種植。

4.2.5定植穴準備

定植穴要求長、寬、深各1m。定植前一個月,每穴分層將25kg~50kg綠肥,50kg左右的腐熟

豬牛羊糞,1.5kg餅肥、0.5kg磷肥、石灰粉1kg~2kg與土壤拌勻,分層施入;再填土壓實培高土

墩(30cm)待種植;定植時苗木要求根部沾紅泥漿或帶土定植,壓實后澆足定根水。

4.2.6栽植

采用一年生營養袋嫁接苗,栽植時根據苗木根系的深淺挖栽植穴,將苗木放入穴中央,扶正苗木,

縱橫成行,填土、輕踩、澆透定根水,沿樹干周圍做成直徑80cm,高20cm樹盤,并覆蓋地膜、稻草等

保墑。發現缺苗、死苗,及時補種。

果園管理要求

4.3.1排灌水

果園做到旱能灌、澇能排。雨季來臨時,應做好果園排水工作,遇到干旱,要及時澆水。

4.3.2中耕除草

幼年果園每年進行1~2次中耕除草。

4.3.3土壤改良

定植后2年內進行一次全園土壤改良,時間在采果后進行。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向上坡面和

左右兩側挖寬60cm、深50cm的條溝,逐年向外擴展,可結合施基肥,采用放射狀、環狀等方法,并隔

年輪換。

4.3.4套種及覆蓋

種植后1~2年內,春季3月~4月套種花生、大豆、印度豇豆、烏綠豆等綠肥,5月~7月收割一次,

利用綠色秸稈進行覆蓋,覆蓋厚度為15cm~25cm,主干周圍留一定空處,不可蓋住樹頭。

施肥技術要求

4.4.1肥料種類和配比

2

DB35/T769—2022

以施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有機肥用堆(漚)腐熟的羊糞、餅肥及商品有機肥等為主;無機肥

選用氮:磷:鉀比例為0.8:(0.3~0.35):(2~3)。

4.4.2施肥時期和數量

4.4.2.1幼齡樹

在萌芽前或萌芽后施用。注重速效性肥料的施用,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每株每次施復合肥0.2

kg,每年3~5次。

4.4.2.2成年樹

4.4.2.2.1基肥

冬季以腐熟廄肥、餅肥等有機肥為主,施用量15噸/公頃。

4.4.2.2.2壯果肥

果實生理落果后至疏果前施用。以速效氮鉀肥料為主,每株施草木灰5kg~7.5kg或尿素1kg、硫

酸鉀2kg~3kg。

4.4.2.2.3促梢肥

有大小年結果現象的成年樹,結果小年可不施,結果大年應施促梢肥。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施用。

以復合肥為主,噴施2~3次根外追肥(硼、鋅、錳等微量元素),一般每株每年施肥量不宜超過0.3kg。

4.4.3施肥方法

以穴施、溝施為主。

整形修剪要求

4.5.1幼年樹整形

采用自然圓頭形,幼年樹在每年的2月~3月、7月~8月進行輕度修剪。

4.5.2成年結果樹修剪

對樹冠外圍及頂部的結果枝組,采用疏刪或回縮修剪;對下部或內膛的結果枝,可短截部分枝條。

4.5.3徒長不結果樹和衰老樹修剪

當楊梅樹勢衰老、產量品質明顯下降,對中心主干進行回縮,更換新主枝,注意加強水肥管理。結

果盛產樹的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長枝要全部刪除。樹冠底部的下垂枝應逐漸回縮。下垂枝距地面不小于1m。

交叉枝、病蟲枝、枯枝要剪除,適當刪掉過密枝。

4.5.4一般修剪方法

包括疏枝、短截、除萌、摘心等修剪方法。

4.5.5疏果

宜采用人工疏果,定果時每結果枝留2~3粒果,生長較弱的每結果枝留1粒果。

3

DB35/T769—2022

病蟲害防治

4.6.1應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

治為輔”的防治原則。農藥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定,不應使用國家農業部門公告的禁限用農藥。

4.6.2主要病蟲害有:楊梅癌腫病、白腐病、楊梅干枯病、楊梅枝腐病、楊梅褐斑病、果蠅、蓑蛾類、

白蟻類、油桐尺蠖、卷葉蛾等,其防治方法參見附錄A。

采收要求

4.7.1分批采收

以全樹20%果實呈現該品種成熟果固有色澤為標準。

4.7.2采收方法與注意事項

采收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下:

a)掌握正確的采收方法,用3個手指握住果柄,果實懸于手心中,連柄采下;

b)采前剪去指甲,以免刺傷果實;

c)輕采輕放,禁止劇烈運動;

d)選用可盛約3kg~5kg果實的淺果籃盛果,且果籃底部及四周墊以狼蕨草或松葉等;

e)采收時間宜在清晨或傍晚。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

f)作加工用的果實或高大樹冠頂部的少數果實無法進行人工采摘時,可先在樹下墊上草或塑料

薄膜,搖樹震落果實并撿拾。此法采收速度快,但果實損傷大,只能貯存1d~2d,應速加

工。

4

DB35/T769—2022

附錄A

(資料性)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應符合表A.1的規定。

表A.1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病蟲名稱防治方法及藥劑

1.藥劑防治:3月~4月,在癌瘤中的病菌傳播前,用刀割除癌瘤,再涂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劑。

2.新梢抽生前剪除有癌瘤的小枝,再噴施1:2:2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

3.清園收集病枝燒毀。

楊梅癌腫病

4.加強楊梅培育管理。農事操作時,應避免樹體損傷。實行果園深耕,多施含鉀量高的有機肥和化肥,

增加樹體的抵抗力。

5.禁止在病樹上采接穗,采用無病苗木種植。

1.加強果園土壤肥水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

2.注重楊梅修剪和疏果環節的應用,增加果園通透性。

白腐病

3.藥劑防治:在楊梅果實硬核著色期進入成熟期之間,選用嘧菌酯3000倍液或吡唑醚菌酯1500倍噴霧,

安全間隔期15d。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增強樹體抗病力。

楊梅干枯病2.積極防除害蟲,保護樹體,防止或減少造成蟲傷口。

3.早期割去病斑,在傷口處涂抹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劑。

1.增施有機肥料和鉀肥,增強樹勢,抵抗病菌侵染。

楊梅枝腐病

2.割去病枝,枝條割除處刮平后再涂抹抗菌劑或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劑,使傷口逐步愈合。

1.在楊梅采收前1個月和果實采收后各噴一次藥效果較好。常用藥劑及用量:使用喹啉銅1000倍~2000

楊梅褐斑病倍液或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劑,安全間隔期30d。

2.冬季清掃果園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源。

在果實硬核期至成熟期之間,可用1.8%阿維菌素1500倍液,安全間隔期15d;或用乙基多殺菌素1500

果蠅

倍~25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3d。

1.及時人工摘除蟲囊。

蓑蛾類2.4月~5月幼蟲發生初期使用氯蟲苯甲酰胺17500倍~25000倍液噴霧。

3.生物防治:噴灑每克含100億個孢子的青蟲菌1000倍液。

1.堆草誘殺、蟻路噴藥、放包誘殺,可用1.8%阿維菌素稀釋2~3倍放置蟻穴周圍誘殺。

白蟻類

2.4月~6月點燈誘殺成蟲。

油桐尺蠖、卷葉1.人工捕殺、人工摘除卷葉或剪除被害枝梢。

蛾類2.幼蟲期可用氯蟲苯甲酰胺17500倍~25000倍液噴霧。

5

DB35/T76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技術要求............................................................................1

附錄A(資料性)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5

I

'%7

ü



??+

δ???ε

????亼???????

???????+

???????亶?????????

?+

????亼???????

???????

??亶???亶????亶????????????????

???













































DB35/T769—2022

附錄A

(資料性)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應符合表A.1的規定。

表A.1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病蟲名稱防治方法及藥劑

1.藥劑防治:3月~4月,在癌瘤中的病菌傳播前,用刀割除癌瘤,再涂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劑。

2.新梢抽生前剪除有癌瘤的小枝,再噴施1:2:2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

3.清園收集病枝燒毀。

楊梅癌腫病

4.加強楊梅培育管理。農事操作時,應避免樹體損傷。實行果園深耕,多施含鉀量高的有機肥和化肥,

增加樹體的抵抗力。

5.禁止在病樹上采接穗,采用無病苗木種植。

1.加強果園土壤肥水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