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歷史一輪復習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_第1頁
高三人教版歷史一輪復習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_第2頁
高三人教版歷史一輪復習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_第3頁
高三人教版歷史一輪復習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一、選擇題1.下面是陜西西安臨潼姜寨聚落遺址的平面圖,據此可以推測出遠古時期姜寨人已經開始()A.采集漁獵 B.馴養牲畜C.栽培谷物 D.聚族定居2.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發現了用于捻麻紗的木、陶錠盤,制作時間約為公元前5000年。這類文物可以用來證明我國古代()A.紡織技術的起源 B.制瓷技藝的高超C.原始農業的興起 D.商品交易的活躍3.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夏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復歸于兄之子,兩次是兄終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繼。據此可知()A.夏朝時宗法制度已具雛形B.夏朝完善了嫡長子繼承制C.我國封建社會自夏朝開端D.夏朝的王位繼承制比較混亂4.《禮記·禮運》記載:“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這一記載反映了()A.分封制已開始出現B.這一時期階級矛盾尖銳C.社會貧富分化嚴重D.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5.商朝甲骨文中常見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來雨、云雨等記錄,“一年之中,無月不可以降雨”。這反映出商朝()A.節氣用于指導農業生產B.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具有多樣性C.農業生產占據重要地位D.神權成為維系統治的紐帶6.西周初年,周王對殷王的祖先神進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與任何族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而是整個天下的保護神。周王此舉有利于()A.強化宗法血緣 B.維護尊卑關系C.凸顯宗教信仰 D.加強文化認同7.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國”,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及差別明顯的“畿服之制”。這一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西周統治疆域比較廣闊B.西周推行嚴格的等級制度C.鞏固周朝在全國的統治D.周人比較重視血緣關系8.春秋時期,五霸爭長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由周天子賜予“伯”的稱號方可為諸侯之長。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樣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認可。這說明()A.分封制得到諸侯嚴格遵守B.周王室對地方控制加強C.天下一家的觀念成為共識D.諸侯爭霸強化了宗法制9.春秋戰國時期,“耕”“牛”二字經常出現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這種現象可以用來佐證()A.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鐵犁B.春秋戰國時期牛耕得到推廣C.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鐵犁牛耕D.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飼養牛10.《管子》一書記載,春秋時期齊國已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據考古發現,春秋晚期長江流域吳國的墓葬中發現的農具和手工業工具,均為青銅制造。在中原地區洛陽王城、鄭州碧沙崗和山西侯馬等地春秋中晚期至戰國之際的遺址中,還普遍存在石、骨、蚌的生產工具。據此可知,春秋時期()A.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已超過中原地區B.中國經濟重心仍在關中平原C.中原地區的戰亂嚴重影響了該地經濟發展水平D.鐵制工具仍然沒有普遍使用11.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他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張“法者,所以愛民也”“以刑去刑”“至德復立”。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A.堅持“禮法”并重B.強調“輕罪重罰”C.認為圣君行仁義 D.借鑒了儒家思想12.荀子給儒家的“禮”賦予“法”的內容。韓非批判繼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義的“道”,改造為唯物主義的“道”。這表明戰國時期()A.百家爭鳴中有共鳴之處B.儒家思想匯集了各家思想精華C.百家爭鳴局面歸于沉寂D.諸子百家的主張基本一致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每一件青銅容器——不論是鼎還是其他器物——都是在每一等級隨著貴族地位而來的權力象征性的徽章與道具。青銅禮器中大量猙獰的紋飾,使王公貴族附上莫須有的神力,成為王權的守護者。青銅禮器與兵器是被國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盤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與政治領域的皇親國戚所受賜的象征性的禮物的一部分,然后等到地方上的宗族再進一步分支時,它們又成為沿著貴族線路傳遞下去的禮物的一部分。青銅容器獲得這等意義是因為它們與在儀式上認可了建立在親屬關系上的貴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儀之間的聯系關系,同時也因為它們是只有控制了大規模的技術與政治的機構的人才能獲得的珍貴物品,因而適用為節約法則的象征。說到底的話,青銅容器是只與地位高貴的人相聯合的。——摘編自張光直《青銅揮麈》材料二我國大約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利用銅。到了商朝,青銅冶鑄技術已臻于成熟,春秋戰國時期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可以從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銅器,例如司母戊鼎,湖北隨縣出土的大型編鐘等,看到當時青銅冶鑄技術所達到的高超境界。先秦優秀青銅文明的標志,除大量青銅器外,還體現在已總結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銅合金配比規則,即按照青銅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制不同比例的青銅合金。這就是《考工記》中所記載的“金有六齊”。——摘編自金秋鵬《中國古代科技史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青銅器成為“權力象征性的徽章與道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的特點。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和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愿講超道德價值。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從入世的哲學觀點看,出世的哲學是太理想主義的、無實用的、消極的。從出世的哲學觀點看,入世的哲學太現實主義了、太膚淺了。它也許是積極的,但是就像走錯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錯得很。——摘編自馮友蘭《三松堂全集》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的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考點規范練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1.D根據題干圖片中小房屋圍繞大房屋,可知當時姜寨人聚族定居,故選D項。2.A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河姆渡居民的紡織工具,可以用來證明我國紡織技術的起源,故A項正確;題干圖片中的陶錠盤體現的是制陶技術,不是制瓷技術,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原始手工業的生產狀況而非原始農業,故C項錯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商品交易狀況,故D項錯誤。3.A根據題干材料,可知夏朝的王位繼承方式多是父死子繼,這說明夏朝時宗法制度已具雛形,故A項正確;題干材料體現了夏朝時形成了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但沒有體現嫡長子繼承制,故B項錯誤;我國封建社會開端于戰國時期,故C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夏朝王位繼承已有一定規則,并不混亂,故D項錯誤。4.D“天下為家”體現了“家天下”,“大人世及以為禮”意思是君王世襲是合乎道德規范的,體現了王位世襲制成為定制,故D項正確。5.C題干材料中甲骨文記載的是關于雨水的情況,并非節氣,也沒有體現甲骨文記載內容的多樣性,故A、B兩項錯誤;題干材料中的甲骨文記載圍繞雨而展開,而雨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這說明商朝注重農業發展,故C項正確;題干材料未體現神權,故D項錯誤。6.D根據題干材料,可知經過周王改造的神與任何族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此舉說明周王在弱化宗法血緣關系,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對殷王的祖先神進行了改造,沒有體現尊卑關系,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西周時期的宗教信仰,故C項錯誤;經過周王改造之后的神成為整個天下的保護神,其目的在于加強西周各個部族之間的聯系,強化對共同文化的認同,故D項正確。7.C西周統治疆域比較遼闊是出現這一局面的客觀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管理制度,等級制度不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故B項錯誤;西周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實行分封制和“畿服之制”,故C項正確;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與題干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8.C“五霸爭長”“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事件是分封制逐漸瓦解的表現,故A項錯誤;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周王室對地方控制逐漸削弱,故B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五霸爭長”“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事件均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盡管分封制逐漸遭到破壞,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觀念依然存在,故C項正確;諸侯爭霸會弱化宗法制,故D項錯誤。9.B題干材料中“耕”“牛”經常出現在人名中,可以佐證春秋戰國時期牛耕得到推廣,但無法佐證當時的牛耕是否使用鐵犁。故選B項。10.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于長江流域,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農具的材質,與經濟重心無關,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各地都有戰亂,并非僅僅中原地區,故C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齊國已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吳國……均為青銅制造”“中原地區……普遍存在石、骨、蚌的生產工具”,可知春秋時期鐵制工具仍然沒有普遍使用,故D項正確。11.D根據題干材料“至德復立”,可知商鞅重視“德”而非“禮”,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未體現“輕罪重罰”,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中商鞅主張德法并用,而不僅僅是實行仁義,故C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至德復立”可知商鞅主張德法并用,與儒家的德治思想具有相通之處,故D項正確。12.A題干材料反映了儒家對法家思想的吸收,法家對道家思想的繼承,體現了思想的融合,這表明百家爭鳴中有共鳴之處,故A項正確;題干材料只反映了儒家對法家思想的吸收,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反映了當時思想活躍的局面,故C項錯誤;諸子百家的主張既有共鳴之處,也有相互批駁,不可能基本一致,故D項錯誤。13.參考答案:(1)原因:青銅容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權與王權的結合;青銅容器是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物質載體;青銅容器是個人對社會資源支配能力的象征,是社會等級地位的標志。(2)特點:歷史悠久;冶鑄技術不斷進步;鑄造工藝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比例的青銅合金。14.參考答案:示例觀點:“出世的哲學”主張脫離社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政治觀念消極。評析: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哲學”的重要代表,老子將天地萬物本原歸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