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考生號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

機密★啟用前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

歷史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考生號、姓名。考生要認真核

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考生號、姓名”與考生本人考生號、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

上。寫在本試題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考生必須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能揭示中華文明起源的考古發掘史料是

A.北京人用火場景想象圖B.元謀人的門齒化石

C.中國古人類遺址分布圖D.山頂洞人復原頭像

2.春秋時期,周桓王率部與鄭國刀兵相見,桓王肩頭中了一箭,狼狽撤兵。鄭國派人去

“慰問”,桓王忍氣吞聲,不了了之。材料說明春秋時期

A.王室衰微B.君臣和睦C.華夏認同D.國家一統

3.秦統一全國后,秦始皇召開了一場關于地方治理的御前會議,丞相王第主張分封制,

廷尉李斯則主張郡縣制。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旨在

A.緩和矛盾B.尊崇儒術C.擴展疆域D.鞏固統一

4.漢代能通西域與他不顧艱險的“鑿空”精神是分不開的。這里的“他”是

A.霍去病B.衛青C.司馬遷D.張騫

5.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經,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日本、新羅等國多次向唐朝派

遣使節和留學生。材料說明唐朝

A.中外文化交流頻繁B.法律體系逐漸形成

C.選官制度漸趨完善D.民族交融逐步加強

6.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完善。實施表1措施的朝代是

表1加強中央集權措施(部分)

中央樞密院專掌軍政;三司專掌財政;增設參知政事為副柜

地方文官出任知州;州增設通判;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

A.漢朝B.秦朝D.唐朝D宋朝

7.元朝設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區,設北庭都元帥府、宜慰司管理西域,設澎湖巡檢司管理

臺灣。這表明元朝

A.重視對外貿易B.加強邊疆治理C.強化行省制度D.實現民族平等

8.小林同學在進行“中醫與人類健康”的課題研究中,已搜集到《黃帝內經》《千金方》

《唐本草》等書籍。他還應查閱的書籍是

A.《本草綱目》B.《天工開物》C.《徐霞客游記》D.《農政全書》

9.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

議。這一規定破壞了中國的

A.關稅主權B.司法主權C.領海主權D.領土主權

10.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提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主張

的文件是

A.《海國圖志》B.《四洲志》C.《天朝田畝制度》D.《瀛寰志略》

11.近代中國社會各階級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張。其中,提出“驅除勒

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的是

A.地主階級B.農民階級C.無產階級D.資產階級

12.20世紀30年代,日本持續擴大對中國侵略,制造了一系列事變和慘案。其中,炮

轟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并繼而占領東三省的事件是

A.一.二八事變B.九一八事變。C.八一三事變D.七七事變

13.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闡明了抗戰的總方針。其意義是

A.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B.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C.指導全民族堅持抗戰D.推動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14.1949年4月,毛澤東創作《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背景是

A.百團大戰勝利B.紅軍長征開始C.抗美援朝開始D.渡江戰役勝利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同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

“米棉之戰”的目的是

A.加大財政投入B.鞏固人民政權C.完成三大改造D.建立國營經濟

16.1960年春,“鐵人”王進喜率領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他們在茫茫大草原上

露營,就著鹽水吃野菜,以頑強的意志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他們身上體現的精神

被譽為“鐵人精神”,其內涵是

A.艱苦奮斗B.助人為樂C.廉潔奉公D.執政為民

17.表2中的成就對于我國的發展具有

表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分)

時間事件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中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A.綱領性作用B.總結性作用C.開創性意義D.普及性意義

18.據圖1判斷,促進我國居民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元

A.推行“雙百”方針B.執行“一五”計劃

C.實行“一國兩制”D.實施改革開放

19.人類最初的文明分別出現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材料反映

了人類文明具有

A.統一性B.繼承性C.延續性D.多元性

20.古代神話中用人體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種姓:口為婆羅門,雙臂造成剎帝利,雙腿變

成吠舍,雙腳生出首陀羅。這一神話源自古代

A.印度B.埃及C.羅馬D.希臘

21.腓尼基字母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

度等地的多種字母;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

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材料說明腓尼基字母是

A.瑪雅文字源頭B.世界字母文字源頭

C.中國文字起源D.非洲象形文字起源

22.中古時期,西歐國王將土地分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屬下,

屬下繼續分封,直到騎士。領取土地者必須效忠授予土地者,主要義務是服兵役。這反

映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B.城市自治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D.君主立憲制度

23.1787年,美國制定憲法,確立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

和司法權,彼此制衡。這體現了

A.君權神授B.人民主權C.三權分立D.天賦人權

24.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

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引發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說明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業革命的主要條件是

A.手工工場的發展B.世界市場的擴大

C.機器發明D.科技革命

25.工業革命時期,機器取代了手工勞動,蒸汽動力和電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這表明

工業革命

A.加速了城市化進程B.提高了人們的文化水平

C.極大地提高生產力D.促進了管理方式的變革

26.表3中所列的事件反映了古老亞洲開始“覺醒”。其性質是

表3亞洲的“覺醒”(部分)

時間事件目標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

1905-1911年伊朗立憲革命反抗封建主義和外國勢力的統治

A.社會主義革命B.農民階級反帝愛國運動

C.共產主義運動D.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27.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談到古巴導彈危機時說:“盡管我們的階級對抗是不可調

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軍事沖突的問題上,卻找到了共同的立場和共同的語言。”這說

明冷戰期間美蘇

A.趁火打劫B.斗而不破C.孤注一擲D.隔岸觀火

2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施的經濟措施包括:加大公共事業開

支;制訂經濟發展計劃;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進行調節。這說明主

要資本主義國家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推行重商主義政策

C.加強國家宏觀調控D.采用計劃經濟體制

29.表4數據變化反映了美國、日本

表41950年和1990年美國、日本就業人口分布變化(單位:,

經濟部門年份美國日本

農業195012.250.7

19902.87.2

工業195034.722.2

199025.833.6

服務業195048.926.6

199071.459.2

A.社會矛盾的激化B.實力對比的變化

C.社會結構的變化D.經濟形勢的惡化

30.1999年,類國、中國、英國、俄國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成立了二十國集團(G20),

到2015年,二十國集團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80%以上。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

作的主要論壇和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機制。二十國集團的成立有利于推動世界

A.區域集團化B.政治一體化C.文化多樣化D.經濟全球化

第II卷(非選擇題40分)

(請考生在答題卡上作答)

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西晉時,南方戶數約占全國戶數的40%,南方地廣人稀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經過東晉南朝的開發,江南地區初步形成了稻麥兼種的作物體系,南方的耕地面積和糧

食產量大幅度增加,農業發展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進步。

——摘編自王大建、劉德增《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討》

材料二據估計,截至南朝初年,南渡人口已達95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

大批勞動力的補充,是南方農業得以加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南方政權總體上沒有

放松農業生產。在南北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南農業便迅速發展起來了。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⑴根據材料一,歸納江南地區農業發展的表現。(2分)

⑵根據材料二,簡析江南地區農業發展的原因。(4分)

⑶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發展的意義。(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五四運動》浮雕生動再現了五四運動的

場面:北京學生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

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

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

圖2

——摘編自張筱強等《圖片中國百年史》

材料二五四運動使青年學生走上了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

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培養訓練了大批優秀骨干成員。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力量的

領導核心。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

——摘編自張海鵬《中國近代史》等

(1)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運動性質。(2分)

⑵根據材料二,說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關系。(4分)

⑶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4分)

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表514—20世紀世界歷史事件(部分)

時間事件時間事件

14—17世紀文藝復興1789—1794年法國大革命

16世紀宗教改革1804—1826年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7-18世紀啟蒙運動1871年巴黎公社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注:表中事件按主題分類,可分為思想解放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

主義運動等主題。

——據吳于度、齊世榮《世界史》編制

材料二從古希臘文化中孕育出的理性精神,在思想解放的極大推動下,在資本主義

世界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由于這種理性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作用,人們從自然力的約束中

解放出來。從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學思潮的張揚到科學的大發展都充分證明:思想

解放促進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摘編自劉相、劉德軍等《人類思想解放史論》

⑴根據材料一,任選1個主題,寫出相對應的2個事件。(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觀點,結合世界近代史知識簡要論述。(6分)

3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趙老師組織高一(1)班同學開展“探尋社會轉型中的歷史選擇”主題活動。具體活動

如圖3。

材料

探尋社會轉型中的歷史選擇

主持人:同學們好,今天我們活動的主題是“探尋社會轉型中的歷史選擇”……請同

學們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闡述。謝謝!

張同學:在戰國,面對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現,新興地

主階級為了適應這些社會變化,紛紛進行變法,商鞅變法就是其中一

次最為徹底的變法。

李同學:在英國,面對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英國經濟發展時,英國資產階級選擇用

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為英國

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王同學……

主持人: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現總結如下……謝謝!

圖3

(1)根據材料,列舉推動社會轉型的兩種方式。(4分)

(2)請你以主持人身份對本次主題活動進行總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撰寫發言稿。

(6分。要求:圍繞主題,簡明扼要,邏輯清晰;不得透露身份信息)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

歷史試題

第I卷(選擇題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BADDACBAAc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BCDBACDDA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ACBCDBCCD

第n卷(非選擇題40分)

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1.(1)表現:形成稻麥兼種的作物體系;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