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安徽中考)文言文與詩詞比較
[三](16分)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詠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②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砂初開曉更清。
[注]①著:附著。②荷:也稱作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這里指荷花。
13.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晉陶淵明理愛菊獨:.
(2)濯清漣而不妖妖:
(3)亶乎眾矣宜:—
(4)金粟初開曉更清初:
14.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愛蓮說》中,菊是的象征;《詠菊》中,菊有的特點。(用原文
詞語填空)
16.《愛蓮說》《詠菊》對蓮(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3.(1)只(2)(過分)艷麗(3)應當(4)開始,剛剛
14.(1)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2)(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
15.隱逸(者)耐寒
16.情感:《愛蓮說》喜愛(贊美)蓮,《詠菊》不喜愛(鄙棄)荷。
原因:《愛蓮說》中,蓮具有堅貞高潔、正直不阿的品格;《詠菊》中,荷不耐寒,
缺乏堅忍無畏的品格。
【點睛】參考譯文:
【愛蓮說】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
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
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
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
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
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
【詠菊】一夜過后,初降的寒霜輕輕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斷,荷葉傾倒。耐寒
的只有東邊籬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開,讓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2020?福建中考)
(-)(6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氐娜的一項是()
A.甲詩開篇寫楊花落盡、子規(guī)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涼的氣氛
B.乙詩“沙似雪”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月下大漠蒼茫景象。
C.“夜郎西"''回樂烽”既表明地點,也能引發(fā)對特定情景的聯(lián)想。
D.兩首詩都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角度描寫景物,使人如臨其境。
5.這兩首詩都寫到“月”,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4.D5.甲詩想象奇特,借明月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乙詩描寫“月”,表現(xiàn)邊塞的
苫寒,襯托征人思鄉(xiāng)的愁緒。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句賞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運用了視覺和聽
覺描寫;《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的“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運用視覺描寫,“不
知何處吹蘆管”運用聽覺描寫,故兩首詩只有視覺和聽覺描寫。故D錯誤,選D。
【5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賞析。(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結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
夜郎西”可知,這里作者把月亮擬人化,帶著自己對友人的關心一直伴隨著友人,表達了作
者友人的思念和牽掛。(2)《夜上受降城聞笛》。結合“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可知,把月光比成霜,把沙子比成雪,渲染悲涼的氛圍,突出了邊塞的苦寒。結合“不知何
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表現(xiàn)出征人思鄉(xiāng)的愁緒。
(2020?甘肅天水)
四、古詩詞賞析(10分)
【甲】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乙】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一項是()(3分)
A.【甲】詩主要寫的是王維出使邊塞途中的所見所感。
B.【甲】詩通過“歸雁”、“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候騎”等自然
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邊塞的神奇壯麗。
C.【乙】詞境界闊大,氣魄宏偉,剛健峭拔,蒼涼悲壯。所以王國維稱之有李太白“西
風殘照,漢家陵闕”之風。
D.【乙】詞的上闋寫景,圍繞“異”字,分別從雁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閉三個方面
勾勒出西北邊境肅殺凄涼的秋景,暗含著軍事態(tài)勢的嚴重。
22.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比賽中,主
持人已給出了A、B、C三條線索,請你再編寫一條D線索,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3
分)
A.該詩人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尤長五言。
B.世人將李白、杜甫與他并稱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詩、書、畫、音樂等,
有“詩佛”之稱。
C.此詩是詩人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詩和【乙】詞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發(fā)感情,有什么異同?(4分)
【答案】21.B22.示例①:這兩句詩運用對偶手法,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其中
“圓”、“直”兩字極富神韻。示例②:營造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氛圍,表達了詩
人對大漠奇特壯麗風光的贊美。
23.相同點:都表現(xiàn)了邊關戰(zhàn)事吃緊。都含蓄地表達出慷慨雄壯的思想感情。不同點:①【甲】
詩作者借此典故,將鎮(zhèn)守邊關的節(jié)度使崔希逸比之為竇憲,有稱頌其戰(zhàn)功之意。②【乙】詞
作者借此典故,寫了將士們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解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意的理解。B選項中“候騎”是“擔任偵察巡邏任務的騎兵”,不是自然
景物,故選B。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句意境的理解和評價。解答此題先要理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
兩句詩描寫的意境,這兩句詩寫“大漠”、“孤煙”,寫“長河”、“落日”,看似幾個漠
不相關的景物的簡單羅列,實際上,其間是密切聯(lián)系的。在這里,“大漠”與“孤煙”互襯,
“長河”與“落日”互襯,作者以景物之單調寫塞上之廣闊,以闊大蒼茫的意境,襯托哀婉
凄美的情思,從而把塞外風光描繪得富有層次感和立體感。詩句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
開闊,被近代學者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北宋文學家蘇軾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
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結合以上內容,抓住幾個關鍵點進行線索提示,例如:
這兩句詩詩人抓住典型景物,描寫了雄奇壯美的邊塞風光,被近代學者王國維贊為“千古壯
觀”,給人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感。
【23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古詩詞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題需結合典故的來歷和主題,“勒石燕然”的典
故指《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
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甲】詩中,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節(jié)度副
大使崔希逸戰(zhàn)勝吐蕃,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出塞,巡視宣慰將士,“蕭關逢候騎,都
護在燕然”兩句意思是詩人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詩人在此引用
“勒石燕然”典故,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將士的贊美和報效國家的思想感情?!疽摇吭~中“濁
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意思是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未能
像竇憲那樣戰(zhàn)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表達了將士們思鄉(xiāng)心切而不得歸,渴望建
功立業(yè)而功業(yè)未成的愁苦的之情。二者的相同點:都表現(xiàn)了邊關戰(zhàn)事緊迫,守邊將士的愛國
情懷以及慷慨雄壯之情。
(2020?黑龍江綏化)
(2)賞析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下列各句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親射虎,看孫郎”中的“孫郎”指孫權,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經”一句
中,“起一經”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獵》和《過零丁洋》的表達方式都是先記敘后抒情。
C.“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兩句詩巧借地名,運用雙關語,渲染了形勢的險
惡和境況的危苦。
D.“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一個“狂”字貫穿全詞,突出表現(xiàn)了作者少年
時期的豪情壯志。
②這兩首詩詞的畫線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體現(xiàn),請任選一處從修辭、煉字或表現(xiàn)手
法等角度進行賞析。
【答案】
①D
②示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運用典故,表達作者報效國家,關懷國
家命運的愛國精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天狼”喻指西夏軍隊,生動形
象的表達了作者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示例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現(xiàn)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
軀的英雄氣節(jié)。(“取”“照”兩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表現(xiàn)了詩人舍生
取義的民族氣節(jié)。)
【解析】
【①題詳解】本題考查詩句賞析?!督亲?密州出獵》是作者四十歲時被貶密州時所寫,
寫的是作者當時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殺敵報國的愛國之情,這里的“少年狂”指
的是中年的作者要像少年一樣去“狂”一回,而非抒發(fā)的少年時期的豪情壯志,故D
錯誤,選D。
(2020?湖北黃岡)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8分)
【甲】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帝。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早興?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心空思想③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
【注釋】①此詩是長慶三年(公元823年)詩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覺:醒。
③思想:煩惱。
25.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無硬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第一句點題,交代了游蹤;第二句從大處落筆寫春水初漲,云腳低垂,云
與湖面相接,勾畫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乙詩通過對小狗、小鳥這兩個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動物的傳神刻畫來寫早春氣息:冬
天過去,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小狗對此敏感而“上階眠”:一向活潑的小鳥也
不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
C.乙詩“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詩人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樂
事,但作者因思念家鄉(xiāng)而開懷大飲,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頭重腳輕之感。
D.乙詩中,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如“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jié)更替,
“體乍輕”寫出了猛然間的輕松感受,“乍輕”呼應“新脫”,抒發(fā)了詩人感受到春
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26.賞析甲詩頷聯(lián),說說它是怎樣寫早春的。
27.賞析甲、乙兩詩的尾聯(lián),分析它們的抒情方式和所表達的情感。
【答案】
25.C【解析】C.“作者因思念家鄉(xiāng)而開懷大飲”錯誤?!八X心空思想盡,近來鄉(xiāng)夢不
多成”的意思是睡醒后只覺得心境空明再無煩惱,大概是夜里沒有思鄉(xiāng)之夢撩人愁思
的緣故吧。故選C。
26.甲詩頷聯(lián)通過對■鶯、燕兩種對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鳥來描寫早春:“兒處”,說明
鶯尚不多;“爭暖樹”,說明天氣尚冷;“誰家”,說明燕剛到且少;“啄春泥”,說
明燕剛開始建巢,春來尚早。這些和“早”(早到)、“新”(剛來)一起,無不透露
著早春氣息。
27.抒情方式:兩詩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的情感:都抒發(fā)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抒發(fā)了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颍憾际惆l(fā)了春天來臨時人的喜悅之情。
(2020?山東臨沂)
(一)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7題。(4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7.兩詩都寫夜間“聞笛”,都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但寫法上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4
分)
【答案】《春夜洛城聞笛》運用想象和夸張,突出笛聲的無處不在,借抒發(fā)離情別緒的《折
楊柳》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兑股鲜芙党锹劦选方杈笆闱椋杌貥贩濉⑹芙党恰⑶鹆晗?/p>
的沙地等月下景色。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解析】
【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分析?!洞阂孤宄锹劦选肥惆l(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
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
聞,這是運用了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折楊柳》曲傷離惜別,
其音哀怨幽咽。聽到笛聲以后,詩人觸動了鄉(xiāng)思的情懷。《夜上受降城聞笛》景中寓情,萬
籟俱寂的靜夜里,夜風送來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成
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征人的思鄉(xiāng)愁?在這漫長的
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郁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著遠
方。這首詩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于一爐,含蓄地道出征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2020?山西中考)?詩詞與文言文比較
(三)
詩文佳作膾炙人口,名樓古亭情韻悠悠。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第8?11題。
黃鶴樓醉翁亭記(節(jié)選)
崔順歐陽修
昔人已乘黃鶴去,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
此地空余黃鶴樓??ひ病I叫辛呃?,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黃鶴一去不復返,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
白云千載空悠悠。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
晴川歷歷漢陽樹,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芳草萎萎鸚鵡洲。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
煙波江上使人愁。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
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8.讀準字音是學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2分)
⑴芳草萼萋鸚鵡洲
⑵云歸而巖穴醫(yī)
9.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多之者誰大多鼎鼎
B.若夫日出而林霏學豁然學朗
C.野芳軍而幽杳整裝待軍
D.朗而往朗思暮想
10.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3分)
⑴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翻譯:天高氣爽,霜色潔白,,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11.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4分)
選文黃鶴樓醉翁亭記(節(jié)選)
關鍵詞選①________樂
取
內容概括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的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見所想,抒發(fā)了吊古傷今之
情,表現(xiàn)了思鄉(xiāng)的情緒。
【答案】
8.(DqT(2)ming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要注意不要寫成英文,要寫規(guī)范。
9.D
【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成語中大部分保留文言文的意義,本題也是提示古今語言的聯(lián)
系與區(qū)別??忌趥淇紩r要注意這一點??梢圆捎门懦?,D想比較容易確定為相同,然后
結合其他選項進行確認即可。各項依次是:A.命名/名氣:B.散開/開闊;C.開放/出發(fā)D.早
晨。
10.(1)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2)水流減少,石頭裸露。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考查范圍為課標篇目里面的句子。翻譯時要按照“直譯為主,
意譯為輔”的原則,將關鍵詞語翻譯準確,語句大意流暢。
11.①愁
②示例一:描寫了醉翁亭周邊宜人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樂趣。
示例二:敘寫了醉翁亭周邊環(huán)境,得名由來,山間朝暮、四季之美景,表達了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間的樂趣。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題干中已經給出兩空的答題提示,考生在擬寫答案的時
候,一定要參照已經給出的答題提示?!蹲砦掏び洝愤x取文中“樂”字,①也需要從文中選
取一字表示情感的,結合下面的內容^括,可以選“愁”字。①段的愁不僅有吊古傷今,也
有思鄉(xiāng),故②空“樂”的內容桃括,要結合文中所給語段概括完全。兩段都是寫“樂”,要
注意概,括時語言簡練,準確。
(2020?四川達州)
(二)古詩文閱讀(21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9-10題。
【甲】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乙】從軍行(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洪河①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注釋】①跳(tao)河:水名,在今甘肅,流入黃河。
9.李賀作詩。工于設色,陸游就說過他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結
合《雁門太守行》全詩中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呈現(xiàn)的畫面。(3
分)
10.【甲】【乙】兩首詩歌都運用了側面描寫,請住造其中:首作簡要分析。(2分)
【答案】
9.示例:敵軍滾滾而來,黑壓壓一片,猶如烏云翻騰,幾乎要摧毀城墻;我軍嚴陣以待,
陽光照耀著鎧甲,一片金光閃爍。肅殺的秋色中,響亮的角聲震天動地;寒夜里,
邊塞將士的鮮血凝成暗紫色。帶著半卷的紅旗,援軍趕赴易水:天寒霜重,鼓聲也
像是被寒氣所逼,郁悶低沉。
10.示例一:【甲】詩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只對雙方收兵后戰(zhàn)場
上的景象作「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xiàn)力的點染,這種黯然凝重的氛圍,襯托出戰(zhàn)地的
悲壯場面,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于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
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示例二:【乙】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后續(xù)部隊,而對戰(zhàn)果輝煌
的“前軍夜戰(zhàn)”只從側面帶出。避開對戰(zhàn)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它
讓讀者從“大漠風塵11色昏”和“夜戰(zhàn)跳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么艱苦,多
么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么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zhàn),不是
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
遐想。
【解析】
【9題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翻譯和語言表達。答題要點:用自己的話描述《雁門太守行》前
三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要抓住景物和色彩,結合主題和氛圍,合理想象,運用細膩的語言
描繪,突出色彩性。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側面描寫賞析。(1)《雁門太守行》第二聯(lián)運用側面描寫,這里不直
接寫戰(zhàn)爭的交戰(zhàn)場面,而是從聽覺和視覺入手。(2)《從軍行》整首詩都運用了側面描
寫,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后續(xù)部隊,而對戰(zhàn)果輝煌的“前
軍夜戰(zhàn)”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zhàn)進行鋪敘,就不
免會顯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
(2020?浙江杭州)
20.溫習課內所學,完成古詩賞析任務。(6分)
(甲)(乙)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唐]李白[明]李攀龍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青楓颯颯雨凄凄,
聞道龍標過五溪。秋色遙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與明月,誰向孤舟憐逐客,
隨君直到夜郎西。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詩略。
乙詩:吳國倫字明卿,因違忤奸相嚴嵩,被貶至江西(古屬楚地);當時詩人正在郡城
濟南養(yǎng)病,吳國倫赴江西途經濟南時,詩人寫下這首詩為其送行。
【析場景】
甲詩首句以暮春時節(jié)漂泊無依的“楊花”和啼聲哀切的“子規(guī)”,營造了悲惋的氛圍,
流露出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情。
(1)乙詩前兩句。
【賞寫法】
甲詩后兩句,想象奇特,詩人將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這一意象,以明月隨君
到夜郎,表達對朋友的牽掛;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詩后兩句o
【答案】
20.(1)點明了送別的時節(jié)和地點,以飄飄青楓和凄凄秋雨營造了一種迷蒙凄涼的氛圍,映
襯出離別時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詩人對朋友前途命運的擔憂。
(2)想象奇特,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達「對朋友的
同情和寬慰,又借“白云”高潔的形象隱含著對友人的贊賞和激勵。
(2020?浙江湖州)
14.下面是杜甫的兩首詩歌,一位同學想知道它們哪首先寫哪首后寫。請你作出判斷,并從
內容、情感等角度闡述理由。
A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B
江漢
(唐)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答案】先寫A,后寫B(tài)。理由:A詩寫詩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表達由望岳
而產生的登岳的意愿。我們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全
請字里行間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B詩前兩聯(lián)寫出了詩人漂泊江漢的孤獨和
思歸之情,后兩聯(lián)則表達出詩人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情懷。這些內容和情感,
說明B詩寫得晚。
(2020?浙江金華)
(四)古詩閱讀(4分)
偶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唐)裴迪
積雨晦空曲②,平沙滅浮彩。
輛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答裴迪
(唐)王維
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釋】①輛口:耦谷口。終南山桐川是王維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險要的山峰。
13.這是一組贈答詩,裴詩中的“積雨晦空曲”與王詩中的“”相應和。(1
分)
14.裴迪問“南山復何在",王維答“心知白云外”。這一問一答傳達出彼此怎樣的情誼?
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13.蒼蒼秋雨晦
14.裴迪以“南山復何在”問候,表達對王維的思念與牽掛;王維以“心知白云外”應答,
表達自己懂裴迪,裴迪也懂自己,都不為外物所擾,可見兩人情誼深厚,彼此是知音。
(2020?浙江寧波)
(五)古詩閱讀(5分)
請你參與“抓詩題?讀古詩”活動,完成18題。
【甲】
_____望
[清]周容
獨立空庭日沒西,歸鴉風急翼難齊。
故園小閣疏籬外,烏柏梢頭各早棲。
【乙】
_____望
[清]周容
萬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
欲追殘夢驚回處,黃菊樽前剝蟹臍。
18.閱讀【甲】【乙】兩首詩,關住詩人所望的景物,根據(jù)要求答題。(5分)
(1)根據(jù)詩歌內容,將“曉”“晚”兩字分別填在相應詩題的橫線上。(2分)
【甲】______望【乙】______望
(2)追隨詩人的目光,你會發(fā)現(xiàn),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觸發(fā)了詩人的情思。請從兩
詩中任選一首,結合詩句,品味詩人所望之景,體會詩人流露之情。(3分)
【答案】18.(1)【甲】晚【乙】曉
(2)【示例一】甲詩第一句,詩人望著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獨自站在空蕩蕩的院子里,有
一種落寞的感受,流露出憂傷之情。
【示例二】甲詩第二句,詩人望見“歸鴉”“翼難齊”,想到烏鴉難歸巢,自己也有家難回,
流露出故園之思。
【示例三】乙詩第一句,西去的“萬點寒鴉”引起了詩人凄涼的感受,觸發(fā)了詩人對故園的
思念之情。
【示例四】乙詩第二句,詩人望見低垂的斜月,想到月有殘缺,人無團圓,流露出對故園的
懷念之情。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標題,要根據(jù)詩文內容確定。從“日沒西”“歸鴉”等詞語可以看出,這是寫
太陽下山的晚上,烏鴉歸巢的情景,可得甲文是晚上所見所感,可得第一空答案:晚望。“萬
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說明這是清晨醒來,看到萬點寒鴉向西匕去,月亮低落
下去,“欲追殘夢驚回處”,也說明是夢中醒來,想追憶夢中情景,可以看出是東方破曉時
所見所感,可得第二空答案:曉望。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借景抒情的寫法。一切景語皆情語,要結合詩文中寫景的句子分析。
甲詩“獨立空庭日沒西,歸鴉風急翼難齊”,詩人自己孤孤單單站在空蕩蕩的院子里,望著
夕陽西沉,一種落寞傷感,一種孤獨惆悵的心情油然而生。此時,詩人又望見正歸巢的“歸
鴉”“翼難齊”,風大風急烏鴉難歸巢,詩人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又何嘗不是有家難回,寫
出了對故園的思念?!惫蕡@小閣疏籬外,烏柏梢頭各早棲”,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禁揣想
故園的小閣疏籬外面,烏鴉在烏柏梢頭怕是早已棲息了,于是更增添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
乙詩“萬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西去的“萬點寒鴉”給人孤寂寒冷的感覺,看
到寒鴉引起了詩人凄涼的感受,觸發(fā)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而詩人望見漸漸落下去的殘
缺的斜月,又一次觸景生情,想到了人就如這殘缺的月亮難以團聚,流露出對故園對親人的
思念之情。"欲追殘夢驚回處,黃菊樽前剝蟹臍”,詩人多想回到已被驚醒的夢中,重溫在
故園菊花前飲酒吃蟹的溫馨啊,更流露出了對故園思念卻難歸的傷感。
(2020?浙江衢州)
(四)古詩文閱讀(14分)
(一)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清)屈大均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遺芳草在,三園空有乳鶯留。白門?容易白人頭。
【注釋】①白門:指金陵(今南京),明朝都城。
15.結合內容,比較這兩首詞情感的異同。(4分)
【答案】示例:晏詞用“重簾”“燕”“晚花”“涼波”等意象寫環(huán)境凄清冷落,“好
風”“疏雨”寫人孤身獨處,表達詞人嘆息時光易逝,美景難留的淡淡閑愁。屈詞用
“花”“水”等意象來強化愁情,用“遺”“空”寫故國依舊而人事已非,借“白門”與
“白頭”說故都往事令人愁生白發(fā),表達詞人江山巨變后的痛苦。兩首詞都寫“愁”,晏詞
寫的是個人閑愁,屈詞寫的是亡國之愁。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詩詞鑒賞。兩首詞都寫“愁”,但因為作者不同的人生境遇而有著不同的
內涵。第一首詞前五句描寫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跡,細節(jié)刻畫,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錦
繡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澤與氣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環(huán)境寫得博大高華,充滿富貴氣象。詞
中所表達的思想既不是傷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羈旅思鄉(xiāng)游子的離愁,更不是感時憫亂的深
愁,而是富貴者嘆息時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難留的淡淡閑愁。第二首詞上闕寫景,飛寫
花,與江水,寫景陽樓,無一不透著一個“愁”字,其實景本無情,真正“愁”的觀景的人。
下闕敘事兼抒情。借用“白門”與“白頭”說往事令人愁生白發(fā)“白人頭”,聯(lián)系寫作背景,
作者屈大均為明末清初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所以這里的愁是亡國之愁。
(2020?浙江臺州)
(四)古詩閱讀(4分)
梅
[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早梅
[南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注釋]①林和靖,叩林逋,以種梅養(yǎng)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
14.兩首詩都寫“梅花”,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4分)
【答案】第一首詩描繪梅花“不染塵?!焙蜕硖帯爸窕h茅舍”卻“自甘心”的形象,表達詩
人淡泊名利的志趣(寫清高自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與世無爭等亦可)。第二首
詩描繪梅花“故早發(fā)”“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的形象,表達詩人對梅花不畏嚴寒、不甘
落后的精神品質的贊美(寫渴望被人欣賞或懷才不遇亦可)。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情感。
《梅》:“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币馑际牵唤邮軌m俗一絲一毫的侵染,雖
在竹籬邊,茅舍旁,自己也心甘情愿。“塵?!?,塵土,比喻污濁的事物,猶言塵俗。表達
詩人清高自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早梅》:“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來臨,梅花不畏嚴寒,不
懼風霜而早于眾花開放?!坝骸倍郑卮鹆恕霸绨l(fā)”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
不怕嚴寒的堅強性格。“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意思是怕百花開在先頭,自己落了后,
沒有人再來觀賞,所以,爭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了梅花人
的個性,用“疑”“畏”等極富于表現(xiàn)心理狀態(tài)的字眼,生動描寫了梅花不怕嚴寒的堅強性
格和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巧妙地寄寓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孤芳自賞的情懷。
(2020?湖北孝感)
閱讀以下甲乙兩首詞,完成14、15題。(4分)
【甲】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
向別時圓?A人有悲迎赍合,月有叫噴圓然,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B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4.甲詞中加點的“嬋娟”在詞中指的是。(1分)
15.甲乙兩詞共同體現(xiàn)了蘇軾哪種可貴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詞中畫波浪線的A、B兩句具體
闡述。(3分)
【答案】
14.月亮。
15.兩詞都表現(xiàn)了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A句體現(xiàn)出詞人的感悟是:月有陰晴圓缺,
人有悲歡離合,自古皆然。表現(xiàn)了詞人達觀超然的生活態(tài)度。B句寫詞人在雨中瀟灑徐行,
不懼困難,表現(xiàn)了他順應自然、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
【解析】
14.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句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皨?/p>
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15.本題考查對作者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失的西夏王朝:《西夏書事》如何成為民族史研究的重要文獻
- 2025企業(yè)簽訂辦公場地租賃合同范本
- 2025餐飲服務合同模板樣式
- 2025倉庫租賃合同書簡易范本
- 2025年合法的試用期勞動合同范本
- 第03講 平方差與完全平方公式(解析版)
- 酸奶項目投資計劃書
- 重慶商品房預售買賣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租房子合同書
- 二零二五綠化托管服務合同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九年級初三一模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所得稅會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員職業(yè)技能考試筆試試題(700題)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進 望山遠而力行》期中家長會課件
- 專題09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匯編(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yè)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201-300題)
- T-NKFA 015-2024 中小學午休課桌椅
- 課題開題報告:推進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研究
- 拒絕校園霸凌守護美好校園
- 2025春新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知識點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三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