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1.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3×108m/sC.教室周圍植樹可以減弱噪聲D.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2.下列工具能直接測量質量的是A.停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彈簧測力計3.小華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三次測量值分別為l1=18.50cm,l2=18.49cm,l3=18.51cm,然后取它們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多次試驗測量是為了得到可靠的規律B.以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可以避免誤差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D.l2=18.49cm中0.09cm是準確值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道路旁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聲音音調太高,太刺耳5.平面鏡中“花”的大小取決于A.平面鏡的大小B.花本身的大小C.花到平面鏡的距離D.平面鏡放置的高低6.如圖所示,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維碼時,成縮小的實像.下列儀器成像特點與其相同的是()

A.放大鏡B.照相機C.投影儀D.顯微鏡7.聲音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某些路段“禁止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B.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C.用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具有能量D.只有主人說出暗語時才能打開“聲紋鎖”,其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音調8.下列實例中,不能用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A.濕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 B.炒菜時加點鹽,菜就有咸味C.掃地時灰塵飛揚 D.香水瓶蓋打開后能聞到香味二、多選題9.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昆侖站”于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如圖所示,南極的最低氣溫大約是-89.2℃,讀作()A.負89.2度 B.零下89.2度C.負89.2攝氏度 D.零下89.2攝氏度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理學家焦耳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B.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C.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D.我國宋代學者沈括首先準確記載了地理的兩極與地磁的兩極不重合三、填空題1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2.5m=______cm;2min______s;5g=______mg。12.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是_____現象。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_____。13.《流浪地球》被推薦為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有段情節是北京氣溫低達﹣84℃,人們呼出的“白氣”直接就是小冰晶,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現象,形成過程要______熱;地球停止了自轉,日出日落現象消失,這可以用光的______規律來解釋。14.長度相同的鎳鉻合金絲A比B粗得多,它們以某種方式連入同一個電路,如圖所示.如果鎳鉻合金絲A和B的電阻分別為RA和RB,此時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有RA________RB,IA________IB.(選填“>”“=”或“<”)15.一塊質量為20g的冰化成水,質量將__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化成水后,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_______cm3。[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16.現在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冰箱已作為生活用品,進入千家萬戶,小明發現用久的冰箱冷凍室內四周會有“霜”形成,這是_____現象;他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不久后發現,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許多水珠,這是發生了_____現象。(以上均填物態變化名稱)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如圖所示,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磚(OA為入射光線),請畫出光在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線的傳播方向和光在玻璃磚中折射的光線(大致情況)。18.請利用平面鏡成像規律畫出人眼在B點通過平面鏡看到A點的光路圖.(_______)19.(10分)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1)請完成圖甲中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________)(2)實驗裝置如圖乙,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_______(選填“上”或“下”)調節;(3)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cm;(4)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一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換用的凸透鏡焦距可能為_________(①10.0cm②20.0cm③30.0cm④35.0cm)。(選填序號)生活中的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五、計算題20.(6分)一個容器盛滿水總質量為450g,若將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稱量,其總質量為550g,求:(1)小石子的體積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為多少?21.(6分)如今,高鐵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假期小明想去參觀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他選擇從無錫東乘坐高鐵去徐州東,他通過鐵路12306網站查詢到G1214次的運行時刻表如下。他決定乘坐這趟車。(1)無錫東到徐州東的高鐵里程為495km,若該趟高鐵按照時刻表,從無錫東運行到徐州東,則該趟高鐵在此區間運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當該趟高鐵途經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時,車廂內速度顯示為252km/h,小明想估測大橋的長度,假設高鐵勻速通過大橋。①當他所坐的位置到達橋頭時,他用華為手機上如圖所示的秒表計時,該秒表的計時單位為“秒”,他所坐的位置駛出橋尾時,秒表下方數字顯示為2:12.50,則大橋長度為多少?②若該列高鐵全長為315m,列車全部在大橋上運行的時間為多少?G1214過無錫東→過徐州東站序站名到達時間發車時間停車時長1上海虹橋﹣﹣﹣﹣﹣10:20﹣﹣﹣﹣2無錫東10:5911:0123南京南11:5211:5424蚌埠南12:3612:3825徐州東13:1613:237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B【分析】此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和減弱噪音的方法.【詳解】A.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進行傳播聲音,但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故在真空中氣體的傳播速度為0m/s,故B錯誤;C.植樹可以在傳遞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D.調節音量時,喇叭的振幅發生改變,所以發出聲音的響度發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B。2、C【詳解】A.停表是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故A不符合題意;B.刻度尺是用來測量長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題意;C.天平是實驗室中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故C符合題意;D.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力的工具,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但可以利用彈簧測力計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故D不符合題意.3、C【詳解】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為了減小測量的誤差,故A錯誤;B.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以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可以減小誤差,故B錯誤;C.根據測量結果知道,最后有一位是估計值,所以倒數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mm=0.1cm,故C正確;D.測量值18.49cm中18.4cm是準確值,0.09cm是估計值,故D錯誤。4、D【詳解】A.道路旁植樹就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震耳欲聾”,說明發聲體的振幅大,聲音的響度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聲音響度不能太大,容易驚擾到天上的人,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B【解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詳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與平面鏡的大小、物距的大小、平面鏡放置的高低等因素無關,平面鏡中的“花”的大小取決于花本身的大小。故選B。6、B【詳解】手機攝像頭是一個凸透鏡,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維碼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放大鏡是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工作的.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符合題意;C.投影儀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工作的.不符合題意.D.由顯微鏡成像原理知:物體經物鏡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像正好處在目鏡的焦點之內,又經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的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重點是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要牢記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常考試的內容,有些同學總是記不住,要下點功夫,可以結合成像光路圖進行練習、記憶.7、C【詳解】A.禁鳴喇叭是在噪聲的產生處進行減弱的,故A錯誤;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不振動就不會發出聲音,故B錯誤;C.用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具有能量,故C正確;D.因為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就會不同,所以“聲紋鎖”是通過音色辨別主人的,故D錯誤。8、C【詳解】A.濕衣服會變干,是因為衣服上的水分子不斷地運動到了空氣中,故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不符合題意;B.炒菜時加點鹽,鹽分子就會運動到菜中,且炒菜時溫度高,分子運動加劇,所以菜變咸了,是鹽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不符合題意;C.掃地時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符合題意;D.這是香水的香氣擴散到空氣中,擴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多選題9、CD【分析】溫度是描述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的常用單位是℃,讀作攝氏度。【詳解】南極的最低氣溫大約是-89.2℃,讀作負89.2攝氏度或零下89.2攝氏度。故選CD。10、AD【詳解】A.焦耳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定量得出了電能和熱能之間的轉換關系,故A正確;B.奧斯特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故B錯誤;C.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故C錯誤;D.地磁場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中國宋代沈括首先發現地理兩極與地磁兩極不重合;D正確。三、填空題11、2501205×103【詳解】[1]因為1m=100cm所以2.5m=2.5×100cm=250cm[2]因為1min=60s所以2min=2×60s=120s[3]因為1g=1000mg所以5g=5×1000mg=5×103mg12、色散藍【詳解】[1]太陽光是混合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是光的色散;[2]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13、凝華放直線傳播【詳解】[1][2]假設北京氣溫達﹣84℃,這里人呼吸時呼出的“白氣”已經不是小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這些冰晶是水蒸氣在極低溫度下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3]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假如地球停止了自轉,面對太陽的一面永遠是白天,背對太陽的一面永遠是黑夜,所以日出日落現象消失。14、<=【詳解】由圖知,A、B串聯,所以電流相等;由題意知,AB材料和長度相同,A的橫截面積大,電阻更小.15、不變20【解析】知道冰的體積和冰的密度,利用m=ρV求冰的質量,而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可知化成水水的質量;再利用V=求水的體積;【詳解】冰化成水,狀態改變,物質多少不變,所以質量不變;因為ρ=,所以水的體積為V水==20cm3。16、凝華液化【詳解】[1]用久的冰箱冷凍室內四周會有“霜”形成,是冰箱內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小冰晶;[2]他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不久后發現,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許多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瓶壁,在外表面液化為小水珠。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詳解】先過入射點O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氣中法線的右側作出反射光線OB;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據此在玻璃中法線的右側作出折射光線OC,如圖所示。18、【詳解】作出像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連接、B點交平面鏡于點O,沿OB畫出反射光線,連接AO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與平面鏡成像特點相結合的作圖題,要清楚點光源、像點、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之間的關系,才能準確解答這一類作圖題.19、見解析上15變大②投影儀【詳解】(1)[1]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如圖所示:(2)[2]為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由圖知,蠟燭位置偏低,應向上調節;(3)[3]當燭焰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30cm=2ff=15cm(4)[4][5][6]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屏向右移動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這時像距大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