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質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風險預判_第1頁
2016年地質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風險預判_第2頁
2016年地質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風險預判_第3頁
2016年地質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風險預判_第4頁
2016年地質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風險預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磁海-黑山梁項目主要應急救援預案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通過對野外生產實際進行危害辨識,識別危險因素詳見下表:項目野外生產安全事故一覽表序號事故類型可能發生區域、地點可能發生時間可能造成危害事故前征兆1車輛傷害路途、工作區四季人員傷亡車況、駕駛人員不正常2火災事故辦公室、野外駐地、食堂四季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明火、電線短路3高處墜落工作區、鉆機野外工作期間人員傷亡未帶安全繩4中暑野外工作中7、8月份人員傷亡違章作業5人員走失野外駐地、工作區野外工作期間人員傷亡單人作業、私自出走6觸電事故辦公室、野外營地四季人員傷亡電線老化、短路二、事故應急處置程序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X圍和單位控制事態能力,分為三級救援,第一級:發生人員重傷事故,以項目單位自救為主。首先自行實施搶救,同時在1小時內將事故基本情況報院部。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第二級:發生人員死亡事故,啟動應急預案。野外作業人員遇險或發生人員死亡事故后,自身無力應對的,向附近兄弟單位發出請求救援信號,立即組織搶救。同時,院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派專人前往事故地點進行救援。第三級:發生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向院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三、各類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措施〔一〕火災事故預防的基本安全要求:1、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增強其自救、防火能力。2、定期對辦公室內的電線、線路進行檢查,發現老化的要與時更換,防止電線老化造成火災。3、工作人員下班后要切斷辦公室內所有用電設備的電源,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4、定期、不定期加強對野外駐地、食堂電線、明火檢查,不得私拉電線、大風天開飯后要將明火封蓋或熄滅,防止火災發生。〔二〕應急措施辦公場所火災事故一旦發生,現場負責人應保持冷靜,現場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應當保持頭腦清醒,迅速報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護措施:〔1〕迅速報警〔報警:119〕,與時啟動報警系統。報警者應準確地向消防隊說明發生火災的時間、地點、燃燒物性質、火勢狀況,報警人XX、,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消防車輛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救災滅火。并要匯報院領導與部門負責人,并與時通知相關安全員、急救人員,以上人員要與時趕赴現場。若發生人員傷亡,當事人應向就近的醫院和120報告,請求支援。〔2〕若發生電氣設備著火時,首先要將電氣設備的電源切斷,現場人員要積極投入現場進行救災滅火;安全保衛負責組織人員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逃生時要用衣服將口鼻擋住,魚貫而出,避免跌損碰撞。撤離位置最好在著火場所的上風側或安全平臺。〔3〕遇到帶電設備著火時,在現場工作人員中要由熟悉帶電設備的人員進行指揮或帶領下進行滅火。滅火應當使用干式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1211滅火器等滅火,不得使用自來水、泡沫滅火器滅火。〔4〕帶電設備現場滅火時,滅火人員未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的情況下,不能直接用水滅火,否則可能發生觸電事故。〔5〕一般情況下起火的10分鐘內,是撲救最有利的關鍵時間,超過這一段時間,由于火勢發展,普通的滅火辦法無濟于事。因此,在火災初始狀態時,所有在場人員要邊呼救、邊滅火、邊搶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滅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撲滅初始的火勢,并應設法盡快脫離危險火區。〔6〕火災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不要驚惶失措,就近尋找濕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盡快沖出濃煙區段,以避免有毒氣體對人身造成危害。火災撲救人員在撲救火災時,應當加強自身防護,盡量穿戴好防護用品,現場有條件的尤其不可忘記戴防毒面具,防止再發生中毒事故。對于搶救出的中毒者,應與時將其轉移在空氣新鮮的地方,然后與時送往醫院搶救。〔7〕遇有明火時,應將頭發和衣服澆濕以防著火上身,如身上已著火,應迅速就地澆滅。〔8〕若液化氣泄漏發生在室外,應馬上疏散周圍人員,建立警戒線,防止圍觀,并嚴禁煙火和使用電氣設備。〔9〕若液化氣泄漏發生在室內,要保持冷靜,謹慎行事,切記現場不可按門鈴、啟閉照明燈、開換氣扇、打報警、使用對講機以與關閉電閘,也不要脫換衣服,以防靜電火花引爆泄漏的氣體。〔三〕預防交通車輛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項目定期組織駕駛員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局、院有關規章、制度。2、在車輛行駛途中,乘車人應提醒駕駛員,禁止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同時制止駕駛員酒后駕車、超速行駛、疲勞等違章行為。3、駕駛員應對駕駛車輛定期進行檢查,按時進行保養,發現故障與時維修,不開"帶病車"上路。4、野外工作車輛必須安裝車載臺,隨時保持與項目的聯絡。5、車輛外出必須備足3天以上的食物和飲用水,必需的防寒衣物,出車前應約定好行車路線、返回時間等,當車輛發生故障或迷失方向,與時和項目聯系,并保證三天內在原地等待救援。〔四〕應急措施1、當交通事故發生時,應立即打開示"雙閃"燈。2、在事故現場來車方向150米處放置警告牌,防止二次事故發生。3、人員避讓到右側路肩或緊急停車道。4、然后向交警與保險公司報告事故發生,明確匯報事故發生詳細位置。5、接著向單位領導和車輛管理員匯報同時保護好現場。6、發生人員傷亡時,當事人應立刻向120、122、119等報告,請求支援。7、在交警、醫院等急救人員尚未到場的情況下,當事人應本著救人要緊的原則,緊急實施對傷員的急救,直到急救人員送往醫院。8、傷員撤離時必須在現場放置石塊或畫下圖形作為證據。9、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與時疏散現場圍觀人員,協助交警維持現場秩序,保留現場,提供交警需要的證據。10、單位安全領導小組負責人接到交通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救援組趕赴現場,配合交警進行事故處理、事故原因調查。〔五〕高處墜落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作業人員在陡坡、懸崖、峭壁等危險地段必須采取長距離"Z"字形路線,并用保險繩作安全保護,嚴禁上下徑直行走。2、每日出發前,必須了解當天的氣候情況、行進路線與路況、作業區的地形地貌、地表覆蓋等情況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禁止冒險蠻干,禁止一人單獨作業。3、在大于30°的陡坡上或垂直的懸崖峭壁上作業時,必須使用帶有保險繩的安全帶,保險繩要牢固的固定在坡地上。4、遇危險地段,須選擇好確保安全返回的道路、支點等。5、兩人以上行走時,距離不得超出視線以外。〔六〕應急措施:1、發生事故后,與時搶救傷員,并立即向院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2、對外傷出血傷員采用的常用止血方法主要有:加壓止血法、指壓法、止血帶止血等。對于較大血管損傷,出血量大、速度快、來不與包扎或采用其他方法者,可用指壓法止血,轉送醫院進一步處理;對于四肢血管損傷大出血,采用止血帶止血,最好選用膠管止血帶、三角巾、彈力繃帶等,不得使用繩索、電線、鐵絲等代替。止血帶應松緊適度,間隔0.5—1小時應放松3—5分鐘以防止肢體壞死。3、對骨折傷員的急救:要與時發現傷者全身情況與合并損傷。對四肢損傷者應臨時固定,可用固定夾板、木板、木棍等,夾板上應墊上棉花、紙屑,防止壓壞皮膚,并做到松緊適度。4、與時將傷員送往醫院或使用應急通訊求救。送傷員時,動作要穩、迅速,避免搖晃、震動,對休克傷員要頭高腳低。傷員頭部應在后、腳在前,以便隨時觀察傷員面部情況,利于與時搶救。〔七〕人員迷失方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作業人員必須了解作業地點的自然環境、地理、交通、氣象等情況。2、野外作業組必須配備保健箱和急救包。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救、互救基本技能以與識別方向的知識和技巧。3、野外作業人員應做到人手一份交通圖、地質地形圖。4、必須配備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通信聯絡工具和衛星定位儀〔GPS〕,明確聯絡事宜。5、嚴禁一人單獨外出作業,分組作業前,應預先約定會合時間和地點。6、出發前,必須保證帶足能維持生命三天的干糧、飲用水。7、不允許在夜間、暴風雨、大風時進行野外作業。8、沙塵暴來臨時,作業人員應聚集在一起,背風處坐下,蒙著頭,戴上護目鏡或把頭低到膝部,直到風暴停止。〔八〕應急措施:1、發生人員走失事故,應立即向項目報告,組織人員進行搜救。2、人員走失后,不能慌亂,要保持頭腦冷靜,利用一切可能條件進行自救。首先在自己知道迷失方向的位置標上記號,一般不宜隨意移動位置。如需移動位置,應標明行走方向。3、利用太陽、北極星或自然界動植物確定方向。利用可燃物品,以便必要時制作煙火信號。4、用哨聲與能反光的東西〔鏡子、羅盤〕不斷地向高空與遠處晃射,發信號求救。〔九〕中暑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夏季高溫作業,注意收聽天氣信息,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避開氣溫最高時段,應在早晚進行,并穿用夏季勞動防護用品;2、應配備人丹、藿香正氣液和綠豆、白砂糖等防暑降溫物資和中暑藥品;3、作業前,應備足飲用水3-5升,并合理飲用,出工前收工后盡可能多飲水,路途行進中盡量少飲水。作業人員配備防暑藥品: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等藥品。4、高溫超過38°的天氣,應停止野外作業;〔十〕應急措施:1、發生人員中暑,準備藥品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救援或搶救。2、自感有輕微上述癥狀者,應與時飲用霍香正氣水、人丹等,以防止癥狀惡化。3、癥狀較為嚴重時,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4、讓病人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盡快散熱。5、盡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與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6、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7、恢復知覺后,供給鹽水喝,但不能給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適程度,供應覆蓋物。8、對于重癥中暑病人,項目應立即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救治。〔十一〕觸電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由專人拆卸、安裝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2、要定期對使用的電線線路進行檢查,發現裸露的電線和老化的電線與時更換,防止觸電、火災事故的發生。3、采用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與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十二〕應急措施1、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脫離電源后,如觸電人一般情況好,呼吸心跳正常,不要走動,嚴密觀察12小時,并送醫院。2、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使用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法進行現場急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3、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4、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5、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6、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7、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8、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必須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9、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于拖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10、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兒時約2秒中。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個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11、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山,工時約3秒中。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山呼吸規律一致。12、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X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13、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四、項目應急自救組織與職責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組長:陳曄成員:代俊英、X超、夏天、趙玉京〔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主要職責:1、負責重大事故的上報與下達,并且負責事故救援預案的實施。負責項目組應急自救,負責項目組野外作業安全學習,負有對鄰近遇險項目組救援的義務。2、發生事故后,按規定上報院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有關部門,報告的主要內容有: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與自救情況。3、配合當地有關部門進行事故救援工作和事故原因調查工作,制定并落實整改措施。4、組織開展本項目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習。〔二〕安全員的職責:1、聯系附近醫院,告知事故發生地點和所需救援車輛;2、立即聯系班組長,協助組長組織救援;3、與時通知單位主要領導。〔三〕成員的主要職責:聽從組長的統一指揮,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盡職盡責、按照救援方案進行安全有效的救援操作。五、演練時間安排與內容針對上述項目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危害,分別安排在出隊后的第二個月,收隊時的前一個月進行人員走失和車輛交通事故演練。.風險預判與評估結果一覽表二〇一六年七月三十日.風險預判與評估結果一覽表序號作業活動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判別依據<Ⅰ—Ⅴ>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危險級別現有控制措施備注LECD1野外作業1單獨跑線行進作業其它傷害Ⅴ16318一bc22在高溫環境下作業中署Ⅳ663108三f33在陡峭山崖作業時,石塊松動物體打擊Ⅱ33763二ce44高山作業未帶保護繩索其它傷害Ⅰ16318一f55雪山作業未戴防護鏡其它傷害Ⅴ16318一a66走入洞穴、舊坑未先進行支撐、通風其它傷害ⅠⅡ3615270四ce77走入洞穴、舊坑未先進行有害氣體檢測其它傷害ⅠⅡ3615270四ce88斷崖陡坎行進作業意外墜落Ⅳ3615270四cf99未進行野外緊急自救、自助常識培訓其它傷害Ⅴ16318一ac1010急救藥品未配備其它傷害Ⅴ16318一ae11坑槽探作業1在井下進行編錄坍塌Ⅱ1640240四ce122井下產生的粉塵職業病Ⅱ667252四e133井下產生的炮煙中毒Ⅱ667252四e144探槽過深,開口過小坍塌Ⅱ367126三e155井巷圍巖無支護物體打擊Ⅱ161590三e166探槽施工,人與人之間沒有3m以上安全距離物體打擊Ⅴ16742二f177采用挖槽底中自然塌落的方法物體打擊Ⅴ16742二f188探槽邊坡未清理浮石物體打擊Ⅱ16742二f199帶手套扶釬桿物體打擊Ⅴ16318一f2010挖掘機司機無證機械傷害Ⅴ0.3611.8一f2111挖掘機料斗從駕駛室上方通過機械傷害Ⅰ16318一f2212探槽深度超過3M坍塌Ⅰ16742二f2313松軟地層坡度大于55度〔探槽〕坍塌Ⅰ16742二f2414探槽口0.5米內堆放雜物其它傷害Ⅰ16318一f2515超過30米的斜井無人行通道其它傷害Ⅰ16318一f2616違章作業物體打擊Ⅰ36118一f27鉆探作業1鉆機、柴油機、絞車、水泵等電動機漏電觸電Ⅴ11015150四e282修理運轉中的機械機械傷害Ⅰ33763二f293燈頭有損,靠近導電器材觸電Ⅴ16742二f304帶電作業觸電Ⅰ16318一f315卡盤斷裂物體打擊Ⅳ110770三f326卡盤螺帽松動飛出物體打擊Ⅴ110770三f337水龍頭安裝不緊物體打擊Ⅴ110770三f348高壓管壓力過大物體打擊Ⅴ667252四f359高壓管、水龍頭未用繩栓物體打擊Ⅰ16318一e3610閘刀開關蓋有損觸電Ⅳ16318一e3711提引器缺口朝下物體打擊Ⅰ16318一f3812升降鉆具時,急劇剎車物體打擊ⅡⅣ16742二f3913起放鉆具時,用手托鉆具底部其它傷害ⅡⅣ16318一f4014升降鉆具時,塔上進行其他修理工作其它傷害ⅡⅣ16318一f4115違章使用缺損的鉆具、鉆桿物體打擊Ⅰ16318一f4216鋼絲繩斷脫與繩卡松動物體打擊Ⅳ16318一f4317使用千斤頂時誤操作機械傷害Ⅰ16318一f4418機臺板鋪墊不合格其它傷害Ⅳ16318一f4519電瓶充電過飽爆炸Ⅴ1640240四f4620電瓶液濺出其它傷害Ⅴ66354二f4721處理孔內事故,管鉗反勁過大物體打擊ⅡⅣ161590三ef4822違章處理孔內事故,用腳踩斷落的鋼絲繩機械傷害Ⅱ161590三cf4923提引器在提下鉆時未摘掉物體打擊ⅠⅤ161590三f5024傳動皮帶破損物體打擊Ⅱ1616一be5125泥漿材料濺出其它傷害Ⅱ1636一e5226未佩帶個防用品安全事故Ⅴ667252四bf5327未編制鉆探施工方案安全事故Ⅴ667252四bf5428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事故Ⅴ667252四bf5529機場未配備消防器材火災Ⅱ1636一e56營地建設1XX、違規房屋租賃民事糾紛Ⅱ36118—f572電線、開關漏電觸電Ⅴ161590三f583房屋線路老化、超負荷火災Ⅴ161590三f594租賃房違規布線、使用電器火災Ⅴ161590三605租賃戶危化品使用火災Ⅱ36118—f616庫房危房坍塌Ⅴ161590三ae627庫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