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_第1頁
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_第2頁
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_第3頁
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_第4頁
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GIBI)創業融資指南》索引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二00三年四月目錄TOC\h\z\t"標題3,1,標題4,2,標題5,3,標題6,4"第一部分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1第一章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第一節概述 1第二節廣州市2003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第二章廣州市科技項目簡介 5第一節市級科技項目類別 5第二節廣州市科技項目簡介 51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52火炬計劃項目 53星火計劃項目 64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 65廣州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 76廣州市軟科學研究項目 77廣州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78廣州市留學生創業資金項目 89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資金項目 8第二部分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8第一章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分類 8第一節科技計劃框架 8第二節科技計劃分類介紹 8第二章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9第一節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受理事項 9第二節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11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種子種苗工程申報指南 112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主要農產品加工保鮮技術與設備申報指南 113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與示范申報指南 114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超細粉體及納米技術申報指南 115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生物醫學材料申報指南 116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生物醫藥技術申報指南 117“十五”廣東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中醫藥現代化申報指南 118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新能源技術與產品(新型電池)申報指南 129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傳統產業清潔生產技術及示范申報指南 1210廣東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功能基因組申報指南 1211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大氣和水污染控制技術申報指南 1212廣東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工程申報指南 1213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申報指南 1214廣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暨先進制造技術重大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1215電子新材料申報指南 12162003年軟件和網絡技術與產品專項申請指南 12i172003年智能交通專項申請指南 12i18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項目申報指南 12192003年度廣東省科研條件建設項目指南 12212003年度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2第三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科技計劃項目 12第一章部級科技計劃項目概況 12第一節部級科技計劃項目體系 12第二節科技部歸口管理的科技經費 12第二章2003年度國家有關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3第一節部級科技計劃項目相關網站 13第二節2003年度國家有關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131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申請須知(2OO3年度) 132國家火炬計劃 133國家星火計劃 144863計劃 155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 166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177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 188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2092002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2110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211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 24122003年度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 25第四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留學人員項目 26第五部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項目 27第六部分國內外相關風險投資機構一覽表 30iiii第一部分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第一章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廣州市2003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為進一步提高廣州市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高新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科技創新體系,根據《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十五”計劃》和科技計劃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一、申報范圍根據廣州市科技計劃體系,結合我市科技工作實際,本年度公開征集的市科技計劃項目包括:(一)應用基礎研究計劃本計劃旨在圍繞我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及科技工作重點任務,針對我市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和重大關鍵技術進行原始性創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瞄準前沿,以理論、方法、技術等方面的突破為目標,加強技術儲備,推進我市優勢學科建設。(二)科技攻關計劃本計劃分為重大、重點和引導項目三個層次,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緊密結合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特別是支柱產業發展和新興產業培育的需要,以解決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及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為目標,推動我市重點產業產品更新換代、技術升級和創名牌活動。1、科技攻關重大項目,是指解決我市重點發展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對重點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成果轉化與產品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實際資助額度達到或超過100萬元的項目(農業類重大項目資助額度達到或超過60萬元);2、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是指解決我市重點發展技術與產業領域熱點技術問題、成果轉化與產品市場應用前景良好,實際資助額度為50至100萬元(含50萬元)的項目(農業類重點項目資助額度為30至60萬元);3、科技攻關引導項目,是指針對我市主要行業或社會發展領域技術升級與產品結構優化中的重要技術問題進行攻關,實際資助額度少于50萬元的項目(農業類引導項目資助額度少于30萬元)。(三)科技成果轉化計劃本計劃旨在針對我市支柱產業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促進成熟的高新技術或先進適用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具有潛在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該計劃具體包括:1、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旨在引導和推動先進、成熟、適用的科技成果進入我市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重點支持技術成熟、適用,覆蓋面廣,輻射力強,能跨行業應用的科技成果推廣。2、星火計劃項目以國家和我市農業技術與產業政策為指引,重點支持技術先進且趨于成熟、符合我市都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有可能成為我市農村經濟支柱產業或特色產業新增長點、具有較強引導示范作用的農業產業化項目。3、火炬計劃項目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目標,重點支持技術先進且趨于成熟、有良好國內外市場前景、具有較強示范引導作用,并有可能形成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新增長點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四)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本計劃旨在提高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促進企業成為科技開發的主體,推動企業的科技進步,強化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的結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商品化。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在工藝、裝備、測試、標準產品質量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逐步建立現代化企業科技開發體系,形成我市高新技術系列產品和產業化技術研究開發能力,加速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的輻射,實現工業技術規范與產品標準國際化,促進我市工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品競爭力。二、申報條件(一)申報單位應具備的條件1、在廣州地區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2、主要從事與所申報項目密切相關的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研究開發、生產和服務業務,有較強的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能力。3、是項目的直接研制者或產權擁有者,而非項目的中介機構。4、項目負責人應是申報單位的正式人員和申報項目核心技術的直接研制者,具有本領域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高的成就造詣,熟悉本領域國內外技術和市場發展動態。5、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合格的財務管理人員。(二)申報項目應具備的條件1、申報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應具備的條件(1)符合本《指南》中“申報范圍”的相關要求。創新性強,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或以上。(2)重點支持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計算機軟件與網絡、生物醫藥與中藥現代化、納米技術與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3)項目成果具有可以預期的應用前景和經濟、社會效益。2、申報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應具備的條件(1)符合本《指南》中“申報范圍”的相關要求。項目屬于《廣州市重點發展技術領域(2003年)》(見附件一),有較強的創新性,技術水平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或以上并具有明確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前景。(2)有比較扎實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礎,已有實驗室和小試工作成果。(3)申報單位擁有必要的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基礎和條件,或者有明確的成果轉化計劃與措施。鼓勵以廣州地區企業為主,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申報。(4)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的申報單位能夠并承諾提供項目自籌資金。重點項目自籌資金比例不低于計劃新增投資額的50%,重大項目比例不低于70%。(5)無知識產權糾紛。3、申報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應具備的條件(1)符合本《指南》中“申報范圍”的相關要求。項目屬于《廣州市重點發展技術領域(2003年)》(見附件一)。(2)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施地須在廣州地區。(3)無知識產權糾紛。(4)強調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前景。(5)項目自籌資金比例不低于計劃新增投資額的70%。(6)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重點支持電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機械裝備業先進技術、農作物優良新品種及高效栽培技術、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等成果的應用推廣。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原則上應通過國家、省、市成果鑒定。4、申報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應具備的條件(1)申報市重點工程中心的單位,其依托企業前兩年平均經營收入在5億元以上,研究開發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的15%以上,申報市一般工程中心的單位,其依托企業前兩年平均年經營收入在1億元以上,研究開發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的5%以上。(2)有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帶頭人,擁有一定數量和較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和設計人員,有能力承擔工程化試驗任務的高級技工。要求每個申報工程中心的單位,其研究開發人員在30人以上,其中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人員不低于10%,中級職稱和碩士學位人員不低于20%,工程中心研究開發水平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3)基本具備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有必要的科研、測試和工藝設備,經組建充實完善后,應具備承擔綜合性工程技術開發任務的能力。(4)已建有科技開發機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機制,有一個改革意識強、敢于創新及較高管理水平的領導班子,承擔過市級以上的科技開發項目并取得較好成果。三、經費支持方式根據申報項目類型和申報單位情況的不同,市科技三項經費對項目采取無償撥款、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其中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中屬于技術升級與后續開發的項目,原則上采用無償撥款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中屬于擴大生產規模和拓展市場的項目,原則上采用貸款貼息方式予以支持。市科技三項經費優先支持以下項目:(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通過研究開發能夠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二)以企業為申報主體,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申報的產學研項目。四、申報項目需提供的材料(一)申報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填寫《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附件二),申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填寫《組建廣州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申請書》(附件四)。申報書、申請書格式可通過廣州市科技信息網下載(網址:)。(二)重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可行性論證報告。(三)項目查新報告(申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不須查新報告)。(四)可以說明項目情況的相關證明文件。如權威機構出具的成果鑒定證書、技術報告、檢測報告、專利證書、新藥證書,列入國家和省市科技計劃的有關批準文件、環保證明、獎勵證明以及用戶使用報告等;國家專賣專控及特殊行業產品,須附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批準證明(復印件);申報重大、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的企業,須提供經審計的上年度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注;申報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企業,須提供經審計的前兩年度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注;申請貸款貼息支持的項目,須提供相應的貸款證明材料。(五)多個單位聯合申報的,應提供相應的合作協議,明確各自所承擔的工作和責任。(六)需自籌資金的項目應由申報單位提供自籌資金承諾函。(七)市科技局認為應提供的其它材料。五、申報程序(一)申報單位按本《指南》第四條要求認真準備申報材料,報各自主管部門(原無明確主管部門的,報所在區、縣級市科技局)。所有申報材料請用A4紙打印或復印,并按項目申報書、可行性報告、查新報告、合作協議、相關證明文件的順序統一裝訂。申報書導出至3.5寸軟盤,可行性報告拷貝在軟盤中一并報送。(二)各主管部門認真組織篩選本部門項目、加具意見,并于項目受理截止日期內集中送至本市下塘西路37號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聯系地址:廣州市下塘西路37號一樓,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聯機檢索部;聯系人:許海力鄧紅照;聯系電話:8349159883571897;FAX:83571897;E-mail:giic@。申報材料需一式四份,并加蓋公章。恕不受理個人的直接申報。(三)項目申報受理截止時間為2002年11月15日。(四)市科技局將對申報項目進行嚴格的形式審查,凡申報材料不完整或申請書填寫內容不全,印、章、簽名不全,選擇技術領域不當的項目,一律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申報單位所提供的材料必須真實可靠,如發現弄虛作假,兩年內不再受理該單位的項目申報。六、其它事項為提高我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市科技局將組織實施廣州市重大科技專項,重大科技專項指南將另行發布。市科技局將根據當年項目組織的重點和申報的情況(技術領域分布、項目數量、市科技發展戰略等)對帶動性大、覆蓋性廣、集成度高、示范性強的項目進行招投標。第二章廣州市科技項目簡介第一節市級科技項目類別第二節廣州市科技項目簡介1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項目選擇范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并且已有相當研究基礎,短期內可望突破并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應用研究及技術開發項目;具有明顯預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我市傳統產業調整優化和產品的升級換代起關鍵作用的重大引進技術和設備的消化、吸收及國產化項目;對我市經濟發展起關鍵作用的科學技術問題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符合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方向、加速支柱產業形成和名優產品發展起主導作用的項目;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原始創新性的項目。審報時間一般為每年10月—11月,具體時間以市科技局行文通知為準。2火炬計劃項目火炬計劃項目的重點發展領域是: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與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高效節能與環保。申請條件 項目符合國家技術和產業政策要求,屬火炬計劃重點支持的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與信息、機電一體化、新能源和高效節能、環保及新型設備和其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是先進的、成熟的,且經過了產品技術鑒定,已具備商品化生產條件。項目投產后能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且有良好的國內外市場、較好的經濟效益和較高的投入產出比。項目承擔單位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科學管理水平,有相應的自籌資金及較好的信貸條件和綜合還貸能力。項目產品的生產和配套的生產設備符合環保要求,所需的能源與原材料能得到保證。申報時間國家級項目:每年八月底前市級項目:每年十月底前,由主管部門匯總,報市科技局火炬計劃辦公室。3星火計劃項目

申請條件符合國家技術和產業政策,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需要,或有可能成為區域性支柱產業(或龍頭企業)生長點的項目。技術先進適用,成熟可靠,注重采用高新技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所開發的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有較高的投入產出比。項目短期內投產并能達到一定經濟規模,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明確促進產業發展的目標,并能帶動周圍區域經濟發展或行業科技進步;具有較強的引導示范作用。項目承擔單位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金融信譽好,同時必須具備銀行所規定的信貸條件。項目承擔單位管理水平高、經營機制先進靈活,具有較強的開發能力,有可靠的技術依托單位,并具有相關的承擔項目的條件。申報時間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每年9月1日前將申報下一年度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的材料一式四份報市科技局星火辦公室,市科技局初審后于10月1日前報送國家科部星火計劃辦公室。省市級星火計劃項目:每年10月底將申報下一年度市星火計劃項目的材料一式叁份上報市科技局規劃計劃處。4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項目篩選原則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先進,對行業技術進步有導向和促進作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成熟、適用,在一定范圍內推廣應用,證明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覆蓋面廣,輻射力強,能跨行業、跨地區應用。 凡在成果的權屬、技術水平、技術原理和成熟性方面有異議或爭議的項目,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社會公共利益、環境、資源造成危害的項目,不得列入推廣計劃。“推廣計劃”中農業(包括林、牧、漁、水利業)項目重點圍繞提高糧、棉、油、糖、菜、畜禽、水產等產量及品質,提高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和應用效果,促進優質高效農業、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有利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資源優化配置的科技成果。工業項目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相應的新設備以及對節能降耗、提高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效益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和改造傳統產業的高新技術成果為主。“推廣計劃”優先選用國家各類科研計劃的科技成果、獲發明獎和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的科技成果、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取得的科技成果。申報時間每年9月—10月,具體時間以市政府行文通知為準5廣州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6廣州市軟科學研究項目選題范圍:對國家、部門、地區當前或長遠的決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具有重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科學價值,對推動軟科學的發展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對促進經濟、科技、社會協調發展,推動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內容清楚、詳實,研究方法科學、先進,有關數據,信息和背景材料具有較好的基礎。7廣州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申請條件u屬于國家規定的高新技術范圍、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u在國內自行開發、自主創新項目,應具有國內領先以上技術水平;從國外引進的項目,應具有國際先進以上技術水平,并有所創新。項目須經過技術鑒定,且具備產業化的條件。u項目承擔單位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項目的投資規模在300萬以上(軟件項目的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元以上)。u項目投產能形成一定的規模,實施后兩年內實現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軟件產業產值300萬元)年利稅額占銷售收的20%以上。u項目應有明確的市場需求,所需的資金和原材料能得到保證,符合國家環保要求。8廣州市留學生創業資金項目主要用途支持留學人員以自己持有的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在廣州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支持留學人員在廣州從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所實施的項目應是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好、能形成新興產業的項目;支持留學人員在廣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或第三產業。9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資金項目申請條件1.企業必須在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登記注冊,具備企業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2.企業必須主要從事高新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所實施的項目應是省內同行業技術領先、市場前景良好、能夠形成新興產業的項目。3.企業產權清晰,并能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經營動作。第二部分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第一章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分類第一節科技計劃框架我省科技計劃框架按照以領域為主,是多領域、多類別、多層次的矩陣結構形式。1.主要領域: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大農業、社會發展等三大領域。2.主要類別:自然科學基金、工業攻關、農業攻關、社會發展攻關、成果推廣、國際合作、軟科學研究項目、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科技扶貧、科研條件建設、區域創新示范等。3.項目層次: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科技項目、面上科技項目。第二節科技計劃分類介紹1、工業攻關計劃2、農業科技攻關計劃3、社會發展攻關計劃4、火炬計劃5、星火計劃6、成果推廣計劃7、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第二章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第一節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受理事項一、申報重點瞄準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按照廣東省科技發展“十五”計劃的方向和重點,針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區域綜合競爭力提高所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努力在重大領域和重點方向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推動我省高新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動力。2003年各領域和各類科技計劃重點:1、工業及高新技術領域(包括工業攻關、火炬計劃):智能交通、軟件和網絡技術及產品、先進制造技術及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納米技術、電子新材料、新型電池、生物醫學材料、生物醫藥技術等。2、大農業領域(包括農業攻關、星火計劃、科技扶貧):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和產業化技術、農產品(包括林、畜禽、海產品等)加工配套技術、食品安全生產技術、農業生產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區域性農業技術集成示范、海水淡水養殖技術、涉農工業產品開發等。3、社會發展領域(包括社會發展攻關):中藥現代化、功能基因組研究、組織工程技術、傳統產業清潔生產關鍵技術、海洋資源保護與利用、大氣與水污染控制、重大疾病防治、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創新藥物開發、環境保護、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開發技術等。4、成果推廣方面:以技術先進成熟、運用性強,技術覆蓋面廣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為推廣重點,主要包括制造業信息化、網絡安全、農村信息化等信息技術;環保涂料、超細粉體、生物醫學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材料技術;有害污染物處理、受損環境生態整治和恢復等環保技術;健康養殖、食品安全、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節水、農業機械化等農業先進技術。5、國際合作方面:以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活動直接相關的合作研究為重點。6、科研條件建設方面:以重點實驗室建設,實驗動物管理與研究,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應用,科學儀器裝備管理與研制等構建我省科研平臺的項目為重點。7、軟科學研究方面:以全省科技發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中戰略性的重點、熱點問題以及省委、省政府在科技經濟發展決策中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研究為重點。8、自然科學基金(包括自由申請項目、重點項目和研究團隊項目):以信息技術、材料科學、海洋資源開發、農業種質資源創新、動植物病蟲害防治和綠色食品生產和配套技術、基因工程、資源環境、中藥現代化、重大疾病防治、新藥研制等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具體見指南要求)。9、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專業鎮、金科中心、農業科技園、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民科園、生產力促進機構等專項工作將陸續發布指南,按要求申報。二、申報原則1、地區、各單位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集成、突出重點、質量為先的原則。項目技術水平起點要高,產業關聯度較大,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對傳統產業的提升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強化產學研結合,注重有研發機構的重點企業的能力建設和技術創新。區域性項目要體現地方特色和優勢,突出地方科技工作重點。2、重大科技專項按各專項指南的要求,組織項目申報或招標投標。包括:智能交通系統、軟件技術與產品、網絡技術與產品、先進制造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電子新材料、超細粉體及納米技術、功能基因組研究與應用、生物醫藥技術、新型電池、電子商務應用示范與關鍵技術、新一代家用電器、種子種苗工程、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與示范、主要農產品加工保鮮技術與設備、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中藥現代化、組織工程、傳統產業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及示范、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保護、數字醫學、后續能源技術開發與工程示范等。2001年以來立項并按進度執行的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可申請結轉。重大科技專項鼓勵有關單位實行橫向聯合申報。三、申報要求1、申報單位須在廣東省轄區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研發基礎條件和運行機制良好,資信度高,技術力量雄厚,有可靠的技術基礎或依托。2、超過2項在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主持人,原則上不能申報新項目,同一主持人只能申報1項新項目(包括結轉項目)。3、申請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主持人必須具備副高以上技術職務,并有三年以上相關研究工作基礎。4、工業攻關、火炬計劃、農業攻關、星火計劃、科技扶貧項目、社會發展攻關、成果推廣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科研條件建設項目(重點實驗室除外)請使用“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任務)書”;重大科技專項結轉項目請使用“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結轉申報書”;重點實驗室請使用“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建設申報(任務)書”;軟科學研究項目請使用“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書”;自然科學基金請使用“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專業鎮、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金科中心、民科園、生產力促進機構等分別使用相應的申報書。5、申報材料要求:申報項目(含申請結轉項目)必須提交由項目申報系統生成的書面申報材料一式六份和電子軟盤一張,特殊行業、國家有特殊規定的,必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各地市、部門按以下計劃類別一式二份上交項目匯總表(地市項目匯總表需由市科技局和財政局聯合以公文上報):(1)工業攻關和火炬計劃;(2)農業攻關、星火計劃和科技扶貧;(3)社會發展攻關計劃;(4)成果推廣計劃;(5)國際科技合作計劃;(6)科研條件建設;(7)軟科學研究;(8)其它(請具體注明)。四、受理時間2003年度科技計劃項目受理從2002年12月15日至2003年3月31日,其中,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受理時間為2002年12月15日至2003年1月20日;重大科技專項按各專項指南要求時間受理。2003年4月1日后申報的項目轉入2004年科技計劃。五、聯系方式地址:廣州市連新路171號省科技信息大樓1樓廣東省科技計劃"一個窗口"受理辦公室郵政編碼:510033E-mail:randd@聯系人、電話:一個窗口:8355757483545100轉3930、3931、3932發展計劃處:陳楚祥、黃喜忠87619942高新技術處:李榮華87619937農村科技處:黃江康87612158社發基礎處:王玉龍87619721李穗懷(基金辦)87614596科技成果處:吳克真87619610對外合作處:袁光俠87616720條件財務處:符永高87619542政策法規處:林萍87618526第二節2003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1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種子種苗工程申報指南2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主要農產品加工保鮮技術與設備申報指南3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與示范申報指南

4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超細粉體及納米技術申報指南5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生物醫學材料申報指南6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生物醫藥技術申報指南7“十五”廣東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中醫藥現代化申報指南8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新能源技術與產品(新型電池)申報指南9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傳統產業清潔生產技術及示范申報指南10廣東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功能基因組申報指南11廣東省“十五”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大氣和水污染控制技術申報指南12廣東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工程申報指南13廣東省2003年大農業領域重大專項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申報指南14廣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暨先進制造技術重大專項項目申報指南15電子新材料申報指南162003年軟件和網絡技術與產品專項申請指南172003年智能交通專項申請指南18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項目申報指南192003年度廣東省科研條件建設項目指南212003年度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第三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科技計劃項目第一章部級科技計劃項目概況第一節部級科技計劃項目體系國家科技計劃體系(3+2)第二節科技部歸口管理的科技經費1、科學事業費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專項經費

3、科學科技三項費用

4、高技術研究專項經費

5、科技外事經費

6、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

7、學術著作出版基金

8、基本建設經費

9、中國科學院經費

第二章2003年度國家有關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第一節部級科技計劃項目相關網站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計劃(863計劃)http://2.國家科技攻關計劃3.HYPERLINK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計劃(973計劃)5.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計劃6.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7.HYPERLINK國際科技合作計劃8.軟科學9.科普10.HYPERLINK星火計劃./11.火炬計劃12.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13.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14.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15.HYPERLINK科技興貿行動計劃16.HYPERLINK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17.HYPERLINK生產力促進中心18.大學科技園19.農業科技園20.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21.2003年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第二節2003年度國家有關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1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申請須知(2OO3年度)2國家火炬計劃立項條件凡申報國家級火炬計劃的項目應具備下列條件:項目產品符合國家技術和產業政策的要求,屬于火炬計劃重點支持的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與信息、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高效節能與環保和其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是先進和成熟的,且經過了產品(樣品、樣機)技術鑒定,已具備商品化生產條件(對國家專賣產品、食品、醫藥類產品需取得主管部門有關生產的批件);項目產品投產后能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且有良好的國內外市場、較好的經濟效益和較高的投入產出比;項目承擔單位為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有較強的技術實力(或技術支撐單位),其領導班子有較強的科技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管理水平;項目產品的生產有配套的生產環境,所需的能源與原材料能得保證;項目承擔單位有相應的自籌資金及較好的信貸條件,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能力。3國家星火計劃支持重點

2003年度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將與時俱進,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八大科技燎原行動的實施,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優先支持以下領域的技術示范和產業化開發。

1.為農村住宅產業發展服務的新型建材及相應設備開發的技術、產品與產業;

2.為城鄉安全健康消費服務的農產品清潔生產加工技術、產品與產業;

3.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服務的設施、設備生產技術及配套產品的開發;

4.為促進農村商品流通服務的保鮮、儲運、配送營銷的標準化、專業化技術及相應配套產品的開發;

5.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服務的農村資源與農業廢育物綜合利用技術及產品開發;

6.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資源特色產業。

項目申報

1.地方評審

按照《星火計劃管理辦法》的規定,在申報2003年度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科委、科技局)、有關部門科技司(局)負責組織評審、匯總本地區、本部門申報的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

2.分類排序

各單位對申報的項目要按照重大項目(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產業,1-2項)、重點項目(占項目總數的10%左右)和一般項目進行分類、排序。

3.申報方式

各單位將評審、匯總后的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通過計算機網絡報送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科技部星火計劃辦公室負責組織認定。各地在項目申報前應認真審核申報內容,嚴格按照申報系統要求輸入項目信息,并確保錄入項目內容的準確性。申報的項目數量原則上不要突破2002年認定的項目數。

四、項目認定

科技部將遵循以下原則,對各地申報的星火計劃項目進行組織認定: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行業發展的有關規定,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2.有利于科技進步,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擴大農民就業,增加地方財政和農民收入;

3.有利于推動東西部地區優勢互補合作,對地方經濟或行業發展具有帶動和輻射作用;

4.有利于恢復或保護生態環境;

5.有利于提高星火技術密集區和區域性支柱產業建設的效益和質量,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6.有利于出口創匯,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屬于下列情況的,基本不予認定:

1.不利于資源保護和有環境污染;

2.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限制發展;

3.一般性技改或擴建等生產性項目;

4.申報材料與申報程序不規范。

聯系方式

農村中心:孫曉明、王強

電話:68529091,68510207

科技部農社司:胡京華、王仕濤

電話:68512151,68515544-1411

申報郵箱:cnsp@

(星火項目申報書從網站“星火文檔”中下載)4863計劃一、管理課題管理

項:“十五”期間,863計劃將通過招標或擇優委托的方式落實課題承擔單位。課題指南和招標公告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進一步完善了用于擇優委托課題評審的《863計劃課題評審規范》和評審指標體系。

行:“十五”期間,863計劃課題管理采用課題制。實行項目全額預算、全成本核算和課題負責人負責制。重大專項的管理采取總體專家組負責制,在過程管理中引入監理制。

收:課題驗收要依據課題合同,結合課題財務、固定資產和檔案驗收同時進行。經費數額超過1000萬元的課題,要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專項評估。

費:“十五”期間,863計劃主題項目的研究開發經費主要由國家財政撥款資助;重大專項的研究開發經費則實行政府、企業、社會多渠道籌措。國家財政資助撥款實行課題經費預算制,并由國庫統一撥付,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863計劃項目申報指南HYPERLINK新材料技術領域2003年度課題申請指南(2003/04/01)

HYPERLINK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2003年度課題申請指南(2003/03/28)

HYPERLINK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領域機器人技術主題:2003年度第一批課題申請指南(第三批)(2003/03/07)

HYPERLINK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領域:微機電系統(MEMS)重大專項2003年度課題申請指南(第二批)(2003/03/07)

“十五”期間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第二批課題申請指南(2002/04/30)

5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03年,973計劃將繼續加強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和材料等領域的重點部署,同時采取以下新的措施:設立綜合交叉與重要科學前沿領域。一方面在進一步加強六個領域項目學科交叉研究的基礎上,加強領域間的綜合與交叉研究,部署一批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跨領域重大項目;同時,瞄準國際科學發展前沿,結合我國的優勢和特色,集中支持若干重要科學前沿,鼓勵參加重大國際合作計劃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鼓勵圍繞重大科學工程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根據不同的戰略目標和要求,采用不同項目類型和不同資助規模。項目可大可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經費預算。項目資助強度分為三類,A類為3000萬元以上,B類為1000-3000萬元,C類為500-1000萬元。對不同類型、不同資助規模的項目,立項要求也有所不同。取消項目建議人,由申報單位直接或通過其主管部門向科技部申報。為了有利于項目的組織,每個項目只設1位首席科學家。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根據重要支持方向和申報要求組織項目申報。項目申報受理期為3月17日至3月28日(以收到時間為準)。重要支持方向以外和超出受理期的申請不予受理。973計劃2003年重要支持方向和申報要求可在科技部網頁:HYPERLINK或973計劃網頁:HYPERLINK下載。6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是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以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帶有方向性、綜合性、關鍵性技術問題、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的科技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以課題招標的形式在網上發布,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標。以下是一個實例:科技部發布關于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稀土應用工程”部分課題招標公告為了提高我國稀土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稀土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稀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科學技術部決定啟動"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稀土應用工程"重大項目。為了公平、公開、公正地擇優選擇項目承擔單位,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促進公平競爭,提高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率,保證項目研究工作的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科技部頒布實施的《科技項目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對該項目的部分課題進行公開招標。現將有關招標事宜公告如下:一、招標課題名稱

25kA氟化物體系熔鹽電解氧化釹工藝及設備研究開發二、投標須知

⒈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不包括外商獨資和中方股權未超過50%的中外合資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均可投標。

⒉投標人應以一個單位為主體參加投標,投標人若需要其他單位協作完成攻關任務時,投標人應與協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

⒊投標人應資信良好,能夠提供必要的配套資金,且無合同詐騙或其他違法記錄。

⒋投標人應具有良好的相關領域研究基礎,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管理體制,中標后能及時成立一支有技術、管理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知識結構合理的、相對穩定的攻關隊伍,并保證其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所投課題進行攻關。

⒌招標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開始。欲投標單位必須購買《招標指南》,并根據《招標指南》要求參與投標活動。各投標單位可在網上()下載《招標指南》,并在送達投標文件時交納人民幣500元作為購買《招標指南》費用

投標截止日期為2002年8月8日上午8:00,超時概不受理。投標文件要加蓋公章密封,一式十五份送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北京市復興路乙12號828房間,郵編:100814)。

開標時間定于2002年8月8日上午9:00,評標時間:2002年8月8日上午10:00,地點均為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三、聯系人和電話

1、馬繼倫,胡鳳英,董鴻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

電話63971828

E-mail:majilun@;hufy@263.net

2、黃世興,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材料處

電話/p>

特此公告!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

二00二年七月八日7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

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注意事項一、申報方式和時間(一)項目申報仍采取網上傳送電子數據和報送公文相結合的辦法。網上申報和公文上報時間:2003年6月1日~7月31日。(二)為保證數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網上申報需輸入識別碼。主管部門只有在確定正式申報的項目后,方可向申報單位授予該識別碼。任何人不得向無申報資格的單位和個人透露網上申報識別碼。二、申報材料(一)各單位要按照《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附件的規定和要求,擇優選擇申報項目并保證項目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二)作為形式審查的重要內容之一,申報材料中需對單位自籌資金的來源(單位自籌、企業資助等)、形式(現金或銀行存款、房屋或設備使用費、研究人員工資、管理人員工資等)、構成比例及金額等進行詳細說明。(三)申報材料主要包括書面申報材料和網上申報材料。申報單位必須保證書面申報材料與網上申報材料完全一致。1.書面申報材料包括:(1)項目申報書(2)項目預算書(包括預算編制說明)(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4)項目申報單位上年度主要財務報表(包括收入支出決算表、資產負債表)2.網上申報材料包括:(1)項目申報書(2)項目預算書(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全文,具體操作請進入申報程序后仔細閱讀有關說明)(四)書面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裝訂、蓋章后,一式六份分別使用9號信封封裝后報送。不論項目安排與否,申報材料不予退還。三、網上申報程序(一)網上申報路徑:1.進入科技部主頁:2.進入"項目申報"3.進入"2003年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并仔細閱讀有關說明和注意事項(二)進入申報注冊程序:點擊"注冊申報帳號"進入申報注冊程序,根據網頁要求輸入申報識別碼、單位名稱、單位代碼、項目名稱并自行設置申報口令;看到"帳號已成功建立"后,表明申報注冊成功,可以進入申報或查詢打印程序。為便于今后查詢修改和保證申報資料的安全,請務必保存好注冊信息。(三)進入項目申報、查詢程序:進入申報網頁后,點擊"項目申報、管理",進入項目申報及查詢網頁。根據網頁提示輸入項目信息,必須與申報注冊時輸入的信息一致,然后點擊"發送",經系統驗證后,可以根據需要進入"項目申報編輯"或"項目查詢打印"程序,進行申報、修改、查詢、打印等工作。(四)申報單位不得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申報材料。四、其它注意事項1.公文申報材料請直接郵寄,任何單位不得來人報送或匯報情況。郵寄地址:郵編:100038,北京市3814信箱,國家科技評估中心收。2.申報期間不接受電話咨詢,有問題請發電子郵件咨詢。E-mail地址:tcs_cwc@3.項目申報及評估期間不接受任何單位來人或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探詢有關項目申報及評估情況;項目評審的進度和結果,可通過各自的申報口令,在網上查詢。4.不得向評估機構以任何方式探詢項目申報及評估情況。對違反上述規定并對項目評審工作造成影響的,將取消申報資格,請各單位予以協助。8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范圍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面向全國,專項用于資助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優秀的和重要的學術著作的出版。

按照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研究的對象和目標,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范圍分為以下三類:

1.學術專著:作者在某一學科領域內從事多年系統深入的研究,撰寫的在理論上有重要意義或實驗上有重大發現的學術著作。

2.基礎理論著作:作者在某一學科領域基礎理論方面從事多年深入探索研究,借鑒國內外已有資料和前人成果,經過分析論證,撰寫的具有獨到見解或新穎體系,對科學發展或培養科技人才有重要作用的系統性理論著作。

3.應用技術著作:作者把已有科學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撰寫的給社會帶來較大經濟效益的著作。

下列情況暫不屬于資助范圍:

1.譯著、論文集、再版著作;

2.科普讀物;

3.教科書、工具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申請辦法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遵循自由申請的原則,采取直接或委托申請的辦法。

直接申請:著作者本人辦理項目申請。著作權屬多人時,必須有全體人員簽署的意見。委托申請:著作者委托出版社辦理項目申請,但申請書中的申請者仍須是著作者本人。委托申請時,須提交著作者的委托書或有關法律證明。

1、申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的基本要求

(1)著作者須在完成全部書稿或80%書稿后,方可提出申請。

(2)著作者一次只許申請一個項目,但在獲準資助項目完成之后,可以申請第二個項目。(3)叢書中的每一本著作,均須分別按單個項目獨立申請。

2、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申請所需材料

(1)填寫《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申請書》(可向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申請受理機構索取或從科學技術部網站下載)。

(2)提交不同單位的三名具有教授、研究員、編審或相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同行專家的推薦書。

(3)提交著作者與有關出版社簽訂的《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出版意向協議書》(可向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申請受理機構索取或從科學技術部網站下載)。(4)提交書稿的前言、目錄(至少到節一級)、主要參考文獻(注明出處、發表時間)。(5)能夠反映書稿特點和學術水平的重要章節的樣稿。(6)全部書稿或80%書稿。(7)提交相關的獎勵和鑒定材料(如獎勵情況、鑒定證書、學術評價等材料)。除全部書稿或80%書稿需提交一份外,其它申請材料均需一式四份,在每年規定的時間報(寄)送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申請受理機構。

申請材料原則上一律不退還,請申請者自行留底。

3、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申請時間

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每年受理申請一次,時間為1月15日至3月31日。

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基金會辦公室)接收申請項目之后,對項目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專家進行學術評審。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根據專家評審結果,審批當年資助項目。基金會辦公室負責把審批結果通知申請者。基金會辦公室和基金申請受理機構的通訊地址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申請受理機構設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業務處地址:北京市復興路15號,郵政編碼:100038聯系電話:(010)68514019,傳真:(010)68514019基金會辦公室設在科學技術部條件財務司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5號,郵政編碼:100862聯系電話:(010)68512087,6851263392002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一、本年度申報的項目分為重點招標項目、指導性項目和自由選題項目三部分。重點招標項目詳見附件。指導性項目和自由選題項目也要圍繞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并注重創新性、科學性和前瞻性。二、項目申報仍由國務院各有關部門主管軟科學的司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科委、科技局)組織進行,項目申請單位不能直接向科技部申報。為了保證此次項目申報工作的質量,每個部門、地方申報的重點招標項目、指導性項目和自由選題項目總數不應超過2項(教育部不超過6項、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不超過3項。歡迎有能力的企業、咨詢公司參與申報)。三、各部門、各地方的軟科學歸口管理單位務請在2002年5月15日前,將2002年度的項目申報函和項目申請書(一式10份,至少有一份為加蓋公章的原件)報送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今年將繼續實行網上申報管理,各地方、各部門確定的申報項目必須通過中國軟科學網站()的“項目申報”網頁進行網上申報。對于未進行網上申報的項目,將不予受理。四、2002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重點招標項目清單1.國家人才戰略研究2.國家專利戰略研究3.國家技術標準戰略研究4.國家戰略技術組織機制研究5.利用外資與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研究6.我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7.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次創業”戰略研究8.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戰略和政策支撐體系研究9.創新文化建設研究10.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研究聯系人: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王志清電話真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蔡公莊55號北京3814信箱郵政編碼:100038網上申報聯系人:周超英陳警電話子郵件:softgrop@10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有關注意事項:1.自然科學基金委2003年度基金項目申請的受理工作,自2003年2月15日開始,3月31日截止。3月25-31日在自然科學基金委辦公樓安排集中受理(郵寄申請書以投寄日當地郵戳為憑,寄送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的受理部門)。2.自然科學基金委今年新制定了《國家自然科基金項目管理規定》,修訂了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等管理辦法,并發布了相應的資助經費管理辦法。請申請者、受資助者及項目依托單位按照新辦法執行。3.2003年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將增加新的限項申請規定,即在本次受理期間面上項目申請人只能申請一項。各類基金項目限項申請的具體規定按照各類基金項目的管理辦法執行。4.自然科學基金委今年對申請書、項目進展報告及項目結題報告等管理用表也進行了修訂,將使用新表格,并試行紙質文件與全文電子文件同時報送。請申請者、受資助者和項目依托單位從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網站上查詢、下載相關表格文件(不再下發紙質表格),錄入后打印形成紙質文件,簽字蓋章后報自然科學基金委送對口部門。相應的電子文件報送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中心(可使用ISIS系統網上提交,或發電子郵件report@,或在交申請書紙質文件時提交軟盤或光盤)。5.各類申請項目的依托單位須提前注冊,方可提交申請。尚未向自然科學基金委進行注冊的單位,需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網站上下載《單位信息登記表》進行注冊。注冊截止日期為2003年2月1日。6.提出的申請項目一定要具有實質性的源頭創新思想或思路。選題研究內容應避免因為沿襲自己熟悉的內容而使立意偏于保守、缺乏新意。

7.提出解決的科學問題要明確、深入,防止提出的研究內容"大"而"空"的傾向;以應用為目標的基礎研究內容的應用背景要論述清楚。

8.自然科學基金委鼓勵申請者提出更多的學科交叉的申請項目,但是學科交叉項目不應僅是表面上的和形式上的。申請者應對相關的研究領域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提出實質性的交叉學科研究內容。

9.要以嚴謹的學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撰寫申請書,避免申請書的內容中"想當然"和夸大的情況出現,堅決反對弄虛作假。

自然科學基金委將發布各類項目通用的2003年新版申請書格式,并擬采取全文電子版與紙質申請書并行的方式受理。申請者可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網站()上查閱新版申請書的具體填報說明,并下載有關電子文件。在申請各類項目時,申請者應注意針對不同的內容在申請書上做出標明。關于在申請書上如何填寫這些說明,請參閱附錄中申請項目資助類別說明。在一些聯合資助項目中,對知識產權有一些專門的要求,申請者申請這一類項目時也要注意。11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項目申報條件○凡在中國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研發和生產符合新產品計劃支持范圍的產品的企、事業單位均可申報;

○聯合研制開發或生產的單位,在明確所申報新產品的產權后,可單獨或聯合申報;

○通過技術轉讓獲得新產品生產許可的單位,可單獨申報或與原技術持有單位聯合申報單位需提交下列申報材料:

(1)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申報表;

(2)必備的附加材料:

·特殊行業許可證。對醫藥、醫療器械、農藥、計量器具、壓力容器、郵電通信等有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新產品,申報時必須提交相關主管機構出具的批準證明;

·可說明知識產權歸屬和授權使用的證明文件(如:專利證書、軟件著作權、技術轉讓合同等);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3)輔助的附加材料(可提交復印件)

為了對申報表和必備材料未充分說明的內容做進一步闡述,幫助評估機構(評審專家)了解情況,申報單位可視項目的具體情況酌情提交下列材料(復印件):

·采標證明;

·鑒定證書或其他相當的技術證明材料;

·由省(部)級以上(含)查新單位出具的查新報告;

·產品(樣品)質量性能測試報告;

·若涉及環境污染問題,需提交環保達標證明或有關解決污染問題的技術方案(報告);

·用戶使用意見等相關材料;

·其它參考材料(如獲獎證明等)項目的申報日期:2003年度新產品計劃項目申報的受理截止日期為2002年12月31日。各地方、部門的項目申報、審查、評估(評審)及推薦上報工作應在此日期之前完成。過期一律不予受理。項目的申報方式

2003年度地方、部門向科技部申報項目仍采用網上申報和書面申報并行方式。

1)網上申報

2003年新產品計劃項目申報必須通過新產品網站報送申報表的電子數據。電子數據統一采用科技部提供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申報系統》(簡稱申報軟件)錄入,經認真校對,確認數據無誤后,方可按規定格式(*.DBF)要求導出數據,并由各地方、部門統一發至新產品網站電子信箱(gjxcp@)。申報軟件及其相關文件可在新產品網站的相關欄目中下載()。

科技部不受理申報單位直接發送的電子數據。

2)書面申報

書面申報表按A4紙打印,內容必須與電子數據完全一致,否則不予受理。全套書面申報材料必須按本指南要求報送科技部,一式兩份。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內的企事業單位,按地方科技廳(科委、科技局)(以下簡稱地方)要求的相關程序向地方申報。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企、事業單位向各部門科技司(局)、總公司(以下簡稱部門)申報,或向所在地地方申報。122003年度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重點資助范圍

1、與科技部在“十五”期間組織實施的12個重大科技專項有關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2、“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中重點開展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3、在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性科技國際合作項目。

4、雙邊或多邊政府間科技合作議定書中具有符合下列特點的項目:

——具有科技優勢、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有能力以平等身份參與到國際大科學計劃中的項目;

——以我為主、為我所需,需要開展國際合作解決我國科技發展過程中帶有共性的科技難題的項目。

5、我國中央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已開展的重點科技合作項目;

申報項目必備條件

——項目申報單位具有項目配套資金;

——國際合作伙伴具有相匹配的資金投入,并有協議或書面承諾;

——雙邊或多邊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議定書項目,第一項目承擔單位應為中央一級研究院、所。

申報材料要求

1、《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劃項目申請書》及附表(由國外方合作伙伴填寫);

2、屬于中央政府部門開展的科技合作項目需提供合作協議書復印件;

3、曾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項目需提供相應計劃的立項通知書復印件。

以上材料均需一式三份,書面申報材料和計算機軟盤。

項目申請書受理時間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

聯系方式

聯系人:祝恒賓、宋婕、王仲成

電話:6851182368511133-1393

傳真:68515808

通訊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4號

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劃辦公室

郵政編碼:100045第四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留學人員項目2003年的申報工作將繼續由各省市區和有關部門的人事部門組織。各地區、各部門在對擬申報材料匯總、審核后,于2003年4月30日前,按照規定的申報項目數量,將有關材料報送人事部。人事部再組織專家評審,確定最終資助項目。

凡有較高學術技術水平,較好的業績或較大發展潛力,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下,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的留學回國人員(主要在非教育系統),特別是新近回國工作的留學人員,均可申報。

有意申報的留學回國人員,請及時與所在省市區或部門的人事部門聯系。有關文件可查閱中國留學人才信息網()。請選擇下載表格: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經費申請表;留學人員短期回國服務資助經費申請表;留學人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資助經費申請表。人事部留學人員經費申請政策依據: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經費申請與管理辦法。資助對象:自1978年以來留學回國的人員或即將回國人員。資助方式和強度:(1)重點項目資助,額度為10-20萬元人民幣;(2)優秀項目資助,額度為5-10萬元人民幣;(3)項目啟動資助,額度為2-5萬元人民幣;(4)為國服務活動資助,額度視項目情況確定;(5)小額資助,額度視項目情況確定。申請程序:由申請人填寫《資助經費申請表》,交國內工作單位簽署意見,報主管部門人事局,然后報送人事部審批。HYPERLINK申請"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經費"工作流程如下:1、欲申報留學人員認真閱讀人事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經費申請與管理辦法》;2、欲申報留學人員根據個人申報項目情況,由《中國留學人才信息網》下載相應《資助經費申請表》;3、填寫申請表;4、將申請表及相關證明資料郵寄到所屬的國家部委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主辦單位:國家人事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0號博士后辦公樓

郵編:100083

電話:(8610)62335013、(8610)62335014

傳真:(8610)62319196

E-mail:webserver@技術支持:煤炭工業通訊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九區甲4號

郵政編碼:100013

電話/p>

傳真/p>

E-mail:webmaster@第五部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項目1."市場開拓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標準中央財政安排的市場開拓資金分為中央使用和地方使用兩部分。直接由中央使用的資金占當年資金計劃安排的30%,地方使用的資金占當年資金計劃安排的70%。市場開拓資金支持比例原則上不超過支持項目所需金額的50%。對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以及符合本實施細則第八條所列優先支持的部分開拓活動,支持比例可提高到70%。支持方式采取無償支持和風險支持兩種方式。對風險支持,企業在項目實施后未取得開拓市場成效可獲得支持資金,否則不能獲得支持資金。以外幣為計算單位發生的費用支出,按費用支出憑證發生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為人民幣。2.市場開拓資金的申請條件中小企業獨立開拓國際市場活動的申請為企業項目申請;項目組織單位組織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活動的申請為團體項目申請。一、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提出企業項目申請:1、具有企業法人資格,擁有進出口經營權或對外經濟合作經營資格,上年度海關統計出口額在1500萬美元以下;2、近兩年在外經貿業務管理、財務管理、稅收管理、外匯管理、海關管理等方面無違法行為;3、具有從事國際市場開拓的專業人員,對開拓國際市場有明確的工作安排和市場開拓計劃。二、符合下列條件的項目組織單位可以提出團體項目申請:1、組織的活動以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提高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為目的;2、參加活動的企業在10家以上(含10家),其中70%以上企業符合本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中小企業申請條件;3、申請支持的資金直接受益于參加活動的企業,以降低參加活動企業的費用和開拓市場的風險,提高企業效益。參加團體項目的企業,不得針對同一項目另外申請使用市場開拓資金。3.市場開拓資金的申請程序符合申請條件的中小企業或項目組織單位可于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按照本實施細則所附的支持內容,向中小企業辦公室或地方承辦單位提出下一年度項目資金計劃申請。中小企業或項目組織單位在提出項目資金計劃申請時,應提交申請單位基本情況、申請報告、申請項目基本情況,并附相關資料。中小企業辦公室和地方承辦單位根據外經貿部和財政部批復的下一年度項目資金計劃,以適當方式回復中小企業和項目組織單位,并對下一年度項目資金計劃的具體內容進行公示。中小企業和項目組織單位可根據批復的項目資金計劃著手準備有關活動。項目實施申請。中小企業或項目組織單位根據批復的年度項目資金計劃,在項目實施30日前向中小企業辦公室或地方承辦單位提出項目實施申請。中小企業或項目組織單位在提出項目實施申請時,應提交項目實施申請、項目實施說明,并附相關資料。中小企業辦公室或地方承辦單位對項目實施申請進行初審,并于5個工作日內分別報外經貿部或地方外經貿部門;外經貿部或地方外經貿部門對年度項目資金計劃內的項目實施申請,應于5個工作日內審核批復。對申請調整項目資金計劃內容的項目,中央使用部分由中小企業辦公室進行初審后報外經貿部;地方使用部分由地方承辦單位初審,外經貿部門商財政部門復核后報外經貿部。外經貿部和財政部對申請調整項目資金計劃內容的項目進行審批。無法在年度內按項目資金計劃完成的項目,中小企業或項目組織單位應及時向中小企業辦公室或地方承辦單位提出項目終止或順延申請;中小企業辦公室或地方承辦單位審核后分別報外經貿部或地方外經貿部門審批。對企業項目申請,每次給予支持的資金最高不超過30萬元人民幣;對團體項目申請,每次給予支持的資金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申請流程企業申請報當地市外經貿局匯總省直企業申請報資產經營公司(企業集團)匯總

(申請表軟盤由市外經貿局或資產經營公司提供)廣東省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承辦單位審核、匯總

承辦單位:廣東省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

聯系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74號

聯系電話:87337625廣東省外經貿廳廣東省財政廳

聯合匯審(報外經貿部、財政部備案)歡迎到計劃財務處1020室咨詢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管理辦公室(中央使用部分)

地址:北京朝陽區潘家園南里12號樓潘家園大廈

電話:(010)67701125677350776773508667735586

傳真:(010)67701116

Email:zxb@

聯系人:李聯毅胡宗瑞廣州市外經貿局計財處聯系人:湯志宏、何風平。聯系電話:81097065、81081272——12044.其他說明

一、企業申請條件:

1、依法取得企業法人資格,有進出口經營權;

2、企業上年度出口額的海關統計數在1500萬美元以下,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財務管理記錄;

3、有專門從事外經貿業務并具有對外經濟貿易基本技能的人員,對開拓國際市場有明確的工作安排和市場開拓計劃。

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實行年度計劃管理。當年資金計劃,支持當年的實施項目。

三、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網站:第六部分國內外相關風險投資機構一覽表序號風險投資機構名稱聯系地址及電話網址/E-mail1廣州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河北路183號大都會廣場11層郵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