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央電大本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歷年期末考試單選題題庫說明:試卷號:1121課程代碼:00903適用專業及學歷層次:護理;本科考試:形考(紙考、比例50%);終考:(紙考、比例50%)2018年7月試題及答案1.在現代社會中,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0。A.
生物學因素B,衛生服務因素C.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D.環境因素E.社會經濟因素2.“體現預防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衛生投入”屬于健康促進五大領域中的(E)。A.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C.加強社區行動
B.創造支持性環境D.發展個人技能E.調整衛生服務方向3.關于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衛生宣傳更強調知識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為改變B.健康教育比衛生宣傳更注重循證決策C.衛生宣傳是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活動過程D.衛生宣傳是健康教育干預活動的重要形式E.健康教育是對衛生宣傳功能的擴展4.開展社區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健康信念認同的是(B)。A.經常參加有氧健身運動
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C.常吃新鮮蔬菜、水果D.知曉肥胖對健康的危害E.愿意接受健康指導5.與人際傳播相比,大眾傳播的不足表現為(A)。A.傳播者、受傳者關系的間接性
B.信息覆蓋面廣,傳播效率高C.信息面向整個社會,具有公開性D.信息容易標準化和規范化E.信息具有時效性6.某人得知好友在體檢中被査出高血脂后,積極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體現了健康信念模式中哪個因素對其行為的影響(E)0A.對疾病易感性的認知
B.對疾病危險性的認知C.對釆納健康行為障礙的認知
D.自我效能E.提示因素7.醫務人員對高血壓患者減少鹽的攝入給予鼓勵,屬于行為矯正中的(B)。A.脫敏法C.厭惡法
B.強化法D.示范法E.消除法8.“駕車時使用安全帶”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0。A.日常健康行為C.預警行為
B.保健行為D.避免有害環境行為E.遵醫行為9.了解個體或群體存在哪些健康問題,屬于需求評估的(B)。A.健康相關行為評估C.策略評估
B.健康狀況評估D.環境評估E.教育資源評估10.一級目標人群指的是(B)。A.對項目有決策權的人群C.對建議行為采納者有重要影響的人群
B.希望實施所建議的健康行為的人群D.對計劃成功與否有直接影響的人群E.參與項目的實施者11.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要使計劃留有余地,以便在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體現了制定計劃的(E)。A.整體性原則C.參與性原則
B.前瞻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彈性原則12.健康狀況指標,如發病率、死亡率等屬于(D)。A.形成評價指標
B.過程評價指標C.效應評價指標D.結局評價指標E.總結評價指標13.非等同比較組的評價方案無法克服的影響評價的因素是(E)。A.歷史因素B,測試/觀察因素C.回歸因素D.失訪因素E.選擇偏倚14.定性調查最常見的測量工具為(C)0A.問卷(如KAP問卷)B.儀器(如血壓表、體重計等)C.提綱
D.量表E.錄音機15.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不包括(C)。A.門診教育C.繼續教育
B.人院教育D.病房教育E.隨訪教育16.影響護理職業安全最常見的職業性危險因素是(A)。A.生物性因素C.物理性因素
B.化學性因素D.心理因素E.社會因素17.在社區高血壓預防控制項目中,社區衛生服務站向社區居民提供定期測量血壓的服務,屬于健康促進策略中的(A)。A.環境策略C.教育策略
B.政策策略D.傳播策略E.行為干預策略18.對老年人開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場所是(C)oA.醫院B.工作場所C.社區
D.學校E.公共場所19.在城市社區健康教育中,常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包括(C)。A.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C.衛生法律法規教育
B.提高疾病防治過程中的依從性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傷害E.新老傳染病防治教育20.世界衛生組織體力活動推薦量中,“輕到中等強度”可(A)。A.有益健康C.增強身體素質
B.促進健康D.控制慢病發生E.體育訓練2018年1月試題及答案1.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不包括(D)。A.社會經濟
B.教育C.社會網絡
D.職業環境E.社會性別2.在現代社會中,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C)。A.生物學因素
B,衛生服務因素C.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D.環境因素E.社會經濟因素3.“體現預防為主的思想,増加公共衛生投入”屬于健康促進五大領域中的(E)。A.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C.加強社區行動
B.創造支持性環境D.發展個人技能E.調整衛生服務方向4.在衛生宣傳中衛生保健知識的傳播通常是(B)。A.雙向傳播C.組織傳播
B.單向傳播D.親身傳播E.自我傳播5.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中的要素不包括(E)。A.傳播者C.受傳者
B.傳播媒介D.信息E.反饋6.下列哪一項不是大眾傳播的特點?(A)A.反饋迅速C.信息覆蓋面大
B.信息傳播速度快D.專業機構人員為傳播者E.信息針對性差7.健康相關行為是指(C)。A.與疾病有關的行為C.與健康和疾病的有關的行為
B.與健康有關的行為D.促進健康的行為E.危害健康的行為8.人察覺到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時去醫院看病屬于(B)。A.預警行為
B.求醫行為C.遵醫行為D.病人角色行為E.保健行為9.“積極改進生產工藝,減少噪音污染”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D)。A.日常健康行為C.預警行為
B.保健行為D.避免有害環境行為E.遵醫行為10.了解個體或群體存在哪些健康問題,屬于需求評估的(B)。A.C.策略評估
健康相關行為評估D.環境評估
B.健康狀況評估E.教育資源評估11.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是導致農村5歲以卜.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為降低其死亡率而進行的健康教育項目的-級目標人群是(B)。A.嬰幼兒
B.嬰幼兒母親C.村級醫生D.婦幼保健人員E.兒科醫生12.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要使計劃留有余地,以便在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體現了制定計劃的(E)。A.整體性原則B.前瞻性原則C.參與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彈性原則13.關于評價,不正確的描述是(B)。A.通過評價可以完善項冃執行過程B.評價是項目的最后一項工作C.評價是客觀實際與可接受的標準之間的比較D.評價分為過程評價和效果評價兩類E.健康教育計劃中應該包括評價計劃14.角色扮演適用于培訓中(C)。A.學習新知識C.學習溝通技能E.學習決策能力
B.學習新技術D.學習操作技能15.定性調査最常見的測量工具為(0。A.問卷(如KAP問卷)B.儀器(如血壓表、體重計等)C.提綱
D.量表E.錄音機16.對門診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形式通常不包括(E)。A.候診教育C.門診專題講座
B.門診咨詢D.隨診教育E.隨訪教育17.影響護理職業安全最常見的職業性危險因素是(A)。A.生物性因素C.物理性因素
B.化學性因素D.心理因素E.社會因素18.肥胖癥發生的因素不包括(E)。A.遺傳因素C.體力活動過少
B.飲食行為因素D.社會因素E.工作環境因素19.下列屬于有氧耐力運動的是(D)。A.舉重B.投擲C.體操D.慢跑E.肢體屈伸20.屬于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重點人群的是(A)。A.流動人口C.吸毒者
B.一般人群D.HIV感染者E.艾滋病患者2017年7月試題及答案1.健康教育的核心是(E)。A.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C.轉變人群的態度E.改變人群的健康相關行為
B.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識D.增加人群對改變行為的信心2.高血壓病的家族聚集現象體現了影響健康的(A)。A.生物學因素C.生態學因素
B.環境因素D.衛生保健服務因素E.行為生活方式因素3.關于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衛生宣傳更強調知識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為改變B.健康教育比衛生宣傳更注重循證決策C.衛生宣傳是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活動過程D.衛生宣傳是健康教育干預活動的重要形式E.健康教育是對衛生宣傳功能的擴展4.在傳播中,干擾指的是(B)。A.受傳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為反映B.傳播過程中對信息減弱或加強的因素C.在傳播過程中能決定信息取舍的人D.在傳播中傳播雙方的相互依存關系E.在傳播過程中雙方缺乏對信息共同理解5.開展社區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健康信念認同的是(B)。A.經常參加有氧健身運動
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C.常吃新鮮蔬菜、水果D.知曉肥胖對健康的危害E.愿意接受健康指導6.醫務人員對高血壓患者減少鹽的攝人給予鼓勵,屬于行為矯正中的(B)。A.脫敏法B.強化法C.厭惡法D.示范法E.消除法7.“駕車時使用安全帶”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0。A.日常健康行為C.預警行為
B.保健行為D.避免有害環境行為E.遵醫行為8.促進健康行為的特點不包括(D)。A.有利性
B,規律性C.和諧性
D.習得性E.適宜性9.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考慮長遠的發展和要求,體現了制定計劃的(0A.整體性原則C.前瞻性原則
B.彈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參與性原則10.“到未來某年,使某社區35歲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的比例達到90%”,屬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目標中的(D)。A.總目標C.教育冃標
B.具體目標D.行為冃標E.健康目標11.了解個體或群體存在哪些健康問題,屬于需求評估的(B)。A.健康相關行為評估C.策略評估
B.健康狀況評估D.環境評估E.教育資源評估12.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的評價貫穿于(E)。A.計劃制定階段C.效果評價階段
B.計劃實施階段D.實施與效果評價階段E.項目的全過程13.“干預活動覆蓋率”屬于(B)。A.形成評價指標C.效應評價指標
B.過程評價指標D.結局評價指標E.總結評價指標14.非等同比較組的評價方案無法克服的影響評價的因素是(E)。A.歷史因素C.回歸因素
B.測試/觀察因素D.失訪因素E.選擇偏倚15.問卷編寫的原則不包括(A)。A.盡量使用專業術語C.避免使用復合型問題
B.避免問題含混不清D.避免使用誘導型問題E.采取適當方法降低問題敏感度16.醫院健康促進較醫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D)。A.C.
患者的行為家屬的行為
B.醫院員工的健康教育技能D.環境支持E.社區人群的行為17.狹義醫院健康教育實現的是(E)。A.一級預防
B.二級預防C.
三級預防
D.一、二級預防E.二、三級預防18.在城市社區健康教育中,常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包括(0。A.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B,提高疾病防治過程中的依從性C.衛生法律法規教育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傷害E.新老傳染病防治教育19.影響飲食行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E)。A.C.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D.環境因素
B.文化因素E.遺傳因素20.進行乙肝預防時,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應是(D)。A.C.正規治療
切斷傳播途徑B.控制傳染源D.接種疫苗E.不吃污染的水產品2017年1月試題及答案1.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不包括(D)。A.社會經濟B.教育C.社會網絡D.職業環境E.社會性別2.在健康的內涵中,心理的完滿狀態指的是(B)。A.保持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C.沒有心理痛苦、沒有心理失能
B.自尊、達觀,有心理適應能力D.能發揮社會功能、得到社會支持E.沒有社會/家庭摩擦、有歸屬感3.在提問技巧中,以“為什么"開始的提問屬于(D)。A.封閉型問題B,開放型問題C.試探型問題
D.索究型問題E.復合型問題4.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態度轉變的是(0。A.能指出酗酒對健康的危害B.經常參加步行、游泳、打太極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動C.反對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邊吸煙D.相信低鈉鹽有利于健康E.不能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5.健康教育中的教育內容屬于五要素傳播中的(B)。A.傳播者C.媒介與渠道
B.信息D.受傳者E.傳播效果6.預警行為指的是(E)。A.改善自己的營養、運動等日常行為,預防疾病發生B.對環境進行監測,及時向公眾報告其對健康是否有不利影響C.戒煙、限酒,不吸食毒品,預防疾病D.發生健康問題后及時警覺,盡早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E.預防事故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后的正確處理行為7.人們患了某種疾病后,由于怕花費太多時間和錢而不去就診,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應該解釋為(D)。A.對疾病易感性的認知C.對采納健康行為益處的認知
B.對疾病危險性的認知D.對采納健康行為障礙的認知E.自我效能8.醫務人員對高血壓患者減少鹽的攝人給予鼓勵,屬于行為矯正中的(B)。A.脫敏法B.強化法C.厭惡法D.示范法E.消除法9.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要使計劃留有余地,以便在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體現了制定計劃的(E)。A.整體性原則
B.前瞻性原則C.參與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彈性原則10.了解個體或群體存在哪些健康問題,屬于需求評估的(B)。A.健康相關行為評估C.策略評估
B.健康狀況評估D.環境評估E.教育資源評估11.實施母乳喂養的傾向因素是(A)。A.母親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C.丈夫鼓勵母乳喂養
B.醫生建議母親進行母乳喂養D.代乳品價格昂貴E.母親有較長的產假可以進行母乳喂養12.“項冃活動執行率”這個指標用于健康教育計劃實施的質量控制中(A)。A.進程監測C.內容監測
B,數量與范圍監測D.項目效果監測E.費用監測13.為了解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對目標人群知識和態度的影響,需要進行〔0。A.形成評價C.效應評價
B.過程評價D.結局評價E.總結評價14.問卷編寫的原則不包括(A)。A.盡量使用專業術語C.避免使用復合型問題
B,避免問題含混不清D.避免使用誘導型問題E,采取適當方法降低問題敏感度15.個人深入訪談的優點不包括(D)。A.可以用于討論敏感問題C.能夠獲得比較深入的信息
B.反饋及時,交流充分D.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E.可用于發現新問題16.在病房教育中,與病人共同擬定行為目標的應該是(0。A.護理員C.醫生
B.護士D.護理師E.護士長17.下列不屬于門診教育的形式是(D)。A.隨診教亨C.專題講座
B.咨詢D.隨訪教育E.候診教育18.在社區高血壓預防控制項目中,社區衛生服務站向社區居民提供定期測量血壓的服務,屬于健康促進策略中的(A)。A.環境策略C.教育策略
B.政策策略D.傳播策略E.行為干預策略19.影響飲食行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E).A.生物因素C.心理因素
B.文化因素D.環境因素E.遺傳因素20.進行乙肝預防時,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應是(D)。A.切斷傳播途徑B.控制傳染源C.正規治療D.接種疫苗E.不吃污染的水產品2016年7月試題及答案1.下列關于健康素養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健康素養是人們獲取、理解、實踐健康信息和服務的能力B.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養的重要途徑C.健康素養是評價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D.健康素養可以作為單一指標反映健康教育效果E.健康素養通過知識、行為等中間因素影響健康2.關于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衛生宣傳更強調知識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為改變B.健康教育比衛生宣傳更注重循證決策C.衛生宣傳是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活動過程D.衛生宣傳是健康教育干預活動的重要形式E.健康教育是對衛生宣傳功能的擴展3.在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中,能回答“對誰說”的是(D)。A.傳播者C.媒介
B,信息D.受傳者E.效果4.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健康信念認同的是(B)。A.能指岀酗酒對健康的危害B.相信低鈉鹽有利于健康C.反對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邊吸煙D.經常參加步行、游泳、打太極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動E.不能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5.同伴教育屬于(B)。A.C.
自我傳播鏈式傳播
B.人際傳播D.組織傳播E.大眾傳播6.“知一信一行”理論,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B)。A.衛生知識是建立健康信念的基礎B.衛生知識增加必然導致行為改變C.態度是行為改變的動力D.只有人們建立信念,才有可能發生行為的改變E.從増加知識到轉變態度,直至行為改變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7.相關行為是指(0。A.C.
與疾病有關的行為B.與健康有關的行為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D.促進健康的行為E.危害健康的行為8.“察覺到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時去醫院看病”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B)。A.
預警行為
B.求醫行為C.遵醫行為
D.病人角色行為E.保健行為9.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考慮長遠的發展和要求,體現了制定計劃的(0。A.
整體性原則
B.彈性原則C.前瞻性原則
D.從實際出發原則E.參與性原則10.RECEDE-PROCEED模式中,社會學診斷的核心內容是(A)。A.C.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
人群生活質量B.人群健康狀況D.影響行為生活方式的因素E.衛生服務狀況11.目標人群指的是(B)。A.對項目有決策權的人群B.希望實施所建議的健康行為的人群C.對建議行為采納者有重要影響的人群D.對計劃成功與否有直接影響的人群E.參與項冃的實施者12.實施母乳喂養的傾向因素是(A)。A.母親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B.醫生建議母親進行母乳喂養C.丈夫鼓勵母乳喂養D.代乳品價格昂貴E.母親有較長的產假可以進行母乳喂養13.“項目活動執行率”這個指標用于健康教育計劃實施的質量控制中(A)。A.進程監測C.內容監測
B.數量與范圍監測D.項目效果監測E.費用監測14.為了解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對目標人群知識和態度的影響,需要進行〔0。A.形成評價C.效應評價
B.過程評價D.結局評價E.總結評價15.可用于克服健康促進項目中目標人群失訪影響的方法是(C)。A.設立隨機對照組C.增加調查對象人數
B.培訓項目工作人員D.校準調查工具E.進行問卷預調査16.問卷編寫的原則不包括(A)。A.盡量使用專業術語C.避免使用復合型問題
B.避免問題含混不清D.避免使用誘導型問題E.采取適當方法降低問題敏感度17.狹義醫院健康教育實現的是(E)。A.一級預防C.三級預防
B.二級預防D.一、二級預防E.二、三級預防18.對老年人開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場所是(0。A.醫院B.工作場所C.社區D,學校E.公共場所19.下列屬于有氣耐力運動的是(D)。A.舉啞鈴C.練體操
B.上樓梯D.慢跑E.肢體屈伸20.屬于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重點人群的是(A)。A.流動人口C.吸毒者
B.一般人群D.HIV感染者E.艾滋病患者2016年1月試題及答案1.健康教育的核心是(E)°A.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B.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識D.增加人群對改變行為的信心E.改變人群的健康相關行為2.在現代社會中,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0。A.生物學因素C.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
B.衛生服務因素D.環境因素E.社會經濟因素3.在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中,能回答“對誰說”的是(D)。A.傳播者C.媒介
B.信息D.受傳者E.效果4.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健康信念認同的是(B)。A.能指岀酗酒對健康的危害B.相信低鈉鹽有利于健康C.反對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邊吸煙D.經常參加步行、游泳、打太極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動E.不能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5.健康教育中常見的人際傳播形式不包括(E)。A.個別勸導C.講座
B.咨詢D.培訓E.放錄像6.預警行為指的是(E)。A.改善自己的營養、運動等日常行為,預防疾病發生B.對環境進行監測,及時向公眾報告其對健康是否有不利影響C.戒煙、限酒,不吸食毒品,預防疾病D.發生健康問題后及時警覺,盡早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E.預防事故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后的正確處理行為7.某吸煙者向同事宣布自己從下周開始戒煙,按照行為改變的階段理論,該吸煙者屬于行為改變階段中的(0。A.沒有打算階段C.準備階段
B.打算改變階段D.行動階段E.維持階段8.“人察覺到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時去醫院看病”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B)°A.預警行為B,求醫行為C.遵醫行為D.病人角色行為E.保健行為9.一級目標人群指的是(B)。A.對項目有決策權的人群B.希望實施所建議的健康行為的人群C.對建議行為采納者有重要影響的人群D.對計劃成功與否有直接影響的人群E.參與項目的實施者10.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使計劃留有余地,以便在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體現了制定計劃的(E)。A.C.
整體性原則B.前瞻性原則參與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彈性原則11.PRECEDE-PROCEED模式中,流行病學診斷的核心內容是評估人群的(D)。A.C.
社會經濟B.社會文化人群生活質最D.健康狀況E.衛生服務狀況12.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的評價貫穿于(E)OA.C.效果評價階段
計劃制定階段B.計劃實施階段D.實施與效果評價階段E.項目的全過程13.“干預活動覆蓋率”屬于(B)。A.C.效應評價指標
形成評價指標B.過程評價指標D.結局評價指標E.總結評價指標14.可用于克服健康促進項目中目標人群失訪影響的方法是(0。A.C.増加調查對象人數
設立隨機對照組B.培訓項目工作人員D.校準調查工具E.進行問卷預調查15.最適合于培訓決策技能的培訓方法是(D)。A.C.演示與模擬
使用掛圖B.小組討論D.案例分析E.角色扮演16.狹義醫院健康教育實現的是(E)0A,一級預防C.三級預防
B,二級預防D.一、二級預防E.二、三級預防17.在社區高血壓預防控制項目中,社區衛生服務站向社區居民提供定期測量血壓的服務,屬于健康促進策略中的(A)。A.環境策略C.教育策略
B.政策策略D.傳播策略E.行為干預策略18.在農村進行水源管理和垃圾管理,屬于農村社區健康教育內容中的(B)。A.農村常見病防治教育B.農村環境衛生與環境保護教育C.衛生法制教育D.預防農藥中毒等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健康教育E.移風易俗,改變農村不良衛生習慣19.下列屬于有氧耐力運動的是(D)。A.舉啞鈴C.練體操
B.上樓梯D.慢跑E.肢體屈伸20.對ATDS/HTV者歧視是(0。A.自我防衛行為B.遏制艾滋病傳播行為C.社會性危險因素
D.保健技能提高的體現E.社會性保護因素2015年7月試題及答案1.健康促進的基本策略不包括(B)。A.倡導B.溝通C.協調D.賦權E.社會動員2.在健康的內涵中,心理的完滿狀態指的是(B)。A.保持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B.自尊、達觀,有心理適應能力C.沒有心理痛苦、沒有心理失能D.能發揮社會功能、得到社會支持E.沒有社會/家庭摩擦、有歸屬感3.在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中,能回答“對誰說”的是(D)。A.傳播者C.媒介
B.信息D.受傳者E.效果4.從健康傳播效果的層次看,以下表述屬于健康信念認同的是(B)。A.能指出酗酒對健康的危害B.相信低鈉鹽有利于健康C.反對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邊吸煙D.經常參加步行、游泳、打太極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動E.不能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5.“駕駛機動車時使用安全帶”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A)。A.預警行為
B.求醫行為C.遵醫行為D.病人角色行為E.保健行為6.關于“知一信一行”理論,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B)。A.衛生知識是建立健康信念的基礎B.衛生知識增加必然導致行為改變C.態度是行為改變的動力D.只有人們建立信念,才有可能發生行為的改變E.從增加知識到轉變態度,直至行為改變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7.健康相關行為是指(C)。A.與疾病有關的行為C.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
B.與健康有關的行為D.促進健康的行為E.危害健康的行為8.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是導致農村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為降低其死亡率而進行的健康教育項目的一級目標人群是(B)。A.要幼兒
B.要幼兒母親C.村級醫生
D.婦幼保健人員E.兒科醫生9.PRECEDE-PROCEED模式中,用于確定健康相關行為影響因素的診斷是(D)。A.社會診斷C.行為診斷E.管理診斷
B.流行病學診斷.D.教育診斷10.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考慮長遠的發展和要求,
體現了制定計劃的(C)OA.整體性原則C.前瞻性原則E.參與性原則
B.彈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
這-健康教育具體目標的表11.在“使項目地區80%的孕婦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述中,缺少了5W中的(D)。A.目標人群是誰(Who)B.在多大范圍內實現這種變化(Where)C.實現什么變化(What)D.在多長時間內實現這種變化(When)E.變化程度是多大(Howmuch)12.關于評價,不正確的描述是(B)。A.通過評價可以完善項目執行過程B.評價是項目的最后一項工作C.評價是客觀實際與課接受的標準之間的比較D.評價分為過程評價和效果評價兩類E.健康教育計劃中應該包括評價計劃13.角色扮演最適用于培訓中(0。A.學習新知識C.
B.學習新技術學習溝通技能D.學習操作技能E.學習決策能力14.健康狀況指標,發病率、死亡率等屬于(D)。A.形成評價指標C.效應評價指標
B.過程評價指標D.結局評價指標E.總結評價指標15.問卷編寫的原則不包括(A)。A.盡量使用專業術語
B.避免問題含混不清C.
避免使用復合型問題
D.避免使用誘導型問題E.采取適當方法降低問題敏感度16.下列不屬于門診教育的形式是(D)。A.隨診教育
B.咨詢C.
專題講座
D.隨訪教育E.候診教育17.在城市社區健康教育中,常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包括(0。A.
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B,提高疾病防治過程中的依從性C.
衛生法律法規教育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傷害E.新老傳染病防治教育18.開展煙草控制的策略不包括(C)。A.C.提高香煙質量
制定控煙政策B.加強健康教育D.幫助吸煙者掌握戒煙技巧E.全社會參與共同行動19.對普通公眾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重點內容是(B)。A.結核病的臨床表現B.結核病的基本知識及有可疑癥狀時及時就診C.結核病免費治療政策D.結核病治療方案E.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20.屬于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重點人群的是(A)。A.流動人口C.吸毒者
B.一般人群D.HIV感染者E.艾滋病患者2015年1月試題及答案1.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不包括(D)。A.社會經濟C.社會網絡
B.教育D.職業環境E.社會性別2.下列關于健康素養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健康素養是人們獲取、理解、實踐健康信息和服務的能力B.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養的重要途徑C.健康素養是評價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D.健康素養可以作為單一指標反映健康教育效果E.健康素養通過知識、行為等屮間因素影響健康3.同伴教育屬于(B)°A.C.鏈式傳播
自我傳播B.人際傳播D.組織傳播E.大眾傳播4.人際傳播的特點不包括(A)。A.反饋不夠及時、不夠充分B.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C.交流的雙方可以互為傳播者和受傳者D.在一定時限內,傳播的速度也比較慢E.容易造成信息失真、誤傳5.傳播材料預試驗的次數取決于(D)。A.傳播材料的形式B.制作傳播材料的經費數量C.傳播材料的使用對象D.初稿的質量和預試驗中發現的問題E.使用傳播材料的場所6.健康相關行為是指(C)。A.與疾病有關的行為C.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
B.與健康有關的行為D.促進健康的行為E.危害健康的行為7.“人察覺到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時去醫院看病”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B)。A.預警行為C.遵醫行為E.保健行為
B.求醫行為D.病人角色行為8.人類行為的發展階段不包括(D)。A.被動發展階段C.自主發展階段
B.主動發展階段D.快速發展階段E.鞏固發展階段9.在制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時考慮長遠的發展和要求,體現了制定計劃的(C)。A.整體性原則C.前瞻性原則
B.彈性原則D.從實際出發原則E.參與性原則10.PRECEDE-PROCEED模式中,社會學診斷的核心內容是(A)。A.人群生活質量C.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
B.人群健康狀況D.影響行為生活方式的因素E.衛生服務狀況11.實施母乳喂養的傾向因素是(A)。A.母親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B.醫生建議母親進行母乳喂養C.丈夫鼓勵母乳喂養D.代乳品價格昂貴E.母親有較長的產假可以進行母乳喂養12.可用于克服健康促進項目工作者在評價中對目標人群的誘導與暗示的方法是(B)。A,設立隨機對照組C.增加調查對象人數
B.培訓項目工作人員D.校準調查工具E.事先通知調查對象13.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的評價貫穿于(E)0A.計劃制定階段C.效果評價階段
B.計劃實施階段D.實施與效果評價階段E.項目的全過程14.在項目周期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的評價設計方案是(A)。A.不設對照組的前后測試C.非等同比較組設計
B.簡單時間系列設計D.復合時間系列設計E.實驗研究15.個人深入訪談的優點不包括(D)。A.可以用于討論敏感問題C.能夠獲得比較深入的信息
B.反饋及時,交流充分D.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E.可用于發現新問題16.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不包括(C)。A.門診教育C.繼續教育
B.入院教育D.病房教育E.隨訪教育17.在社區高血壓預防控制項目中,社區衛生服務站向社區居民提供定期測量血壓的服務,屬于健康促進策略中的(A)。A.環境策略C.教育策略
B.政策策略D.傳播策略E.行為干預策略18.在農村進行水源管理和垃圾管理,屬于農村社區健康教育內容中的(B)。A.農村常見病防治教育B.農村環境衛生與環境保護教育C.衛生法制教育D.預防農藥中毒等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健康教育E.移風易俗,改變農村不良衛生習慣19.肥胖癥發生的因素不包括(E)。A.遺傳因素C.體力活動過少
B.飲食行為因素D.社會因素E.工作環境因素20.屬于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重點人群的是(A)。A.流動人口C.吸毒者
B.一·般人群D.HIV感染者E.艾滋病患者2014年1月試題及答案1.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不包括(D)。A.社會經濟
B.教育C.社會網絡
D.職業環境E.社會性別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E)。A.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C.轉變人群的態度
B.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識D,增加人群對改變行為的信心E.改變人群的健康相關行為3.人際交流中,說的技巧不包括(B)。A.C.
發音吐字要清晰B.聲音不要有高低起伏適當重復重要的內容D.盡量少用專業術語E.恰當地運用舉例引證4.從提高健康傳播效果的對策看,以下表述屬于改善信息因素的是(D)。A.在農村利用有線廣播傳播健康知識B.對目標人群進行細分,了解其對健康信息的需求C.請群眾信賴的醫學專家講課D.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傳播內容E.利用衛生節日,配合政府行為進行相應內容的社會性宣傳活動5.在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中,能回答“說了什么”的是(B)。A.傳播者C.媒介
B.信息D.受傳者E.效果6.健康相關行為是指(C)。A.
與疾病有關的行為B.與健康有關的行為C.
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
D.促進健康的行為E.危害健康的行為7.預警行為指的是(E)。A.改善自己的營養、運動等日常行為,預防疾病發生B.對環境進行監測,及時向公眾報告其對健康是否有不利影響C.戒煙、限酒,不吸食毒品,預防疾病D.發生健康問題后及時警覺,盡早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E.預防事故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后的正確處理行為8.某吸煙者向同事宣布自己從下周開始戒煙,按照行為改變的階段理論,該吸煙者處于行為改變階段中的(0。A.C.準備階段
沒有打算階段B.打算改變階段D.行動階段E.維持階段9.PRECEDE-PROCEED模式中,流行病學診斷的核心內容是評估人群的(D)。A.社會經濟C.人群生活質量
B.社會文化D.健康狀況E.衛生服務狀況10.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是導致農村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為降低其死亡率而進行的健康教育項目的一級目標人群是(B)。A.嬰幼兒C.村級醫生
B.嬰幼兒母親D.婦幼保健人員E.兒科醫生11.“到2015年,使某社區35歲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的比例達到90%”屬于健康教育計劃目標中的(D)。A.總目標C.教育目標
B.具體目標D.行為目標E.健康目標12.可用于克服健康促進項目工作者在評價中對目標人群的誘導與暗示的方法是(B)0A,設立隨機對照組C.增加調查對象人數
B.培訓項目工作人員D.校準調查工具E.事先通知調查對象13.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的評價貫穿于(E)0A.計劃制定階段B.計劃實施階段C.效果評價階段D.實施與效果評價階段E.項目的全過程14.“干預活動覆蓋率”屬于(B)。A.形成評價指標C.效應評價指標
B.過程評價指標D.結局評價指標E.總結評價指標15.個人深入訪談的優點不包括(D)oA.可以用于討論敏感問題C.能夠獲得比較深入的信息E.可用于發現新問題
B.反饋及時,交流充分D.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16.在醫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處方最主要用于(E)。A.候診教育C.病房教育
B.門診咨詢教育D.隨訪教育E.隨診教育17.對老年人開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場所是(0。A.醫院C.社區
B.工作場所D.學校E.公共場所18.在城市社區健康教育中,常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包括(C)。A.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B.提高疾病防治過程中的依從性C.衛生法律法規教育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傷害E.新老傳染病防治教育19.下列屬于有氧耐力運動的是(D)0A.舉啞鈴C.練體操
B.上樓梯D.慢跑E.肢體屈伸20.對ATDS/HTV者歧視是(0。A.自我防衛行為C.社會性危險因素
B.遏制艾滋病傳播行為D.保健技能提高的體現E.社會性保護因素2013年7月試題及答案1.關于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0。A.衛生宣傳更強調知識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為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