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_第1頁
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_第2頁
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_第3頁
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_第4頁
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分析報告目錄TOC\o"1-4"\h\z\u一、生豬養殖行業發展態勢 PAGEREFToc361501409\h41、生豬產業鏈龐大,前后拉動多產業 PAGEREFToc361501410\h42、城鄉差距決定未來需求空間較大 PAGEREFToc361501411\h5(1)城鄉居民購買量差距大 PAGEREFToc361501412\h5(2)收入增加將刺激更多農村消費 PAGEREFToc361501413\h53、成本-收益分析 PAGEREFToc361501414\h6(1)成本 PAGEREFToc361501415\h6(2)收益 PAGEREFToc361501416\h7(3)價格:生豬存欄量高決定難有較大的反彈空間 PAGEREFToc361501417\h74、行業進入壁壘 PAGEREFToc361501418\h9(1)養殖場地壁壘 PAGEREFToc361501419\h9(2)資金壁壘 PAGEREFToc361501420\h9(3)技術壁壘 PAGEREFToc361501421\h105、行業政策 PAGEREFToc361501422\h10二、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路徑和趨勢:規模化和一體化 PAGEREFToc361501423\h111、規模化是未來行業必經之路 PAGEREFToc361501424\h11(1)消費需求增加使出口轉進口 PAGEREFToc361501425\h11(2)規模化程度依然偏低 PAGEREFToc361501426\h12(3)規模化將會帶來效益的提升 PAGEREFToc361501427\h12(4)美國在80年代后逐步提高規模化程度 PAGEREFToc361501428\h13(5)中國規模化發展正當時 PAGEREFToc361501429\h142、養殖模式:一體化養殖是長期趨勢 PAGEREFToc361501430\h14三、生豬養殖行業標桿分析:溫氏vs史密斯菲爾德 PAGEREFToc361501431\h151、溫氏集團:首創“公司+農戶”模式,獲得快速擴張 PAGEREFToc361501432\h152、史密斯菲爾德:品牌+一體化+并購戰略 PAGEREFToc361501433\h16四、投資策略:從規模化入手,尋找成長確定性公司 PAGEREFToc361501434\h171、短期看周期性,長期看成長性 PAGEREFToc361501435\h172、雛鷹農牧(002477):穩固生豬多品種經營,布局下游屠宰加工 PAGEREFToc361501436\h183、唐人神(002567):積極打造高端種豬品牌 PAGEREFToc361501437\h19一、生豬養殖行業發展態勢1、生豬產業鏈龐大,前后拉動多產業生豬消費在國內占統治地位。在中國肉類消費結構中,2024年豬肉消費量為5272.5萬噸,在肉類消費中占比超過6成。2024年全國肉豬出欄量為69628萬頭,若按照當年生豬平均價格14.97元/公斤計算,當年生豬產值達到1.04萬億元之多,考慮到其上游飼料和動保產業,以及下游的屠宰加工產業,帶動的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萬億。豬肉是中國的重要主食,其產量和消費量均居全球首位,分別占比49.61%和50.25%。從人均消費來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相較于與我們生活習慣比較接近的香港和臺灣等地區,國內的人均生豬消費量還有一定的差距。2、城鄉差距決定未來需求空間較大(1)城鄉居民購買量差距大據統計局數據,2024年城鎮居民年均豬肉購買量為20.63公斤,而農村居民年均豬肉購買量為14.42公斤。年均消費除了包括購買豬肉消費(在家消費)以外,還包括其他在外消費,但豬肉購買量間接反映出城鄉消費的差距所在。(2)收入增加將刺激更多農村消費收入差距主要導致城鄉在豬肉消費上的差距,目前國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城鎮居民的一半,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項調研數據,人均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時,居民對于肉類的消費需求會快速上漲。隨著城鎮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國內豬肉消費需求會保持穩定增長,如果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達到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全國農村豬肉消費量每年將增加1500萬噸至2024萬噸。3、成本-收益分析(1)成本對于養殖業,飼料成本和仔畜成本是最重要的部分,兩者合計約占到總成本的80%以上。其他成本還包括人工費用、醫療防疫、固定資產折舊等。一般飼料原料(玉米和豆粕)占到養殖企業營業成本的40%以上。(2)收益生豬行業受到疫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業績波動明顯,2024年以后生豬價格大幅波動以后,生豬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趨于上行。養殖技術的進步對于盈利影響十分顯著,從2024年至2024年,國內生豬養殖的日增重從622.4克提高到792克,增長27%。(3)價格:生豬存欄量高決定難有較大的反彈空間生豬價格波動呈現“蛛網效應”。生豬的供求關系決定著價格,同時價格的漲跌,反過來影響生豬養殖的積極性。以散養方式為主,缺乏規模生產,大量生豬養殖者無法預計未來市場的變化,而只能根據經驗管理來知道或決定現在的經濟行為,造成了生豬呈現周期性波動。生豬價格符合典型的蛛網理論。存欄量高決定生豬價格難有大的反彈空間。生豬市場周期遵循“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的路徑。上一輪周期從06年5月到09年5月持續了三年時間。從生豬存欄指標來看,2月份的生豬存欄觸及谷值4.396億頭以后,3-5月份開始小幅緩慢回升,顯示補欄積極性不高;能繁母豬存欄量在2月份以后有減少,2-4月份月均淘汰母豬18.3萬頭,屬于母豬的正常淘汰,且5月份的母豬存欄與4月份持平,表明母豬淘汰出現停滯。上一輪在2024年2-8月淘汰掉母豬產能310萬頭,每個月平均淘汰掉50萬頭的產能,直接導致了后來生豬價格大幅度上漲。很明顯,今年以來的能繁母豬淘汰率較低,將制約未來價格的反彈空間。我們認為,一般地在能繁母豬存欄量在4800萬頭以下時,生豬價格出現反轉的概率較大。4、行業進入壁壘(1)養殖場地壁壘隨著城鎮化的加快,農業用地資源愈加稀缺。生豬養殖占用土地面積相對較大。規模化養殖對飼養環境要求較高,養殖場往往需要建在隔離條件好、污染源少、交通便利的區域,因此規模養殖存在場地壁壘。(2)資金壁壘種豬養殖規模直接決定生豬養殖規模和發展速度,大規模生豬養殖需要建立良種繁育體系,而優良純種豬的價格一般在3000元/頭-15000元/頭,資金需求量較大。一般建設一個出欄量在1萬頭的養殖場需要投入1400-1500萬元的資金成本,平均每頭的初始投入資本為1400-1500元,一般生豬行情好時,每頭生豬盈利300-400元/頭,也需要3到4年才能回收成本,當遇到豬周期下行時,甚至會出現虧損。因此,生豬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壁壘。(3)技術壁壘包括飼料配方、遺傳育種、疫病防治、養殖管理等技術,通過影響生豬的存活率,對企業的盈利影響重大。5、行業政策政策上,生豬市場的頻繁波動,加上行業的散、小、集中度低的情況,因此導致政府需要在政策上進行一些調整,防止過度的波動。目前中國生豬養殖的產業政策主要集中在對母豬飼養、生豬良種、標準化規模養殖、疾病防控、收儲等方面。二、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路徑和趨勢:規模化和一體化1、規模化是未來行業必經之路(1)消費需求增加使出口轉進口2024年,中國生豬出欄量為6.96億頭,近5年來生豬出欄年均復合增速為4.26%,高于10年來的復合增速水平(2.55%),同時消費需求增速提升。自2024年后,中國豬肉由凈出口國轉為凈進口國,進口量呈現上升趨勢。2024年中國豬肉自給率為99.3%,高于糧食自給率(97.7%)。雖然進口量增加,但是總體上來看,占國內的消費量比重較小,對于價格的影響不大。(2)規模化程度依然偏低中國的生豬養殖業規模較低,是影響生豬價格頻繁波動的主要原因。從養殖場數量看,2024年中國年出欄500頭生豬以上的養殖場共有22.04萬個,占比僅為0.36%;從出欄頭數看,該規模養殖場年出欄生豬共3.23億頭,占年總出欄數的34.54%。橫向對比來看,美國在2024年年出欄5000頭以上生豬的養殖場共有2900個,合計貢獻全美61.1%的生豬存欄量和88%的生豬出欄量,而且這一趨勢還在持續。(3)規模化將會帶來效益的提升生豬行業規模化程度低會增加行業的波動性,影響行業內企業的盈利水平:行業基本上處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之下,即便是龍頭企業也缺乏定價權,在行情上行階段,農戶積極養殖生豬導致生豬存欄量激增;而在行情下行階段,生豬存欄量又會大幅下降。因此,行業的結構對于企業的盈利情況構成現實的重要決定因素。由于規模化養殖能夠從豬舍建設到投料用藥等流程上進行專業化分工,提高豬仔的成活率,能夠形成規模效益。(4)美國在80年代后逐步提高規模化程度1980年代以后,新技術的出現和生豬養殖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美國生豬養殖業規模化的出現。彼時美國通過提高產仔率(從80年代初的年產仔11頭到90年代后年產仔14頭)和規范化流程(分階段養殖)使得養殖效益大幅度提升。隨著生豬和豬肉價格的下降,大量的小養殖戶被市場淘汰,使得美國生豬市場出現兩種結果:1)豬場數量大幅下降,行業集中度提升;2)形成地理分布上趨于集中的格局(美國的生豬養殖業大部分集中在中部的一些相鄰的州)。(5)中國規模化發展正當時從目前的現狀而言,規模小、散的特點決定中國尚未形成特定的生豬養殖產業圈。除幾個西部省或自治區因為飲食習慣影響,其他各省市均有生豬養殖。年出欄5000萬頭以上只有四川、湖南和河南三省,占比在27%左右,另外的省市大多在2024萬頭~5000萬頭的年出欄量水平。國內最大的養殖企業溫氏集團2024年出欄量為813萬頭,僅占當年全國生豬出欄總數的1.2%,生豬養殖行業前10大集中度僅為2%。2、養殖模式:一體化養殖是長期趨勢自繁自養一體化是長期趨勢。目前養殖業的模式主要是三種:農戶散養、“公司+農戶”和公司自養模式。各具有優劣勢:“公司+農戶”模式便于公司通過較低成本進行擴張;公司自養模式能夠全程監控養殖的各個環節,在食品安全方面更具有保障。結合其他國家的養殖業發展歷史,1)城市化率的提高帶來更多的農民轉變成市民,使得與養殖業具有合作關系的農戶減少;2)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將加大對肉源的控制,要求公司自養模式的比例將會提升。三、生豬養殖行業標桿分析:溫氏vs史密斯菲爾德1、溫氏集團:首創“公司+農戶”模式,獲得快速擴張溫氏集團在1983年由8名自然人聯合設立,最初以養雞起家。在89年因為肉雞市場疲軟,溫氏集團首創“公司+農戶”模式,與農戶構筑利益共同體、分散風險。通過這種方式,公司的養殖業得到迅速擴張,到2024年,公司上市肉雞達到125萬只。并逐步擴展到生豬、牛等其他畜禽養殖,形成了養殖業、動物保健、食品加工的全產業鏈。2024年溫氏集團上市肉雞8.65億只,肉豬814萬頭,肉鴨1437萬只,是全國養殖業的龍頭企業。2024年肉豬出欄量占全國肉豬出欄總數的1.2%,市占率全國第一。2、史密斯菲爾德:品牌+一體化+并購戰略Smithfield是美國第二大肉制品生產商,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豬肉加工和銷售企業,占有30%的美國豬肉市場份額,擁有Smithfield,Farmland,JohnMorrell,Gwaltney,Armour等12個核心品牌。公司豬肉業務主要由三家全資品牌SmithfieldPacking,FarmlandFoods和JohnMorrell來經營,市場觸及中國、日本、墨西哥、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家。擁有40家生豬生產基地,每天生豬屠宰能力達到11萬頭,2024年公司生豬屠宰量達到2770萬頭。公司發展戰略包括四個方面:1)發展高附加值的品牌產品;2)一體化模式;3)優質遺傳;4)進行戰略收購。四、投資策略:從規模化入手,尋找成長確定性公司1、短期看周期性,長期看成長性從短期來看,生豬價格通過影響企業的盈利,進而對股價構成影響,因此上市公司的股價與生豬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正相關性。但是在規模化的進程中,大企業市場份額增加導致價格的話語權提升,生豬存欄的波動幅度會減小,價格變動相對不會過大。美國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其價格波動周期延長,由4年一次變成5至6年一次,價格波動的幅度明顯減緩,主要是因為8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的規模化養殖比重快速上升。因此,長期來看,側重成長性所帶來的投資機會:1)規模化的提升;2)一體化發展。2、雛鷹農牧(002477):穩固生豬多品種經營,布局下游屠宰加工雛鷹農牧是國內第二大生豬養殖廠商,主要產品覆蓋商品仔豬、商品肉豬和二元種豬,2024年公司銷售生豬149萬頭(其中商品仔豬117萬頭、商品肉豬27萬頭和二元種豬4.9萬頭),公司在去年開始拓展屠宰加工業務。公司在去年開始逐步試水下游屠宰加工業務,打造種豬——商品豬——屠宰加工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模式,符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公司在“雛鷹模式”的推廣下,上市后生豬產能和銷量快速增長。2024年和2024年生豬銷量有望達到240萬頭和360萬頭。3、唐人神(002567):積極打造高端種豬品牌2024年,公司與美國華特希爾(whiteshirehamroc)育種公司合資成立美神育種。2024年美神育種的種豬通過美國NSR(美國國家種豬登記系統)認證,是中國第一個經NSR認證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原種豬場,也是NSR在美國本土以外第一個國際聯合育種單位。美國華特希爾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純種SPF種豬核心場,在美國國家種豬登記系統中,杜洛克豬和大約克豬排全美第一,長白豬排第二。我國能繁母豬存欄5068萬頭,按母豬年更新率30%,我國每年需要補充后備母豬1520萬頭。目前國內出售種豬的體重一般在40-50公斤左右,從出售階段到進入種群生產,有20%左右的后備種豬被淘汰。我國優質種豬市場仍然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種豬。公司現有14家種豬場在建(包括原種豬場和擴繁場),2024年有姚家壩、凎田和岳陽投產貢獻利潤,全年銷售種豬1.8萬頭。隨著種豬場的陸續投產,預計2024年種豬銷量將會增加到3.24萬頭。

2024年有線網絡行業分析報告2024年3月目錄一、國網整合的預期未變 31、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定”方案落定 32、中廣網絡即將成立的預期仍在 33、目前省級廣電已經成為事實的市場主體 4二、有線電視用戶的價值評估 51、現金流折現的方法估算用戶價值 52、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理論價值 6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 8三、整合中的用戶價值重估 101、江蘇模式”中的用戶價值重估 102、中廣網絡整合中的用戶價值重估 113、電廣傳媒收購省外有線用戶資源 13四、湖北廣電的整合之路 141、楚天網絡借殼上市 142、重組中的價值評估 153、湖北廣電的二次資產注入 16五、有線運營商的WACC計算 171、吉視傳媒的WACC值 17一、國網整合的預期未變1、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定”方案落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三定”方案已經落定,取消了一系列行政審批項目,同時對一些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到省級單位,比如取消了有線網絡公司股權性融資審批,將設置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審批職責下放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未來工作的重點:加強科技創新和融合業務的發展,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從三定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出廣電的發展的方向:行政管理的有限度的放松,比如有線網絡股權融資審批取消;行政審批向省級廣電下放,比如衛星電視接收審批下放;文化和科技、三網融合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2、中廣網絡即將成立的預期仍在在2024年年初,國務院下發《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國發5號文)決定推進三網融合之際,就專門針對中廣網絡網絡公司進行了明確的規劃,決定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國家廣電成立的初衷是在“三網融合”中,整合全國的有線網絡(第四張網絡),從而與電信運營商進行競爭。隨著國家廣電成立的不斷的推遲,注入資金規模大幅度縮水,特別是2023年1月原負責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組建的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出任虛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的成立蒙上陰影。我們認為每一次的推遲成立,中廣網絡的職能就會縮水一次,我們認為相當長時間內中廣網絡難以成為市場運營主體、競爭的主體。維持原方案的方向預期,將先由部分省份為單位自報資產情況,隨后以資產規模大小通過對總公司認股的形式,完成中廣網絡網絡公司主體公司的搭建,即“先掛牌,再整合”的股份制轉企方案。按照該方案,明確了國家出資的份額和掛牌的步驟,為中央財政先期投入進行公司主體搭建,其中包括總公司基本框架的組建費用和播控平臺、網間結算等業務總平臺的搭建費用。3、目前省級廣電已經成為事實的市場主體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文化市場領域逐漸出現市場運營的主體——省級文化運營單位,在有線網絡領域,省網整合的進一步深入,省級有線網絡已經成為有線網絡的市場的運營主體。在IPTV的發展中也是類似,百視通和CNTV主導的IPTV讓位于省級廣電主導,CNTV或者百視通參與的發展模式,省級運營單位成為市場的主體,省級運營單位及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將影響相關業務的發展模式。這種與地方政府密切的關系(資產、人事等關系),勢必會影響地方政府對有線網絡的支持力度和偏好。二、有線電視用戶的價值評估1、現金流折現的方法估算用戶價值考慮到目前有線電視的用戶主要分為數字用戶和模擬用戶,開展的增值業務主要有互動視頻點播(高清視頻點播)和有線寬帶業務,收費的模式基本上采取包月或者包年的收費模式。有線電視用戶的收入相對穩定,我們假設其為永續的現金流,我們采用WACC為折現率進行折現,估算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用戶的理論價值(即上市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理論市值)。我們以廣電網絡為例,無風險利率選取中國3年期國債收益率3.06%,按照我們的計算,廣電網絡的WACC為12.3%。同行業的公司的WACC值與公司的負債結構關系較大。2、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理論價值廣電網絡2022年有線電視用戶到達578.64萬戶,數字用戶421.58萬戶,副終端為56.15萬戶,每月每戶10元;付費節目用戶154.02萬戶,主要有兩檔包月套餐99元和128元,我們按照年付100元/戶計算,考慮到有線網絡加大了優惠促銷力度,付費用戶和寬帶資費要低于標準價格,2023年廣電網絡公司的理論價值150億元。天威視訊2022年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09萬戶,高清互動電視用戶達到24萬戶,付費節目用戶達到4.6萬戶,寬帶用戶達到33萬戶。高清互動年付套餐分為500元、600元和700元三檔,我們保守全部按照年付500元/戶計算,付費節目年付按照500元/戶、寬帶用戶年付800元/戶計算,天威視訊2023年的理論市值為68億元。由于歌華有線的模擬用戶和數字用戶的收費標準一樣,每月18元每戶,其市值主要來來自于有線電視用戶數的增長和高清互動電視收費用戶增長,有線電視的用戶的增長有限,目前主要關注在高清互動電視,目前主要采取免費推廣的形式,絕大部分為免費的,考慮到歌華有線推出Si-TV的高清電視包,我們估計收費標準與天威視訊差不多300元/年,按照我們的40%左右的滲透率計算,2023年歌華有線的理論價值為145億元。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我們選取有線電視上市公司2024年12月31日-2023年9月20日的市值。歌華有線的市值范圍為60-140億元,市值波動范圍主要集中在80-120億元,我們以中值100億元作為公司表現的市值價值。與我們的145億元的理論市值,尚有空間45%,而且我們認為數字電視沒有提價預期,高清互動電視目前主要是采取的免費推廣,SiTV的滲透率提高,公司估值有較大的彈性。天威視訊的市值范圍為30-70億元,主要波動范圍在40-70億元,我們選取中值55億元作為其市場的市值。沒有考慮資產整合預期,天威視訊的理論市值為68億元。公司目前尚有24%的空間。公司有線寬帶增長乏力,高清互動電視是公司業績主要增長點。廣電網絡的市值范圍30-70億元,主要波動范圍為40-60億元,中值為50億元。公司的理論市值150億元,上升空間200%。公司的價值主要來源于公司的龐大的有線電視用戶數,2023年有線用戶數595萬戶,同時尚有模擬用戶142萬戶.同時公司的數字電視的包年收視費為240/300元兩檔,價值較高,進一步的數字化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價值。三、整合中的用戶價值重估1、江蘇模式”中的用戶價值重估江蘇有線由江蘇省內17家發起人單位共同發起設立,廣電系統內有12家股東,占股比71.2%,其他系統是國有股東,占28.8%,公司注冊資本是68億元,省廣電總臺控股,其中省臺出資14億元現金,1億元相關資產;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10個省轄市廣播電視臺以現有廣電網絡資產出資,中信國安等出資人以現金和廣電網絡等資產出資。整合時江蘇有線用戶為510萬戶,數字用戶為180萬戶,其中數字用戶每月24元/戶,模擬用戶4元/戶。按照我們的用戶價值計算方法,WACC值取10%,整合時江蘇有線的價值為(330*4*12+180*24*12)/10%/10000=67.68億元,與公司注冊資本68億元基本吻合,我們認為“江蘇模式”整合中,江蘇有線采用了用戶理論價值的方法進行用戶的價值評估。江蘇有線的資產評估方法,網絡資產等于網絡收入減成本費用減稅金除以收益率(收益折現),按照這個方法,由具備期貨從業資格的第三方評估,結果出來后,與各個股東的實際預期基本一致,這樣就擺平了利益關系。(江蘇有線董事長陳夢娟在第二屆中國廣電行業發展趨勢年會暨投融資論壇的講話)。2022年7月份掛牌,2022年底全省13省市形成一張全省全網、全省網絡覆蓋用戶625萬戶,完成其他城市和部分縣(市)數字電視整轉,2022年底數字電視用戶達到450萬戶。2023年9月江蘇有線與江陰、常熟等24個縣(市)級廣電網絡舉行了整合與合作簽約儀式。至此全省已完成了60家縣(市、區)廣電網絡的整合與合作。江蘇省廣電網絡集團網內用戶達到1497.7萬戶,約占全省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的93.61%,其中數字電視用戶686.62萬戶,互動電視用戶數35.02萬戶。到2023年底,江蘇省有線電視用戶數將接近1600萬戶。2、中廣網絡整合中的用戶價值重估中廣網絡先由部分省以資產規模大小通過對中廣網絡的認股,完成中廣網絡網絡公司主體公司的搭建,中央財政先期投入,中廣網絡的設立基本上按照“江蘇模式”。“在完成整合的23家省網公司中,只有15家比較徹底,其中北京和江蘇等個別省市相對最徹底。”我們認為在資產整合方面:第一步:中廣網絡會選擇各省市(或者部分省市)的省廣電(可能為部分的資產,主要是由于整合沒有完成或者有上市公司的情況)作為發起人,加上財政的的現金掛牌成立。廣電資產的評估可能采取類似“江蘇模式”的用戶價值評估。對于目前的省網來說有動力加快以低于用戶價值的價格整合省網資源,在中廣網絡成立時獲得資產的溢價。第二步:對于沒有進入省網的用戶資源進行整合,可能采取現金或者增發的收購的方式,廣電資產的評估也可能采取類似“江蘇模式”的用戶價值評估。第三部: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我們認為可能采取市值和用戶價值兩種方案進行評估。同時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資本優勢參與到其他省份的省網整合,獲得折價參股也會提升公司的價值。在整合的過程中,對于上市公司的價值重估,一方面本身用戶價值的重估,例如自身用戶的價值沒有被市場所認可,在中廣網絡對價中有很大的空間。另外一方面在于上市公司以低于用戶價值(中廣網絡收購價值)整合有線用戶,提升公司的價值(折價收購的狀況)按照這個投資的邏輯,我們主要關注自身價值提升的標的廣電網絡,目前市值只有理論用戶價值1/3左右。存在巨大用戶整合空間的湖北廣電,目前正在進行二次資產整合,同時整合價格600元/戶,公司折價整合有利于公司的價值提升。3、電廣傳媒收購省外有線用戶資源電廣傳媒的子公司華豐達擬參股新疆廣電有線,其中的資產評估也體現了上市公司折價收購有線用戶資源。由于評估時點為2024年的年底,按照2024年用戶數據和新疆以前12元/月的收費標準,計算的理論用戶價值為27.71億元。但是如果考慮到2020年出臺的數字電視提價方案(烏魯木齊、昌吉收費提高到25元/月,各市縣每月24元/月),按照2024年用戶數和提價后的價格,新疆有線用戶價值為48.20億元,前后平均為37.95億元,基本上與第三方評估的值相同。如果利用2020年數據計算。新疆有線價值更高,總體上電廣傳媒實現了用戶價值的折價投資。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豐達有線網絡控股有限公司以現金8000萬元通過"收購+增資"的方式獲取西寧數字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49%股權。其中,華豐達以現金2000萬元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