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講義)-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1頁
第21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講義)-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2頁
第21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講義)-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3頁
第21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講義)-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4頁
第21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講義)-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地對人的影響及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第21講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一、地形對交通'聚落的影響

(-)地形對交通布局的影響

1.山地自然環境特點

(1)山地相對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類通行。

(2)山地地質構造復雜,坡地穩定性差,自然災害頻發。

2.山地交通布局原則

(1)方式:優先建造公路,而后才是鐵路

(2)地勢和緩的山麓、山間盆地、河谷地帶

(3)上坡路段往往呈“之”字形

3.評價山地交通線路設計

(1)盤山公路、之字形設計

優點:①施工難度小、成本低;②道路坡度減緩、省力

缺點:①破壞植被環境;②公路等級受限;③易受地質災害;④公路全程漫長

(2)橋隧

優點:①縮短里程;②提高通行速度;③減少通行時間;④避免自然災害威脅

缺點:建設費用高

【交通運輸線設計比較的思路】

(二)地形對聚落分布及形態的影響

L河流影響聚落的分布

一般,河流中上游聚落分布較少,中下游聚落分布較密集。

【河流沖積平原】:有利條件:①提供生產、生活用水;②提供方便的水運;③平原地勢平坦,土壤

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農耕;④古代通常成為軍事防御的屏障。

不利條件:易遭受洪水的威脅

2.不同地形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地形分布原因聚落形狀

需潮T常耀沃黑黑足狹長的祭帶狀

高原

(皓帚)多分布在熱帶的平原濕熱,

高原上高原上比較涼奧

洪積肩、神積扇地靖平坦.

山區±m≡.條帶狀

和河漫3呼地下水或地表水較豐富

沖積平原,沿河、地勢平坦,沃

平原±SeT帶狀、團狀

沿海便于農耕,交通便利

二、全球氣候變暖(該章節已經講過,不贅述)

三、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1.自然資源的分類

氣候資源、水資是相對的,當可再生資

可再生資源源、土地資源、源開發利用博不合理時

生物資源,它們的再生周期就會

延長,縣至變成非可再

非可再生資源曠產資源生資源

注: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可以再生,如果利用不合理,資源或資源環境遭到破壞,也會變

得不可再生。

2.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用較強般

程?

HH「綜合利用各

-JΞ~土

春種自然資源

I礦產資源I[?≡]

一農業社會階段7一工業社會階段后工業化階段一

農業社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自然環境

地形、氣候、水文笄

階段和H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大

工業社會IT產資源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礦產資源的儲存狀況、交通

階段布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運輸的便利程度等

后天性資源(相對F自然資

后工業化白然資源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源,由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

階段相對下降如人JI合成燃料、智力資源、

信息網絡)

趨勢的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日益廣泛,

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人地關系不斷發展變化

(三)水資源的合理開發

1.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2.水資源豐歉程度的分析方法

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指標是多年平均徑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一多年平均蒸發量),其影

響因素:

/赤道和副極地地區一

年降水量〈—豐富—x,.在

沿海地區-------------√i

年蒸發量極地地區-----蒸發微弱--------*^彳有;;-*^'jj--^

流域面積面積大,地表徑流多-----------壺關富

3.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供:水資源分布不均——■*水資源少一

,人口多、工農業發達一需水量大一A

■*污染嚴重一S

求?生產、生活廢水排放-

?水資源利用率低——f浪費嚴重一

4.我國的水資源利用現狀

工程型缺水

5.水資源短缺的解決措施

開源節流

?合理開發地下水?加強宣傳教育,

?修筑水摩提高公民節水意識

?開集引水?重視改迸農業海凝

?海水淡化技術,提高工業用

?人工Jt南水的重復利用率

四、主要自然災害及其危害

(-)概念

災害是對能夠給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事件總稱。(有一定的社會屬性)

(二)自然災害災情大小分析:

1.孕育災害的環境(孕災環境);

2.導致災害發生的因子(致災因子);

3.承受災害的客體(受災體)。

災情的大小與人口多少、經濟發展程度等有關。

(三)類型:

根據成因和特點,分為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四大類型。

地奧、滑坡、泥石

地質動力作用導致巖體或上體位

巖石原災法流、地面埸

HiJft稱、地面變形以及地蝮環境感化MMI.

干旱、洪滂、候用

氣象岸常導致

氣旋、臺風、累南

海憚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性微到受風鼻潮.海事.

水圈海洋災害

化而導致海上或海岸帶發生異常赤潮

蟲災'■災、草災、

生物生物災哲動植物活動和受化所造成的災害

1?商林火災害

1.地質災害一一滑坡和泥石流

-

氣象災害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人類破壞植被

地質災害在成因上的關聯性分析

(I)泥石流: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即山高溝深;

②有豐富的松散物質;③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案例分析】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害系統。

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頻發,震級高。由于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巖

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干濕季明顯,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害突發。

2.氣象災害

■因

現只:歉翻巨能.使地面建筑物和

強烈發通信設籟遭受產重破壞.加強施潴和預

臺風展的熟特大?lh造成河堤決口水壩岸報.及時憤防;

帶氣旋看,洪水運凜.淹沒農田和村營造沿海防護林

*?A??r破壞肉?ι.充設身??

修筑堤堀.整治

連城性淹設工廠、農田,造河道,修建水庫

暴雨寒雨或成農作物減產影通和分洪區,植樹

洪澇短時間交通,造成地面建筑造林.加強綠化,

大鼻雨物倒埸建立洪水預管系

I統

保護水責源.加強農Hl水

長時期無糧食M產,人高伏利用本建設:因地制比丈行

干旱降水或降水水困修峋經濟農槨牧相結合.改善Iq區

異常偏少發展和社會吩定農業生態環境S在F早M選

擇耐早作物._____________

強冷々氣迅強烈大風,瞬部大

提發布準確的寒潮接

速入侵造成氣使農作物、牲府IKHl

寒潮卬警報.提航為農作物、

大范困的刷出受凍害:交通,Hf

群等做好防寒準得

囂舒溫通信受到影響.

(1)洪澇:①成因分析

T??雨洪水(降而H季風區各大河流中下游河段I

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東北高緯而回

T冰雪.洪水I—

時間:初冬、而幫

r來水量大一T冰凌洪水(

河流行結冰期U0低緯度流向較Ift緯

度地區

—I水系I—支流多

L入海口少I

洪澇;N平原地形、地勢低平、排水而

災害

Ll地勢起伏大、匯水速度快I

------HSH

-排水不暢d河道I--田1喏返兢現

Ll占用河道I

_I海水頂托I

旌闞UJl

T調常能力差HI湖泊等濕地面積減小I-UT?ffl?∣

4植被覆蓋率降低1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

②治理措施:

a.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b.退耕還湖;c.修建水利工程;d.裁彎取直,加固大堤;

e.開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區;g?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2)寒潮

①標準: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攝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氣

溫在5攝氏度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②發生時間:每年春秋兩季有兩個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強。春秋季節

爆發的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3.寒潮路徑

QSM

tlCOUMVf■COUWM

1I

等級:藍色、

件在橙色、

紅色

4.寒潮影響:

【過】①強烈大風、降溫天氣使農作物、牲畜遭受凍害;②大雪積壓,交通、通信受到影響。

【功】①冷空氣南下,有利于地表交換熱量;

②大規模的雨雪天氣,緩解旱情;③雪水氮化物含量高,能加速有機質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④低溫,天然的殺蟲劑;⑤大風,無污染動力資源。

四、防災措施

1?非工程措施:

①加強災害的宣傳教育,樹立減災、防災意識;(災前)

②建立、健全法規體系;(災前)

③加強對災害的監測和預報;(災中)

④建立災害應急機制,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等。(災后)

2.工程性防御措施:通過修建防災工程,達到減災的目的。

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

改變地表環境(孕災環境的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穩定性),防止自然災害的發

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

生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

流失、沙塵暴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建大堤防洪,保護堤內的居民和財產安全.

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口、

財產等的直接相遇建立護坡、擋墻等遮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

莊、耕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

加固房屋建筑,增強抗震性能、

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

【在線練習】

一、單選題。

(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太原天龍山公路全長30千米,為太原西山旅游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公

路宛若驚龍,騰飛在山脊之上。從起點到終點有四座高架橋和一處隧道。受到網民的高度關注。下圖示意

其中一座高架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天龍山公路沿山脊布線()

A.投資少B.起伏大C.易施工D.線路短

2.天龍山公路除了具有旅游功能外,還有利于防范()

①火災②水災③生態破壞④地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圖示高架橋的修建主要是為了()

A.增加景點B.連接景區C.方便觀景D.降低坡度

【答案】1.B2.A3.D

【分析】L沿山脊布線,道路只能隨地形起伏,故起伏大,B正確;無法盤山展線,只能建設多層高架橋

或隧道降低道路坡度,投資多、技術難度大,AC錯誤;不一定比沿谷地布線線路短,D錯誤。所以選B。

2.公路建在山脊上,不會受到火災、水災的破壞,發生火災、水災時,可以安全、及時地將游客運出景區,

①②正確;在山脊上修公路不利于保護生態,地震對山脊上公路的破壞不會比山谷中公路小,③④錯誤。

所以選A。

3.根據第一題分析可知,天龍山公路沿山脊分布,無法盤山展線,只能建設多層高架橋或隧道降低道路坡

度,高架橋盤旋上升,使道路坡度減小,有利于車輛通過,ABC錯誤,D正確。所以選D。

(2023?浙江?高三專題練習)獴南處于大別山區的北部,地勢南高北低,山中風景秀麗,林壑幽美,山外淺

山嶙嶙,稻田層層疊疊。豫南傳統村落的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關系。由于受自

然地理條件和地域文化兩大因素的影響,豫南形成了帶型、環型、團塊型和串聯型四類村落。下圖為豫南

四樓灣村的平面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農田

A.洪澇災害頻繁B.文化層次多元

C.分布格局復雜D.地形

4.與團塊型村落相比,豫南帶型村落()

A.防御功能顯著B.公共設施利用率高

C.通風條件較好D.建筑相互聯系緊密

【答案】3.D4.C

【解析】3.由材料可知,豫南地處大別山區,地勢南高北低,山外淺山嶙嶙,地形起伏多變,豫南傳統村

落的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關系,與平原地區差異較大,村落主體沿著山水體勢

進行縱向或橫向排列,產生帶型、環型、團塊型和串聯型四種不同的空間形態,D項正確;該地地處山區,

洪澇災害較少發生,A項錯誤;豫南地區兼具南北方文化,文化層次多元化會影響建筑物的風格,但是該地

村落的形態主要受地形、地勢條件影響,B項錯誤;聚落的分布格局與聚落的空間形態是受自然條件、傳統

文化因素影響的結果,C項錯誤。故選D。

團塊型村落防御功能顯著,建筑相互聯系緊密,A、D項錯誤;團塊型村落的的公共設施利用率高于帶型村

落,B項錯誤;帶型村落整體形態沿著山水體勢呈條帶狀分布,整個傳統村落的向心性較弱,但通常有宜人

的自然居住環境,民居建筑通風條件較好,C項正確。故選C。

5.(2021?河南?周口經濟開發區黃泛區高級中學高三階段練習)近年來,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

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境專家指出,乞力馬扎羅山雪頂可

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乞力馬扎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乞力馬扎羅山山頂

"雪冠"漸趨縮小,反映了全球環境的某種變化。與這種變化有關的地理現象有()

A.舟山漁場出現渤海灣魚種B.日本本州島櫻花推遲開放

C.我國沿海地區海水侵蝕作用將減弱D.山地針葉林帶分布海拔高度升高

【答案】5.D

【詳解】5.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乞力馬扎羅山山頂氣溫升高,“雪冠"融化,逐漸縮小。氣候變暖使渤海灣出

現舟山漁場魚種,A錯誤。氣候變暖使日本本州島櫻花開放提前,B錯誤。氣候變暖使海平面上升,我國沿

海地區海水侵蝕作用將增強,C錯誤。氣候變暖使山地針葉林帶分布的海拔升高,D正確。故答案選D。

(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海南島為我國的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港,將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四大

標志性項目建設,其中就包括努力建設清潔能源島和發展清潔能源汽車,將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讓

新能源汽車開進千家萬戶。目前,純電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受電池的影響,里程長的可達600公里左右,

中等的300?400公里,且溫度越低,續航里程越短。結合下面海南島略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8oN

6.相比我國其他大多省區,海南島更適合全域推廣為純電新能源車,主要原因有()

①全年氣溫高②續航里程?、凼蛢α亢彤a量少④新能源總量豐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目前海南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的比重達到67%,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85%。以下關于海南島清潔能源的

敘述,正確的是()

A.水能資源的分布特點大致西多東少B.北側的瓊州海峽有更豐富的潮汐能

C.太陽能的分布特點是西側多東側少D.因位于板塊交界處所以地熱能豐富

【答案】6.A7.C

【解析】6.結合材料分析,"純電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受電池的影響,里程長的可達600公里左右,中等

的300?400公里,且溫度越低,續航里程越短”,海南島緯度低,全年氣溫高,續航里程小,因此更適合

推廣純電新能源車,①②正確:石油儲量和產量少可以通過其他地區輸入,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③錯

誤;海南島新能源總量并不豐富,④錯誤。故選A。

7.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海南島東部降水豐富,西部降水較少,水能資源的分布特點大致東多西少,A錯誤;

潮汐能是海水周期性漲落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海南島南部潮差更大,潮汐能更豐富,B錯誤;海南島東部

降水豐富,西部降水較少,晴天多,太陽能的分布特點是西側多東側少,C正確;海南島位于板塊內部,地

殼運動比較穩定,地熱能資源不豐富,D錯誤。故選C。

(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貴德盆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一個典型的斷陷盆地,黃河從盆地中部流

過。受地形等因素影響,貴德盆地內黃河沿岸多大型滑坡。該區域最大的滑坡為席芨灘滑坡,該滑坡體導致

了黃河的改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