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_第1頁
江西省贛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_第2頁
江西省贛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_第3頁
江西省贛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_第4頁
江西省贛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贛州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生物學試卷2024年1月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三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1第1~5章。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1.近日,支原體肺炎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支原體肺炎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有時并發支氣管肺炎,稱為原發性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現為干咳、發熱。此外,肺炎的種類還有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細菌、支原體和新冠病毒都含有Zn、Fe、Mg等微量元素B.細菌、支原體共同的細胞器是核糖體,但新冠病毒沒有這一結構C.抑制細胞壁合成的藥物對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有效,對病毒性肺炎無效D.細菌、支原體和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這是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2.2023年贛南臍橙最早采摘時間確定為11月1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贛南臍橙果大皮薄、橙紅色艷、酸甜爽口、香氣濃郁等獨特品質,據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贛南臍橙可食率75%以上,果汁含量達55%以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下列關于贛南臍橙的敘述正確的是()A.贛南臍橙橙紅色艷,其色素分子主要存在于果肉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B.贛南臍橙果肉細胞的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構成,其碳元素主要分布在羧基中C.贛南臍橙酸甜爽口,果肉細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類,糖類的組成元素一般不含ND.雖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但在贛南臍橙果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并不是碳3.核磁共振成像技術(NMRI)常用于現代醫學臨床疾病的診斷,原理是人體內器官和組織中的含水量不相同,許多疾病會導致組織和器官內的水分存在形式發生轉化,這些都可由NMRI檢測出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的每個細胞都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B.人在睡眠時骨骼肌細胞中的自由水含量比運動時略微低一些C.腦水腫核磁共振圖像可以反映腦組織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變化情況D.水是極性分子,一部分水與其他物質相結合成為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4.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卡塔林·卡利科和德魯·魏斯曼,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研發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mRNA疫苗是一種新型疫苗,它的主要成分是信使RNA(mRNA)分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是所有細胞生物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B.真核細胞中,由乙構成的多聚體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C.人體細胞中由A、U、C、T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6種D.由甲、乙分別構成的多聚體徹底水解后的產物中有5種化合物是相同的5.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類激素。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經歷的細胞結構依次為游離的核糖體(合成信號肽)→附著的核糖體(多肽繼續合成)→粗面內質網(切除信號肽)→囊泡1→高爾基體→囊泡2→細胞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囊泡1和囊泡2內“胰島素”的生物活性相同B.胰島素的分泌過程與生物膜的功能特點直接相關C.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均需要消耗ATP,且主要由線粒體提供D.參與胰島素合成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細胞膜6.某校高一年級進行的模型制作大賽中,小明同學構建了如圖概念模型。下列敘述與圖示不相符的是()A.如果a是脂質,則b、c、d可能是脂肪、磷脂和膽固醇B.如果a是二糖,則b、c、d可能是蔗糖、麥芽糖、乳糖C.如果a表示生物膜系統,則b、c、d可能是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D.如果a是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則b、c、d可能是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胞吞胞吐7.有科學家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在電鏡下觀察到了線粒體膜與內質網膜之間存在著緊密接觸,即線粒體內質網結構偶聯(MAMs)。該結構是線粒體外膜和內質網膜某些區域高度重疊的部位,彼此相互“連接”,但又未發生膜融合,通過MAMs使線粒體和內質網在功能上相互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線粒體外膜由兩層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支架B.線粒體外膜與內質網膜都具有流動性,但二者不能直接發生相互轉換C.MAMs中發現一種由76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這些氨基酸可能各不相同D.將正常的線粒體放入清水中,則線粒體內膜先于外膜漲破8.雞蛋是常用生物實驗材料,某同學將生雞蛋一端的蛋殼去掉,保持其卵殼膜完好,在另一端開個小孔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向蛋殼內灌入質量分數為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并用鉛筆在未剝掉的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一段時間后,該同學發現雞蛋殼下沉,原吃水線沉入水面以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該實驗能體現卵殼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B.若蛋殼里面是清水,外面是蔗糖溶液,蛋殼將會上浮C.半小時后吃水線低于燒杯水面的原因是清水滲入蛋殼D.若實驗前將清水換成質量分數為10%的蔗糖溶液,則蛋殼上的吃水線將在水面以上9.某科研團隊從某種微生物細胞中分離得到了一種酶X,為了探究溫度對該酶活性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進行10分鐘后結果如圖甲所示。圖乙為酶X在40°C下催化一定量的底物時,生成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增加每個實驗的組數,得到的實驗數據更可靠B.圖乙實驗若將溫度升高10℃,酶X的活性不一定升高C.由圖甲可知,該種微生物更適宜在較高的溫度環境中生存D.圖乙實驗在t?之后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是因為底物消耗殆盡10.dNTP是一類含脫氧核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家族中共有4個成員,即dATP、dCTP、dGTP和dTTP。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A.dC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單位之一B.1個dATP分子中含有3個磷酸基團、1個核糖和1個堿基構象C.dNTP水解釋放的磷酸基團可使載體蛋白磷酸化,導致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D.在酶作用下,dGTP分子中的3個磷酸基團脫離時釋放出來的能量都相同11.酵母菌是兼型厭氧菌,在無氧和有氧條件下均能進行細胞呼吸,圖甲是酵母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圖乙表示某些環境因素對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條件X和條件Y下產生物質a的場所分別是線粒體基質和細胞質基質B.物質a與酸性的重鉻酸鉀反應變色時間的長短可用來判斷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C.由圖乙可知,溫度和O2濃度是影響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自變量D.由圖乙可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最適合有氧呼吸的O2濃度都相同12.光呼吸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為適應O?/CO?氣體環境變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條代謝途徑。該過程是葉肉細胞在RuBisCo酶的催化下,消耗O?生成CO?,并消耗能量的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環境中O2/CO2的值升高,不利于植物積累有機物B.卡爾文用14C標記CO2,追蹤14C在暗反應中的去向C.光呼吸消耗O2并產生CO2,并且消耗ATP,不利于植物生存D.RuBisCo酶既可以催化O2與C5的反應,又可以催化CO2與C5的反應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2009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大熊貓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的一個亞種。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它丟失了一個叫T1R1的基因,從此便主要以竹子為食,但是大熊貓本身沒有能夠消化竹子纖維的基因,消化竹子纖維主要靠胃腸道細菌群。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大熊貓生活的臥龍自然保護區中的所有竹子構成一個種群B.同一自然區域內,所有大熊貓、胃腸道細菌群和竹子形成了一個群落C.竹子纖維中的纖維素和分解纖維素的酶都含有C、H、O三種元素D.大熊貓的遺傳物質是DNA,胃腸道細菌群中細菌的遺傳物質是RNA14.第19屆杭州亞運會期間,外國游客對杭州特產西湖龍井很感興趣。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成品茶純凈清澈、香味持久,其中含有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因、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茶樹細胞中許多吸能反應常常與ATP的水解相聯系B.泡茶時各種營養成分以被動運輸或主動運輸的方式通過細胞膜C.茶葉細胞中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無機鹽大多以離子形式存在D.提取茶樹葉肉細胞光合色素的實驗原理是光合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15.下列有關生物學探究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薩姆納利用丙酮從刀豆種子提純酶并證明脲酶是蛋白質B.在顯微鏡高倍鏡下先調粗準焦螺旋再調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科學家通過傘藻的嫁接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控制著傘藻帽的性狀D.酒精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和綠葉中色素提取實驗中的作用不相同16.有關細胞代謝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溫度、pH、底物濃度、酶濃度都可以通過影響酶活性來影響酶促反應速率B.包扎傷口時選用透氣性好的“創可貼”,是為了保證人體細胞的有氧呼吸C.將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的植株置于黑暗環境中12小時,ATP可以持續產生D.葉綠體內固定的CO2可用于合成C6H12O6,線粒體內的C6H12O6可分解為CO2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中華傳統文化中與生物學有關詩詞歌賦多不勝數。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是鄭板橋描寫竹子的詩句。兩個相鄰的竹葉細胞間可形成特殊通道________,將物質運至相鄰細胞,這一過程與其他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不同之處是通常不需要________參與。(2)“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這是蘇軾游羅浮山時寫下的詩句。羅浮山的蘆橘楊梅都是由_________所構成的。_____________廣泛存在于生活于此的昆蟲外骨骼中。(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是張志和寫景的詩句。鱖魚脂肪中含有________,熔點較高,室溫時容易凝固。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__________物質,此外,脂肪在動物體內還有__________的作用,可以保護內臟器官。(4)“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這是朱熹《勸學》中的詩句。梧葉細胞膜的成分主要由_______組成,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__________就越多。18.2022年10月,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中,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員介紹了生命生態實驗柜進行的水稻種植和擬南芥種植研究項目,演示了樣本采集操作。小華同學看完后,對植物實驗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以馬鈴薯塊莖為材料,測定了馬鈴薯塊莖貯藏期間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發芽率,結果如圖所示。(1)相同條件下,馬鈴薯塊莖20°C條件下的發芽率相對較高,可能與其細胞中淀粉酶的活性有關,淀粉酶可催化馬鈴薯塊莖中的淀粉分解為還原糖,此過程會導致其細胞干重________。低溫組4°C馬鈴薯塊莖的發芽率較低,可能與其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發生變化有關,此變化導致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_______,使馬鈴薯的________能力增強。(2)三組馬鈴薯塊莖發芽率的不同是否與其還原糖含量有關?華同學對此問題產生了疑惑。利用所學過的相關試劑,請幫助她設計出比較三組馬鈴薯塊莖中還原糖含量的實驗。(寫出實驗思路即可,不需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19.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做了許多探索。有研究表明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無機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明NO3的吸收由H?濃度梯度驅動,AMTs、NRT1.1、SLAH3等物質均是根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相關轉運機制如圖。細胞外酸化會導致植物的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卮鹣铝袉栴}:(1)NO3通過NRT1.1進入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為__________。(2)AMTs、NRT1.1、SLAH3等轉運蛋白體現了蛋白質種類繁多,其原因是_________以及_________。(3)適當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細胞外的NO3,可以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H?向細胞內轉運,以緩解因細胞外酸化導致的植物生長抑制現象。20.有氧呼吸是動物細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請結合下圖人體細胞呼吸過程回答問題:(1)人細胞呼吸過程中產生的物質B是__________,產生場所是______________。(2)人因劇烈運動而供氧不足,人體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物質M是___________。(3)與O2結合生成的水中的氫元素最終來自什么物質?__________。從能量的角度分析,丙酮酸在不同場所被分解時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4)寫出以葡萄糖為反應物的有氧呼吸總反應式:______________。21.陸稻與水稻相比,陸稻具有葉面積大、葉片厚、氣孔數目少、根系發達等多種適應干旱、坡地環境的特征。為提高陸稻的產量,某科研團隊以陸稻為材料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實驗Ⅰ:鹽溶液的脅迫會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現用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對陸稻幼苗進行脅迫處理,實驗結果如下表。參數葉綠素a含量(mg/g)葉綠素b含量(mg/g)凈光合速率μ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