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連桿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_第1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連桿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_第2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連桿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_第3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連桿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_第4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連桿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3"\h\u16130第1章計算生產綱領、確定生產類型 第1章計算生產綱領、確定生產類型生產綱領生產綱領:企業在計劃期內應當生產的產品產量和進度計劃。年生產綱領是包括備品和廢品在內的某產品的年產量。零件的生產綱領按下式計算。N=Qn(1+a+)式中:N——零件的生產綱領(件/年)Q——機器產品的年產量(臺/年)n——每臺產品中該零件的數量(件/臺)a——備品百分率——廢品百分率生產類型根據生產綱領的大小,可分為三種不同的生產類型:1.單件生產:少量地制造不同結構和尺寸的產品,且很少重復。如新產品試制,專用設備和修配件的制造等。2.成批生產:產品數量較大,一年中分批地制造相同的產品,生產呈周期性重復。而小批生產接近于單件生產,大批生產接近于大量生產。3.大量生產:當一種零件或產品數量很大,而在大多數工作地點經常是重復性地進行相同的工序。生產類型的判別要根據零件的生產數量(生產綱領)及其自身特點,具體情況見表1-1。表1-1:生產類型與生產綱領的關系生產類型重型(零件質量大于2000kg)中型(零件質量為100-2000kg)輕型(零件質量小于100kg)單件生產小于等于5小于等于20小于等于100小批生產5-10020-200100-500中批生產100-300200-500500-5000大批生產300-1000500-50005000-50000大量生產大于1000大于5000大于50000零件是輕型零件,根據表1-1可知生產類型為大量生產。第2章零件分析2.1零件的作用連桿的作用是將活塞承受的力傳給曲軸,并使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連桿小頭用來安裝活塞銷,以連接活塞。桿身通常做成“工”或“H”形斷面,以求在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的前提下減少質量。連桿大頭與曲軸的連桿軸頸相連。一般做成分開式,與桿身切開的一半稱為連桿蓋,二者靠連桿螺栓連接為一體2.2零件的工藝分析1.連桿螺紋孔2xM8-H6,粗糙度Ra3.22.連桿大小頭右端面,粗糙度Ra6.33.連桿大小頭右端面,粗糙度Ra6.34.連桿小頭孔Φ18.7,粗糙度Ra3.25.連桿大頭孔Φ34.6,粗糙度Ra3.26.連桿結合面,粗糙度Ra12.57.連桿螺紋孔端面,粗糙度Ra1.68.連桿大頭Φ4孔及倒角,粗糙度Ra6.39.連桿小頭Φ4孔及倒角,粗糙度Ra6.3位置精度分析:連桿螺紋孔兩側面為基準A,與基準B的對稱度公差0.05;螺紋孔端面與基準A的平面度公差0.01;螺紋孔與基準A、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0.10。

第3章工藝規程設計3.1定位基準的選擇3.1.1粗基準的選擇1.如果必須首先保證工件上加工表面與不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要求,應以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則應以其中與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作粗基準。2.如果必須首先保證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勻,應選擇該表面作精基準。3.如需保證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夠的加工余量,應選加工余量較小的表面作粗基準。4.選作粗基準的表面應平整,沒有澆口、冒口、飛邊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5.粗基準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別是主要定位基準,以免產生較大的位置誤差。由粗基準選擇原則及連桿零件圖知,選擇連桿大小頭左端面、連桿大頭孔毛坯和小頭孔外圓作為定位粗基準。3.1.2精基準的選擇1.選擇精基準時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設計技術要求的實現以及裝夾準確、可靠、方便。2.用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實現“基準重合”,以免產生基準不重合誤差。3.當工件以某一組精基準定位可以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時,應盡可能采用此組精基準定位,實現“基準統一”,以免生產基準轉換誤差。4.當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盡量小而均勻時,應選擇加工表面本身作為精基準,即遵循“自為基準”原則。該加工表面與其他表面間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證。5.為獲得均勻的加工余量或較高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為基準”、反復加工的原則。6.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時應選擇定位準確、穩定、夾緊可靠,可使夾具結構簡單的表面作為精基準。由精基準選擇原則及連桿零件圖知,選擇連桿大小頭左端面、小頭孔Φ18.7和大頭孔Φ34.6作為定位精基準,符合基準統一原則。3.2制定加工工藝路線由上述技術條件的分析可知,連桿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但是連桿的剛性比較差,容易產生變形,這就給連桿的機械加工帶來了很多困難,必須充分的重視。工序01:鑄造工序02:時效處理工序03:銑連桿大小頭右端面工序04:銑連桿大小頭左端面工序05:鉆、鉸連桿小頭孔Ф18.7工序06:擴、鉸連桿大頭孔Ф34.6工序07:銑結合面;粗銑螺紋孔端面;精銑螺紋孔端面工序08:鉆2xM8-6H螺紋底孔Ф6.8深24;攻2xM8-6H螺紋深19工序09:鉆連桿大頭孔Ф4孔;倒角90°工序10:鉆連桿小頭孔Ф4孔;倒角90°工序11:去毛刺工序12:檢驗3.3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撥叉材料為ADC12,為鑄造毛坯,毛坯余量精度等級IT9,加工余量等級MA-F,依據《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工步如下所述:1.連桿大小頭右端面的加工余量連桿大小頭右端面粗糙度為Ra6.3,進行一次銑削即可滿足要求,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Z=3.0mm2.連桿大小頭左端面的加工余量連桿大小頭左端面粗糙度為Ra6.3,進行一次銑削即可滿足要求,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Z=3.0mm3.連桿小頭孔Ф18.7的加工余量活塞銷孔Ф18.7的粗糙度為Ra3.2,進行兩次鉆削即鉆——鉸方可滿足精度要求,采用實心鑄造,首先鉆Φ18孔,再鉸Φ18孔至Φ18.7。4.連桿大頭孔Ф34.6的加工余量活塞銷孔Ф34.6的粗糙度為Ra3.2,進行兩次鉆削即擴——鉸方可滿足精度要求,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Z=2.5mm,首先鉆Φ18孔,再鉸Φ18孔至Φ18.7。4.連桿螺紋孔的加工余量連桿螺紋孔尺寸不大,故采用實心鑄造,粗糙度Ra3.2,需要鉆——攻絲方可滿足精度要求。首先鉆2xM8-6H螺紋底孔Ф6.8深24;再攻2xM8-6H螺紋深19。5.連桿結合面連桿結合面粗糙度為Ra12.5,進行一次銑削即可滿足要求,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Z=3.0mm。6.連桿螺紋孔端面的加工余量連桿螺紋孔端面粗糙度Ra1.6,兩步銑削即粗銑——精銑方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知Z=3.0mm。7.連桿大頭孔Ф4孔;倒角90°的加工余量連桿大頭孔Ф4孔;倒角90°采用實心鑄造,粗糙度Ra6.3,一步鉆削即可滿足其精度要求。8.連桿小頭孔Ф4孔;倒角90°的加工余量連桿大頭孔Ф4孔;倒角90°采用實心鑄造,粗糙度Ra6.3,一步鉆削即可滿足其精度要求。9.其它表面均為不加工表面,而且鑄造出的毛坯表面就能滿足它們的精度要求,所以,不需要在其它表面上留有加工余量。第4章選擇切削用量、確定時間定額工序03:銑連桿大小頭右端面1.選擇刀具刀具選取硬質合金立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①決定銑削深度表面粗糙Ra6.3,一步銑削即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故②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根據立式銑床X52K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則按機床標準選取=190當=19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走刀次數則機動工時為工序04:銑連桿大小頭左端面1.選擇刀具刀具選取硬質合金立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①決定銑削深度表面粗糙Ra6.3,一步銑削即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故②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根據立式銑床X52K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則按機床標準選取=190當=19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走刀次數則機動工時為工序05:鉆、鉸連桿小頭孔Ф18.7工步一:鉆Φ18孔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步二:鉸Φ18孔至Φ18.7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序06:擴、鉸連桿大頭孔Ф34.6工步一:擴Ф29.6孔至Φ34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步二:鉸Φ34孔至Ф34.6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序07:銑結合面;粗銑螺紋孔端面;精銑螺紋孔端面工步一:銑結合面1.選擇刀具刀具選取硬質合金立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①決定銑削深度表面粗糙Ra12.5,一步銑削即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故②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根據立式銑床X52K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則按機床標準選取=190當=19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走刀次數則機動工時為工步二:粗銑螺紋孔端面1.選擇刀具刀具選取硬質合金立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①決定銑削深度表面粗糙Ra1.6,兩步銑削即粗銑——精銑方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故粗銑②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根據立式銑床X52K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則按機床標準選取=190當=19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走刀次數則機動工時為工步三:精銑螺紋孔端面1.選擇刀具刀具選取硬質合金立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①決定銑削深度表面粗糙Ra1.6,兩步銑削即粗銑——精銑方可滿足其精度要求,故精銑②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根據立式銑床X52K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則按機床標準選取=300當=30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走刀次數則機動工時為工序08:鉆2xM8-6H螺紋底孔Ф6.8深24;攻2xM8-6H螺紋深19工步一:鉆2xM8-6H螺紋底孔Ф6.8深24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盲孔時,走刀次數i=2則機動工時為工步二:攻2xM8-6H螺紋深19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盲孔時,走刀次數i=2則機動工時為工序09:鉆連桿大頭孔Ф4孔;倒角90°工步一:鉆連桿大頭孔Ф4孔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通孔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步二:倒角90°工序10:鉆連桿小頭孔Ф4孔;倒角90°工步一:鉆連桿小頭孔Ф4孔確定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2-7根據Z525立式鉆床說明書,主軸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3,取主軸速度:主軸轉速,根據參考文獻Ⅳ表4.2-12,取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切削工時:,,通孔時,走刀次數i=1則機動工時為 工步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