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萬之京》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課)_第1頁
《送魏萬之京》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課)_第2頁
《送魏萬之京》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課)_第3頁
《送魏萬之京》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課)_第4頁
《送魏萬之京》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別雖一緒情有萬簇——對比學習《送友人》和《送魏萬之京》,體會中國古典離別詩中的別樣情懷【教學目標】1、品味兩首詩歌的語言,分析其表現手法。2、感受兩個詩人通過詩歌所抒發的思想感情。3、對比分析《送友人》和《送魏萬之京》兩首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古典離別詩中的別樣情懷【教學重點】通過品味詩歌語言領會詩人所運用的手法及抒發的感情。【教學難點】對比分析《送友人》和《送魏萬之京》兩首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古典離別詩中的別樣情懷【教學方法】引導、合作、交流、點撥。一、導入悠揚的笛聲響起,一首離歌縈繞心間。人生注定是一場別離,每一場別離都懷揣悲傷,有人用音樂詮釋,有人用詩詞抒寫。今天就讓我們用詩詞來詮釋我們的離別之情。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題目。時光荏苒,畢業在即,分別之時,有的同學用,來表達對同學的眷戀不舍、依依惜別之情以及朋友間的真摯情意;有的同學用,來叮嚀、稱頌、寬慰、勸勉勵友人,也有的同學借此機會用,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懷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然都是離別,但是情境不同,同學們給的答案也不同,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別雖一緒,情有萬簇。二、學習《送友人》和《送魏萬之京》,品味送別詩情感的細微差異(一)體會《送友人》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品味詩歌的語言,分析意象和表現手法1、朗讀詩歌,找出意象以及有表現力的詞語。(動詞、形容詞、數詞和量詞)明確:名詞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馬”、“游子”,數詞和量詞有“一”、“萬”和“里”,動詞有“橫”、“繞”、“征”、“揮手”。2、這些詞都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4分鐘)明確:青山和白水,比較明麗,然而孤蓬、浮云、斑馬給人飄泊不定之感。追問:既然是寫離別的,為什么還寫那色彩明麗的山水呢?(提示:知人論世)明確:李白是是浪漫主義詩人,是比較樂觀的人,所以這首詩雖為送別詩卻感而不傷這就是源于李白的達觀的高貴品格。追問:那些動詞呢?大家認為哪些更好?明確:“橫”、“繞”。“橫”描繪出了山的靜態,“繞”把水的動態寫出來了。動靜結合,相得益彰。追問:“一”和“萬里”呢?也就是明確:在此一別就是萬里,有一種惜別之情,而“斑馬”又增強了這種感情。總結:我們通過品味詩歌語言,就能夠了解詩人,就能與他們進行時空對話,其實這里所說的名詞就是詩歌中所說的意象,它首先是客觀物象,其次還寄托著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其他的詞,如動詞、形容詞、數詞等,我們就稱他為特定詞語。鑒賞詩歌時,我們都應該認真品味。3、總結情感作者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馬”表達了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然而詩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麗給人以感而不傷之意,表現出李白的達觀的高貴品格。(二)體會《送魏萬之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先思考,再和同學交流1、分析“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這兩句,先寫詩人黎明時分送魏萬啟程,后補敘魏萬是昨夜才渡過黃河與詩人相見的。可見二人相見匆匆,魏萬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指天降薄霜的深秋時節。開始兩句融敘事與寫景為一體,將事情的原由經過以及時間地點交待一清。秋夜微霜,摯友別離,自然地逗出了一個“愁”字。“鴻雁不堪愁里聽”,是緊接第二句,渲染氛圍。“云山況是客中過”,接寫正題,照應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歸,飄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聲,從天末飄來,使人覺得悵惘凄切。而抱有滿腹惆悵的人,當然就更難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風景,而對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對云山,便會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傷。他鄉游子,于此為甚。這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不堪”、“況是”兩個虛詞前后呼應,往復頓挫,情切而意深。2、分析“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五、六兩句,詩人對遠行客又作了充滿情意的推想:“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從洛陽西去要經過古函谷關和潼關,涼秋九月,草木搖落,一片蕭瑟,標志著寒天的到來。魏萬前此,大概沒有到過長安,而李頎已多次到過京師,在那里曾“傾財破產”,歷經辛酸。兩句推想中,詩人平生感慨,盡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個字相對,暗含著歲月不待,年華易老之意,順勢引出了結尾二句。“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然是長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3、“關城樹色催寒近”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詩人卻說樹色帶來了寒氣,說說這樣寫的妙處。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象樹色帶來寒氣,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再加一個“催”字,把平常景物寫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動。4、砧聲也是詩人常常引進的意象,說說這個意象的情愫。砧聲一般在傍晚或者月夜出現,又為長安特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砧聲里滲透的情愫有:親人即將別離,懷一種思念之意,或者襯托夜的寂靜,突現那種曠闊幽眇的意境。5、分析最后兩句寄寓怎樣的意味。“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然是長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這里用“行樂處”三字虛寫長安,與上二句中的“御苑砧聲”相應,一虛一實,恰恰表明了詩人的旨意。他諄諄告誡魏萬:長安雖是“行樂處”,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寶貴的時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機成就一番事業。可謂語重心長。(三)這兩首詩歌在情感上有何異同之處?

同:都是送別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異:《送友人》感而不傷,因其作者豪放灑脫,所以詩歌雖為送別卻感情不低沉。《送魏萬之京》作者諄諄告誡魏萬:長安雖是“行樂處”,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寶貴的時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機成就一番事業。三、高考鏈接【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問:這首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