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百校大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假如你乘飛機經過甘肅敦煌市(縣級市)附近,或許能看到這樣“科幻”的一幕:茫茫戈壁有個發光的、面積巨大、形狀規則的圓形矩陣面積巨大、形狀規則,宛若電影中的未來場景。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1.對甘肅省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地,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 B.中緯度地區,夏季太陽高度較大,白晝時間長 C.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 D.距海遠,多晴朗天氣,日照時間短2.由圖文信息可知,太陽能電站所在區域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 B.風力 C.冰川 D.溫差【答案】1.D2.B【解析】【1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敦煌市屬于我國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D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符合題意;甘肅省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地,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太陽能豐富,A正確,不符合題意;甘肅地處中緯度地區,夏季太陽高度較大,白晝時間長,太陽能豐富,B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D。【2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敦煌市位于干旱區,主要外力為風力,B正確;流水主要分布在濕潤與半濕潤區,A錯誤;冰川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的高海拔地區,C錯誤;溫差大會影響外力,主要表現為風化,不是該區域的主要外力,D錯誤。故選B。太陽活動呈周期性變化,太陽黑子數量達到最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峰年。據科學家們預測,2024年到2025年左右,將是太陽活動的峰年。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關于太陽黑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層表面溫度稍低、顯得較暗的部分 B.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C.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最高的部分 D.太陽黑子數目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的高峰年4.下列現象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的有()①流星現象異常增多②地球兩極地區出現極光現象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變暖④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3.C4.C【解析】【3題詳解】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稍低,由于溫度低而顯得較暗的部分,而不是溫度最高的部分,A正確,不符合題意,C錯誤,符合題意;結合所學可知,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當太陽黑子數目多時,該年份稱為太陽活動的高峰年,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重要標志,B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4題詳解】流星是闖入地球的流星體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的光跡現象,太陽活動對流星現象無影響,①錯誤;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與大氣碰撞會產生美麗的極光,②正確;由于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破壞,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變暖,此現象與太陽活動無關,③錯誤;太陽活動會干擾地球磁場響,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④正確。綜上,②④正確,C正確。故選C。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地理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5.若該模式圖示意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曲線④為______的公轉軌道。() A.水星 B.火星 C.木星 D.地球6.若該模式圖示意地層結構,在陰影部分表示的地層中,含有2023年卓奧友峰科考中發現的距今2.2億年的三疊紀晚期鯊魚化石,那么該地層的地質年代最有可能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前寒武紀7.若該模式圖示意地球的內部圈層,陰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____,曲線③代表____。() A.地殼\古登堡面 B.巖石圈\莫霍面 C.巖石圈\古登堡面 D.地殼\莫霍面【答案】5.D6.B7.A【解析】【5題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小行星其運行軌道基本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根據該圖示意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根據八大行星由內而外的排布規律可知曲線③為火星軌道,曲線②為木星軌道,則曲線④為地球的公轉軌道,D正確,ABC錯誤。故選D。【6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地質年代簡表”可知,中生代的年代為2.51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所以題中含有“距今2.2億年的三疊紀晚期鯊魚化石”的地層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B正確,ACD錯誤。故選B。【7題詳解】根據題干陰影部分表示地幔,再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曲線①②之間為地殼,曲線②為莫霍面,曲線③為古登堡面,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黑河是黃河在若爾蓋盆地的主要支流,發源于岷山西麓哲波山的洞亞恰,一路往西北穿過若爾蓋大草原,于瑪曲東匯入黃河。黑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為640~750毫米,是黃河流域年降水量的高值區之一,7~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黑河流域丘緩谷寬,曲流發育,多牛軛湖。該河全長445公里,牛軛湖累計237個,平均每2公里便有一個。完成下面小題。8.圖中黑河曲流景觀的形成,跟以下哪些因素有關()①較高的緯度②豐沛的降水③平坦的地形④地轉偏向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據考察發現圖中景觀河床沉積物細沙、礫石夾雜沉積,試推測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 B.大量橋閘的修建使河床地貌發生變化,提供了大小混雜的物質 C.地勢起伏較大,河道較窄,沉積物大小混雜 D.流域范圍內濫砍濫伐,植被破壞嚴重10.黑河流域多牛軛湖,牛軛湖形成后,面積會逐漸縮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狀態下牛軛湖的消亡是因為()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漸干涸 B.湖水蒸發下滲,植被發育覆蓋 C.上游河道淤積,湖泊面積縮小 D.人類過度用水,水位不斷下降【答案】8.D9.A10.B【解析】【8題詳解】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河流曲流主要形成于地形平坦地區,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河流的下蝕減弱,側蝕增強,河道擺動。在地勢平坦的地區再加上豐沛的降水,水量大有利于增強側蝕,地轉偏向力作用使水流向一岸偏轉,形成曲流。較高的緯度與曲流景觀無關,②③④正確,故選D。【9題詳解】該河床景觀所在區域年平均降水量為640~750毫米,是黃河流域年降水量的高值區之,7~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使得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也較大,因而在不同季節不同年份河流侵蝕、搬運能力均有差別,河床景觀沉積物出現細沙、礫石夾雜沉積,故選A。大量橋閘的修建,流域范圍內濫砍濫伐屬于人為因素,與題目問的是自然原因不符,BD錯誤;圖中地形平坦,地勢起伏較小,河道較寬,C錯誤。故選A。【10題詳解】在自然狀態下,由于地勢平坦,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錯誤;牛軛湖形成后,與原河道脫離,不受上游河道影響,C錯誤;人類過度用水不屬于自然原因,D錯誤;牛軛湖是彎曲河流發生自然裁彎后的遺留河道,原河道的進出口發生泥沙淤積,經歷若干年后變成封閉的淺水湖泊,由于長期的湖水蒸發和下滲及植被發育覆蓋,牛軛湖面積逐漸縮小,直至消亡,B正確。故選B。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美麗圣潔的青藏高原已經成為中國第五大沙塵暴發源地。青藏鐵路沿線沙化最嚴重的地段是長江源的沱沱河和美麗的錯那湖,2003年僅一個冬天,從湖底吹起的細沙就將剛剛建起的路基全部掩埋,最厚處的積沙超過了1米深。如圖,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該區域冬春季盛行西風,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1~5米。完成下面小題。11.根據材料與圖分析,冬春季危害該鐵路段的流沙主要來自() A.周圍山地 B.西北方向的沙漠 C.湖灘河灘 D.中亞內陸12.以下對該地新月形沙丘形態描述正確的是() A.西坡背風,坡凹而陡 B.西坡迎風,坡凹而陡 C.西坡背風,坡凸而緩 D.西坡迎風,坡凸而緩13.植物防沙本是最有效、最根本、最環保的治沙舉措,但由于沿線環境的特殊性,青藏鐵路風沙防治以工程防沙為主,平面與立面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青藏鐵路沿線不具備植物防沙條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氣候干旱、寒冷、多變,植物生長期短 B.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不足 C.雪山連綿,凍土廣布 D.周邊鹽湖眾多,沙漠廣布且風力較強【答案】11.C12.D13.A【解析】【11題詳解】據材料可知,該鐵路段主要為就地起沙,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錯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區水深較淺)出露的湖灘泥沙面積較大。因此冬春季危害該鐵路段的流沙主要來自湖灘河灘,C正確;周圍山地沒有豐富的沙源,A錯誤;西北方向的沙漠、中亞內陸距離該鐵路段都較遠,BD錯誤。故選C。【12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月形沙丘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坡度較陡,該地吹西風,所以西坡迎風,坡凸而緩,D正確,ABC錯誤,故選D。【13題詳解】青藏高原沿線海拔高,氣溫低,氣候干旱、寒冷、復雜多變,自然環境惡劣,植物生長期短,這是不具備植物防沙條件最主要的原因,A正確;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不足、雪山連綿,凍土廣布、周邊鹽湖眾多,沙漠廣布且風力較強也會影響植被的生長,但這些都不是沿線不具備植物防沙條件的最主要原因,BCD錯誤。故選A。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國慶假期后,一則“玩具熊飛上萬米高空”的視頻火爆全網,不少網友稱之為“理工生的優雅浪漫”。視頻中,幾名大學生帶著一只玩具熊從浙江寧波出發,來到遼寧阜新和內蒙古通遼的交界處,經過稱重、溫度檢測、設備調試等準備,小熊伴隨一只氦氣球,來到了28000米的高空,并拍下了高空視角下的地球畫面。完成下面小題。14.假設小熊伴隨氦氣球升空的高度是現有高度的12倍,則小熊依次經過的大氣層是() A.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 B.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C.高層大氣、對流層、平流層 D.平流層、高層大氣、對流層15.假設小熊伴隨氦氣球升空的高度是現有高度的20倍,則途徑大氣層的氣溫是如何變化的() A.減一增一減一增 B.增一減一增一減 C.減一減一增一減 D.增一增一減一增16.小熊飛上萬米高空時,當地(小熊放飛地)對流層的厚度最可能為() A.19千米 B.7千米 C.11千米 D.15千米【答案】14.B15.A16.C【解析】【14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大氣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遼寧阜新和內蒙古通遼的交界處為中緯地區,中緯度對流層大氣平均厚度為12千米,自對流層頂向上55公里高度,為平流層,平流層以上為高層大氣。由題干可知,小熊飛行高度為336(28000×12)千米,且自下而上升空。故依次經過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故選B。【15題詳解】由題干可知,小熊飛行高度為560(28000×20)千米,依次經過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在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層大氣氣溫隨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途徑大氣層的氣溫是變化:減-增-減-增;A正確,BCD錯誤,故選A。【16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流層平均厚度隨緯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高緯地區為8~9公里,中緯地區約10~12公里,低緯地區為17~18公里。同時還與季節變化有關,夏季對流層厚度大于冬季。據材料,小熊放飛地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位于中緯度,中緯度對流層的厚度為10~12千米。國慶節假期后屬于秋季,溫度較高,對流運動較旺盛,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2016年9月,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窩凼洼地)中落成啟用,并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尋找“宇宙生命”,探測遙遠、神秘的“天外文明”。如一個巨型“天坑”(天坑的形成源于地下暗河不斷侵蝕山體所引起的地質塌陷)的“大窩凼”是隱藏在貴州群山深處的一片天然洼地,這里“窩”在崇山峻嶺之間,幽靜的山谷也幾乎沒有電磁波的干擾。(1)FAST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若某日接收到18萬光年處某地外生命發出的信號,據此推測此地外生命所在的天體系統,并分析地外生命所在的天體存在生命的自身條件。(2)分析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選址貴州大窩凼洼地的原因。(3)簡述喀斯特洼坑的形成過程。【答案】(1)河外星系。存在生命的自身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有適合呼吸的大氣;有液態的水。(2)天然洼地,工程量小(這里的地貌最接近“天眼”的建設造型,工程開挖量小);這里的喀斯特地質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滲透,不會在表面淤積而損壞和腐蝕望遠鏡;遠離大城市和工業區,無線電信號干擾少(周圍高山環繞,能有效屏蔽周圍的人為電磁波干擾,無線電環境理想)。(3)巖溶地貌區地表多可溶性巖石(石灰巖),且多裂隙發育,因降水較多,地表水強烈溶蝕下滲形成地下河;在地下河的強烈溶蝕、侵蝕下,地下河頂部巖層發生坍塌,形成穹窿狀地下大廳;地下大廳頂板在地表水不斷溶蝕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終上部巖層大規模塌陷,形成天坑。【解析】本大題以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天體系統、存在生命的原因、喀斯特地貌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能力,體現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素養。【小問1詳解】結合所學知識,銀河系的直徑大約16萬光年,據材料可知若某日接收到18萬光年的信號,應在河外星系。存在生命的自身條件:要離恒星的距離適中,公轉、自轉周期適中,才能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的水;有適宜的質量和體積,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形成適合呼吸的大氣。【小問2詳解】據材料可知,大窩凼是天然的喀斯特洼地,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量小,成本低,巖石透水性強,裂隙多,排水條件好;位于云貴高原地區,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周圍高山環繞,人類活動少,山地又能有效屏蔽周圍的人為電磁波,“中國天眼”FAST選址大窩凼的優勢明顯。【小問3詳解】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大窩凼位于貴州平塘,該地多可溶性巖石(石灰巖),且多裂隙發育,又因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地表水流動性強,溶蝕下滲形成地下暗河,由于流水的溶蝕作用地下河頂部巖層發生坍塌,形成穹窿狀地下大廳;在地表水不斷溶蝕和重力作用下,最終上部巖層大規模塌陷,形成天坑。18.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在區域環境內廣泛存在,例如山谷風、城市風、海陸風等都是熱力環流的具體體現。材料一湖陸風是在沿湖地區,由于大陸地面的夜間冷卻和白天加熱作用,在夜間風從大陸吹向湖區,晝間風從湖面吹向陸地而形成的一種地方性的天氣氣候現象。下圖為洞庭湖流域局部示意圖。(1)試分析7、8月洞庭湖湖陸風顯著的原因。(2)試分析湖邊城市常德、岳陽等規模的擴大對湖陸風的影響,并說明理由。材料二今年夏天,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中國成都舉辦。頂著烈日與近40℃的高溫,記者走進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生活服務中心,感到陣陣清涼爽快。原來,成都大運村生活服務中心的“風之谷”,利用傳統建筑“冷巷”原理降溫,不需要空調,而且一年能省電70000度。冷巷是嶺南傳統庭院精髓的體現,其特點是“高墻窄巷”,僅容1~3人并排通行。夏季晴朗的白天,冷巷有利于兩側建筑院落的通風降溫,這種現象被稱為“冷巷效應”。下圖為“冷巷”示意圖。(3)請結合熱力環流原理,分析“冷巷效應”的形成過程。【答案】(1)7~8月洞庭湖水量大,湖面寬廣,水陸熱力差異顯著;7~8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天多,晝夜溫差大,水陸熱力差異顯著,所以7~8月湖陸風顯著。(2)使湖風加強,陸風減弱。由于城市熱島效應,白天增大了湖陸之間的溫差,湖風加強;晚上減弱了湖陸之間的溫差,使陸風減弱。(3)夏季晴朗的白天,高墻之間狹窄巷道,受太陽照射的面積小、時間短,溫度較低;巷子與其兩側建筑院落存在溫差,形成環流;同時巷子較窄,氣流經過時風速會增大,從而達到通風效果。【解析】【小問1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湖陸風是由于湖泊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性質差異導致的。洞庭湖7、8月水量大,湖面寬廣,湖泊和陸地之間形成的湖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風向的變化明顯;該地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晴天多,晝夜溫差大,白天和晚上湖泊和陸地之間的熱力差異顯著,溫差大,所以7~8月湖陸風顯著。【小問2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湖陸風是由于湖泊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性質差異導致的。故當湖邊常德、岳陽等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熱島效應會增強,由于城市的熱島效應,白天城市氣溫明顯高于郊區,增大了湖陸之間的溫差,湖陸熱力差異增大,氣壓差增大,使湖風加強;而夜間的城市的熱島效應減弱了晚上湖陸之間的溫差,使晚上的湖陸熱力差異減小,氣壓差減小,使陸風減弱。【小問3詳解】結合熱力環流的原理可知,巷內外存在溫差則會形成環流。夏季晴朗的白天,高墻之間狹窄巷道,巷道受太陽照射的面積小、時間短,溫度較低,而巷子兩側建筑院落空氣有人為釋放的熱量,因此,巷子與其兩側建筑院落存在溫差,形成環流,從而有利于兩側建筑院落的通風降溫。且讀圖可知,巷口較窄,狹管效應顯著,氣流經過時風速會增大,從而達到通風效果。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拉薩市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91°06'E,29°36'N),海拔3650米,年降水量為200~510毫米,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有“日光城”的美稱。下圖示意拉薩的地理位置。(1)從緯度位置、地勢和天氣的角度,分析拉薩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2)拉薩晝夜溫差較大,請用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簡述其成因。(3)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開發利用新能源能夠減緩全球變暖。請根據“保溫作用”的原理解釋其原因。【答案】(1)緯度較低,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較強;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多晴天,云量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2)該地多晴朗天氣,云量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地面輻射強,氣溫高;夜晚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和保溫作用弱,氣溫低。(3)開發利用新能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也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大氣的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增高趨勢減緩。【解析】本題以青藏高原地區地理位置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大氣受熱過程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影響太陽能資源的主要因素是緯度、日照時長、地勢和天氣。讀圖可知,拉薩地區緯度較低,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太陽輻射強度大;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越多;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地表獲得太陽輻射多。【小問2詳解】該市晝夜溫差較大,說明白天氣溫較高,夜晚氣溫較低,可從大氣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兩方面進行分析。主要是因為該市白天降水少,多晴朗天氣,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地面升溫快,地面輻射強,大氣獲得地面輻射多導致大氣氣溫高;而夜晚該地天氣晴朗,大氣對地面輻射吸收少,大氣逆輻射弱導致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熱量散失快,氣溫低,從而使得晝夜溫差較大。【小問3詳解】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主要通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溫室氣體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同時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開發利用太陽能,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那么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也會減少,氣溫升高減緩;大氣升溫作用減緩,大氣逆輻射會變弱,導致大氣的保溫作用減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守時保證書我的責任承諾3篇
- 家庭責任關愛長輩2篇
- 公司營業執照轉讓協議書范本3篇
- 工程量增加補充合同協議范本3篇
- 保證書法律效力解讀3篇
- 代辦委托書格式說明3篇
- 化學分析項目研究框架3篇
- 粘土磚瓦生產環境治理考核試卷
- 塑膠跑道對運動舒適性的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行業供應鏈金融知識考核試卷
- MOOC 國情分析與商業設計-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大學體育-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光伏發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國家衛生部《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
- DB64++1996-2024+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初中八年級數學課件-最短路徑-將軍飲馬問題
- 信息論與編碼期末考試題(全套)
- 醫院醫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章程
- 房地產銷售價格優惠申請表-
- 綠化自動滴灌系統施工方案
- 處理突發事件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