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2分)(題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我們要想做到出類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別人多付出一倍、兩倍,甚至三倍的努力!B.貴州省的清水橋是全球第二高的大橋,橋面距峽谷水平面垂直高度406米,氣勢宏偉令人嘆為觀止。C.現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植被們耷拉著腦袋沒有一點精神氣。D.莊子一直厲行簡單樸素的生活,從不刻意追求物質享受,所以給人的印象難免有些邋遢與不修邊幅。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讓青春因夢想而。心中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資本不是經驗、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夢、勇于嘗試。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該像爬山虎一樣,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斷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綠色鋪滿。A.激揚豐富征途B.飄揚豐滿征途C.激揚豐滿旅途D.飄揚豐富旅途3.(2分)在語言運用中,有時靈活地變換一下語序,會產生特殊的表達效果,使語言頓顯“亮色”。相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軍作戰“屢戰屢敗”,曾國藩欲上書朝廷言及此事,幕僚李元度將其顛倒詞序更改為“屢敗屢戰”。這么做,雖說有狡辨之嫌,卻在表述上化拙劣為高明,突顯出一種不畏挫折、奮勇作戰的精神。結果朝廷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繼續重用他。1914年10月,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魯迅先生的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說:“許多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①)這句湎懷先生的話,巧換語序,互為對照,把魯迅先生的斗士風采和錚錚鐵骨勾畫了出來。“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②)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這是聞一多先生的抉擇。他將“說”與“做”的語序進行變換,鮮明地表現了其高尚的人格修養和思想境界。同樣,古典詩歌的語序變換藝術,也可謂氣象萬千(③)異彩紛呈。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有詩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其中的“路八千”正常語序應為“八千路”,顛倒為“路八千”是為了與“九重天”押韻,這樣才合乎格律詩的要求。而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④)正常語序是“行宮見月色傷心,夜雨聞鈴聲斷腸”,這就不像詩而像散文了,詩人改變了詩句的語序,賦與了詩句節奏感、音律美,開拓了詩句的意境,產生出更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1.文段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和筆順的說法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拙(zhuō)狡辨“屈”第四筆是豎B.拙(zhuó)湎懷“屈”第四筆是豎C.拙(zhuō)抉擇“屈”第四筆是豎折D.拙(zhuó)賦與“屈”第四筆是豎折2.填入括號內的標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對文段中作家相關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學期學習的《社戲》出自他的小說集《吶喊》。B.聞一多是我國現代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他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拍案而起,發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C.韓愈是宋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D.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曾經創作過組詩《新樂府》。4.運用“變換語序”的說話技巧把橫線上的話填完整,正確的順序是()星期天,顧蓓和鐘麗相約去西單買書。在地鐵上,顧蓓和一位老大爺相鄰而坐。老大爺手中拿著一本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一問才知道他喜愛國學,還開了一家小書店。老大爺風趣健談,和顧蓓談得很是投機,還邀請她到他的書店里逛一逛。鐘麗緊皺眉頭,輕輕地碰了一下顧蓓,小聲說:“哎,小心點呀,現在騙子很多,我看他是,你可別被他迷惑了。”顧蓓感興趣的不是老大爺的高談闊論,而是書,她微微一笑,安慰鐘麗說:“你放心好啦!我是。”老大爺裝作看書,把兩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卻并不計較,自言自語道:“我是。”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醉酒之翁不在意③醉酒之意不在翁(注:“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后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4.(2分)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權利去追尋不平凡的光芒,而雷海為就是最好的激勵!②人們不禁會問:外賣小哥為何能逆襲奪冠?答案只有兩個字——喜歡。③十幾年前,他到書店讀詩、抄詩;送外賣時,他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間隙背詩。④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落下帷幕,“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碩士獲得總冠軍,驚呆眾人。⑤十三年的時間,他將詩詞沁入心田,化作春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⑥雷海為告訴我們:真正的詩意,不應該只是優雅時光里賭書潑茶、侍花弄草的那份閑情逸致,而更應該是縱使身處困頓,依然不忘抬頭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⑦有人形容說:他就是《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平日不管江湖之事,一旦出手就會震驚整個江湖。A.①④③⑤②⑦⑥ B.①④⑦③⑤②⑥C.④②③⑤①⑦⑥ D.④⑦②③⑤⑥①5.(2分)語文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要有所擔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閃爍著崇高的理性主義光芒;《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B.儒家尚正氣:例如《禮記》,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至理格言,素樸自然。道家尚清氣:例如《逍遙游》,崇尚鯤鵬萬里,扶搖而上;雄奇瑰麗,汪洋恣肆。C.“記”是古代一種文體,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桃花源記》記事,《小石潭記》記游,《核舟記》狀物;均為“記”體,內容不同,風格各異。D.中國優秀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社戲》之“戲”,粗獷豪放,極具高原風骨;《安塞腰鼓》之“鼓”,賦予童年色彩,洋溢著江南情調。6.(2分)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B.從礫石堆上四面張望,晶瑩連綿的冰峰、平坦遼闊的冰河歷歷在目。C.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D.晚上,我在花園里悠閑散步,明亮的路燈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游》)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冥:____________。(2)《齊諧》者,志怪者也。怪:____________。(3)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摶:____________。(4)野馬也,塵埃也。野馬:__________。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3.作者筆下的“鵬”是個什么樣的形象?4.你喜歡鯤鵬嗎?談談你的理由。8、(3分)詩歌鑒賞。(甲)卜算子·詠梅陸游意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乙)攤破浣溪沙①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②,太鮮明③。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注)①這是一首詠桂花詞。②彥輔;晉代名士樂廣的字,以風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鮮明:《晉書·劉隗傳》載劉納語:“王夷甫(王衍)大鮮明,樂彥輔我所敬。”(1)甲詞的下闋最后一句歷來為人稱道,請結合注釋賞析“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并體會作者思想感情。(2)請分析乙詞的下闋寫“梅花”和“丁香”的作用。9、(7分)填補下列句子的空缺處。(1)青山橫北郭,________。(2)誰見幽人獨往來,________。(3)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4)________,只有香如故。(5)芳草鮮美,________。(6)________,潭影空人心。(7)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8)________,天涯若比鄰。三、現代文閱讀(25分)10、(1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讀出聲兒來(錢鋼)我們中國人,把“看書”叫做“讀書”。顧名思義,“讀書”就是要把書念出聲兒來。你瞧,“書聲瑯瑯”,“抑揚頓挫”,這些詞兒,都形容了老輩人讀書的情形。不過,這些年里,這種讀書的情景越來越少見了,可是,我還是贊成讀書讀出聲兒來我的母校——杭州市西湖小學,有幾位從軍隊文工團轉業的語文老師,他們極重視學生的朗讀,我的班主任卜慶榮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當她站在講臺上,充滿感情地領著我們朗讀課文的時候,常使我們想起,卜老師家墻上那張她當年在舞臺上報幕的照片。像導演訓練演員一樣,她嚴格地(甚至是過分嚴厲地)要求我們讀書、背書。直到今天,我還能記起她教我們朗讀《狗又咬起來了》《大嫂,停下你送行的腳步吧》等課文的情形—課文是記不真切了,深深印在記憶中的是那動人的語調。每本書都有自己的①“音調”。那些真正優秀的作品,“音調”都像音樂般優美老作家孫犁寫過一部名為《鐵木前傳》的中篇小說,作品的結尾有這樣一段話:童年啊,你的整個經歷,毫無疑問,像航行在春水漲滿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憶起來,人們的心情永遠是暢快活潑的。然而,在你那鼓脹的白帆上,就沒有經過風雨沖擊的痕跡?或是你那昂奮前進的船頭,就沒有遇到過逆流礁石的阻礙嗎?有關你的回憶,就像你的負載一樣,有時是輕松的,有時也是沉重的啊!我曾多次閱讀《鐵木前傳》,每次,我都要高聲朗讀這段結尾。正是在那種②“讀”的愉快中,我體味到了孫犁語言的清新。我還喜歡高聲朗讀高爾基的《意大利童話》。我還喜歡朗讀一些優秀的新聞作品,如華山的《英雄的十月》。記得有位老同志曾對我說,③中國文學有一個突出的美學特征:訴諸聽覺,詩,自不待說,從話本發展而來的小說,同樣鮮明地保留了聽覺藝術的特點,如明白、曉暢、上口等等。其實又何止是中國的作品如此?不久前,我聽我的一位鄰居用俄文背誦菜蒙托夫的抒情詩那音調是那么優美迷人,以至于我的那位鄰居堅持認為,俄文是世界上最富韻律感的文字。其實又何止“文學”如此?好的演說詞,好的報刊言論,好的日記、書信,甚至好的理論書,都能使人在聽覺上獲得美感。讀書讀出聲兒來,就是說,要從少年時代起就培養這種美感。我永遠感激我那位敬愛的卜老師,她使我和我的同學們從小受過嚴格的朗讀訓練。長大成人后,提筆寫作,少年時代讀過的那些書的音韻旋律就會在耳畔縈繞。當然,有些“音調”終究會顯得陳舊過時,束縛自己的文筆。④那么,就捧起新的優秀的書籍再讀吧,去尋找新的氣韻,新的音色,不消說,還是得“讀出聲兒來”。1.下列對文中畫橫線詞語和句子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音調”本義指聲音的高低程度,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適合朗讀的特點。B.②“讀”指作者反復默讀《鐵木前傳》。C.③句告訴讀者,中國文學具有借助聽覺展現美的特征。D.④句建議人們在新的優秀書籍中尋找新的意境和韻味,新的與眾不同的特性。2.下列對本文中心論點的闡述正確的一項是()A.讀書要大聲朗讀才能讀出韻味來。B.讀書不僅要讀中國的作品,還要讀外國的作品。C.讀書就要朗讀新的優秀的書籍。D.讀書就要“讀出聲兒來”。3.下列對本文內容和寫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本文作者極力主張朗讀,因為朗讀能獲得美感。B.培養讀書的美感,要從少年時代開始,因為少年喜歡朗讀,擅長朗讀。C.本文作者認為讀書是抑揚頓挫的吟唱,對從小受到嚴格的朗讀訓練,培養起來的讀書美感記憶深刻,且可受用一生。D.本文作者談的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而且言辭懇切,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寫得親切自然。11、(15分)話說“霧”和“霾”①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現象增多,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其實,準確地講,霧和霾從氣象角度看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②那么到底什么是霧,什么是霾呢?氣象學上對“霧”的定義是:近地面空氣中的的水汽凝結成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品,導致水平能見度低于1000米的天氣現象。霧和云可以說是一母同胞,過量的水汽與空氣中的凝結核結合在一起,或者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結形成水滴或冰晶。它們懸浮在高空被稱為云,如果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就形成了霧。而詞典對“霾”的解釋是: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現象,能見度小于10公里。③霾與霧、云不一樣,與睛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霾粒子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約1-2微米,它是肉眼看不到的飄浮在空中的顆粒物。由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稱“灰霾”,霧的顏色則是乳白色或青白色。④從視覺上,霧和霾都會讓能見度變差。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霧需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度和較低的溫度。霧的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霧會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當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會較長,有時可持續10天以上。大霧天氣多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氣在各月差異相對較小,各月均可能有較多霾天氣出現。⑤從污染角度來看,霧和霾差別很大,霾約等于空氣污染,霧不等于空氣污染。霧的微觀成分為水,當夜間氣溫低,空氣濕度大,水汽飽和時出現的霧一般都是干凈的。而霾中飄浮的顆粒物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對人體有害,長期吸入,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據調研,PM2.5超標后,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醫院心血管系統的急診及死亡要增加1%-6%,高血壓病的急診要增加5%。如果霧是在霾的基礎上出現,這個霧往往是“臟霧”,也就是以的顆粒物為凝結核,小水滴包裹在外面形成的霧。⑥由于陰霾、輕霧、沙塵暴、揚沙等天氣現象,都是受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因此容易混同,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例如,目前華北地區多是霧和霾混合出現,夜間以霧為主,白天以霾為主。在霧和霾混合的情況下,空氣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又會轉化為硫酸鹽,形成新的PM2.5粒子,既加重了霾,又提供了更多霧的凝結核,這種“二次轉化”使霧和霾源源不斷地產生。1.關于本文的說明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A.灰霾對人體的危害 B.灰霾形成的原因和條件C.霧和霾的區別 D.霧和霾對空氣的污染2.根據本文,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霧和云都由小液滴或冰晶組成,但在大氣中所處的高度不同。B.霧會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加濃、白天消失的現象。C.在陰霾天氣中生活,會對人體的呼吸道、心血管等造成傷害。D.霧和霾可以并存,這兩種天氣現象有的時候還可以互相轉化。3.傍晚,幾位同學登上雨后的水濂山,望著升騰而起的白色“煙霧”,有人說是“霧”,也有人說是“霾”。請你結合本文相關信息,談談你的看法。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5分)名著閱讀。(1)《昆蟲記》既是一部優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被譽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法國作家_____________。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2)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后,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請說說《傅雷家書》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給下面新聞材料擬寫標題,并簡述理由,(標題不超過25字)。中國少年報2019年3月3日電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之前,委員通道率先開啟。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對于青少年近視眼防控這一當前的緊要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寧利指出,“近視眼防控沒有神醫、也沒有神器,必須是國家戰略,全民行動。”王寧利稱我國近視眼的發生有三個特點:小、高、深。小就是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在幼兒園5歲、6歲的小孩就有近視眼了;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深就是深度在加深。王寧利委員還分析稱,防控近視的主戰場應該在學齡前,小孩子在學齡前應該有100-150度的遠視儲備。如果小孩子在幼兒園把這個遠視儲備都用完了,到了小學肯定會近視。他表示,全社會應一起行動,只有通過綜合治理,多項技術綜合使用,多個部門一起發力,近視眼才能得到控制。五、書寫與作文(53分)14、書寫(3分)15、作文(50分)題目:久違的綻放要求:①以“久違的綻放”為題目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個人身份的信息。

參考答案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C【解題分析】試題分析:C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興旺的時候。與句意不符。點睛:此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成語)的能力。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成規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注意詞語使用的語境。2、A【解題分析】

試題分析:(1)激揚:①激濁揚清。②激奮昂揚。③使激奮昂揚。飄揚:意思是在風的作用下飄揚、飛動。依據的對象“青春”,不是具體的物,所以應該選用“激揚”。(2)與“經驗”能搭配使用的是“豐富”,而不能是“豐滿”。(3)征程:征途。一般指用堅定的信念去實現遠大的目標。旅途:指旅行的路途,也比喻人生的歷程。用“征程”更切合語境。據此,依次填寫的詞語是:激揚-豐富-征途。故答案為A。3、1.C2.A3.C4.B【解題分析】1.試題分析: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拙”易錯讀為二聲。字形題從表象上看主要考核雙音節詞語和成語,有時會考核三字的專業術語和熟語。“抉擇”易錯寫成“決擇”。漢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先撇后捺:“人”“八”“入”。先橫后豎:“十”“王”“干”。從上到下:“三”“竟”“音”。從左到右:“理”“利”“禮”“明”“湖”。先外后里:“問”“同”“司”。先外后里在封口:“國”“圓”“園”“圈”。先中間后兩邊:“小”“水”。“屈”的筆順:橫折、橫、撇、豎折。2.試題分析: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它的作用:a表示停頓,b表示語氣,c表示詞語的性質和作用。分兩大類:點號和標號。點號又分句中點號(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和句末點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點號作用在于點斷,表示說話的語氣和停頓;標號作用在于標明。主要表示書面語言中某些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本題要根據語氣、停頓和引用來填寫標點。注意①處為完整引用,句號要放入引號內。根據停頓的層次確定②③處的點號。④處所引用的詩句,做了下句的主語成分,所以逗號要放在引號外。3.試題分析:C項“韓愈是宋代文學家”對文段中作家相關常識的表述有誤。韓愈是唐代文學家。4.試題分析:根據語境填空題要注意兩點:(1)認真讀文,抓思路,理文脈,仔細推敲語句間的呼應與銜接。(2)明確要填充的內容,句式,使語意連貫。解答時首先要弄清敘述的對象。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正好和形容“騙子”的招數,所以填第一個空。第二個空,之前的語境為“顧蓓感興趣的不是老大爺的高談闊論,而是書”,所以自然填“醉酒之意不在翁”。至此答案已經明了。4、C【解題分析】

C.④是總領句,由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冠引出話題;②是過渡轉折,由人們的疑問引出答案,接在④后邊;③是對②雷海為喜歡詩詞的具體闡釋;⑤的“十三年的時間”緊接③的“十幾年前”,由過去到現在;①是針對前邊雷海為成功經歷的提煉;⑦是對①的形象比喻;⑥是總結,由雷海為的經歷得到的啟示。故選C。5、D【解題分析】

D.錯誤,應是《社戲》之“戲”,賦予童年色彩,洋溢著江南情調。《安塞腰鼓》之“鼓”,粗獷豪放,極具高原風骨;故選D。6、D【解題分析】

D.戛然而止:形容聲音因為被打斷而突然終止。與“燈滅”這一語境不符。故選D。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1)同“溟”,海。(2)形容詞用作名詞,奇怪(怪異)的事物。(3)盤旋飛翔。(4)山野中的霧氣。2.(1)用力鼓動翅膀飛,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中的云。(2)這種鳥,海水運動時就要遷徙到南海。3.作者筆下的“鵬”是一個碩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存高遠、善借長風的形象。4.示例一:我喜歡鯤鵬。因為鯤鵬入深海,翔九天,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搏擊長空,縱橫大海,就像諸葛亮、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他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示例二:我不喜歡鯤鵬。因為我喜歡知足常樂,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解題分析】選自《莊子》作者:莊周年代:戰國時期參考譯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海面上急驟的狂風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離開北方的大海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方才停歇下來”。春日林澤原野上蒸騰浮動猶如奔馬的霧氣,低空里沸沸揚揚的塵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種生物的氣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藍湛藍的,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抑或是高曠遼遠沒法看到它的盡頭呢?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不過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文言詞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首要環節,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而且還要注意詞語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注意“冥”是通假字,通“溟”,海;“怪”是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名詞,奇怪(怪異)的事物。2.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應做到:忠實原文、語句通順、表意明確、語氣不變、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注意以下關鍵詞語的意思:“若”,好像;“是”,這;“徙”,遷徙;“于”,到。點睛:翻譯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個重要考點。翻譯句子要把握的原則:1.語句通順,成分完整。(注意翻譯省略主語賓語時要補充完整,并添加括號。)2.落實字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方法是:吃透課內文言文,反復誦讀,熟練掌握,再適當拓展。3.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中“鵬”的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可以直接摘取對“鵬”評價的詞語,也可以自己結合相關的語句進行概括,學會結合原文從原文中找到依據。根據“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鵬”碩大無比;根據“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可知“鵬”力大無窮;根據“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可知“鵬”志存高遠、善借長風。4.此題考查的是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的。屬于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談看法的題,注意一定要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抓住要點加以發揮。可回答喜歡鯤鵬。圍繞“鯤鵬入深海,翔九天,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就像諸葛亮、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他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推動歷史向前發展”來回答即可。8、(1)以梅自喻,表達了作者雖歷經艱辛,漸漸失去了斗志,但即使如此也不會趨炎附勢,仍會堅守節操的決心。(2)詞人分別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來反襯(對比)桂花清雅不俗,表達詞人對高尚品行的向往與追求。【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賞析詩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零落”,是說梅花凋謝墜落;“碾”,滾軋。這株梅花就是凋落在地,被軋成了泥粉,她美麗的形體再也不存在了,但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仍將久久不散,就象她過去盛開時那樣。這飽受摧殘、孤芳自賞、化粉猶香的梅花,實際上是陸游的自我寫照,表達作者堅守高潔操守的決心。(2)本題考查詩歌中意象的作用。“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意思是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兒,就像一個只會矯妝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氣。丁香花簇簇擁結在一起顯的太小氣,一點也不舒展。桂花的濃香把我從懷念故人和過去的夢中熏醒,不讓我懷念過去這是不是太無情了?詩歌寫“梅花”和“丁香”是為了和“桂花”形成對比。“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一句中利用“梅花”的俗和“丁香”的苦對比反襯出桂花的高潔雅致,表達出詩人對桂花的喜愛欣賞之情和對高潔雅致的品行的向往之情。9、(1)白水繞東城(2)縹緲孤鴻影(3)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4)零落成泥碾作塵(5)落英繽紛(6)山光悅鳥性(7)琴瑟友之(8)海內存知己【解題分析】

詩文名句默寫試題的題型主要是填寫題,復習詩文名句,首先是要記誦清楚背誦的詩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確理解詩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內容;第三是要記清楚詩文名句中的每個字,默寫詩文名句不能寫錯別字。此題要注意“縹緲”“庇”“碾”“瑟”等字的書寫。三、現代文閱讀(25分)10、1.B2.D3.B【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細節的把握。B.從“我曾多次閱讀《鐵木前傳》,每次,我都要高聲朗讀這段結尾。”中看出,②“讀”指作者反復出聲誦讀《鐵木前傳》。故B錯誤,選B。2.本題考查議論文中心論點。中心論點:一個完整的陳述語氣的句子,一般不運用修辭手法,文章討論的中心。A.“讀書要大聲朗讀才能讀出韻味來。”指大聲朗讀是讀出韻味的唯一條件,但在文章中作者提倡“‘讀書’”就是要把書念出聲兒來”,論證了“讀出聲”的好處,并沒有說默讀就不能讀出韻味,故A錯誤。B.在文章八九段,作者提到不僅中國作品讀出聲來有韻味,還舉例論證外國作品讀出聲來也有韻味,進而論證論點:讀書要讀出聲來。并非讀書不僅要讀中國的作品,還要讀外國的作品。不是全文討論的內容,故不是論點。故B錯誤。C.文章第十三段,“當然,有些“音調”終究會顯得陳舊過時,束縛自己的文筆。那么,就捧起新的優秀的書籍再讀吧,去尋找新的氣韻,新的音色,”是指要出聲的讀新的書籍,是為了論證中心論點,故C錯誤。D.論證思路:1)第一段引出論點:讀書就要“讀出聲兒來”。2)第二段舉出小學時老師要求我們讀出聲來,現在印象深刻,證明讀出聲的好處。3)第三到七段,舉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證明讀出聲來的好處。4)第八九段,舉出俄國鄰居例子,證明讀書讀出聲不僅是中國文學的要求,也適應外國文學的要求。5)第十到十三段,總結,應該讀書讀出聲。本文論點是:讀書應讀出聲。故D正確。故選D。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B.文章第十[0-9]{1,}.(9分)[0-9]{1,}.(9分)[0-9]{1,}.(9分)11、1.C2.B3.我認為是霧。原因:(1)霧的顏色一般是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則呈黃色或橙灰色;(2)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大,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雨后的傍晚空氣濕度較大;(3)霧會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加濃,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4)夜間以霧為主,白天以霾為主。【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說明內容。解答時可先劃分層次結構,弄清每一部分的內容,摘取內容要點,聯合作答。第①段,“準確地講,霧和霾從氣象角度看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總領了文章的內容,即“霧”和“霾”的區別;然后分析每段的中心句“那么到底什么是霧,什么是霾呢”“霾與霧、云不一樣,與睛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從污染角度來看,霧和霾差別很大,霾約等于空氣污染,霧不等于空氣污染”等,可知,本文即是從各個角度說明了“霧”和“霾”的區別。故選C。2.B.有誤。“白天消失”的說法太絕對。第④段,“霧會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故選B。3.本題考查發散思維。結合文章中“霧”和“霾”的特點分析即可。從二者顏色上看,“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稱“灰霾”,霧的顏色則是乳白色或青白色”;從二者出現時的空氣濕度看,“霧的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從二者的變化看,“霧會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從二者出現的時間看,“夜間以霧為主,白天以霾為主”。結合題目中的關鍵詞“傍晚”“雨后”“白色”等分析,可知此“煙霧”為“霧”,而不是“霾”。先表明觀點,再分析原因。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1)昆蟲的史詩法布爾(2)①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②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③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解題分析】

(1)《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等,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全書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這本書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據此可填寫作答。(2)《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了中國的典范父母。因此,《傅雷家書》被稱為“苦心孤詣教子篇”的名著。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用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素來主張教育的原則,即父母應該給孩子的人生信條是:“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13、參考示例一:標題:預防近視眼“小、高、深”是國家戰略和全民行動理由:點明當前我國近視眼發生的主要特點,說明治理和控制的重要意義。參考示例二:標題:近視眼“小、高、深”必須綜合治理.理由:點明了我國近視眼發生的主要特點,突出了綜合治理的必要性。【解題分析】

擬寫新聞標題,要仔細讀懂材料,用最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或提取文本中的關鍵詞句擬寫標題;也可以對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