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3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3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3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3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專項練習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2017年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推敲(qiāo)饒舌(rao)決竅(jue)無可言喻(yu)

B.清澈(che)訓誡(jie)控訴(shu)井然有緒(xu)

C.嚴謹(jǐn)元勛(xūn)捷徑(jing)孤陋寡聞(lou)

D.蛻變(dui)絢麗(xuan)肆虐(nuuml;e)不可思異(yi)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花開是常有的事,花開是有香氣更是_____._____在這個只有我一個人的世界里,我就覺得很不_____.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點兒因花香而_____了。

A.司空見慣但是尋常沉醉B.唾手可得因為尋常沉迷

C.司空見慣因為平凡沉迷D.唾手可得但是平凡沉醉

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為愛挖(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②與其說夢想成就愛,不如說愛(成就夢想)。③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沒有人能夠阻擋。④一旦心中無論多么塵世繁雜,心靈上都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A.“源泉”是名詞,“神奇”是形容詞,“一口井”、“成就夢想”都是偏正短語。

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這個句子中,“幸福”作狀語。

C.“與其說夢想成就愛,不如說愛成就夢想.”這是表示選擇關系的復句。

D.第④句有語病,修改方法是:將“繁雜”改為“繁多”。

4.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朱自清,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我們曾學過他的作品《背影》。

B.《瑣記》中魯迅回憶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長媽媽讓他吃福橘的往事。

C.《駱駝祥子》中劉四爺問祥子,虎妞在什么地方,祥子沒有告訴他。

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在戰斗間隙,為戰友們讀《牛虻》,大家深受感動。

5.詩文填空(請規范書寫)(5分)

(1)烽火連三月,______。

(2)______,豐年留客足雞豚。

(3)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

(4)造化鐘神秀,______。

(5)芳草鮮美,______。

二、閱讀理解(55分)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第6題。(3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別夔州官吏①

唐劉禹錫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②聯延喧驛步③,白頭俯傴④到江濱。

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詞數首,里中留與賽蠻神⑥。

【注釋】①此詩是詩人調任之際所作。②青帳:指餞別宴席所設的青色帳篷。③步:碼頭。④白頭俯傴:指當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這里指詩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詞》。⑥蠻神:夔州在西南邊地,故稱當地供奉的是蠻神。

6.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托明月以達情,表現了他對貶謫好友的關切和同情,寫的深切動人。

B.《別夔州官吏》寫于詩人調任之際,三、四兩句通過寫人們送行的場面,表現他們對詩人的惜別之情。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花落盡子規啼”和《別夔州官吏》中“峽水秋來不恐人”都是寫景兼寫時令。

D.《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別夔州官吏》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二)閱讀選文,完成7-10題。(14分)

【甲】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乙】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樂②者,通于倫理者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聲③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能知樂,是故審④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知好惡,而返人道之正也。

(選自《禮記》,有刪改)

【注釋】①音:歌曲。②樂:這里是音樂和舞蹈(有事還包括詩歌)相結合的總稱。③聲:這里指聲音。④審:仔細觀察。⑤食饗(xiang)之禮:指食禮和饗禮,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賓客。⑥致:極。

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知音而不知樂者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B.唯君子能知樂雖有千里之能(《馬說》)

C.而治道備矣右備容臭(《送東陽馬生序》)

D.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客之美我者(《鄒忌諷秦王納諫》)

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

(1)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

譯文:_____________

(2)禮樂皆得,謂之有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

10.【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興趣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____________

【乙】文告訴我們制定禮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請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選文,完成11-12題。(5分)

【材料一】

葉雕,就是在葉子上雕刻。它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時期,葉雕技藝不斷發展,出現了剝離葉肉的葉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縣葉雕藝人之家的劉政,童年時就喜歡看爺爺做葉雕。大學畢業后他四處走訪,收集葉雕資料,學習傳統的葉雕技法,他一次次設計,一次次試驗,開辟了一個“葉雕世界”。劉政還大膽創新,用現代形式呈現古老藝術。他嘗試給葉子染色,原本淡黃色的葉子,經過染洗,變成墨綠葉、大紅葉。雖然古老的葉雕技法沒變,但創作出的葉雕藝術品顏色更加豐富,也更具有無窮趣味。——《人民日報》

【材料二】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筑師,他對建筑藝術有著不變的唯美追求。1984年,貝聿銘設計了先鋒之作-#45;70層樓、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銀大廈,它成為“中國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貝聿銘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以“不高不大不突出”為原則,獨顯傳統之美,如中國文人般內斂含蓄。貝氏建筑形式多樣,風格迥異,這表明貝聿銘作為一個文化縫隙中的優雅擺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華,又不放棄自身豐富的文化傳統。

——《閱讀》

【材料三】

2015年1月,M.Y.Lab木藝實驗室在杭州正式創辦。在這個新式木工坊里,雖然它的創作方式改變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時光,隱藏著“木友”們不變的制作初心。在這個精雕細琢的世界里,他們體會到了樂趣也收獲了許多正能量。除了傳統意義的木藝作品,喜歡音樂的木匠們還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傳統的木作手工藝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變與不變的中國人》

11.(1)對選文內容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葉雕是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這個時期的葉雕就是在剝離葉肉的葉子上雕刻。

B.香港中銀大廈和蘇州博物館以建筑藝術的不同風格,表明貝聿銘是中西文化文化縫隙中的優雅擺渡者。

C.木藝實驗室是新式木工坊,“木友”們在這個精雕細琢的世界里,體會到樂趣,收獲許多正能量。

D.從劉政的“葉雕世界”到貝式建筑,再到木藝作品,我們看到了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的可貴。

12.請結合選文內容,補全下面一段話。(3分)

葉雕藝術,變的是葉片顏色,不變的是(①);貝式建筑,變的是建筑風格,不變的是(②);木藝作品,變的是創作方式,不變的是(③)_。

(四)閱讀選文,完成13-18題。(20分)

滿

孫君飛

①那時候,母親總在家里,父親總在家外。

②父親就像一個熟悉的客人,前來“拜訪”我們的時候,總會帶著禮物。

③他從不知名的遠方挑回的擔子里有圓滾滾的卷心菜,紅白相間的豬肉塊,一塊撒滿碎花兒的土布,一個快要裝滿彩色圓球糖的玻璃瓶,輕輕搖動一下,就會發出讓我口舌生津的可愛聲響——

④有一次,父親拉著滿滿當當的木板車過來,我一看,像是一個打了勝仗的“大王”,身后還多了一群吶喊助威的“大兵小將”。他欣然地卸下一張桌子,說讓我寫字用;又搬下一條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個小抽屜,帶鎖,說可以搬到學校坐,周圍無數雙眼睛都被它鍍亮——這一刻,我無比自豪。

⑤可有時候,他也會兩手空空,像打了敗仗的士兵,手無寸鐵。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滅了,嘆息著,灰頭灰臉,嘴唇起了白皮兒,他肯定又饑又渴,臉上什么也沒少,但就是讓人覺得差了什么東西。(他的腰身彎如無箭可射的獵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漿洗的臟衣服)。

⑦這一天,他做生意虧了本兒,一路風餐露宿,空空蕩蕩地走回來了;他個子越是高大,越顯得臂懷里的空曠冷清。

⑧母親看到他,不說話,也不笑,她的個子原本有些矮,這時候卻像變得更矮。(她神色平靜,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從廚房里捧出滿滿一碗涼開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飲而盡,母親拿走碗,盛來滿滿一碗飯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記憶里,這情景不止一次,這飯有時是面食,有時是白米蓋著菜,有時竟是只有節日里才有的大塊蘿卜燉小塊骨頭,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著肚子空著手回來似的。當然有時母親還會特意為他斟上一碗熱熱的黃酒——看他吃飽喝足、心滿意足,我有些不解:母親怎么像是在犒勞凱旋歸來的將軍?

⑨父親并沒有上床休息,而是無牽無掛地枯坐著,看母親從井水中撈出洗凈的衣服,擰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曬到院子里的繩子上。還有攤開的被單,母親將其搭到繩子上,被單慢慢滴出水,水拉著被單,起初還顯得緊致,慢慢地灌滿了風,吸足了陽光,它們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撲扇著發出富有節奏的、鼓舞人心的“鼓點”,那聲音灌滿了我們的耳朵。那些紅的、綠的、青的、藍的、白的土布啊,在風中撲扇出陽光的溫煦芬芳,掛滿了院子。我們這些孩子在這個快樂的“迷宮”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驚嚇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聲收場。這時候,父親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跡,有了滿足,有了激動。

⑩父親看著看著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當一塊做夢的“石頭”,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嚕聲。

?再后來,父親放下了擔子,也放下了木板車,和母親一樣,總在家里,總在莊稼地里,總想著將家填得更滿些,更滿些。可是屋子里總是這里還缺一個柜子,那里還少一臺收音機,另外一個地方又需要一輛自行車——終于有一天,他們都說:“(我們都老了,那些空著的地方,你們去填滿吧——)”

?我們會的,會把所有需要填滿的地方填滿,還有他們心里夢里空著的地方。

?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們的地方,其實一直是滿滿當當的,(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13.閱讀選文④-⑩段,補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節

父親拉著桌凳等滿車禮物回家

B

母親用豐盛的飯食“招待”做生意虧本的父親

父親邊看母親晾曬衣物,邊看我們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難過

C

D

14.選文第三段為什么不能刪去?(4分)

答:_______________

15.請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分)

周圍無數雙眼睛都被它鍍亮——

答:_____________

16.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選文第六段劃線的句子。(3分)

他的腰身彎如無箭可射的獵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漿洗的臟衣服。

答:__________________

17.選文第八段劃線句運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

18.選文第?段中父母說:“我們都老了,那些空著的地方,你們去填滿吧——”,第?段中,“我”卻認為“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這兩句話是否矛盾?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選文,完成19-22題.(13分)

①人貴立志。立志是事業的起點,也是事業成功的基石。古往今來,能成就大事業者莫不先懷雄心壯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學者程顥曾說:“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學者王陽明也說:“夫學,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見,立志對于一個人的事業發展來說,既是指引又是動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②何謂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見仁見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個人利益,或者純憑個人志趣,這顯然過于狹隘和短視,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時首先考慮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尋找個人的興趣點,然后確定志向。這樣的立志,既有利于社會進步,又可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與特長,值得大力倡導。

③在我國歷史上,為國家和民族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則徐譽為“絕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懷有“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之志。盡管他三次赴京會考皆名落孫山,直到40歲還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濟民之心毫不動搖,潛心研究中外輿地軍略,后來被人譽為“天才軍事領袖”。在抵抗外國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帶著棺材前赴西北指揮,在新疆戰勝了英國支持的阿古柏軍隊后,又挫敗了沙皇對中國西北的侵略陰謀,捍衛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后來,他在中法戰爭中堅決抵抗法國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關于立志問題,毛澤東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錦熙信》中有過深刻論述:“今人所謂立志,如有志為軍事家,有志為教育家,乃見前輩之行事及近人之施為,羨其成功,盲從以為己志,乃出于一種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學、倫理學,以其所得真理,奉以為己身言動之準,立之為前途之鵠,再擇其合于此鵠之事,盡力為之,以為達到之方,始謂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為真志,而非盲從之志。”這就是說,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礎上,而不是簡單盲從,才能使志向更加高遠而切實。

⑤毛澤東同志不但對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見解,而且為我們如何實現高遠志向做出了光輝榜樣。他在求學時代,即立志救國救民,“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為了救國救民,他在學習上廢寢忘食,尋找救國救民真理,最后終于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為了救國救民,他還利用一切機會開展社會調查。在1917年暑假,他帶著一把雨傘、一雙草鞋,步行900多里,歷時一個多月,走訪了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縣農村,訪貧問苦,傾聽村民的呼聲。同年寒假,又赴瀏陽進行調查。1918年至1920年間,為組織留法勤工儉學,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繼深入河北長辛店、山東泰山和曲阜等地進行社會考察。此外,他還先后多次去萍鄉安源煤礦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傳馬列主義。這些社會調查為他后來形成依靠工農、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無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過社會調查,他更加堅定了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艱難險阻,毛澤東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終成為一代偉人。

⑥在這個共筑中國夢的時代,我們要想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必須確立高遠的志向,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奮斗。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9.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

20.選文第三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

21.選文第四段與第五段不能調換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

22.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古代學者程顥和王陽明告訴我們:無論治天下還是學習都要先立志。

B.僅注重個人利益,或者純憑個人志趣來樹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個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為國家民族做出重要貢獻。

D.左宗棠心憂天下,面對外國侵略,赴西北指揮,捍衛了國家的領土主權。

三、寫作(50分)

23.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大千世界,絢麗多彩。為田野著色,大地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致;為生活著色,人間充滿暖意盈懷的真情;為夢想著色,人生擁有執著不懈的追求;為心靈著色,我們收獲受用無窮的真知——

請以“為______著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將題目補充完整并抄寫在答題卡上。

②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述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

③己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至800字

④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⑤中不得引用,抄襲本教學質量達標檢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

(2)家是一只船,載滿成長的故事;國是浩瀚的海,托起點點的帆。家,展露了國的文明和榮耀;國,匯集了家的幸福與期盼。

請以“家與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圍繞話題自擬題目

②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述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

③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在600至800字

④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⑤中不得引用,抄襲本教學質量達標檢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

2017年遼寧省沈陽市中考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1.C2.A3.C4.B

5.(1)家書抵萬金(2)莫笑農家臘酒渾;(3)幾處早鶯爭暖樹(4)陰陽割昏曉(5)落英繽紛

二、閱讀理解(55分)

(一)

6.D

(二)

7.D

8.(1)所以不懂的聲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音樂。

(2)禮儀和理樂都通曉,叫做有德。

9.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

10.【甲】愛好音樂。【乙】將以教民知好惡,而返人道之正也。

【參考譯文】

【甲】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音,是由人心產生的.樂,是與事物倫理相通的。所以只懂得聲音不懂的音樂的是禽獸,只懂得音樂而不懂的樂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是能夠懂得樂理的人。

【乙】音,是由人心產生的。樂,是與事物倫理相通的。樂是由聲音生成的,它產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動。所以只懂得聲音不懂的音樂的是禽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